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對古伊朗的稱呼
我國古代稱伊朗為波斯或安息。稱沙烏地阿拉伯為大食。
② 印度、日本、朝鮮、伊朗古時我國稱為什麼
印度 天竺是古代中國以及其它東亞國家對當今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陸國家的統稱。天竺歷史上相繼出現了四大帝國:孔雀帝國、笈多帝國、德里蘇丹國和莫卧兒帝國。在中國歷史上,對印度的最早記載在《史記·大宛傳》,當時稱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 對音)《山海經》記載「西方有身毒國」。漢書記載「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里,得蜀賈人市。」。 《後漢書·西域傳》記載「天竺國一名身毒」。唐初統稱為天竺。後來玄奘西域取經,根據讀音才正名為印度。 伊朗 波斯主要用來指明南伊朗的一片地區,從前以「Persis」和「Parsa」聞名。這兩個詞是指公元前1000年左右移居這個地區的印歐游牧民族的名字,最後他們被亞述人和迦勒底人所取代。最早提及「Parsa」發生在公元前844年亞述國王沙拉漫尼撒3世的史料中。波斯是眾多古代文明中發展程度較高的民族,但直到三世紀,這一文明才正式以波斯帝國的名號出現於歷史舞台。
大食,一伊朗部族之稱。也是中國唐、宋時期對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國的專稱和對伊朗語地區穆斯林的泛稱。
朝鮮 百濟(前18年-660年)又稱南扶余,是古代朝鮮半島西南部的國家。在朝鮮,百濟與高句麗、新羅一起被稱為三國。
新羅(公元前57年~935年) ,朝鮮半島三國之一,從傳疑時代開始,立國長達992年,是亞洲歷史上立國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公元503年始定國號為新羅。
高麗(lí)(公元918年~1392年),又稱高麗王朝、王氏高麗,是朝鮮封建王朝之一。
日本 最早對日本有確切記載的歷史著作是東漢史學家班固寫的《漢書》。該書《地理志·燕地》成日本列島為「倭」,當時日本列島的人接受了這一稱呼。
③ 伊朗以前有那些名字
伊朗古代一直叫波斯,直到1935年正式改為伊朗.但到薩珊王朝伊朗人就已自稱伊朗了.中國史書中的安息國是指伊朗的帕提亞時期.
伊朗各朝代: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A2%E6%96%AF
④ 古代問別人國家怎麼說
稱呼方法都不相同,以下是我國古代有往來的國家稱呼:
日本:東瀛、扶桑,漢朝稱倭奴國;
朝鮮:高麗、新羅、百濟;
印度:漢朝稱身毒、唐朝稱天竺;
越南從前是中國的領土,稱交趾,在此設縣;
泰國:暹羅;
古羅馬:大秦;
阿拉伯:大食;
伊朗:波斯、安息、帕提亞;
俄羅斯:清朝叫羅剎。
自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叫「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我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直到辛亥革命時,才把「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全國解放後,我們也把「中國」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⑤ 中國歷代對外國人的稱呼
一、亞洲:
1、對日本稱呼:扶桑、東夷、東瀛或倭奴;當侵略我國時,又稱日本人為倭寇。
2、對朝鮮稱呼:樂浪郡、高麗和新羅。
3、對越南稱呼:安南。
4、對菲律賓稱呼:呂宋。
5、對泰國稱呼:暹羅。
6、對柬埔寨稱呼:扶南、真臘和高棉,新中國建立後還曾稱呼為紅色高棉。
7、對緬甸稱呼:撣國、驃國、蒲甘和大光等。
8、對阿拉伯稱呼:大食。
9、對伊朗稱呼:波斯或安息。
10、對印度稱呼:身毒和天竺。
11、對稱呼尼泊爾:尼婆羅。
12、對印度尼西亞稱呼:爪哇或三佛齊。
13、對馬來西亞稱呼:柔佛或馬六甲。
14、對寮國稱呼:堂明、南掌和寮國。
15、對斯里蘭卡稱呼:錫蘭。
二、歐洲:稱呼歐洲人為歐羅巴人。
1、對古代羅馬也就是今天義大利稱呼:大秦。
2、對法國稱呼:高盧。
3、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稱呼:佛郎機。
4、對英國人稱呼:撒克遜。
5、對俄羅斯稱呼:羅斯、基輔羅斯和羅剎等。
三、非洲:稱呼非洲人為昆侖奴人。
1、稱呼埃及:米昔兒。
2、稱呼索馬里:弻琶羅。
3、稱呼東非為甘棠。
4、稱呼蘇丹為努比阿。
5、稱呼肯亞為麻林國。
⑥ 伊朗伊拉克是一個國家嗎
伊朗伊拉克不是一個國家。
伊朗和伊拉克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伊朗在古代為波斯,而伊拉克在古代為巴比倫;伊朗不屬於阿拉伯國家,而伊拉克為阿拉伯國家;伊朗與伊拉克這兩個中東鄰國,曾在薩達姆時期兩國仇恨很大,打了近10年的兩伊戰爭,使兩國損傷很大。而今因為共同利益走在一起,共同抵抗美國的壓制。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5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7。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國簡稱「伊拉克」(Iraq),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南方是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敘利亞,伊朗和約旦各位於其東西兩側。
兩伊戰爭
兩伊戰爭(阿拉伯語:الحربالعراقيةالإيرانية,英語:Iran-Iraq War,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伊朗稱為伊拉克入侵戰爭、神聖抗戰、或伊朗革命戰爭,伊拉克稱為薩達姆的卡迪西亞,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
⑦ 伊朗的古代史
據史書記載,伊朗的歷史始於2500年前的早期的阿挈美尼德,但從那時起直到伊斯蘭文明始於伊朗以來,有關早期伊朗的史料都是由伊朗最大的敵人——古希臘人所記載的。因此盡管人們常說古希臘的歷史學家通常能很忠實地記載事實真相,但人們對伊斯蘭文明之前的伊朗歷史不能完全依賴於這些來源。
設拉子古波斯王國古跡(帕斯波利斯)設拉子古波斯王國古跡(帕斯波利斯)
是不是因為伊朗沒有自己而HERODOTUS和XENOPHON(古希臘史學家),仰或伊朗的史料經過後面的幾次入侵而遭到毀滅?答案不得而知。古代只有一些神話故事得以倖存,它們在薩珊王朝時期收集起來。一旦波斯語在穆斯林的伊朗得以形成後,伊朗最大的詩人之一——菲爾杜西即將這些神話故事改編成了一部宏大的敘事詩——(列王記> 《王書】其中一些部分已被譯成英文、法文、德文和一些其它優秀的文學作品,但對於古代伊朗的歷史,人們不得不依賴於古希臘人的記載和考古發現。
伊朗民族的起源Iran's Ethnic Heritag
盡管「伊朗人主要是雅利安種族「的說法確為事實,但實際上他們是由很多種族和民族融合而成的。在雅利安人到達之前住在伊朗高原的是古代亞洲人;而雅利安人大多是在公元前第一個1000年內移入伊朗高原的;然後是後期征服者的後代:阿拉伯人,突厥人和蒙古人。
據考古發現,在雅利安進入伊朗之前,住在伊朗高原上的人種既不是閃米特也不是雅利安人。這些男女屬於某一生活在亞洲西部的種族,他們的生存范圍從今天的土耳其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地中海地區。古代亞洲人漸漸在伊朗定居下來,他們的活動范圍漸漸地向高原的西部一直延伸到ZAGROS山脈。很明顯,這些古亞洲人發展了農業,特別是種植了大麥和小麥;並發展了制陶藝術,其實古代的制陶藝術起源於原始時期經太陽曬乾的磚頭。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不得面對周圍其他的人種,以及那些與他們的文明大相徑庭的文明。於是從北面來了一些部落,和平地同這些古代亞洲人慢慢融合,定居在原屬於古代亞洲人的土地上。而在南面,這些古亞州人同SOOOOPOTAMIA的閃米特人也有了聯系,這些閃米特有當時正在發展的一種以城市為中心並配以復雜的政治及軍事結構的農業文明。也許人們會想,既然古亞洲人住在富含礦石等原材料的山區,而富足的閃米特盛產各式食物和日用品,這兩種人應該能夠和睦相處,互通貿易的。然而事實上,這兩種人在幾個世紀內都在進行無休止的戰爭。盡管閃米特人整體實力較強,且也常常獲勝,然而事實卻與此相反,閃米特人卻被文明程度不及他的高原人所征服。最終占亞洲人中的一個名為ELAMITES的部落控制了ASSURE到波斯灣的整個底格里斯山谷。他們發展了讓後人矚目的文明,但卻被以後的巴比倫人所顛覆,其文明也隨之毀於NABCHANDNEZZARI的統治之下。
與此同時,在ZAGROS山脈融合在一起。雅利安人漸漸的從北部平靜地融入了古亞洲人的領地,並與他們融匯在一起。ARYAN人則是今天人們所稱的「說印歐語系」人中的一支,而這些「說印歐語系」的人則是今天印度,伊朗和多數西歐人的祖先。
雅利安人在公元前3000-4000年間開始移民。他們的遷移分成三支隊伍:一支向西移往小亞西亞,第二支向東移往印度,第三支則選擇了中間的道路過QXUS河。他們向伊朗的遷移速度起先是十分緩慢的,但到了第一個一千年無論在頻率還是在速度上都有所增加。象這樣逐漸擴大的遷移速度持續了幾個世紀,這些新的移民同那些本地的居民慢慢融合,並在那兒定居下來。
經過幾個世紀移民,最終形成了在波斯帝國和伊朗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兩大王國:首先是在伊朗高原南部的波斯王國PARSA(希臘人稱之為PERSIS),它位於今天的法爾斯省和KHOUZIATA附近;然後是在今天伊朗西北部的MEDES。
居魯士的統治The Rule of Cyrus the Great
在ZAGROS山脈的另一則,同時興起了兩個閃米特人國家:
巴比倫和阿西里亞。但到了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出現於波斯地區,他征服了這些王國並將他們合並為一個實力強大的帝國——「波斯帝國」它在居魯士的領導之下變得日益強大。
阿契美尼德王朝The Archaemenid Dynasty
在居魯士死後,國家即陷入連年征戰的混亂局面,直至公元前521年,大流士被幾位高貴的王子選為萬眾之王從而即形成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的統治政績卓越:他發展了有史以來第一個由總督監管疆域的制度;他修建了高質量的公路;……
但在大流士以後,盡管他的繼承人曾力圖征希臘。但最終一個名為亞歷山大的年輕的MACEDONIAN人在公元前323年擊敗了大流士三世。
ALEXANDER THE GREAT和SELEUCUS NECTAR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Seleucus Nectar
亞歷山大很崇拜波斯文化風俗,也有效地將東西方,波斯和希臘融合一起,但在他生前卻沒能成功地建立起一個完善、團結的國家。因此在他死後,他的將軍們瓜分了該國。其中有一個名為SELEUCUS NICTAR的將軍獲得了阿契美尼德這塊地方,當時叫作「ASIA」(亞西亞),但並不包括JUDEA、阿拉伯半島和小亞西亞的一部分。
亞歷山大一樣, SELEUCUS NACTAR雖然是一個希臘人,但他卻成為了讓希臘人同波斯人和平生活在一起並享有平等權利的國王。在這段時期波斯和希臘兩種文明的碰撞使得人類在藝術和文化上有了許多重要的發展。
然而SELEUCUS卻並不善於治理國家,漸漸地許多省份開始脫離中央政府。最後經過多年的斗爭,帕提亞人(即安息人〕掌握了今天的伊朗和MESOPOTAMIA,並在將近300年內控著這該地區。
安息人王朝The Parthian Dynasty
原為游牧民族的安息人意識到被征服者比他們自己更為發達的文明,於是允許被征服者在安息人總督的控制下,保留他們的財產和行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