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朗跟中國最近的部位
1. 伊朗位於中國西部邊境附近,兩國接壤的地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2. 該縣與中國其他地區以及中亞國家通過公路和鐵路相連,是重要的陸上貿易通道。
3. 塔什庫爾干縣距離中國西部邊陲較近,但若從伊朗最東部邊境的呼羅珊地區出發,至中國新疆塔什庫爾干縣的達坂,直線距離大約在1230公里左右。
4. 這一地區在歷史上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交流和商業貿易頻繁。
5. 目前,兩地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陸地交通線路,旅行和貿易通常需要通過第三國或者使用空中航線。
B. 伊朗的外交
據中國「史書」記載,漢武帝時,張騫派其副使訪問安息(即波斯),安息王令兩萬騎兵迎候,禮儀極為隆重。
東漢末年,安息王的太子、佛教高僧安世高也曾來漢訪問,並在中國呆了多年。
在中國南北朝時代,波斯派使節到中國北魏王朝友好聘問達十多次。隨著雙方友好往來,漢文化傳至西域,西域文化傳來中國,中國、伊朗等國的「絲綢之路」也全面暢通,為兩國的經濟及文化交流開辟了新的紀元。中國的絲綢、瓷器以及打井、煉鐵、制漆、繅絲等工藝源源傳入伊朗等西亞諸國,伊朗的物產如蠶豆、苜蓿、葡萄、胡桃、石榴等也源源傳入中國。
到了唐代,兩國往來曾達到鼎盛時期。後來,波斯遭外來侵略,波斯王親自到唐帝國訪問並請援,唐高宗封他為都督,遣將派兵護送他回國,但回國未成死於長安。其子尼列斯謀策復國未成,於唐中宗景龍年間返華也死於長安。當時,尼列斯率領數千波斯人,其中有些在唐朝當上了將軍、外交官、天文學家、醫學家和學者。
在戰亂的宋朝,陸上的「絲綢之路」幾度中斷。這時,造船業開始發達,羅盤針相繼使用,許多波斯人經由海路來到中國廣州、揚州和泉州等地經商,有的還在那裡安家落戶。這就是後人稱之為的海上「陶瓷之路」。據記載,中國發行鈔票的方法在元朝傳到了波斯,後來,波斯鈔票上的圖案還保留了中國文字。當時,兩國的史學家還合編史書「史集」。波斯等國的西域樂舞也盛行於長安。
在明代,明成祖和中亞的沙哈魯王子曾先後互派300人和500人的大型代表團互訪;鄭和七次航海訪問亞非各國時,其中3次訪問了波斯灣的忽魯謨斯(即今霍爾木茲)。當時,隨同鄭和訪問的費信曾寫紀行詩句描寫當地的風俗及特產。1516年,波斯旅行家阿里·阿克巴爾撰寫的《中國紀行》一書,後來,成為中、伊友好交往的珍貴史料和重要見證。據考證,多年來,兩國植物的傳播和移植就達幾十種。波斯的拜火教和摩尼教還曾在中國流行。伊中兩國在經貿合作上, 中國是伊朗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世界第三大貿易夥伴。
伊中兩國在文化上,中國同伊朗成立文化聯合委員會並定期舉辦會議。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伊朗的經濟實力位居亞洲第七位(次於中、日、印、韓、印尼、沙特)。2011年伊朗銀行經濟帳戶局的初步數據顯示,伊歷1389年(2010年3月21日-2011年3月20日),按當年基本價格計算,伊朗名義GDP為43,042,640億伊朗里亞爾,同比增長20.8%;按伊歷1376年可比基本價格計算,實際GDP為5,392,190億伊朗里亞爾,同比增長5.8%;GDP平減指數為798.24,同比變化14.3%。
2011年伊朗的名義基本價格GDP摺合4163.13億美元,名義市場價格GDP摺合4191.01億美元,人均名義市場價格GDP約為5610美元。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也比較發達,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發展很快。伊朗的機械製造業有了長足的進步。胡齊斯坦為石油工業區與重要出海門戶。
伊朗盛產石油,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歐佩克第二大石油輸出國。石油是伊經濟命脈和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石油收入占伊外匯總收入的一半以上。伊經濟保持穩步增長。2010年,伊國內生產總值4114億美元,同比增長2.9%,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478美元。 1920年起伊朗開始逐漸發展大規生產機房。在兩伊戰爭中,伊拉克轟炸伊朗石油化工工廠以及阿巴丹油田,導致石油生產速度減慢。1988年開始重建煉油廠,1993年才開始正常。但是在戰爭期間亦出現多個小型工廠為軍隊生產軍需品。
國家主要生產石油化工產品、鋼及銅製品。其他主要生產品包括汽車、家用電器、通訊設備、水泥、工業機械 (伊朗擁有西亞最大的機械工業)、紙張、橡膠製品、農產品、加工食品 、毛製品以及葯物。 紡織業由當地提供棉花及羊毛,有40萬人就業,當中2000人處於德黑蘭、伊斯法罕以及在裏海治岸地區一帶。
根據經濟學人指出,伊朗在全球工業排行排第38,生產總值佔230億美元。由2008至09年伊朗的工業生產成長值由69位躍升至28位。
2003年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報告指伊朗中小型企業發展障礙,包括缺乏監督、沒有有效的銀行系統、缺乏研發、缺乏管理技能、貪污、稅制不良、文化恐懼、教育限制、未能國際化、勞工技能不足、缺乏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不足、社會學習不足、以及傳統文化影響。但於最近的研究亦指數伊朗在各方面領域亦有急速的發展,包括科技、醫療、航天、國防以及重工業。在受到美國的經濟制裁下,國家急速成為工業化國家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伊朗農耕資源豐富,全國可耕地面積超過5200萬公頃,占其國土面積的30%以上,已耕面積1800萬公頃,其中可灌溉耕地830萬公頃,旱田940萬公頃。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3%,農民人均耕地5.1公頃。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其綜合收割機與拖拉機保有量分別為1.3萬台和36萬台。伊政府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農業,糧食生產已實現90%自給自足。
農業主產區集中在裏海和波斯灣沿岸平原地帶,大部分地區乾旱缺水。自2003年以來,伊朗政府逐年加大農業扶持力度,重點支持水利灌溉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業科研、信貸與自然環境保護,以便改良農耕環境,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力爭實現政府第四個五年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制定的13.5%的行業增長目標。 伊朗擁有全球10%的石油資源。伊朗亦擁有全球第二大天然氣的資源,主要在南帕斯,大多數天然氣用於國內。自1913年伊朗成為主要產油國。主要油田位於中部以及伊朗西部的Zagros山脈。石油亦可在伊朗北部以及沿波斯灣一帶的陸地。當地石油及天然氣以及水力發電設施提供國家的能源。2010年伊朗建造首個價值10億美元的布希爾核電站
1970年後期伊朗成為第四大產油國,當時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第二大產油國以及第二採油國由於1979年的革命,政府將產油量減少,因為國家需要儲存石油。油產量曾在兩伊戰爭期間減少。 1980年代油產量再次增加,修理損害的油管以及開采波斯灣沿岸的油田。
主要油田位於阿巴丹(建於1913年,是國家首個油田)、克爾曼沙赫及德黑蘭,但是未能符合當地對石油氣的需要。煉油業需要150億美元投資,在五年內發展到自給自足以及中止入口。油管連接煉油廠以及阿巴丹、Bandar-e Mashur及Kharg Island等岸邊城市。1990年伊朗國營石油及天然氣企業在接受外資下探索更多油田。
設法子的肥料廠,以及salouye世界最大乙烯設施是伊朗國葯的計劃,石油製品收益2007年達55億美元,2008年達到接近90億美元。
2004年度伊朗油產量達14億,純利達500億美元。官方估計如果計劃順利,2015年的收益達2500億美元。伊朗生產60-70%工業設備給當地使用,包括煉油廠、油輪、鑽油台、油井以及探索設備。
2008年伊朗油價在Kish Island開始進行交易交易以伊朗里亞爾及以其他主要貨幣(美元除外)進行。
2008年伊朗的能源消耗達60至70億美元。國家能源消耗量高於國際標准。伊朗回收28%的石油及天然氣,目前是達到回收率60%。伊朗在2008年補貼石油、電費及天然氣達840億美元。伊朗的天然氣消耗量僅次於美國以及俄羅斯,是全球第三。 受到經濟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響,包括政府所設立的基金已耗盡。估計服務行業的收益超越25%GDP的支出主要來自政府日常開支,包括軍事、薪金以及社會服務。
市區化對於服務業帶來了刺激。重要服務行業為公共服務,包括教育、商業、個人服務及旅遊業。伊朗科學的收益達9億美元(2005年),但過去15年未有顯著的增長。2000年代早期伊朗將研發的國民生產總值調至0.4%,落後於已發展國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將會占國民生經總值0.87%以及將會達到2.5%。
交通及通訊的GDP總值預計在2013年提升至460億美元,佔全國6.8%。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在1996年建議伊朗在交通及通訊僱用340萬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勞動人口。 伊朗有各種報刊1700餘種,大部分在德黑蘭出版。主要報紙有:《世界報》、《消息報》、《伊斯蘭共和國報》、《虔誠者報》、《使命報》、《和平報》和英文版的《德黑蘭時報》、《伊朗新聞報》和《伊朗日報》國際版。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是唯一的官方通訊社。1979年伊斯蘭革命前稱波斯通訊社。
國家廣播電視台成立於1966年,1979年改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聲像組織。電台用波斯語、阿拉伯語、英語、法語、德語及漢語等二十五種語言對外廣播。電視有7個台播放節目,並有3個衛星台向海外播出。2007年7月,伊朗開通伊首家英語電視台PRESS TV。
2009年10月11日,伊朗邁赫爾通訊社與新華通訊社簽署了兩社新聞交換協議。 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於2008年8月15日宣布,伊朗將會於近期發射本國第一顆自行研製的人造衛星。用於發射衛星的火箭和發射架等設施完全由伊朗自行研發。據伊朗通訊社祚8月17日援引軍方發表的聲明說,軍方當天成功發射「信使號」火箭,並將一顆名為「希望號」的自製人造衛星送上太空。此次發射的目的是對衛星運載過程、遠程發射系統、地面控制中心、地面信息站和指揮系統等進行全面測試。據報道,衛星目前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一切進展順利,達到了所有預期目標。而艾哈邁迪-內賈德也出席了衛星發射儀式。
伊朗提煉濃縮鈾被認為發展核武計劃,歐美威脅制裁其石油出口,伊朗揚言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作為反擊。
根據電子期刊的發展中國家資訊及通訊科技發展,伊朗在2002年佔1.1%的GDP,約15萬人從事資訊科技行業,當中2萬名人員從事軟體行業。2002年總共有1200家已注冊的資訊科技公司,當中200家從事軟體發展,2008年軟體出口數目達500億美元 在伊朗境內,所有媒體都受到國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並且必須有伊斯蘭教義指導部的批准,才能公開運作。這也包括網際網路。伊朗在2005年是世界的網志人口(bloggers)的第4大國家。
伊朗電信部長雷扎·塔格希普爾(Reza Taghipour)宣布,該國計劃在5個月內建成全國性區域網,以打造「清潔網路」。
塔格希普爾表示,到2012年8月,伊朗所有電信運營商只能為「國家互聯網」提供服務。此外,該國將用「伊朗電郵」和「伊朗搜索引擎」等服務,取代谷歌(微博)、Hotmail和雅虎等網站。
伊朗政府已經開始為「伊朗電郵」提供注冊服務,用戶需要提供全名和地址以供核實。 公路
伊朗公路總長15.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00公里;郊區公路9.38萬公里,其中瀝青公路4.53萬公里。注冊機動車452萬輛,其中小汽車272萬輛。
鐵路
伊朗鐵路總長9508公里,干線7265公里,支線2243公里,在建3300公里。擁有機車277輛,年運送旅客1311.1萬人次,運送貨物2639.2萬噸。
水運
主要港口有波斯灣地區的霍拉姆沙赫爾、布希爾、阿巴斯、霍梅尼、恰巴哈爾港和裏海地區的安薩里和諾沙爾港。主要船運公司有四家,分別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船運公司、伊朗—印度船運公司、瓦爾法加爾船運公司和裏海船運公司;擁有輪船112艘,貨物運輸能力3069萬噸,旅客運輸能力263萬人次。此外,伊是中東和波斯灣地區最大的油輪擁有國,有20萬噸級以上油輪26艘,油輪總噸位超過450萬噸。哈爾克島是伊最大的原油輸出港。
空運
伊朗共有機場83個,使用率為 34 %;其中14個軍用機場、61個綜合性機場(只有22個可降落飛機)和8個客運機場。德黑蘭、伊斯法汗、設拉子、大不里士、阿巴丹和阿巴斯為六大國際航空港。伊朗航空公司是伊境內最大的航空公司,擁有飛機83架,在23個城市間擁有航班,開通有赴海灣、亞洲和歐洲的33條國際航線。 2004年共運載旅客1133萬人次。
伊朗有通往中東、亞洲、及歐洲全靠龐大的航空網路。來自美國或澳洲的遊客需在亞洲或其它中東國家轉機才能飛往伊朗。大多數飛機在德黑蘭的邁赫爾阿巴德機場(Mehrabad Airport)著陸。
C. 最長的高速公路是多少公里
世界上最長的高速公路是 美國紐約至洛杉磯的高速公路, 全長4556公里。在20世紀末建成的環歐高速公路,全長達1萬公里。這條高速公路始於波蘭的拉格夫,越過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匈牙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義大利、希臘等國家,終點在土耳其和伊朗交界處的戈爾布拉克。
中國最長的高速公路是 連霍高速公路 (045國道)橫貫中國大陸的東、中、西部。連接江蘇連雲港和新疆霍爾果斯,全長4395千米,途經6個省,目前有41%的部分為高速公路,其它為一級公路,是中國建設的最長的橫向快速陸上交通通道,最終將成為中國高速公路網的橫向骨幹。
D. IKA是伊朗的哪個港口
伊朗的交通樞紐和港口信息如下:
伊朗的重要港口包括波斯灣的霍拉姆沙赫爾、布希爾、阿巴斯、伊瑪目·霍梅尼(IKA)以及恰巴題哈爾港,其中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不僅是國際機場,也是伊朗的旗艦機場,主要服務於國際航線,與阿聯酋航空公司、土耳其航空公司、漢莎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有合作關系。德黑蘭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THR)則主要負責國內航線,與伊朗航空公司等合作。
公路網路發達,總里程達到20萬公里,公路運輸是伊朗客運和貨運的主要方式。鐵路方面,總里程12998公里,雖然主要線路如德黑蘭至各主要城市,但由於設施和車次限制,鐵路客運並非首選。
伊朗實行車輛左行規則,中國駕照在伊朗不可直接使用,需要申請當地駕照。在德黑蘭,除了霍梅尼國際機場,還有梅赫拉巴德機場(主要國內航線)和伊斯法罕、馬什哈德等地的機場,都為國內航班和部分國際航班提供服務。
總體來說,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是伊朗的國際航空樞紐,而德黑蘭的其他機場則主要服務於國內航班和部分區域國際航班。公路和鐵路網路為國內和國際交通提供了便利,但可能因設施和運營狀況有所局限。
E. 新疆離著伊朗、伊拉克近不近
不算,直線距離還行,但是阿富汗,哈薩克等國有山區,公路不便。離伊朗大概1300公里不到(直線),里伊拉克4500公里左右(直線。)要是算公路大概3000公里到伊朗。
F. 伊朗的交通交通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伊朗公路總長15.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00公里;郊區公路9.38萬公里,其中瀝青公路4.53萬公里。注冊機動車452萬輛,其中小汽車272萬輛。
伊朗共有機場83個,使用率為 34 %;其中14個軍用機場、61個綜合性機場(只有22個可降落飛機)和8個客運機場。德黑蘭、伊斯法汗、設拉子、大不里士、阿巴丹和阿巴斯為六大國際航空港。伊朗航空公司是伊境內最大的航空公司,擁有飛機83架,在23個城市間擁有航班,開通有赴海灣、亞洲和歐洲的33條國際航線。 2004年共運載旅客1133萬人次。
伊朗有通往中東、亞洲、及歐洲全靠龐大的航空網路。來自美國或澳洲的遊客需在亞洲或其它中東國家轉機才能飛往伊朗。大多數飛機在德黑蘭的邁赫爾阿巴德機場著陸。
G. 中國航交公司2012年修建伊朗的公路是哪條高速路
中國航交公司2012年修建伊朗的公路是德黑蘭高速公路。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高速公路從德黑蘭通往北方的裏海沿岸,長度僅121公里,但建設難度超出了伊朗自身技術水平。故中國航交公司2012年修建伊朗的公路是德黑蘭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