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境外輸入病例那麼多 境外輸入病例為什麼控制不住
我們都知道,隨著國外疫情越來越嚴重,國內出現了很多個境外輸入病例,尤其是在甘肅、上海以及浙江等地區。境外輸入病例也是我國防控的一個重要環節,那麼為什麼境外輸入病例越來越多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為什麼境外輸入病例越來越多
國內肺炎疫情形勢得到基本控制,但是國外爆發了肺炎疫情,形勢嚴峻,不少海外華人想要回到祖國躲避肺炎疫情,得到救治,而一些外籍同胞看到中國政府強有力的措施,也想到中國得到救治,中國暫時沒有關閉航班,所以每天有很多人入境中國,現在入境中國都需要集中隔離觀察14天,大家不必過於恐慌,出門記得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措施。
國內疫情漸趨平穩,境外「倒灌」成為新的隱憂。
這幾天,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從境外乘飛機湧入中國,雖然現在北京已經要求入境者必須集中隔離14天,但是境外輸入疫情的風險還是非常大。再加上少數不自覺配合隔離的人,讓這種風險變得更大。
從這些入境者的構成來看,大部分是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也有一些入了外國國籍的華人。現在官方媒體已經呼籲,建議留學生如非十分必須,暫停回國,減少長途旅行導致的感染風險。
境外輸入病例呈增長趨勢
從2月上旬起,我國境內新增新冠病例呈波動下降態勢——從2月4日的峰值2884例,逐漸下降至當前的不足50例。而此時,境外輸入呈現快速增長趨勢,並成為非湖北地區主要新增病例來源。我國2月29日-3月20日的新增病例中,13.09%的新增病例來源於境外。若將湖北省排除,則境外輸入病例佔比高達92.53%,其中,3月12日後所有的湖北省外新增病例全部來源於境外,且3月18日後湖北省暫無新增病例,境內所有的新增案例均來自於境外。
從新增數量上來看,全國新增病例數量呈現明顯下降趨勢,但實際上,數量上的下降主要是由於湖北省內新增病例下降,而非湖北省數據受境外輸入影響,仍處於波動之中。
例如3月4日、3月5日兩天,分別有146名和163名中國公民從高風險地區伊朗乘機抵達甘肅,而後甘肅在5日、6日分別新增11例和17例,直接導致非湖北省新增病例個數出現激增。
目前中國境外輸入病例有多少
截至3月25日24時,全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已破500例,達541例。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今日表示:中國境外輸入的確診人群中90%持中國護照,其中40%是留學生。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3月26日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國際發展合作署副署長鄧波清介紹中國關於抗擊疫情的國際合作情況,並答記者問。
境外輸入確診病例90%持中國護照,其中40%是留學生。
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介紹,中國境外輸入的確診人群中90%持中國護照,其中40%是留學生。這些數字說明旅行的安全風險很大,希望留學生和家長認真權衡利弊,做出正確的選擇。當前形勢下,留在當地可以避免長途回國時交叉感染,或因中轉國家邊控措施而中途受阻,也可避免對學業、簽證的影響。
據統計,3月25日0—24時,全國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7例(上海18例,內蒙古12例,廣東11例,北京6例,福建6例,陝西3例,天津2例,浙江2例,江蘇2例,雲南2例,山西1例,吉林1例,河南1例)。截至3月25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541例。
境外輸入病例在哪些城市
北京和上海,是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最多的兩個城市,分別為143例和94例,此外,廣東的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也達到了81例。
中國境外輸入病例大多出現在甘肅、北京、上海、浙江。甘肅的境外輸入病例主要來自伊朗;北京、傷害、深圳的境外輸入病例主要來自歐美國家,來源國家復雜多樣,英法意西都有;浙江的境外輸入病例主要來自義大利,因為光是浙江青田縣就有10萬海外僑胞在義大利。
根據北京市和上海市的規定,對於從境外輸入的確診病例,如果沒有參加基本醫療保險,醫療費用需要自行承擔。最後也有媒體表示,對於從境外回來躲避疫情的中國籍人士,留學生,大家需要給予更多的關心。
2. 馬可等人為什麼決定仍繼續走陸路
1269年,尼柯羅兄弟到達地中海東岸阿克拉城(Acre,今海法北),適逢教皇死,新教皇未立,遂回威尼斯。此時馬可已十五歲。1271年夏,尼柯羅兄弟攜馬可同來元廷復命。他們到阿克拉見新任教皇格雷戈里十世,教皇派兩名教士隨同他們東行。途中,二教士畏難不前,將教皇致忽必烈的書信和出使特許狀委託給尼柯羅等。於是,尼柯羅和馬可等三人取道伊利汗國境,經都城桃里寺(今伊朗亞塞拜然大不里士),至波斯灣港口忽里模子,原擬走海道,後決定仍走陸路,沿著古代絲綢之路,越過巴達哈傷高原和帕米爾高原,進入元朝轄境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然後由南道繼續東行,經斡端(今新疆和田)、羅布泊等地,至沙州(今甘肅敦煌西),又經肅州(今甘肅酒泉)、甘州(今甘肅張掖)、涼州(今甘肅武威)、寧夏(今寧夏銀川)、天德軍(今內蒙古呼和浩特東白塔)等地,於1275年到達上都。從此,他們僑居元朝17年。
3. 甘肅「羅馬村」在哪裡,為何會被稱為「羅馬村」
在今天的甘肅永昌縣,有三座高大的人形雕塑坐立在縣中心區域。與我們一般見到的中國歷史人物雕塑不一樣,這三座二男一女的雕塑刻畫的卻是外國人形象:卷發、高鼻、眼窩凹陷、身材高大。那麼為什麼在中國的土地上會有外國人的雕塑存在呢?答案記載在雕塑後面的花崗石上,原來此二男一女皆為羅馬人。
永昌縣者來寨常被人們稱之為“羅馬村”,這里不僅有一座完整的以古羅馬建築風格建成的方亭——驪靬亭記錄著古羅馬士兵來華的歷史,還有一座殘破的驪靬古城遺址在無聲地講述著驪靬縣的千年歷史。而在離者來寨不遠的河灘村尚還有20多戶古羅馬士兵後裔存活在世。
而除了血統長相上還有所不同之外,經歷了數千年漢族文明的影響甚至同化,這伙古羅馬後裔在日常生活和行為舉止上與當地漢族人並無二致。
4. 甘肅人和古羅馬人有關系嗎
據央視—10套節目《走進科學》節目播出過,甘肅人有少部分可能是古代羅馬人與當地民族融合的後裔。
而且還有一則新聞可供樓主參考:
中國西部甘肅省永昌縣的郊外生活著一群深眼窩、高鼻樑、皮膚略帶紅色的人。據說他們是2000年前遠征中亞的羅馬士兵的後代。而今,他們居住的地方被稱為「羅馬村」,當地的旅遊業也因此興旺起來。
從甘肅省省會蘭州驅車5小時就到達了永昌縣。該縣約有人口25萬,縣城中央矗立著古羅馬人和中國人石像。
當地的導游自豪地介紹說:「這是為了紀念羅馬人來這里而於1994年修建的,現在已經成為永昌的標志。」據說把古羅馬人和中國人石像擺放在一起,是為了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包容力,即使是與外族的軍人也能和平共處。
從石像所在的廣場沿北部郊外的石子路開車3 0分鍾,就是西漢時期賜予羅馬人的「驪軒城」遺址,現在只剩下了一部分城牆。據說是1989年蘭州大學的陳正義教授等研究人員發現的。
「驪軒」的名稱曾多次出現在中國古代的史料當中,據說是古羅馬的別名。後來的研究發現,漢語中「驪軒」的發音來自拉丁語「legion」,是羅馬軍團的意思。
據古羅馬史料記載,公元前53年羅馬執政官克拉蘇親率約4萬大軍遠征帕提亞(在今伊朗一帶),不幸戰死。其部下約6000人突破了敵軍的包圍向東逃跑後杳無音信。
據中國的《漢書·陳湯傳》記載,17年後的公元前36年,西漢王朝的戍邊軍隊在征討少數民族的過程中,遭遇了羅馬軍隊。陳正義教授等人結合中國和羅馬方面的史料,判定逃跑的羅馬軍人後來在中國居住了下來。據說這支軍隊後來歸順漢朝,作為僱傭軍在中國承擔起了戍邊的任務。西漢王朝賜予他們驪軒城。
起初,中國考古學家對這種觀點多持否定看法。然而,2003年驪軒城遺址附近發現了西漢時期的古墓群,從墓中發現了大約100具類似歐洲人的骨骼,身高在180厘米左右,從而證實了陳教授等人的看法。
能夠證明陳教授學說的另一個有力的證據是當地人的長相。據說羅馬人後代最集中的是距驪軒城最近的者來寨村。大約居住著300人,他們多數長著一副歐洲人的面孔。有的孩子父母親是亞洲人,但卻長著一雙藍眼睛。
他們的生活習慣也與周圍的村子有些不同。在埋葬死者時,周圍的村子都是頭朝北,而這里卻是朝西。有人推測這是表達對歐洲故鄉的思念之情。據說他們正月還吃一種像比薩餅一樣的食物,令人想起義大利料理。
最近,在國內外的媒體報道後,該村的知名度急劇提高。當地的居民也以「羅馬人」自居,大力發展旅遊業振興經濟。村子中央建起了仿古的羅馬宮殿式建築。當有遊客參觀或媒體前來采訪時,村裡的男人們就會穿起羅馬軍人的服裝,供客人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