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總共有多少萬大軍

伊朗總共有多少萬大軍

發布時間:2025-02-16 12:37:11

㈠ 伊朗的10萬大軍駐扎在敘利亞,為何以色列對此非常緊張

因為以色列與敘利亞相隔很近,國土相連,伊朗進入敘利亞直接威脅到以色列,而且伊朗是中東其經濟實力,軍事能力,為數不多的大國。伊朗與敘利亞兩國本來一直都是死對頭,打起來會殃及池魚,以色列當然不願意看到靠近自己和對此高度緊張。

其實目前看來以色列的尷尬,暫時沒啥好招,真的想解決問題還是得看他大哥——美國。不幸的是鐵桿大哥美國目前在敘利亞其實也比較被動,除了扔炸彈和支持庫爾德人之外,暫時沒有好招數。

㈡ 據聞伊朗50萬大軍准備戰爭,美國有膽量與其動武嗎

美軍肯定有膽量和伊朗動武啊,因為兩國的軍事實力而言,美國簡直堪稱碾壓伊朗。在海灣戰爭之前,薩達姆被稱為中東軍事霸主,擁有著十分強大的軍事力量,在外界看來,美國在此次戰爭中風險巨大。不過最後海灣戰爭爆發,美國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就以破竹之勢摧毀了其百萬雄師,這無疑證明了美軍的強大。

由於美國不尊重俄羅斯在中東的戰略利益,更不尊重在歐洲的戰略利益甚至還想將俄羅斯徹底趕出中東。而俄羅斯面對美國如此的利益侵犯,自然不可能在伊朗戰爭中再次和美國合作,甚至有可能會阻止美國。

㈢ 伊朗50萬大軍進入備戰,軍方警告美軍來一個滅一個,伊朗這次還是喊狼來了嗎

一個主權國家不管如何要有膽氣,信心抵抗侵略,宣戰喊出來也是一種

㈣ 阿爾及爾協定的要點有哪些

石油基地爭奪戰

——伊拉克和伊朗簽訂《阿爾及爾協定》1980年9月22日,大批伊拉克米格—23作戰飛機突然超低空撲向伊朗境內,對伊朗的15個城市和7個空軍基地進行空襲。轟隆的飛機聲和震耳的炸彈聲,揭開了兩伊戰爭的序幕。

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試圖以閃電戰的方式,首先摧毀伊朗的空軍力量。空襲過後,伊拉克5個師近10萬大軍的地面部隊,在400多公里的戰線上,分三路向伊朗發動大規模進攻。在坦克和重型裝甲車的引導下,經過精心准備的伊拉克軍隊,攻勢凌厲,一周內深入伊朗境內15到30公里。

伊拉克軍隊進攻的重點是南路,意圖奪取伊朗的霍拉姆沙赫爾和阿巴丹。這兩個城市是伊朗重要的石油基地,鄰近波斯灣,伊拉克奪而取之可以保證本國的石油出口通道。但伊拉克在南線的進攻遭到伊朗人頑強的抵抗,伊拉克軍隊經過15天的浴血奮戰,才攻佔霍拉姆沙赫爾,而阿巴丹則久攻不下。

雨季到來後,雙方進入僵持狀態,伊拉克控制了伊朗約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1981年1月,伊朗開始局部反攻,逐步收復失地。9月,伊朗在阿巴丹反擊戰中獲勝,解除了伊拉克對阿巴丹的圍困。進入1982年,伊朗的反擊更加猛烈。5月24日,伊朗收復霍拉姆沙赫爾,殲滅伊拉克軍隊3萬餘人。

戰場上的節節敗退,迫使薩達姆於6月中旬宣布單方面停火,並從伊朗境內撤回全部軍隊,呼籲舉行談判。但是,伊朗方面予以斷然拒絕。

伊拉克和伊朗都是穆斯林國家,兩國有著1000多公里長的陸上邊界,南部100多公里長的阿拉伯河是兩國的界河。這條河流是伊拉克通向波斯灣的惟一水上通道,盛產石油的伊拉克需要這條通道向外出口原油。伊拉克長期主張整條河道都是它的領土,而伊朗則堅持河流的中線才是兩國的邊界線,雙方為此爭執不下。1975年3月,雙方在阿爾及利亞的調解下,簽署《阿爾及爾協定》,伊拉克同意以阿拉伯河主航道的中心線為兩國的邊界,伊朗則答應將其境內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伊拉克作為補償。

協定簽訂後,伊朗一直沒有履行協定,拒絕交給伊拉克300平方公里土地。伊拉克極為不滿,1979年公開要求廢除《阿爾及爾協定》。1980年9月17日,薩達姆正式宣布廢除該協定。

除了邊界糾紛,兩國關系惡化還有其他原因。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後,霍梅尼鼓吹向外國輸出伊斯蘭革命。他公開號召伊拉克人民推翻薩達姆遜尼派政權,建立伊斯蘭什葉派國家。為此,霍梅尼不惜向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提供武器和資金。

伊拉克對戰爭做了長期充分的准備,從國外購買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薩達姆對自己的軍事實力頗為自負。而伊朗在1979年發生伊斯蘭革命,霍梅尼上台後對原軍隊中的將領進行了清洗,使伊朗的軍事力量有所削弱。薩達姆認為伊朗必定不堪一擊,用武力解決兩國邊界糾紛的時機到來了,於是發動了對伊朗的突然襲擊。但交戰的結果卻使薩達姆大吃一驚,伊朗不但沒有被打垮,反而給伊拉克以沉重的打擊,伊拉克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伊朗決心不給伊拉克以任何喘息的機會。1982年7月13日夜,伊朗發動代號為「齋月行動」的戰役攻勢,目標是攻佔伊拉克南部的第二大城市巴士拉。

巴士拉是伊拉克的經濟中心之一,其石油產量佔全國的一半以上,對伊拉克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佔領巴士拉,將給伊拉克以致命的打擊。12萬伊朗大軍於7月14日凌晨越過邊界,突破伊拉克防線,潮水般逼近巴士拉。伊拉克在巴士拉外圍布置了壕溝、鐵絲網、地雷和堅固的地下工事,有10萬大軍、近2000輛裝甲車和300門火炮防守。雙方展開慘烈的廝殺,死傷慘重。戰至7月30日,伊拉克為取得戰場優勢,向伊朗軍隊發射化學炮彈,造成伊朗軍隊的混亂和潰敗,迫使伊朗中止本次進攻。在半個月的戰斗中,雙方約有3萬人喪生。

9月30日和10月10日,伊朗先後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的曼達利發動進攻,兩次均被伊拉克擊敗。

1983年2月6日,伊朗再次向伊拉克發動大規模攻勢。在這場代號「曙光」的進攻中,伊朗出動15萬軍隊,空軍、坦克兵、炮兵與步兵協同作戰。伊拉克也集結了10萬人的兵力,頑強抵抗伊朗的進攻。戰斗持續了11天,結果雙方都沒有取得明顯優勢。

1983年4月和7月,伊朗發動「曙光1號」、「曙光2號」攻勢。7月底,伊朗發動「曙光3號」攻勢,第二次圍攻巴士拉。伊拉克為了保衛巴士拉,再次對伊朗軍隊使用化學武器。

兩伊戰爭在拉鋸狀態中進行著。伊朗的不斷進攻雖然沒能摧毀伊拉克的軍事力量,但是薩達姆還是憂心忡忡。伊拉克只有近2000萬人口,而伊朗則有5700多萬人口,兵源充足。伊拉克經受不起長期的消耗戰。薩達姆決定改變戰略,放棄一年多來的被動防禦戰,採取襲擊伊朗油輪的辦法,打擊伊朗的經濟。

1984年3月,伊拉克襲擊了前往伊朗裝油的巴拿馬油船。伊朗馬上還以顏色,襲擊了靠近巴林的一艘科威特油輪。到1985年,共有100多艘各國船隻遭到兩伊的襲擊。

同時,伊拉克又發動襲城戰。1985年3月,伊拉克出動飛機,對伊朗首都德黑蘭和其他40多座城市及軍事目標進行襲擊。伊朗也毫不示弱,使用飛機和導彈還擊了巴格達。

為了徹底摧毀伊朗的經濟,伊拉克於1985年8月15日出動轟炸機,對伊朗的哈爾克島進行轟炸。該島是伊朗的石油輸出中心,占當時伊朗出口原油90%的份額。伊拉克飛機在島上傾瀉了大量炸葯,島上的油輪碼頭和輸油設備遭到極大破壞。9月初,伊朗派飛機深入伊拉克領空,摧毀了伊拉克的一處石油設施。

1986年2月9日,伊朗出動10萬大軍,對伊拉克南部發動「曙光8號」進攻,攻佔了伊拉克東南端的法奧半島。2月下旬,伊朗繼續發動「曙光9號」攻勢,又攻佔幾百平方公里的伊拉克土地。戰斗中,雙方都使用了化學武器,造成3萬多人的傷亡。

從1986年7月到1987年4月,伊朗連續發起10次代號為「卡巴拉」的攻勢。發動於1987年1月的「卡巴拉5號」攻勢,伊朗出動了20萬大軍進攻巴士拉,伊拉克聚集10萬大軍應戰,這是雙方開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

雙方的襲船戰和襲城戰也沒有停息,並且愈演愈烈。僅1987年1月份,伊拉克就出動幾千架次飛機,對伊朗的數十個城市進行襲擊。伊朗也毫不客氣,向巴格達發射了大量導彈。雙方的城市、建築物頓時化為廢墟,無數平民流離失所。1987年一年中,100多艘油輪遭到兩伊襲擊。

兩伊的持續戰爭,造成海灣局勢動盪不安,嚴重影響國際原油市場。國際社會一再呼籲兩國結束沖突,聯合國於1987年7月20日通過598號決議,要求雙方停戰談判。美國戰機還曾直接與伊朗艦艇交火。

時間進入1988年,伊朗再也無力發動攻勢,伊拉克趁機於4到6月對境內的伊朗軍隊發動猛攻,收復了被佔領土,使雙方邊界恢復到1980年戰爭爆發前的狀態。

1988年7月18日,伊朗正式宣布接受聯合國598號決議,持續8年之久的兩伊戰爭結束了。

這場戰爭造成兩伊兩敗俱傷,雙方傷亡人數達150萬,直接經濟損失高達9000億美元,兩國的經濟都受到巨大的破壞。

㈤ 伊朗軍隊

伊朗軍事實力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
現役部隊約51.8萬人。
革命衛隊:約12萬人。
地面衛隊:約10萬人。編有13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及15~20個獨立旅。裝備有少量的坦克、裝甲輸送車和火炮。
海上衛隊:約2萬人。以5個島嶼為基地,裝備有45艘武裝小艇。岸防部隊編有炮兵和地地導彈連。現統一由海軍指揮。
海上陸戰衛隊:1個旅。
預備役部隊:陸軍35萬人。
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僅有少量武器裝備。憲兵15萬人(包括邊防部隊),裝備有「色斯納」 185/310型飛機、AB-205/206型直升機及小艇約130艘。
駐外兵力:革命衛隊駐黎巴嫩約150人;在蘇丹駐有軍事顧問。

伊朗陸軍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
主戰坦克:1190輛(T-54/-55型110輛、T-59型220輛、T-62型100輛、T-72型200輛、「酋長」250輛、M-47/-48型150輛、M-60A1型160輛、T-69型200輛)。
輕型坦克:「蠍子」80輛。
裝甲偵察車:EE-9型35輛。
步兵戰車:БМП-1型300輛、БМП-2型100輛。
裝甲輸送車:550輛(БTP-50、БTP-60、M-113型)。
牽引炮:1995門(105毫米130門、122毫米650門、130毫米1000門、152毫米30門、155毫米165門、203毫米20門)。
自行炮:289門(122毫米60門、155毫米160門、170毫米9門、175毫米30門、203毫米30門)。
火箭炮:107毫米500門、122毫米155門、240毫米9門、320毫米若干門、333毫米若干門、355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6500門(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導彈:「飛毛腿」-B/-C型約10部(導彈210枚)、CSS-8型約25部(導彈200枚)。
反坦克導彈:「陶」式、「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若干門。
高炮:1700門(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
地空導彈:SA-7若幹部。
飛機:77架。
直升機:共556架,其中AH-1J攻擊型100架。

伊朗海軍兵力1.8萬人(含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
主要作戰艦艇:蘇制潛艇3艘、驅逐艦 1艘、護衛艦3艘、輕型護衛艦2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7艘。
登陸艦艇:11艘。
支援及其他艦只:25艘。
海軍航空兵:2000人。裝備飛機9架;直升機10餘架,其中武裝直升機9架。
海軍陸戰隊:2個旅。

伊朗空軍兵力3萬人(含1.2萬名防空部隊)。編有9個對地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兼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12個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約302架。
攻擊戰斗機:F-4D/E型約60架、F-5E/F型約60架、蘇-24型約30架。
戰斗機:F-14型60架、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海上偵察機:P-3F型5架、RC-130型1架。
偵察機:RF-4E型約8架(具有作戰能力)。
加油兼運輸機: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運輸機: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揮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獵鷹」5架、PC-6B型10架。
直升機:AB-206A型2架、貝爾214C型39架、CH-47型5架。
教練機:共 130架,其中米格-29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具有作戰能力。
空地導彈:「小牛」、AS-10、AS-11、AS-14、C-801型若干枚。
空空導彈:「麻雀」、「響尾蛇」、「不死鳥」若干枚。
地空導彈:「霍克」改進型150部、「輕劍」30部、「山貓」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幹部。

㈥ 伊朗和伊拉克的對比

兩伊戰爭的時候,伊朗的裝備是相當落後的,和伊拉克的半機械化部隊打大規模戰役還是靠的人海戰術。4個人3支槍,每人發一把塑料制的小鑰匙(說是開啟天堂大門的鑰匙),後面准備了N張館材,死5萬人才殲滅伊拉克8000人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伊朗人多,而且還不怕死,所以兩伊戰爭才沒被打垮。這幾年伊朗從俄羅斯和中國等國家大量引進先進武器,部隊的裝備水平也今非昔比,不能用伊拉克來和伊朗比較了,伊朗畢竟是一個擁有7000萬人口的地區性大國,正規軍超過50萬,加上各種准軍事部隊和預備役,真正打起來,不怕死的100萬大軍,誰都會怕。伊朗不像伊拉克那樣全是沙漠,山地和河沼地形不適合美軍機械化部隊的地面進攻,而且伊朗戰略縱深大。目前,伊朗有現役軍人約54萬。陸軍是伊朗武裝力量的主體,總兵力約35萬人,裝備有主戰坦克約1500輛,其中不乏先進的T-72型和"酋長"主戰坦克。伊朗地面部隊的機械化程度比較高,除了坦克,伊朗陸軍擁有近百輛裝甲偵察車、1200輛裝甲運兵車、2000門牽引火炮、300門自行火炮,以及數量龐大的火箭炮。此外,陸軍還擁有一定數量的"陶"式、 "耐火箱"式反坦克導彈和地地、地空導彈以及各型直升機和運輸機約200架。

伊朗海軍現有兵力約1.8萬人。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三艘、護衛艦三艘、輕型護衛艦兩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七艘、登陸艦艇11艘,其他支援艦只25艘。海軍航空兵約2000人,裝備各類飛機70多架。

伊朗空軍現有兵力約5.2萬人,擁有各型飛機900餘架,其中各類作戰飛機300餘架,包括先進的F一14和米格-29等第三代戰斗機。此外,空軍擁有"小牛"、"響尾蛇"、"麻雀"、"霍克"改進型等各式導彈若干。

除了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外,伊朗還擁有龐大的預備役力量。伊朗常設預備役部隊有35萬人,其中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伊朗的准軍事部隊在兩伊戰爭中曾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採取的自殺式"人海戰術",至今仍讓人談之色變。

伊朗的軍事戰略日益依賴精密的中遠程導彈。經過這些年經營,伊朗已擁有中東地區最強大的導彈庫,如"流星一3"和"法塔赫一1 10''導彈.此外,伊朗現行裝備的"飛毛腿"B型導彈(射程為325公里)達300多枚,"飛毛腿"C型導彈(射程為550公里)達60多枚.伊朗的"征服者"型導彈(射程約200公里)是使用固體燃料的新型中短程導彈,伊朗軍方人士稱它是"世界上打擊精度最高的導彈之一"。

當時伊拉克軍隊的實力如下:兵力:陸軍35至40萬人,由6個共和國衛隊師和17個常規師組成。

陸軍兵器:

2200輛主戰坦克,包括500輛T-72型坦克。

1000輛裝甲偵察車輛

800輛輕型坦克/步兵戰車

2000輛裝甲輸送車

200門自行火炮,1500門牽引式火炮。

作戰飛機:

200-300架截擊機和攻擊機,包括米格-21、米格-23、幻影F1和蘇-22

100架戰斗直升機

防空武器:

400部地空導彈發射架,包括薩姆-2,薩姆-3,薩姆-6。

1000件攜帶型地空導彈,例如薩姆-7。

6000門高射炮

導彈:

2至20部飛毛腿導彈發射架和導彈以及射程在90英里內的短程導彈

㈦ 伊朗和埃及那個軍事實力強

是伊朗
從裝備上看肯定是埃及比較先進,但是埃及的先進武器都是買的,伊朗由於被美國人禁運先進武器,自力更生,搞出了不少適合自己用得武器。

從軍隊規模上看:伊朗有人口7200多萬,正規軍、革命衛隊、預備役部隊的兵力加起來近90萬。伊朗政府聲稱,伊朗可以組織2000萬大軍抵禦外來侵略。埃及現役部隊45萬人。

埃及4軍總兵力約44萬人。陸軍31萬,編成2個軍團和4個軍區,主要裝備各型主戰坦克3500餘輛,各型裝甲車5000餘輛,各型火炮3000餘門;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2000餘部;「飛毛腿B」型地地導彈發射裝置21部;「小槲樹」、「薩姆—7」等型地空導彈發射裝置1300餘部。

海軍1.9萬,編成2個司令部,7個基地,主要裝備有各型艦艇100餘艘。

所以,伊朗更強一些。

㈧ 人類歷史上一國所擁有最高兵力數字的記錄是多少

人類歷史上,一國擁有的最高兵力數字,是二戰中的美國和蘇聯。

在較早的古代,由於生產力導致的人口限制,軍隊數量不可能太多。一般來說,一國擁有數十萬大軍,就已經是驚人的兵力了。

希羅多德記錄公元前5世紀希波戰爭中波斯出動了三百多萬大軍,現代科學家考證應該只有三五十萬人。戰國時代秦、楚等國家的兵力號稱百萬,實際可能也就只有七八十萬。古羅馬帝國擁有的軍隊是六十萬。奧斯曼土耳其攻佔君士坦丁堡時出動的軍隊不過二十萬。瘸子帖木兒企圖東征明朝時出動了號稱百萬大軍,而當時明朝的衛所兵按照編制是近200萬人。基本上,這是古代一國的最高兵力。那時候的軍隊,其實正規軍、預備役和民兵區分並不大。

二戰後,由於不再有大戰威脅,加上軍事科技進步使得裝備價格飆升,各國的軍隊數量都有所下降。在70年代,蘇聯軍隊為400多萬,美國軍隊為300多萬,中國軍隊為600多萬。這個數量規模比二戰是要大大削減了。

目前,中國軍隊和美國軍隊最多,各有約200萬(美國包括數十萬所謂文職人員)。俄羅斯、印度、朝鮮軍隊在100萬左右。韓國、巴基斯坦、伊朗軍隊在五六十萬左右。其他各國軍隊都在50萬以下。

閱讀全文

與伊朗總共有多少萬大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德語和義大利語哪個就業 瀏覽:440
伊朗魚子醬多少錢一斤 瀏覽:999
越南市場怎麼一直在跌 瀏覽:478
中國到英國留學增加多少 瀏覽:660
去越南旅遊買什麼手信好 瀏覽:272
中國去泰國怎麼辦簽證 瀏覽:669
英國二戰時期生產了多少飛機 瀏覽:965
英國銀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347
哪裡兌換印尼盾比較劃算 瀏覽:32
英國留學有什麼機遇 瀏覽:254
中國怎麼制裁美國 瀏覽:348
印尼什麼他海 瀏覽:831
英國精英小學留學如何辦理 瀏覽:231
中國哪裡有手機攝影拍攝地 瀏覽:170
如何才能滅了印度 瀏覽:36
義大利語州和市哪個在前 瀏覽:20
怎麼拿到印度葯 瀏覽:289
印尼地震怎麼處理 瀏覽:77
中國國奧對伊朗有什麼影響 瀏覽:801
伊朗為什麼跟中東國家 瀏覽: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