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朗的政治體制是什麼樣的
伊朗的政治體制:政教合一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英語: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簡稱伊朗。位於亞洲西部,屬中東國家,古時稱之為「波斯」。伊朗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據伊朗國家統計資料庫2014年7月18日顯示,伊朗人口達77598379。[1-2]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伊朗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發達,還有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
伊朗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之一,也是不結盟運動,OIC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
2015年7月14日,經過多年艱苦談判,伊朗核問題最後階段談判終於達成歷史性的全面協議。伊朗承諾永不尋求獲取核武器,並稱贊伊核協議是「歷史性時刻」。
B. 伊朗的政治制度是怎樣的
哈梅內伊是伊朗的最高領導人, 精神領袖人,有相當的威望。
由於其在1981到1989年期間擔任伊朗總統和伊斯蘭共和黨總書記,加之當時處於兩伊戰爭期間 他本人積累了相當的威望 1989年前宗教領袖霍梅尼去世後。他被伊朗最高領導人的專家會議選為了新的宗教領袖
打個比方他相當於中國的老鄧,天皇是不幹預政治的,而現在總統的任命是要經過他的同意的
不是世襲的,是被選上的
C. 中國和伊朗關系如何
中國與伊朗的關系,不可否認「石油」是兩國聯系的命脈。中國目前每天原油需求量高達800萬桶,其中近一半的原油都需要進口,伊朗每天出口中國的石油高達近55萬桶。如果中國採取跟隨美國的戰略,伊朗一旦限制對華石油出口,對於中國經濟的打擊可想而知,最後是美國制裁伊朗的目的達到了,中國卻為此付出了沉重的經濟代價。正是基於如此的推論,美國政府希望阿聯酋、沙特等國加大對中國石油的供應,甚至鼓勵中國石油企業參與伊拉克的油氣開采,從而減小中國對伊朗石油資源的依賴。
首先,中國經濟的發展,對石油的需求將進一步大幅增加,決定了中國不會冒然參與到對伊朗核計劃的制裁中去。美國雖然敦促沙特、阿聯酋等國增加對中國的石油供應,但是這些國家增加的供應量不可能彌補伊朗的供應量。中國的石油消耗量預期到2030年將增長至每天兩千萬桶左右,無論是沙特、阿聯酋都不可能擔負起對中國石油的供應。對於伊朗這樣的石油出口大國,中國冒然與之割斷關系,伊朗始終有資源在手,受到的傷害是短暫的,對中國的影響則是波及到社會、經濟,乃至政治穩定的方方面面,除非世界上其它國家能夠完全取代伊朗對中國的石油供應量。
其次,意識形態決定了中伊是一對孿生兄弟。美國透過石油利益鏈條來拉攏與中國的關系,但是美國忽略了中國對於意識形態的重視。雖然中國在國際關系事務中,逐漸淡化意識形態,但是歐美國家對中國進行民主機制和普世價值的滲透,將直接影響到中國的政權體制。中國政府出於對自身權力的維護,決定了只能和歐美保持一種表面的友好關系,對其提出制裁伊朗的措施即使不公開反對,也會自覺或不自覺的敬而遠之。這一點在中國處理朝鮮關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中國如果疏遠伊朗,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伊朗目前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的否認,對其自身政權黨政合一也是巨大的沖擊。涉及到政治體制這一原則,中國當局是絕不會讓步的。
其三,中國方面其實是希望伊朗與美國這種對峙關系的長期存在。中美之間的發展註定是一對遏制與反遏制的關系,雖然雙方都表示對對方的發展予以認同,那不過是表面上的功夫,誰都不希望看到對方一家獨大控制整個國際局勢。中國在中美關繫上,目前一直處於弱勢地位,恰恰是因為有伊朗、朝鮮等這樣的政權存在,才給中國有了反制美國的機會和平台。中國如果與美國聯手制裁伊朗,一旦這些在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都與中國較為趨同的政權垮台,必將給中國的體制和政權穩定帶來致命性的沖擊。迫於美國的強勢地位,雖然中國會趁機利用美國打「石油牌」獲取資源帶來的好處,但要中國從伊朗的政治利益鏈條上退出來,中國當局是要三思而後行。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 家 寶上周在與伊朗副總統拉希米(Reza Rahimi)會晤後,稱贊中伊兩國政府的關系將不斷拓展和深化,其實就是明確的告訴美國,在伊朗問題上,中國的立場不會輕易改變,中美在伊朗問題上全面合作是不符合中國政治、經濟利益。中國是伊朗石油的第二大買家,中國已經承諾未來幾年要在伊朗的石油天然氣基礎設施上新增投資數百億美元。中國在伊朗問題上,政治和經濟利益錯綜復雜的關系,中國最多是伊朗核計劃制裁的旁觀者,而不是參與和主導者。
D. 伊朗是不是內閣制國家
內閣制國家是指內閣以向議會負責為特徵,故亦稱之為責任內閣制或議會內閣制。伊朗實行總統內閣制,總統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
憲法規定伊實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權統治高於一切。1989年4月對憲法進行部分修改,突出強調伊斯蘭信仰、體制、共和制及最高領袖的絕對權力不容更改。
綜上所述,伊朗實行內閣制,是內閣制國家。
E. 伊朗政治
伊朗的政治體系在憲法伊斯蘭革命後經歷了重大變革。1979年12月,伊朗頒布了第一部憲法,確立了政教合一制度,強調神權高於一切。1989年4月,憲法進行了部分修改,進一步強調伊斯蘭信仰和體制的不可動搖,以及最高領袖的絕對權力。同年7月,哈梅內伊批准了全民投票通過的新憲法,議會作為最高立法機構,由伊斯蘭議會一院制組成,議員通過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四年。
伊朗國家的領導體制獨特,最高領袖阿亞圖拉賽義德·阿里·哈梅內伊是國家最高領導人,象徵著政教合一。總統作為繼任者,既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每四年進行一次直選。總統如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在2005年和2009年曾連任。政府採用總統內閣制,總統可任命副總統,如哈桑·哈比比、穆罕默德·哈什米·拉夫桑賈尼等人,負責不同領域的事務。
伊朗的司法系統由司法總監領導,其任命由領袖決定,包括最高法院院長、總檢察長等職務。伊朗政黨活動受到嚴格管理,如德黑蘭戰斗的宗教人士協會、伊斯蘭指導黨、伊朗拜火教協會等在經過審查後開展活動。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對伊朗的酷刑問題表示嚴重關切,指出其在執行死刑和對待婦女方面存在問題。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1935年以前稱為波斯,位於亞洲西南部,屬中東國家,伊朗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伊朗石油資源豐富,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伊朗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2005年末,中國與伊朗簽署了一項價值1000億美元的石油合作協議,成為該國重要的石油貿易夥伴。
F. 伊朗總統任命3名女性副總統是真的嗎
8月10日消息,據報道,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任命3名女性副總統。
據報道,被任命的3名女副總統分別為瑪蘇梅·埃卜特卡爾、拉亞·喬內第和沙欣多赫特·莫拉韋爾迪,分別負責女性和家庭事務、法律事務和作為總統民事問題顧問。魯哈尼被認為是伊朗溫和派政治人物,在競選時曾強調女性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現任第一副總統為埃沙格·賈漢吉里,自2013年8月15日起擔任此職。
魯哈尼8日向議會提交內閣部長人選,這是他5日宣誓就職、開啟第二個任期後作出的一個關鍵之舉。內閣部長人選全部為男性,議會各委員會對每位部長提名可進行為期一周的辯論,可對提名提出質疑。
G. 伊朗的政治制度是什麼
伊斯蘭革命後第一部憲法於1979年12月頒布,規定伊實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權統治高於一切。
1989年4月對憲法進行部分修改,突出強調伊斯蘭信仰、體制、教規、共和制及最高領袖的絕對權力不容更改。同年7月,哈梅內伊正式批准經全民投票通過的新憲法。伊朗伊斯蘭議會是最高國家立法機構,實行一院制。議會通過的法律須經憲法監護委員會批准方可生效。
伊朗的軍事制度:
伊朗實行義務兵役制,士兵服役期2年。
武裝力量由軍隊和伊斯蘭革命衛隊組成。領袖為武裝力量總司令。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是最高軍事領導和國防政策的制定機構,由總統、兩名領袖代表、司法總監、議長、軍隊總司令、衛隊總司令、國家計劃和預算組織主席及外交、內務、國防和情報部長組成。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二年。
伊朗憲法規定政教統一,宗教領袖為武裝部隊總司令。最高國防委員會是領袖領導下的軍事決策機構,成員有總統、國防部長、武裝部隊總參謀長、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以及領袖指定的兩名顧問。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