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和伊拉克為什麼發生戰爭
伊朗-伊拉克戰爭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宗教糾紛(伊斯蘭教分什葉派和遜尼派),二是領土糾紛,三是由宗教糾紛和領土爭端引起的民族矛盾,其中還夾雜著雙方領導人個人的決策
1980年9月16日,薩達姆與幕僚們針對伊朗與伊拉克的邊境問題舉行了一次高層會議。會議上,他們決定一周後將向伊朗全面開戰。
而就在此前一周,為試探伊朗的反應,薩達姆的軍隊佔領了伊朗邊境的兩個小村莊。伊朗當局的沉默態度使薩達姆大吃一驚,也更堅定了其出兵伊朗的決心。因為,伊朗的「無反應」正是霍梅尼虛弱的表現。薩達姆相信,霍梅尼政權對前國王軍隊的「大清洗」正嚴重侵蝕伊朗軍隊的戰鬥力,而霍梅尼本人也正在喪失對伊朗軍隊的動員能力。只要在這「腐朽的門上」踹上一腳,伊朗必將崩潰,這正是復興阿拉伯的良機。
1981年,薩達姆和伊拉克軍隊領導人視察兩伊戰爭前線的伊拉克防空設施。
而此時的伊朗也沒有做好准備。伊朗情報機構1980年的報告中這樣記載著,「伊朗當前沒有能力去進攻伊拉克,亦沒有能力抵禦伊拉克的大規模入侵。」盡管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區的大規模軍事集結引起了伊朗方面的注意,但是伊朗仍不相信伊拉克會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
霍梅尼相當樂觀。伊斯蘭革命在伊朗的成功鼓舞了他,並給了他繼續「革命」的勇氣。最為重要的是,伊朗軍隊經過巴列維國王全盤美式的訓練,僅從數字上也看是海灣地區最強的軍事力量。薩達姆之流不值一懼。對於薩達姆方面,兩伊戰爭其實在1980年9月4日就已經開始了,因為伊朗先動手炮擊了兩伊邊境中部地區的村莊。
然而,歷史終將銘記1980年9月22日這一天。因為這一天,薩達姆軍隊從南、北、中,三個方向發動了對伊朗全方位的軍事行動。
許多學者,特別是西方學者,將兩伊戰爭歸咎於伊斯蘭革命後,霍梅尼輸出革命的願望,或是薩達姆的個人野心,亦或是中東宗派分歧的使然,亦或是中東地緣政治的必然。
細究極恐,這場展現在世人面前長達八年的戰爭,實是在為西方的殖民歷史善後。西方殖民者所留下的遺毒,至今仍在中東發酵。
Ⅱ 伊朗革命衛隊和伊朗常備軍有什麼區別
1979年伊斯蘭革命結束後,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並不信任曾經效忠巴列維王朝的正規軍。他當時下令對軍隊進行「大清洗」,強調軍隊應該是「伊斯蘭和人民的軍隊」。同時,為了進一步鞏固伊斯蘭政權,霍梅尼於1979年6月下令成立一支具有宗教屬性的軍隊——伊斯蘭革命衛隊。 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後,革命衛隊因在戰爭中沖鋒陷陣,而從「准軍事」組織迅速發展成為具有「海陸空三軍」力量的精銳部隊。與此同時,革命衛隊因其具體執行霍梅尼「革命輸出」的政策,在國內外建立了龐大的情報網路。 據美國媒體報道,黎巴嫩真主黨是由革命衛隊情報機構與黎什葉派聯手創立的,並長期接受革命衛隊的訓練。革命衛隊還向別國30多個什葉派和遜尼派的軍事組織提供指導,其中包括「黎巴嫩真主黨游擊隊」、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在內的組織。 伊朗正規軍負責保衛國家,革命衛隊則負責保衛伊斯蘭政權。因此,伊朗政府更倚重於革命衛隊。目前,伊朗正規軍的人數大約有50萬人,革命衛隊約12萬人,雖然人數不如正規軍,但據說革命衛隊還領導著上百萬人的非正規軍「巴斯基」,即民兵。記者發現所有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伊朗官員以及工作人員均為「巴斯基」。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政府人員都在革命衛隊的領導之下。從軍事力量上看,革命衛隊控制了伊朗大部分精良導彈,還設有特種部隊。因此,革命衛隊在伊朗具有很大的能量。 伊朗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兩年。在伊朗一些年輕人和大學生,他們按照義務都要去參軍,但大多都在正規軍服役。只有那些家庭出身良好(譬如烈士家屬、宗教家庭)、對伊斯蘭教極度虔誠或是政府相信其忠心耿耿的人才能進入革命衛隊,革命衛隊對隊員的審查非常嚴格。參考資料: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6-11/10/content_5313070_1.htm
Ⅲ 伊思蘭革命衛隊是什麼(軍隊嗎
宗教保安部隊
伊斯蘭革命衛隊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武裝力量中一個特殊兵種,它獨立於軍隊之外,與伊朗軍隊同屬正規軍事力量。但革命衛隊與軍隊產生的背景不同,"血緣"也不一樣 。
伊斯蘭革命勝利後,霍梅尼等伊朗領導人為了鞏固"勝利果實",意欲成立一支獨立於軍隊之外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因為霍梅尼清楚地看到,1953年在美國中情局支持下推翻通過選舉上台的摩薩台政府的是這支軍隊,而10年後向遊行隊伍開槍鎮壓的仍是這支軍隊。如果依靠這支由國王建立起來的"舊軍隊",同樣的悲劇也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於是1979年5月5日,伊斯蘭革命委員會決定,在反對巴列維政權的各種准軍事武裝基礎上成立一支治安隊伍--"伊斯蘭革命衛隊",它直接聽命於最高精神領袖。
Ⅳ 伊拉克與伊朗戰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我很少復制粘貼來進行回答,不過這個問題可以用新華社的通用新聞資料來解釋,就不費力自己敲鍵盤了。
(以下為引用內容)
伊朗-伊拉克戰爭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宗教糾紛,二是領土爭端,三是由宗教糾紛和領土爭端引起的民族矛盾,其中還夾雜著雙方領導人個人的決策。
一,兩伊同是伊斯蘭國家,但伊朗五千多萬居民信仰伊斯蘭教的什葉派,伊拉克一千六百萬人口中有半數以上為什葉派,但當政者是遜尼派。伊朗推翻巴列維王朝的 「伊斯蘭革命」勝利後,毛拉們(宗教專職人員)掀起宗教狂熱,公開鼓吹對外輸出「伊斯蘭革命」,伊拉克是伊朗的鄰國,什葉派穆斯林又佔全國人口的半數以上,因此首當其沖。伊朗領袖霍梅尼從1964年起,流亡到伊拉克,1978年被伊拉克現總統、當時的第二號領導人薩達姆·海珊以煽動當地什葉派叛亂的罪名驅逐到巴黎,為此,雙方結下了「一箭之仇」。二,領土爭端的兩個問題:一是伊拉克要求收復阿拉伯河的全部主權。這個問題本來根據薩達姆同伊朗已故國王巴列維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已經解決了,協議規定構成兩國共同邊界的阿拉伯河一段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線劃界。但薩達姆簽約後一直感到後悔,趁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動亂之機廢除了協議。另一領土爭端問題是間接的。伊拉克要求伊朗將其在1971年英國實行撤出蘇伊士以東政策時被伊朗佔領的霍爾木茲海峽附近的阿布穆薩、大通布和小通布3島歸還給阿拉伯國家。三,由於雙方領導人都採取針鋒相對的政策,互不讓步,激起了歷史的民族矛盾和怨恨,導致爆發了戰爭。
Ⅳ 伊朗革命爆發後,國家從富裕走向貧窮,為何當地百姓沒人起來反抗
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伊拉這個國家在革命發生之前,他們一直都是中東地區發展最快的一個國家,在美國等眾多西方國家的支持之下,伊拉的高速發展整整持續了三十年的時間。而且在這三十年裡,不光是經濟,他們甚至已經擺脫了伊斯蘭教對其的影響,婦女不用穿戴黑袍、黑面紗,整個伊拉社會已經打破了宗教的束縛。
霍梅尼將國內的矛盾進行轉移。從伊朗人質事件,到兩伊戰爭的爆發,再到後來和美國的持續對抗,可以說霍梅尼一直都在炒作國家威脅,加深對西方國家的仇恨。他就是想要通過這樣一種手段,來將國內的物質矛盾、民族矛盾,轉化成國家之間的矛盾,以此來轉移民眾的注意力。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更加方便團結百姓,還能達到忽視貧窮,穩固統治的目的。
Ⅵ 薩達姆臨刑前,最後一晚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充分考慮老薩在中國的「君王」一樣的執政,判他死罪,的確不冤。自然,他的這些「暴政」,和那時候的一些中東地區「總統制」我國獨裁者大多數一個德行。
獨裁者薩達姆自然,這一也沒法,中東地區沒好多個創建當代政冶、社會發展、經濟結構的,到處都是各行其是的部族規章制度,也有無所不在的派別矛盾。
美軍的行為,激怒部分受到薩達姆恩惠的人,他們自發組織成反美隊伍,進行示威遊行宣傳美軍的惡劣行徑,號召全面聯合抵制,一起將美軍趕出領土之外。美國方面也沒有想到,會引起這么多大連鎖反應,以至於自己後續在伊拉克寸步難行。
Ⅶ 伊朗革命衛隊和伊朗常備軍有什麼區別
1. 伊斯蘭革命後,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對前巴列維王朝的正規軍持有不信任態度,並進行了所謂的「大清洗」,以確保軍隊的伊斯蘭化與對政權的支持。
2. 為了加強伊斯蘭政權的基石,霍梅尼在1979年6月創立了具有宗教特色的伊斯蘭革命衛隊。
3. 隨著1980年兩伊戰爭的爆發,革命衛隊不僅在戰爭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而且迅速從准軍事組織轉變為擁有完整海陸空三軍力量的精銳部隊。
4. 革命衛隊不僅在本國扮演重要角色,還在國際上建立了廣泛的情報網路,並在「革命輸出」政策下支持了多個國內外什葉派和遜尼派軍事組織。
5. 革命衛隊與黎巴嫩真主黨等組織的關系密切,據說真主黨是由革命衛隊情報機構支持創立的。
6. 伊朗正規軍主要任務是保衛國家,而革命衛隊則專注於保護伊斯蘭政權,因此伊朗政府更傾向於依賴革命衛隊。
7. 盡管伊朗正規軍人數約為50萬,革命衛隊僅有約12萬,但革命衛隊還領導著數以百萬計的民兵組織「巴斯基」,該組織成員包括許多政府官員和工作人員。
8. 革命衛隊控制了伊朗大部分導彈力量,並設有特種部隊,使其在伊朗國內具有顯著的影響力。
9. 伊朗實行義務兵役制,大多數年輕人都在正規軍中服役,只有那些出身良好、虔誠的伊斯蘭教徒或被認為對政府忠誠的人才有機會加入革命衛隊。革命衛隊對新成員的審查程序非常嚴格。
10. 參考資料表明,革命衛隊在伊朗軍事和政治生活中扮演著核心角色。
Ⅷ 薩達姆簡介
薩達姆·海珊·阿卜杜勒-馬吉德·提克里特(阿拉伯語:صدام حسين عبدالمجيد التكريتي,1937年4月28日———2006年12月30日),簡稱薩達姆·海珊(صدام حسين),從1979年至2003年任伊拉克總統。
【早年】
薩達姆·海珊生於伊拉克薩拉赫丁省提克里特市外的阿瓦扎村。
1947年薩達姆·海珊來到巴格達。
1956年10月,加入反對親英統治者的起義。
1956年加入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此後幾年中他在黨內職務迅速提升,並長期擔任地區領導機構的副總書記職務。
1958年,參加了反對原伊拉克國王的政變(失敗)。
1959年10月,參加了刺殺總理卡桑的行動,被伊拉克政府判處死刑,而他本人則經敘利亞逃到埃及。
1960年,在埃及開羅大學學法學時他開始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接觸。
1963年2月8日,在復興黨發動軍事政變奪權後回到伊拉克巴格達。
1963年11月,復興黨政權被推翻,他也被逮捕。
1964年被判刑並被關進監獄,在獄中當選復興黨副總書記。
1967年再次逃亡。
1968年7月,回到伊拉克協助發動政變,推翻阿里夫總統,使復興黨再次掌權。
1969年,成為革命指揮部的副總書記以及宣傳部長和安全部長。
1972年6月1日起他開始將外國的石油公司國家化並將石油收入用來建造軍隊。
1973年他被晉升為軍隊將軍。
1975年3月,與伊朗國王簽訂協議,伊朗停止支持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叛亂。
【總統任內】
1979年7月16日,就任總統,成為伊拉克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原總統巴克爾被迫下台改任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薩達姆·海珊利用伊拉克巨額石油收入加速國內經濟建設,一度取得飛速發展,但之後的兩伊戰爭使伊拉克經濟再度遭受重創。許多人攻擊其在任其間內迫害異見並殘忍地殺害了許多持不同政見者。
1980年9月22日,在兩伊邊境發生一系列沖突事件之後,薩達姆·海珊發動了持續八年之久的兩伊戰爭,並獲得美國提供包括化學武器在內的大量武器支援。
1988年3月16日,伊拉克軍隊對庫爾德城鎮哈拉卜沙發動化學武器襲擊,在一天之內造成超過5000名庫爾德人死亡,1萬餘人受傷。(另據斯蒂文佩爾蒂埃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中央情報局對從現場搜集到的有毒物質樣品進行檢驗認定:造成庫爾德人大量死亡是伊朗的氰化物基毒氣。)據稱,這是二戰之後化學武器最大規模的一次使用,也是歷史上動用化學武器對付平民的最大一次軍事行動。
1988年8月20日,兩伊正式實現停火,兩伊戰爭結束,但伊拉克對庫爾德人的鎮壓仍然繼續。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聯合國安理會開始對伊拉克實施經濟制裁。從此伊拉克在國際上被孤立。
1991年1月17日,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發動海灣戰爭,開始對伊拉克和被佔領的科威特進行空襲。空襲在2月28日結束,伊拉克部隊被趕出了科威特。
1995年10月15日,薩達姆·海珊在總統選舉中以超過99%的得票率當選。
2002年10月15日,薩達姆在總統選舉中以100%的票率當選。
2002年12月7日,薩達姆為入侵科威特道歉,但同時對科威特領導層進行指責,科威特拒絕接受他的道歉。
2003年2月2日,薩達姆·海珊否認伊拉克有違禁武器,否認與基地組織有任何關系;3月15日,伊拉克開始備戰,全國被分為四個軍區;3月20日,美國發動對伊拉克的攻擊,美伊戰爭(這場戰爭亦稱為「伊拉克戰爭」)爆發,美軍開始實施「斬首行動」;4月9日,美軍佔領巴格達,伊拉克的政權被摧毀,薩達姆·海珊結束了其24年的統治生涯,下落不明。戰後雖然一再出現據說是他的號召伊拉克人民反抗入侵者的錄音磁帶,但其真實性一直未被證實。美國情報機構認為薩達姆·海珊依然生存,並潛伏在伊拉克。
2003年7月22日,薩達姆·海珊的兩個兒子烏代和庫賽被美軍擊斃;12月13日伊拉克時間晚上八時,他在家鄉提克里特被捕。經過一次迅速的DNA測試,確定是薩達姆·海珊本人。
【審判】
2004年1月10日,美國五角大樓正式宣布根據日內瓦條約確定薩達姆·海珊為戰俘,並享受戰俘待遇和權利。
2004年6月30日,美軍向伊拉克臨時政府移交了薩達姆·海珊和前政權的11名高官的司法羈押權(包括司法管轄權),但仍由美軍負責看守,並宣布,薩達姆·海珊不再是戰俘的身份,同一天伊拉克臨時政府司法部門正式宣布逮捕薩達姆·海珊。
2006年11月5日,薩達姆被判處絞刑,法庭裁定他謀殺和反人類罪罪名成立。伊拉克上訴法庭12月26日維持了對他的死刑判決。
伊拉克當地時間12月30日上午6點05分(北京時間12月30日上午11點05分),薩達姆被處以死刑。與薩達姆一道被絞死的還包括他同父異母的兄弟巴爾贊·易卜拉欣以及伊拉克前革命法庭庭長阿瓦德·哈米德·班達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