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的艦艇是哪個國家的

伊朗的艦艇是哪個國家的

發布時間:2024-11-09 02:18:21

1. 誰告訴我伊朗的國防力量和軍事力量,越具體越好!

伊朗是中東地區的「大塊頭」,其人口是伊拉克人口的2.5倍多,面積相當於伊拉克的4倍。綜合國力也是海灣地區最強的.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自從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後;伊朗就一直在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並擁有了中東最強大的導彈庫和首屈一指的武裝部隊。
伊朗陸軍是伊朗武裝力量的主體,總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主戰坦克約1400輛,其中不乏先進的T-72型和「酋長」主戰坦克。特別是伊朗自行生產的「佐勒菲卡爾」系列坦克,吸取了西方的先進技術,成為伊朗地面裝甲力量的骨幹。
伊朗地面武裝力量的機械化程度比較高,除了坦克,伊朗陸軍還擁有近百輛裝甲偵察車、上千輛步兵戰斗車和裝甲輸送車。其擁有的近600架直升機更非伊拉克、阿富汗可比。此外,伊朗還擁有牽引火炮約2000門、自行火炮約300門,以及數量龐大的火箭炮,尤其是伊朗的導彈更是其威懾美以的「撒手鐧」武器。
伊朗軍方公開表示,如果美國和以色列襲擊伊朗核設施,伊朗將用導彈進行還擊。如果美國對伊朗實施「斬首」行動,發動大規模軍事攻擊,伊朗將採取誘敵深入戰術,利用伊朗領土廣闊和地形復雜的特點阻擊入侵者。同時,火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切斷海上石油通道,將戰火燒到整個地區,使美國在軍事和外交上陷於被動。
伊朗的「流星」、「飛毛腿」和「征服者」系列導彈以及正在研製的隱形導彈,射程分別為200公里到1300公里以上。首先是中遠程導彈。用伊朗外長的話說,伊朗的軍事戰略日益依賴精密的遠程導彈,如「流星-3」和「法塔赫-110」導彈,兩者都可以擊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任何目標。「流星-3」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300公里,彈頭重1600磅,如果將該型導彈部署在伊朗西部地區的話,幾乎整個中東和海灣地區都將在打擊范圍之內。有消息稱,升級後的「流星-3」射程可以達到2000公里,能夠打到歐洲中部。
這些導彈按里程,雖然打不到美國本土,但是要打擊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打擊以色列的戰略目標已經不在話下。此外,伊朗現行裝備的「飛毛腿」B型導彈(射程為325公里)達300多枚,「飛毛腿」C型導彈(射程為550公里)達60多枚,可打擊美軍駐阿富汗基地。雖然「飛毛腿」導彈的精確度不高,但數量如此龐大的導彈群打出去誰也受不了。
伊朗的「征服者」型導彈(射程約200公里)是使用固體燃料的新型中短程導彈,伊朗軍方人士稱它是全面解讀伊朗軍事實力「世界上打擊精度最高的導彈之一」。伊朗的這些導彈的確使美軍深感頭疼,也是其能夠抗衡美國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以說,各類導彈是伊朗實施抗美計劃最有力的「本錢」。
在海灣地區,伊朗算得上是一個海軍大國。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伊朗一直比較注重海軍實力建設。在前國王巴列維時期,伊朗就從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購買了大量的海軍裝備,建立起了當時本地區最為強大的海軍。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伊朗霍梅尼政權受到國際社會的制裁,美、英等國對伊朗實行武器禁運,再加上後來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伊朗海軍發展受到嚴重阻礙。自80年代末,伊朗把海軍建設重新提上議事日程,海軍在每年的國防預算中佔有很大的比例,其中1996年大約為27億美元,近年更是大幅上升。
波斯灣長約1000千米,平均寬200千米,平均水深60米,最窄處霍爾穆茲海峽寬46千米。由於受到狹小水域的限制,伊朗海軍並沒有采購大型軍艦(除數艘老式驅護艦和3艘「基洛」級潛艇外),轉而對一些小艇十分感興趣。伊朗認為,其岸艦導彈足以封鎖霍爾穆茲海峽,進而扼住波斯灣咽喉。為此,伊朗海軍采購了大量機動靈活、善於突擊的戰斗小艇,給人一種「海上游擊隊」的感覺。您可別小瞧這支「游擊隊」,它的小艇戰斗群機動性特強,而且艇的干舷較低,能夠躲避反艦導彈,可以在己方岸艦導彈的掩護下,形成對波斯灣航道和海域的封鎖和半封鎖狀態。
近年,隨著國防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伊朗海軍現代化步伐明顯加快。由伊朗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游泳者15」號袖珍潛艇,於2000年8月29日在阿巴斯港建成下水,這是伊朗海軍的第一艘國產潛艇。1996年宣布自行建造3艘1000噸級驅逐艦,至2002年上半年,首艘「摩傑」號(Moje)完工,這是伊朗海軍的第一艘國產驅逐艦。據伊朗海軍稱,這艘驅逐艦安裝有先進的電子系統,具備反潛、防空作戰能力。除自行建造外,伊朗海軍還積極謀求從國外引進新型武器裝備。據報道,伊朗海軍正在考慮購買中國新式導彈攻擊快艇「中國貓」。該艇長23米,動力裝置為2台柴油機,最大航速約50節,裝備4枚C802或C701反艦導彈,伊朗將是「中國貓」的第一個客戶。
目前,伊朗海軍擁有兵員2萬人左右(包括約2000人的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主要海軍基地有5個,其中在波斯灣有阿巴斯港、布希爾和霍梅尼港,在印度洋有恰赫巴哈爾(潛艇基地),在裏海沿岸有恩利澤。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3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3艘和輕型護衛艦12艘。
潛艇俄制「基洛」級3艘,被分別命名為「塔列克」號(901)、「諾爾」號(902)和「尤尼斯」號(903),1988年簽約訂購,為877EKM型,1992年開始加入伊朗海軍戰斗序列。潛艇全長73.8米,水下排水量達到3000噸,最大下潛深度300米。主要攻擊武器是魚雷,艇艏裝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外加12枚備用魚雷,滿裝共18枚魚雷,並可攜帶24枚水雷。「基洛」級潛艇使伊朗海軍戰力得到大幅提升,可說是伊朗最具威懾力的「王牌戰艦」。
另外,還有4艘袖珍潛艇。其中3艘水下排水量90噸,艇長19米,寬2.8米。1艘為2000年建成的國產貨。這些袖珍潛艇可執行佈雷、運送蛙人、水下突擊及偵察等任務。
驅逐艦「巴布爾」級3艘,原為上世紀40年代建成服役的美艦,伊朗巴列維國王時期購入。艦長114.8米,滿載排水量3250噸,雙軸,最大航速34節。主要武器有4座「標准」SM-1MR箱式艦空導彈發射架,備彈8枚;雙管127毫米炮和23毫米炮各2座。艦上裝有各種雷達和1架AB204AS直升機。
護衛艦「阿勒萬德」級3艘,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服役。艦長94.5米,滿載排水量1350噸,最大航速39節。主要武備有1座5聯裝「海殺手」Ⅱ型艦艦導彈發射架、1座114毫米炮、2座雙管35毫米炮、3座20毫米炮、2挺12.7毫米機槍和1座3管火箭發射裝置。
輕型護衛艦「巴延多」級2艘,20世紀60年代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1135噸。主要武備有2座Mk34 76毫米炮、2座雙管「博福斯」40毫米炮、2座20毫米炮和2挺12.7毫米機槍。
導彈艇「滬東」級10艘,中國造,1994年開始服役。艇長33.6米,滿載排水量205噸。武備有4枚C802(亦說C801)反艦導彈、1座雙管30毫米炮,安裝有SR-47A對海搜索雷達、FMl070導航雷達、「谷燈」341火控雷達。
「卡門」級10艘,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275噸,航速37.5節。武備有4枚「魚*」或C801反艦導彈、1座「奧托·梅萊拉」76毫米炮、1座「博福斯」40毫米炮。另有原蘇制「奧薩」Ⅱ級導彈艇1艘。
除上述外,伊朗海軍還擁有炮艇3艘、大型巡邏艇3艘、近岸巡邏艇90艘、後勤登陸艦6艘、坦克登陸艦5艘、氣墊艇10艘、近岸掃雷艇3艘、近海掃雷艇2艘、補給船1艘、供給船2艘、支援船7艘、淡水船4艘、供給艇13艘,另有數十艘小艇。海軍航空兵約2000人,裝備各類飛機20多架。海軍陸戰隊有兩個旅。

2. 伊朗的軍事實力怎麼樣

伊朗的軍事實力
在中東地區,伊朗的軍事實力常常被視為與以色列相抗衡的力量。然而,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等國家的軍事實力也不容小覷。
伊朗的軍隊包括革命衛隊在內,總人數約為51萬。伊朗陸軍擁有各種主戰坦克、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和牽引炮等裝備。此外,伊朗還擁有自行炮、火箭炮、迫擊炮和地地導彈等武器。伊朗的空軍則擁有F-14「雄貓」戰斗機、F-4「鬼怪」式戰斗機和蘇-24型戰斗轟炸機等裝備。伊朗海軍的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阿勒萬德」護衛艦和導彈快艇等。
然而,伊朗的軍事實力也存在一些問題。伊朗的軍隊缺乏現代化的船隻和武器,其常規海軍已經陷入幾乎完全荒廢的狀態。伊朗的空軍戰斗機大多數是2代戰斗機,本身戰鬥力已經不再是國際先進水平,而且伊朗並沒有對這些飛機進行任何升級,真正能夠投入戰斗的飛機數量有限。
相比之下,土耳其的軍事實力更為強大。土耳其的現役部隊人數達到61萬,僅次於美國。土耳其陸軍裝備有各種主戰坦克、裝甲偵察車、步兵戰車和裝甲輸送車等裝備。土耳其的空軍則擁有F-16C型戰斗機、F-16D型雙座戰斗機、F/NF-5A和F/NF-5B型戰斗機以及F-4E型戰斗機等裝備。
綜上所述,雖然伊朗在中東地區擁有一定的軍事實力,但與土耳其相比,其軍事實力仍然相對較弱。伊朗的軍事實力可能在世界的第23-24位左右,而土耳其的軍事實力則可能排在世界第10位左右。

3. 伊朗擁有航母嗎

1. 伊朗海軍力量較弱,目前並未擁有航空母艦。
2. 伊朗海軍裝備包括3艘俄制基洛級潛艇以及一些自製的或仿製的袖珍潛艇,例如從朝鮮獲得的Yugo級。
3. 其主力水面艦艇主要由3艘20世紀70年代購買自英國的舊船和2010年自製的一艘組成,但自製艦艇的性能有限。
4. 伊朗海軍還擁有6艘護衛艦,其中前3艘為伊朗王朝時期從英國購入的舊船,後3艘為近些年伊朗自製。
5. 其他艦船主要包括快艇等小型艦艇。伊朗海軍的艦船普遍存在老化問題,自製新型艦艇的技術水平和質量較差。
6. 尤其缺乏先進的武器裝備和電子設備。在中、俄、伊三國最近結束的軍事演習中,伊朗海軍艦艇的防空能力不足的問題尤為突出,整個演練的防空任務幾乎全靠中國驅逐艦提供掩護。

4. 伊朗今將舉行閱兵式:國產巡邏艦成亮點,為何以「蘇萊曼尼」命名

伊朗今將舉行閱兵式:國產巡邏艦成亮點,以“蘇萊曼尼”命名是為了紀念他。

一、伊朗舉行閱兵式

哈梅內伊表示,美國將面臨“殘酷的報復”。魯哈尼也表示,他會“復仇”,他說,蘇萊曼尼的死亡讓伊朗對美國的反抗變得更加強烈。扎里夫表示,美國會為自己的“冒險主義”行為負責。

之後,大批伊朗人身著黑色服裝參加了紀念蘇萊曼尼的葬禮,蘇萊曼尼的靈柩上插滿了伊朗國旗,並由一隊身著黑色服裝的追悼者扛著。蘇萊曼尼的屍體於被安葬在科爾曼市。

在送別儀式上,哈梅內伊為蘇萊曼尼等在美國空襲中遇難的人祈禱,神情肅穆,一度落淚。以“蘇萊曼尼”命名巡邏艦是表示伊朗人民對其的紀念和崇敬。

5. 英國戰斗級驅逐艦的作戰經歷是怎樣的

英國是驅逐艦的故鄉,早在19世紀70年代後期,由於魚雷艇迅速發展,而在這方面英國皇家海軍又處於劣勢,所以英國海軍決定研製一種比魚雷艇尺寸大、速度快、用來追捕和消滅魚雷艇的艦只,於是一種稱為「魚雷艇捕捉艦」的新艦種誕生了。實踐證明,這是一次失敗的嘗試,但「魚雷艇捕捉艦」卻成了現代驅逐艦的前身。

在經過重新設計後,1893年10月,英國海軍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驅逐艦「哈沃克」號,當時稱「魚雷艇毀滅艦」,不久之後改稱「毀滅艦」,至於中文為什麼稱驅逐艦,已無從可考,很可能傳自日本。從其名稱就可看出,早期驅逐艦的使命是為海軍艦隊擔負防禦敵方魚雷快艇的工作。

20世紀初,飛機出現,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飛機對艦艇還構不成威脅,不過潛艇卻是水面艦艇的水下之患。於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驅逐艦除繼續擔負防禦魚雷艇的任務外,其主要使命已轉向反潛作戰了。從30年代開始,驅逐艦開始裝備高炮,其使命從防禦魚雷艇、反潛擴大至擔任防空任務。

二戰前夕,納粹德國的俯沖轟炸機迅速崛起,並在二戰初期創下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戰績。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英國皇家海軍捷足先登,開始研製防空型驅逐艦。由此發展到二戰後,驅逐艦的主要使命也變為艦隊防空了。

從1933年開始,德國空軍開始招標研製俯沖轟炸機,容克斯公司一舉中標,並在次年生產了3型原型機,1937年,生產型機開始逐步交付德國空軍使用,這就是二戰時期橫行一時的JU87型「斯圖卡」轟炸機。

「斯圖卡」裝備2挺MG17型7.92毫米機槍和1挺MG15型7.92毫米機槍,機腹下可掛1枚500千克的重型炸彈,兩側翼下各掛1枚110千克的炸彈。飛機能以80度的角度向下急劇俯沖,轟炸精度在25米之內。

二戰爆發後,德軍的「斯圖卡」先後突襲波蘭,轟炸荷蘭兵營,摧毀比利時的堅固堡壘,粉碎法國坦克部隊的反沖擊,掃射敦刻爾克海灘上等待撤退的英國遠征軍等,作為德軍閃電戰的急先鋒大顯神威。

1940年夏季,「斯圖卡」作為主力之一遠征不列顛,盡管由於缺少大航程的戰斗機護航,「斯圖卡」在大不列顛空戰中失去了往日威風,但其威力仍讓英國人不寒而慄。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擁有龐大的艦隊,但基本上不具備防空能力,加之對於水面艦艇這種速度較慢的目標來說,「斯圖卡」絕對是致命威脅,只要一枚重型炸彈就足以讓一艘大中型艦艇報廢。為此,英國政府於1941年舉行緊急會議商討對策,作為「戰時應急驅逐艦」計劃的一部分,首相邱吉爾提出發展一種防空型驅逐艦,以便擔負艦隊防空作戰任務。

1942年,該提議最後定案,這種新型艦艇被稱為「戰斗」級防空驅逐艦,並決定首批定購17艘,1943年又增購第二批21艘,同年,首批艦艇在多家造船廠同時開工建造,首艦「巴夫勒爾」號於1944年9月14日正式加入皇家海軍服役。

頗受爭議的設計

「戰斗」級驅逐艦是二戰期間英國海軍建造的體積最大、性能最好的驅逐艦,其寬大的艦體、奢華的裝備無疑讓二戰中其它「戰時應急驅逐艦」可望而不可及。

該級艦設計標准排水量2325噸,滿載排水量2800噸,艦長115.52米,水線長108米,寬10.2米,龍骨至甲板水平高度5.59米,最大吃水3.86米(後來減至3.45米),艦員編制平時為240至288人,戰時330人。

動力系統採用「帕森」單級減速齒輪傳動式渦輪機,功率50000軸馬力,最大速度30.5節。艦內載油766噸,航速20節時續航力為4400海里。

既然是防空型艦艇,其武器裝備設計當然以防空火炮為主,主要包括:4門MKⅢ型114毫米速射炮,安裝在MKⅤ型雙聯裝炮塔上,仰角80度,備彈300發;一門MKⅪⅩ型100毫米高平兩用火炮,安裝在MKⅩⅩⅢ型炮塔上,備彈160發;8門博福斯40毫米火炮,安裝在MKⅣ型雙聯裝炮塔上,備彈1440枚;6門厄立空20毫米火炮,其中2座MK2型雙聯裝和2座MKⅦA型單管火炮,備彈2440發;一座維克斯303型火炮,備彈5000枚。

艦載對海警戒雷達為SW.272型,安裝在前桅上,後桅上則安裝有AW.291型對空警戒雷達,MKⅤ型炮塔配有AR.275型炮瞄雷達。除火炮之外,「戰斗」級還裝備2套四聯裝手工操縱魚雷發射管,發射8枚MKⅨ魚雷;4個深水炸彈投擲器和2條滑軌,攜帶60枚深彈。

1952年,英國海軍對「戰斗」級驅逐艦的武器裝備進行了改裝,移走了100毫米火炮和雙聯裝博福斯40毫米火炮,換裝了5座博福斯MK7和MK2型單管STAAG機關炮,深水炸彈投擲器和滑軌也被1座單管反潛迫擊炮取代。這次改裝可能是因戰後防空作戰任務減弱所致。

「戰斗」級驅逐艦的設計從一開始就頗受爭議,首先就是該艦的武器裝備。最初計劃裝備119毫米炮和少量掃雷器具,但在最後計劃起草時,海軍部決定所有艦艇均裝備114毫米炮,並且安裝足夠的掃雷器具。

114毫米火炮安裝在封閉式炮塔上,或許在今天這是主流,但在觀通設備並不先進的二戰時期,這種設計使火炮手變成了「瞎子」。批評者認為,主炮80度的仰角使艦艇在惡劣海況時,暴露的炮塔機械容易遭受海水侵蝕。

1942年,一座試驗炮塔安裝在「兇猛」號上進行測試,結果證明令人滿意,但也暴露出幾點不足,其中漏油等問題直到這些艦艇退役也沒有真正得到解決。是否在艦上裝備魚雷發射管也引起很大爭議,海軍建設部副部長認為一座炮塔就足夠了,不值得裝備魚雷發射管。

他的觀點沒有被採納,相反最後確定裝備2套四聯裝魚雷發射管。這位副部長又極力反對,認為這些裝備在狹窄海域執行反潛作戰太浪費了,但執行反艦作戰卻又太低了。盡管艦上裝備了各種各樣的火炮,皇家海軍的將軍們卻依然認為火炮火力不夠。

其次是艦上居住條件極其糟糕。艦員居住標准最初是按照每人21英寸的床鋪和24英寸的座位空間計劃的,這是建立在平時240人至288人、戰時338人的編制基礎之上的,但艦艇服役後平時的編制都在280人到290人之間,尤其是後來又增加新的設備後,使居住艙顯得過於擁擠,加之各種管道、水泵、其它機械等使這種狀況更加惡化。

艦上沒有洗衣房或乾洗設備,洗澡房設備極其簡陋,10至12人共用一個臉盆,60人共用一個噴頭,這些問題從未得到緩解。特別是居住艙位置設計上犯了致命錯誤,它太靠近魚雷發射管。

此外,艦上缺乏足夠的天氣控制式水冷卻設備,後來做了一些改進,但在炎熱天氣里仍使艦員感覺特別不舒服。

盡管如此,「戰斗」級驅逐艦外形大方美觀,是皇家海軍第一批裝備了穩定鰭的艦艇,航行時十分穩健,幾乎沒有什麼震動,並且具有良好的操縱性能,經得起海上風浪,被認為是皇家海軍具有經典戰列艦特點的最後艦艇。

「戰斗」級驅逐艦經歷了國防費用增減的起起落落和國防政策改變的不同時期,並在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成為皇家海軍驅逐艦力量的核心。對於多數人來說,它們的確是「美麗的戰斗級」。

短暫的作戰經歷

「戰斗」級防空驅逐艦是戰火催生的產物,但由於姍姍來遲,基本上沒能接受二戰的洗禮。設計之初是為對付納粹德國的轟炸機,不過等到這些艦艇在1944年後逐步進入現役時,盟軍在歐洲已進入反攻階段,「戰斗」級已派不上用場。

於是皇家海軍決定把它們調往太平洋,參加對日本法西斯的戰斗。然而,也僅有「巴夫勒爾」號在「抗日戰爭勝利日」之前抵達太平洋,加入英國皇家海軍太平洋艦隊第57特混部隊,參加了對日本最後的戰斗和受降儀式。

在「抗日戰爭勝利日」那天,已經趕赴地中海的「艦隊」、「特拉法爾加」、「坎波當」號繼續前往太平洋,加入太平洋艦隊第19驅逐艦分隊,之後,「霍格」和「拉各斯」號也加入了該行列。

與此同時,「索爾貝」和「菲尼斯特雷」號則在中途折返回英國,加入英國本土艦隊。不僅沒有為反法西斯戰爭出多少力,而且其中4艘艦即「艦隊」號、「巴夫勒爾」號、「格拉夫林」號和「聖-基茨」號於1955年第二次中東戰爭期間參加了蘇伊士登陸行動,成為以色列的幫凶。

英國海軍前後兩批共定購了38艘「戰斗」級驅逐艦,但只有24艘完工並服役。由於二戰結束,正處於建造之中的「孟斯」、「烏姆杜爾曼」、「薩默」、「河盤」、「聖-露西婭」、「桑-多明戈」和「滑鐵盧」號等7艘艦在下水前即被拆除,「美女島」、「納瓦里諾」、「波克鐵爾斯」、「塔拉韋臘」和「亭可馬里」號等5艘艦則在下水後立即被廢棄,「日德蘭」和「歐德納爾德」號在羅西斯港作為港口躉船,直到1957年底被拆除,「阿爾布伊爾」和「那慕爾」號則一直呆在造船廠,直到50年代初被廢棄。

在完工的24艘艦中,「格拉夫林」號剛完工就直接進入後備役,「馬塔潘」號在1947年完成海試、進入現役之前就儲備起來。

1959年,英國海軍把「科魯尼亞」、「阿金考特」、「埃納」和「巴羅薩」號4艘艦改裝成雷達警戒艦,主要改裝項目包括安裝一部大型點陣雷達裝置、改建艦尾上層建築、撤消副炮、加裝「海貓」艦空導彈發射系統等。這4艘艦到60年代晚期仍保持作戰能力。

雖然沒有實戰經歷,但「索爾貝」號在「死亡之光」行動中僅用11發炮彈就將一艘德國潛艇擊沉,也創造了一項紀錄。「索爾貝」號艦還訪問過歐洲及拉丁美洲國家,並長期作為皇家遊艇的護航艦,陪同王後訪問地中海和非洲沿岸國家,大長王室威風。

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時間最長的「戰斗」級艦為「馬塔潘」號,1947年在正式服役前就被儲備起來,23年後的1970年才被拖至普茨茅斯港改裝成一艘聲吶試驗艦。改裝范圍很廣,只有最初的設計、艦體和發動機予以保留。

1973年,其在皇家海軍中的最後一艘姊妹艦退役10年後,「馬塔潘」號才首次服役,5年後退出現役。「馬塔潘」號的退役標志著皇家海軍「戰斗」級驅逐艦34年的風雨歷史落下帷幕。

不過,幾艘「戰斗」級驅逐艦卻在外國海軍中服役了長達數十年。1967年,英國將「斯路易斯」號移交給伊朗海軍,被重新命名為「阿特密茲」號,據信直到90年代中期仍是伊朗海軍的主力艦艇,命周期達到50年。「加巴德」和「加的斯」號在1956年、1957年分別移交給巴基斯坦海軍,並更名為「圓月」和「哈伊巴爾」號。

「哈伊巴爾」號在1971年印巴第三次戰爭中被印度海軍「黃蜂」級導彈艇用SS-N-2「冥河」反艦導彈擊沉,「圓月」號則一直到90年代初才退役。

至此,不得不提及的是澳大利亞海軍在本土建造的2艘「戰斗」級驅逐艦「安扎克」-Ⅱ和「托布魯克」號。其中「安扎克」-Ⅱ號於1951年剛服役不久即加入「聯合國軍」首次出兵朝鮮,直到1959年它都隸屬於駐新加坡的聯邦戰略後備軍,前後幾次抵達朝鮮半島,對其北部進行炮擊。

1963年4月,它被改裝為訓練艦。即便如此,1968年6月,「安扎克」-Ⅱ號還作為「悉尼」號航母的護航艦發兵越南,再一次扮演了極不光彩的「侵略」角色。

6. 伊朗公開新航母方案,艦載機只有1架

伊朗公布新型航母設計方案,引人關注的是,該航母僅搭載一架艦載機。盡管如此,該設計仍允許搭載多艘導彈艦艇,顯示出其獨特的作戰理念。伊朗位於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的戰略要地,長期以來一直面臨美國航母的威脅。此次伊朗決定發展自己的航母力量,以期在海上戰略中取得更多話語權。
伊朗官方將其新型航母描述為「獨一無二」的全球設計。這艘航母的特點是,雖然僅能搭載一架艦載機,但它能夠同時攜帶數艘導彈艦艇,這種設計在現代航母中頗為少見。可以預見,這樣的配置將形成一種獨特的海上作戰力量。
伊朗並非紙上談兵,在大型戰艦發展方面已有實際成果。例如,其「馬克蘭」號海上遠征基地艦在西半球巴西港口停泊,曾讓美國感到不安。該艦雖為直升機航母,排水量高達8萬噸,但僅能搭載5架直升機。伊朗的新型航母方案顯然受陸枝到了美國的啟發。
伊朗的航母設計理念相對簡單,即對油輪進行改裝,安裝甲板設備以實現直升機起降功能。這種做法借鑒了美國的經驗,後者就是在阿拉斯加級油輪基礎上發展出遠征基地艦。
關於為何伊朗的新型航母只能搭載一架艦載機,猜測可能是由於航母尺寸限制或計劃中艦載機尺寸較大。不過,也有可能伊朗將航母更多視為「海上母艦」,主要用途是搭載導彈艦艇,作為海上力量投送平台。橡旁
土耳其最近的行動為伊朗提供了靈感,即航母並非必須搭載傳統戰斗機,無人機也是一早如敏個可行的選擇。土耳其的「阿納多盧」號航母已投入使用,並搭載了TB-3等無人機。伊朗在無人機技術方面頗有建樹,尤其是在美國的壓力下,其無人機技術取得了顯著進步。
綜上所述,伊朗新型航母計劃若得以實現,不僅將增強其海上力量,還可能為全球航母發展帶來新的視角。

閱讀全文

與伊朗的艦艇是哪個國家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在中國的哪裡 瀏覽:788
印尼菠蘿格什麼味 瀏覽:406
2016辦理伊朗簽證准備什麼材料 瀏覽:729
印尼傳染病是什麼 瀏覽:521
印尼賓士多少錢 瀏覽:7
越南話是什麼語言的 瀏覽:434
義大利意式咖啡機有哪些品牌 瀏覽:234
去越南用什麼聊天軟體 瀏覽:241
往伊朗出口一般怎麼走 瀏覽:701
中國哪個地方把豬看得很神聖 瀏覽:497
中國手機用印尼號怎麼解鎖 瀏覽:751
越南做的木頭生意怎麼樣 瀏覽:557
印度河源於我國什麼河 瀏覽:993
中國共有多少新冠病例 瀏覽:676
出口印度裝箱數量錯了怎麼辦 瀏覽:22
越南河口有什麼特點 瀏覽:967
英國海外護照在香港多少人 瀏覽:536
伊朗30萬是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620
伊朗為什麼還有沙漠 瀏覽:353
福建人去印尼都做些什麼 瀏覽: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