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義大利到伊朗相距多少公里
他們之間應該有上千公里。
② 馬可波羅從義大利陸路來到中國經過哪些國家
波羅一家從義大利的威尼斯出發,途經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歷經3年到達了中國與阿富汗交界的帕米爾高原。
700年前,年輕的威尼斯人馬可踏上旅途,開始了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探索之旅。根據他24年漫長歷險著成的游記《東方見聞錄》,成為西方第一部關於神秘中國的完整記錄。
然而,有關他的中國之旅引起了眾多爭議。其中,大英博物館中國館館長弗朗西絲·伍德(Frances Wood)博士在《馬可·波羅到過中國嗎?》一書中,提出了她的著名質疑:馬可·波羅根本沒到過中國!他對中國的印象,僅限於道聽途說。為此,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的攝影師麥可·山下用了1年時間,重走了馬可·波羅的中國冒險之旅,試圖解開有關馬可的故事真相。
「最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的面孔、文化和地貌依舊,一如馬可·波羅在書中的描述讓人嘆為觀止。」國家地理《馬可波羅現代東游記》製作人兼導演喬納森·芬尼坎(JonathanFinnigan)說。
《東方見聞錄》=旅行指南?
在13世紀的歐洲,許多人都以為世界是扁平的。除了少數傳教士,很少有人敢於前往未知神秘的異域國度。但在1271年,17歲的馬可就隨著父親尼古拉(Nic-colò)和叔叔馬飛阿(Maffeo),開始了他們的東方之旅。
據《東方見聞錄》記載,波羅一家從義大利的威尼斯出發,途經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歷經3年到達了中國與阿富汗交界的帕米爾高原。
麥克·山下是憑借現代的交通工具來到中國的,他能感受到這段旅程對小馬可而言是多麼的艱辛。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波羅一家遇到了最艱巨的挑戰:穿越這片一望無際的險惡沙漠。在當地語言中,「塔克拉瑪干」的意思是「有進無出」。馬可這樣回憶道:「那些在夜間趕路的旅人,倘若有誰不小心掉了隊,便會聽到鬼魂的交談聲,彷彿是他的同伴在說話;假如他信以為真,這個掉隊的旅人就會被引入歧途,再也找不到他的同伴。很多人便是這樣死去的。」
而山下在這片中國最炎熱、最乾燥的沙漠中,也部分感受到了波羅一家當年的艱苦。在100度的高溫灼烤下,每時每刻都會覺得異常乾燥,渾身都不對勁。沙子扎得人發癢,汗水不停地滴下眉頭……
山下認為《東方見聞錄》是本不錯的「旅行指南」,至少一些風土人情需按照馬可的「指點」才會留意。例如,馬可曾描述「這里有很多體形龐大的野生羊,頭上的
角能長到六個手掌長。」新疆提孜那甫的居民向山下證實了這種帕米爾盤羊的存在,不過現在數目已經很少。
當然,有時馬可的這本「旅行指南」也會出現很大偏差。山下不得不承認,「他在書中提到的兩地距離,有些極為精準,有些卻是差了十萬八千里。」也許當時馬可還是個孩子,而且書是這段經歷20年後才回憶寫成的。
順著馬可的足跡,山下來到了喀什。
書中曾說:「一路上有許多城鎮和村莊,但最大、最繁華的一座是喀什。」也許在馬可眼裡,喀什算得上是當時亞洲最大的市場。這里出售的商品琳琅滿目,喀什的商人也走遍了世界各地。而如今的喀什使山下彷彿回到了13世紀。他感到「歲月未曾改變的是這些人、這些面孔,還有討價還價的聲音和人與人的交往」。
在而後的絲綢之路上,馬可見識了不會被燒壞的神奇布料。山下在和田找到了它——石棉。在馬可那個時代,很多人相信石棉來自蠑螈蛻下的皮。但馬可認為:「這些織物並非來自一種生活在火焰里的
生物,而是來自大地的脈絡。」可以說是他率先向西方世界透露了石棉的來源。而石棉石礦的場景和馬可描述的一模一樣,人們都戴著口罩工作。
越來越多的成功發現使山下更加堅信,馬可·波羅的游記來自第一手材料。現實的場景與他所描述的完全吻合,而且,恰恰都是在他所說的地方找到的。
誇張和失實:故意還是無意?
1275年,波羅一家來到上都(位於現在內蒙古正藍旗東20公里閃電河北岸),覲見蒙古大汗忽必烈。在馬可眼裡,「忽必烈是有史以來擁有最多民眾、疆土和財富的霸主。」可惜的是,當時的宮殿和元朝多數遺跡一樣,早已被毀。呈現在山下面前的只是殘垣斷壁。
不過,馬可在上都也沒有待多久就前往當時大汗興建的一座新城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山下在這座繁忙的首都中找到了一些馬可講述的古跡。
「世上沒有一座橋能夠與它相媲美。它有24個拱形橋洞,整座橋以灰色大理石修建而成;石柱的底端有一隻大理石獅子;柱頂同樣端坐著一隻造型優美、工藝精湛的獅子。」這就是盧溝橋,也被後人稱作馬可·波羅橋。
山下認為,盡管馬可表述的橋洞數字不對,柱子底端也根本沒有獅子,但對於一個不靠任何筆記寫書的人而言,在若干年後還能記得這么多細節,已經很了不起了。
據馬可所言,他在大都成了大汗的一名親信,並受命擔任使臣,造訪蒙古帝國最偏遠的疆域。在此後的17年裡,馬可看到了宏偉的城池、奇特的風俗、食生肉的民族以及遠比西方發達的中國都市。但他的很多描述讓西方人難以置信,人們對他是否到過書中提及的每一座城市表示懷疑。
馬可·波羅自稱在揚州生活了3年,並曾擔任這里的地方官。書中寫道:「要知道,揚州是一座舉足輕重的城市;而馬可·波羅本人,即本書所講述的主人公,曾受大汗任命,一連數年在這座城市中擔任地方官。」但大多數專家推斷,他不可能做過地方官,否則那一時期的中國文獻應該會提到他。所謂揚州做官一事成了質疑馬可所言有虛的一大例證。
「我認為,有關馬可·波羅的最大疑點,是他沒有出現在任何漢語或蒙古語的史料中。當時中國的官僚體系極為龐大,一切大小事項都會被記錄在案,每個城市的每一任地方官,每一個小官吏都不會被漏掉,但馬可·波羅一家壓根兒沒出現過。
文獻中記錄了其他歐洲人,卻沒有馬可·波羅。兩百年來,中國和歐洲的歷史學家都在竭力尋找,結果一無所獲。這是一個大問題。」伍德博士說。
南京大學歷史學者劉迎勝教授卻認為,不能過於依賴那一時期的記錄。就連一些重要的人物,也沒有出現在當時的漢語文獻中。元朝的原始檔案在朝代臨近尾聲時就已被毀了。馬可也許是一名級別較低的官吏,有可能是一名鹽吏。因為馬可了解很多鹽務方面的事情,當時整個中國的鹽都由揚州供應。
當然,疑點還有不少。對於自己居住了3年的揚州,馬可幾乎什麼也沒講。他幾乎把所有贊美辭都留給了杭州。「毫無疑問,杭州是世界上最美好、最高貴的城市。」杭州是當時全球最偉大的城市,被馬可譽為「天堂之城」,年輕人自然喜歡在這種地方遊玩。馬可筆下的市場,在今天說來就是購物天堂。
西方人不相信馬可·波羅,是因為他的描述僅數字就很「離奇」:160萬棟房屋,1.2萬座橋。畢竟中世紀的威尼斯是一個只有10萬人口的城市,居民們沒有享樂的時間。可是在世界的另一邊,卻有一座令西方人望塵莫及的美麗城市,那裡的生活水準遠遠超過了威尼斯。
讓人難以置信的還有他為大汗效力期間,遠赴中國邊陲地帶的故事。據他所言,他在沿途遇到許多不尋常的人,但最讓他感興趣的是藏族人。
他曾在書中提到:「這些人的生活異常簡朴,一輩子除了麥麩、不吃別的東西;他們用熱水沖泡麥麩,以此果腹;這就是他們的食物,除了麥麩,還是麥麩。……這里還有極為龐大的寺院,有的宛如一座小型城鎮;一間寺院里,就有兩千多名僧侶。這些僧侶一律都要落發剃須。」
山下來到了位於甘肅夏河縣城西的拉卜楞寺,這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6大名寺之一。他在那裡目睹了2000名剃了頭發、颳了鬍子的僧侶,吃著糌粑,禮敬神明。700年多來,這一切似乎沒有任何改變。山下認為,若不是親自來過這個地方,認識了這些人,馬可不可能以這樣的熱情來描述他們。
而且馬可並沒有誇張,只不過當時西方人人不相信他報出的數字,動不動就是幾千、幾萬的。無論是城市的規模,還是人口、船隻、橋梁的數量,所有這些都是當時任何一座歐洲城市根本無法相比的。在歐洲,有誰聽說過一座教堂里,同時有2000名教士在做禱告?
此外,在馬可講述的故事中,也有些讓現代人都覺得匪夷所思的章節。例如,作為蒙古大汗忽必烈的使臣,馬可·波羅曾到訪雲南,遇見一些少數民族。有一件事讓他非常驚訝:這里的人們竟然食用生肉。「這一地區的居民食用生肉,佐以大蒜與香料混合而成的醬汁,就這樣生吃,一如我們食用烹制過的熟肉。」
若不是親眼所見,山下先生也很難相信。「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豬肉一定要煮熟之後才能吃。可是這些人,700年來、他們一直在吃生豬肉;而且從這一張張氣色紅潤的面龐來看,他們都非常健康。」這也許表明,幅員遼闊的中國確實存在著一些奇特習俗。
150個版本的真偽
旅居中國多年,馬可·波羅和他的家人開始思念故鄉。從威尼斯出發時,馬可才17歲,這時他已經37歲了。他知道,忽必烈的身體日益衰弱,政權也漸漸不穩。當馬可來到蘇州時,就像是回到了家鄉。他在這「東方水城威尼斯」待了很長時間,或許是因為那裡讓他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終於在1291年,大汗准許馬可一家返鄉。他們從中國南方出發、由海路、經印度抵達波斯灣,再由陸路返回威尼斯。一路上,他們可能遭遇了傳染病、台風或是海難,因為同行的600人中,只有18個人活了下來。但是,馬可帶著萬貫家財回到了威尼斯。
傳說馬可回家時,模樣像個乞丐,穿著一件破舊的大衣。然後,他脫下外衣,拉出襯里,裡面塞滿了各種珍貴的寶石。人們這才知道,此人便是馬可·波羅,他即將把自己的見聞公之於世。
歷史上最偉大的旅行家,其實是在一間牢房裡寫下了這本游記。馬可向關押在同屋的魯斯提契洛(Rustichello)口述,而這位充滿想像力的作家難免會添油加醋。
山下先生認為,或許是代筆的魯斯提契洛做了一些不切實際的誇大。
退一步講,即使兩人的合作成果沒有多少「水分」,但伍德博士指出:「馬可·波羅和他的游記或者說他在異鄉的發現,存在著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找不到原始的手稿。原稿已經失傳了,留存下來的只是一些手抄本,是經過不斷謄寫的抄本。
早期的馬可·波羅游記抄本大約有150份,而且各不相同。如果沒有最原始的手稿,就很難追溯這些故事的源頭。」
對馬可的謊言和真相仍在爭論之中。
就像伍德博士所言:「我們沒法用指紋或DNA證明什麼,畢竟已經過去了700年。說到底,這真的只是一個相信不相信的問題。」
但重新走過這段旅程的麥克·山下,卻堅定地給出了他的答案:「人們或許可以坐在倫敦的某個圖書館里,反復思索馬可·波羅究竟去過哪些地方。可是一旦踏上他曾走過的道路,你就會不由自主地對馬可·波羅深信不疑。因為,他的描述太准確了。」
在馬可臨終時,朋友們勸他取消那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說法,因為只有這樣,死者的靈魂才能進入天國。馬可則對那些好心人說:「我所寫下的還不及我看到的一半。」
③ 從義大利飛新加坡經過伊朗嗎
新加坡離中國的距離比伊朗近太多了,就在中國南邊的南海邊,而伊朗是在遙遠的西邊,與中國隔著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印度三個國家,所以新加坡飛往中國的飛機不用經過伊朗。
④ 海航重慶飛義大利經過伊朗嗎
海航從進飛義大利的飛機要經過伊朗,因為伊朗是屬於中東地區的,然後重慶是屬於中國的,所以飛義大利要經過。伊朗。
⑤ 中國到伊朗要經過幾個國家
從中國到伊朗有兩條路線,一是走阿富汗,再就是走巴基斯坦都可以到達。因為中國和巴基斯坦、阿富汗是鄰居,而伊朗和這兩個國家接壤。
⑥ 香港飛義大利羅馬會經過伊朗嗎
西安到羅馬 走陸路沿著亞歐大陸橋(古絲綢之路)向西走南道。分別經過哈薩克 土庫曼 伊朗 土耳其 保加利亞 進入義大利 羅馬 海路從西安到廣州上船。經馬六甲...
⑦ 伊朗到義大利有多少公里
你好:從伊朗到義大利(兩國地理中心)的直線距離(飛行路線)為3753公里(2332英里或2027海里)。 表1總結從伊朗到義大利乘不同速度飛機所需要的飛行時間。 表2比較伊朗及義大利的日出,日落時間及當地日辰。
⑧ 伊朗靠近哪裡
概況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位於亞洲西部,北接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土庫曼,瀕臨裏海,西與土耳其、伊拉克接壤,東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南隔波斯灣、阿曼灣與阿拉伯半島諸國相望。面積1 6 4 .8 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 8 3 0 千米。
伊朗是個古國。我國古代史書上稱其為「安息」國。公元前6 世紀稱波斯,是個大帝國。7 世紀後,異族先後入浸。1 8 世紀前期,納第爾汗領導伊朗人民推翻了異族統治。1 9 世紀後期起,英國、俄國和美國不斷侵入。1 9 2 5 年,建立起巴列維王朝。1 9 7 9 年成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1 9 7 1 年8 月1 6 日同我國建交。
居民
波斯人約佔6 6 %,還有阿寒拜疆人、庫爾德人、俾路支人、巴赫蒂亞爾人、盧爾人、阿拉伯人、加什蓋伊人、土庫曼人、亞美尼亞人、亞述人等。西北部人口較密,大部分地區每平方千米1 0 —5 0 人,信伊斯蘭教,什葉派佔大多數。波斯語為官方語言。
自然環境
伊朗是一個高原和山地相間的國家,大部分位於伊朗高原上,海拔一般在9 0 0 —1 5 0 0 米之間。中央部分大部為較平坦的高原,佔全部領土的1 /2 。高原上多小型內陸盆地。北部有厄爾布爾士山脈,海拔2 4 0 0 —3 0 0 0 千米,主峰達馬萬德山海拔5 6 7 1 米,是一座死火山,為伊朗最高峰。裏海沿岸狹窄的平原上,覆蓋著肥沃的沖積土。西北部是亞美尼亞高原的一部分,多山間盆地,有全國最大的烏爾米耶湖。西南部和南部為許多平行的山嶺,把伊朗內地與海隔開。東部地區是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沙漠和荒地佔全國面積的1 /3 ,著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東南部在伊朗境內。伊朗東部和內地屬大陸性亞熱帶草原和沙漠氣候,寒暑變化劇烈,夏熱,冬冷多風,內地形成大片的草原、沙漠和鹽沼。西部山地區受地中海式氣候影響,年平均降水量達5 0 0 毫米以上,東部沙漠地區減少到1 0 0 毫米左右,沿裏海一帶年平均降水量達1 0 0 0 毫米以上,炎熱潮濕,可生長亞熱帶植物。
自然資源
伊朗擁有十分豐富的石油資源,現已探明的儲量達9 5 0 億桶。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以西南部胡齊斯坦省的卡倫河流域最豐富。主要油田有加奇薩蘭、馬倫、阿加賈里、比比—哈基梅等。此外還有大量天然氣、煤以及銅、鐵、鋁、鉻、石棉、磷酸鹽、石墨、硫磺等。在亞塞拜然和呼羅珊省還發現有鈾礦。
經濟概況
伊朗農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4 5 %。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麥、稻子、棉花、甜菜等。畜牧業相當重要。地毯織造業很普遍。石油是經濟的命脈。年產原油1 億多噸,居世界前列;年產天然氣約5 0 0 —6 0 0 億立方米。西南部是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產區。在各工業部門中,紡織工業居第二位,其它還有建築材料、鋼鐵、汽車裝配、機械製造、制葯、采礦等。主要外貿對象是德國、日本、義大利、土耳其、法國等。石油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外還出口棉花、地毯、干鮮果品、皮張、礦石、天然氣等。進口以機器、鐵和鐵製品、化工產品、葯品、電機、汽車、糖、茶、棉布等為主。
卡倫河是境內唯一的通航河流。輸油管把石油從產區輸往各出口港及提煉中心。
重要城市
德黑蘭:首都。1 1 世紀建立的古城。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鐵路樞紐。有紡織、石油提煉、汽車裝配、制葯、水泥等工業。
阿巴丹:著名的石油城。有規模很大的煉油廠和設備完善的石油化工廠。波斯灣上的哈爾克島,是伊朗原油的輸出中心和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輸出港之一。
阿瓦士:位於石油蘊藏豐富的胡齊斯坦省。伊朗縱貫鐵路上的要站之一。為石油提煉中心和轉運站。大不里士:人口約6 0 萬。8 世紀起曾長期為伊朗首都。農畜產品重要貿易中心。以織毯、製革等手工業著名。地震較頻繁。
伊斯法罕:伊朗古都,古代「絲綢之路」的南路要站。全國最大紡織工業中心,金屬製品亦著名。
馬什哈德:是伊朗橫貫鐵路的東部終點。向為印度、阿富汗同德黑蘭間的商隊貿易中心。是黃麻、絲、茶和麵粉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為什葉派伊斯蘭教聖地。
其它
重要節日:國慶日2 月1 1 日。春節(新年)3 月2 1 日。
與我國建交日:1 9 7 1 年8 月1 6 日。
貨幣:伊朗里亞爾。
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早3 小時3 0 分;比北京時間晚4 小時3 0 分。
國花:玫瑰。
國名釋義:古波斯語意為「光明」。
⑨ 旅遊去伊朗還是義大利
我選義大利,呵呵
⑩ 伊朗到義大利有多少公里
義大利到伊朗好像需要五千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