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讀懂中東國家關系
伊朗::親俄、親華、反美、反以色列、反沙特、與土耳其相對和平共處,與現在的伊拉克、敘利亞政府是同盟關系。伊朗在巴列維王朝時親美,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政治較為獨立(巴列維王朝是美國傀儡政權,故伊朗現政權天生反美),當時是反美不親蘇,伊斯蘭革命後第二年就開始打仗,和伊拉克打了8年兩伊戰爭(美國授意薩達姆)。進入21世紀後,伊朗因為美國的中東政策開始逐漸親俄。
伊朗親華,主要三個原因:一是中國需要石油;二是中國是大國,在伊核問題上可以為伊朗提供支撐;三是中國不幹涉他國內政,還能為伊朗提供多方面的支撐,中國和伊朗天生就合作空間大、矛盾少。
伊朗反以色列的理由很簡單,任何中東伊斯蘭國家都反以色列,包括土耳其這個和以色列有很多共同盟友的國家都反以。事實上,這一切都是因為以色列是個「外來者」,在伊斯蘭世界被認為是入侵者。為了將以色列趕出中東,該地區二戰後曾爆發五次中東戰爭。
伊朗反沙特也是有歷史的,這主要是伊斯蘭內部的派別執政,遜尼派和什葉派爭斗一千多年,至今未熄,兩者同樣水火不容。伊朗伊斯蘭革命的口號就是要在中東推行整個「伊朗式」的伊斯蘭革命,沙特自然也會與其為敵。
伊朗與土耳其之間,一個是什葉派伊斯蘭國家,一個是世俗的伊斯蘭國家,兩國雖然主張不同,所在陣營也不同,但互相並不反感,有時候還有合作。很顯然那,雙方暫時都不會敵視對方,主要是因為兩國實力基本相當,都不想增加一個強大鄰國對手。
由於都是什葉派主導政府,所以伊朗與伊拉克政府、敘利亞政府關系較好,彼此屬於實際上的同盟關系,特別是伊朗與敘利亞,關系尤為密切,彼此都認為互為唇齒。
什葉派主要分布圖
沙特:沙特親美、親華、懼俄、反伊朗、反敘利亞、反以色列,親其他遜尼派國家。
沙特親美,源於五次中東戰爭證明,有強大美國支持的以色列在中東不可戰勝,同時也表明蘇聯在中東不堪依靠。再加上,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後,中東一些國家懼怕蘇聯就都投入了美國懷抱。而且,就利益而言,美元石油捆綁對沙特也是現實好處極大,所以無論是基於現實利益還是基於政治利益,最終沙特都選擇了親美。
沙特親華,則完全是因為中國是大國,沙特這種國家是大國都是想親近的,何況中國還是「人畜無害」的大國。而且,中國還破天荒地將戰略導彈賣給沙特,價格還極其公道,這讓沙特感激。最近十多年,中國對原油的需求量大增,中國又成了沙特的大客戶。所以,沙特親華是必然的,雙方共同利益多。
沙特懼怕俄羅斯也是因為俄羅斯是大國,對沙特來說,俄羅斯這種國家得罪不起。不過,沙特並不親俄,原因是俄羅斯支持沙特的敵人——伊朗。俄羅斯與沙特沒有什麼特殊關系,雙方在原油「業務」上還是競爭關系。
沙特反伊朗是沒得說的,伊朗的伊斯蘭革命有很強的號召力,沙特是王室當權,兩者絕對死敵。反敘利亞的理由也差不多,一方面是宗教派別原因,但主要是因為敘利亞和伊朗是盟友,而且敘利亞還是信仰遜尼派的人口佔大多數,所以沙特作為遜尼派國家也想促使敘利亞建立親沙特的遜尼派政權,現在的敘利亞反對派和IS,多是和沙特信仰一樣的遜尼派的瓦哈比派。
反以色列則是作為阿拉伯國家首領之一的沙特的「天職」,連土耳其都反以色列,沙特如果不反以色列在伊斯蘭世界還怎麼混?中東只要是伊斯蘭國家,必反以色列,巴以問題使得以色列和伊斯蘭世界水火不容。
土耳其:土耳其親美、親西方、反敘利亞、反以色列、與中俄保持合作,與沙特等遜尼派國家關系微妙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是世俗化的伊斯蘭國家,做夢都想加入歐盟,所以土耳其親美、親西方,但由於是伊斯蘭國家,一直未能被西方真正接受。土耳其反敘利亞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想拓展自己的戰略空間,向中東方向繼續延伸自己的影響力,做奧斯曼帝國的夢;另一方面,則是以此來保持和西方的一致;此兩者互為表裡。
土耳其反以色列,同樣是基於自身想在伊斯蘭世界擴大影響力的需求,土耳其只有仇視以色列,才能更加親近阿拉伯國家。土耳其有野心,但與中國和俄羅斯總體保持了相對友好的關系,彼此都未真正交惡,中俄也需要這種想在中東做大的中東地區國家。
耳其與中東遜尼派國家關系微妙,原因是遜尼派國家多是王室執政,而土耳其是世俗化的伊斯蘭國家,相比伊朗什葉派對遜尼派國家的威脅,世俗化的伊斯蘭國家對沙特等國的威脅一點也不小。所以,沙特等遜尼派國家對土耳其也抱有很大的戒心。
埃及:親美、親俄、親華、親沙特、反以色列。
埃及這個國家比較特殊,其雖然大部分地區處於非洲,但其卻扼守地中海與印度洋的咽喉,掌控者蘇伊士運河。埃及是地區大國,其在中東、北非都有很強的影響力。在穆巴拉克時期,埃及整體和沙特一樣,是親美政權。埃及也是遜尼派國家,所以一定程度上也反伊朗、反敘利亞,只是相比沙特,埃及地處非洲,距離伊朗更遠,所以埃及相對較為克制。埃及當然也反以色列。當然,埃及除了親美,與中國和俄羅斯關系也很好,特別是
B. 伊朗為什麼被中東國家敵視
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雖然有著共同的祖先,但是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歲月,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不能不叫人唏噓。
其實在阿拉伯世界,不光伊朗,阿拉伯世界所有的成員對以色列都持敵視態度。以色列建國第二天,阿拉伯人就發動了中東戰爭,必欲除之而後快,究其原因,一個是宗教原因,一個是地緣政治原因。
宗教原因很明確,伊斯蘭教作為一個強勢的宗教,肯定不能容忍在自己神聖的核心區域有一個猶太教的國家,而以色列,恰恰就是這么一個國家。
地緣政治原因比較復雜,簡而言之,就是,阿拉伯人覺得,現在以色列所在的地方,是巴勒斯坦人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以色列建國,是殘暴鎮壓迫害巴勒斯坦人的結果。而以色列方面則認為,現在的以色列所處的位置,從聖經舊約時代開始,猶太人就在此生活,並且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只不過後來被各大強國所滅,驅逐,在20世紀回到他們祖先所生活的地方建國天經地義。基於認知的分歧,雙方走向了戰爭。
經過幾次的中東戰爭,埃及投誠,沙特與以色列眉來眼去,遜尼派國家被以色列打怕了,但是消滅以色列在中東是政治正確,伊朗想在中東擴大影響力,肯定會高舉反以色列這桿大旗,以擴大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
C. 伊朗的軍力似乎沒那麼強,為什麼人們說他是中東霸主
伊朗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力量雖然不容小覷,但並不像人們想像中那麼強大,然而它卻被視為中東的潛在霸主。首先,伊朗的國防工業相對獨立,其自主能力超過了土耳其,並在質量上優於那些依賴外國武器的中東國家。與以色列這樣的小國相比,伊朗擁有巨大的人口和地理優勢。盡管伊朗的國產武器可能質量參差不齊,但在長期沖突中,持續生產的能力使得其獨立軍工體系比依賴外國軍售的國家更有韌性。
在中東地區的力量格局中,可將主要國家分為五大集團:以土耳其為核心的突厥系,以伊朗為核心的波斯或什葉派系,包括伊拉克和敘利亞在內的兩河流域世俗化阿拉伯國家,以沙特為首的海灣保守型阿拉伯國家,以及以埃及為核心的北非系國家。兩河流域地區因其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和較高的人口密度而成為中東的戰略要地,它位於各大力量的交匯處,類似於中國的中原地區或歐洲的法國。由於其戰略位置,該地區的國家往往成為各大勢力爭奪的焦點。
在最近的歷史中,伊拉克和敘利亞因政治動盪而受到外部力量的干預,特別是美國的軍事行動。這些事件有利於伊朗在中東的擴張,特別是在其吞並了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地之後,伊朗有可能成為該地區的共主,重建類似2500年前波斯帝國的輝煌。因此,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軍事行動,盡管表面上是對抗伊朗,實際上可能間接地增強了伊朗的地位。
綜上所述,盡管美國在口頭上反對伊朗,其軍事行動卻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伊朗的地位。因此,如果未來伊朗確立了其在中東的領導地位,那麼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可能會因其在中東的政策而獲得某種形式的認可,盡管這種認可可能並非他所期望的。
D. 鍦ㄥぇ鍥藉崥寮堢殑涓涓滃湴鍖,鍦熻沖叾涓轟綍瑕佷笌浼婃湕緇戝畾鍦ㄤ竴璧
1. 鍦熻沖叾涓庝紛鏈楃粦瀹氬湪涓璧風殑鍘熷洜涔嬩竴鏄鍏卞悓鐨勫畨鍏ㄥ叧鍒囥傚湡鑰沖叾闀挎湡鑷村姏浜庢墦鍑誨叾涓庡彊鍒╀簹杈瑰冨湴鍖虹殑搴撳皵寰鋒﹁咃紝鑰屼紛鏈椾篃闈涓寸潃搴撳皵寰蜂漢鐨勫畨鍏ㄦ寫鎴樸傚洜姝わ紝涓ゅ浗闂寸殑鍏崇郴瀵嗗垏錛屽湡鑰沖叾鐢氳嚦鍦ㄨ繖涓闂棰樹笂涓庣編鍥戒駭鐢熷垎姝с
2. 鍦熻沖叾涓庣編鍥界殑鍏崇郴鍥犲簱灝斿痙闂棰樿岀揣寮犮傚湡鑰沖叾璁や負搴撳皵寰鋒﹁呭緱鍒扮編鍥界殑鏀鎸侊紝榪欏姞鍓т簡涓ゅ浗涔嬮棿鐨勭煕鐩撅紝騫跺艱嚧鍦熻沖叾闈涓村唴澶栧帇鍔涖
3. 鍦熻沖叾鍦ㄥ栦氦涓婇夋嫨涓庝紛鏈楃珯鍦ㄤ竴璧鳳紝閮ㄥ垎鍘熷洜鏄鍑轟簬瀵規姉緹庡浗鐨勭粡嫻庡埗瑁併傚敖綆¤繖緇欏湡鑰沖叾鍥藉唴緇忔祹甯︽潵浜嗘販涔憋紝浣嗗湡鑰沖叾騫舵湭灞堟湇錛屽潥鎸佸叾鎵撳嚮搴撳皵寰鋒﹁呯殑絝嬪満銆
4. 鍦熻沖叾瀵逛紛鏈楃殑浜茶繎榪樹笌鍏跺規х洘鐨勫姞鍏ユⅵ鎯蟲湁鍏熾傜敱浜庝紛鏈椾笌嬈х洘鍥藉惰兘婧愯錘鏄撳叧緋葷揣瀵嗭紝鍦熻沖叾甯屾湜閫氳繃涓庝紛鏈楀悎浣滄潵淇冭繘鍏跺姞鍏ユх洘鐨勫姫鍔涖
5. 灝界″湡鑰沖叾鍔犲叆嬈х洘鐨勬ⅵ鎯抽潰涓翠紬澶氬弽瀵瑰0闊籌紝浣嗗湡鑰沖叾鍜屼紛鏈椾綔涓轟腑涓滃湴鍖烘湁褰卞搷鍔涚殑鍥藉訛紝涓ゅ浗鐨勫拰騫沖叡澶勫瑰湴鍖虹ǔ瀹氫笌緇忔祹鍙戝睍鑷沖叧閲嶈併傚彧鏈夊疄鐜扮ǔ瀹氾紝涓ゅ浗鎵嶈兘涓撴敞浜庡唴閮ㄧ粡嫻庡彂灞曞拰鎻愰珮浜烘皯鐢熸椿姘村鉤銆
E. 伊朗被制裁40年,為何還建立了中東最強工業體系原因主要是三點
二戰後,美國就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擁有最強大的經濟和盟友,所以美國能夠任意的制裁封鎖自己的敵對國家。但凡是美國長時間制裁,封鎖的國家,基本上都陷入貧困,工業體系崩潰。如當年的伊拉克、利比亞,現在的半島北部、古巴、委內瑞拉等都是如此。在美國長期的制裁下,十分的悲慘,而且是凄慘到了極點。但是有一個國家例外,那就是伊朗,伊朗 *** 革命後,美國對伊朗實施長達40年的封鎖,但是伊朗不但始終屹立不倒,而且還在封鎖中,建立了整個中東地區最強大的工業體系,堪稱非常強悍那麼伊朗到底怎麼做到的呢?其實原因主要是三點。
1979年伊朗 *** 革命爆發,原本是美國盟友的伊朗,立刻轉變性質,成為美國的死敵,開始和美國公開的對抗,為此美國開啟了對伊朗的制裁,封鎖。從1979年到現在,絲毫沒有停止,整個長達40年,是現在世界上受美國封鎖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
但是在這40多年的封鎖中,伊朗不但屹立不倒,還在這期間,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整個工業水平在中東地區那是最強。不光能生產輕工業產品,而且重工業,軍事工業更加發達。在煉油、鋼鐵、電力、汽車製造、機械、食品加工、建築建材、電器、化工、冶金、造紙、水泥等工業部門,更加具有優勢。
而且伊朗軍工產業,基本不需要進口武器,從子彈、槍支、坦克、戰機、導彈、軍艦等基本上自己都能生產,而且自成體系。所以這兩點在整個中東 *** 國家中那都是最強的,即使土耳其、沙特都沒辦法跟伊朗比。很多人可能就不理解了,伊朗被制裁封鎖40年了,為何還能建立這么強大的工業體系呢?其實主要是三點原因。
第一,基礎最好。
伊朗跟其他中東國家不同的是,其擁有最強的工業基礎,早在巴列維王朝時代,白色革命加上美國的幫助,就已經給伊朗建立了相對完備的工業體系。所以伊朗基礎良好,這也是當時伊朗發展那麼快,整個國家日益強大的基礎。這是伊朗還能建立強大工業的基礎,如果不是巴列維王朝的貢獻,伊朗是不可能有現在的工業規模的。
第二,置之死地而後生。
對於國家發展而言,如果順風順水,能夠有所依靠,那麼往往進步很慢。但是一旦置之死地,往往能夠激發出所有的潛能。作為伊朗就是如此,面對美國的強力封鎖,對於伊朗來說,沒有任何的辦法,除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別無他法。而伊朗政教合一的體制,有利於團結力量,集中力量辦大事。
所以伊朗被封鎖40年,正是在極端惡劣,艱苦的條件下,伊朗人團結一致。在原有的工業基礎上進一步的拓展,進一步的研發,進一步的發展,使得工業全面進步,在原有工業基礎上建立強大的工業體系。就跟我國改革開放前一樣,當時面臨完全的封鎖,最後卻也是創造性的建立了現代工業體系,所以封鎖使得伊朗更能聚集力量。
第三,域外的幫助。
伊朗雖然被制裁,封鎖,但是伊朗在國際上還是有很多朋友的。最典型伊朗跟德國的關系,那是最好的,在一戰二戰,伊朗堅定的跟隨德國,兩國關系密切。所以德國一直在默默幫助伊朗,即使到現在也是如此。除了德國,還有我國,我國和伊朗的關系也非常不錯,也同情伊朗人的遭遇,所以也一直在為伊朗提供幫助。
除了我國還有俄羅斯,伊朗在中東的關鍵地位,是俄羅斯進入中東的關鍵,所以俄羅斯也一直在支持伊朗。因此,正是因為有這些強國大國的支持,所以伊朗才能那麼快建立強大的工業體系。因此,美國的制裁不但沒能推翻伊朗,反而使得伊朗更加的強大,還建立了中東最強大的工業體系,在死地獲得了重生。
歡迎關注【還原歷史真相真相】,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參考文獻:《伊朗現代史》。
F. 中東國家,如伊拉克、敘利亞,為什麼沖突不斷
1. 中東國家的邊界大多由殖民時期的歷史決定,除了土耳其的邊界是在獨立戰爭後確定。
2. 敘利亞與土耳其、伊朗與伊拉克的邊境爭議可追溯至殖民時期。西方列強在劃分這些邊界時,將不同種族混置於一個國家,或將同一種族分割在不同的國家,這種做法為後來的沖突埋下了伏筆。
3. 中東地區長期成為西方國家和俄羅斯的政治角力場。這些國家曾隨意扶植傀儡政權,這些政權往往不得民心,導致地區成為恐怖主義的滋生地。以色列的建立也成為了中東沖突的一個重要因素。
4. 美國在中東的政策加劇了沖突。美國支持獨裁的沙特,並通過建立新組織對不服從美國民主意願的國家施加壓力,進一步升級了中東的緊張局勢。
5. 中東地區的一些武裝組織擁有強大的戰鬥力,超越了當地政府和軍隊的控制能力。例如,胡塞武裝在對抗沙特時占據了上風。此外,中東根深蒂固的掠奪行為和宗教極端主義也助長了恐怖主義,使得反政府組織難以被徹底消滅。
6. 中東地區的人口快速增長導致經濟問題日益顯著,資源分配不均。人口激增使得資源短缺問題加劇,如葉門就面臨著無法支持其龐大人口的問題。
7. 中東目前需要的是一種平衡,而戰爭往往被視為一種減少人口的手段。
8. 美國的角色和宗教信仰也是影響中東局勢的重要因素。許多人認為,美國在其中的角色既是為了經濟利益,也是為了維護其世界霸權地位。同時,宗教信仰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沖突。
G. 伊朗為什麼要把中國視為朋友
伊朗,作為中東地區的重要國家,一直在地區政治和能源領域扮演著關鍵角色。中國一直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來對待與伊朗的關系,並在解決伊朗核問題上發揮了積極的建設性作用。隨著伊朗核問題的全面協議達成和執行,中伊關系有望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同時,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伊在各領域的合作有望進一步加強。(1)合作基礎深厚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能源進口國,伊朗則是石油儲量世界第三、天然氣儲量世界第二、歐佩克內部能源出口量第二的能源生產和輸出大國,兩國的經貿合作前景廣闊。(2)合作動力強勁例如,伊朗一直懷有建設強大軍隊的夢想,這一夢想部分依賴於中國的支持。近年來,隨著國防工業技術水平的提升,伊朗海軍現代化的步伐也在加快。伊朗自行研製的第一艘潛艇「游泳者15」號於2000年下水,而首艘國產驅逐艦「摩傑」號則於2002年完工。近年來,伊朗不斷推進其「狼群戰術」,大量製造小型導彈艇,這些技術與中國製造的022導彈快艇有著密切的聯系。伊朗將大量油田低價出售給中國,這也反映了中國對伊朗援助的重要性。2015年6月,伊朗與國際社會達成了核問題全面協議,隨後美國和歐盟解除了對伊朗的長期制裁,這使得伊朗能夠購買任何國家的軍事產品。伊朗的海軍武器庫中幾乎全部是中國產品,從早期的HY-1和HY-2型反艦導彈到最新的C-801、C-802、C-704型遠程反艦導彈,中國的支持使得伊朗成為中東地區的導彈大國。伊朗一直夢想著擁有大型軍艦,雖然之前訂購的美國「基德」級驅逐艦被扣留,但中國產的052D驅逐艦似乎是為伊朗量身定製的。伊朗軍方表示,他們迫切需要中國的幫助來自主研發燃氣輪機、相控陣雷達和垂直發射系統,以期邁入世界強國的行列。中國與伊朗之間並沒有直接的的利益沖突,特別是伊朗的海空軍是制衡美國的重要力量,中國與伊朗的友誼也能確保先進武器不會落入美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