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首次發病時間是什麼時候

伊朗首次發病時間是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4-11-20 10:59:04

1. 2012年七月開始的國內外重大新聞15條

2012年7月國內外重大新聞:

7月1日,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梁振英宣誓就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

7月2日,由衛生部和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新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自7月1日實施。新規定指出:國家提倡獻血年齡為18周歲—55周歲;既往無獻血反應、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再次獻血的,年齡可延長至60周歲。

7月6日,粗鬧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31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7月7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7月6日至7日在北京舉行,大會強調要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7月13日,第四十五屆東盟外長會7月13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閉幕,本屆大會的主題是「一個共同體,共同的命運」,因菲律賓刻意借南海問題攪局,會議未能發表聯合公報,這在東盟成立45年來的歷史上實屬首次岩拆罩。

7月15日,為期兩天的第十九屆非洲聯盟(非盟)首腦會議7月15日在位於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非盟總部開幕。應對馬里北部、剛果(金)東部和南北蘇丹等局部地區的危機和沖突,促進非洲區內貿易,選舉非盟委員會主席等議題成為人們對此次會議關注的焦點。

7月16日,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薩繆爾·洛克利爾7月16日訪問菲律賓會見了阿基諾三世,重申美國將履行對菲律賓的承諾,幫助菲律賓建立最低限度的有效防禦系統,幫助菲律賓現代化裝備落後的軍隊。

7月17日,海南省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海南省人大常委會關於成立三沙市人民代表大會籌備組的決定》,這標志著三沙市的政權組建正式啟動。

7月18日,據朝中社報道,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正恩17日被授予元帥稱號。

7月18日, 據敘利亞通訊社報道,位於首都大馬士革的敘利亞國家安全總部當天上午遭到自殺式爆炸襲擊。敘利亞國防部長達烏德·拉傑哈在爆炸襲擊中被炸身亡。

7月20日清晨,美國科羅拉多州奧羅拉市《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電影首映式上一名頭戴防毒面具的槍手向正觀看電影的觀眾進行掃射,並投擲了一枚催淚彈。共造成12人死亡,58人受傷。這是美御銀國歷史上在和平時期傷亡總人數最多的槍擊事件。

7月21日,北京遇強暴雨襲擊,為61年來最大降水,堪稱「最強暴雨」。截至7月26日,北京區域內共有77人遇難。

7月24日,西沙永興島,具有歷史意義的三沙市在這里正式揭牌成立。從一個辦事處「升格」為地級市,三沙市的設立有望彌補南海行政建制與管轄,資源開發與保護等諸多「短板」,掀開我國南海維權和開發的歷史新篇章。

7月25日23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鏈一號03星」,衛星順利進入太空預定軌道。

7月27日,第三十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倫敦奧林匹克公園主體育場「倫敦碗」舉行。來自204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0500名運動員將參加倫敦奧運會26個大項、302個小項的角逐,還有4名運動員以「獨立參賽者」的身份參賽。

7月30日8時20分,中國航母平台完成長達25天的第九次航海實驗,返回大連造船新廠碼頭,這是歷次海試中時間最長的一次。

2. 為什麼歐美國家那麼喜歡吃甜食,但是糖尿病發病率卻不高

歐美國家的糖尿病發病率也是挺高的,誰說歐美糖尿病發病率不高?我就單獨的把歐州,美國和中國拎出來,做個比較,如下,德國第一,葡萄牙第二,美國地上,接下來是馬爾他什麼的,至少有10個歐洲國家比中國還高.事實上,最高的地方,糖尿病比例高達33.8%,考慮到糖尿病和年齡的關系,做個年齡校準。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發布的最新全球糖尿病數據,並沒有證據表明歐美糖尿病發病率低。

3. 中東呼吸綜合征病毒2500字的相關資料 1.MERS是什麼 ​ 2.世界發現的第一宗MERS描

這段取自衛計委文件《中東呼吸綜合征病例診療方案(2014年版)》


2012年9月首次報告了2例臨床表現類似於SARS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2013年5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疾病命名為「中東呼吸綜合征」(MiddleEastRespiratorySyndrome,MERS)。截至2014年7月23日,全球共有21個國家累計報告中東呼吸綜合征實驗室確診病例837例,死亡291例,病死率34.8%。部分國家出現聚集性疫情和醫務人員感染。根據目前已知的病毒學、臨床和流行病學資料,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已具備有限的人傳人能力,但無證據表明該病毒具有持續人傳人的能力。

這是去年的,截止到最近這一數據已經有很大變化

【病原學】

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ERS-CoV)屬於冠狀病毒科,β類冠狀病毒的2c亞群,是一種具有包膜、基因組為線性非節段單股正鏈的RNA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徑為120-160nm。基因組全長約30kb。目前已經完成多株MERS-CoV的全基因組序列測定,從基因組序列分析,MERS-CoV與SARS基因組相似性為55%左右。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受體同SARS完全不同,SARS冠狀病毒受體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2,ACE2),表達該受體的細胞主要位於人的肺部組織,而人的上呼吸道組織很少分布。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受體為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peptidase4,DPP4,也稱為CD26),該受體與ACE2類似,主要分布於人深部呼吸道組織,可以部分解釋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臨床症狀嚴重性。

2014年分別從沙特地區一個MERS-CoV感染病人及其發病前接觸過的單峰駱駝體內分離出基因序列完全相同的MERS-CoV,同時在埃及、卡達和沙特其他地區的駱駝中也分離到和人感染病例分離病毒株相匹配的病毒,並在非洲和中東的駱駝中發現MERS-CoV抗體,因而駱駝可能是人類感染來源。但不排除蝙蝠或其他動物也可能是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

由於該病毒被發現時間較短,其病原學特徵尚不完全清楚,病毒結構、性狀、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特徵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流行病學】

截至到2014年7月23日,已在中東地區(9個:沙特、阿聯酋、約旦、卡達、科威特、阿曼、葉門、黎巴嫩和伊朗)、歐洲(6個: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希臘和荷蘭)、非洲(3個:突尼西亞、埃及和阿爾及利亞)、亞洲(2個:馬來西亞、菲律賓)與美洲(1個:美國)等21個國家報告病例。2014年4月報告病例數急劇上升,5月份以來已迅速下降。近期增加的病例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也輸入到中東外多個國家,通過朝覲發生的病例有增加趨勢;少數輸入病例導致了二代病例發生,二代病例多為輕症和無症狀感染;醫療機構通過人際傳播發生的感染占很大比例。綜合目前已知的流行病學資料,病例確切的感染來源不明,駱駝為可能感染來源。存在家庭聚集和醫院感染現象,表明已出現人際間傳播,但尚無社區持續人傳人證據。

由於我國與中東地區存在商務、宗教交流、旅遊等一定規模人員往來,存在疫情輸入風險。盡管輸入性疫情引發我國境內大范圍播散的風險較低,但仍應當密切監測來自疫情發生地的輸入性病例。

4. 環保知識

環保紀念日
國際濕地日
2月2日為國際濕地日。根據1971年在伊朗拉姆薩爾(RAMSAR)簽定的《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濕地是指「長久或暫時性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鹹水體,包括低潮時不超過6米的水域」。濕地對於保護生物多樣性,特別是禽類的生息和遷徙有重要的作用。
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做出決議,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 界水日」。決議提請各國政府根據各自的國情,在這一天開展一些具體的活動,以提高 公眾意識。從1994年開始,我國政府把「中國水周」的時間改為每年的3月22日至28 日,使宣傳活動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題
世界氣象日
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把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以提高公眾對氣象問題的關注。
地球日
1969年美國威斯康星州參議員蓋洛德 納爾遜提議,在美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的講演會。不久,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學生丹尼斯 海斯將納爾遜的提議擴展為在全美舉辦大規模的社區環保活動,並選定1970年4月22日為第一個「地球日」。當天,美國有2000多萬人,包括國會議員、各階層人士,參加了這次規模盛大的環保活動。在全國各地,人們高呼著保護環境的口號,在街頭和校園,遊行、集會、演講和宣傳。隨後影響日漸擴大並超出美國國界,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的積極響應,最終形成為世界性的環境保護運動。4月22日也日漸成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環保活動。
世界無煙日
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把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以提醒人們重視香煙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世界環境日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各國環境保護運動的深入,環境問題已成為重大社會問題,一些跨越國界的環境問題頻繁出現,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逐步進入國際社會生活。 1972年6月5~16日,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來自113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間人士就世界當代環境問題以及保護全球環境戰略等問題進行了研討,制定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和109條建議的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提出了7個共同觀點和26項共同原則,以鼓舞和指導世界各國人民保持和改善人類環境,並建議將此次大會的開幕日定為「世界環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聯合國根據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熱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環境日」的主題。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每年都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宣傳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時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召開表彰「全球500佳」國際會議。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由於日益嚴重的全球荒漠化問題不斷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從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世界人口日
1987年7月11日,以一個南斯拉夫嬰兒的誕生為標志,世界人口突破50億。1990年,聯合國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
國際保護臭氧層日
1987年9月16日,46個國家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簽署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開始採取保護臭氧層的具體行動。聯合國設立這一紀念日旨在喚起人們保護臭氧層的意識,並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以保護地球環境和人類的健康。
世界動物日
義大利傳教士聖· 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導在10月4日「向獻愛心給人類的動物們致謝」。為了紀念他,人們把10月4日定為「世界動物日」。
世界糧食日
全世界的糧食正隨著人口的飛速增長而變得越來越供不應求。從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為「世界糧食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生物多樣性公約》於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為紀念這一有意義的日子,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什麼是白色污染?
大量的廢舊農用薄膜、包裝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下統稱為塑料包裝物)在使用後被拋棄在環境中,給景觀和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破壞。由於廢舊塑料包裝物大多呈白色,因此造成的環境污染被稱為「白色污染」。

酸雨的危害

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鹼度指數的 Ph 值低於 5.6 的酸性降水。
我國酸雨(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鹼度指數的 PH 值低於 5.6 的酸性降水)正呈蔓延之勢,是繼歐洲、北美之後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區。80 年代,我國的酸雨主要發生在以重慶、貴陽和柳州為代表的川貴兩廣地區,酸雨區面積為 170 萬平方公里。到 90 年代中期,酸雨已發展到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及四川盆地的廣大地區,酸雨面積擴大了 100 多萬平方公里。以長沙、贛州、南昌、懷化為代表的華中酸雨區現已成為全國酸雨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其中心區年降酸雨頻率高於 90%,幾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島和廈門為代表的華東沿海地區也成為我國主要的酸雨區。華北、東北的局部地區也出現酸性降水。1998 年,全國一半以上的城市,其中 70% 以上的南方城市及北方城市中的西安、銅川,圖們和青島都下了酸雨。酸雨在我國已呈燎原之勢,覆蓋面積已佔國土面積的 30% 以上。
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對人體健康、生態系統和建築設施都有直接和潛在的危害。酸雨可使兒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氣管哮喘發病率增加,同時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還可使農作物大幅度減產,特別是小麥,在酸雨影響下,可減產 13% 至 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導致蛋白質含量和產量下降。酸雨對森林和其他植物危害也較大,常使森林和其他植物葉子枯黃、病蟲害加重,最終造成大面積死亡。
在中國的大氣污染中,酸雨和浮塵是最主要的污染。十多年來,由於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日漸增多,酸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現在中國已是僅次於歐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區。
我國酸雨主要分布地區是長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貴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廣東等省。在華北,很少觀測到酸雨沉降,其原因可能是北方的降水量少,空氣濕度低,土壤酸度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如侯馬、京津、丹東、圖們等地區現在也出現了酸性降水。
酸雨可對森林植物產生很大危害。根據國內對 105 種木本植物影響的模擬實驗,當降水 pH 值小於 3.0 時,可對植物葉片造成直接的損害,使葉片失綠變黃並開始脫落。葉片與酸雨接觸的時間越長,受到的損害越嚴重。野外調查表明,在降水 PH 值小於 4.5 的地區,馬尾松林、華山松和冷杉林等出現大量黃葉並脫落,森林成片地衰亡。例如重慶奉節縣的降水 PH 值小於 4.3 的地段,20 年生馬尾松林的年平均高生長量降低 50%。
酸雨對森林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對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的惡化作用造成的。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營養元素鉀、鈉、鈣、鎂會釋放出來,並隨著雨水被淋溶掉。所以長期的酸雨會使土壤中大量的營養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營養元素的嚴重不足,從而使土壤變得貧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鋁從穩定態中釋放出來,使活性鋁的增加而有機絡合態鋁減少。土壤中活性鋁的增加能嚴重地抑制林木的生長。 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細菌和放線菌均會明顯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還可使森林的病蟲害明顯增加。在四川,重酸雨區的馬尾松林的病情指數為無酸雨區的 2.5 倍。
酸雨對中國森林的危害主要是在長江以南的省份。根據初步的調查統計,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積最大,約為 28 萬公頃,佔有林地面積的 32%。貴州受害森林面積約為 14 萬公頃。根據某些研究結果,僅西南地區由於酸雨造成森林生產力下降,共損失木材 630 萬立方米,直接經濟損失達 30 億元(按 1988 年市場價計算)。對南方 11 個省的估計,酸雨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可達 44 億元。 現在大多數專家認為,森林的生態價值遠遠超過它的經濟價值。雖然對森林的生態價值的計算方法還有一些爭議,計算出來的數字還不能得到社會的普遍承認,但森林的生態價值超過它的經濟價值,這幾乎是一致的。根據這些計算結果,森林的生態價值是它經濟價值的 2-8 倍。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來計算,酸雨對森林危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是極其巨大的。

臭氧層小知識

眾所周知,太陽輻射的紫外線對生物有很強的殺傷力。幸運的是,距地球表面 25 — 50 公里處有一臭氧層。臭氧是地球大氣層中的一種微量氣體,它是由三個氧原子(O3)結合在一起的藍色、有刺激性的氣體。盡管臭氧層在地球表面並不太厚,若在氣溫 0℃ 時,將地表大氣中的臭氧全部壓縮到一個標准大氣壓時,臭氧層的總厚度才不過 3 毫米左右,但它卻能吸收太陽輻射出的 99% 的紫外線。就像地球的一道天然保護屏障,使地球上的萬物免遭紫外線的傷害。因此,臭氧層也被譽為是地球的「保護傘」。 1985 年,英國科學家法爾曼等人在南極哈雷灣觀測站發現:在過去 10 — 15 年間、每到春天南極上空的臭氧濃度就會減少約 30%,有近 95% 的臭氧被破壞。從地面上觀測,高空的臭氧層已極其稀薄,與周圍相比像是形成一個「洞」,直徑達上千公里,「臭氧洞」由此而得名。衛星觀測表明,此洞覆蓋面積有時比美國的國土面積還要大。到 1998 年臭氧空洞面積比 1997 年增大約 15%,幾乎相當於三個澳大利亞大。前不久,日本環境廳發表的一項報告稱,1998 年南極上空臭氧空洞面積已達到歷史最高記錄,為 2720 萬平方公里,比南極大陸還大約 1 倍。 美、日、英、俄等國家聯合觀測發現,近年來,北極上空臭氧層也減少了 20%。在被稱為是世界上「第三極」的青藏高原,中國大氣物理及氣象學者的觀測也發現,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在以每 10 年 2.7% 的速度減少。根據全球總臭氧觀測的結果表明,除赤道外,1978 — 1991 年總臭氧每 10 年間就減少 1% — 5%。 自 30 年代以來,氟氯碳被廣泛用作冰箱、冷凍機。空調等設備的製冷劑,聚氨醋泡沫和聚乙烯/聚苯乙烯泡沫中的發泡劑,氣霧劑製品中的推進劑,電子線路板、精密金屬零部件等的清洗劑及煙絲的膨脹劑等。哈龍則主要用作滅火器中的滅火劑。上述化學物質非常穩定,排到大氣中可存留數一年,甚至 100 年左右,因此最終會破壞臭氧層。
大氣平流層中距地面 20-40 公里的范圍內有一圈特殊的大氣層,這一層大氣中臭氧含量特別高。大氣平均臭氧含量大約是 0.3ppm,而這里的臭氧含量接近 10ppm,高空大氣層中 90% 的臭氧集中在這里,所以叫它臭氧層。 臭氧層在保護地球方面具有特別的功能:對於太陽光中與生物無害的可見光和 A 段紫外線,將它們大部分吸收,小部分放行,讓它們到達地面殺菌消毒,又不至於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所以說臭氧層是保護地球的無縫天衣。 空調、電冰箱用的製冷劑氯氟烴其商品名叫氟里昂。氯氟烴在低層大氣中穩定,游盪 10 年左右的時間進入同溫層,直至穿出臭氧層。穿出臭氧層後,在強烈紫外線的作用下,氯氟烴迅速分解,產生氯原子,氯原子極為活潑,專門拆散臭氧分子,使臭氧層逐漸變薄,出現空洞。 人類已經把 1500 萬噸以上的氯氟烴排放到大氣中。進入大氣中的氯氟烴,只有一部分參與臭氧層破壞作用,大部分還在大氣中游盪,因而,雖然現在很多地方已停止生產和使用氯氟烴,臭氧層仍然會繼續遭到破壞。何況,除了氯氟烴外,工業廢氣、汽車和飛機的尾氣、核爆炸產物、氨肥的分解物,其中可能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甲烷等幾十種化學物質,都是破壞臭氧層的因素。

什麼在破壞臭氧層?

大氣平流層中距地面 20-40 公里的范圍內有一圈特殊的大氣層,這一層大氣中臭氧含量特別高。大氣平均臭氧含量大約是 0.3ppm,而這里的臭氧含量接近10ppm,高空大氣層中 90% 的臭氧集中在這里,所以叫它臭氧層。
臭氧層在保護地球方面具有特別的功能:對於太陽光中與生物無害的可見光和 A 段紫外線,將它們大部分吸收,小部分放行,讓它們到達地面殺菌消毒,又不至於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所以說臭氧層是保護地球的無縫天衣。
空調、電冰箱用的製冷劑氯氟烴其商品名叫氟里昂。氯氟烴在低層大氣中穩定,游盪 10 年左右的時間進入同溫層,直至穿出臭氧層。穿出臭氧層後,在強烈紫外線的作用下,氯氟烴迅速分解,產生氯原子,氯原子極為活潑,專門拆散臭氧分子,使臭氧層逐漸變薄,出現空洞。
人類已經把 1500 萬噸以上的氯氟烴排放到大氣中。進入大氣中的氯氟烴,只有一部分參與臭氧層破壞作用,大部分還在大氣中游盪,因而,雖然現在很多地方已停止生產和使用氯氟烴,臭氧層仍然會繼續遭到破壞。何況,除了氯氟烴外,工業廢氣、汽車和飛機的尾氣、核爆炸產物、氨肥的分解物,其中可能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甲烷等幾十種化學物質,都是破壞臭氧層的因素。

何謂沙塵天氣?

沙塵天氣是指強風從地面捲起大量塵沙,使空氣渾濁,水平能見度明顯下降的一種天氣現象。
沙塵天氣分為浮塵、揚沙、沙塵暴三類。
浮塵:均勻懸浮在大氣中的沙或土壤粒子(多來源於外地,或是當地揚沙、沙塵暴天氣結束後殘留於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公里。
揚沙: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相當混濁,水平能見度在1到10公里之內。
沙塵暴:強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很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1公里。當水平能見度小於500米時,定義為強沙塵暴。

汽車尾氣與人體健康危害

汽車尾氣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為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 X)、 鉛(Pb)等。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人體紅血球中的血紅蛋白有很強的親合力,它的親合力比氧強幾十 倍,親合後生成碳氧血紅蛋白(COHb%),從而消弱血液向各組織輸送氧的功能,造成感覺、反 應、理解、記憶力等機能障礙,重者危害血液循環系統,導致生命危險。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 主要是指NO、NO2,都是對人體有害的氣體,特別是對呼吸系統有危害。在NO2濃度為9.4mg/m2 (5PPm)的空氣中暴露10分鍾,即可造成呼吸系統失調。
碳氫化合物:目前還不清楚它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危害。但是HC和NOX在大氣環境中受強烈太 陽光紫外線照射後,產生一種復雜的光化學反應,生成一種新的污染物------光化學煙霧。1952年 12月倫敦發生的光化學煙霧,4天中死亡人數較常年同期約多4000,45歲以上的死亡最多,約為 平時的3倍;1歲以下的約為平時的2倍。事件發生的一周中,因支氣管炎、冠心病、肺結核和心 臟衰弱者死亡分別為事件前一周同類死亡人數的9.3倍、2.4倍、5.5倍和2.8倍。

閱讀全文

與伊朗首次發病時間是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方艙醫院院長什麼樣 瀏覽:613
印尼蜥蜴是什麼動物 瀏覽:965
印度語加油用中文怎麼說 瀏覽:88
中國每年保費多少 瀏覽:103
一萬元在越南能買到什麼 瀏覽:477
在中國賣日本東西是什麼 瀏覽:700
中國四大京城是哪個 瀏覽:91
中國的人口比美國多了多少 瀏覽:181
印度什麼時候成殖民地 瀏覽:398
印尼煤炭到大連海運得多少天 瀏覽:101
制裁伊朗最高領袖什麼東西 瀏覽:919
中國人的驕傲有哪些 瀏覽:651
印度的頭巾怎麼裹 瀏覽:740
伊朗中草葯特產是什麼 瀏覽:195
中國在非洲哪個國家的人最多 瀏覽:531
越南苗族豬肉怎麼選 瀏覽:410
美國制裁伊朗為什麼油價不漲 瀏覽:258
中國人為什麼幫義大利 瀏覽:540
最近中國和印度關系如何 瀏覽:895
有哪些中國漢字很少人知道 瀏覽: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