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末日時鍾」停在午夜前百秒:全球核武和氣候威脅不亞於疫情
當地時間1月27日,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在華盛頓特區更新「末日時鍾」的時間,此次科學家們決定仍然讓指針停留在一年前相同的位置——距離午夜100秒處。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時刻相較2020年未變,但這也是1947年「末日時鍾」設立以來指針最接近午夜的一次,指針越靠近象徵「末日」的午夜,表明人類文明所面臨的威脅越大。
《原子科學家公報》是於1945年由研製出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數位美國科學家創辦的,該團體在2年後設立「末日時鍾」, 最初時間設定在11時53分。之後「末日時鍾」的時間由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眾多科學家組成的科學與安全委員會負責調整。
「我們一致認為,眼下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時期,不過也有一些很重要的亮點。」 《原子科學家公報》的負責人雷切爾·布朗森27日說道。
布朗森提到的「非常重要的亮點」包括美國新一任總統拜登上台後帶來的新氣象:重返《巴黎協定》、向俄羅斯提出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更多地表現出對科學和多邊合作的興趣和尊重」。
然而,在全球正在為新冠疫情奮戰時,《原子科學家公報》提醒,核武器和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仍在加劇,且兩者的潛在危險性並不亞於當下的疫情。
「人們對核戰的可能性置若罔聞」
1月22日,《禁止核武器條約》作為國際法的一部分正式生效,此舉被視為世界消除最致命武器的 歷史 性一步。這是世界上首個禁止核武器的條約,截至生效當日,61個國家批准加入該條約。然而,在被國際 社會 認為擁有核武器的9個國家中,尚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加入該條約。
非政府組織「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CAN)去年發布的報告曾指出,被認為擁有核武器的9個國家2019年在核武上的支出總額達到729億美元,其中美國在這一領域的支出高達354億美元,接近其他8個國家的總和。
去年12月,俄羅斯紅星電視台首次播出了俄羅斯「先鋒」高超音速洲際導彈的視頻畫面,這款最高速度超過20馬赫的新型戰略武器已於2019年12月27日正式服役,進入戰斗值班。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去年9月也宣布,成功結束兩種HAWC導彈(HAWC,Hypersonic Air-breathing Weapon Concept,進氣式高超音速武器概念)的測試,美國的AGM-183A高超聲速導彈將在2022年左右投入使用。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 27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正在組建一個國家安全團隊,他們計劃就新的軍控條約同他國進行談判,縮減核武庫,並重新審視過去幾十年美國的軍事准則。不過,前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內的一些核武專家認為,拜登政府的這些計劃過於天真,或許只是一場作秀。
據朝中社報道,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1月9日在朝鮮勞動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上所做的總結報告指出,朝鮮在多彈頭技術和高超聲速導彈技術上取得進展,「為維護國家的生存和自主發展,(朝鮮)馬不停蹄地強力推進早已開啟的核力量建設。」
至於南亞,其也被許多專家視作潛在的「核熱點」,因為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在繼續擴大其核武庫,並在著力提升核武器的威力和射程。
而在中東,伊核問題不可忽視。據路透社報道,伊朗政府發言人1月4日表示,福爾多核設施實施已經開始實施將濃縮鈾豐度提高至20%的相關措施。對此,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昂1月中旬在法媒刊文指出,伊朗和美國重返伊核協議迫在眉睫。2018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隨後伊朗於2019年5月宣布中止履行協議部分條款。
另據《紐約時報》報道,伊朗總統魯哈尼在拜登宣誓就職的當天表示,倘若美國重返伊核協議,那麼伊朗也會遵守協議。而美國則給出了同樣的表態,新任國務卿布林肯1月27日直言:「只要伊朗完全履行協議所規定的的義務,美國也會這么做。」不過,美伊兩國許多政界人士對伊核協議的前景並不樂觀,伊朗駐聯合國大使拉萬奇(Majid Takht-Ravanchi)認為,「(挽回協議)的機會之窗正在關閉。」
「即使已經出現令人震驚的前兆和事例,人們對於核戰爭意外爆發的可能性仍然置若罔聞。」 《原子科學家公報》呼籲所有國家展開合作,以實現真正的核裁軍。
氣候變化持久戰迎來勝負轉折點
原本2020年對於全球氣候治理來說可能會成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因為去年正值《巴黎協定》通過五周年,也是各國需要制定減排新目標的期限。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一切,本應於去年11月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也因疫情推遲。
《原子科學家公報》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拋出了兩個問題:其一,後疫情時代各國的經濟刺激計劃中有多少支出將被用於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和低碳產業;其二,新冠疫情將如何影響國際政治體系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以上兩個問題的部分答案可能會在2021年見分曉。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月初報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氣候變化持久戰勝負的轉折點就在2021年,今年可能出現轉機的原因包括許多國家已承諾加大減排力度和幅度,可再生能源目前的價格空前低廉,而最重要的是各國領袖今年將齊聚英國格拉斯哥,出席第二次全球氣候變化大會,屆時各國可能做出新的承諾。
當然,除了核武和氣候變化這兩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之外,在新冠疫情襲擊全球時,以往被人們忽視的許多威脅也逐漸凸顯,例如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善於利用人們的認知傾向傳播信息,一些誤導性資訊藉此加劇了多國民眾在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分歧,故信息生態系統的功能失調對 社會 構成了巨大挑戰。
盡管新冠疫情期間各國先進的科學醫療技術成了拯救生命的「利器」,但假使生物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的迅速發展得不到有效監管,則可能引發別有用心的國家生產生化武器,或打造「超級士兵」的風險。
校對:丁曉
2. 當時「換頭手術」就差最後一步,俄羅斯小伙主動報名,後來怎樣
大家都知道,我們人的壽命是有限的,天底下沒有長生不老的人,更沒有長生不老的肉,沒有說什麼吃了長生不老的肉就可以長生不老,人們都說一個人一旦死了就不能死了,復生就是這個道理。即便科技再發達,也不能夠讓一個已經死去的人死而復生。所以這就是天底下為什麼有很多的手術都可以做,但是唯獨不能做換頭手術。今天我們來講述的這一個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一個俄羅斯的程序員,他主動報名要求做換頭手術,結果怎麼樣了,我想大家對這個故事是不是很感興趣,讓我們一起往下看一看。
結語:我們希望將來能夠有一天,世界上真的能夠有換頭手術,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多挽留一些人的生命。
3. 我國的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是由哪幾部分組成
一、 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建設情況
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以下簡稱國家地震救援隊)成立於2001年4月27日,主要由有關部隊、部分地震技術專家、急救醫療專家和警犬搜索專家(70~80人)組成,總人數為230人左右。設總隊長1名、副總隊長3名,下設三個支隊,每個支隊均可獨立完成救援任務,由指揮部、搜索、救助、技術支持和急救醫療五個部分組成,約75人。每個支隊的組成和人員分工如下:
支隊指揮部:設支隊長1人,副支隊長1人,通信保障人員2人,共4人。
搜索組:設正副組長各1人,救援小組長4人(分4個搜索小組),搜索隊員12人,警犬專家4人,共22人。
救援組:設正副組長各1人,救援小組長5人(分5個搜索小組),救援隊員25人,共32人。
技術組:設正副組長各1人,通訊員2人,危險品專家、地震專家、工程專家、後勤專家各2人,共12人。
急救醫療組:設組長1人,醫療人員4人,共5人。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師地震援救是中國國際救援隊成立以來首次出征。阿爾及利亞地震救援,是中國國際救援隊首次參加的國際地震災害救援行動。中國國際救援隊還參加過新疆昭蘇地震、伊朗地震、印尼地震海嘯救援,經過多次實戰考驗的中國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正在成為一支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救援隊伍。
二、黑龍江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
由哈爾濱市消防特勤大隊和黑龍江省地震局技術專家組成,成立於2003年3月,是一支專兼結合的隊伍。其主要任務是,一旦發生破壞性地震,立即趕赴災區實施緊急救援,在最短時間內搶救被埋壓人員和重要物資,最大限度地減輕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開展現場震情監測、震害調查一震後趨勢判定工作,為政府提供決策依據。
三、遼寧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
由省消防局沈陽消防特勤大隊、部分地震技術人員、急救醫療人員、工程、危險品技術人員、通信技術人員等組成。分為地震專家組、通信保障組、醫療救護組3個組,搜索分隊、救援分隊、化救分隊3個分隊。救援隊協調管理辦公室設在省地震局,辦公室主任由省地震局局長擔任。救援隊在地震災害現場實施緊救援時,由省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直接領導和指揮,平時日常管理受省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領導。
四、天津市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
是一支以地震災害緊急救援為主,兼顧其他特大型社會災害緊急救援的骨幹力量。該隊伍以駐津武警部隊為主體,由市應急辦直接指揮的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隊伍。為解決建築物倒塌後人員救護的困難局面,該隊伍裝備有探生、破拆、救生等特種救援設備並有較強的機動能力。
五、新疆自治區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
成立於2004年2月24日,以新疆消防總隊烏魯木齊市消防支隊特勤大隊為主體,由自治區抽調地震技術專家、工程結構專家、急救醫療專家和警犬搜救專家參與,組成搜索、救援、技術保障、急救醫療、信息收集和生活保障等分隊(組)。配備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通訊指揮和救援裝備,自組建之日起就展開系統訓練,隨時准備實施地震災害救援。新疆救援隊是我國地震災害緊救援隊伍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它的成立為完善全國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體系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六、四川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
2003年12月11日,四川省第一支地震害緊急救援隊在成都消防支隊特勤大隊2中隊掛牌成立。隊員主要由消防戰士及地震專家組成,配備了搜索、破拆、救生、通信等現代化搶險救生器材。一旦哪裡有地震發生,救援隊將及時趕往搶險,對失蹤和受傷人員實施緊急搜索及救助。此外,救援隊還負責地震害現場滅火,參與處置由地地震災害引起的化學事故,協助處置因地震災害引發的重大電力事故等。
七、雲南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
2003年12月27日,一支由160人組成的雲南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在昆明宣告成立。隊員主要由駐滇集團軍工兵團部分官兵和地震專家、工程結構專家、危險品識別專家、急救醫療專家、搜救犬訓練員等人員組成。他們已經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嚴格訓練,一旦發生重大災情,救援隊將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在減輕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方面發揮主力軍作用。
雲南省地處印度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帶東測,地震活動頻繁,僅1970年以來,就發生6級以上地震28次,地震災害已經成為制約雲南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組建這樣一支有力的救援隊對於雲南省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2004年8月10日,雲南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進行野外演練,不斷提高地震救援作用,並為組建西南分隊作好准備。
八、甘肅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
2003年甘肅省連續發生了2起破壞性地震,給震區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壞,他們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威脅。為提高中強破壞性地震應急救援能力,甘肅省政府決定組建省地震災害救援隊,以便在重大震情發生時能及時、有效地採取措施,實施緊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減輕人員傷亡。
2003年11月,甘肅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由甘肅省地震局、武警甘肅總隊聯合組建,編制為100人,分設搜索組、救援組、技術組、醫療急救組。發生中等、嚴重和特大破壞性地震時,這支特殊的隊伍迅速趕赴災區,對被壓埋人員實施緊急搜救。
九、我國其它災害的救援力量
(一)礦山救護隊
2002年6月29日九屆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規定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建築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生產經營規模較小,可以不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的,應當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為應對礦井災害,我國較早成立了多支礦山救護隊,專門執行此類災害的救援工作。隊伍的職責是:礦山救災搶險、安全預防、檢查監督、安全救護培訓、儀器儀表維修和配件、瓦斯粉塵監測、技術指導、地面消防等。我國現有煤礦礦山救護隊120餘支,救護人員21000餘人;礦山救護隊實行軍事化管理和隊銜制,救護隊員是井下一線特種作業人員,實行服役合同制。礦山救護隊編制共有五級,分別是國家礦山救護總隊、省市礦山救護支隊、區域礦山救護大隊、礦山救護中隊、礦山救護小隊。隊伍的基本裝備包括:個人防護用品(呼吸器、自救器等)、礦山救護車、通訊設備(大功率電台、救災通訊系統)、滅火設備(惰性氣體發生裝置、高泡發生裝置)、分析化驗檢測設備和裝備工具等。
(二)消防救援
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規定各級公安消防機關應當依據《消防法》。針對當地情況,制定火災撲救預案。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建立多種形式的消防組織,加強消防組織建設,增強撲救火災的能力。各級、各地的救援力量大致有五種:
(1)公安消防隊伍:是公安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共有10.5萬人,這支部隊主要擔負消防監督和撲救火災、搶險救援等任務,是同火災作斗爭的骨幹力量。
(2)企事業專職消防隊:全國約11萬人,這支隊伍主要負責企業、事業單位的消防保衛工作,受當地公安消防部門的業務指導和調度指揮。
(3)地方民辦消防隊:全國約1.5萬人,由縣、鎮、鄉政府負責組建,是撲救初期火災的一支重要力量。
(4)義務消防團隊:由機關、企業、城鎮街道等自行組建軍的群眾性消防組織,約1300萬人,主要任務是防火宣傳教育,自防自救和撲救初期火災。
(5)志願者消防隊:消防工作的協調以公安部消防局為主,建設部、信息產業部、衛生部、氣象局等部門參與協作。
4. 中國古時候得病有中醫,外國得病用什麼治療
每個國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醫療技術。幾天前,看到伊朗衛生部長接受采訪時,他提到伊朗的傳統醫療也是對抗新冠肺炎的一種方式。然而,其他傳統醫學治療不如中醫系統和理論,可以解決的健康問題也不如中醫多有效,放血療法在歐洲很常見,當中國的豬發熱時,在它們的耳朵上弄兩個洞流血確實有一些影響。
例如,古羅馬的醫學大師蓋倫,記錄了540種植物,180種動物和100種礦物質,這個人也有深刻的解剖學知識,手術治療是著名放血療法的理論基礎,是古希臘醫學聖徒希波克拉底的四體液理論,還有灌腸跟燒灼吸入,熏蒸等治療方法,有的有用,有的沒用,但是,不管怎麼樣死馬當活馬醫,導致最後這種疾病會被治癒,差不多了解的就怎麼多了,除了中葯,世界上還有藏醫、蒙醫。
關於中國古時候得病有中醫外國得病用什麼治療的問題,就分析到這里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