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郎核問題六方會談為什麼有德國參加德國不是聯合國常任理國啊
德國代表歐盟,其他為五大常任理事國.
1、六方會談的草案是由英、法、德三國起草的,
2、伊朗六方會談是由歐盟提議和主導的,德國是歐盟的主要成員國之一,在歐盟成員國中,德國,法國,英國起帶頭作用.能夠代表其他盟國的意願
3、六方會談是與伊朗核問題有緊密利益關系的大國參與,德國與伊朗在經濟上的聯系很緊密
4、德國主張通過磋商解決核問題,與英法的觀點一直,所以這三國在核問題前期,一直同伊朗進行談判.不過後來隨著伊朗核危機的不斷加深,由歐盟主持的會談逐漸演變成有美國,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的六方會談.
在2003年12月18日,代表歐盟的法國、德國、英國積極斡旋下,伊朗採取了一系列積極舉措。伊朗正式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暫停濃縮鈾離心機的組裝。
② 伊核協議是哪幾國
伊朗核協議,又稱聯合綜合行動計劃,是由多個國家參與的的國際協議。2015年7月14日,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美國和德國,以及歐盟共同達成該協議。該協議旨在取消對伊朗的國際制裁,以促進其更好地融入全球經濟。作為回應,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以防止其發展核武器。
根據協議,伊朗的濃縮鈾能力和庫存都受到了限制。在協議前,伊朗擁有大約20,000台離心機,而協議允許其保留不超過6,104台老式離心機。此外,伊朗同意改變其阿拉克重水反應堆的設計,以防止其產生武器級鈈。伊朗還承諾停止在福特洛站濃縮鈾,並將其轉化為同位素研究中心。作為協議的一部分,伊朗還同意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其關鍵核設施進行定期檢查,以確保其遵守協議規定。
在伊朗核協議達成之前,專家們普遍認為伊朗距離製造核武器只需兩三個月的時間。然而,協議達成後,這一時間被延長至一年。盡管如此,協議的一些條款仍存在爭議。例如,對伊朗離心機的限制將在協議生效後的第八年取消,而對伊朗鈾濃縮和儲存規模的限制將在協議生效後的15年到期。一些批評者擔心,到2020年代中期,伊朗可能會重啟其核武器計劃。
③ 德國為什麼會有資格參加六國與伊朗的核談判
自從伊朗核問題備受國際社會關注以來,德國一直同英法兩國代表歐盟積極與伊朗進行談判,勸服伊朗放棄核計劃。今年初,伊朗核危機迅速升級,聯合國安理會開始介入此事。但並非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德國並沒有因此而偃旗息鼓,而是更加活躍地參與各種斡旋。德國為何如此「熱心」此事呢?
二戰結束後,德國作為戰敗國一直受美國、英國等國的控制。但是,隨著其戰後經濟的快速恢復和發展,德國國力日益強大。特別是在1990年德國實現統一之後,科爾政府致力於重振德國大國地位。他通過積極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而使德國成了歐洲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國際舞台上,德國也越來越活躍。施羅德執政之後積極參與處理全球熱點事務,首開德國向海外派兵之先河,進一步擴大德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施羅德政府通過向阿富汗派兵維和、反對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等一系列驚人之舉大大提升了其國際地位和威望。新總理默克爾上台伊始就馬不停蹄地穿梭訪問世界主要大國,致力於拓展德國國際影響力和深入提升其國際形象。
從阿富汗維和到向剛果(金)派兵、從斡旋中東危機到幫助伊拉克戰後重建,幾乎都有德國人的身影。在伊朗核危機這個當前世界最熱點的問題上,德國不可能不發出聲音。
分析人士指出,在解決伊朗核問題上,美國需要歐盟的合作,為其開道探路。德英法三個歐盟大國中,德國的地位和作用舉足輕重,是美國重點依靠的對象。這一方面是因為與英法相比,德國國力和國內局勢更加強大和穩定,政府有更多精力參與國際事務;另一方面,美國要想與歐盟修好關系,必須籠絡住德國這個主導歐盟事務的大國。
德國與相關國家的良好關系使其成為溝通各方的重要「橋梁」。默克爾政府靈活的外交手法使其與美國改善了因伊拉克戰爭而變冷的雙邊關系,並繼續與俄羅斯等世界上其他大國保持良好關系,這使德國在協調各方立場時游刃有餘。
眾所周知,德國一直在謀求躋身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行列。近來與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一起斡旋伊朗核問題,其目的之一就是利用這一時機擴大其在國際上的政治影響力,與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套近乎」,為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打基礎。
④ 要求伊朗重新談判達成新的核協議,英法德為啥站在美國一邊
這是因為英國,法國,德國都是只考慮自己利益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可以給予他們更多的利益,所以他們跟隨美國的腳步。並且他們覺得在伊朗的問題上他們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所以選擇要毀約重新建立新的核協議。但是對於伊朗來說,這個事情根本不可能。所以就導致了現在伊朗和美國的對峙。
英法德態度的轉變,讓人看到了西方國家的醜陋: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考慮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不可能讓大家共同發展,當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滿足或者得不到最大程度的滿足時,他們就會退出協議甚至毀掉協議。另一方面,雖然英法德不斷對美國說「不」,但在關鍵時刻危急關頭重要問題上,他們依然唯美國馬首是瞻。所以,其他國家如果希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信守承諾、堅守正義、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完全是一廂情願。
⑤ 伊核協議是什麼意思
伊核協議是指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也稱為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簡稱JCPOA)。
該協議是在2015年7月14日由伊朗、美國、英國、俄羅斯、中國、法國和德國六國(加歐盟)達成的,旨在解決伊朗核問題。其核心內容是限制伊朗的核計劃,確保伊朗不會將核技術用於軍事目的,同時允許伊朗在監督下進行民用核能研究。
協議的達成歷經多年談判和波折,對國際政治和外交產生了深遠影響。它不僅緩和了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減少了核擴散的風險,也為解決國際熱點問題提供了一種通過外交手段達成妥協的範例。
然而,伊核協議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爭議。一些國家對伊朗的核活動持懷疑態度,認為協議的限制措施不足以確保伊朗不會發展核武器。此外,協議的執行和監督也面臨著一系列技術和政治上的困難。盡管如此,伊核協議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國際協議,為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國際沖突和危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總之,伊核協議是一個旨在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國際協議,它限制了伊朗的核活動並允許其在監督下進行民用核能研究。雖然協議面臨著一些挑戰和爭議,但它仍然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國際協議,為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國際沖突和危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