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伊拉克戰爭結束後,伊拉克政府的黃金最後都到哪裡去了
當年在伊拉克戰爭結束以後,伊拉克政府的黃金大部分都被美國移交給了新的政府。也有一些丟失的,有一部分據說是被當地人給哄搶了,還有的據傳言是被美國的士兵給偷走了。
說實在的丟的黃金對伊拉克來說是沒什麼的,最為傷痛的是伊拉克的文物遭到的洗劫。在戰爭的初期,伊拉克都是處在沒有政府的狀態,所以在美國兵進入的時候,整個城市都被當地的暴動分子洗劫空了。伊拉克博物館里那是有著大量的珍稀文物的,卻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壞,所以相比較丟失的黃金來說,文物的損失才是最為痛惜的。
② 伊朗才是真正的珠寶大戶
伊朗的國家珠寶博物館(National Jewels Museum)也被稱作"國家珍寶館",歸伊朗國家銀行所有,是遊玩德黑蘭絕對不能錯過的景點。
國家珠寶博物館的面積並不大,約1,000平方米,位於銀行的地下室,位置非常隱蔽,作為國家銀行的黃金儲備,安全防備特別嚴格,得過三次安檢才能來到地下室參觀。
這里收藏著世界上數量最多的珠寶,踏進博物館里的一剎那,彷彿面前是一座阿里巴巴的寶藏山。博物館的展品大多是16世紀以後波斯的薩法維王朝(Safavid)從歐洲、印度以及奧斯曼帝國掠奪的奇珍異寶。
寶石鑲嵌的純金酒壺,法特赫-阿里沙國王早期畫像中就有類似出現。
鑲滿綠松與紅寶石的純金盛酒器與酒杯。
用34公斤黃金製作的純金地球儀,1869年。共鑲有50000多顆各種寶石:祖母綠寶石鑲嵌的海洋,紅寶石鑲嵌的平原,東南亞、伊朗、英國和法國用鑽石鑲嵌。
從1739年到1740年,波斯從印度掠奪了10個寶座和不計其數的金銀珠寶。有王冠、寶座、首飾,也有茶具、煙具、燭台等日用品,即使是日用品也用各種色彩的寶石進行鑲嵌裝飾,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怎樣也想像不到伊朗曾經的奢華。
直徑為7.5cm(3英寸)大小的鑲滿寶石的球狀物體,表面沒有任何開口和機關,但當你搖動它的時候,它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傳說在法特赫-阿里沙國王的地板上看到過它,猜測這個球是供國王 娛樂 的玩具。
這不是權杖,是一個鑲滿珠寶的戰斗錘。很多法特赫-阿里沙國王的肖像畫中都有它的身影,長約73裡面(2.4英尺),鑲嵌有尖晶石和鑽石,最大的鑽石重達17克拉,每顆圍繞頂端的紅色尖晶石重達40克拉。
基亞尼王冠(Kiani Crown),曾屬於Fath-Ali Shah Qajar(法特赫-阿里沙·卡扎爾),傳承於愷加王朝,皇冠鑲有1800顆珍珠, 300顆祖母綠和1800顆紅寶石。
伊朗最後一個國王巴列維的王冠,用了3380顆鑽石,5顆祖母綠,2顆藍寶石和368顆珍珠。
皇後王冠,1967年,皇後法拉赫·巴列維(Farah Pahlavi)加冕儀式上,他的丈夫伊朗末代皇帝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Mohammad Reza Pahlavi)為她戴上了。
皇後王冠,紅寶石、珍珠、鑽石,1967年
"光之海" 鑽石 (Darya-ye Noor) 是一顆重達182克拉的淺粉色鑽石,來自印度的安德拉邦。是館內的鎮館之寶。
③ 伊朗的黃金比中國便宜嗎
便宜。在伊朗國家的金礦很多,礦藏豐富,伊朗過境內的金子黃金售價便宜,因為伊朗地下黃金儲存較多,加上伊朗對黃金使用量不大,伊朗的黃金要比中國便宜。
④ 涓鍥藉湪緹庡浗鏈夊氬皯榛勯噾鍌ㄥ囷紵
涓鍥藉湪榛勯噾鍌ㄥ囦富瑕佸湪涓鍥藉偍澶囧拰緹庡浗鍌ㄥ囷紝鍦ㄤ腑鍥界殑1842.6鍚ㄤ腑鏈600鍚ㄧ殑榛勯噾鍌ㄥ瓨鍦ㄧ編鍥界航綰﹁仈閭﹀偍澶囬摱琛岀殑鍦頒笅閲戝簱錛岃繖鏄涓栫晫涓婃渶澶х殑榛勯噾鍌ㄥ囧熀鍦幫紝鍌ㄥ囦簡鎺ヨ繎浜7000鍚ㄩ粍閲戱紝緹庡浗瀵逛紛鏈楁墽琛岀殑緇忔祹鍒惰佹槸鍦ㄥ簽澶х殑緇忔祹鍩虹涓婄殑銆
娌℃湁寮哄ぇ鐨勭粡嫻庡簳瀛愶紝緹庡浗涔熶笉鏁㈣磋╁叏涓栫晫紱佹㈣喘涔扮煶娌癸紝濡傛灉浼婃湕鐨勭煶娌硅紱佽喘閭e湪灝嗘潵鐭蟲補鍗曟《浠鋒牸楂樿揪100緹庡厓銆
⑤ 伊朗才是坐擁億萬財富的「珠寶大戶「,為何會這樣說呢
因為他們國家有一個專門的珠寶博物館,面積大概在一千平方米左右,面積也不是很大,但是裡面布滿了很多珍寶,基本上在外面都是非常少見的珠寶,為此,他們還專門做了一個博物館來存放這些珠寶,所以也被認為是“珠寶大戶”,畢竟沒有哪個國家會專門這么做的。
這么多年過去了,博物館的珠寶依然被好好的保存著,不管是哪一件物品都值得人們駐足欣賞,因為看到那些珠寶被鑲嵌成一件件物品,不無感嘆著當時波斯王朝的技術,不僅在技術上,在珠寶的配色上也是非常的賞心悅目,每一件東西都是無價的,每一件東西都是鎮館之寶,雖然是現在的伊朗沒有了之前的榮耀,但是留下來的這些珠寶卻一一告訴著人們當初的伊朗是多麼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