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為什麼要在伊拉克阿富汗打仗!!
此為美軍中東戰略布局之一子。
中東戰略,一看地圖便知。要講明其中利害,需從伊朗講起。因為伊朗才是美國的首要目標。
伊朗多為山地,易守難攻,與越南地形相似。美軍當年於越南戰爭中大敗,勢必不願步越南戰爭後塵。因而採用包圍戰術
伊朗,有4個臨國。按照與伊朗的接壤范圍排列,分別為,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土庫曼。
因此,美國如武力征服伊朗,須先從這4個國家進行駐軍,形成包圍伊朗的陣勢。
由於土庫曼與伊朗的接壤范圍非常有限,而且接壤地區多為山地,易守難攻,因此駐軍土庫曼的價值非常有限。因此,須從另外3國入手。
總之,駐軍伊拉克,是美國中東戰略的一步。因此,無論發生什麼,只要伊朗形勢不出大變,美國政壇不出大變,美軍就不會撤的
美國大的戰略,是歐亞戰略,中東戰略只是為亞洲戰略作支撐。比如拿下伊朗,西氣東輸的管道就到了美國的掌握之中等等
今天太晚了,我馬上要睡覺,因此倉促結尾,如果樓主想聽詳細說明,可以網路HI我
㈡ 兩伊戰爭美國支持伊拉克
1. 在兩伊戰爭之前,伊朗發生了革命,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政權。巴列維國王逃往美國,而伊朗民眾隨後佔領了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並扣留了使館人員,要求美國交出巴列維。這一事件導致美國對伊朗產生了強烈的不滿。
2. 在兩伊戰爭中,美國傾向於支持伊拉克。伊拉克入侵了科威特,這一行動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譴責,包括美國。伊拉克在那段時間內確實與蘇聯關系密切,但這並不是美國支持伊拉克的唯一原因。
㈢ 兩伊戰爭和當時的蘇聯美國有什麼關系呢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
簡單的來說,兩伊戰爭有著多重意味,這場戰爭是西亞——中東地區兩大軍事強國的爭霸,其中摻雜了領土爭端、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宗教爭端等多種因素;另一方面,在冷戰的國際大環境下,兩國無可避免地成為了美蘇的代理人,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兩伊戰爭也是一場美蘇的代理人戰爭。
(3)美國為什麼扶植伊拉克打伊朗擴展閱讀
兩伊戰爭的起因
兩伊戰爭,伊拉克和伊朗長期以來存在著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
1975年兩國曾為解決雙方之間的爭端簽署了阿爾及爾協議,伊朗同意停止支持伊拉克庫爾德反政府力量;
伊拉克則同意將阿拉伯河南段102公里中心線定為兩國水界。1979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執政後,兩伊關系日趨惡化,不斷發生邊界沖突。
1980年9月17日,伊拉克宣布廢除阿爾及爾協議,收回阿拉伯河的主權。22日出兵伊朗,導致兩伊戰爭爆發。
㈣ 兩伊戰爭期間,美國的立場是
美國偏向伊拉克。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
這場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戰爭中伊朗常常使用類似於一戰中的人海戰術攻擊。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盡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戰爭和使用化學武器,國際社會對其並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
在此期間,西方海軍力量介入該地區,試圖保護海灣航道暢通。由此導致伊拉克導彈攻擊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以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
(4)美國為什麼扶植伊拉克打伊朗擴展閱讀:
兩伊戰爭全面爆發的背景:
兩伊戰爭,伊拉克和伊朗長期以來存在著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1975年兩國曾為解決雙方之間的爭端簽署了阿爾及爾協議,伊朗同意停止支持伊拉克庫爾德反政府力量;伊拉克則同意將阿拉伯河南段102公里中心線定為兩國水界。
1979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執政後,兩伊關系日趨惡化,不斷發生邊界沖突。1980年9月17日,伊拉克宣布廢除阿爾及爾協議,收回阿拉伯河的主權。22日出兵伊朗,導致兩伊戰爭爆發。1990年8月,伊拉克宣布接受阿爾及爾協議,10月兩伊復交。
㈤ 美國為什麼支持伊拉克打擊伊朗
1. 美國在兩伊戰爭初期並未公開支持伊拉克打擊伊朗,而是暗中向伊拉克提供武器,目的是為了推翻伊朗革命政權,一個美國所畏懼的政權。
2. 當兩伊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時,美國一方面向伊拉克提供了大量軍事援助,包括60架武裝直升機和150輛軍用吉普車,總價值達40億美元。同時,美國還資助伊拉克10億美元,用於開通經過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運輸管道。
3. 另一方面,美國又通過以色列向伊朗出售軍火,使得伊朗能夠修復缺乏零配件的美製武器系統,從而反擊伊拉克的進攻。
4. 在向伊朗出售軍火的同時,美國還向伊拉克提供了美國衛星拍攝的伊朗軍事情報,這使得伊拉克空軍能夠在幾次戰役中准確地對伊朗的重要石油設施進行空襲。
5. 美國的情報局局長凱西親自批准了這一行動,並在1986年10月和11月兩次秘密會晤伊拉克高級官員,以確保伊拉克在歷時6年的戰爭中不會被擊敗,並能夠繼續戰斗。
6. 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護航行動,一方面是為了在海灣這一戰略要地部署海軍,另一方面是為了進一步削弱伊朗的實力,從而使伊拉克能夠在戰爭中持續作戰。
㈥ 伊拉克戰爭是美國得到了什麼利益
得到的就是中東地區這個能源基地的穩定,維護了美國及其世界各國,以合理價格購買石油的權利。x0dx0a1、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是一個獨裁的殘暴的地區性強國政權,並且和周邊阿拉伯國家存在巨大矛盾(薩達姆發動過2場針對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戰爭,其中包括吞並弱小的科威特),x0dx0a2、假設美國不推翻伊拉克,美國的長期制裁是解決不了薩達姆政權更替的,因此迫於人道主義壓力,未來國際社會會要求解除薩達姆的制裁,這就等於給薩達姆政權鬆了綁,那麼伊拉克會再次做大後,那麼就有可能導致中東地區失去穩定(入侵周邊國家、甚至控制油田等等),總之會造成石油短缺,油價暴漲等等,越是發達國家對於石油依賴越大,到時損失也越大,因此美國要維持中東地區的穩定。.x0dx0ax0dx0a中東這個能源基地存在許多不可調和的矛盾,許多人只知道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其實阿拉伯國家之間矛盾也錯綜復雜,也是非常大,以前的薩達姆和科威特和沙特的矛盾就是非常大,薩達姆指責科威特的石油是從伊拉克流過去的(科威特地勢低窪),竊取自己的石油,另外伊朗波斯民族屬於什葉派,同一些阿拉伯國家矛盾也很大,但是只有伊拉克可以抗衡伊朗的影響(但是薩達姆本身又是一隻猛虎,對周邊阿拉伯國家構成威脅),目前美國已經擺平了伊拉克,目前伊拉克還是比較虛弱,在加上伊朗研製核武器,中東其他阿拉伯國家已經對於伊朗非常擔心了,還有就是以色列也擔心伊朗,伊朗一直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因此美國要出面解決伊朗核問題,否則中東地區有可能再次陷入動盪。
㈦ 伊朗、伊拉克本是同根生,為何要打兩敗俱傷的兩伊戰爭
其實這一切還是美國在搗鬼的。當初美國和伊朗關系特別的好,但是後來因為一些利益沖突美國和伊朗的關系就走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所以美國就開始策劃一系列的措施來懲治伊朗。
之後,霍梅尼因為一些政治原因重新走上了政治舞台,也同時擁有了很高的威望,霍梅尼因為當時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當時的驅逐就很痛恨他。霍梅尼就開始策劃攻打伊拉克的戰爭。當然薩達姆也不會害怕,在霍梅尼把伊朗軍隊大換血後,薩達姆也不害怕伊朗的進攻,伊拉克和伊朗的戰爭就開始大面積爆發了。兩伊戰爭也是持續了好多年,死傷無數,把兩個國家的財力狀況拉低很多。
㈧ 緹庡浗涓轟粈涔堣佹墦浼婃湕
緹庡浗鎵撲紛鏈楃殑鍘熷洜涓昏佹秹鍙婂湴緙樻斂娌匯佸浗瀹跺畨鍏ㄥ拰緇忔祹鍒╃泭絳夋柟闈㈢殑鑰冭檻銆
棣栧厛錛屽湴緙樻斂娌繪柟闈錛屼紛鏈楀湪涓涓滃湴鍖哄叿鏈夐噸瑕佺殑鎴樼暐鍦頒綅錛屽叾褰卞搷鍔涢愭笎鎵╁ぇ錛屽圭編鍥藉湪璇ュ湴鍖虹殑鍒╃泭鏋勬垚浜嗗▉鑳併備紛鏈楁敮鎸佺殑浠鍙舵淳絀嗘柉鏋楀姏閲忓湪浼婃媺鍏嬨佸彊鍒╀簹絳夊湴鍖洪愭笎澹澶э紝鎵撶牬浜嗗師鏈夌殑鍦扮紭鏀挎不鏍煎矓錛岀編鍥芥媴蹇冧紛鏈椾細鎴愪負鍦板尯闇告潈錛岀牬鍧忎腑涓滃湴鍖虹殑紼沖畾銆
鍏舵★紝鍥藉跺畨鍏ㄦ柟闈錛屼紛鏈楁牳闂棰樹竴鐩存槸緹庡浗鍏蟲敞鐨勭劍鐐廣傜編鍥借や負浼婃湕鍙戝睍鏍告﹀櫒灝嗗瑰叾鍥藉跺畨鍏ㄦ瀯鎴愪弗閲嶅▉鑳侊紝鍥犳ら氳繃鍒惰佸拰鍐涗簨濞佽儊絳夋墜孌佃瘯鍥鵑樆姝浼婃湕鍙戝睍鏍告﹀櫒銆
鏈鍚庯紝緇忔祹鍒╃泭鏂歸潰錛岀編鍥藉笇鏈涢氳繃鎵撳嚮浼婃湕錛屾帶鍒朵腑涓滃湴鍖虹殑鐭蟲補璧勬簮錛岀淮鎶よ嚜宸卞湪鍏ㄧ悆鑳芥簮甯傚満鐨勪富瀵煎湴浣嶃傜煶娌規槸緹庡浗緇忔祹鐨勯噸瑕佹敮鏌憋紝鎺у埗鐭蟲補璧勬簮鏈夊姪浜庣ǔ瀹氱編鍥藉浗鍐呯粡嫻庡拰鍏ㄧ悆闇告潈鍦頒綅銆
緇間笂鎵榪幫紝緹庡浗鎵撲紛鏈楃殑鍘熷洜娑夊強鍒板湴緙樻斂娌匯佸浗瀹跺畨鍏ㄥ拰緇忔祹鍒╃泭絳夊氭柟闈㈢殑鑰冭檻錛屾槸緹庡浗涓涓滄斂絳栫殑閲嶈佺粍鎴愰儴鍒嗐傜劧鑰岋紝鎴樹簤甯︽潵鐨勫悗鏋滃拰褰卞搷寰寰鏄澶嶆潅鍜屾繁榪滅殑錛岄渶瑕佸悇鏂逛繚鎸佸厠鍒訛紝閫氳繃瀵硅瘽鍜屽崗鍟嗚В鍐沖垎姝у拰鍐茬獊銆
㈨ 為什麼當年伊拉克打伊朗的時候列強不幹涉,打科威特就干涉了
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在於兩伊戰爭(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是發生在伊朗伊斯蘭隔命(爆發於1978年,至1979年2月取得勝利)之後。
伊朗伊斯蘭隔命使伊朗和美國的關系發生了劇變,由之前的盟友變成了仇敵。因此,兩伊戰爭期間,美國在選邊站隊方面,自然是力挺伊拉克。而周邊的阿拉伯國家在美國和西方列強的影響下,也選擇了幫助伊拉克。
但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拉克欠下了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債務(其中就包括欠科威特140億美元)。伊拉克希望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降低石油產量,上漲石油價格,這樣它可以償還這筆債務。相反地科威特提高了其產量,造成油價下降,希望以此來迫使伊拉克解決它們之間的邊境爭執。
此外伊拉克指責科威特借兩伊戰爭的機會在伊拉克境內建立軍事基地。伊拉克聲明,它作為其它阿拉伯國家與伊朗之間的緩沖地帶,在兩伊戰爭中為所有阿拉伯國家做出了貢獻,因此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應該免除伊拉克的戰爭貸款。
再加上兩伊戰爭幾乎破壞了伊拉克在波斯灣的所有港口設施,摧毀了它的石油外輸能力。許多伊拉克人認為,兩伊戰爭再次爆發是必然的,因此以伊拉克的安全起見,它必須占據更多的地區,尤其是在離戰場較遠的,比較安全的地區占據海港。因此科威特就成了一個目標。
但伊拉克此舉卻嚴重牽動美國及其他許多西方國家的神經。首先,海灣地區擁有極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世界20個特大的油田,有11個在海灣地區。海灣地區生產的石油主要供出口。美國、西歐、日本進口的石油,相當大的一部分來自海灣地區。如果伊拉克吞並科威特後進而佔領沙烏地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資源,這猶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業國的咽喉。屆時,薩達姆利用手中的石油伍器,可以擺布西方工業國家的經濟發展,並可以進而對它們指手劃腳。這是美國和其他一些主要工業國家所絕對不能容忍的。
其次,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國,它在國外的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另外,它在西方國家還持有多達數百億美元的股份。如果這些資財被伊拉克抽走,也將給西方經濟造成巨額損失。
僅憑以上兩點,當伊拉克發動對科威特的進攻時,西方肯定是坐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