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閃電戰斗機的設計製造
伊朗新型戰斗機在外形上同岩如鄭F-5「虎」式戰機非常相近。兩者之間不同在於進氣道的形狀和垂尾。新型飛機的進氣道是矩形。而F-5的是橢圓性。最大的不同在於垂尾。F-5是單垂尾。而新型飛機是類似F-18的雙垂尾。其他的兩種飛機相差不大。
得益與迅速發展的航空電子工業和伊朗與俄羅斯和中國的緊密關系,伊朗新型戰機在航電方面應該相當不錯。至少會強於改進後的F-5。該機可能使用了俄羅斯生產的「標槍」機載雷達系統和座艙綜合顯示系統。由於伊朗曾明確對中國研製的FC-1梟龍戰斗機有濃厚興趣。因此粗頌不排除該機使用中國研製的梟橡衫龍戰斗機上航電系統的可能。在機載武器方面,該機可能會使用俄制23毫米或30毫米航炮。但也不排除繼續使用美製20毫米航炮的可能性。同時,該機應該可以使用伊朗空軍所擁有的所有空空武器和空面武器。如美製「響尾蛇」空空導彈和俄制R-60-R-73空空導彈或中國制PL-7-PL-9系列空空導彈。還應該可以使用激光制導炸彈和伊朗自製的空地導彈。應該還具備發射中國產C-801-C-802-CI701鷹擊系列空艦導彈的能力。
至於對軍用飛機最為重要的航空發動機。考慮到其技術復雜性和伊朗自身的技術勢力,自行研製的可能很小。最大的可能是引進俄羅斯的軍用航空發動機。可能會是米格-29的RD-33發動機。但也可能是一種渦噴發動機。 伊朗新型戰機的總體數據應該和F-5差不多。飛機長約15米,機身高約4.06米,機翼展約8.13米,最大起飛重量約11442千克。最大平飛時速約1740千米,飛行最大高度約15.9千米,作戰半徑約220-600千米。起飛時滑跑距離約610米,著陸時滑跑距離約700米。當然,如果該機發動機水平高的話,其平飛速度和最大起飛重量應該有交大的提升。同時,由於採用了雙垂尾並改進了進氣道,該機的機動性能肯定會較其原形機F-5有很大的提高。
2. 科普-F-5戰斗機家族簡介
探索F-5戰斗機家族的傳奇歷程與革新
自1956年T-38教練機問世以來,諾斯羅普公司的F-5家族以其獨特的設計理念和卓越性能,書寫了航空歷史上的新篇章。這款戰斗機不僅在軍事領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還因其革新性技術跨越了多個型號,包括F-5戰斗機、F-20多功能輕型戰機,以及東亞和伊朗的改進型,如F-CK-1與TFA-50。
F-5戰斗機的誕生,1959年,標志著邊條翼技術在戰斗中的首次成功應用,它的穩盤性能堪比F-4,盡管略遜於幻影2000,但憑借1.6馬赫的最高時速,它成為了窮國盟友的首選出口武器。它的簡單構造和經濟性,讓全球范圍內都對其青睞有加。
F-20多功能輕型戰斗機 (1977)
與F-16的性能競爭中,盡管受限於出口政策,F-20依然憑借其緊湊的尺寸(14.2米×8.5米×4.2米)和改進後的靜穩定度,展示了不俗的競爭力。然而,它的發動機升級至F404-GE-100,最大速度提升至2.0馬赫,航程和作戰半徑也有所提升。
F-CK-1(1983)作為中抬灣省仿製的改良版,不僅保留了F-20的核心技術,還引入了電傳飛控和「金龍-53」雷達,使其在超視距空戰中占據優勢。而伊朗的Saeqeh閃電和霹靂(科薩爾Kowsar)輕型戰機,則是F-5技術的本土化創新,著重於航電設備的改良與氣動外形的優化。
從YF-17的「Hang and Look」機動展示中,我們可以看到F-5家族在低速性能上的獨特貢獻,其氣動革新與結構改進為後續機型奠定了基礎。F-18A的大黃蜂設計,雖然源自YF-17,但機動性提升,加速性能有所犧牲,成為艦載多用途戰斗機的代表。
盡管F-18家族中每個型號都有其獨特亮點,如F-18A的機動性增強和F-18EF的航載能力升級,但F-18I(2012)在對抗蘇27時,憑借數量和出勤率優勢,展現了技術上的先進性。電子戰能力的增強,如EA18G和F-18I的沉默特性,使其在對抗現代威脅時更具優勢。
總的來說,F-5戰斗機家族不僅是一個技術的里程碑,更是全球航空工業合作與創新的見證,其持久的生命力和不斷進化的性能,使其在軍事航空領域獨樹一幟。每一個型號都承載著歷史的烙印,為未來的航空作戰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與靈感。
3. 伊朗航空工業站新起點
伊朗航空工業站新起點
伊朗軍方在德黑蘭為新一代國產「亞辛」教練機及其生產線舉行揭幕儀式。伊朗軍方表示,「亞辛」教練機最大特點是高度國產化,飛機主要部件均由伊朗國內製造。未來量產後,不僅可以作為教練機使用,還可以改造為用於實戰的輕型戰斗機,此舉將有助於提高伊朗空軍的作戰能力。
放眼全球,能夠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從噴氣式飛機關鍵部件配套研發,到整機設計生產的國家並不多。雖然「亞辛」只是一款教練機,但對伊朗航空工業來說意義非凡。長期以來,伊朗遭受美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和單邊制裁,但依靠本國公司和技術人才的努力,伊朗航空工業取得長足進步,通過逆向仿製、自主研發,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在輕型戰斗機、中型運輸機、教練機、無人機以及機載彈葯等領域取得不俗成績。
可以說,新一代「亞辛」教練機的誕生,激發了伊朗國產武器裝備研發的動力,也為推進航空工業國產化積累信心、奠定基礎。
在制裁下艱難前行,在戰爭中浴火重生
伊朗國防工業發展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伊朗愷加王朝開始引進西方國家武器製造技術並組建軍工產業,之後的巴列維王朝更是依靠不斷積累的石油財富換取西方國家支持,大力扶持國防工業發展。
1979年伊斯蘭革命爆發後,伊朗與西方國家決裂,新生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大力推動國防工業發展,建立了軍方領導、軍地結合的國防工業體系,最大程度保證防務獨立,並打造出多個軍工復合體。兩伊戰爭爆發後,美西方國家開始制裁伊朗,伊朗武器裝備極度匱乏。在此情況下,伊朗通過改組軍工體系,成立具有統領性質的國防工業組織,全面發展軍工產業。
短短數年間,伊朗成立了上萬家企業從事軍工生產。這些軍工企業,對提高伊朗國防實力、完成戰時軍貿訂單起到關鍵作用。可以說,兩伊戰爭雖然讓伊朗遭受巨大損失,但也推動了伊朗國防工業快速發展。
伊朗航空工業正是在這一時期發展起來的,通過維修保障現有機型,維持伊朗空軍較強的戰鬥力。比如,伊朗航空企業在戰爭中保障了F-14A「雄貓」、F-4D「鬼怪」等美製戰斗機的高效出勤;將「霍克」地空導彈掛載到F-14A戰斗機上充當遠程空空導彈;將「小牛」空對地導彈掛載到「眼鏡蛇」武裝直升機上,以解彈葯匱乏難題……戰爭中積累的經驗,為伊朗研製國產戰斗機打下基礎。
戰爭結束後,伊朗不斷完善國防工業體系,對航空工業組織進行多輪重組,促進軍用飛機的高效研發和生產。
伊朗航空工業組織下屬有伊朗航空製造工業公司、伊朗飛機製造工業公司、伊朗庫茲航空公司、伊朗直升機支援和革新公司等。這些企業長期在美西方國家技術封鎖和單邊制裁的名錄中,但伊朗通過合理規劃高效利用本國公司和技術人才,讓航空工業不斷取得進步。
其中,伊朗航空製造工業公司作為伊朗最重要的航空企業之一,配備停機棚和跑道,可以實現對多種機型的研製、試飛、量產的全流程閉環,此次公布的「亞辛」教練機正是由該公司牽頭研製;伊朗飛機製造工業公司則是主要負責對空軍的美製飛機維修保障和延壽升級;伊朗直升機支援和革新公司重點開展各類直升機的現代化升級,並嘗試研發國產直升機。
除了整機生產外,伊朗高度重視航空技術的應用研究。比如,伊朗某軍工企業研製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已在多型國產戰斗機上使用。
近年來,伊朗加大對風洞技術的研究,開展多種戰斗機和機載武器的風洞試驗。2014年,由伊朗某科研機構研製並投入使用的高超聲速風洞,解決了因空氣動力基礎設施缺乏制約伊朗航空工業發展的難題。
可以說,伊朗航空工業發展一路走來坎坷不斷。在美西方國家制裁的重壓之下,伊朗不得不依靠自身技術努力發展軍工產業,以形成獨立完整的現代化航空工業體系。正如伊朗航空工業組織一名負責人所言,盡管制裁造成很多困難,但也激發了伊朗研發國產裝備的動力。
從翻新升級起步,實現仿製生產、自研開發
與其他國家不同,伊朗航空工業是從翻新升級老舊戰機起步,進而實現仿製生產、自研開發,最終形成了一條以自身技術力量為基礎,引進技術為補充的航空工業發展閉環。
翻新升級。伊朗擁有數量較大的美製戰斗機群,以F-4D「鬼怪」戰斗機、F-5E/F「虎」戰斗機、F-14A「雄貓」戰斗機、C-130「大力神」運輸機、AH-1J「眼鏡蛇」武裝直升機等為代表。此外,海灣戰爭期間,伊朗還獲得了一批來自伊拉克空軍逃亡的蘇-22「裝配匠」、蘇-24「擊劍手」、「幻影」F-1等俄制和法制戰斗機。伊朗航空工業的一個重要任務,是保持這些戰斗機和機載武器的戰鬥力。
以F-14A戰斗機為例,2006年,伊朗飛機製造工業公司抓住美國海軍退役該機的機會,利用各種渠道購買並囤積零部件,使得F-14A戰斗機可出勤數量從2005年的6架增至2018年的24架。
仿製生產。伊朗航空工業在維修保障過程中不斷吃透美製戰斗機的技術特性,隨後進行全機仿製,為研發國產戰斗機打下基礎。
2006年,伊朗航空製造工業公司接手F-5戰斗機仿製任務。該項目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實施,先後研製出三代機型,分別是測繪仿製的「閃電」戰斗機、雙垂尾改進型「閃電」80戰斗機以及改進型「霹靂」戰斗機。最新的「霹靂」戰斗機配備先進航電和火控系統,於2018年開始量產。
此外,伊朗航空工業還測繪仿製先進直升機。比如,伊朗直升機支援和革新公司仿製美製AH-1J「眼鏡蛇」武裝直升機後,推出國產「風暴」武裝直升機;伊朗航空製造工業公司仿製貝爾-206直升機,推出OH-78偵察武裝直升機。
自研開發。近年來,通過軍工企業的不懈努力,伊朗航空工業已具備一定獨立研發能力,並重點圍繞教練機、輕型戰斗機、直升機、無人機等開展自主設計研發。
伊朗航空工業從較為簡單的噴氣式教練機入手,先後研製出「雲雀」中高級教練機、「野雞」中級教練機、「霹靂」88中級教練機等多種型號。雖然這些機型均未量產,但為伊朗航空工業新機型研發積累了經驗。此次公布的「亞辛」教練機是「霹靂」88的升級改進型,隨著生產線的建立,伊朗噴氣式教練機終於在歷經20餘年發展積淀後成功升空。
在教練機研發的基礎上,伊朗航空製造工業公司於2013年展示了「征服者」F-313輕型戰斗機。該機採用鴨式氣動布局、雙發雙垂尾、主翼末端下垂後掠翼等設計,目前仍處於測試階段。同時,該公司在直升機領域也進行探索,2009年公開展示了AH-85「國際眼鏡蛇」輕型直升機,能夠攜帶反坦克導彈、反艦導彈等武器。
在無人機研發方面,伊朗航空工業表現同樣搶眼。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伊朗高度重視軍用無人機研發工作,其國產無人機在兩伊戰爭期間共執行了600餘次作戰任務。可以說,正是那段經歷為伊朗發展新型無人機奠定了厚實基礎。
近年來,伊朗航空工業推出多種型號國產無人機,既有單純的偵察無人機,也有察打一體無人機,基本涵蓋了現代無人機所有類型。比如「目擊者」-171是根據美國RQ-170無人機逆向仿製而成;「閃電」系列則是RQ-170無人機的縮小仿製版;「卡曼」-22無人機具備攜帶射程200千米「海達爾」巡航導彈的能力。
伊朗航空工業在型號發展過程中注重實用主義,從較為簡單的教練機、輕型戰斗機、輕型直升機入手,逐漸摸索和積累現代戰斗機設計研發、批量生產的經驗,為未來航空工業發展築牢根基。
在逆境中求發展,努力實現自給自足
「亞辛」教練機成功下線,是伊朗航空工業發展的縮影。其中,部件國產化是該機得以量產的關鍵。長期以來,伊朗受到美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和單邊制裁,但依靠本國公司和技術人才的努力,航空工業取得的進步有目共睹。
那麼,伊朗航空工業是如何在逆境中求發展,攻克諸多關鍵技術的?這些年,伊朗重點圍繞以下3個方面進行攻關:
一是突破動力瓶頸。航空發動機是戰機的「心臟」,是最為核心的部件。2016年,伊朗成功研製出「頂點」渦輪噴氣發動機,該型發動機是伊朗航空工業歷史上生產的最復雜的產品之一。「頂點」發動機的成功量產,對伊朗航空工業發展起到極大促進作用。「閃電」戰斗機、「征服者」F-313輕型戰斗機以及「亞辛」教練機都採用了這款國產發動機,讓伊朗航空工業初步解決了戰斗機「心臟」問題。
此外,伊朗還在無人機使用的小型活塞、渦噴、渦扇發動機領域取得突破,最新型「飛躍」-700小型渦扇發動機被應用到一系列噴氣式無人機和巡飛彈。
二是推動航電發展。自2008年起,伊朗開始實施「巴貝伊工程」,對F-14A戰斗機機載武器火控系統和機載雷達進行升級。同時,在新型戰斗機航電系統方面,伊朗航空工業緊跟世界先進國家步伐。比如,「閃電」戰斗機使用了「標槍」機載雷達系統和座艙綜合顯示系統;大中型無人機開始搭載合成孔徑雷達和電子干擾吊艙等航電設備。
三是豐富機載彈葯。近年來,伊朗航空工業加快空空導彈的研製步伐。伊朗航空製造工業公司對AIM-54遠程空空導彈進行測繪仿製,研製出國產空空導彈搭載到F-14A戰斗機。此外,伊朗還對美製「響尾蛇」空空導彈等進行仿製。
縱觀航空工業發展史,伊朗長期在逆境中求發展,通過自身努力在研發國產新型武器裝備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可以說,以「亞辛」教練機為代表的新型武器裝備成功下線,是對美西方國家制裁的有力一擊,也預示著伊朗航空工業站上新起點,開始新發展。
4. 伊朗的戰斗機
新聞發言編輯本段回目錄
伊朗閃電戰斗機與伊朗空軍的F-5一起飛行
伊朗閃電戰斗機與伊朗空軍的F-5一起飛行,可以說除了垂尾,其他部分都沒有本質的改變。
ChinaMil.com
「它是速度的精靈,任何地面目標都無法擺脫它的攻擊。」這是伊朗國家電視台在9月6日播放「閃電」戰斗機參加「佐爾法格哈的打擊」演習時的解說詞,在伊朗官方精心剪裁的畫面中,「閃電」戰機與一架F-5E戰機結伴掠過戰區上空,當鏡頭轉向其飛行座艙時,觀眾可以發現裡面布置了精密的液晶顯示器,飛行員通過觀察游標變動就能掌握飛機的運行狀態。伊朗飛行員隨即發射了兩枚2.75英寸火箭彈和一枚無法識別的空對地導彈,頓時一個地面預定目標變成一片火海…… 紅色戰略 ChinaMil.com
伊朗軍事演習發言人賈瓦德?穆罕馬丁准將稱:「『閃電』戰斗機完全由伊朗生產,它與(美國)F-5戰斗機性能相當。」但另一位比他軍階更高的將軍、空軍司令卡里姆?哈瓦米則向媒體表示,「閃電」是一種戰斗轟炸機,用途與美國F/A-18戰斗攻擊機相似,而且功能「更加強大」,「伊朗空軍在過去一年裡對該型機進行多次試飛,目前它已在軍中服役。」 中國軍事報道 ChinaMil.com
製造前言編輯本段回目錄
伊朗閃電戰斗機
據長期關注伊朗軍機工業的英國航空專家湯姆?庫柏介紹,「閃電」戰斗機的研製工作早在12年前就開始了,其設計融合了東西方技術,安裝有新型遠程火控雷達,能以兩倍音速飛行,是一種對地攻擊兼可執行制空任務的多用途戰斗機。他指出,該機是由美國F-5「虎」式戰斗機衍生而來,體積比F-5大出10%-15%,改用兩台發動機結構,原來的單垂尾也變成酷似F/A-18的斜向雙垂尾,這恐怕是一些媒體誤認為「閃電」戰斗機與F/A-18相似的重要原因。
中國軍事報道 ChinaMil.com
位於弗吉尼亞的美國全球安全研究所負責人約翰?派克指出,F-5是美國上世紀50年代為幫助盟國抗衡蘇制米格-21戰機而研製的出口型戰斗機,本身就具有結構簡單、技術易於掌握的特點,再加上伊朗空軍長達35年的F-5戰機使用史、至今仍保有多達60架F-5戰機的有利條件,伊朗搞出某種F-5的變型機並不是太困難。約翰?派克認為,「閃電」的性能最有可能近乎於國際第二代與第三代戰機水平之間,即相當於F/A-18A早期型戰機的水平,伊朗正試圖以此來提高軍機國產化程度,避免戰時受制於人。 中國軍事報道 ChinaMil.com
半遮半掩編輯本段回目錄
伊朗閃電戰斗機
伊朗人早在1973年便開始構建獨立自主的飛機製造工業,以防在建立自主軍用航空工業進程中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後,伊朗處於美蘇聯合封鎖的險惡境地,特別是美國撤走專家並斷絕對伊朗戰機的維護後,許多西方觀察家都認為伊朗空軍完了,但伊朗航空工程師和專家們經過努力,基本保障了大部分戰機的戰斗出勤。最顯著的證明是美國情報單位總搞不清伊朗使用F-14戰機的情況:CIA曾估計伊朗空軍經過兩伊戰爭消耗,現有可供使用的不足10架,但在今年2月11日德黑蘭閱兵式上卻至少有25架F-14戰斗機以密集編隊方式亮相。 ChinaMil.com
Saeqeh的邊條與進氣口形狀有所變化,理論上能夠改善大迎角機動性能
ChinaMil.com
伊朗的軍機科研及生產單位,從業人員多達1.5萬人,規模在中東地區僅次於以色列。它們不僅能部分生產或改進機載雷達、對空導彈和航電系統,還能從事某些軍用飛機開發,外界已知的伊朗自研軍機項目還包括雲雀(Dorna)中高級教練機、伊朗-140(IRAN-140)軍用運輸機、曙光(Shafagh)教練攻擊機等。 紅色戰略 ChinaMil.com
美國一些航空專家認為,伊朗軍用航空工業的弊端也是明顯的。「閃電」戰斗機總體上相當於F-5戰斗機的升級版,但伊朗卻花費了12年研製時間,可見其技術底子還非常薄弱。由於長期遭受技術封鎖,伊朗航空工業難以獲得新鮮的航空設計思路,許多披露的新機設計風格仍局限在模仿已有美式戰機的程度上。 中國軍事報道 ChinaMil.com
伊朗閃電戰斗機
作為現代軍工業的「巔峰領域」,製造軍機對許多國家而言只能是一種夢想。由於軍機製造業高資金投入、高技術風險和漫長研製周期等因素,大多數國家採取「造不如買」的戰略決策,即使有的國家造出軍機,也因性能不如市場上銷售的大國產品而不得不草草收場,印度發展LCA戰斗機失敗就是例證。
中國軍事報道 ChinaMil.com
2007年8月,據伊朗媒體報道,8月5日在伊朗中部省份伊斯法罕,伊朗生產的新型殲擊機"阿扎拉赫什"(閃電)成功進行了飛行試驗。伊朗國防部長及伊朗最高軍事指揮部門的代表出席了試飛儀式。近期伊朗生產的新型殲擊機還將在伊朗武裝力量的軍事演習中進行試驗。有關伊朗新型殲擊機的技術和戰術性能沒有透露。"阿扎拉赫什"(閃電)是伊朗專家研製的第二種殲擊機。2006年9月在伊朗舉行的大規模全軍演習中,伊朗研製的第一種殲擊機"薩埃蓋"(雷擊)順利進行了試驗。伊朗軍方當時宣稱,"薩埃蓋"殲擊機類似美國的F-18,但是其一些技術參數超過F-18。 中國軍事報道 ChinaMil.com
抑制美國編輯本段回目錄
伊朗閃電戰斗機
伊朗已經公開的伊朗自行研製戰斗機計劃有兩個,一個是批量生產的「閃電」式戰斗機,另一個是伊朗空軍最重要的國產戰斗機項目「曙光」。2007年8月5日,伊朗軍方正式宣布伊朗第一種國產「閃電」噴氣式戰斗機開始大批量生產並裝備空軍。「閃電」噴氣式戰斗機是伊朗在自己大量裝備的美製F-5E/F「虎」式戰機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伊朗空軍曾經從美國引進了180架F-5E/F「虎」式戰機。由於兩伊朗戰爭巨大的消耗和美國的封鎖。目前還有1/3即60架可以使用。伊朗空軍的F-5E/F「虎」式戰斗機曾經在兩伊戰爭中有優異表現。因其良好的維護性和可靠性以及高出勤率而得到了伊朗空軍的高度評價。而且,伊朗空軍對F-5E/F「虎」式戰斗機有長達30年的使用和維護經驗。經過伊朗軍事科研人員的頑強努力,伊朗目前已完全經具備了自行徹底大修F-5「虎」式戰機的能力。 中國軍事報道 ChinaMil.com
同時伊朗軍事科研人員已經成功的用本國技術對F-5「虎」式戰機進行了技術升級。可以說伊朗對F-5「虎」式戰機已經完全吃透了技術。在此基礎上,伊朗科技人員對F-5進行了大量改進,主要是換裝雙垂尾,將原來F-5E/F的梯形主翼變成切尖三角翼並採用了類似F-18的大邊條設計,同時更換了更大的矩形進氣道,其發動機尾噴口也比原型F-5E/F。這都說明「閃電」戰斗機換裝了新型發動機。經過改進後的伊朗「閃電」噴氣式戰斗機在性能上大副超越其原形F-5E/F,可以執行戰斗轟炸、近距離支援、戰場遮斷任務。同時也具備相當優秀的空戰能力,可以制空和截擊敵戰斗機和巡航導彈。今後「閃電」戰斗機將取代目前在伊朗軍隊中服役的美製F-5E/F「虎」式戰機和俄制米格-21以及中國制殲-7戰機,成為伊朗空軍主力機型。
紅色戰略 ChinaMil.com
「閃電」噴氣式戰斗機的研製成功標志著伊朗的航空工業跨出了重要一步。但客觀講「閃電」仍屬於改進型,伊朗真正的國產主力精銳戰斗機正在研製中,這就是「曙光」單發輕型噴氣式戰斗轟炸機。
「精確制導炸彈」
一旦美國開始打擊伊朗,那就決不可能是簡單的只摧毀伊朗核設施而已,伊朗所有設施尤其是伊朗空軍將成為美國首要打擊目標。當年的阿富汗戰爭剛剛爆發,面對只有不到20架破爛的米格-21的塔利班空軍,美國尚且首先進行集中打擊,何況伊朗空軍。因此伊朗空軍必須首先解決自身如何在美軍的打擊下生存下來,然後再進行防禦作戰。在這方面前南聯盟可以是很好的借鑒。在美軍等西方軍隊猛烈的打擊下前南聯盟依然有效的保護了自己。領土復員面積比前南聯盟大得多的伊朗可以做得更好。畢竟只有先有效保護了自己,才有可能更有效的消滅敵人。 ChinaMil.com
從即將逝去的「雄貓」到即將誕生的「曙光」,頑強不屈的伊朗空軍走過了近30年漫長艱辛的歷程。透過那些翱翔在古老的波斯高原上空的伊朗空軍戰鷹,我們看到的是伊朗伊朗這個千年古國和波斯這個古老民族向世界所展示的不屈的精神和依靠自身努力建立強大國防的恆久之心,作為愛好獨立自由的伊朗民族歷史上從來沒有被外來勢力徹底征服、摧毀過,而今天更不例外而這。伊朗空軍將讓那些以美國為首的入侵者明白,伊朗的天空是屬於伊朗人自己的,決不是他人可以染指!而這正是伊朗帶給世界尤其是中東其他國家最好的啟示!
紅色戰略 ChinaMil.com
5. 伊朗為什麼要把中國視為朋友:只有中國能
伊朗為什麼要把中國視為朋友:只有中國能夠出手相助
人們通常將印度空軍的裝備稱為「萬國造」,其實伊朗空軍更符合「萬國造」的標准,目前伊朗空軍擁有400架以上的各式飛機,其中,作戰飛機為300架,分屬於4個體系:美式、俄式、中式、法式,不同的是,印度屬於挑花了眼,看到什麼好就買什麼,伊朗更多屬於無奈,受西方禁運影響,有錢也買不到戰機。
閱辦式上的伊朗戰機編隊,四架飛機四個型號,分屬美系與俄系
長期被制裁的經歷,讓伊朗強烈的自力更生夢想,也讓伊朗與中國之間建立起不小的友情,無論從民間,還是官方都對中國表現出相當友好的態度,為什麼要把中國視為朋友?原因就是,只有中國能夠出手相助其發展,往往在關鍵時,解了其急需。目前伊朗軍工產品的話,不難發現帶有中國血統的型號太多了,比如:反艦導彈完全為中國製造。
經過多年的建設,伊朗航空工業已相當有水平,先後研製了雷電、閃電戰斗機,在舊機升級改造方面也是碩果累累,這也是它不急於大量外購戰機的原因,這其中就涉及到與中國的合作,比如:F4的升級工作就有中國企業參與。
不久前,伊朗空軍剛剛補充了17架新戰機,竟是35年以前出廠的法制幻影F1。該機為法國達索公司在沒有政府支持的情況下,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自費研發的型號。為了降低成本,它盡可能多的採用幻影III的部件,但放棄了無尾三角翼的布局,改為常規後掠翼布局。為幻影家族中唯一採用常規氣動布局的型號。
其空重達74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16200公斤,使用一台阿塔9K50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2.2馬赫,實用升限20000米,最大航程3300公里,因安裝了火控雷達等航電設備,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武器系統為:前機身下側裝兩門30毫米德發機炮,以及7個外掛點。可以使用R550、R530、「響尾蛇」空空導統戰,以及各種常規炸彈火箭發射器和1200升的副油箱。
1973年,該機加入法國空軍服役,同時為多國引進,但是不包括伊朗。伊朗空軍擁有的幻影F1來自於伊拉克空軍。1983年起,法國向伊拉克提供了一批幻影F1EQ5、EQ6,曾經做為主力機型使用,曾經與伊朗空軍的F-14戰斗機多次交峰,更次掛載飛魚反艦導彈實施反艦攻擊,攻擊美國軍艦斯塔克號為其最著名的戰例。
上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期間,先後有120架伊拉克戰機逃往伊朗避難,其中包括25架「幻影」F1戰機,後為伊朗空軍接收,可是伊朗沒有法制戰機的配套體系,也沒有相關的零部件,也正是中國出手相助才能讓伊朗空軍可以使用它們。比如:中國的霹靂7空對空導彈,可以直接加掛到「幻影」F1上,中國也為維護這些戰機提供了技術方面的支援,畢竟中國有機會接觸到法式戰機。
由於伊朗實在缺少相關的零備件,該批戰機在使用數年後就被封存起來,如今這批飛機重新投入服役。只能說明,伊朗解決了相關的維護技術問題,可能對其進行了不少技術升級。這批幻影F1也許為世界上,最後一批現役的幻影F1,以伊朗歷史記錄,估計可以使用相當長的時間。
6. 憑什麼叫板世界霸主
憑什麼叫板世界霸主?
由於沙特煉油廠遇襲事件,國際社會的目光再一次聚焦襲擊製造者背後最大的「老闆」--伊朗,盡管伊朗再三否認,但美國和盟友顯然不肯放棄利用這一機會,美伊之間的爭執日益激烈,已呈劍拔弩張之勢。實際上,除了豐富的石油資源、扼守波斯灣的地理優勢、特殊的地緣政治關系,伊朗自身的軍事能力也不容小覷,使其能夠與世界頭號霸主叫板對抗數十年。
伊朗國土面積約165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作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石油化工、鋼鐵、冶金等工業能力在中東地區還是比較突出的,還有相對良好的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等產業。
伊朗軍事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均有陸軍、空軍、海軍的三軍編制,在地位上也是平行。但革命衛隊通常認為是「嫡系」,而軍隊則屬於「旁系『』,從人員配備、經費預算方面,革命衛隊總是得到更多的好處,雖然兩者有聯合指揮部協調,但對革命衛隊並沒有多少約束力。總體而言,伊朗擁有中東地區最大的軍事力量和導彈武庫。
伊朗軍事工業在中東絕對「首屈一指」,盡管總體不如西方國家,但門類齊全、基礎雄厚,可自產大部分軍事裝備,包括新型主戰坦克、導彈快艇、常規火炮及各種戰術導彈等,甚至連輕型艦艇、小型潛艇、戰斗機、中近程彈道導彈也能進行研製生產。
伊朗陸軍是伊朗軍力的主體,總兵力約35萬人。主戰坦克約1400輛,各種裝甲車,步戰車加起來超過3000輛,坦克中包括較為先進的T-72型和「酋長」主戰坦克。伊朗曾引進了T-72坦克生產線,此後吸取西方的先進技術,研製了國產的「佐勒菲卡爾」坦克,成為伊朗地面裝甲力量的骨幹。最新研發的「卡拉爾」主戰坦克也展示了伊朗軍工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
伊朗自造的最新型「賈馬蘭」號導彈驅逐艦,已建成3艘,排水量1420噸,長94米,乘員140人,最大速度30節,主要武器裝備是76毫米艦炮和雙聯「勝利」反艦巡航導彈(中國C-802導彈的山寨版),還有直升機平台、防空導彈發射系統、反潛炸彈擲彈器等。艦上裝載的防空導彈類似俄羅斯施基利和美國標准1防空導彈,射程在40公里左右。
在潛艇方面,伊朗海軍除了購自俄羅斯的基洛級潛艇外,還有卡迪爾級輕型潛艇,這種潛艇排水量為120噸,航速在11節左右,與朝鮮山高級潛艇較為相似;據稱還在發展名為Hoot的超空泡高速魚雷,航速可以達到幾百節的高速。
空軍方面,伊朗是中東地區為數不多能自主製造生產戰機的國家,空軍擁有大約500架戰斗機,包括F-4、F-14、米格-29、蘇-24等戰機,機型較為老舊,但可以掛載「勝利」導彈(中國C-802導彈的山寨版)執行反艦任務。
2010年前後,曾有消息稱伊朗正在美製TF30發動機(F14雄貓戰斗機動力)和美製F100發動機基礎上研製推比7的大推力發動機。伊朗早期與美國過從甚密,武器裝備和軍事工業的底子都與美國頗有淵源,空軍裝備以美國F-14雄貓戰斗機為核心,雖然後來與美國鬧掰,F-14從此斷糧30餘年,但經過自己研發零配件,保證了F-14繼續飛行。
伊朗甚至仿製了美國「眼鏡蛇」直升機,這種「風暴」直升機使得伊朗邁入自主製造武裝直升機的國家。伊朗開發無人機甚至在波斯灣「穿越」美國航母編隊上空。伊朗曾經根據過去引進的美製F5E/F自行改進過代號為閃電的輕型戰斗機,不過其最新的成就,是名為「F313征服者」的隱身戰斗機,採用鴨式布局,單引擎雙垂尾,可能使用俄羅斯RD93或其發展型發動機。
伊朗還擁有多種型號的中近程彈道導彈,而且數量頗為可觀,最遠射程可以達到2000公里左右。此外,伊朗還具有衛星發射能力,其主要入軌軌道是500公里左右的近地軌道。伊朗曾持續多年實施核計劃,具有部分發展核電站的能力,並有製造艦船用核燃料的能力,但尚未達到製造核彈的水平。
綜上所述,伊朗的軍事能力在中東地區還是相當強悍的,雖然和世界大國還不能相提並論,但就其總體規模和水平來說,絕對是不可小覷的地區大國。正是伊朗擁有這樣可觀的實力,才有了敢於反抗霸權40年的底氣和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