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領海叫什麼

伊朗領海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5-02-15 22:35:16

❶ 波斯灣簡介及詳細資料

名稱溯源

波斯即伊朗的古稱而波斯灣是周圍一批國家共有的。

公元一世紀的地理學家斯特拉波第一次用波斯灣來稱呼這一地方,而阿拉伯人則稱作這一地區為阿拉伯灣,為什麼現代國際地理學採用波斯灣的稱呼?

亞洲一些海域冠某國名或民族名,是國際地理標識(不是某國主權名稱):日本海、東中國海(不等於中國東海)、菲律賓海(有沿岸多國的領海而且大部分為國際公海)、南中國海(不等於中國南海)、泰國灣、孟加拉灣、印度洋、阿拉伯海(周圍很多亞非國家)、阿曼灣、波斯灣(波斯即伊朗而波斯灣是周圍一批國家共有的)。

按亞洲地理學的國際性外海命名規則,已經用阿拉伯之名命名了一個巨大海域(阿拉伯海),因此採用波斯(伊朗古稱)之名命名該海灣,更好標識、區別、記憶。

類似:安達曼群島屬於印度,已經用印度之名命名了一個巨大海域(印度洋),因此當代國際地理學和谷歌地圖採用緬甸海之名稱呼繼承英國舊稱的安達曼海。

歷史沿革

世界上最古老的已知文明(蘇美爾)開發沿波斯灣和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現在是基礎海灣淺水盆地是一個廣泛的區域的河谷和濕地年底冰期和全新世開始,其中,伯明罕大學的考古學家傑弗里 ·玫瑰擔任環境避難所早期人類在定期的極端乾旱氣候振盪的過程中,為奠定基礎的迪爾門 傳說在波斯灣地區定居點的早期歷史的大部分的過渡期間由一系列的游牧部落統治南部海岸。在公元前4世紀結束時,南部的波斯灣地區部分主要是由迪爾門文明。很長時間的最重要的解決南部海岸波斯灣地區的是傑拉(Gerrha)。在2世紀Lakhum部落,居住在現在的葉門北部遷移和成立現今王國南部沿岸。偶爾的古戰場發生沿波斯灣海岸線,薩珊波斯帝國與現今王國,最突出的是由沙普爾二反對拉赫姆王國領導的入侵,導致拉赫姆王國的失敗和進步到沙烏地阿拉伯,沿南部的岸線。 在公元7世紀期間薩珊波斯帝國征服了整個波斯灣地區,包括南部和北部海岸。

公元前625 年至226年,北側是由波斯包括中間、阿契美尼德,塞琉古和帕提亞帝國的繼承為主。阿契美尼德國王大流士大帝的領導下,波斯船發現波斯灣。

葡萄牙擴張到印度洋後達伽馬遠航的勘探的16世紀早期在看見他們戰斗的波斯灣海岸奧斯曼帝國。在1521年,葡萄牙的部隊指揮官安東尼奧· 科雷亞 ·的帶領下入侵巴林採取控制其珍珠產業所創造的財富。1602年4月29日,沙阿阿巴斯薩法維波斯帝國波斯皇帝驅逐巴林葡萄牙,以及日期為紀念全國波斯灣當天在伊朗。 1622年阿巴斯採取了荷姆茲海峽來自葡萄牙的島嶼;大部分的貿易將轉變為班達爾阿巴斯,這是他從葡萄牙在1615年採取了後本人命名的小鎮。因此,波斯灣被波斯人打開與葡萄牙、荷蘭、法國、西班牙和英國的商人,誰被授予特定許可權的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1871年,奧斯曼帝國重申成阿拉伯東部。 在從巴格達奧斯曼州長軍事和政治壓力,艾哈邁德·帕夏,執政的阿勒薩尼部落和平提交到奧斯曼帝國統治。 奧斯曼帝國被迫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並需要在其他各種前沿部隊該區撤離。

在二次世界大戰,西方盟國用於伊朗作為一個管道運輸軍事和工業供應到俄羅斯(蘇聯),歷史上稱為"波斯走廊"途徑。此路徑將利用跨伊朗鐵路,但為了使供應運往伊朗,英國利用波斯灣地區作為供應鏈的入口點。波斯灣因此成為了關鍵的海上路徑,通過該盟軍運輸設備,向俄羅斯反對納粹入侵。

1763年到1971年,大英帝國保持著不同程度的政治控制了一些波斯灣國家,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原來叫特魯西爾國),並在不同的時間巴林、科威特、阿曼和卡達通過英國居住波斯灣。

2006年,超過100萬英國公民前往杜拜。2014年,英國宣布將設立第一個永久性軍事基地在波斯灣,因為它從蘇伊士運河以東於1971年退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印度洋邊緣海。阿拉伯語稱阿拉伯灣,簡稱海灣。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高原及兩河流域之間,是印度洋西北部半封閉的海灣。波斯灣西北自阿拉伯河河口,東南到荷姆茲海峽,長970千米,寬56-338千米。面積24.1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40米,最大深度104米。

波斯灣

氣候

波斯灣的氣溫較高,常年在20℃左右,夏季可達32℃以上。西北風強,將沙漠地區的沙土吹入灣中,海水渾濁。夏季有塵暴和霾,秋季有颮和龍卷風。

波斯灣地處北回歸線高壓帶,氣候炎熱,海水蒸發量超過注入量,夏季水溫可達30-33℃,邊緣地帶甚至高達36℃,因此,波斯灣也是水溫最高的海灣。

海灣地區降水稀少,日照強烈,東西兩岸又多為副熱帶乾旱荒漠。水溫很高,西北部水溫為16-32℃,東南部為24-32℃,淺海區夏季水溫高達35.6℃,成為世界上最熱的海區之一。高溫、乾燥增強了海面蒸發力,年蒸發量達2000毫米以上,大大超過了年降水量(300毫米)和河流注入量的總和,因而海水鹽度較高,東南部為37-38,西北部為38-41,都大於荷姆茲海峽以東的阿拉伯海,海峽兩側海區的鹽度不等,引起阿拉伯海海水從海峽表層流向波斯灣,而波斯灣中鹽度較大海水從海峽底層流入阿拉伯海。

水文

波斯灣地處副熱帶大陸西岸,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蒸發大於降水,海水鹽度高,密度大,水面較低,而相鄰的阿拉伯海,鹽度低,密度小,水面高。於是,表層海水就由水面較高的阿拉伯海流入水面較低的波斯灣。底層海水則由鹽度較高的波斯灣流入阿拉伯海。 海灣中島嶼眾多,大部分是珊瑚島,較大的有巴林島、格什姆島、阿布阿里島等。海灣北部由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等河流帶來大量泥沙的堆積以及地殼緩慢上升,致水深逐漸變淺,海灣北岸岸線以每年56米的速度向前推進,海灣在縮小。高溫、乾燥增強了海面蒸發力,年蒸發量達2000毫米以上,大大超過了年降水量( 300毫米)和河流注入量的總和 ,因而海水鹽度較高,東南部為37-38,西北部為38-41,都大於荷姆茲海峽以東的阿拉伯海,海峽兩側海區的鹽度不等,引起阿拉伯海海水從海峽表層流向波斯灣,而波斯灣中鹽度較大海水從海峽底層流入阿拉伯海。波斯灣海底和周圍陸上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寶庫,約佔世界石油儲藏量的53%-58%。石油產量約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1/3。石油輸出量佔世界石油總出口量的60%,主要供給世界上經濟發達的美國、日本、西歐一些國家。漁業資源也很豐富,盛產多種魚類,珍珠和珍珠母的採集著稱於世 。 沿岸和灣內重要港口有 :阿巴丹 、哈爾克島、布希爾、巴斯拉、法奧、科威特港、阿布達比、杜拜等。

波斯灣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沿阿拉伯海的地中海地區,包括阿拉伯海灣、紅海、卡奇灣、蘇伊士灣、亞喀巴灣、亞丁灣和阿曼灣,海豚和江豚是最常見的海洋哺乳動物的水域,而今天大鯨和逆戟鯨是罕見。

波斯灣還擁有超過700種魚類,其中大部分是本土到海灣地區。超過80%的珊瑚礁相關,直接或間接地依賴其生存的珊瑚礁。

礦產資源

波斯灣海底和周圍陸上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寶庫,約佔世界石油儲藏量的53%-58%。石油產量約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1/3。石油輸出量佔世界石油總出口量的60%,主要供給世界上經濟發達的美國、日本、西歐一些國家。漁業資源也很豐富,盛產多種魚類,珍珠和珍珠母的採集著稱於世。沿岸和灣內重要港口有:阿巴丹、哈爾克島、布希爾、巴斯拉、法奧、科威特港、阿布達比、杜拜等。

沿岸國家

沿岸國家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海灣地區為世界最大石油產地和供應地,已探明石油儲量佔全世界總儲量的一半以上,年產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所產石油,經荷姆茲海峽運往世界各地。素有"石油寶庫"、"世界油閥"之稱。 灣內有眾多島嶼,大都為珊瑚島。灣底與沿岸為世界上石油蘊藏最多的地區之一。淡水絕大部分來自西北面的阿拉伯河與卡侖河。因蒸發量超過注入量,故西北部鹽度(38-41‰)仍比東南海口(37-38‰)高。

西北部水溫16-32℃,東南部24-32℃。自古為海上交通要道。沿海居民從事航海、商業、漁業與采珍珠業者較多。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阿拉伯半島和伊朗的石油主要經波斯灣外運。

印度洋的一個淺邊緣海,面積239600平方千米。位於阿拉伯半島與伊朗西南部之間。波斯灣從西北面的阿拉伯河(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兩河河口)至東南面的海灣出口荷姆茲海峽和阿曼灣,長990千米,寬55-340千米。北面和東面為伊朗,南面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西面為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西北為科威特和伊拉克,灣中有島國巴林。

海域水淺,極少超過90米,只有東南部出口附近和個別部位深度超過110米。最大水深出現在伊朗沿岸,而寬闊的淺水域平均水深不到36米,與阿拉伯沿岸相接。海灣淡水入流量不大,主要來自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和卡倫(Karun)河。實際上海灣西南側沒有多少淡水注入海灣。這種情況加上水溫高導致入流的淡水過分蒸發和水體含鹽度高。

波斯灣地區的經濟以石油生產為主。海灣及周圍國家石油產量約佔世界的1/4以上,儲量佔世界的一半以上。海灣沿岸國家科威特、卡達和巴林還發展了大規模商業和捕魚業,但在1990年代初期,因波斯灣戰爭(1991)中伊拉克造成科威特近海油井大量石油溢漫,捕魚行業一度陷於癱瘓。

波斯灣

波斯灣呈狹長形,西北-東南走向。伊朗沿岸,南段為山地,岸線平直,海岸陡峭;北段為狹長海岸平原,岸線較曲折,多小港灣。阿拉伯半島沿岸為沙漠,局部有鹽沼。東南端荷姆茲海峽為海灣咽喉,灣口多島嶼,格什姆、大通布、小通布等島緊扼灣口,構成海灣天然屏障。屬亞熱帶氣候。終年盛行西北風,風力變化無常。夏季炎熱少雨,常有風沙塵霾,能見度低,秋季有暴風,冬季多雲霧。年降水量:阿拉伯半島一側不到125毫米,伊朗一側275毫米。表層水溫:東南部24-32℃,西北部16-32℃。鹽度37-41‰,西南局部海域達50-70‰。海流為逆時針方向環流,灣口流速3-4節,其他海區0.5-1.6節。潮差1.5-3.5米。

石油

西亞的波斯灣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高原之間,海拔長約1040千米,寬180-320千米,面積24萬千米2,平均水深25米,是一片廣闊的內海。它西接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河水,向東則通過它唯一的出口--荷姆茲海峽與阿拉伯海相連。 荷姆茲海峽因扼守波斯灣石油海上運輸的出口而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在海灣及其周圍100千米范圍內,是一條巨大的石油帶,這里蘊藏著佔世界石油總儲量一半以上的石油,僅沙特一國的石油儲量就佔世界總儲量的1/4,堪稱"石油王國"。

波斯灣

從上世紀6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初,波斯灣地區石油總出口量的90%至95%均經由荷姆茲海峽,峰值時每天通過海峽的油船和其他商船達300餘艘。荷姆茲海峽也因此成了一條關系許多國家興衰的戰略要地。

為減少對荷姆茲海峽的依賴並縮短前往歐洲的航程,海灣各國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向外修建石油管道。雖然荷姆茲海峽的重要性已遠不如以前了,但是如果封閉它,對世界石油市場依然會有重大影響。中國進口的60%石油來自海灣,而且基本上都要經過荷姆茲海峽。

波斯灣地區在地質歷史上是氣候溫暖的淺海環境,水生動植物豐富並有大范圍的良好的儲存構造,具備了形成和儲藏石油的最佳條件。波斯灣地區不僅石油資源豐富,而且開采條件也十分優越。石油分布集中,平均每個油田儲量達3.5億噸以上,為超級大油田;並且多分布在海岸附近的海上和陸上,因此輸油管運輸距離短,原油外運方便。油田的地下壓力高,油井多為自噴井,占油井總數的80%以上,因此其生產成本是世界最低的。 波斯灣的石油出口量佔世界的60%以上, 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輸出地區。石油源源不斷地流向日本、西歐和美國等地;滾滾而來的石油美元也使得海灣昔日的貧困國家轉眼之間躋身於世界富國的行列。

波斯灣

波斯灣雖是石油寶庫,但它給該地區帶來金錢的同時,也帶來了戰亂和苦難。外來勢力的滲透和爭奪,加上波斯灣內部由種種歷史和現實原因造成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使波斯灣局勢長期動盪,並多次燃起戰火,不僅給當地人民帶來災難,對整個國際形勢也有著很大影響。美國一直把波斯灣當作其全球戰略的重要一環,積極通過各種手段向這一地區滲透。支持伊拉克打兩伊戰爭,為伊拉克吞並科威特出兵海灣,再到打伊拉克戰爭,都是為了維護其在波斯灣的戰略和經濟利益。美國已基本控制了波斯灣這一世界石油寶庫。

旅遊

波斯灣內珊瑚礁遍布,漁產豐富;但因臨近國家逐漸工業化,加上油輪漏油事件時有所聞,且臨近地區戰事不斷,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軍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軍在此設立軍事基地,與在伊拉克的土耳其軍隊抗衡。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灣是同盟國向蘇聯提供軍用物資的運輸線。

軍事基地主要有:伊朗的阿巴斯港、布希爾和霍拉姆沙赫爾海軍基地;伊拉克的巴斯拉海空軍基地、舒艾拜空軍基地和烏姆蓋斯爾海軍基地;沙烏地阿拉伯的宰赫蘭空軍基地、朱拜勒和達曼海軍基地;阿曼的錫卜空軍基地;巴林的朱費爾角海軍基地。海灣地區有一條巨大的石油帶,具有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產區,它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有"世界油庫"之稱,其石油蘊藏量佔全球的2/3。其中,伊拉克1998年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1125億桶,僅次於沙特,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氣儲量約3.1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2.4%。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

波斯灣

海灣及其周圍地區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國際通道。西方所需海灣石油的大部分,必須通過海灣唯一的出海航道荷姆茲海峽運出。如海峽被切斷,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經濟將受到致命打擊。因此,控制自海灣西岸經荷姆茲海峽過阿曼灣到阿拉伯海的這條海上東西通道,就成了美國的重要戰略目標。

1981年5月,海灣地區一些國家成立了海灣合作委員會(海合會),其成員國包括阿聯、阿曼、巴林、卡達、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委員會的宗旨是實現成員國之間在一切領域的協調、加強成員國在各方面的聯系、交往和合作,以及推動六國的工業、農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據伊朗官方媒體2016年6月12號報導,中國與伊朗簽署一項新契約,將合作修建波斯灣南部的"格什姆石油碼頭",這項契約價值5億5千萬美元,將把"格什姆島"打造成海灣地區石油生產,和石油產品儲備領域的一個重要樞紐。

海灣戰爭

海灣戰爭即波斯灣戰爭,1990年7月,伊拉克與科威特圍繞領土糾紛和債務等問題的爭端激化。當地時間8月2日凌晨2點,伊拉克向科威特發動閃電式襲擊,並迅速佔領科全境。伊拉克此舉遭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譴責,聯合國安理會先後通過多項決議,譴責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要求伊拉克立即無條件撤軍,並宣布對伊拉克實行強制性經濟制裁和武器禁運等措施。與此同時,美、英、法等國開始向海灣集結兵力,海灣戰爭一觸即發。

波斯灣戰爭

在持續的5個半月里,國際社會的和平努力終成泡影。1991年1月17日凌晨2時30分,從海灣的美國戰艦上發射出的第一枚"戰斧"巡航飛彈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爆炸,終於拉開了海灣戰爭的序幕。

海灣戰爭是伊拉克和由聯合國授權,以美國為首的34個國家組成的多國聯盟之間的一場戰爭。它的起因是1990年8月2日伊拉克侵佔科威特。戰爭結果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的決定性勝利:以相當小的損失將伊拉克軍隊逐出科威特。主要戰役由空戰和在伊拉克、科威特和附近的沙烏地阿拉伯境內的陸戰組成。陸戰的范圍僅限於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的邊境地區。此外伊拉克向以色列發射飛毛腿飛彈。 伊拉克從科威特領土撤退後遺棄在沙漠中的伊軍坦克。右側為被伊拉克軍隊點燃的科威特油井燃起大火。

波斯灣

1990年8月7日,美國一艘戰艦在波斯灣南部水域巡邏,對伊拉克開始進行海上封鎖,以阻止其石油出口和食品進口。

1990年8月2日,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譴責伊拉克的侵略行徑,並要求伊拉克立即無條件撤軍。

1990年8月7日,法國一艘驅逐艦經埃及蘇伊士運河駛往海灣。

1990年8月5日,科威特王儲兼首相薩阿德·阿卜杜拉·薩巴赫(左)與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法赫德(中)、王儲阿卜杜勒·阿齊茲在沙特吉達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一事進行磋商。這是科威特王儲自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來的第一次公開露面。

❷ 霍木茲海峽有公海嗎

當然有。

霍爾木茲海峽兩岸12海里,分布是伊朗和阿曼的領海,海峽中間部分是國際航道(公海)。

霍爾木茲海峽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南部之間,形似人字型,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東西長約150千米,最寬處達97公里,最狹處只有38.9公里;南北寬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作為通往海灣地區的一條要道,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水域中最為重要的一條航道。每天,數以百萬桶計的石油都要通過這條航道運往世界各地。

❸ 裏海是不是國際海域若不是,它屬於哪個地區

1、裏海的地理條件

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海,跨歐、亞兩個大洲。在蘇聯解體之前,裏海周邊只有蘇聯和伊朗兩個沿海國,當時它被稱為「蘇聯—伊朗海」。裏海南北長 1 200 公里,平均寬度 300 公里,面積大約為 30 多萬平方公里。由於裏海四周被陸地包圍,沒有出海口,其海平面幾經變化。裏海北部水淺,是重要的鱘魚場及魚子醬的產地;南部水深,最深處達 978 米,船舶運輸業發達,沿海擁有許多優良海港。

2、裏海的歷史劃界

1921年與1940年,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與伊朗簽署協議,建立了寬度為 10 海里的專屬漁業區。然而,此項條約並沒有包括海底主權的邊 界,也沒有說明可以進行油氣開採的管轄范圍。蘇聯解體後,裏海地區出現了 5 個相鄰或相向的沿海國家,分別為:俄羅斯、哈薩克、土庫曼、亞塞拜然和伊朗。由於裏海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海洋資源開發產品需要鋪設穿越海域內各國政治邊界的海底管道,以上 5 個獨立的國家提出了劃分近岸區域的方案來解決出現的矛盾。其中某些重要的協議已經達成,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明顯的問題。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提出:一個國家能夠擁有 12 海里領海和 200 海里專屬經濟區的權利。對於相向海岸的國家而言,裏海的寬度使每個沿海國都尚未達到能夠劃出全部 200 海里經濟區的界線范圍。由於裏海究竟是海洋還是湖泊在國際上還沒有最後的確定,因此,現在首要的法律問題是:裏海將怎樣被分類。如果裏海被分類是海洋,那麼對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來說是適用的;然而,如果裏海被分類為湖泊,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就不能被適用,並且裏海不受關於海洋的國際規則所支配。

1994年俄羅斯主張,由於裏海不與世界大洋相連接,是一個獨立的陸地封閉水體,國際海洋法對其是不適用的,單方對於裏海的劃界主張沒有基礎,並且整個區域應是一個屬於國際共管方式的合作投資區。也就是說,由一個國家所做出的任何海底活動都會侵害其他鄰國的利益。俄羅斯還與哈薩克發表聲明強調,任何一個沿海國家都無權單方決定裏海的法律地位。

然而,時至1996年,俄羅斯的立場有所變化,建議裏海所有沿海國要建立 45 海里寬的專屬經濟區,而 45 海里以外的區域屬各國共有。但是亞塞拜然不同意上述意見,認為裏海屬於國際海洋法許可權范圍之內,可以運用這種理念對沿海國家各部分海岸運用中間線的原則劃定邊界。隨後,1997年亞塞拜然與哈薩克,1998年俄羅斯與哈薩克,還有2001年俄羅斯與亞塞拜然都同意以中間線原則劃出相互之間海上區域的邊界。原則上,土庫曼同意這種處理方式,但是在方法上意見不一,該國認為運用中間線的原則並沒有考慮到岸線的特殊性,特別是針對現在由亞塞拜然主張的具有潛在豐富石油的阿普歇倫半島(亞塞拜然的首都、石油城巴庫所在地)的岸線。伊朗也不同意採用中間線的原則劃分海域,該國主張的劃線不僅比採用中間線原則劃分的方法能夠得到更多的海域,而且能夠把由亞塞拜然主張的擁有潛在石油資源的海域歸屬本國所有。由於海岸線「異常」,用嚴格的等距離線劃分邊界引起了這里的某些國家之間的爭端,但劃線作了某些變更後,各國之間的敵意則不復存在。然而,由於美國的存在和亞塞拜然的影響,特別是伊朗公司從美國裏海石油計劃中被排除出來,這里出現了某些緊張的局勢。

3、裏海的劃界

盡管由於油氣藏量位置的問題,造成各國在海域劃界主張和方法上的不盡相同,但裏海海域邊界劃分最終體現出了這種情況:沿海各國均運用了等距離線或中間線劃界的原則,裏海內產生了 3 個邊界三接點(見圖1)。它們是:俄羅斯—哈薩克—亞塞拜然、哈薩克—亞塞拜然—土庫曼,以及亞塞拜然—土庫曼—伊朗。裏海劃界的實踐表明:劃界工作完成後,海岸線長的國家相應會獲得較多的海域范圍。此外,裏海受到化學製品、城市排污和碳氫化合物等的污染嚴重;海平面逐漸升高;裏海周圍地區的荒漠化大大破壞了生態環境,以上這些都對漁業以及人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不利影響。因此,需要沿岸各國共同合理開發和利用裏海的自然資源。

❹ 霍爾木茲海峽是屬於伊朗的國土嗎

不屬於,哪裡是國際航線,伊朗與別的國家一樣,只有12海里的領海權。
但是伊朗有能力封鎖以這一海峽

❺ 裏海是海嗎

「裏海」,一聽到這個名字,你一定以為裏海是海。其實,裏海不是海,而是一個湖。因為裏海是不通海洋的陸地上蓄水的天然窪地,所以說它是湖,而且它是屬於亞洲的湖泊。

裏海位於亞歐兩洲之間,南面和西南面被厄爾布爾飢運士山脈和爛胡梁高加索山脈環抱,其他幾面是平原和低地。它的東、西、北三面湖岸屬俄羅斯,南岸在伊朗境內。

裏海的水源補給主要來自伏爾加河、烏拉爾河,以及地下水和大氣降水。伏爾加河水帶來進水量的70%左右,是裏海最重要的補給來源。

裏海位於荒漠和半荒漠環境之中,氣候做掘乾旱,蒸發非常強烈。而且進得少,出得多,湖水水面逐年下降。較之往年,現在湖面積大大縮小。

因為水分大量蒸發,鹽分逐年積累,湖水也越來越咸。由於北部湖水較淺,又有伏爾加河等大量淡水注入,所以北部湖水含鹽度低,而南部含鹽度是北部的數十倍。

裏海的含鹽量非常高,盛產食鹽和芒硝。同時,裏海還是俄羅斯與伊朗之間重要的國際運輸航道。

裏海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內陸湖。那麼,它為什麼被稱為「海」呢?

首先,是因為它擁有一片煙波浩渺一望無際的廣闊水域。它南北長1200千米,東西寬約320千米,正因為它水面遼闊,所以經常出現狂風巨浪,猶如大海波濤洶涌。

其次,湖水鹽分含量高,水是鹹的。這是由於它處在乾燥氣候地區,湖面蒸發量大致與進水量相當,有時還大於進水量,導致水面下降,使鹽分連年積累,湖水越來越咸。

再次,是因為裏海中存有許多和海洋生物差不多的水生動植物,像來源於北冰洋的海豹,類似地中海里的大葉藻類、蝦虎魚、銀針魚,以及深海里的海綿微生物等。

另外,裏海與鹹海、地中海、黑海、亞速海等原來都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經過海陸演變,古地中海逐漸縮小,這些水域也多次改變輪廓、面積和深度。

所以,今天的裏海是古地中海殘存的一部分,地理學上稱為「海跡湖」,因此人們就給它起個帶海的名字,叫「裏海」。

裏海

❻ 波斯灣地理位置

波斯灣地理位置處於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島之間,西北起點是阿拉伯河河口,東南達霍爾木茲海峽。

波斯灣的氣溫較高,常年在20℃左右,夏季可達32℃以上。西北風強,將沙漠地區的沙土吹入灣中,海水渾濁。夏季有塵暴和霾,秋季有颮和龍卷風。波斯灣地處北回歸線高壓帶,氣候炎熱,海水蒸發量超過注入量,夏季水溫可達30~33℃,邊緣地帶甚至高達36℃,因此,波斯灣也是水溫最高的海灣。

波斯灣地處副熱帶大陸西岸,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蒸發大於降水,海水鹽度高,密度大,水面較低,而相鄰的阿拉伯海,鹽度低,密度小,水面高。於是,表層海水就由水面較高的阿拉伯海流入水面較低的茄游波斯灣。底層海水則由鹽度較高的波斯灣流入阿拉伯海。海灣中島嶼眾多,大部分是珊瑚島,較大的有巴林島、格什姆島、阿布阿里島等。

波斯灣的名稱溯源:

亞洲一些海域冠某國名或民族名,是國際地理標識(不是某國主權名稱):日本海、東中國海(不等於中國東海)、菲律賓海(有沿岸多國的領海而且大部分為國際公海)、南中國海(不等於中國南海)、泰國灣、孟加拉灣、印度洋、阿拉伯海(周圍很多亞非國家)、阿曼灣、波斯灣(波斯即伊朗而波斯灣是周圍一批國家共有的)。

按亞洲地理學的國際性外海命名規則,已經用阿拉伯之名命名了一個巨大海域(阿拉伯海),因此採用波斯(伊朗古稱)之名命名該海灣顫燃銷,更好標識、區別、記憶。

類似:安達曼群島屬於印度,已經用印度之名命名了一個巨大海域(印度洋),因此當代國際地理學和谷歌地圖採用緬甸海之名稱呼繼承英國舊稱的安達曼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段喊網路-波斯灣

❼ 霍姆斯海峽是伊朗的嗎

霍爾木茲海峽吧!
顯然不是伊朗所有的!
霍爾木茲海峽,從地理上說是伊朗與阿聯酋、阿曼的分界海域!他們只有國際法規定而擁有的領海!其餘的屬於國際海域空域!

閱讀全文

與伊朗領海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英國買什麼錢包最實用 瀏覽:269
義大利地圖包是什麼牌子 瀏覽:664
布爾戰爭英國怎麼走 瀏覽:270
中國怎麼匯錢到台灣 瀏覽:491
isa義大利語是什麼意思 瀏覽:198
美國為什麼總是和伊朗過不去 瀏覽:398
印度人的小狗是什麼做的 瀏覽:917
伊朗大廚工資多少 瀏覽:139
英國到西班牙飛機票多少錢 瀏覽:31
印尼回國可以帶多少行李 瀏覽:146
中國哪裡產茶油 瀏覽:822
越南多少錢算中產 瀏覽:997
阿辛在印度是哪個民族 瀏覽:181
伊朗棉花價格多少錢一斤 瀏覽:314
美國為什麼打伊朗蘇萊曼尼 瀏覽:956
越南多少錢一斤的豬肉 瀏覽:229
越南景區在哪裡 瀏覽:662
中國勁酒打開後能存放多久 瀏覽:51
為什麼伊朗人說術赤是好人 瀏覽:747
中國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