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打下全球鷹無人機,跟打下F-35,難度差別有多大
伊朗能夠打下全球鷹無人機是能夠想得通的,全球鷹的設計不符合隱身,F35和全球鷹相比不是一個級別,全球鷹沒有攻擊力有自衛電子干擾能力。「雷霆」汲取了「山毛櫸」的優長,是伊朗首款具備高機動性的中程防空導彈系統。與「山毛櫸」相比,「雷霆」的雷達系統體積更大,攔截高度達23千米。
能一舉打下「全球鷹」,而未毀傷附近同一空域的「海神」反潛巡邏機,這種打擊效果上的「說一不二」,也從側面說明了伊朗所生產防空武器裝備的實力,以及他們對「雷霆」性能的充分信任。但是對上F-35還是難的。
2. 美全球鷹無人機為何被淘汰呢
1. 在6月份,美國的全球鷹高空戰略無人偵察機首次進入伊朗霍爾木茲海峽上空執行任務。
2. 然而,這台無人偵察機在實戰演練中被伊朗方面擊落。
3. 作為回應,美國迅速決定大規模退役這款無人機。
4. 根據五角大樓的信息,共有35架全球鷹無人機,其中21架將被退役。
5. 美國認識到全球鷹在實戰中可能存在重大缺陷,因此決定全面退役。
6. 退役全球鷹旨在節省資金並促進更先進無人機和戰略轟炸機的研發。
7. 盡管如此,部分全球鷹無人機仍將保留,用於適合它們的戰場。
8. 在2021年的軍費預算中,全球鷹項目的資金被大幅削減,以便美國能夠投資更有前景的新項目。
9. 面對中國的崛起和俄羅斯的持續競爭,美國需要在現代化武器研發上加大投入。
10. 美國需要調整其軍事發展計劃,以便在美俄爭端中取得優勢。
11. 在全球環境下,美國可能需要發展能夠突破中國和俄羅斯防空系統的先進武器。
12. 對於全球鷹這類無人偵察機,美國或許不應再投入過多資源,而應更專注於隱形轟炸機的研發。
3. 被伊朗擊落的,美國全球鷹有哪些研究價值呢
美國的一架價值2億美元的RQ-4「全球鷹」高空無人機被伊朗的防空導彈擊落,地點就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事先伊朗沒有發出任何警告,而是直接採取了行動,事後,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海珊·薩拉米發表了措辭強硬的電視講話,「國界是我們的紅線,任何侵犯國界的敵人都將被消滅。」顯然這個觸犯紅線的敵人就是那架全球鷹無人機。
盡管兩億美元的無人機被伊朗擊落,特朗普甚至更不願意在一場大規模戰爭上花費2萬億美元。因此,最後10分鍾的變化是他在綜合各種因素並比較各種利益的得失後做出的艱難決定。盡管做出了這一決定,特朗普再次被打了臉。
4. 9K37SA-11布克山毛櫸導彈系統
9K37SA-11布克山毛櫸導彈系統
美國海軍裝備的RQ-4「全球鷹」高空長航時無人機
伊朗擊落1架美國「全球鷹」高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的事件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而事件的另一個主角——擊落「全球鷹」的伊朗導彈則顯得更加神秘。
攔截導彈
由於伊方沒有在第一時間公布攔截導彈的型號,因此外界首先猜測的是大名鼎鼎的俄羅斯S-300PMU2型導彈。因為該型導彈性能優越,而且部分環節有俄羅斯顧問指導,加之該型導彈在2018年曾多次放過以色列的F-35A,並導致伊朗空軍司令被撤,因此伊朗很可能為證明該型導彈性能而率先使用。
其次,外界猜測可能是伊朗曾公布的仿製S-300的「信仰」373型中高空導彈,這也是西方較為忌憚的武器之一。但似乎是為了證明伊朗自身國防實力,或者有意澄清俄制武器和人員捲入擊落「全球鷹」的糾紛,伊朗很快公布了攔截的導彈型號和視頻。
從伊方公布的情況看,此次攔截用的是伊朗自行研製(仿製)的「雷聲」(Taer)防空系統及「霍爾達德」3(Khordad-3,意指伊朗歷的3月)型導彈。該系統是伊朗於2012年9月部署的國產中程公路機動型防空系統,與「信仰」 373遠程防空系統形成梯次搭配。
基本性能
「雷聲」導彈系統實際是蘇聯1979年研發成功的9K37(SA-11)「布克」(山毛櫸)導彈系統。「布克」的前身是蘇聯的SA-6系統,最大攔截距離為35千米,採用無線電指令+末段雷達半主動制導方式,導彈採用正常式「X」氣動布局、邊條式彈翼、破片式殺爆彈頭、4聯裝傾斜發射,發射車採用履帶式底盤。
但從此前伊朗閱兵的圖片看,「雷聲」系統的發射車上集成了相控陣雷達系統,因此更接近俄裝備的更先進的「布克」2。「布克」2曾是俄烏邊境沖突中擊落馬航17的重大嫌疑對象,西方也對其調查多年。
伊朗媒體曾透露,「雷聲」系統配備了1部相控陣雷達,發射車沒有採用俄式履帶底盤,而是改用更適合伊朗地形、機動速度更快的輪式發射車,也許載重因此而下降,故而將原先俄式的4聯裝設計改為2或3聯裝。「雷聲」系統可以跟蹤和打擊50千米范圍內的目標,最大射高20~25千米,與俄羅斯現役「布克」2性能接近。伊朗可能還在發展海軍型「雷聲」系統用於艦載使用。
俄羅斯「布克」2防空導彈系統採用履帶式底盤和4聯裝發射架;伊朗「雷聲」防空導彈系統的早期發展型。
攔截情況
從伊方公布的美軍飛機航線看,「全球鷹」在霍爾木茲海峽較長時間沿伊朗邊境飛行,並很可能在深入伊海岸線後被擊落。雖然美方單方面宣稱距離伊海岸線18海里,處於國際海域,但伊方幾乎第一時間打撈了飛機殘骸,並公布了在伊海域境內的打撈點位置。
首先,「全球鷹」活動規律較為固定單一,早已被伊方掌握。從事後伊方公布的「全球鷹」活動路線來看,伊方此次行動並不是「偶然」攔截,而是早有策劃的。「全球鷹」的飛機長度僅為13.5米,但是翼展卻達到了35.4米,是唯一一款翼展比波音737飛機還要大的無人偵察機。
為了能夠有效替代U-2高空偵察機,「全球鷹」的飛行高度在1.8萬~2萬米之間。而為了較長時間的經濟巡航,該型機飛行速度也較慢,最高速度只有650千米/小時(約0.5馬赫)。
美軍亟需具備對伊朗海上高速攻擊船隻關注的能力,這也是美國在阿曼海油輪遭襲事件後急需取證的內容,因此「全球鷹」很可能長時間頻繁在該地區巡弋,導致其活動規律被伊方掌握。雖然其在起飛後即違反國際慣例關閉了自動導航系統,避免暴露行蹤,但由於其長期不變的航線和與P-8A反潛巡邏機的固定戰術運用方式,使其失去了行動的隱蔽。
其次,伊方對「全球鷹」這樣的目標具備多種攔截手段。從伊方實力來看,「全球鷹」被攔截只是時間問題。伊朗擁有多型防空導彈具備攔截「全球鷹」的能力。其不僅有仿製俄羅斯S-300的「信仰」373防空導彈,還有仿製美國「標准」1/2的「薩意德」3(Sayyad-3)防空導彈,這兩款導彈的射程在50~100千米,射高2萬米左右。
而且伊朗還於2015年獲得了4套S-300PMU2,其48N6E2防空導彈,最大射程200千米,最大射高大於2.4萬米。此外,伊朗還擁有大量的「薩姆」2改進型及S-200等遠程高空攔截導彈。這些導彈即使是老式的,作戰高度也普遍在2.4萬米左右,最大飛行速度在3.5~6馬赫,要擊落「全球鷹」這樣的目標並不難,可以在海岸線形成綿密的多層梯次攔截。
伊朗「雷聲」導彈系統採用了3聯裝發射架實際上,伊朗在以往軍事演習中曾多次使用「雷聲」導彈系統的「霍爾達德」3和「埋伏」系統的「薩拉姆切赫」防空導彈,進行過無人機的攔截演;練。
2014年5月,伊朗「埋伏」導彈系統進行了首次作戰試驗。試驗中,發射的「薩拉姆切赫」導彈,成功攔截了「克拉爾」無人機。同年12月,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開展的代號為「先知穆罕默德」的軍事演習中,在未通報要攔截目標的情況下用「埋伏」導彈系統,擊中3架雷達截面較小的無人機。
應該說,伊朗無論是在對目標的掌握上,還是在導彈技術上,以及部署實力和部隊訓練上都具備攔截「全球鷹」這樣的高空、小信號的低速大型目標的能力,此次擊落「全球鷹」並非偶然。
5. 伊朗有什麼無人機為什麼伊朗無人機技術比俄羅斯好
2010年2月,伊朗官方新聞機構報道該國的兩種無人機剛剛投入生產,這兩種無人機分別為:偵察型的「先兆(Nazir)」和轟炸型「雷鳴(Ra』ad)」無人飛行器。該報道還稱伊朗在2009年6月對一種可躲避雷達攻擊無人飛行器進行了測試,報道稱被測試的無人機為七分之一比例模型,並且即將生產全尺寸版本。伊朗還宣稱他們已於2009年3月開始籌建可大規模生產無人機的工廠,建成後,該工廠將生產包括無人直升飛行器在內的各類無人飛行器。
根據伊朗出版的《2009年UAS年鑒》,一個由3名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成員組成的研發小組在1984年曾向Pasdran的指揮官演示了無人機的運用價值;顯然,經歷了海巴爾山口之戰後,伊朗軍方對擁有及時的戰場監視能力越來越重視。據推測,推動伊朗進行無人機研發的一大因素是常規空中偵察平台不斷老化且所處戰場環境越來越惡化。而向伊斯蘭革命衛隊成員徵求意見則表明,當前的伊朗政府更多的依賴該軍事組織而非其正規軍,因此其所提供的建議或許並非特別的准確。
伊朗在1984年7月首次使用無人機,無人機提供了清晰度驚人的戰場圖像和實時情報。實際上,該無人機只是一架簡單的無線電遙控飛機,其上安裝有一部長焦鏡頭(135毫米)的瑞典哈蘇照相機,該機以50米的高度飛過伊拉克的陣地。當伊朗的指揮官看到返回照片上的大范圍伊拉克陣地要塞時,取消了可能成為自殺性進攻的作戰計劃。後來,伊朗使用飛得更高的無人機拍攝垂直或傾斜偵察照片,這些照片對其進攻行動幫助巨大(如伊朗在1985年3月、1986年2月和1987年1月的進攻作戰)。伊朗還以同樣的無人機為平台,研發了能發射火箭的攻擊無人機並投入實戰,如「候鳥或莫哈傑(Mohajer)-1」(可掛載6枚RPG火箭彈),從一幅照片中可以看到該機採用了引擎後後置的雙尾撐機體設計,下設三個掛載點。該機的作戰半徑約為30千米。
在伊斯蘭革命衛隊研發出第一批戰時無人機後,無人機研發項目被轉移到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所屬的聖城航空工業(Qods)公司。該公司的第一架無人機為「奮進-1(Talash-1)」,在後來的兩伊戰爭中成功地用於偵察任務。「奮進-2」(也稱「靶標(Hadaf)3000」)是一種無人靶機。
聖城航空工業公司的「候鳥-2」無人機為早期「候鳥」無人機(航速180千米/小時,任務半徑50千米)的增強型,其性能參數為:翼展3.80米,機身長2.91米,最大起飛重量85千克,續航時間1.5小時(任務半徑69千米,速度200千米/小時,實用升限3353米)。「候鳥-2」也採用了雙尾撐後推式機身設計,該機首次亮相於2005年,較之前面的「候鳥」飛行器,該機除性能有提升外,還擁有全新的可旋轉照相機艙。
「候鳥-3」無人飛行器(也稱「藍鳥(Dorna)」)是一種全天候監視/偵察無人機,與以色列的「先鋒(Pioneer)」無人飛行器類似,其任務半徑為100千米,航速與「候鳥-2」相同。「候鳥-4」(也稱Hodhod,帶頭巾的鳥)是一種雙尾撐結構偵察/監視無人機,續航時間5至7小時,任務半徑150千米,航速與早期型號相同;動力由一台38馬力發動機(「候鳥-2」和「候鳥-3」採用的是25馬力發動機);最大彈射重量為175千克,實用升限5486米。
聖城航空工業(Qods)公司的噴氣式無人飛行器為「候鳥-5」,該公司還推出了「獵人(Shekarchi)」無人機,該機同以色列的「哈比(Harpy)」反雷達無人機非常相似(以色列曾向中國提供「哈比(Harpy)」無人機,而中國則是伊朗最大的武器提供國)。此外,聖城航空工業公司公司還生產一種手持發射無人機。
除聖城航空工業(Qods)公司外,伊朗飛機製造工業公司(IAMI)也進行無人飛行器的研發生產。該公司生產的大型「阿巴比(Ababil,意為『神秘鳥』)」無人飛行器。
據報道,1997年10月,公司試飛了短程的「阿巴比II」無人飛行器,並在1999年3月正式對外公布。「阿巴比II」無人飛行器採用了改進的飛行控制系統,可能是2000年對外公布的「阿巴比S」監視無人機的原型。
「阿巴比T」攻擊無人飛行器集成了一枚45千克重彈頭,其獨特之處在於採用了雙尾結構(另兩種型號均為單尾設計);此外,該機採用了鴨翼式氣動布局,主翼為無尖窄三角翼;動力為後置式螺槳推進器。「阿巴比」無人飛行器可在遠離地面控制站180千米的空域執行任務,也可按照預先設定的偵察路線飛行;採用GPS/慣性制導。每套「阿巴比」無人系統由兩家飛行器、1具彈射器和1輛地面控制車構成。2005年對外展出的「阿巴比」無人飛行器在機首配置了透明的照相機整流罩。根據伊朗報紙的報道,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間伊朗飛機製造工業公司共生產58架「阿巴比」無人飛行器。「阿巴比S」/「阿巴比II」無人飛行器的其性能參數為:翼展3.25米,機身長2.88米,最大起飛重量83千克(負載40千克);續航時間1.5小時(巡航速度370千米/小時);任務半徑120千米,實用升限3048米。
「阿巴比T」攻擊無人飛行器的主要使用者為黎巴嫩真主黨,並重新命名為以「米爾薩德(Mirsad)-1」無人飛行器。2004年11月7日,一架「阿巴比」飛行器降落在以色列的地中海沿岸;2005年4月,另一架「阿巴比」飛行器深入以色列領空30千米,並在被攔截前逃離。在第一次侵入以方領空事件中,「阿巴比」飛行器採取了低空飛行方式(高度低於90米),躲過了雷達探測。根據聯合國軍售記錄,伊朗曾在2004年向黎巴嫩(可能是黎巴嫩真主黨)提供8架「阿巴比」攻擊型無人機。黎巴嫩真主黨掌握的「米爾薩德」無人飛行器在分別在2004年11月7日和2006年8月7日被擊落(可能還有其他未報道的記錄)。
2009年,伊朗飛機製造工業公司開始研發噴氣式「阿巴比」無人機和手持發射的無人機。其中,該噴氣無人機名為「阿巴比-噴氣」或「Hadaf-1」,該機主要基於來自中國的C802導彈發動機改制的「黎明(Toloue)」小型發動機製造,設計最大速度約為700千米/小時。
此外,伊朗飛機製造工業公司還公布三種手持發射的小型無人機:「阿巴比A」、「阿巴比B」和「阿巴比C」。這些機型採用電力驅動,其性能參數為:續航時間30分鍾,航程15千米(「阿巴比A」為10千米),最大航速60千米/小時;最大起飛重量6.5千克(其中「阿巴比A」負載1千克,另外兩個型號負載為1.5千克)。
在小尺寸無人機研製方面,法拉亞洲科技公司(Faraz Asia Technologies Company)還提供了一種可放置於背包的手持發射無人機:「法拉(Faraz)-2」。該機採用了高單翼、螺槳推進器及引擎前置的配置。其續航時間為30分鍾,視頻傳輸距離10千米。
2009年,伊朗國防部副部長阿瑪德·瓦希迪宣布即將研發一種1000千米航程的無人飛行器,這也是伊朗首次計劃此類高級無人飛行器研究的研發。
除前述無人機外,伊斯蘭革命衛隊還宣稱他們擁有三架幾乎完好無損的美國和英國無人飛行器,並打算對其進行逆向工程研究。這三架無人機中目前至少可以確定兩架:美國的RQ-7「暗影(Shadow)」無人機(於2008年7月4日墜落)和以色列的「赫爾墨斯(Hermes)」450無人機(於2008年8月25日墜落)。
盡管伊朗在其防務裝備展上展出了大量的無人機,但很難讓人相信這些無人機已經大規模服役。前面介紹的型號也大多隻是一些樣機。
2007年,伊朗同意向委內瑞拉提供大約12架「阿巴比」和「候鳥-4」無人飛行器飛行器;這些無人機還有可能將由委內瑞拉進行許可生產。
伊朗無人機,在戰火中淬煉成長:伊朗開始研製無人機,始於本世紀初,伊朗最早的無人機技術來自於從俄羅斯進口的老式無人機,這些無人機屬於上世紀70、80年代的產物,技術水平較低,以小展弦比飛航式布局為主,電子技術水平非常落後,技術相當簡陋。然而此時的中東,已經成為世界新型無人機試驗和較量的主戰場,以美軍為首的新型無人機部隊在中東地區極為活躍,偵察、監視、通信中繼、定點清除,幾乎無所不能,甚至經常潛入伊朗以及其鄰國,執行各種秘密滲透偵察任務。無人機在中東的活躍,不但讓伊朗感受到相當大的壓力,而且也使伊朗充分認識到無人機作為一種全新技術兵器的重要性,伊朗下決心攻克無人機技術難關。伊朗先從技術較為簡單的中小型無人機做起,在2008~2010年左右,在伊朗閱兵式上,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中小型無人機層出不窮,但其中大多數都屬於原理樣機,最終沒有定型量產;而在2011年,以美國最先進的隱身偵察無人機RQ-170被伊朗俘獲為契機,伊朗開始模仿、學習美國的無人機技術,通過對RQ-170以及隨後幾年間搜集到的美軍故障、墜毀無人機,伊朗獲得了寶貴的無人機設計以及子系統相關技術,從模仿開始,逐步掌握了無人機的關鍵核心技術,在短短幾年間,技術水平突飛猛進,推出了幾款新型大中型偵察無人機。
伊朗人認為無人機研製出來就是拿來用的,很快便將新研發的無人機投入了鄰國伊拉克、敘利亞等地的武裝沖突中,執行偵察監視等任務。其中一款量產定型列裝伊朗空軍的偵察無人機叫做「莫哈傑」-4,它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戰場上成功應用,為打擊恐怖主義組織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也使得該機型在實戰中不斷改進提升,也使得伊朗在其基礎上研發出個頭更大的新型「察打一體」無人機——「莫哈傑」-6。
「莫哈傑-6」無人機
6. 伊朗為什麼那麼厲害,可以無懼霸權
不是伊朗厲害,只是不願意屈服在美國的威逼之下,與伊拉克一樣,伊朗也是石油國家,國家非常依賴石油貿易,而美國對伊朗進行貿易打壓,同時又號召盟友對伊朗進行武器禁售,這種情況下,伊朗發展很困難,當年海灣戰爭時期,伊拉克的軍力在中東地區是數一數二的,戰後因為武器禁售,到伊拉克戰爭時期被美國輕松擊敗
伊朗走出了自己的路,首先在經濟上發展工業,減少對石油貿易的依賴,在軍事方面,伊朗的軍工廠已經能滿足自身國防需求,完成了武器裝備的國產化,伊朗自行研發的導彈已經能打到歐洲,伊朗還能自行發射衛星。總總力量使得美國很難像打擊伊拉克一樣瞬間將伊朗擊敗。
只要美國無法立即擊敗伊朗,就會收到伊朗的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