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中東局勢的問題
中東地區動盪的主要成因
一、宗教沖突引爆地區局勢
中東地區是世界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發源地,雖然三教出自同門,但彼此間的爭執、沖突一直延續千餘年。宗教間的不包容和極強的排他性,使中東地區自古就被打上了動盪的烙印。
首先,巴以問題不解決,中東難有寧日。巴以問題一直是中東地區穩定所面臨的首要問題。以色列憑借美國的支持,在本地區始終占據優勢,其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這也促使中東地區的民族矛盾不斷升級。
其次,伊斯蘭教派之爭使中東動盪局勢加劇。中東地區除以色列外,其他國家大多以伊斯蘭教為本國的第一大宗教,伊斯蘭教又分成遜尼和什葉兩大教派,這兩大教派間的紛爭、沖突千餘年來未曾中斷,至今仍在繼續。敘利亞內戰難以平息、伊拉克局勢不斷加劇,均源於什葉派執政的當局與反政府的遜尼派武裝之間的沖突;什葉派的伊朗與遜尼派執政的沙特、巴林之間的齟齬難以消除;甚至沙特和巴林內部也存在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矛盾,不能排除兩國政壇出現動盪的可能性。
此外,伊斯蘭教勢力與世俗勢力間的難以調和也使得一些阿拉伯國家陷入動盪。埃及穆兄會通過選舉掌權,隨後被世俗軍方勢力趕下政壇,頗令埃及傷筋動骨,也加劇了本地區的緊張局勢。
二、域外勢力不斷插手
中東地區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並且油氣資源十分豐富,一直為世界大國所重視並力圖將其控制。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就在中東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戰線。蘇聯崩潰後,一家獨大的美國改變了其依靠代理人以色列制衡阿拉伯國家的常規,親自出馬向宗教色彩極為濃烈的中東地區國家強行輸出西方民主模式。美國在十幾年間,兩次揮兵攻打伊拉克,一次兵犯阿富汗,至於美國幫助反對派顛覆地區國家的實例更是比比皆是。
阿拉伯媒體曾披露,歐盟一直覬覦中東豐富的油氣資源,也不斷染指中東。據披露,歐盟曾有意大量購進卡達天然氣以使自身的油氣供應呈多元化,擺脫過渡依靠俄羅斯天然氣的被動局面。歐盟與卡達甚至試圖鋪設一條由卡達途徑敘利亞再經土耳其最終將天然氣送至歐洲的管道。但敘利亞出於維護與俄羅斯傳統友好關系的戰略考慮予以拒絕,由此激怒了卡達和歐盟。因此歐盟和卡達不遺餘力地支持敘反政府武裝推翻敘利亞現政府,除了價值觀上的差異,其與阿薩德政權在現實利益上的分歧也是重要因素。
三、阿拉伯國家內部相互猜忌,難以包容對方
阿拉伯民族號稱是一個大家庭,並且還成立了一個協調各國立場的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但成員國間的相互指責、謾罵甚至沖突並沒有因此減少。埃及指責卡達支持穆兄會,伊拉克和敘利亞則批評沙特、卡達等海灣國家資助反對派武裝,沙特、阿聯酋、巴林因為對卡達的不滿憤然召回大使,等等。在頤指氣使的以色列和動輒顛覆阿拉伯國家政權的美國面前,阿拉伯國家全無「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的理智和大局觀,只是醉心於內部爭斗,使中東喪失了穩定的基礎。
影響目前中東局勢的地區國家因素
中東局勢目前看似眼花繚亂,復雜難測,實則有跡可循。埃及、沙特、以色列、伊朗四個地區強國,無論內政還是外交均對本地區產生較大影響,是影響地區的主要大國;敘利亞、伊拉克雖曾有過地區強國的輝煌,但當下內亂嚴重,當局自身難保,尚無力他顧,只是本國的戰亂極有可能殃及鄰國以及其他國家,但這也只是當事國非本意的戰火外溢;外部勢力尤其是美國插手中東,使中東局勢更趨緊張;其他域內國家由於國小力微,對整個地區局勢影響不大。而當下,葉門危機是中東地區所面對的主要問題,如處理不當,甚至會導致整個地區的劇烈動盪。
一、葉門因素
葉門前總統薩利赫於2011年11月23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簽署權力移交協議後,並未將實權真正交到副總統哈迪手中。在薩利赫時期,政府軍和胡塞武裝是「官匪」關系,政府軍多次對胡塞武裝進行圍剿,甚至還擊斃了胡塞現任領導人阿卜杜勒?馬利克?胡塞的父親和兄長。但下台後的薩利赫試圖東山再起,重掌權柄,便與背後有伊朗支持的胡塞組織暗通款曲,利誘胡塞武裝大舉攻擊哈迪政府,致使包括葉門首都在內的大部地區被胡塞佔領。其實胡塞部落總人口不足百萬,僅占葉門人口的5%左右。屬於什葉派的薩利赫與胡塞為了共同利益走到一起,取得了極大成功,距呼之欲出重新掌權幾近半步之遙,如任其發展下去,葉門則很可能為伊朗所掌控,如此以來沙特將面對的局面是:北部是親伊朗的敘利亞、伊拉克什葉派政權,南面則是親伊朗的葉門,而東面就是伊朗,遜尼派執政的沙特實際上將處於伊朗勢力的三麵包圍之中,這是沙特萬萬不願意看到的。於是,沙特不顧國際法,也不經過聯合國授權,突然空襲胡塞武裝和支持薩利赫的軍隊。現在的葉門問題實際上已經不由葉門人決定了,最終還要看伊朗、沙特的角力或討價還價的結果。
以沙特為首的聯軍對葉門的轟炸,客觀上還為基地組織的壯大提供了難得的肥沃土壤。4月4日,駐守在葉門東部省會城市木卡拉的親薩利赫軍隊在未受到空襲的情況下,突然撤出木卡拉,基地組織武裝旋即佔領該城,並從監獄里釋放了300多名囚犯,其中包括葉門基地組織指揮官哈立德等許多基地組織重要成員,基地組織勢力迅速壯大。更為可怕的是,支持薩利赫的軍隊在撤離時,遺留下大量武器裝備,甚至包括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這些先進的武器裝備,是葉門基地組織之前從未有過的,其戰鬥力必獲驚人提升。聯軍發言人艾哈邁德?阿西里也承認此事後果嚴重,「葉門將因此處於不穩定狀態中」。其實,豈止是葉門,就是整個中東也難保證不遭到來自葉門基地組織的襲擊。
二、埃及因素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和文化大國,無論是和以色列的戰爭,還是率先承認以色列,埃及對整個中東局勢的影響十分巨大,即使埃及由於穆兄會和埃及軍方勢力為爭奪國家最高領導權而發生直面沖突陷入混亂的境地,其在中東地區的作用也難以令人忽視。但埃及軍方推翻穆兄會政權,尤其是將穆爾西判處死刑的過激行動,已經引發了騷亂,穆兄會的報復行為加劇,埃及局勢短期內難呈平靜。
穆兄會在2012年通過選舉上台執政,立刻引起了全球關注。穆兄會在埃及掌權及其勢力日漸擴大,勢必削弱沙特在伊斯蘭世界的宗教地位,這使沙特惶恐不已。所以,沙特不遺餘力地資助埃及軍方世俗勢力打壓穆兄會。2013年7月埃及軍方推翻穆兄會穆爾西政權不久,沙特便牽頭與阿聯酋、科威特聯合向資金極為拮據的埃及臨時政府提供超過百億美元的援助,以穩定埃及日益下滑的經濟,幫助軍政權獲取民心。沙特還承諾為塞西與俄羅斯簽訂的總額接近30億美元的軍購協議合同埋單,希望借埃及軍方之手打壓穆兄會並防止其東山再起。
三、沙特因素
沙特是全球石油大國,在中東地區的能量不能忽視。並且由於依靠美國在背後撐腰,經常在地區事務中「任性」作為。其置聯合國與國際法於不顧,挑頭空襲葉門便是實例之一。
沙特以最正牌的伊斯蘭教大國自居,一直懷有地區第一伊斯蘭國家的夢想,但現實是其近鄰伊朗是什葉派國家並且綜合國力還在沙特之上,沙特防伊朗勝過防以色列。沙特和伊朗兩國一直是冤家對頭,而沙特東部地區的什葉派群體也時常有反政府的遊行示威等行為。因此,沙特最大擔心的並不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價值觀」向中東地區的輸出,而是伊朗和什葉派執政的伊拉克與敘利亞,這也是沙特積極支持敘利亞和伊拉克的遜尼派反政府武裝的原因。
四、伊朗和以色列因素
美國搞亂中東,明面上幫助了以色列,暗地裡無意間成就了伊朗,這是美國始料未及的,伊朗和以色列是地區動盪的受益者。美國推翻遜尼派的薩達姆,實際上為伊朗和以色列除掉了一個勁敵。而在美國佔領下成立的伊拉克政府又是什葉派執政,歷屆親伊朗,就此意義而言伊朗比以色列所得實惠更多。阿拉伯世界所發生的所謂「阿拉伯之春」,都沒有實現政局穩定、經濟增長,相反使當事國陷入動盪,結局是伊朗和以色列趁勢坐大。
伊朗已經成功打造了一個從巴林、伊朗、伊拉克延伸至敘利亞和黎巴嫩的什葉派「新月地帶」,對中東局勢的影響舉足輕重。伊朗4月2日與相關六國就核問題達成框架協議,6月底極可能達成最終協議。西方對伊朗的制裁將逐步解除,伊朗與西方的關系將緩和,其綜合實力將繼續增加,對本地區的影響力將隨之上升,伊朗因素將愈發重要。
以色列目前處於前所未有的有利時機。阿拉伯國家內亂不止,阿拉伯民族的綜合實力被極大削弱,對手伊朗正飽受制裁之苦,土耳其與以色列關系良好。以色列的應對策略是樂見阿拉伯分裂、爭斗,並利用有利時機進一步發展壯大自己。但在原則問題上,以色列依然保持強硬,比如數度空襲敘利亞境內目標、打擊巴勒斯坦哈馬斯等。中東亂象似乎與以色列無關,但實際上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糾葛一直是中東最難解的問題。
中東局勢向何處去?
中東目前的熱點是葉門局勢、伊拉克和敘利亞問題,但巴以問題還是中東未來潛在熱點。埃及在塞西當選總統後能否實現政局穩定、海灣國家政體是否被沖擊甚至被更換門庭、伊拉克庫爾德區的分裂圖謀能否得逞等,依然被國際社會所關注。
一、葉門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以沙特為首的聯軍對葉門的轟炸使葉門問題復雜化,並有可能向地區化轉變
沙特空襲葉門實是一大敗招:不僅沒有降服胡塞和薩利赫,反而呈騎虎難下之勢,欲進無力,欲退不甘。沙特在空襲前為胡塞武裝和支持薩利赫軍隊劃出的不準進入亞丁的紅線被輕易踏破,被沙特承諾恢復合法地位並重返葉門執政的哈迪政權還尷尬地滯留在利雅得,胡塞和薩利赫依然是左右葉門政局的主要力量。目前,葉門境內已經燃起了戰火,葉門基地組織火中取栗,得以壯大,沙特的空襲將葉門推向伊朗幾成定局。與此同時,靠近葉門的沙特邊境地區自空襲後屢屢遭到胡塞武裝的襲擊,沙特的邊界安全值得重視。
二、「伊斯蘭國」的突起加劇中東緊張局勢
伊拉克在美軍撤出後局勢驟然惡化,遜尼派反政府武裝針對政府軍警的襲擊不斷增多,尤其是自2014年6月份以來「伊斯蘭國」武裝由敘利亞掉頭南下伊拉克,攻城拔寨,直逼首都巴格達。於是,已經從伊拉克開溜的美國又空襲了「伊斯蘭國」,伊拉克總理馬利基也充當了一回替罪羊被撤換。
然而人數不過萬餘人的「伊斯蘭國」何以攪動整個中東局勢,著實引人深思。其實,從基地組織派生出來的「伊斯蘭國」和敘利亞其他反對派組織都曾得到過沙特、卡達等海灣國家以及美歐等西方國家的資助。有分析人士認為,「伊斯蘭國」或許可以成為美國在中東可資利用的一張牌。因為伊拉克、敘利亞和「伊斯蘭國」纏斗的結果是阿拉伯民族力量的被削弱,並且「伊斯蘭國」這股禍水還可以「酌情」被美國引向伊朗甚至沙特。至於2014年8月8日美國開始空襲「伊斯蘭國」則更容易被人理解:因為美軍當天空襲的目標是「伊斯蘭國」武裝用於攻擊伊北部城市埃爾比勒庫爾德守軍的火炮陣地,也就是說「伊斯蘭國」是在和庫爾德人作戰時遭到了美軍的空襲。事實上,美國一直企圖將伊拉克肢解為什葉派、遜尼派、庫爾德派控制的三個地區,美國參議院2007年9月26日就已通過了這一項肢解伊拉克的決議。不難看出,當「伊斯蘭國」的攻擊目標偏離了美國允許的范圍時,其才遭到了來自美國的空中打擊。而美國和「伊斯蘭國」在伊拉克的肆虐是否有關聯,看看美國曾經武裝薩達姆和本?拉登的事實便可得出結論。
三、埃及局勢不容樂觀
穆兄會雖然被取締,但其在基層民眾中擁有眾多的支持者,並且穆兄會過去數度被當局打壓、取締,有著頑強生存能力和開展各類斗爭的經驗,上台後的塞西輕松擺平穆兄會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埃及經濟短期內難有復甦跡象。埃及當前內外債總額達1.7萬億埃鎊(約合2400億美元),約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93%,每年僅利息就有2000億埃鎊(約合282.4億美元),如此高額的外債和利息足以嚇退外來投資者並最終壓垮埃及經濟。
四、巴以沖突雖告一段落,但將來難免再起沖突
巴以問題堪稱中東問題的根源,耶路撒冷歸屬、巴勒斯坦難民回歸、水資源分配等,均是擺在巴以雙方面前現實但又難以找到解決辦法的難題,巴以和解難似登天。而阿拉伯國家不管是否出於內心的真情還是來自表面的假意,在巴以沖突中必須發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事業的支持聲,因此巴以問題不解決,阿以也不會有全面和平,中東難有安定。
綜上,中東地區局勢未來依然呈緊張之勢,並且有可能會加劇。然而,毫無疑問的是,阿拉伯世界是美國式民主輸出的冤大頭:阿拉伯國家陷入動盪,整體力量明顯下降,民族復興又被推後,與以色列、伊朗的實力差距更加拉大,中東地區實現和平與和解的願望短期內難以實現。
B. 美國從敘利亞撤軍,敘利亞反對派將何去何從
敘利亞目前形勢如圖,自2018年夏敘政府軍收復南部緊鄰以色列佔領的戈蘭高地的德拉省(Darra)和庫奈特拉省之後(當時美國和約旦均在戰前明確表示不會軍事介入德拉省戰役,以色列也未明確表態反對,此舉加劇了一直受到西方和海灣國家支持的德拉省的「自由軍南方陣線」的崩潰),敘利亞戰局漸趨穩定。由於土耳其的干預並在2018年9月與俄羅斯達成停火協議,政府軍本已箭在弦上的收復反對派最後一塊主要控制區伊德利卜省(Idlib)的戰役被迫取消,控制了六成以上國土的敘利亞政府發現自己處於無仗可打的尷尬境地——
北部敘土邊境(地圖中天藍色區域)土耳其軍隊佔領區:由於土耳其在當地駐軍支持親土耳其的反對派武裝,顯然不是敘政府軍能夠撼動的;
各路反對派雲集的伊德利卜省(地圖西北部深綠區):由於俄土停火協議的存在,且土軍向對峙前線派出了多個觀察點從中作梗,一時也無法開戰;
幼發拉底河以北以東的庫爾德人(地圖東北部黃色區域):一方面得到美國的支持,另一方面整個內戰期間庫爾德人與俄羅斯以及敘政府的關系較為微妙,有斗爭但未大打出手、無共識但時有合作,也不是動武的好目標;
南部靠近伊拉克、約旦邊境的沙漠中的坦夫口岸(地圖南部綠色區域):由於美軍在坦夫駐扎,為當地的小股反對派撐腰,政府軍也不敢冒惹惱美國人的風險開戰。
由於剩餘的反對派和庫爾德人基本處於大國庇護之下,使得政府軍下一步軍事行動受到很大掣肘,2018年下半年的敘利亞戰局比較沉悶,政府軍方面除了清剿南部蘇韋達省(Suwayda)戈壁荒漠地區的「伊斯蘭國」殘余武裝分子的戰斗外,基本沒再進行大的軍事行動。雖然在伊德利卜前線,政府軍與拒絕服從俄土停火協議的反對派武裝的小規模交火幾乎沒有一天暫停過,但全面收復伊德利卜的戰役卻似乎變得遙遙無期了。
不過,隨著特朗普突然宣布從敘利亞全面撤軍,形勢卻又突然發生了急劇變化。
如前所述,目前敘利亞反對或者部分反對大馬士革政府的勢力,主要是敘利亞反對派和庫爾德人(至於「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在敘利亞的控制區已微不足道,殘余勢力或藏匿於沙漠或轉入地下,現階段對局勢的整體影響可以略去)。由於敘利亞反對派早已陷入內訌無法形成統一的領導,其實還可進一步細分為親土耳其系、基地系和親美系,分布在反對派的三個主要控制區內——
北部土耳其軍事佔領區:此地的反對派是在土耳其軍事干預敘利亞的過程中收編、組織起來的。2016年8月土耳其以打擊極端組織為名越過邊境進攻敘利亞北部,對is和庫爾德武裝開火,為減少自身傷亡,土耳其從敘利亞境內召集大批立場親土耳其的反對派(如曾經和俄羅斯結下樑子的被土耳其政府視為「親人」的臭名昭著的「土庫曼旅」)作為炮灰,讓他們充當地面進攻部隊。2017年初土耳其-反對派聯軍攻下敘北部城鎮巴卜,將is逐出土敘邊境並切斷了敘利亞東、西部庫爾德人的聯系。此後土耳其對這些反對派進行整編,在佔領區建立了號稱「敘利亞國民軍」的武裝力量。2018年初,土耳其又利用收編的反對派武裝攻下了敘利亞西北部原本由庫爾德人控制的與土耳其接壤的阿夫林州,進一步擴大了在敘軍事佔領區面積。
毫無疑問,這是一支由土耳其武裝、受土耳其控制、配合土耳其在敘軍事行動、實現土耳其的國家利益的親土反對派,美國的撤軍並不會對它產生明顯影響,因為它現在只遵從土耳其的命令行事。盡管如此這支反對派內部依然存在派系紛爭並多次發生火並,但由於土耳其的干預而並未導致其瓦解。
伊德利卜省:經歷了2016-18年的持續潰敗之後,敘利亞境內各路尚在頑抗的反對派如今都龜縮到了最後一塊較完整的控制區伊德利卜,這也導致當地的派系斗爭異常激烈。
1)有一些組織尚打著已快要被遺忘的「敘利亞自由軍」的旗號作戰,但基本已淪為勢單力孤的邊緣角色,不得不依附於那些實力更強的反對派維生。
2)伊德利卜反對派中實力最強勁的是「沙姆解放組織」和「敘利亞民族解放陣線」兩派,兩者水火難容,多次為爭奪地盤和主導權而大打出手。
3)所謂「沙姆解放組織」其實就是以當年臭名昭著的「努斯拉陣線」(也稱「征服陣線」)為盟主、囊括了其他極端派別的聯盟,而「努斯拉陣線」國際公認是「基地」組織在敘利亞的分支,趁敘利亞危機起事、不斷吸收境內外的極端分子、吞並其他反對派從而發展壯大,如今已成敘利亞最強有力、最殘暴、並且堅決拒絕一切和平進程的死硬反對派,不僅遭到俄羅斯和敘政府的打擊,歐美等國也認定其為恐怖組織,只有某些海灣國家的勢力在暗中提供金援;
4)所謂「敘利亞民族解放陣線」,是以另一個反對派組織「自由沙姆人伊斯蘭運動」等牽頭的派系聯盟(「民族解放陣線」成立之初是一些小派系的聯合,「自由沙姆人伊斯蘭運動」等大派系加盟後實力明顯增強)。該組織雖與基地系反對派敵對,但其實不過一丘之貉,他們的目標也是要在敘利亞建立一個嚴格遵循伊斯蘭教法的政教合一的國家,同樣屬於原教旨主義分子。只不過由於其在和基地系反對派的火並中經常處於下風,漸漸成為各路受到「努斯拉陣線」共同威脅的反對派的聚集地,迫於形勢不得不選擇妥協,比如參加俄、土、伊牽頭的和談,這樣就可將自身裝扮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和平進程的「溫和反對派」,不僅可避免遭到像基地系那樣人人喊打的集中打擊,還可騙取外援。由於土耳其意欲插足伊德利卜戰事,收編當地「聽話」的反對派作為代理人、壓制狂熱主戰無法控制的基地系、進而與俄羅斯討價還價阻止俄敘聯軍的進攻就成了土耳其的絕佳選擇,「敘利亞民族解放陣線」由此抱上土耳其大腿,得到了「停火協議」的保護(當然,他們中的很多派系原本就受到土耳其資助,很多派系的「分店」已參與過先前土耳其的出兵)。
綜上,伊德利卜反對派實際已分裂為死硬主戰的基地系和得到土耳其支持的親土耳其系。美國撤軍並不會影響前者,因為基地系反對派也是美國打擊的目標,而且他們一向拒絕和談死硬到底;也不會明顯影響後者,因為後者已成為土耳其控制伊德利卜省、干涉敘利亞局勢的重要工具,而他們也很自覺地充當其這一角色以求得土耳其庇護,土耳其至少在獲得必要的利益交換之前不會輕易放棄這個棋子。
不過,就在2019年1月最初幾天,伊德利卜反對派控制區形勢劇變。「沙姆解放組織」突然對「民族解放陣線」發動了全面進攻,由於基地系反對派原本就占據上風,本來就被分割在幾個互不連通的控制區的「民族解放陣線」完全不是人數眾多且狂熱好戰的基地系反對派的對手,短短幾天沖突之後「民族解放陣線」的兩個勢力較大的派系——「自由沙姆人伊斯蘭運動」和「努爾丁·贊吉運動」以及他們的一票小弟均遭重創,被迫放棄其在伊德利卜的地盤撤退到土耳其控制的阿夫林地區尋求庇護,「民族解放陣線」在伊德利卜已被「沙姆解放組織」壓倒(部分加盟派系雖未撤出,但已向基地系反對派輸誠),後者已基本一統反對派控制的伊德利卜省。耐人尋味的是盡管阿夫林的部分「敘利亞國民軍」對基地系反對派進行了反擊,卻並未大舉南下為自己在伊德利卜的兄弟解圍,而土耳其對「民族解放陣線」的迅速潰敗也未有顯著的反應,似乎默認了基地系一統伊德利卜的現實,是代理人的潰敗過於迅速令土耳其政府來不及作出反應、還是幕後發生了某些更加復雜的利益交換,目前還未可知。
南部坦夫口岸:坦夫是坐落於敘伊邊境的一個公路口岸,雖位於大馬士革到巴格達的公路上,看似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但考慮到南部大部分邊境已被敘利亞政府收復,僅憑一個坦夫口岸已經堵不住敘利亞與伊拉克的陸上交通了。坦夫的周邊是沙漠地帶,人口稀少,資源貧瘠,除了約旦一側的幾個敘利亞難民營外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城鎮,因而當地反對派也無法維持較大規模,人數可能僅百餘人。
坦夫的反對派是美國一手組織和訓練的,2015年由於「伊斯蘭國」控制了敘利亞、伊拉克大片領土,緊鄰敘利亞的約旦也感到了極大威脅,美軍以反恐為名招募了一些敘利亞反對派成員,在約旦境內訓練和武裝後投放到敘南部沙漠地區作戰。然而這支被稱為「新敘利亞軍」的武裝力量在對「伊斯蘭國」的作戰中表現平平,後來又在2017年敘政府軍對南部沙漠的大規模進攻中一敗再敗,令美國大失所望。美軍以打擊極端組織為名在坦夫口岸建立的前哨基地成為這支人數很少戰鬥力很差的反對派的最後庇護所,由於美軍當時並不打算放棄坦夫基地,對接近口岸的敘政府軍進行了威懾空襲,迫使敘政府放棄收復口岸的企圖,殘余的反對派才避免了被趕去約旦當難民的命運。之後美軍曾打算把這伙不成器的學生轉移到北部庫爾德人控制區使用,但庫爾德人對這伙人弱雞的戰鬥力心知肚明於是斷然拒絕,「新敘利亞軍」(之後改名「革命突擊隊」)自知去了庫爾德的地盤也必不容於人、於是也不同意,這伙人便在坦夫附近繼續駐紮下來,近兩年除了接受美國援助、偶爾配合美軍進行演習之外無所事事,儼然一副混吃等死的衰樣。
由於美國此次表示坦夫基地也將撤退,如果屬實,當地的反對派無疑將遭到滅頂之災。坦夫的反對派人數少、戰鬥力差,基本靠著美軍基地的庇護混吃混喝,面對政府軍的進攻完全沒有一戰之力,只能就地投降或者亡命約旦了。
相比於大多已改頭換面抱上土耳其大腿的敘利亞反對派,庫爾德人對美國的依賴度其實更高。目前,美軍在敘利亞庫爾德人控制區內有多個軍事基地,部署了約2000人的地面部隊,前不久為緩和土耳其與庫爾德人的矛盾還在敘土邊境建立了若干觀察點並進行武裝巡邏,對庫爾德人的空中支援、武器援助自2014年以來也一直沒有中斷。一旦美軍撤離,庫爾德人失去強援,處境堪憂。
庫爾德人面臨的內外局勢很不樂觀——
內部形勢
1)庫爾德人占敘利亞人口的比例很低,人力資源不足,在美國支持下庫爾德人從「伊斯蘭國」那裡奪取了幼發拉底河東岸的大片地區,這些地區的主體民族是阿拉伯人,與庫爾德人有著深刻的歷史矛盾,即使庫爾德人試圖以「民主聯邦制」來調和族群矛盾,實際也困難重重,曼比季等地先前發生的反對徵兵的騷亂、拉卡發生的派系沖突(庫爾德人試圖解散阿拉伯人為主的當地武裝遭到反抗)都和族群矛盾有關。
2)庫爾德人牽頭的「敘利亞民主軍」中,庫爾德人及其傳統盟友為主的部隊(人民保衛軍、婦女保衛軍、亞述民兵等)士氣較高、戰鬥力較強,但人數不足;而收編的阿拉伯人為主的前反對派武裝(多是被「伊斯蘭國」擊潰後被迫與庫爾德人抱團)和阿拉伯部落武裝戰鬥力較差,可能他們也不打算為了庫爾德人的建國夢流血。在拉卡戰役和近期對「伊斯蘭國」最後一塊控制區哈金口袋的進攻中,這些雜牌軍表現不敢恭維、甚至望風而逃,最後不得不動用庫爾德人為主的部隊解決問題,在土耳其對庫爾德武裝的軍事進攻中,一些阿拉伯人為主的部隊乾脆臨陣倒戈。「敘利亞民主軍」的這種內部隱患,在它面臨土耳其或政府軍任何一方的進攻時都有可能瞬間爆發。
3)庫爾德人控制區較為貧瘠,並不是敘利亞經濟和人口的核心區,工業尤其少,雖然他們佔領了敘利亞大部分油田,但敘利亞原本就不是主要產油國,戰前甚至石油需要進口,而且也沒有好的出口渠道,石油出口只能通過伊拉克或者敘利亞政府軍控制區,庫爾德區的經濟實力還是很孱弱。
外部形勢
庫爾德人沒有任何出海口,而陸地接壤的勢力大多與其處於敵對狀態。
1)北部:土耳其,一直是庫爾德人的死敵;
2)西部、西南部:敘利亞政府,雖然沒有大規模沖突甚至偶有合作,但必然不會支持庫爾德人的自立傾向,除非庫爾德人歸順、否則很難提供大的支援;
3)東部、東南部:伊拉克政府,與敘利亞政府為盟友,雖然為清除邊境沙漠的「伊斯蘭國」殘余勢力與庫爾德人保持一定合作,同時開放美國援助庫爾德的過境通道,但不可能指望伊拉克政府大力支持敘利亞的庫爾德人。
此外,敘利亞庫爾德人與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關系較差,因伊拉克庫爾德人領袖巴爾扎尼試圖將敘利亞的庫爾德人也納入自己的控制,並且還和庫爾德人的仇敵土耳其交好,導致兩國的庫爾德區關系破裂。敘利亞庫爾德人得到一些歐洲國家的支持,如法國在庫爾德區也有駐軍,但來自歐洲國家的支持力度自然無法同美國相提並論、而且也很難起到有效嚇阻土耳其的作用。俄羅斯雖對庫爾德人持包容態度,也提供有限度支持,還曾試圖將庫爾德人也納入到敘利亞和平進程中,但俄羅斯自己的利益自然更以敘利亞政府為重,不會過度支持庫爾德人的自立傾向。伊朗由於本國存在庫爾德問題對敘利亞庫爾德人態度較冷淡。沙特等國雖曾聲稱要提供援助,但庫爾德人作為「異端」必不會得到海灣阿拉伯國家的真心支持。以色列出於削弱敘利亞政府的動機聲稱要支持庫爾德人,實際上是既無真心也無餘力。敘利亞庫爾德人可靠的盟友實際上只有同出一源的土耳其的「庫爾德工人黨」和其他一些土耳其左翼政黨,以及同為敘利亞、伊拉克境內少數族裔的一部分亞述人、雅茲迪人等,然而這些盟友也並不具備正面對抗土耳其的實力。
自今年以來,土耳其繼奪取敘利亞西北部阿夫林地區之後,多次威脅要繼續進攻幼發拉底河以東的庫爾德人地區,並不止一次製造摩擦。美國出於保護反恐盟友同時又不得罪土耳其的考慮,對土耳其政府進行規勸,在庫爾德人地區駐軍,在敘土邊境與土耳其進行聯合巡邏,同時要求庫爾德武裝按土耳其的要求撤離曼比季等城市。然而土耳其的戰爭威脅並沒有就此停止,12月土耳其政府公開聲明將對敘北部的庫爾德武裝發動大規模進攻,並調集軍隊和大批親土反對派在邊境集結,美國對此的回應除外交斡旋外還在敘土邊境建立了若干觀察點。但隨著特朗普政府宣布全面撤軍,土耳其的戰爭威脅已經失去了阻擋。
一旦美國從敘利亞庫爾德區全面撤退,土耳其將再無後顧之憂,幾乎是100%對心腹大患庫爾德人發動軍事打擊,而主要是輕步兵、甚少重武器、沒有空中力量的庫爾德人不具備和土耳其軍隊正面交戰的能力。2018年初阿夫林之戰庫爾德人的失敗即證明了這一點,幼發拉底河東岸的局面甚至更糟,與群山環繞的阿夫林不同,幼發拉底河東岸多為無險可守的平原,庫爾德人更加無法使用唯一能揚長避短的游擊戰術(即使在阿夫林,由於土軍的空中優勢,庫爾德人在山地游擊戰中反而處處被土軍無人機監視跟蹤、損失慘重),當地大量存在的阿拉伯人也很難保證不會在戰時反戈一擊。
如果庫爾德人失去美國保護,唯一的生路大概只有歸附敘利亞政府,雖然這意味著敘利亞庫爾德人不再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存在,但至少還能保證庫爾德民族的存續。俄羅斯和敘政府對庫爾德人並沒有強烈的敵意,但不會容忍挑戰中央政府的權威的地方勢力,如果庫爾德人選擇歸附大馬士革政府,必然被要求交出更多現有的自治權,很可能成為一個有名無實的自治區,以此換取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進駐庫爾德區,從而使土耳其難以再冒公然與俄、敘為敵的風險發動軍事打擊。需要付出的沉重代價很可能令庫爾德人難以接受。但是,如果庫爾德人選擇獨自迎戰,擊退土耳其進攻的勝算更是渺茫,一旦庫爾德人在戰場上失利,甚至敘利亞政府也可能趁機背刺,而土耳其在佔領區的政策更是會徹底斷絕庫爾德人的生路(強制遷移當地的庫爾德人、遷入土耳其境內的大批敘利亞難民、徹底改變當地人口結構、使得庫爾德武裝失去生存土壤)。總之,庫爾德人這個並不具備太多政治智慧的弱小民族,如今確實已經到了生死抉擇的命運關頭。
C. 伊朗如何回應美英法對敘利亞軍事打擊事件
德黑蘭4月14日消息,伊朗外交部14日發表聲明說,伊朗強烈譴責美國、英國和法國對敘利亞發動軍事打擊。
大馬士革東郊東古塔地區日前據稱發生「化學武器襲擊」事件。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事件發生後多次威脅要對敘政府動武。美國東部時間13日晚,特朗普宣布,已下令美軍聯合英國、法國對敘利亞軍事設施進行「精準打擊」。
D. 拜登下令美軍空襲敘利亞 網友:美式強盜!
當地時間8月23日,美軍中央司令部喬?布奇諾上校發布聲明稱,在美國總統拜登的授意下,美軍在敘利亞代爾祖爾,對「伊朗支持的團體」所使用的基礎設施進行了精確空襲。空襲旨在「中斷或威懾」該團體的行動,以「保護美軍」免受8月15日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附近所遭受的類似襲擊。
據報道,美國中央司令部在一份聲明中稱,美國軍方對敘利亞代爾祖爾一個與伊朗有關的目標進行了空襲。聲明中說:「在拜登總統的指示下,美軍在代爾祖爾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空襲。美國空襲的目標是伊朗革命衛隊附屬組織使用的基礎設施。」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聲稱這些精確打擊旨在防禦和保護美軍免受8月15日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附近所遭受的類似襲擊。那次襲擊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7月,敘利亞通訊社SANA報道稱,位於敘利亞東北部哈塞克省的一個美軍基地遭到火箭彈襲擊。
拜登2021年上任後,已兩次指示軍方在敘發動類似行動。美國在敘利亞駐有約900名士兵,主要分布在坦夫軍事基地和敘東部油田之間。
坦夫基地位於敘利亞南部,毗鄰約旦和伊拉克。美軍以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為名在坦夫駐扎,並訓練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另外,美軍還在敘利亞東北部的庫爾德武裝控制區駐扎,名義是「保護油田」。
就在當地時間8月21日凌晨,據敘利亞通訊社消息,在美國支持的反對派武裝「敘利亞民主軍」的協助下,美在敘利亞非法駐軍使用137輛油罐車,滿載從敘利亞東北部油田盜取的石油,通過馬哈茂迪非法過境點運往美軍在伊拉克的基地。
近期,美國非法駐軍盜竊並轉運敘利亞石油的行為更為頻繁。8月以來,美軍累計使用約600輛次油罐車,至少7次盜運敘石油。
敘利亞石油及礦產資源部此前公布,敘日均產油量的八成以上被美軍及其盟友掠奪。因此,曾作為產油國的敘利亞現在要依靠進口來滿足需求,這也意味著敘境內出現能源供應不足、油價隨國際油價上漲等問題。
E. 敘利亞首都為什麼遭空襲
敘利亞首都遭空襲是怎麼回事
美國總統特朗普13日就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事件發表講話,宣布對敘利亞實施打擊。此後不久,美英法三國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發動了空襲。據敘利亞國家電視台報道,在遭受轟炸後,敘利亞防空部隊發起了反擊,並在大馬士革南部地區擊落了13枚導彈。此前不久,特朗普說,將持續對敘利亞進行轟炸,直到敘利亞政府停止使用化武攻擊。
今日俄羅斯4月14日援引目擊者的話稱,敘利亞大馬士革一個科學研究機構是此次美國、英國、法國聯合空襲的目標。14日凌晨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聽到空中傳來巨大爆炸聲,敘利亞國家電視台說美英法三國對敘利亞「發動了侵略」。
簡單來說就是:
軍事方面:敘利亞是伊朗的唯一的朋友,反美情緒很高。要打伊朗,敘利亞和伊朗的關系就像中國和朝鮮的關系一樣,必須先拿下敘利亞。就好像要打中國,先打朝鮮一樣。如果不拿下敘利亞,一旦以色列對伊朗開戰,敘利亞對以色列的後院有很大的威脅。
經濟方面:中東掌握了世界的石油資源。不只是敘利亞,整個中東地區伊拉克、阿富汗等等都一個一個的被美國掌握了,拆掉敘利亞實際上也是美國掌握中東資源的重要的一個過程。就現在看看美國綁架了中國經濟,因為美元。所以大家以後都不認美元了,但是大家都認石油,誰也不能沒有石油,掌握中東就是掌握世界經濟,誰要石油誰就要被美國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