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告訴我伊朗的國防力量和軍事力量,越具體越好!
伊朗是中東地區的「大塊頭」,其人口是伊拉克人口的2.5倍多,面積相當於伊拉克的4倍。綜合國力也是海灣地區最強的.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自從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後;伊朗就一直在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並擁有了中東最強大的導彈庫和首屈一指的武裝部隊。
伊朗陸軍是伊朗武裝力量的主體,總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主戰坦克約1400輛,其中不乏先進的T-72型和「酋長」主戰坦克。特別是伊朗自行生產的「佐勒菲卡爾」系列坦克,吸取了西方的先進技術,成為伊朗地面裝甲力量的骨幹。
伊朗地面武裝力量的機械化程度比較高,除了坦克,伊朗陸軍還擁有近百輛裝甲偵察車、上千輛步兵戰斗車和裝甲輸送車。其擁有的近600架直升機更非伊拉克、阿富汗可比。此外,伊朗還擁有牽引火炮約2000門、自行火炮約300門,以及數量龐大的火箭炮,尤其是伊朗的導彈更是其威懾美以的「撒手鐧」武器。
伊朗軍方公開表示,如果美國和以色列襲擊伊朗核設施,伊朗將用導彈進行還擊。如果美國對伊朗實施「斬首」行動,發動大規模軍事攻擊,伊朗將採取誘敵深入戰術,利用伊朗領土廣闊和地形復雜的特點阻擊入侵者。同時,火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切斷海上石油通道,將戰火燒到整個地區,使美國在軍事和外交上陷於被動。
伊朗的「流星」、「飛毛腿」和「征服者」系列導彈以及正在研製的隱形導彈,射程分別為200公里到1300公里以上。首先是中遠程導彈。用伊朗外長的話說,伊朗的軍事戰略日益依賴精密的遠程導彈,如「流星-3」和「法塔赫-110」導彈,兩者都可以擊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任何目標。「流星-3」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300公里,彈頭重1600磅,如果將該型導彈部署在伊朗西部地區的話,幾乎整個中東和海灣地區都將在打擊范圍之內。有消息稱,升級後的「流星-3」射程可以達到2000公里,能夠打到歐洲中部。
這些導彈按里程,雖然打不到美國本土,但是要打擊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打擊以色列的戰略目標已經不在話下。此外,伊朗現行裝備的「飛毛腿」B型導彈(射程為325公里)達300多枚,「飛毛腿」C型導彈(射程為550公里)達60多枚,可打擊美軍駐阿富汗基地。雖然「飛毛腿」導彈的精確度不高,但數量如此龐大的導彈群打出去誰也受不了。
伊朗的「征服者」型導彈(射程約200公里)是使用固體燃料的新型中短程導彈,伊朗軍方人士稱它是全面解讀伊朗軍事實力「世界上打擊精度最高的導彈之一」。伊朗的這些導彈的確使美軍深感頭疼,也是其能夠抗衡美國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以說,各類導彈是伊朗實施抗美計劃最有力的「本錢」。
在海灣地區,伊朗算得上是一個海軍大國。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伊朗一直比較注重海軍實力建設。在前國王巴列維時期,伊朗就從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購買了大量的海軍裝備,建立起了當時本地區最為強大的海軍。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伊朗霍梅尼政權受到國際社會的制裁,美、英等國對伊朗實行武器禁運,再加上後來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伊朗海軍發展受到嚴重阻礙。自80年代末,伊朗把海軍建設重新提上議事日程,海軍在每年的國防預算中佔有很大的比例,其中1996年大約為27億美元,近年更是大幅上升。
波斯灣長約1000千米,平均寬200千米,平均水深60米,最窄處霍爾穆茲海峽寬46千米。由於受到狹小水域的限制,伊朗海軍並沒有采購大型軍艦(除數艘老式驅護艦和3艘「基洛」級潛艇外),轉而對一些小艇十分感興趣。伊朗認為,其岸艦導彈足以封鎖霍爾穆茲海峽,進而扼住波斯灣咽喉。為此,伊朗海軍采購了大量機動靈活、善於突擊的戰斗小艇,給人一種「海上游擊隊」的感覺。您可別小瞧這支「游擊隊」,它的小艇戰斗群機動性特強,而且艇的干舷較低,能夠躲避反艦導彈,可以在己方岸艦導彈的掩護下,形成對波斯灣航道和海域的封鎖和半封鎖狀態。
近年,隨著國防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伊朗海軍現代化步伐明顯加快。由伊朗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游泳者15」號袖珍潛艇,於2000年8月29日在阿巴斯港建成下水,這是伊朗海軍的第一艘國產潛艇。1996年宣布自行建造3艘1000噸級驅逐艦,至2002年上半年,首艘「摩傑」號(Moje)完工,這是伊朗海軍的第一艘國產驅逐艦。據伊朗海軍稱,這艘驅逐艦安裝有先進的電子系統,具備反潛、防空作戰能力。除自行建造外,伊朗海軍還積極謀求從國外引進新型武器裝備。據報道,伊朗海軍正在考慮購買中國新式導彈攻擊快艇「中國貓」。該艇長23米,動力裝置為2台柴油機,最大航速約50節,裝備4枚C802或C701反艦導彈,伊朗將是「中國貓」的第一個客戶。
目前,伊朗海軍擁有兵員2萬人左右(包括約2000人的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主要海軍基地有5個,其中在波斯灣有阿巴斯港、布希爾和霍梅尼港,在印度洋有恰赫巴哈爾(潛艇基地),在裏海沿岸有恩利澤。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3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3艘和輕型護衛艦12艘。
潛艇俄制「基洛」級3艘,被分別命名為「塔列克」號(901)、「諾爾」號(902)和「尤尼斯」號(903),1988年簽約訂購,為877EKM型,1992年開始加入伊朗海軍戰斗序列。潛艇全長73.8米,水下排水量達到3000噸,最大下潛深度300米。主要攻擊武器是魚雷,艇艏裝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外加12枚備用魚雷,滿裝共18枚魚雷,並可攜帶24枚水雷。「基洛」級潛艇使伊朗海軍戰力得到大幅提升,可說是伊朗最具威懾力的「王牌戰艦」。
另外,還有4艘袖珍潛艇。其中3艘水下排水量90噸,艇長19米,寬2.8米。1艘為2000年建成的國產貨。這些袖珍潛艇可執行佈雷、運送蛙人、水下突擊及偵察等任務。
驅逐艦「巴布爾」級3艘,原為上世紀40年代建成服役的美艦,伊朗巴列維國王時期購入。艦長114.8米,滿載排水量3250噸,雙軸,最大航速34節。主要武器有4座「標准」SM-1MR箱式艦空導彈發射架,備彈8枚;雙管127毫米炮和23毫米炮各2座。艦上裝有各種雷達和1架AB204AS直升機。
護衛艦「阿勒萬德」級3艘,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服役。艦長94.5米,滿載排水量1350噸,最大航速39節。主要武備有1座5聯裝「海殺手」Ⅱ型艦艦導彈發射架、1座114毫米炮、2座雙管35毫米炮、3座20毫米炮、2挺12.7毫米機槍和1座3管火箭發射裝置。
輕型護衛艦「巴延多」級2艘,20世紀60年代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1135噸。主要武備有2座Mk34 76毫米炮、2座雙管「博福斯」40毫米炮、2座20毫米炮和2挺12.7毫米機槍。
導彈艇「滬東」級10艘,中國造,1994年開始服役。艇長33.6米,滿載排水量205噸。武備有4枚C802(亦說C801)反艦導彈、1座雙管30毫米炮,安裝有SR-47A對海搜索雷達、FMl070導航雷達、「谷燈」341火控雷達。
「卡門」級10艘,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275噸,航速37.5節。武備有4枚「魚*」或C801反艦導彈、1座「奧托·梅萊拉」76毫米炮、1座「博福斯」40毫米炮。另有原蘇制「奧薩」Ⅱ級導彈艇1艘。
除上述外,伊朗海軍還擁有炮艇3艘、大型巡邏艇3艘、近岸巡邏艇90艘、後勤登陸艦6艘、坦克登陸艦5艘、氣墊艇10艘、近岸掃雷艇3艘、近海掃雷艇2艘、補給船1艘、供給船2艘、支援船7艘、淡水船4艘、供給艇13艘,另有數十艘小艇。海軍航空兵約2000人,裝備各類飛機20多架。海軍陸戰隊有兩個旅。
2. 伊朗海軍的介紹
在海灣地區,伊朗算得上是一個海軍大國。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伊朗一直比較注重海軍實力建設。在前國王巴列維時期,伊朗就從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購買了大量的海軍裝備,建立起了當時本地區最為強大的海軍。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伊朗霍梅尼政權受到國際社會的制裁,美、英等國對伊朗實行武器禁運,再加上後來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伊朗海軍發展受到嚴重阻礙。自80年代末,伊朗把海軍建設重新提上議事日程,海軍在每年的國防預算中佔有很大的比例,其中1996年大約為27億美元,近年更是大幅上升。
3. 伊朗的軍隊為什麼叫「革命衛隊」
革命衛隊靠反美起家 在伊朗國內威信很高 伊斯蘭革命衛隊雖然被稱為伊朗「第二武裝」,實際上這支部隊卻是海灣地區最讓美國頭痛的一支部隊。 上世紀80年代,兩伊戰爭開始後,伊朗革命衛隊一方面與正規軍並肩戰斗,聯手對付伊拉克軍隊;另一方面單獨挑起了保衛國內安全的重任。 戰場上,伊朗革命衛隊有時與正規軍一起活動,有時獨自行動。1986年,伊朗革命衛隊成立了海上部隊和航空部隊。為了襲擾伊拉克,阻止外國購買伊拉克石油產品,伊朗革命衛隊在海灣地區對伊拉克油船進行了多次襲擊。在這一過程中,革命衛隊在伊朗國內逐漸樹立起威信,不少伊朗年輕人都以加入革命衛隊為榮。 兩伊戰爭中,革命衛隊逐漸在後方成立了民兵組織。到1985年,伊朗全國大約有300萬志願者在革命衛隊的1.1萬個訓練中心接受培訓。在兩伊戰爭的最後3年中,很多奔赴前線的伊朗士兵都曾接受過革命衛隊的軍訓。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成立緣於推翻親美的最高統治者,它的壯大是為了抵抗當時受美國支持入侵伊朗的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如今,如果美國對伊朗動武,負責抵抗的主要力量又將是革命衛隊。不得不說,這確是一支和美國積怨很深的武裝力量。
4. 伊朗到底是什麼制度,為什麼有兩個軍隊,相互是什麼關系
1. 伊朗的政治體制是政教合一的體系,這意味著宗教領袖在國家政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2. 伊朗的武裝力量由兩大部分組成:國民軍隊和伊斯蘭革命衛隊。國民軍隊是伊朗的正規軍隊,負責國家的國防事務,包括陸軍、海軍和空軍。
3. 伊斯蘭革命衛隊是在伊朗伊斯蘭革命後成立的,具有強烈的宗教背景。它的存在與伊朗的宗教領袖有關,這位領袖同時也是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4. 盡管在1989年伊朗政府試圖將兩支軍隊合並,但革命衛隊仍然作為一個獨立的部分存在。在一般情況下,革命衛隊不會主動出動,但在戰爭期間,他們通常與陸軍協同作戰。
5. 在國內出現叛亂或其他安全問題時,革命衛隊會與地方民兵武裝,即所謂的民眾動員軍合作,共同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6. 無論是國民軍隊還是伊斯蘭革命衛隊,它們都直接受到宗教最高領袖的領導。這種領導結構確保了伊朗的軍事力量與國家的宗教政策緊密相連。
5. 全球軍隊的名字有哪些
中國叫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四總部,設軍委,為最高指揮機關。
朝鮮叫朝鮮人民軍,朝鮮人民軍的前身是金日成主席於1932年4月25日創建的朝鮮人民革命軍,並於1948年2月8日成為正規化的朝鮮人民軍。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親自擔任國防委員會委員長、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的職務。朝鮮人民軍總部設有總政治局、總參謀部、後勤總局、技術總局等和直屬國防委員會的人民武裝力量部。朝鮮人民軍的最高軍銜為大元帥。已故金日成主席在1992年4月被授予大元帥軍銜。其他軍銜依次為元帥、次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以及校官和尉官。
美國軍隊的總指揮是參謀長聯席會議,地點在五角大樓,五角大樓(The Pentagon),又稱五角大廈,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西南方的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縣,是美國國防部辦公地,美國最高軍事指揮機關所在地,這座建築成正五邊形,故名「五角大樓」。 美利堅合眾國軍事力量根據憲法由總統擔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國家安全委員會為最高防務決策機構,國防部為總統領導與指揮美國軍事力量的最高機關。在此基礎上,美國軍事力量可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聯席會議(Joint chiefs聯席會議即參謀長聯席會議,它屬於國防部下轄的作戰指揮系統或隸屬於它的各聯合司令部、特種司令部。聯席會議既是總統、國防部長、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軍事咨詢機構,也是總統和國防部長向聯合司令部和特種司令部發布作戰命令的軍事指揮機關)、陸軍、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國民警衛隊、海岸警衛隊。陸軍,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分屬於陸、空、海軍部三大軍事部領導。海岸警衛隊根據法律是武裝力量的一個部分,平時由運輸部維持和使用,兵力則不計算在三軍後備役范圍內。國民警衛隊屬於後備役范圍內,下轄陸軍國民警衛隊和空軍國民警衛。三軍加海軍陸戰隊的後背役部隊屬於精選後備役部隊。
德國聯邦國防軍(德語:Bundeswehr)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武裝力量的統稱,由陸軍、海軍、空軍、聯合後勤總部(德語:Streitkräftebasis)及聯合醫療部隊(德語:Zentraler Sanitätsdienst)所組成。德國軍隊歷史上的名稱 德國國防軍(Reichswehr)1919年-1935年 德國防衛軍(Wehrmacht)1935年-1945年 德國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1955年-現今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規定,德國國防部長擁有德國聯邦國防軍的最高指揮權,而在戰時則由德國總理統領。
法國軍隊統帥是總統,名銜Chef des Armées — 總統是最高司令長官。然而,法律規定最高執行權是政府 (由部會內閣決定,與總統的立場不一定一樣)。國防部長 ( 2007年是Hervé Morin)則負責國防預算,武器采購和營運。
法軍分成四個系統:
法國陸軍 (Armée de Terre)
步兵 (Infanterie)
山地兵 (mountain infantry)
裝甲兵 (Arme Blindée Cavalerie)
蘇聯紅軍,1917年至1946年間蘇聯軍隊的名稱。蘇聯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人數達最高峰,有超過一千一百萬軍官及軍人。打敗納粹德國後人數減至約五百萬人,而到冷戰末期時只有三百萬人。蘇聯陸軍和空軍的統稱,海軍稱為「蘇聯紅海軍」,當時還沒有防空軍和戰略火箭軍。俄羅斯軍隊體制是三軍種(陸軍、海軍、空軍),三兵種(戰略火箭兵、空降兵、航天兵),根據行政區劃設有6個軍區,4個艦隊,每個國家重要戰略地區都至少部署一個集團軍,人員、指揮部、戰斗設備、武器裝備、後勤保障和必要的預備隊應有盡有。
1.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 2.美國-全美武裝部隊,簡稱美軍 3.俄羅斯-俄羅斯聯邦部隊,簡稱俄軍 4.日本-日本自衛隊,簡稱自衛隊 5.英國-英國皇家武裝部隊,簡稱英軍 5.朝鮮-朝鮮人民軍 6.韓國-大韓民國武裝部隊 7.以色列-以色列國防軍,簡稱以軍 8.伊朗-分兩支:A.伊朗武裝部隊.B.伊斯蘭革命衛隊 9.越南-越南人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