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欲擒故縱4月8日,拜登透露出3個重要信號,中東局勢或迎轉機
國際風雲多生變,八方博弈起恩怨。伊核糾紛還在辯,伊拉克也混亂現。
白宮突然態度變,難不成心甘情願?不知是真還是騙,中東迎來新考驗。
隨著世界格局的更迭,西方霸權正在逐步走上窮途陌路。而那個在國際 社會 上耀武揚威、惹是生非的美國,也到了不得不鏟除自己所留下的「 禍根 」的時刻。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一天內,美國釋放了3個重要信號。
一,拜登終於對伊朗「鬆口」了
當地時間7日,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稱, 美國願意取消對伊朗的制裁 ,包括與2015年伊核協議內容無關的制裁以重返伊核協議。
也就是說,在一直僵持不下的伊核問題上,拜登率先作出了讓步。
二,美國給伊拉克送去「定心丸」
7日,美國與伊拉克官員進行會談,商定美駐伊的 作戰部隊將全部撤離 ,而且美方會繼續為伊拉克部隊提供訓練。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0年初,伊拉克就對美國下了「 逐客令 」,當時的議會通過了一項「要求一切外國駐軍撤離」的決議。可一直拖延至今,伊拉克還是沒把美軍趕出家門。
三,拜登准備和普京「死磕」
自拜登上台以來,美俄的關系正不斷向冰點靠近,隨著烏東的火葯味愈發濃烈,普京對在一旁煽風點火的美國也一點不客氣—— 練兵場上不斷亮劍,政治場上拒絕會面 。
當然,急了的美國又准備拿起制裁的大棒了。
據彭博社7日消息, 拜登政府官員已完成了對俄羅斯的有關情報審查,為對俄報復行動創造了條件,可能採取的措施包括 對俄制裁以及驅逐俄情報人員 。
可以看到,美國對俄羅斯依舊是步步緊逼,可對伊朗和伊拉克卻突然作出了巨大的讓步。要知道,中東可是美俄博弈的重要場地,拜登怎會輕易放棄?事情或許沒那麼簡單,3個信號也影射出了3點深意。
第一,對伊朗、伊拉克妥協或是美國的「緩兵之計」
首先,伊核協議6國已在6日 舉行了的伊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政治總司長級會議。也就是說,在 中、俄、歐盟的強力施壓下,拜登已經到了難以下台的時刻。
其次,在伊拉克,現在 美軍在伊拉克就屬於過街老鼠 一樣,各式襲擊事件一直就沒有停過,還有愈演愈烈之勢,美國在伊拉克已經失去駐扎的意義, 撤軍也是唯一的選擇 。
所以,白宮作出的讓步實際上都是 被迫的妥協。更何況, 從其透露出的信息的細節也可以看出來,美國似乎並非真心實意。
不論是解除對伊朗的制裁還是從伊拉克撤軍,美國實際上並沒有給出具體的時限和計劃,完全就是空頭支票。對伊朗,可以「 擠牙膏 」似的解除一些不影響大局的制裁;對伊拉克,殘留的2500人美軍里有多少算「作戰部隊」,也無從知曉。
如此看來,白宮或是在打「 馬虎眼 」、玩 文字 游戲 , 為什麼這么做?
一來,可以 重塑美國在歐洲盟友心中的地位 ,緩解美歐的緊張氣氛;二來,可以為接下來中東上的美俄較量找尋「 發力點 」,拉扯俄羅斯在伊朗心目中的地位;三來,美國實際上還是在 拖延 和 逃避 ,並沒有實際上的損失,暫且稱之為緩兵之計吧。
白宮還曾表示會公布拜登的體檢報告,至今卻杳無音信。同樣,在中東問題上,拜登或只是在等美國恢復元氣,在尋求出拳的時機。
第二,美國看似在平亂實則在制亂
中東局勢向來復雜而多變,因此,美國的一舉一動都會牽扯出不少利益關系。
一方面,正值伊核談判的關鍵時期,以色列卻對伊朗的貨船發動襲擊,明顯是 極力抵制美國的重返伊核協定 。
然而,拜登的態度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示好伊朗的同時,實際上也是點燃了以色列心中憤恨的火苗, 德黑蘭和以色列的矛盾或也將因此再度激化 。
另一方面,現在中東面臨撤軍問題不止伊拉克,還有 阿富汗 。可關鍵問題就是,在各國駐軍都在等待美國信號撤離阿富汗的時候,美方卻 舉棋不定 了,原定5月1日撤軍時間變得不太現實,這激起了塔利班的怒火,硝煙也再次在阿富汗彌漫開來。
現如今, 有一紙之約的明明是白宮和塔利班 ,可美國卻先從沒有任何協定的伊拉克開始撤軍,屬實是一種「 挑釁 」行為。
如此一來,阿富汗越亂,美國就越難撤軍,而美軍賴著不走,塔利班的報復行動或也將更為頻繁。
總之, 牽一發而動全身 ,面對混亂與沖突,美國只是用新的悲劇取而代之。
第三,新一輪的「多事之秋」已然來臨
美國無論是真心實意地想解決中東問題,還是背地裡打著自己的「算盤」,不可否認的是它的那顆「逐利之心」是亘古不變的。
只不過,在美俄這樣大國的對抗之間,許多小國卻無奈淪為了「 魚肉 」。對於中東而言,為了「美元地位」,拜登也不會輕易放棄這片「沃土」。
所以,表面的風平浪靜其實隱藏了許多的暗流涌動。
而冷靜、謹慎,自強其身或才是現如今國際 社會 的生存之道!
⑵ 美伊兩國達成協議,拜登或將取消所有制裁
在國與國的交流當中,利益無疑是各個國家考慮的一項重要因素,而美國和伊朗之間的外交關系之所以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維持著十分緊張的關系,主要原因也是雙方自身的利益受到了影響。
不過根據此前的消息來看,為了能夠緩和兩國之間的關系,美國拜登政府接連作出表態,在對伊朗的制裁措施上面將會進一步地放寬,甚至會取消此前採取的對伊制裁措施。
需要知道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伊朗都遭受著來自美國的強勢制裁,而這一情況也導致石油出口貿易這項伊朗的支柱產業很難得到進一步發展,伊朗自己的經濟狀況也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並不理想。
不過根據本月16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消息顯示,伊朗外交部已經做出了明確表態,美國和伊朗已經達成了統一的意見和協議,這一情況也代表著前任美國政府向伊朗展開的一系列制裁,在拜登的領導下將會遭到解除,這一情況對於伊朗而言可以說具備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因為在這些制裁措施解除之後,伊朗在石油資源出口上面將會得到大規模的提升,而伊朗的經濟也會迎來一個十分難得的復甦契機,其每天的石油出口量或許會迅速的攀升到150萬桶。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本月8日的時候還曾做出表態,美國政府並不會選擇將針對伊朗的眾多制裁措施完全解除,而在短短幾天內美國政府的態度就發生了如此巨大的改變。
事實上,美國和伊朗之間存在的分歧主要就是集中在所謂的「去美元化」行動上面,而如今在美國不斷對外釋放積極信號,希望能夠緩和雙方關系的情況下,伊朗最終也向美國給出了積極回應,這也意味著此前的「去美元化」行動或許會成為 歷史 ,因為在美伊兩國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伊朗顯然不會採取其他的行動來向美國發起反擊。
同時對於伊朗來講,由於長期以來都飽受美國制裁措施帶來的巨大壓力,其國內的經濟狀況十分相當惡劣,民眾的生活水平也一直得不到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伊朗自然想要通過相應的行動來恢復其國內的石油資源出口,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恢復自身的整體實力,在這樣的前提下美伊兩國如今能夠達成一致也就並不讓人感到意外了。
⑶ 改變心意美國稱將加大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伊朗又將動盪不安
圖為伊朗
2012年,對伊朗的國際制裁加劇,導致油價下跌,給伊朗經濟造成了較大的損失,隨後美國就一直利用「石油」來打擊伊朗的經濟。在2018年5月時,特朗普公開撕毀《伊核協定》,宣布對伊朗進行單方面的經濟制裁,美國與伊朗的關系一度降到了冰點,而美國新任總統拜登上台之後說:美國回來了!並要對之前特朗普「退出的群」重新加入,美伊關系似乎又好轉起來了,但是最近傳來伊朗大搞濃縮鈾,使得拜登不得不重新審視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圖為美國總統拜登
根據彭博社報道,美國新當選總統拜登正在努力彌補伊朗的經濟損失,並尋求在不解除經濟制裁的情況下,緩解伊朗金融危機的影響。此舉似乎旨在恢復與伊朗的2015年核協議。
此舉似乎旨在恢復與伊朗的2015年核協議。
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達到了 歷史 最高水平,尤其是在特朗普在白宮任職期間。 在2018年,特朗普宣布單方面退出核協議,隨後恢復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2020年1月,特朗普下令進行無人駕駛飛機打擊,殺死伊朗最高統帥卡塞姆·蘇萊曼尼,因為這個國家極具影響力的人物被暗殺,在事件發生不久後就引起了許多極端團體的情緒激動。
盡管沒有對特朗普的安全構成直接威脅,但伊朗確實採取了報復性措施,並終止了其限制鈾濃縮計劃的承諾。自那時以來,特朗普政府對伊朗的活動一直持強硬立場,華盛頓一再警告伊朗站穩腳跟或面對現實。
圖為伊朗將軍蘇萊曼尼
據報道,美國正在考慮幾種選擇,包括提供轉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條款,以幫助伊朗借入資金以克服這場飽受流行病困擾的經濟危機。華盛頓還在權衡是否放鬆對伊朗的制裁,而這些制裁阻礙了有關的國際援助到達伊朗。
拜登目前正在考慮推翻在特朗普任職期間做出的一系列決定。在拜登政府執政期間,與伊朗核協議的重新考量,一直是最引人注目的外交政策和挑戰。雖然拜登一直對特朗普放棄核協議的決定表達不滿,而遲遲沒有行動,但事實仍然是伊朗一直沒有表達出與美國合作的興趣。
據路透社報道稱,該國違反了國際相關限制核活動的協定,即伊朗將鈾濃縮擴大到「允許范圍」以外。伊朗最新的濃縮鈾庫存超過2.4噸,是該交易設定的上限的12倍,盡管仍遠低於伊朗在簽署該協議之前的八噸以上。這個中東國家一直在生產濃縮鈾,其純度高達4.5%,高於規定上限3.67%。
拜登此前曾強調,如果伊朗恢復嚴格遵守該協議,美國將重新加入該協議,以換取解除制裁。而在拜登被任命之前,伊朗政府的想法是,特朗普和拜登的政策本質上都是一樣的,而且是針對伊朗的,但是據目前拜登所做的一些政治跡象,表明如果美國重新加入伊核協議,情況確實會發生好轉,最起碼比現在要好。
⑷ 美伊兩國達成協議,拜登或將取消所有制裁
1. 在國際交往中,利益是國家決策的重要考量。美國和伊朗長期緊張的關系,主要是因為雙方的利益受到了沖擊。
2. 據報道,為了緩和兩國關系,美國拜登政府表示將放寬對伊朗的制裁,並可能取消前任政府實施的制裁措施。
3. 長期以來,伊朗遭受美國的嚴厲制裁,尤其是石油出口這一經濟支柱受到嚴重影響,導致伊朗經濟狀況不佳。
4. 據16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伊朗外交部確認,美伊已達成協議,前任美國政府實施的制裁將在拜登領導下解除。這對伊朗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制裁解除後,伊朗石油出口量有望大幅增加,經濟將迎來復甦良機,日出口量可能達到150萬桶。
5.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8日的講話中還表示不會完全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但美國政府的態度在短短幾天內發生了巨大轉變。
6. 美國和伊朗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去美元化」行動上。在美國積極尋求緩和關系的情況下,伊朗也給予了積極回應,這意味著「去美元化」行動可能成為歷史。
7. 對伊朗而言,長期受美國制裁的影響,國內經濟狀況嚴峻,民眾生活水平提升受限。因此,伊朗希望通過恢復石油出口來增強國力,這也是美伊能夠達成一致的原因之一。
⑸ 若以色列和伊朗真的開戰,結果會是怎樣
美國和伊朗之間關於伊核協議的博弈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這也是拜登上任以後要做的第一件大事。
而美、以之所以會有如此親密的關系,也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敵人」——伊朗。因為一些宗教原因,伊朗和以色列長期處於互看不順眼的狀態,而伊朗和美國之間的矛盾則是因為伊朗不願別國干涉自己的主權。
伊以之爭,誰將取勝?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以色列、伊朗成為中東地區頗具影響力的三股力量。在美國的支持下,以色列一度成為中東地區對抗伊朗的主力軍,時不時就會對伊朗的勢力進行打擊,兩國的關系也因此急速惡化。如今,伊朗的武器禁運已經解除,軍事的發展也不再受限制,必然會抓住機會對以色列進行報復,那麼如果兩國真的交火,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勝負其實早已確定,兩國的實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表面來看,伊朗的部隊總人數約有100萬,而以色列軍隊僅有不到20萬人,即使在緊急動員下,也只有50萬人左右,伊朗在人數上似乎已經占據了優勢。但是當今軍事的對抗早已不是人數的比拼,制空權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據統計,以色列擁有600多架戰機,而伊朗的戰斗機數量則不到100架,這樣懸殊的數量,一旦開戰,伊朗有可能很快失去制空權從而兵敗。
⑹ 約瑟夫·拜登外交道路
約瑟夫·拜登在美國外交舞台上活躍,尤其在參議院外交事務上取得了顯著成就。作為中東問題專家,他批評過「伊朗門」事件,參與過與蘇聯的限制戰略武器會談,並支持波斯尼亞人對抗米洛舍維奇。在911事件後,拜登反對布希政府的單邊主義政策,對伊戰持批評態度,認為應先盡外交努力再考慮軍事行動。他長期擔任參議院對外關系委員會主席,對軍備控制、核不擴散等問題有深入參與。
2004年大選,拜登的外交政策主張吸引了民主黨候選人克里,甚至有邀請他擔任國務卿的計劃。拜登強調維護女性權益,推動強硬立法打擊家庭暴力,並在奧巴馬擔任總統期間,成為處理阿富汗等國際問題的關鍵人物,主張負責任的對外政策。他支持與中國的對話與合作,認為美國應以模糊態度應對台灣問題,避免承諾軍事介入。
拜登在國際關系中的影響力體現在他對巴爾干半島沖突的解決、對華政策的制定以及對全球問題的關注,如艾滋病、氣候變化和自由貿易協定。他主張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共同工作,推動國際秩序的融合。在面臨經濟和安全挑戰時,拜登的訪問計劃反映了中美關系的復雜性,經濟問題成為雙方會談的重要議題。
在即將進行政府更迭的美國,拜登的外交經驗和堅定立場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在面對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和國內經濟壓力下。他的出現迎合了尋求變革和穩定力量的需求,人們期待他能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維護美國利益。然而,中美之間的經濟和安全問題、以及各自國內的挑戰,都將是拜登外交道路上需要應對的挑戰。
(6)拜登對伊朗有什麼態度擴展閱讀
約瑟夫·羅賓內特·「喬」·拜登(JosephRobinette「Joe」Biden,Jr)1942年出生於美國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美國特拉華州的律師和政治家,美國現任副總統,前任特拉華州資深聯邦參議員。拜登於1972年當選美國參議員,是美國歷史上排名第五的最年輕的參議員。也是特拉華州在任時間最長的參議員(1973-2009年)。他曾於1988年和2008年兩度競選美國總統,均告失敗,並於2008年和2012年兩度作為奧巴馬的競選搭檔。
⑺ 同時與中俄兩大國為敵拜登:再加一個伊朗!美國為何堅持獨霸全球
因為他們和日本是同一類的,驕傲自大,認為軍事和經濟能力特強,表面上看不起中國實際上卻很忌憚。
因為中東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主要矛盾是資源分配不均造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離我們遠去,但戰爭給我們帶來的痛苦還不止於此。 我國已經距離戰爭時期40多年,但我們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當今世界正處於和平時期最長的時期,但仍有部分地區發生局部戰亂。 美國總統和俄羅斯總統相繼訪問了伊朗。 中東一直是大國博弈的地區。
讓我們看看俄羅斯。 這位美國冷戰對手前蘇聯的繼承者,在軍事上,至今仍位居世界前列。 特別是在戰略核武器方面,美國一直以來都把他視為自己的對手。 雖然表現上很高興喝酒,但那是政治家的把戲,背後插不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