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伊石油貿易人民幣結算
在最近簽訂的中伊25年戰略合作協議中,最引人注目的內容之一是中伊兩國的石油和貿易將採用人民幣和數字人民幣進行結算。這是中國官方首次將數字人民幣國際化公開亮相。
可能有些人對此不太了解,也不明白其中重大的意義。本文將從一個新的角度分析這項舉措對中國的影響和作用,以及美國可能如何應對?是否會因此引發戰爭?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場沒有硝煙的貨幣戰爭,以及中美背後的博弈。
使用人民幣結算中伊石油貿易,實際上是一個具有歷史性意義的舉措。這標志著中國的人民幣首次針對美元發起了挑戰。
要理解這一舉措的重要性,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美元霸權是如何形成的。曾經有觀點認為,美國在世界上的霸權地位主要依靠美元、石油和航母,而石油是每個國家向前發展所需的核心資源。許多人可能誤以為石油只是用於燃油的資源,但事實上,石油的作用遠不止於此。
石油是生產衣服、塑料袋、化肥農葯等產品的關鍵原料。因此,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石油。然而,由於美元與石油的掛鉤,許多國家不得不跑到美國換取美元,然後用這些美元購買石油。為了方便,許多國家會囤積一些美元以備不時之需。
由於美國經濟實力的衰退,美元的地位受到了挑戰。為了穩固美元的地位,美國找到了石油輸出國沙特,並承諾提供軍火保護。作為交換,沙特同意在出口石油時只能使用美元交易。這一舉措讓美元與石油掛鉤,美元因此重獲新生。
然而,隨著中國的發展,人民幣可能打破美元的霸權地位。中國伊朗之間價值400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正式成立,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石油交易改用人民幣流通。
實際上,早在2016年,中國就提出了這個計劃,但為什麼最近才最終簽訂呢?原因很簡單,中國已經達到了伊朗的標准。伊朗宣布使用數字人民幣作為石油交易的貨幣,這需要很大的勇氣,關鍵一點是中國是否已經有了可以對抗美國的能力。
中國的軍事力量是否足夠保護伊朗,以及中國是否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是伊朗考慮的關鍵因素。中國在疫情控制、經濟復甦以及軍事力量方面都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此外,中國的工業產能非常廣泛,尤其是高科技產能方面。即使其他國家不接收人民幣,中國龐大的市場也可以支撐人民幣的交易和使用。
中國的軟實力也得到了提升。中國需要培養一些認同感,讓其他國家一想到中國,就能想到一個強大、負責、穩定並且守信的形象。中國在疫情的正確處理方式確實令許多國家對中國刮目相看。
以上提到的三點缺一不可。比如,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強大,但經濟發展不行;日本經濟發展和國際形象不錯,但軍事方面被美國控制。而中國具備了伊朗需要的所有條件,因此伊朗勇敢地站出來與中國共同謀求發展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有人可能會問,美國會因為中伊簽訂的條約而主動挑起戰爭嗎?答案是不會。因為如今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美國不敢輕易挑起戰爭。打伊朗得不償失,打中國更加不可能。美國國內的疫情還在爆發期無法有效控制,新總統拜登上台後引起了不少美國民眾的抗議,國內一團糟。此時如果選擇攻打實力強勁的大國可能會腹背受敵,兩頭都落不著好。
美國作為利益至上、一肚子「壞水」的國家,這點分寸還是有的,所以最多也就是在媒體上叫囂,在中國南海挑釁,這些「老把戲」上不了檯面也不會損傷中伊分毫。
回答完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世界上的石油出口全部用人民幣結算,中國會有哪些好處?首先,人民幣將與美元、歐元形成國際貨幣三足鼎立的狀態,甚至超越上述兩種貨幣。在國際商業貿易中,石油以人民幣結算會帶動其他商業項目以人民幣結算。因為對人民幣的需求增加,出口商也樂於接受人民幣不再出現排斥或者不收人民幣的情況。
其次,將帶動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雖然也會給國內貨幣調控增加難度,但也不失為一次機會。然後,可能會引起人民幣金融資產吸引力增加,一般國家並不會以現金形式持有人民幣而是通過購買人民幣資產。例如:國內的債券、股票等,這有助於活躍我國的金融市場。
最後一點是,各國中央銀行將會把人民幣作為重要的儲備貨幣能更好地打開國門,各國之間進行友好的貿易往來。當然,以上純屬猜測,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有機會實現。
對於中國來說,需要緊緊抓住這難得的戰略窗口期建立起自己的石油戰略,爭取在國際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才能足以與美國的勢力抗衡。
機遇已經出現,未來的懸念並不大,飯還是要一口一口吃的,只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祖國以後一定會越來越好。
㈡ 中伊簽署25年全面合作協議,對雙方會帶來哪些影響
一、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影響或將消失。為了鞏固美國的經濟霸權地位,美國對伊朗實行了長達40多年的制裁措施。在美國的重重打壓之下,伊朗經濟遭到重創。這樣的結果,對美國來說,自是十分歡喜。隨著中伊簽署合作協議,伊朗有望改變境況。據報道,這份協議中包括了經濟領域的相關問題。如,中國投資伊朗能源和基礎設施。《美國之音》點評,對於遭受制裁的德黑蘭來說,這是一條經濟命脈。有中國學者稱,對伊朗來說,有可能成為突破單邊制裁游戲的出口。
從中俄外長會談到中伊外長會談,不難發現,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圖謀,不僅沒能得逞,反而使得中國在地緣政治的影響力越來越強。事實證明,美國霸權主義不得人心,多邊主義才是世界發展的主流。
㈢ 伊朗與中國關系如何
中國和伊朗之間有著悠久的友好關系,尤其是近20年來,兩國關系穩定發展、日益密切。當前,伊朗是中國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夥伴國家。伊拉克被美國控制以後,伊朗的重要性更加地凸顯。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主要油源在是中東地區,伊朗對中國的石油安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於伊朗控制著波斯灣的出口霍爾木滋海峽,地位相當重要。無論從理論分析上,還是現實情況看,中國同伊朗關系雖不及盟友,卻非常重要。
中伊間重要協定、協議有:中伊文化和科學技術合作協定、中伊兩國廣播電視合作計劃、中伊關於互設總領事館協議、中伊政府關於互免簽證的備忘錄、中伊政府貿易協定、中伊兩國外交部建立磋商機制諒解備忘錄。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1935年以前稱為波斯,位於亞洲西南部,屬中東國家,伊朗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1937年7月8日,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簽訂《互不侵犯條約》。1979年4月1日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2月11日(1979)為國慶節。1971年8月16日同中國建交。
㈣ 如果伊朗與中方達成25年戰略合作協議,美國會採取什麼措施
1. 伊朗與我國簽署戰略協議,預計美國將採取反對行動。
2. 美國可能會試圖阻撓該協議的實施,並對其進行負面宣傳。
3. 除此之外,美國可能會繼續對伊朗實施制裁。
4. 甚至不排除美國會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
㈤ 中伊戰略合作,石油交易不用美元,美國能否發動戰爭
美國有兩大神器,一個是美元,一個是美軍。 歷史 上美國為了捍衛美元霸權地位,不斷出兵打仗。所以二戰後美國對外戰爭都是掙錢的,因為美元成為國際上石油結算貨幣,讓美國每天都在掙錢。
2021年3月26日,中伊向全球放出重磅消息,中國與伊朗簽訂了25年戰略協議,這項協議包含內容很多,伊朗向中國提供石油,而且石油結算不用美元。這個消息放出後,美國政府並沒有做出什麼回應。但美國媒體開始回應了。
據外媒資料顯示,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美國媒體近日發言稱,中伊2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並在霍爾木茲海峽的重要島嶼上進行合作,這對美國是不利的。霍爾木茲海峽離美國那麼遠,怎麼就對美國不利了。
綜合了一下美媒的觀點大體以下幾種: 一是認為中伊石油貿易不用美元,開了不好的頭, 如果有其他國家跟著學,那美元地位就會受到沖擊。 二是中伊戰略合作,導致美元主導地位受到威脅,對美國傷害很大。三是美元失去霸主地位,美國將遭遇危機,再也不能通過美元收割全球的財富。四是美元崩盤,舊的秩序崩塌,可會出現動盪。
美國媒體還不忘警告中伊兩國,認為美元與石油脫鉤後,美元不僅丟了霸主地位,對全球來說很危險。
美元成為全球通用貨幣後,特別是在石油結算中,各產油國必須用美元,誰不用就打誰,這已經成為不爭秘密了。
當年伊拉克戰爭,本來薩達姆政權奄奄一息了,美國照樣出兵伊拉克,把薩達姆趕下台,就是因為薩達姆也曾想繞開美元,把石油賣出去,這就如動了美國的乳酪。因此,美國迅速出兵,把薩達姆打垮。
伊拉克戰爭後,利比亞的卡扎菲也預感到自身不安全,因此迅速向西方示好,不惜拿出油田讓西方國家開采,而且卡扎菲還與美國主動交好,當時外界認為卡扎菲可能安全了。但沒想到,中東地區迎來「阿拉伯之春」,利比亞爆發了內戰,實際上就是美國支持反對派武裝與卡扎菲打。
為什麼美國還要收拾卡扎菲呢?
依然是美元,因為卡扎菲後來想鼓動一些產油國家不用美元結算,最終讓美國盯上。
1999年,美國轟炸南聯盟,把米洛舍維奇趕下台,實際上也是為了美元。難道米洛舍維奇對美元構成威脅?
其實是歐元對美元構成威脅,我們看看美國轟炸南聯盟大使館的時間,正好是歐元發行時間。當時歐元被認為是第二種國際貨幣,甚至比美元都值錢。那麼歐元與南聯盟有什麼關系?
美國對歐盟發行歐元恨之入骨,但一時又找不到借口打壓,於是就把目光對准了米洛舍維奇執政的南聯盟,這個被認為是歐洲最後一個 社會 主義國家,很快在美國主導下被打垮。
北約轟炸南聯盟,科索沃獨立,當時歐元一落千丈,很快就失去與美元爭奪國際貨幣的權力。
由此可見, 歷史 上只要誰動美元地位,美國就會想方設法發動戰爭。那麼對中伊戰略協議,美國如何處置呢?
中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而且宣布不用美元結算石油,美國政府雖然沒有什麼動作,但美國媒體開始不淡定了。
其實美國對中伊合作一定很恨,而且也一定有其戰略。咱們先看美國,自從伊斯蘭革命後,40多年來,美國一直對伊朗進行打壓,伊朗很難受。
但美國雖然制裁打壓伊朗,有時甚至要大打出手,但美伊戰爭終究沒有爆發。為什麼美國不打呢?
伊朗可不是伊拉克,也不是利比亞,伊朗是地區大國,其實力不可小視。美國如果打伊朗,恐怕費勁,也不一定能贏。因此,美伊關系一直懸到了拜登上台。
現在中國與伊朗戰略協議簽定後,石油結算肯定要拋棄美元,美國會對中伊兩國動手嗎?
從戰略來看,美國即使有實力對付中伊兩國,也不可能同時發動對中伊的戰爭,美國都不可能戰勝。而美國這兩年沒少對中伊兩國下死手,特別是對中國抹黑造謠,甚至插手中國內政,干涉我國新疆、香港事務。
現在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石油需求量大,中東是中國最主要能源進口地,除了伊朗就是沙特。這兩年,美國霸道的對中國進行制裁,認為中國與伊朗有貿易。但從聯合國角度看,中國與伊朗簽訂什麼樣的協議都是合理合法的,美國沒理由干涉。
2021年,面對美國新一輪的打壓,中伊兩國簽訂協議,美國或許早就預料到。俗話說「腳上泡自己磨的」,如果美國打壓中伊兩國,或許美國還繼續掙著美元的紅利。
對於中伊兩國不用美元的事,美國一定會使陰招,但一定發動戰爭,但有可能以其他方式給中國與伊朗製造麻煩,因為美國慣於玩陰的。因此,中國與伊朗都應該提防。
對於中國與伊朗在石油交易中不用美元,有人認為美國衰弱了。其實並沒有規定必須用美元,石油用美元結算,本身就是美國割全世界的韭菜,而且也不是必須的。只是美國強大時,有些國家敢怒不敢言,有些小國提出不用了,就遭到美國打壓。
現在美國走到現在,雖然實力不如以前,但美國實力還依然強大。對小國還能發動一場戰爭。但對於中伊兩國,美國發起戰爭的代價太大。
美元作為美國極力維護的霸權象徵,現在中伊兩國繞過美,俄羅斯也會這樣做。美國要想不衰弱,目前來看就只能先看著,如果阻止這些國家根本不可能。中伊俄等國都不用美元,美國必然受損,如果全球各國都不用了,那美國才真的衰弱了。
美國的確衰弱了,但實力猶存,唱衰美國的同時,也要小心美國使陰招,比如「顏色革命」,或者對某國突然發動襲擊,美國在 歷史 上沒有做。
中伊戰略合作協定簽署後,美國媒體最先出來放風, 不排除美國政府隨後有所動作,因此小心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