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媒:拜登下令對敘利亞境內與伊朗有關的目標進行空襲,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沒有信息值得我們關注,因為美國根本就不敢打,只是為了美國度的利益罷了,敘利知亞並沒有對美衜國採取軍事行動。
通常是為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對其他國家發動戰爭,最深的一層是殺雞取卵,以牛刀作為警告(伊朗)繼續前總統特朗普的中東政策,對伊朗和敘利亞的攤牌將切斷俄羅斯在中東的戰略支撐點,五角大樓表示,美國正在調查對美軍基地的襲擊事件。
但是,美國並不願意放棄已經獲得的石油,只能選擇通過戰爭的形式轉移世界媒體的注意力,只選擇空襲敘利亞境內某些伊朗組織的目標,但我認為這是因為這里沒有銀兩,伊朗是中東最大的產油國之一,如果伊朗宣布減產,我不會說其他中東國家不會效仿。 即便伊朗單單減產,也能讓原本已經跌得慘不忍睹的國際原油價格再次上漲。
❷ 改變心意美國稱將加大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伊朗又將動盪不安
圖為伊朗
2012年,對伊朗的國際制裁加劇,導致油價下跌,給伊朗經濟造成了較大的損失,隨後美國就一直利用「石油」來打擊伊朗的經濟。在2018年5月時,特朗普公開撕毀《伊核協定》,宣布對伊朗進行單方面的經濟制裁,美國與伊朗的關系一度降到了冰點,而美國新任總統拜登上台之後說:美國回來了!並要對之前特朗普「退出的群」重新加入,美伊關系似乎又好轉起來了,但是最近傳來伊朗大搞濃縮鈾,使得拜登不得不重新審視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圖為美國總統拜登
根據彭博社報道,美國新當選總統拜登正在努力彌補伊朗的經濟損失,並尋求在不解除經濟制裁的情況下,緩解伊朗金融危機的影響。此舉似乎旨在恢復與伊朗的2015年核協議。
此舉似乎旨在恢復與伊朗的2015年核協議。
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達到了 歷史 最高水平,尤其是在特朗普在白宮任職期間。 在2018年,特朗普宣布單方面退出核協議,隨後恢復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2020年1月,特朗普下令進行無人駕駛飛機打擊,殺死伊朗最高統帥卡塞姆·蘇萊曼尼,因為這個國家極具影響力的人物被暗殺,在事件發生不久後就引起了許多極端團體的情緒激動。
盡管沒有對特朗普的安全構成直接威脅,但伊朗確實採取了報復性措施,並終止了其限制鈾濃縮計劃的承諾。自那時以來,特朗普政府對伊朗的活動一直持強硬立場,華盛頓一再警告伊朗站穩腳跟或面對現實。
圖為伊朗將軍蘇萊曼尼
據報道,美國正在考慮幾種選擇,包括提供轉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條款,以幫助伊朗借入資金以克服這場飽受流行病困擾的經濟危機。華盛頓還在權衡是否放鬆對伊朗的制裁,而這些制裁阻礙了有關的國際援助到達伊朗。
拜登目前正在考慮推翻在特朗普任職期間做出的一系列決定。在拜登政府執政期間,與伊朗核協議的重新考量,一直是最引人注目的外交政策和挑戰。雖然拜登一直對特朗普放棄核協議的決定表達不滿,而遲遲沒有行動,但事實仍然是伊朗一直沒有表達出與美國合作的興趣。
據路透社報道稱,該國違反了國際相關限制核活動的協定,即伊朗將鈾濃縮擴大到「允許范圍」以外。伊朗最新的濃縮鈾庫存超過2.4噸,是該交易設定的上限的12倍,盡管仍遠低於伊朗在簽署該協議之前的八噸以上。這個中東國家一直在生產濃縮鈾,其純度高達4.5%,高於規定上限3.67%。
拜登此前曾強調,如果伊朗恢復嚴格遵守該協議,美國將重新加入該協議,以換取解除制裁。而在拜登被任命之前,伊朗政府的想法是,特朗普和拜登的政策本質上都是一樣的,而且是針對伊朗的,但是據目前拜登所做的一些政治跡象,表明如果美國重新加入伊核協議,情況確實會發生好轉,最起碼比現在要好。
❸ 精確空襲!拜登下令空襲敘境內與伊朗有關目標,如何解讀這一舉動
我認為美國的行為只是為了在轉移群眾的注意力而已,為了掩蓋美國在敘利亞地區偷盜石油的行為。
合並是每個人都盼望的,雖然自從二戰以後,全世界各地區總體情況都比較和平。但是部分地區仍然處於戰爭時期,就比如中東地區。一直以來中東地區都是非常不穩定的,歸根結底是由於中東地區擁有豐富的石油儲備。畢竟石油對一個國家發展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石油與黃金是掛鉤的。
根據世界相關媒體的消息,美國總統拜登下令空襲敘利亞境內。根據美國官方的說法,此次空襲只是針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朗有關目標而已。並不是針對敘利亞政府,與敘利亞政府沒有任何關系。只不過外界對此的猜測有很多種說法,絕大多數都認為美國拜登之所以下達敘利亞空襲目標,歸根結底只是為了掩蓋自己偷盜石油的行為而已。
❹ 美伊兩國達成協議,拜登或將取消所有制裁
1. 在國際交往中,利益是國家決策的重要考量。美國和伊朗長期緊張的關系,主要是因為雙方的利益受到了沖擊。
2. 據報道,為了緩和兩國關系,美國拜登政府表示將放寬對伊朗的制裁,並可能取消前任政府實施的制裁措施。
3. 長期以來,伊朗遭受美國的嚴厲制裁,尤其是石油出口這一經濟支柱受到嚴重影響,導致伊朗經濟狀況不佳。
4. 據16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伊朗外交部確認,美伊已達成協議,前任美國政府實施的制裁將在拜登領導下解除。這對伊朗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制裁解除後,伊朗石油出口量有望大幅增加,經濟將迎來復甦良機,日出口量可能達到150萬桶。
5.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8日的講話中還表示不會完全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但美國政府的態度在短短幾天內發生了巨大轉變。
6. 美國和伊朗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去美元化」行動上。在美國積極尋求緩和關系的情況下,伊朗也給予了積極回應,這意味著「去美元化」行動可能成為歷史。
7. 對伊朗而言,長期受美國制裁的影響,國內經濟狀況嚴峻,民眾生活水平提升受限。因此,伊朗希望通過恢復石油出口來增強國力,這也是美伊能夠達成一致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