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目前科學尚無法解釋的自然之迷
秦始皇兵馬俑之謎
1994年3月1日,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兵馬俑二號俑坑正式開始挖掘。這是本世紀以來巨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在二號俑坑內已出土有銅矛、銅弩機、銅鏃、殘劍等,其中還發現了一批青銅劍,長度為86厘米,劍身上共有八個棱面。考古學家用游標卡尺測量,發現這八個棱面的誤差不足一根頭發絲,已經出土的19把青銅劍,劍劍如此。這批青銅劍內部組織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時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科研人員測試後發現,劍的表面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立刻轟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
在清理一號坑的第一過洞時,考古工作者發現一把青銅劍被一尊重達150千克的陶俑壓彎了,其彎曲的程度超過45度,當人們移開陶俑之後,令人驚詫的奇跡出現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銅劍,竟在一瞬間反彈平直,自然恢復。當代冶金學家夢想的「形態記憶合金」,竟然出現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事實上,關於鉻鹽氧化處理的方法,絕不是秦始皇時代的發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掌握了這一先進的工藝。
春秋五霸時期,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一舉擊敗了吳王夫差,演出了歷史上春秋爭霸的最後一幕。歲月的流逝,使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靜靜沉睡在歷史的長卷里,忙忙碌碌的後人幾乎把它遺忘了。
然而,一支考古隊在挖掘春秋古墓時,卻意外發現了一把沾滿泥土的長劍,劍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踐自用劍」躍入人們眼簾。這一重大的考古發現立即轟動了全國,但是,更加轟動的消息卻來自對古劍的科學研究報告。最先引起研究人員注意的是:這柄古劍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為什麼沒有生銹呢?為什麼依然寒光四射、鋒利無比呢?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的原因在於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大家知道,鉻是一種極耐腐蝕的稀有金屬,地球岩石中含鉻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鉻還是一種耐高溫的金屬,它的溶點大約在4000℃。
中華文明中曾有過太多的秘密,誰能想像,本世紀50年代的科學發明,竟然會出現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前?又有誰能想像,秦始皇的士兵手裡揮舞的長劍,竟然是現代科學尚未發明的傑作?問題是在發現以後,我們用什麼態度來解釋這種超常規的科技早熟現象?我們真不希望看到有些人用「偶然」來解釋,它應該有一個更加具體的說明。假如以上的事實是真實的話(至少鉻鹽氧化處理不是假的),那麼我們就會問:他們的技術源淵是什麼呢?
UFO之謎
國防情報處是美國五角大樓內部的一個秘密情報機構,它負責協調全美陸海空三軍的情報活動。國防情報處不僅僅為五角大樓,而且也為中央情報局工作。70年代末,美國的不明飛行物研究組織——「公民反對掩蓋不明飛行物真相」曾給國防情報處依照「消息自由法」遞交了查閱檔案的申請。他們希望能從國防情報處那裡得到它所擁有的有關不明飛行物事件的檔案。起初,如同其他的美國政府機構一樣,國防情報處對它與不明飛行物研究的任何關系都矢口否認。然而最後,它還是不得不公開了3份引人注目的不明飛行物檔案。
那3份被國防情報處首先公開了的秘密檔案內容,是美國典型的史苔芬·施皮伯格電影的藍本。3個檔案其中之一所涉及的,是1976年9月19日伊朗空軍發現不明飛行物的情況的匯報。
1)1976年9月19日晚上12點半左右,伊朗國家空軍總指揮部接到首都德黑蘭附近米舍蘭地區居民的4次電話。那幾位居民在電話中說,他們在當地的天空中發現了非常奇怪的飛行物。有的人說那些不明飛行物的形狀類似於鳥。有的人卻把它們描述為閃著強光的直升機。他(指伊朗國家空軍基地起草報告的人)給那些居民解釋,所謂的奇異飛行物有可能是星星。在與位於梅拉巴德的空軍機場通過電話之後,他於是決定,立刻親自去看看那些東西。
2)本月19日凌晨1點30分左右,這架F?截擊機位於德黑蘭以北大約40海里的空中。由於這個不明飛行物所閃出的光非常強烈,所以,在70海里以外,它便能被看得一清二楚。當這架飛機向這個不明飛行物靠近到20海里時,該飛機上的報話系統和監控設備突然失靈。這時,飛行員不得不返回沙羅奇基地。當飛行員剛剛把飛機的頭掉過,飛機艙內的監控設備和信號系統的功能不但一下子恢復了,而且剛才那種發動機突然熄火的危險都消失了。1點40分,第二架戰斗機升空。當這架飛機位於德黑蘭以北27海里、高度為150海里的空中時,飛機的雷達屏上開始出現了這架不明飛行物的蹤跡。
3)這一不明飛行物的體積,大約同一架波音707(加油機)的規模相等。由於這架不明飛行物發出的光線非常強烈,因此,難以對它的體積做出准確判斷。這架不明飛行物在朝地面作垂直飛行時發出藍、綠、紅、橙次第變化著的強烈光柱。由於這些光柱的波頻看上去非常高,所以它們都能被人在同一時刻觀察得到。當這兩架F?截擊機把這一不明飛行物追蹤到德黑蘭以南的空中時,它的體內突然一下子飛出另外一個光閃閃的飛行體。這個剛飛出來的飛行體大約有天空中圓月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大小。接著,這個剛剛分離出母體的小的不明飛行物以極高的速度朝兩架F?截擊機沖了過來。其中的一位飛行員企圖對它發射9-型空中截擊火箭,但是這時機艙內火箭發射的控制系統失靈,報話機也沒有信號了。就在這時,這位飛行員迅速仰身把飛機拉了一個高弧,試圖甩掉那個不明飛行物。他緊接著再作了一個俯沖。然而原先的那個不明飛行物卻跟了上來,與它在一段時間里保持著三四海里的距離。就在這位飛行員仰升俯沖企圖擺脫跟蹤時,那個從母體不明飛行物中分離出來的第二架小的不明飛行物,它一直處在該架飛機在空中劃出的弧圈之內。過了一會兒,那架小的不明飛行物朝母體飛去,並且合二為一了。
4)就在那個小的不明飛行物與母體合並沒有多久,突然從原先的母體不明飛行物的另外一邊又飛來了另一個不明飛行物,而且它垂直地朝地面飛了下去。
5)第二天天剛亮,一架直升機便載著那兩位截擊機飛行員,把他們帶到昨天夜裡那架小的不明飛行物極可能降落的所在地。在那裡,除了發現一段被懷疑有可能是那個不明飛行物著陸點的枯水河床外,他們再沒有發現其他與之有關的東西。當這一行人來到該地帶的西邊時,他們偶然得到了很有價值的情況。那裡居住著一戶人家。這個家裡的人說,他們昨天半夜時聽到了外面很大的響聲,並且伴隨著這種響聲,房子的外面還發出閃電一般的強光。於是,人們便開始對這一地帶和那兩架飛機進行測試,看它們是否有核輻射現象。以後如有結果出來,我們(這里指國防情報處)將迅速呈報。
這份檔案在它的開頭所列出的一大串美國政府和軍事機構的名單,不難使人看出,發生在伊朗的這起不明飛行物事件,曾經引起了美國政府最高領導層的高度關注。
木乃伊咒語
1923~1930年之間,英國有22個人的死亡讓雜志報章分外激動,他們的死因都共同指向一件事——木乃伊咒語。頭一個倒下的是卡那封勛爵(George Edward Herbert),他在1914年獲得了埃及「國王谷」的挖掘權。1922年11月,他帶著30名專家隨從在谷里的幕陵內發現了「盡是奇妙的東西」:黃金鑄造的雕像、動物以及木乃伊,這成為考古歷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但緊跟著這「奇妙」,4個月後,卡那封勛爵病倒在開羅,病因不明,有醫生說是被一隻蚊子叮了左臉引起感染。撐到4月5日,卡那封念叨著:「完了,我已經聽到召喚,我准備好了。」一命嗚呼。他死的時候還有兩件奇怪的事:開羅突然全城斷電;在勛爵的老家英格蘭,勛爵的愛狗也同時死去。
卡那封的死引起人們的猜測,據說當把勛爵發現的木乃伊打開後,裡面的屍體左臉頰上有一個創口,與卡那封被蚊子叮的部位一致。「木乃伊咒語」開始不脛而走,傳說墓陵中的碑文翻譯出來包括:「任何懷有不純之心進這墳墓的,我要像扼一隻鳥兒似的扼住他的脖子。」「誰要毀壞這銘文,他會回不了家,抱不了孩子,看不到希望。」之後進入墓陵的科學家紛紛死於怪病。1929年,勛爵的妻子也倒下,死因據稱也是左臉頰被蚊蟲叮蜇。那些年裡,「木乃伊咒語」成了一宗極大的新聞,共有22名涉足發掘工作的人非正常死亡。
「木乃伊咒語」引起恐慌之外,還刺激了一些科學家和超自然現象愛好者。與以往祭典安撫死神,足不出戶以防驚擾惡靈的做法不同,他們將「鬼」拿到檯面上研究。到上世紀60年代,英國愛丁堡大學、布魯內爾大學、利物浦大學等許多學校開設了神秘學專業,出現了所謂的「靈魂學家」。更多民間「捉鬼隊」成立,在英倫三島奔走,鬼似乎在一夜之間佔領了這個島國:倫敦漢普頓宮發現英王亨利八世的第五任老婆的鬼魂;愛丁堡南橋橋拱下居住著惡鬼一家老小;約克從大教堂到酒吧女廁都在鬧鬼,被稱為「鬼城」……
但各路正式非正式的研究之下,「鬼」的事情始終未有定論。有與沒有,分成兩大陣營,以赫特福德大學的Richard Wiseman博士為代表,堅信「鬼」不過是個心理學現象,只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中。而另一陣營相信「鬼」存在於世上,但觀點又不相同:一說為,鬼是死者的靈魂。「靈魂存在於我們的肉體內,死亡後靈魂會進入另一度空間,但靈魂本身可能對自身狀況並不自知。」另一說法是鬼是對過去影像的記錄。證據有「二戰」遺址反復出現的傷兵,或者一個夭折的孩子出現在他常去的公園;「鬼」又被看作是「信使」,騷擾的多是親近的人,類似中國古代的「托夢」;還有一種認為「鬼」不過是強烈磁場的放射物。
而「木乃伊咒語」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被揭穿。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個作家約翰·沃恩霍特指出傳言中的紕漏,比如卡那封勛爵去世凌晨,並非全開羅停電,而只是勛爵所在的賓館停電一瞬間。所謂勛爵在英格蘭的愛狗也在同時死去,也是謠言,英格蘭與開羅還有時差呢。1999年,開羅大學的一名教授查看了「木乃伊咒語」相關人員的健康檔案,發現大多數接觸過一種麴黴菌,這種病菌能夠在墳墓中存活數千年,會致人高熱、死亡。生物學對「木乃伊咒語」的解釋,也對「鬼」研究者的打擊不少。許多科學組織將各種超自然現象研究組織斥為「充滿了愚昧的迷信」。雖然理論依據不足,卻不影響英國民間「捉鬼隊」的興致,一個名叫Ghost Club的組織成員說:「我們首先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其次才是研究者。」
人體自燃之謎
所謂人體自燃現象,是指一個人的身體末與外界火種接觸而自行地著火燃燒。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最早見於十七世紀的醫療報告。至20世紀,共有200多起事件發生。
十九世紀初,有些人認為這種災難只是降臨到那些過度酗酒 肥胖和獨居的婦女身上。可是後來的眾多事例證明,受害人性別男女大致數目相等,年齡從嬰孩到114歲各種年齡段都有,而且有好多例是在毫無火源的地方自行無故燃燒的。
早期最有充分證據證明人體自燃事件之一,由巴托林在1673年做了記錄。那次是巴黎一個貧苦婦女,一天晚上回家上床睡覺後,夜裡自燃而死。次日早晨人們發現,她只有頭部和手指遺留下來,身體其他部位燃燒為灰燼。根據這次自燃事件由法國人雷爾在1800年發表了第一篇關於人體自燃的論文。
以後不長的時間內,法國、英國、意在利都有過人體自燃現象引起轟動的實例。最近一次比較有影響的是1976年12月27日,由《阿爾利亞先驅報》報道的拉歌斯市一戶七口之家,有六個成員燒死,成為當時最難解釋的謎。報道說:「現場調查顯示該木房一切物件完好無損,連被褥也整齊地放在床上,但從被焚死者的嚴重程度來看,房中一切應盪然無存」。
裹屍布之謎
在義大利西北部的城市都靈,從公元16世紀起就有一件鎮市之寶保存在約翰大教堂附屬的小禮拜堂里,世代承受著基督教信徒的頂禮膜拜,這件被譽為基督教的聖物,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都靈裹屍布」,又稱作「耶穌裹屍布」。
公元一世紀初年,耶穌降生於伯利恆,其母是聖母瑪利亞。耶穌是上帝的獨生子,30歲時,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漸漸成為當地人的精神和道德領袖。
耶穌與門徒的所作所為,引起了猶太教徒的仇視,由於叛徒的出賣,耶穌被羅馬帝國駐猶太總督彼拉多逮捕,經判決釘死於十字架上。
據《聖經·新約》記載:耶穌在十字架上被釘死後,門徒四散逃亡,屍體無人收殮。幸好「有一個人名叫約瑟,是個義士,為人善良公義……這人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就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石頭鑿成的墳墓里。」想不到第七天,耶穌神奇地復活了,墓穴洞開,不見了蹤影。他的門徒彼得聽聞此事,連忙「跑到墳墓前,低頭往裡看,見細麻布獨在一處,就回去了,心裡希奇所成的事。」 ——這便是西方復活節的由來。
對於這塊細麻布的下落,《聖經》經文沒有再作交待,直到1353年,裹屍布到了法國巴黎沙爾尼伯爵手中,並曾於1357年在其領地的利雷教堂公開展出。1432年,裹屍布又到了薩夫瓦公爵的手中,未久公爵府中不慎起火,殃及裹屍布,所幸此布只是稍微受損。之後,裹屍布被轉移到義大利都靈大教堂公爵住的地方。1983年,這塊布被鄭重地保存在一個銀盒中,供奉在都靈天主教堂的祭台上。
耶穌裹屍布長4.35米,寬1.09米,上面有一個遭鞭笞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人的血跡影像。影像身高1.8米,長發垂肩,雙手交叉放置於腹部,在頭部、手部、肋部與腳部有清晰的紅色血漬狀色塊,正與《聖經》上所記載的耶穌被釘死時的狀態相同。
裹屍布真的是耶穌基督受難的遺物嗎?幾百年來,歷史學家、宗教學家、科學家圍繞著它的真偽眾說紛紜,爭論不休。迫於各方面的壓力,以及人類好奇的天性,1986年9月29日,在義大利都靈召開了一次由教皇科學院院長主持的專題技術討論會,出度會議的有都靈大主教的代表、教皇科學院以及來自法國、瑞士、英國等有科學家共22人。會議達成協議,同意剪取郵票大小的樣品,由世界先進的超高靈敏度的加速器質譜計(AMS)進行測定。
1998年4月21日,不列顛博物館的考古權威和大主教一起來到都靈大教堂,把傳說中耶穌當年受難時的裹屍布剪下長7厘米、寬1厘米的布條,分成三小塊,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分別寄往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AMS測年實驗室檢測。實驗表明,三家實驗室達到了極佳的一致性,各個結果的差異在120年以內。裹屍布在公元1260年到1380年之間製成的可能性為95%,而有100%的肯定性表明決不會早於公元1200年。1988年10月13日,都靈大主教、紅衣主教巴萊斯特雷羅在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正式宣布,:這件幾個世紀以來被基督徒奉為聖品的耶穌基督屍布,並非耶穌受難時所用,而是中古時期織出的一件贗品。至此,所謂的耶穌裹屍布真相大白。
不過,此事後來又出現了反復,據說有科學家使用「微化學法」重新對裹屍布進行了取樣分析後,驚人地發現:在1998年的實驗中,三家實驗室的化驗樣品只不過是都靈裹屍布的一塊補丁,而新的鑒定認為,主體部分要比這塊補丁早得多。這塊補丁是因為失火受損後補上去的,因當時補得非常仔細,加上年代久遠,在試驗前恰恰剪到了補丁部位。試驗表明,裹屍布的主體部分要比補丁的年代早得很多。
亞特蘭蒂斯城
2300多年以來,這個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城市之國一直激發著人類的想像力。根據傳說,亞特蘭蒂斯城的城牆和宮殿都是用黃金築成的,並且在公元前11500年沉沒在大海中。這個神話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他在《克利梯阿斯篇》和《蒂邁烏斯篇》中第一次提到亞特蘭蒂斯城。根據柏拉圖的記載,是地震讓亞特蘭蒂斯沉入大海。柏拉圖把這個高度發達的富庶國家描述成「被隔開的水域和土地環繞著」——也就是被環形的運河所環繞。從此,熱衷於研究亞特蘭蒂斯城的人們在地球上發現了50多個可能是該城遺址的地方:在大西洋、在黑海、在亞速爾群島、在桑托林島和克里特島,甚至在北海中的德國赫爾果蘭島。目前人們仍在繼續尋找。
神秘的墓碑
1949年,考古學家阿爾韋托·魯斯在墨西哥帕倫克「銘文廟」的最上層平台發現了一個通向墳墓的台階。他發現了一個3.8米長、2.2米寬、帶有神秘裝飾圖案的石板。50年來,專家們對這個圖案的意義爭吵不休。它展示了一個祭台上的瑪雅少年嗎?是一個遭到原台巨型怪物復仇的人?還是一個從脖子上長出玉米新生命的穀神?作家埃里希·馮·德尼肯基甚至從中看到了一個宇航員。只有一點是肯定的:帕倫克墓的死者是瑪雅侯爵帕卡爾,他死於公元7世紀。根據傳說,他死時「呼出了一口熱氣」。
秦始皇曾接見外星人
《拾遺記》卷四一記載道:「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論波舟』。其國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始皇與之語及天地衫開之時,了如親睹」。他們還掌握著驚人的高效能源,若用於夜間照明,只需「狀如粟」的一粒,便能「輝映一堂」。倘丟於小河溪之中,則「沸沫流於數十里」。這些「宛渠之民」究竟是何許人?秦始皇認為:「此神人也」。那麼,天地間真有神人嗎?古往今來,眾多的學者對這一記載百思不得其解。
近年來,有不少學者用外星來客的觀點對這一記載進行了解釋:一群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人很早就來到地球並安下基地,稱為宛渠國,對地球進行科學考察。這群外星人活動於佔地表面積2/3的海洋中,用「形似螺」的「論波舟」作交通工具。這種交通工具水陸兩用,日行萬里。這就是今天所說的飛碟(UFO)。這些人「兩目如電,耳出於項間,顏如童稚」。他們注意觀察人類世界,一有新的動向,哪怕「去10萬里」也要「奔而往視之」。他們對洪荒時代的地球「了如親睹」,對「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銅,鑄為大鼎」之類事情甚為關心,曾趕到現場考察,結果看見「三鼎已成」。他們對中國當時社會組織結構的變化、生產的重大成果,也都一一「走而往視」。萬里長城上也留下了他們活動的身影。
外星人光臨地球的傳說,中外都有記載。而《拾遺記》尤為獨特,記載了外星人與當時地球上稱雄一方的秦始皇進行友好接觸的情況,留下了比較古老的原始記錄。有些學者對這種解釋提出異議,表示難以接受。目前,能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解釋尚無定論。秦始皇接見的是誰呢?這個問題已成為一個學術界的謎。
金子塔神秘能量之謎
有關金字塔神力的發現,可溯及至本世紀初。熱衷於超自然科學的法國人安東尼·博維於1930年前往埃及,在參觀了吉薩金字塔群落後,他提出大金塔的形狀非同一般,由此又為金字塔神秘論增添了新的內容。
博維熱衷於「感覺輻射」的造型研究。這項技術的基本概念就是說物體會輻射某種能量,這種能量目前尚不能為現代物理學所解釋。當博維在金字塔參觀時,進入「國王墓室」的他,不經意地往當成垃圾箱的罐子一看,發現裡面竟放著貓和老鼠的屍體。當時他想這些動物大概是在金字塔內迷路,無法定出而死亡,而被丟在坡圾罐中的吧!可是,他隨即又注意到有些奇怪的事,因為盡管墓室中非常潮濕,但屍體卻未腐爛,這么說來,這些動物不就和木乃伊一樣干透了嗎?且墓室中豈不是具有能夠使物質脫水之力嗎?
博維心想這種現象應該是和大金字塔的幾何學圖形有關,於是在返國後就立即用硬紙板做了一個底邊0.9公尺的大金字塔的模型。並將其4個方位配合上東西南北的方向,再將貓的屍體放在與墓室相同,距底部1/3高度之處。結果他發現過了數日,貓的屍體竟然變成了木乃伊。
接著,他又用肉片及蛋等等加以實驗,結果確認不論放入什麼全都不會腐爛。於是他就發表了有關他對金字塔神力的研究結果。
『貳』 伊朗旅遊旺季是什麼時候
最佳季節:一般來說,春季和秋季是伊朗最佳旅行季節。春季的伊朗最美。另外,伊朗南部海岸的最佳旅行時間是冬天,而西北和東北地區的最佳旅行時間是4月中到6月初和9月底到11月初。正夏的時候,全國天氣極其炎熱,尤其是波斯灣和德黑蘭有霧的時候。冬季的夜晚比較寒冷,但白天經常天氣晴朗,好多地區的溫度在15°C,比夏天的炎熱舒服多了。因此,冬天比夏天去伊朗旅行要好一些,盡量避免7-8月去旅行。
建議遊玩:7天
人均花費:¥8000-15000
簽證難度:一般
波斯波利斯,波斯阿黑門尼德王朝的第二個都城。位於伊朗扎格羅斯山區的一盆地中。建於大流士王(公元前522-前486年在位)時期,其遺址發現於設拉子東北52公里的塔赫特賈姆希德附近。城址東面依山,其餘三面有圍牆。主要遺跡有大流士王的接見廳與百柱宮等。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波斯波利斯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伊朗國家博物館是世界重要博物館之一,總體建築面積為18000平方米,文物古跡多達30萬件,其中有史前文物、公元初到伊斯蘭時期的文物和伊斯蘭後期文物等等。
德黑蘭(波斯語:تهران、Tehrān, 發音 發音:[tehˈɾɒːn])是伊朗的首都,同時也是德黑蘭省省會,總人口達8,429,807人,它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並且是西亞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
在20世紀,伊朗各地有大批民眾湧入德黑蘭定居,有意見認為德黑蘭的市區人口應要減少至少5,000,000人。德黑蘭有許多歷史上著名的清真寺、基督教堂、猶太會堂及瑣羅亞斯德教的火廟。當代的德黑蘭是現代化的城市,高樓大廈林立,當中的阿扎迪塔及默德塔(Milad Tower)是德黑蘭的標志性建築。伊朗的歷史悠久,首都也隨著時代的推進而變遷,德黑蘭是第32個伊朗首都。德黑蘭的母語是帶有德黑蘭方言的波斯語,98%人口都使用母語,德黑蘭的大部分居民都是波斯人。在前伊斯蘭及伊斯蘭時代早期,德黑蘭在祆教里被稱為"拉伊"(Ray),亦即波斯古經里的剌伽。
亞茲德為伊朗中部城市,亞茲德省省會,人口19.3萬(1982)。位於山間盆地中,希爾山東北麓,海拔1,240米。在庫姆-扎黑丹鐵路線上。始建於五世紀,為伊朗拜火教最大中心,直至今日聖火依然在拜火教的祆祠里燃燒不息,市郊有兩座著名的拜火教"寂沒塔"遺跡,古時用作教徒的墓地。
『叄』 各國習俗
懷孕時的迷信 [習俗] 懷孕時有許多事情是需要注意的。現今雖然醫學發達但是還是要注意一些事故及異常現象發生。自古以來在日本有懷孕時若看見火災生出的小孩就會長紅斑,若懷孕時欺負動物小孩就會有兔唇等迷信的說法。雖然這些都無所根據但是這畢竟是古人重要的生活知識,因此就姑且相信之,總是對小寶寶有好處的。
命名 [習俗] 小孩的名字就和小孩剛出生時想知道他的性別一樣的令人在意。而取名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名字的好壞會影響他今後的一切。而一般在取好名字後,會由長輩以一定的格式書寫於紙上供於神壇前。
生產通知信的寫法 [習俗] 寫生產通知信目的和打電話通知消息是一樣的道理,只是通知大家小嬰兒已出生了。所用的信件與過年時一樣,使用印刷的名信片即可。一般來說是於小嬰兒出生後約1~2周間寄出。此生產通知信是由父母親來寫內容,而大致上是寫出生時間、出生時的狀、小孩性別、出生日期、小孩的健康情形、體重、與父母親的樣貌是否相合等資料。
慶賀生產的祝賀語 [習俗] 收到親朋好友來信告知生產的消息,寫些祝賀的話回信是一禮貌上的行事。在此無制式的規定,因此只要適切的表達歡喜之意即可。而在話語上需注意的是要避免「沉」、「回」、「去」等意或與「死」同音的字。此外,如果當面見到小嬰兒的話,只要率直的表達可愛即可,注意別稱贊過頭免得有反效果。
慶賀生產贈禮 [習俗] 一般來說慶賀生產所送的祝賀禮大多以小嬰兒能使用的東西為主。而在送小嬰兒能用的東西時,要注意的地方是這東西最好能使用約一年的時間。為了能更符合小嬰兒的需要,送禮前先尋問其父母也是可以的,必要時包現金禮或百貨公司禮券等也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送慶賀生產贈禮除了慶賀小嬰兒的誕生外,也必需考量到母親,適切的送些吃的或是往後照顧小嬰兒的必需品都是很好的選擇。
第三夜及第五夜 [習俗] 第三夜及第五夜就是指產後第三天及第五天的時候,以前都會和第七夜時一樣盛大的慶祝,最早以前是平安朝時貴族的慶祝活動,現在則幾乎都已不舉行了。一般而言,產婦於第三天起身體及精神就開始恢復狀況,此時即可開始對幫助生產的醫生、護士等表達感謝之意,通常會有送一些和果子及果汁的習俗。第五夜在以前的時候,也是與第三夜一樣會有很多人聚在一起慶祝孩子的誕生及成長。
七夜 [習俗] 所謂的七夜是為慶祝產後已第七天,直到現在也還廣泛的在慶祝著。這天也是為祈福孩子健康成長的日子,大多數的地方會在這天的慶祝會上公布孩子的名字,而慢慢成為習慣後,七夜這天也成為取孩子名的期限。
七夜慶賀法 [習俗] 七夜的慶祝方法有很多種,依據地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慶祝方式,如果想要實在的慶祝的話,尋問父母親及地方長老是最好的辦法。雖然各地會有些許不同的習俗,但是全國皆相同且相當重要的共同習俗就是一定會邀請近親好友,參加所准備的和風宴。而宴席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油飯及帶頭尾的烤魚。需盛上帶頭尾的烤魚是取其首尾一貫的祝福之意,一般是使用鯛魚。此外也有使用具誕生成長意謂的魚種。
神社參拜 [習俗] 神社參拜除了是孩子七五三時的重要行事外,孩子剛出生時到神社參拜感謝氏神也是相當重要的。一般來說男孩出生後第31天、女孩出生後第32天就要到神社參拜。此時會由祖父母抱著穿著正式服飾的剛出生嬰孩再由同樣穿著正式和服的父母陪同到神社參拜
箸ZOME [習俗] 此為一個自古流傳下來的習俗,所謂的箸就是筷子,ZOME則是帶有開始的意味。此習俗根據地方的不同,舉行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但通常來說是在孩子出生後第100天或者第120天時舉行。這時小孩子當然還不會自己吃東西,只是會准備一些鯛魚、吸物、腌梅乾等食品象徵性的使用筷子吃,來表達祝福的意味。
初節句的贈物及回禮 [習俗] 所謂的節句是指日本一月七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五個民俗節慶。而出節句就是孩子第一次遇到屬於自己的節日。以前在贈禮上,女孩子方面會贈送雛形娃娃,男孩方面則會贈送武者人形,現在則贈送些實用性高的禮物為多。至於回禮方面,其實不必太刻意,一般而言,女生的情況是回以菱餅、雛形娃娃,男孩則回以柏餅或油飯,不管如何只要有感謝的誠心即可。
七五三服裝 [習俗] 七五三的儀式對小朋友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因此服裝也應相當的正式。此時,女生會穿著振袖和服,男生則是穿著紋付、羽織、褲裙式的和服。但是現在七五三的服裝已不若以往那麼的制式了,有時會出現一些奇裝異服的現象,但是不管如何穿著,其儀式的重要性及所要祈求的重點還是不變的。
女孩的七五三 [習俗] 女孩是於三歲和七歲時慶祝成長,剛開始時是從關東地區開始舉行的。在女孩三歲時會有發置的正式裝扮,七歲時則有結帶的服飾。因慶祝女孩成長是一相當重要的事,而此時所穿的和服等也是出生以來的第一次因此就非常的慎重了。
男孩的七五三 [習俗] 三歲時男女孩的裝扮都大同小異,到五歲時男孩就會穿著褲裙式的和服來慶賀,而此時的儀式及穿著都是相當重要的。江戶時代時的武家社會里,男孩到了五歲時都會以穿著正式的褲裙式和服來象徵將打好根基穩立於基盤。而穩立於基盤上也代表著將成為眾人之上的武士及將踏入另一階段,因此此時的儀式及穿著都相當的重要
第一次生日的慶祝法 [習俗] 因高興孩子出生的第一年能一切平安,且也為祈求今後能幸福成長,因此於孩子出生的第一次生日時都會慎重的加以慶祝。在慶祝會上會准備「餅誕生」,現在則因地方的不同而會准備有其它不同的餅。此外,還會准備有「一升餅」希望孩子開始踏出背負使命的第一步,同時也證明孩子是健康無恙的。
慶入幼兒園贈禮 [習俗] 可愛的小朋友從出生就一直待在家中,受到周遭所有人的照顧。現在會說話也會基本的活動了,因此將先入幼兒園學習與人初步的接觸,如此的開始是相當重要且值得興奮的,因此送些小禮物來鼓勵孩子更上層樓吧!通常此時會送給小朋友蠟筆、繪本等,但最好的方法還是直接詢問小朋友的喜好。此外,在回禮方面,不必太過隆重通常只需真心的說聲謝謝即可。
慶入小學贈禮 [習俗] 小朋友要入小學代表著將踏入人生挑戰的最初的階段,因此送禮慶賀是代表著祝福與祈許的意味。在上小學前父母通常都會准備許多學前教育的書籍或相關的學習道具來給孩子做上學的准備,因此送禮時就避免再送些學習方面的工具等。通常最常送的禮物為書包,但最好的方法是直接的問小朋友或父母的喜好,再來送禮。若沒有很好的辦法,送些上學能常用的襪子、鉛筆、上衣等也是不錯的。
慶入中學贈禮 [習俗] 因為中學入學也被視為是一種成人的過程,因此在這時送禮祝賀似乎是理所當然的。通常所送的禮物以手錶、鋼筆等上學可使用的東西為主。但是若與此將上中學的小朋友或父母相當熟識的話,當面詢問所喜歡的東西為何再來選擇送些什麼是最好不過的了。此外,禮物盡量不要太過於貴重,只要有祝福的心意即可。
禮簽 [習俗] 帶有慶祝意味的禮物包裝上和水引一樣最後都不可忘記禮簽。禮簽日文漢字為「熨斗」。它的來由是來自於熨斗鮑,以前將鮑魚切成薄片拉長後再拿去曬干是古早各種儀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而作法中拉長代表了延常伸展等的好兆頭,慢慢的也就演變為慶祝喜事時的必需品了。以前是將真正的鮑魚拿來放在包裝紙上,現在則只留下形狀,一般都是用包裝紙作成的。NOSI一般是紅白色的和紙在上端折出細長的六角型,喜慶事時折兩折,慶祝結婚折半折,探病時則也是折兩折。
惠比壽講 [習俗] 惠比壽講就是於十月二十日舉行的惠比壽祭。此是由為祈求生意興隆的商人之間流傳開來的行事。
PETARA市 [習俗] 所謂的PETARA市就是一販賣腌制蘿卜的市集,十月十九日這天會於東京日本橋的大傳馬町到小傳馬町之間的街道展開PETARA市。在此你會聽到商人叫賣PETARA的聲音,事實上PETARA是腌制物的名稱。原來的PETARA是販售有隔天惠比壽講所需的鹽鯛等物,不知曾幾何時已變為完全賣腌制蘿卜的市集。
御會式 [習俗] 十月十三日這天舉行有日蓮上人的忌日法會,而此法會就稱為御會式。東京池上本門寺的御會式是非常有名的。信者都會舉行萬燈供養的行事。
二百一十日 [習俗] 九月一日這天也稱為二百一十日,從立春開始算起到九月一日恰巧是二百一十日,此時是台風最多的時節,也是農作物收成的時候,因此農家在這段其間都會非常的擔心。所以此時多注意小心並做好萬全的准備是很重要的。
灑豆 [習俗] 在日本每個地方灑豆的時節及名稱都有所不同,有稱為鬼打在除夕或12月27日等日子舉行的一習俗儀式,主要的內容大致都是要驅趕邪氣。而豆子其實也是一種可用來占卜的功具,在和歌山縣,節分的晚上將豆子燒��
�之後用來占算天候,此稱為豆燒或豆占。而有關豆占的事,各地也有許多的方法,其中將豆子由右依續排出12顆代表12個月,再分別將豆子燃燒,當豆子的顏色看起來白白的就代表是晴天,若燒後相當的黑就是代表會下雨,諸如此類的占卜非常的多,是一種相當特殊的習俗。
戎樣 [習俗] 如果在新年10日這天去參拜七福神里的戎樣的話相傳會得到福氣。戎樣原本是兵庫縣西之宮的一個祭神,在關西的商人之間皆非常信奉他。而戎樣頭戴風折烏帽及擺出釣到鯛魚的姿態看起來也非常的能與一般民眾親近似的。
著初 [習俗] 所謂的著初原本的意思是武士的孩子在剛成年時都會舉行第一次穿上鎧甲的行事。著就是穿,初就是初次之意。現在著初的意義為新年時整個人的身心皆應徹底轉換,所有的東西、衣物也都需更新之意。
皇居參賀 [習俗] 皇居參賀於每年的一月二日舉行。在這天天皇、皇後及皇太子夫婦會於上午、下午各一次出現在大眾面前接受全國國民的新年祝賀。
煙火大會 [習俗]煙火大會是夏天最具代表的習俗了。起源是因江戶時代在江戶(現在的東京)隅田川的玉屋及鍵屋兩家煙火製造商比賽放煙火而來的。現在日本夏天各地都會舉行煙火大會,在濕熱且難以入眠的夏天晚上,看煙火大會是最適切且能感受熱鬧氣氛的活動。而煙火在夜空中「砰」一聲瞬間炸開然後消失的情形,就像櫻花一般象徵著純粹與無常。
採茶 [習俗] 綠茶是日本人生活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飲料。相對的採茶也就成為很重要的活動了。所謂採茶就是摘取茶樹的新芽和葉子,採茶活動大約是在每年的四月中旬到五月下旬的三個星期之間,而從八十八夜〈約在5月2日〉開始後的二~三個星期是採茶最頂盛的時候。摘下來的茶葉在蒸過後當晚就需揉好。在以前採茶時可看見人們都是頭綁紅色的毛巾然後一邊唱採茶歌一邊採茶,如此充滿採茶樂的景象在進入機械化的今日已盪然無存了。
盆 [習俗] 所謂的盆就是中元節,是大約每年的7月13~15日或者是8月所舉行的一種主要在祭拜祖先的佛教儀式。據說在這段期間內祖先都會回到家中,為不讓祖先找不到家,因此會在家門口擺迎火盆,屋內則掛上燈籠。除此之外,佛壇也會整理的很漂亮並擺上蔬菜、水果等供物裝飾。在盆這段期間結束後,就會開始送祖先回去。此時會擺送火盆在門口,還會將供物放入河川及海中漂流,代表著恭送祖先。
跨年蕎麥面 [習俗] 除夕吃跨年蕎麥面的習俗是從江戶時代開始流傳的。習俗的來由是很久以前在除夕這天大掃除時,金工藝師父在工作場所里將散落的金粉和蕎麥粘合在一起搓成丸子,然後再將丸子放在火盆上燒烤以取丸子上的金粉。所用的蕎麥就是用來收集金子的,之後慢慢的才演變為除夕這天吃蕎麥面的習俗。現在的蕎麥面是細長型的,而吃蕎麥面的目地就是為祈求長壽。
公元3世紀左右,中國發明了黑色火葯,後來傳到了歐洲.到了14世紀,歐洲開始興起盛大的燃放花火,經常一放就是近半日.1613年8月6日,英國和中國明朝的商人到日本晉見的時候,曾在俊府城施放花火展現給德川家康欣賞,據傳這是日本最初的"花火".
能夠清楚的看到花火是首當其沖的,除此之外最先考慮的要素就是-[風向],在下風看的話,不但因為有煙而看不清花火,或許還會遭遇到花火放出的氣體,若進入眼睛裡會很疼的,也很危險.另外就是根據自己的愛好,若想要看清楚花火打上天空後的整體構形等一般要離開放花處400-500米左右;若要身臨其境般體感到花火的魄力看來還是近些好.趁天還沒黑前就提前確認好各種事項,找稱心如意的位置是很重要的.此外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在通路,擺攤等那種人們頻繁移動的地方附近,否則就不能集中精神欣賞啦.
花見 [習俗] 所謂花見就是一邊欣賞美麗的櫻花一邊享受出外游樂的活動。在日本3、4月時櫻花盛開,這時大家就會和家人、朋友、同事等人一起去賞櫻花。通常大家都會坐在櫻花樹下,一邊喝酒一邊唱歌一同享受這美麗的春天。
年菜 [習俗] 年菜日文稱為「OSETU料理」,是在正月前三天所吃的特別料理。燒物、煮物等各式各樣的料理都會裝在漆器的疊層方盒裡。料理看起來不但非常豪華,而且能保存很久,這樣能使家庭主婦在未來三天中不必大費周張的再准備飯菜,因而可以減輕做家事的負擔。年菜基本上有一些是必備且有特殊意義的,像鯛就有「吉祥、慶喜」的意思,昆布則有「高興」的意思,但根據地方的不同還是會有些微的差異。
七草粥 [習俗] 1月7日時有粥加上芹菜等的「春天七草」一起煮食的習俗。在這天只要吃下此種粥就可遠離百病。此外,七草粥根據地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煮法,例如有些地方就會加入小豆等。
鏡開 [習俗] 於1月11日時將裝飾在壁龕的鏡餅拿下來吃稱為鏡開。原本此習俗是在20日舉行的,但因為1651年1月20日時德川幕府第三代將軍家光逝世,所以將20日改為11日。正月一到11日就要將鏡餅切開來吃,而因鏡餅是吉祥物要避免用銳利物進行「切」的動作,所以就用手來槌開。而鏡餅槌開有「開」的情形所以稱此習俗為鏡開。
鏡餅 [習俗] 鏡餅就是約10~20公分大小的兩個圓平年糕相疊在台架上的東西。正月時會將鏡餅擺在壁龕用以供奉神明。在日本有一古老的信仰就是,相傳在正月的時候會有年神到家裡拜訪,而為供奉年神就必須准備鏡餅。但是近年來持守此具神話般習俗的人越來越少了。通常都只是將鏡餅當成一裝飾品而已。
稻草繩 [習俗] 稻草繩是正月時掛在門上用來驅邪的東西。稻草繩因為是表示迎神的一個清凈場所代表,所以原本稻草繩是使用橘子、伊勢蝦等吉祥物集合在一起而成的掛飾。橘子有子孫繁榮等意味,其它的吉祥物也都各擁有不同的意義存在。新年結束後稻草繩就會和門松一同拆下來再帶到神社燒掉。
年賀狀 [習俗] 年賀狀就是在過年的時候,寄給好朋友、親戚、長輩等寫有祝賀內容的信。其實也就是所謂的賀年卡。原本年賀狀是在1月2日的時候開始寫,然後在松之內的這段期間〔1月7日為止〕再寄出去。但是現在為配合元旦的特別年賀郵政制度所以都會在年底就開始准備年賀狀,反而1月2日才開始寫的人越來越少了。
屠蘇 [習俗] 日本飲用屠蘇的習俗是從平安初期開始的。屠蘇是一種加有山椒、桔梗、肉桂等葯草的葯酒,據說喝了可以驅除邪氣還可延年益壽,是過年時不可或缺的。通常在家人互祝今年一切健康後,就會依長幼順序來喝屠蘇。
門松 [習俗] 為慶祝新年在家門口皆會擺飾有「門松」,此為一個招神的記號,同時也是一個神降臨世上停留處的代表。以前此擺飾是用松、杉等常綠樹,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就完全以松為主,並因是擺放在門口的,所以被稱為「門松」。現今所擺設的「門松」一般是用三根竹子圍住松枝再用繩子打結做裝飾。但在關西地區也有用和紙結紙繩並裝飾有小飾品的門松。門松和許多的過年裝飾品都會在1月7日撤掉。代表正月過年將告一段落。而從元旦到1月7日這天為止的這段時間,就稱為「松之內」。
<br> 雜煮 [習俗] 雜煮原本稱為「煮雜」,是一種以麻薯為主再加上各式各樣東西於湯汁中而成的,也是新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吃雜煮的習俗傳說是從室町時代的民間開始的。當時新年吃雜煮還特別稱為「保臟」。其意思就是希望吃了身體健康。雜煮的作法因地方而有所差異,大至上關西是用圓的麻薯,關東則用四角形的。吃麻薯就是祈求圓滿吉祥之意。湯汁方面,關東以清湯為主,關西以味噌為主。而其它雜煮里所加的料就以各地的名產為主了。
初夢 [習俗] 字面上的意思是正月第一次夢到的夢。實際上則是開始工作後正月二日晚上所作的夢。初夢此一說法從江戶時代就已存在了。根據德川家康所流傳的吉夢說法是為夢到「一富士、二鷹、三茄子」都是吉祥的徵兆。
鯉魚旗 [習俗] 在端午節懸掛鯉魚旗的習俗是從江戶中期開始的。其由來是根據中國「越過黃河急流龍門的鯉魚會成為一條龍」,這樣的一個龍門傳說而來的。而鯉魚旗隨風飄揚的景像就像是在急流中力爭上游的樣子。因此藉此來祈願孩子向上並有所成就。
菖蒲 [習俗] 此為一種很香的植物,古時胃葯里也有採用。在端午節時會泡菖蒲湯和在玄關插上菖蒲、艾草來驅邪。
粽子 [習俗] 粽子是在奈良時代由中國傳過去的。由於它易於保存與攜帶所以很快的就普及於大眾飲食生活中。江戶時代時粽子成為一種點心,因而更廣受歡迎。此外,日本端午吃粽子的習俗由來也是受中國詩人—屈原故事的影響。
有著幾千年深厚積淀的中國春節文化,被3000萬華僑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那裡,春節的慶祝在飄灑著濃濃中國味道的同時,也摻入了幾許異國情調。
新加坡
柑橘是必購年貨。新加坡華人在拜年時,一定用一個精緻的小紙袋裝上兩個柑橘作為賀年禮,以表達「大吉大利」、「兩粒黃金」和「好事成雙」的多重祝福。「紅包」本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今年「紅包」將被「金包」代替。因為金、藍、黑和白被認為是今年新加坡的吉利色,而華人不喜歡在春節用素色,所以多選金色。
馬來西亞
華人中有20%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徒,而他們也過春節。為此,教堂大年初一開放,供這些教徒做彌撒,教堂還允許華人的舞獅隊到教堂舞獅,象徵興旺發達。在正月十五,未婚男孩向未婚女孩拋蘋果,而女向男拋柑橘,希望未來找一個如意郎君或溫柔女孩。
伊拉克
為數不多的華人們喜歡吃從底格里斯河裡打撈上來的螃蟹,可伊拉克本國人因為不知如何下嘴,不吃螃蟹。哈尼店的伊拉克老闆一般只進少量的螃蟹,如果趕上哪家中國公司來人多,或是使館舉辦活動采購,這家小店的東西就會被搶購一空。所以,要想在節日里能保證吃上螃蟹,就要隔三差五到這家店逛逛。然而,美國的部分華人卻在春節忌吃螃蟹,因其有橫行霸道或不行正路之名,可見同宗、異地文化的差異。
美國
每逢春節,紐約標志性建築帝國大廈上的1327隻彩燈就會一改往日美國星條旗的紅、白、藍三色,亮起華裔喜愛的紅色和金色,表示對中國農歷新年的祝賀。這一形式至今已延續了6年。
加拿大
由於當地中餐文化的興盛,許多華人都選擇在餐館吃年夜飯,然而在飯桌上,有兩種習慣是吸收了當地的文化演變而來的:一個是人們交談大都輕聲細語,少有高談闊論,另一個是個人飲酒隨意適量,少有酩酊大醉。
澳大利亞
春節正逢盛夏,民間便以龍舟賽作為春節慶典活動的壓軸戲,往往能吸引數十萬觀眾。此外,墨爾本有世界最長的巨龍,長150米,有100多年的歷史。每年春節,200多名健壯的澳洲人和華人扛著這條巨龍走街串巷,喜慶至極。
北極
2002年2月16日,我國第一支純粹民間性質的北極探險隊飛向北極,並於除夕在挪威斯瓦爾巴德群島的朗伊爾城舉辦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中國人極地春節聯歡晚會,在極地燃起了紅紅的中國火焰。
世界各國的春節
:餓肚子
印度人在新年這天實行禁食,從凌晨直到午夜。過了午夜,各家才品嘗准備好的飯菜,互相祝賀新年。
法國:存酒喝光
法國人有一種迷信,認為除夕家中有剩酒,來年會交厄運。只有乾乾凈凈,才能迎來一年的好日子。因此,他們寧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將家中的酒喝個精光。
波蘭:吃青菜
波蘭少女在過新年時,要穿上特色的兔行衣服吃青菜,據說吃了青菜會事事順心如意。
巴拉圭:不食煙火
南美洲的巴拉圭人將年終的最後5天定為「冷食日」。這5天,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不動煙火,只吃冷食。新年零時鍾聲敲響後,才能開始點火烹煮佳餚,大擺宴席歡度新年。
馬達加斯加:忌吃肉
在馬達加斯加,新年以前7天時間內不準吃肉,要到除夕晚餐,方可吃些禽類。元旦這天,夫婦要向雙方父母贈雞尾,表示尊敬;向兄弟姐妹贈送雞腿,表示關心和友誼。
越南:禁止喝湯
越南北方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除夕夜要到平日取水的地方燒香、磕頭,並打一桶水煮年夜飯。煮好後,先祭奠祖宗,然後全家吃年夜飯。吃這頓飯的時候,絕對禁止喝湯。他們認為,喝了湯,種下的莊稼就會受澇。
匈牙利:忌食飛禽
匈牙利人除夕夜不吃禽類,因為他們認為吃雞、鴨、鴿等飛禽,來年的幸運便會飛走。他們在新年送親友的禮物,大都喜歡禮物上有打掃煙囪工人和小肥豬的圖形,打掃煙囪當然是除舊的象徵,胖乎乎的小肥豬,令人喜歡,含意也喜歡。人們在形象上尊重小肥豬,但實際上又是另一回事了,因為他們新年的傳統食品是油炸小乳豬,那是要拿小肥豬開刀的!
保加利亞:打噴嚏得牛羊
你若在保加利亞人家吃年夜飯,一定要打噴嚏,這樣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當地習俗認為,第一個打噴嚏的人會給全家帶來一年的幸福。於是主任走向自己的農場,將自己首先看到的第一隻羊,第一頭小牛,或第一匹馬駒牽過來,送給第一個打噴嚏的客人,這個噴嚏打的多麼值得啊!
『肆』 伊朗色拉子的景點
伊朗設拉子旅遊景點:
一、莫克清真寺
莫克清真寺位於設拉子燈王之墓附近的一個巷子里,因為其外牆彩釉色彩中以粉紅色最為出彩,所以又被人們稱作粉紅清真寺。這座清真寺建於1876年,至今保存完好,為設拉子必游景點。寺內的祈禱廳中間有十多根斜蛇紋柱子撐起整個大廳,每根柱子上都有雕刻以及復雜的瓷磚圖案。
二、波斯波利斯
波斯波利斯位於設拉子東北約60公里處,距離帕薩爾加德不足50公里。波斯波利斯之於伊朗,如同長城之於中國,是不可錯過的必游之地。波斯波利斯作為偉大的波斯帝國的中心,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禮儀之都。這座雄偉的宮殿是阿契美尼德皇帝們的夏宮,也是舉行正式儀式的場所。
五、光明王之墓
光明王之墓位於設拉子市東南,又名查拉庫聖廟,是公元835年伊斯蘭教先知Imam Reza的兄弟Ahmad的陵墓,始建於12世紀。傳說有人路過陵墓附近時,看到金光從其中一個墓穴透出,因而發現墓穴的位置,所以有了光明王之墓的名字。
六、賈瑪清真寺
賈瑪清真寺又名星期五清真寺、聚禮清真寺,位於伊斯法罕市中心,建於11世紀,是伊朗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四座不同時代的宗教建築,組成了伊朗最大、最富歷史內涵的清真寺復合體,集中體現了800多年來伊斯蘭宗教建築的演變,同時具備塞爾柱克、蒙古和薩法維時代的特點,這種特性在世界其他地方都看不到。
七、古列斯坦皇宮
古列斯坦皇宮位於德黑蘭市中心,是一個龐大的王室官邸建築群。宮殿建造於1865年,是伊朗首都德黑蘭最古老的歷史遺跡。皇宮的入口在一個種滿玫瑰的花園的後面,因此古列斯坦皇宮也被稱為玫瑰花園或玫瑰宮。王宮主體堪稱伊朗建築的精華,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鏡廳、大理石殿、鑽石宮、通風樓等。
八、薩德阿巴德王宮建築群
薩德阿巴德王宮建築群位於德黑蘭市區東北的山上,原本是伊朗皇室避暑的「夏宮」,是一座由18座宮殿組成的大面積的建築群,其中知名的7座分別是白宮、綠宮、母親宮、軍事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細密畫博物館和考古博物館。主要的看點是白宮內奢華的布置、綠宮內著名的鏡廳,以及秋天園區的落葉。
九、自由紀念塔
自由紀念塔位於德黑蘭市中心的自由廣場中央,高50米,是為慶祝波斯帝國建國2500周年而建,結合了薩珊王朝及伊斯蘭傳統建築兩種元素,倒Y形的建築,代表了當代伊朗精神,追求自由與和平。霍梅尼於1979年2月1日返回德黑蘭,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王朝,成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十、旺克大教堂
旺克大教堂位於伊斯法罕亞美尼亞社區,是伊朗的亞美尼亞族人的旺克天主教堂,也被稱作聖姐妹教堂,建於1606-1655年,外部採用了很多伊斯蘭建築的元素,但是看起來比較樸素,內部裝潢卻非常華麗,融合了伊斯蘭建築的穹頂和瓷磚鑲嵌,並且掛滿了精美繪畫和浮雕,混合了伊斯蘭和天主教兩種風格。
『伍』 伊朗、土耳其伊朗旅遊攻略
1. 游覽土耳其,首站必須是伊斯坦布爾,這個國家最大的城市匯聚了無數博物館、教堂和清真寺,每一處都是人文歷史的見證。
2. 接下來,前往安塔利亞,這座城市被群山環抱,坐擁重要的地中海港口和綠樹成蔭的林蔭大道,是自然與歷史完美結合的旅遊勝地。
3. 探索以弗所,這里豐富的歷史遺跡和雕塑講述著千年的故事,讓遊客在拍照留念的同時,也能深刻體驗到歷史的厚重,感受古時的風采。
4. 訪問伊朗,德黑蘭是必游之地。作為首都,它不僅是文化交流的樞紐,還以其標志性的建築和大教堂而聞名,加上宜人的氣候,提供了多樣的游覽選擇。
5. 格什姆島等待著探險者的到來,作為伊朗最大的島嶼,其獨特的自然地貌是由長期的自然作用塑造的,是一處極具魅力的旅遊目的地。
6. 最後,不要錯過阿拉穆特山谷的寧靜美景,這里的山谷風貌獨特,夜晚的夜景更是讓人難以忘懷,是伊朗自然之美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