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兩伊戰爭美國支持伊拉克
1. 在兩伊戰爭之前,伊朗發生了革命,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政權。巴列維國王逃往美國,而伊朗民眾隨後佔領了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並扣留了使館人員,要求美國交出巴列維。這一事件導致美國對伊朗產生了強烈的不滿。
2. 在兩伊戰爭中,美國傾向於支持伊拉克。伊拉克入侵了科威特,這一行動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譴責,包括美國。伊拉克在那段時間內確實與蘇聯關系密切,但這並不是美國支持伊拉克的唯一原因。
Ⅱ 兩伊戰爭才開始到和談經歷了哪些戰爭
1980年9月17日,薩達姆宣布廢除關於兩國邊界劃分的《阿爾及爾協議》,收回阿拉伯河主權。9月22日,伊拉克出動10萬兵力、1000輛坦克,分3路在近1000公里的邊界線上全面出擊,打響了兩伊戰爭。
伊拉克採用的是突然襲擊的作戰方針,伊朗處於被動挨打境地。戰爭開始階段,伊拉克相繼佔領了北起席林堡南至霍拉姆沙赫爾的伊朗2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1981年9月起,伊朗局勢趨於穩定,接連組織4次反攻,收復了除北部外的大部分土地,兩伊戰爭開始處於膠著狀態。1982年3月起,伊朗接連發動代號為」」勝利行動」」、」」聖城行動」」和」」齋月行動」」的大規模進攻,戰場形勢發生變化。
1982年6月初,伊拉克表示,只要伊朗同意停火,伊拉克軍隊立即准備在兩周內全部撤回國際邊界,結束一切形式的武裝行動,但這一提議遭到伊朗拒絕。在此情況下,伊拉克主動從伊朗撤軍,旨在保存實力,加強邊界防守。1982年10月至1987年冬,兩伊戰場再次處於膠著狀態。雙方發動」」油輪戰」」、」」襲城戰」」等,競相襲擊對方的石油基地、中心城市和其他重要的經濟、軍事目標及海灣油輪。在戰場上,兩伊互有攻守,集結重兵頻頻發動一系列攻勢,但雙方在軍事上的均勢未能打破。1988年,伊拉克變單一防禦戰略為以收復失地為目標的新戰略,在南部戰場發動主動進攻,收復了法奧半島、薩拉姆傑地區和盛產石油的馬季農島。
Ⅲ 在歷史上,伊朗發生過什麼樣的變化
歷史以來,西方國家普遍是政權和宗教的關系緊密,但一般來說神職就是神職,國王就是國王,二者基本不會有彼此之間角色的互換。
此後,霍梅尼領導下的伊朗經濟逐漸倒退,再加上後來的兩伊戰爭和歐美的經濟制裁,伊朗經濟就更是雪上加霜。而先前的福利政策雖然出發點是好的,卻也導致了人們的工作積極性下降,但是如果削減的話,又肯定會招來大量反對。
Ⅳ 這次美伊戰爭之前伊拉克所發生的戰爭有幾次 怎麼回事
一、兩伊戰爭。
指發生於1980年9月到1988年8月的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的戰爭。兩伊邊界全長1 280千米,其中最南端以阿拉伯河為界。阿拉伯河對兩伊來說都是重要的水道。兩伊的大油田、大油港和主要煉油廠都集中在這條河的兩岸。阿拉伯河還是伊拉克唯一的出海口。兩國在阿拉伯河的主權問題上長期存在爭議。1975年3月兩國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簽訂邊界協定,規定這段邊界以主航道中心線為界。當時在伊拉克掌握實際權力的是革命指揮委員會副主席薩達姆·海珊,在伊朗當權的是國王禮薩·巴列維。但到了1978年,伊朗國內政局發生了極大變化,什葉派宗教人士發動的伊斯蘭革命席捲全伊朗。1979年4月1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伊朗長達2 500年的君主制終結;宗教領袖霍梅尼成為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兩伊關系隨之惡化。1980年9月,伊拉克宣布廢除阿爾及爾協議,同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戰爭主要在兩國的邊境地區進行。雙方動用了飛機、重炮和導彈,襲擊包括對方首都在內的重要經濟中心和軍事設施,還互相襲擊停泊在對方港口的油輪,遭到襲擊的油輪共有540艘之多。後經聯合國多次調停,1988年8月兩國宣布停火。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
二、海灣戰爭
導致海灣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和背景是:伊拉克侵佔科威特。
1990 年 8 月 2 日凌晨 1 時(科威特時間),在空軍、海軍、兩棲作戰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三個師越過科威特邊境,向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由 1 個機械化步兵師和 1 個裝甲師編成的主攻部隊,沿薩夫萬——阿卜代利——科威特市之軸線實施進攻,在 350 余輛坦克的引導下,首先向南攻佔賈赫臘山口,然後折向東進攻科威特市。由另 1 個裝甲師編成的助攻部隊,在主攻部隊西側向南進攻,在賈赫臘山口與主攻部隊會合後,繼續南下,在通往沙特邊界的主要通道上建立阻擊陣地。 5 時 30 分,主攻部隊與特種作戰部隊在科威特市會合。經過約 14 小時的城市戰斗,下午 7 時,伊軍完全佔領了科威特首都。隨後繼續發展進攻,後續部隊源源不斷地進入科威特。 8 月 3 日中午,伊軍佔領了科威特全境。至 8 月 6 日,進入科威特的伊軍達到約 20 萬人,坦克 2,000 余輛。 8 月 8 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宣布吞並科威特,將其劃為伊拉克的「第 19 個省」,並稱它「永遠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伊拉克侵佔科威特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奪占科威特,勾銷所欠科威特的巨額債務,並用這個「金庫」來解決由於連綿 8 年的兩伊戰爭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嚴重危機;奪占科威特,可將其海岸線從 50 公里延展至 213 公里,從而大大改善其海軍的活動領域和石油出口及其他對外貿易的海上通道;通過吞並科威特,解決兩國長期以來存在的邊界爭議問題及由此帶來的邊界地區石油開發爭端;奪占科威特,還可以「殺雞儆猴」,起到震懾海灣國家及其他中東國家的作用,為其爭奪阿拉伯世界領導地位,稱霸中東地區掃平道路。
伊拉克武裝侵佔科威特,引發了海灣危機,成為海灣戰爭的直接導火索。
聯合國安理會和各成員國對海灣危機作出了前所未有的異常迅速且幾乎完全一致的反應。 8 月 2 日,聯合國安理會就以 14 票贊成, 0 票反對, 1 票棄權,通過了譴責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憲章,要求其撤軍的第 660 號決議。從 8 月 2 日至 11 月 29 日,聯合國安理會先後通過了 12 個譴責和制裁伊拉克的決議。這些決議,使伊拉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方面處於極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第 678 號決議,規定了伊拉克必須撤軍的最後期限為 1991 年 1 月 15 日,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伊拉克如不撤軍,決議授權聯合國會員國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來執行聯合國通過的各項決議,這就為以美國為首的 38 國組成聯軍出兵海灣,用武力解決這場危機提供了法律依據。
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國際社會為化解這場危機作了極大的努力。許多國家的領導人從中斡旋,設計出多種調解方案,聯合國秘書長亦親抵巴格達做伊拉克的工作,希望伊從科撤軍。但所有這些努力都未能使伊拉克改變立場。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此外,伊拉克還參與了中東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