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為什麼打到伊拉克

伊朗為什麼打到伊拉克

發布時間:2024-11-05 02:14:02

1. 伊朗和伊拉克為什麼發生戰爭

伊朗-伊拉克戰爭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宗教糾紛(伊斯蘭教分什葉派和遜尼派),二是領土糾紛,三是由宗教糾紛和領土爭端引起的民族矛盾,其中還夾雜著雙方領導人個人的決策

1980年9月16日,薩達姆與幕僚們針對伊朗與伊拉克的邊境問題舉行了一次高層會議。會議上,他們決定一周後將向伊朗全面開戰。

而就在此前一周,為試探伊朗的反應,薩達姆的軍隊佔領了伊朗邊境的兩個小村莊。伊朗當局的沉默態度使薩達姆大吃一驚,也更堅定了其出兵伊朗的決心。因為,伊朗的「無反應」正是霍梅尼虛弱的表現。薩達姆相信,霍梅尼政權對前國王軍隊的「大清洗」正嚴重侵蝕伊朗軍隊的戰鬥力,而霍梅尼本人也正在喪失對伊朗軍隊的動員能力。只要在這「腐朽的門上」踹上一腳,伊朗必將崩潰,這正是復興阿拉伯的良機。

1981年,薩達姆和伊拉克軍隊領導人視察兩伊戰爭前線的伊拉克防空設施。

而此時的伊朗也沒有做好准備。伊朗情報機構1980年的報告中這樣記載著,「伊朗當前沒有能力去進攻伊拉克,亦沒有能力抵禦伊拉克的大規模入侵。」盡管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區的大規模軍事集結引起了伊朗方面的注意,但是伊朗仍不相信伊拉克會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

霍梅尼相當樂觀。伊斯蘭革命在伊朗的成功鼓舞了他,並給了他繼續「革命」的勇氣。最為重要的是,伊朗軍隊經過巴列維國王全盤美式的訓練,僅從數字上也看是海灣地區最強的軍事力量。薩達姆之流不值一懼。對於薩達姆方面,兩伊戰爭其實在1980年9月4日就已經開始了,因為伊朗先動手炮擊了兩伊邊境中部地區的村莊。

然而,歷史終將銘記1980年9月22日這一天。因為這一天,薩達姆軍隊從南、北、中,三個方向發動了對伊朗全方位的軍事行動。

許多學者,特別是西方學者,將兩伊戰爭歸咎於伊斯蘭革命後,霍梅尼輸出革命的願望,或是薩達姆的個人野心,亦或是中東宗派分歧的使然,亦或是中東地緣政治的必然。

細究極恐,這場展現在世人面前長達八年的戰爭,實是在為西方的殖民歷史善後。西方殖民者所留下的遺毒,至今仍在中東發酵。

2. 伊拉克和伊朗為什麼發生「兩伊戰爭」

戰爭的起因是由於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 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兩伊戰爭
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 伊拉克與伊朗之間的領土糾紛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加上兩國長期存在著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稱雄海灣地區,因此雙方關系一直緊張,小的邊界沖突不斷。1978年伊朗發生內亂,伊拉克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並將僑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驅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執政,煽動伊拉克的什葉派穆斯林推翻薩達姆政權。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後政局動盪,經濟惡化,軍心不穩,伊(伊朗)美斷交的時機,對伊朗發動了旨在收復失地、打擊霍梅尼輸出革命、爭奪海灣霸權的戰爭。

3. 伊拉克明明是受美國控制,那伊朗究竟是如何在伊拉克做大做強的

伊拉克從海灣戰爭之後,就被美國徹底佔領。所以對於伊拉克來說,美國對其的控制還是非常嚴格的,每天都有大量的美軍日夜進行巡邏,對反美武裝和恐怖分子進行打擊。但是伊朗卻成為了一個特例,伊朗卻在伊拉克做大做強。

之所以伊朗能夠做成這樣,筆者認為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雙方有一個共同敵人,那就是美國。其次伊朗和伊拉克都是阿拉伯國家,都信仰伊斯蘭教。最後就是伊拉克和伊朗位置非常近,伊朗想在伊拉克獲得一定的利益,自然就將觸手深入了伊拉克境內。

最後就是伊拉克和伊朗的地理位置非常接近。在伊拉克被美軍摧毀之後,伊朗也想從這個昔日的老對手手中分一杯羹,獲取部分利益。自然伊朗就在伊拉克做大了。

4. 伊朗和伊拉克為何打仗

1. 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沖突部分起因於兩國領導人的個人恩怨。伊朗領導人希望將伊斯蘭革命的理念輸出到伊拉克,這導致了宗教國家與世俗國家之間的巨大矛盾。
2. 伊朗輸出伊斯蘭革命的想法引起了伊拉克的強烈反對,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進一步升級。
3. 伊拉克擔心伊朗的宗教革命會影響到自己的國內穩定,因此對伊朗採取了強硬立場。
4. 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教派差異也加劇了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伊朗是一個以什葉派為主的國家,而伊拉克則主要是遜尼派。
5. 伊朗伊斯蘭革命的輸出政策,使得兩國之間的教派矛盾進一步激化,最終導致了兩國之間的戰爭。

5. 伊拉克與伊朗戰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我很少復制粘貼來進行回答,不過這個問題可以用新華社的通用新聞資料來解釋,就不費力自己敲鍵盤了。
(以下為引用內容)
伊朗-伊拉克戰爭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宗教糾紛,二是領土爭端,三是由宗教糾紛和領土爭端引起的民族矛盾,其中還夾雜著雙方領導人個人的決策。

一,兩伊同是伊斯蘭國家,但伊朗五千多萬居民信仰伊斯蘭教的什葉派,伊拉克一千六百萬人口中有半數以上為什葉派,但當政者是遜尼派。伊朗推翻巴列維王朝的 「伊斯蘭革命」勝利後,毛拉們(宗教專職人員)掀起宗教狂熱,公開鼓吹對外輸出「伊斯蘭革命」,伊拉克是伊朗的鄰國,什葉派穆斯林又佔全國人口的半數以上,因此首當其沖。伊朗領袖霍梅尼從1964年起,流亡到伊拉克,1978年被伊拉克現總統、當時的第二號領導人薩達姆·海珊以煽動當地什葉派叛亂的罪名驅逐到巴黎,為此,雙方結下了「一箭之仇」。二,領土爭端的兩個問題:一是伊拉克要求收復阿拉伯河的全部主權。這個問題本來根據薩達姆同伊朗已故國王巴列維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已經解決了,協議規定構成兩國共同邊界的阿拉伯河一段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線劃界。但薩達姆簽約後一直感到後悔,趁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動亂之機廢除了協議。另一領土爭端問題是間接的。伊拉克要求伊朗將其在1971年英國實行撤出蘇伊士以東政策時被伊朗佔領的霍爾木茲海峽附近的阿布穆薩、大通布和小通布3島歸還給阿拉伯國家。三,由於雙方領導人都採取針鋒相對的政策,互不讓步,激起了歷史的民族矛盾和怨恨,導致爆發了戰爭。

6. 兩伊戰爭的來龍去脈是什麼

我們生活在和平與穩定的環境中是一種幸運。然而,世界上仍存在沖突和戰爭,有些人仍然生活在生死邊緣。這種對比使我們更加珍視和平並意識到戰爭的殘酷。今天,讓我們回顧一下持續了八年的兩伊戰爭,這場戰爭的影響至今仍在持續。
1. 邊境爭端
兩伊戰爭的爆發有多種原因,首先是邊境爭端。國家之間的邊界問題如果不能妥善解決,可能會影響鄰國並限制自身發展。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長期緊張關系就是由於邊界問題而加劇,最終引發了嚴重的沖突。
2. 宗教紛爭
宗教問題是兩伊戰爭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宗教信仰得到正確引導,可以帶來積極影響;但如果被誤用,也可能導致國家間的爭端。伊拉克和伊朗都信奉伊斯蘭教,但由於領導層信仰不同的派別,他們試圖影響他人改變信仰,從而引發了宗教爭端。
3. 民族矛盾
民族矛盾也是兩伊戰爭的導火索之一。伊朗以波斯人為主,而伊拉克主要是阿拉伯人,兩國文化差異顯著,彼此之間存在優越感和控制欲,這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
兩伊戰爭歷時八年,可分為四個階段。起初,戰爭主要在伊朗境內進行,伊朗採取防禦策略,而伊拉克則發動進攻。盡管伊拉克初期進展迅速,但伊朗最終成功阻止了對方的進攻並開始准備反擊。
到了戰爭的第三年,戰場轉移到伊拉克,伊朗發動強攻,但伊拉克成功防守了兩年的進攻。到了第五年,伊朗改變戰略,採取速決戰策略,同時進行地面戰爭和海戰,對伊拉克的港口城市發起攻擊。這種戰術讓伊拉克措手不及,但伊拉克士兵們勇敢地抵抗,並未讓伊朗占據太大優勢。
戰爭的第五年,雙方都未能在戰爭中獲得明顯優勢,戰爭進入最瘋狂的階段,雙方開始使用空軍和裝備對對方區域進行轟炸,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成為人們心中的噩夢。
最終,雙方都沒有在戰爭中獲得便宜,戰爭結束後恢復到戰前狀態。然而,這八年的戰爭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破壞了他們的幸福生活。這場戰爭浪費了寶貴的八年時間,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閱讀全文

與伊朗為什麼打到伊拉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古代禮貌謙辭敬語你知道哪些 瀏覽:657
伊朗球員身價有多少 瀏覽:63
松露義大利面怎麼樣 瀏覽:361
英國留學去哪裡學 瀏覽:665
越南女星戛納被罰多少錢 瀏覽:614
印度國家人口的平均壽命是多少歲 瀏覽:340
印尼什麼時候開通上海的航班 瀏覽:14
摩洛哥vs伊朗什麼顏色衣服 瀏覽:384
伊朗有什麼武器禁運令 瀏覽:563
四中國際部怎麼樣 瀏覽:565
如何查找英國公司注冊信息 瀏覽:967
如何穿越南極圈 瀏覽:678
從英國回上海要多少機票錢 瀏覽:496
義大利北鄰哪裡 瀏覽:695
印度四不像是什麼 瀏覽:338
英國買個車多少錢 瀏覽:198
到越南發展需什麼手續 瀏覽:531
英國人眼中的圓明園多少錢 瀏覽:899
中國移動首充話費多久到賬 瀏覽:496
中國著名之鄉是哪個城市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