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卡扎菲是怎樣的人
這是《偉人永遠是偉人,永不褪色》(作者:潛伏的少校)里的片段:
……
歷來偉人就不是完美的,站在風口浪尖的、果敢的偉人又必定是毀譽參半的。反對派的幕後推手絕對不是利比亞人民,而美國的C.I.A.總是願意活躍在這樣的位置。拋開這些不說,一個把國家由非洲最貧窮的國家帶到非洲最富裕的國家,而且富裕之後並沒有興建軍隊,而是搞民生和社會福利,更有趣的是卡扎菲上校依然住著他喜歡的大帳篷。當戰爭來臨時,他的人民會自發來到阿齊齊亞兵營來保衛他的安全……
偉人永遠是偉人,為人敬仰,不管時間的流逝或歷史事件的更迭,偉人永遠是人類發展史上永不會風蝕的精神支柱!
⑵ 利比亞和中國關系如何
不咋樣,卡扎菲這個人就是個瘋⺌狗,一貫敵⺌視中⺌國。
卡扎菲上台前,曾在台⺌灣的「政戰學校遠朋班」受訓,這個班是美⺌國冷戰時以反⺌共為目的開辦的。而且當年國⺌民黨軍官幫助他成功發動政⺌變,奪得了政⺌權。所以對「民國」偽政⺌權一直心存感激。遲遲不肯與台斷交,後來迫於壓力與大⺌陸建交,但還是國際上僅有的幾個一直保留著台⺌灣駐外機⺌構的國⺌家。
卡扎菲當年兵變上台後,曾派二號人物(後來被軟⺌禁的那個)來中⺌國求⺌購核⺌武⺌器,偉大領⺌袖拒絕了,但那個毛頭小伙以為是錢的問題,以石油暴發戶心態開價20億美元,連破格見他們的周總都很惱火。這個現在在一些外交人員的回憶錄中已經公開了。
1973年,卡扎菲提出「世界第三」的雷人理論,號稱要走共⺌產和資本間第三⺌條道路,建設「標准社⺌會主⺌義」,這雷倒了美、蘇還有剛剛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偉大領⺌袖。上校還出了一套「綠寶書」讓利國人⺌民學習,這也使我⺌國十分不滿,認為他調侃我⺌國的嫌疑。
1978年,烏干達獨⺌裁者阿明推⺌翻了與中⺌國友好的前總統,與中⺌國人⺌民的鐵桿朋友坦尚尼亞沖⺌突不斷,不久烏干達軍⺌隊入侵坦尚尼亞。而坦國軍⺌隊是我天⺌朝武⺌裝起來的,以中⺌國的59坦⺌克、殲6殲7大舉反攻,不出一個月打回烏干達逼近首都。此時,卡扎菲上校不知為什麼心血來⺌潮,派兵支援烏干達,帶來了蘇22戰斗轟炸機、T55、BTR戰車等全⺌套蘇制裝備,勢頭很猛。幾經交手,卻發現其實其軍⺌隊很菜,被中⺌國訓練出來的坦尚尼亞軍⺌隊打得找不著北,有傳聞有中⺌國顧問指揮但我⺌朝說那是謠⺌言。後阿明政⺌權被推⺌翻。
2004年,有鑒於伊拉克的下⺌場,上校在核問題上向美帝徹底投降。國際原子能機⺌構封存利國核圖紙,其中⺌出現了中文圖紙,引起一場風⺌波。我⺌國發⺌言⺌人稱還在調⺌查,中⺌國是反核擴散的。當然,中⺌國從未向利國出⺌售過核技術。這裡面隱約牽扯到了巴基斯坦「核之父」卡迪爾汗。不過此事最後不了了之,卡迪爾汗不僅因為這件事還有其它更多的出⺌售核技術問題但最後被巴基斯坦特⺌赦,美⺌國居然也毫無追究。利⺌比⺌亞中文核圖紙事⺌件後美⺌國還高度評價了中⺌國的反核擴散立場,個中交易和博弈,呵呵,100年後解密才知了。但這一下,足以使我⺌國對上校忌恨在心了。
上校又幹了一件最大不敬的事,允許陳水⺌扁過境。其子還去機場迎接。大大觸怒了中⺌國。
陳水⺌扁上台後,與利⺌比⺌亞的關系重新加溫。2006年初,卡扎菲長子賽義夫赴台訪問,並晉見陳水⺌扁。同年五月,陳水⺌扁出訪中南美,但不按原訂行程,而經阿聯酋、荷蘭「迷航」前往,返程時專機「突然」降落利⺌比⺌亞,與卡扎菲會面。
不久,台⺌灣恢復在利⺌比⺌亞設立「代⺌表處」,不過這次頭銜改為「台⺌灣」。目前利⺌比⺌亞仍是台當⺌局在北非唯一有「駐館」的國⺌家。
2006年,中⺌國在北⺌京舉辦中非合作論壇峰會,非洲49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來了48個都是總統或者總⺌理,最次也是外長,只有利⺌比⺌亞派個外⺌交⺌部副部⺌長。而且竟然在會⺌議上指⺌責中⺌國來非洲是為了掠⺌奪資源,害得非洲司司長被大佬處理。
前幾年卡扎菲在接受鳳凰衛視采訪時,公開指⺌責TG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還屢次呼⺌吁美⺌國出頭給中⺌國教訓。在非洲國⺌家首⺌腦里,敢公開在媒⺌體上指⺌責中⺌國,給歐美當槍的,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別看⺌中⺌國在利⺌比⺌亞那麼多勞工,但基本是二包三包的賣力氣的活計。利⺌比⺌亞的大油田從來沒有中企的份,咱去競標都是第一輪就被淘汰出局。最後中標的肯定是歐盟或者美⺌國公⺌司(歐美公⺌司獲得了利⺌比⺌亞石油資源的80%以上!!!),小日本也拿到不少——美⺌國讓小日本放棄在伊朗的投資,許諾用利⺌比⺌亞的油田補償它,卡扎菲真TM配合美⺌國爹,給了小日本不少石油。
中⺌石⺌油曾想「曲線救國」,通⺌過收⺌購在利⺌比⺌亞有資產的外國公⺌司分一杯羹,再次被卡扎菲擋在門外。
以上,說中⺌國喜歡卡扎菲那就是見鬼了,他要是下了台,換誰也不會比他再差了。
總有些人臆想中⺌共與卡扎菲交好,從而間接獲得一種卡扎菲被打擊,中⺌共也就等於被打擊的快⺌感。
⑶ 同樣是陷入內戰,為何卡扎菲和阿薩德結局卻截然不同
卡扎菲和阿薩德結局卻截然不同是因為他們兩個人擁有的先天優勢不同,而且本身的性格和自己的做法也在影響著他們最終的結果。
卡扎菲和阿薩德都是反美分子,但卡扎菲是一個極為反美的人物,上台以來一直與美國抗爭,這讓美國對卡扎菲怨恨已久。尤其是卡扎菲的洛克比空難讓西方人痛恨。在這方面,阿薩德並沒有表現出極端的反美情緒。但他與伊朗的親密關系讓美國感到憤慨。這一對比表明,美國一直想殺死卡扎菲,雖然卡扎菲後來奉承美國,但也沒有得到美國的同情。此外,卡扎菲和阿薩德對「反美鬥士」薩達姆·海珊也有不同的態度。卡扎菲同情薩達姆·海珊,而在海灣合作委員會公開表明,顯然美國不能恨他嗎?
⑷ 卡扎菲是什麼人物
卡扎菲全稱是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1942年6月7日—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亞政治家、軍事家、政治理論家,遜尼派穆斯林,利比亞革命警衛隊上校,利比亞九月革命的精神領袖,前任利比亞最高領導人。
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自1969年上台以來,與西方國家交惡數十載。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不得不承認,卡扎菲成功領導了這個擁有600萬人口的國家在非洲率先擺脫貧困。以軍事和經濟幫助非洲人國民大會反對種族隔離斗爭。
1969年9月1日,他領導「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任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並晉升為上校。1970—1972年,任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兼國防部長,後改國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2011年2月17日,利比亞爆發「憤怒日」大規模示威抗議,要求政府下台。3月19日起,英國、法國、美國等多國軍隊發動對利比亞的空襲。卡扎菲號召其支持者抗擊反對派武裝和北約。
卡扎菲在電話中警告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如果自己丟掉政權,恐怖集團將在中東崛起並必將攻擊歐洲。8月22日利反政府武裝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宣稱奪取控制權; 卡扎菲政權正式倒台。
10月20日,執政當局佔領卡扎菲殘余的最後一個據點蘇爾特,卡扎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死於槍殺。執政當局武裝將兩人遺體送至米蘇拉塔一處肉類冷藏庫中向市民展覽了4天後秘密下葬。卡扎菲身亡後,利比亞分崩離析。
(4)伊朗總統卡扎菲是什麼黨擴展閱讀:
名人評價:
羅納德·布魯斯·聖約翰:
在青年時代的生活經歷使卡扎菲認識到只有充分發揮民眾的力量才能實現利比亞的復興,但執政之初他的嘗試在國內所遭遇的重重阻力使他意識到只有擴大其個人權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這使利比亞的政治體制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個人集權的道路。但他同時也強調了卡扎菲在利比亞發展中無可替代的作用。
羅納德·布魯斯·聖約翰《利比亞史》:
卡扎菲從不缺乏挑戰者,但他在執政後以超凡魅力的領導地位和分配型經濟政策使政權贏得了相對較高的支持率;同時,他在武裝部隊、人民委員會體系以及革命委員會三個機構之間玩弄平衡。
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卡扎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革命偶像之一。
阿拉法特的傳記作者艾倫·哈特:
阿拉伯民族主義給了卡扎菲一種虛幻的想法:他有權干涉阿拉伯世界的任何地方。所以無論是摩洛哥還是約旦發生內部問題時,卡扎菲都頗惹人嫌地迫不及待地表態。這也使得他在阿拉伯世界漸漸成了不受歡迎的人物。一向不太喜歡卡扎菲的阿拉法特,將他稱為「革命詞句的騎士」。
⑸ 卡扎菲是好的還是壞的
比較好。
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自1969年上台以來,與西方國家交惡數十載。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不得不承認,卡扎菲成功領導了這個擁有600萬人口的國家在非洲率先擺脫貧困。以軍事和經濟幫助非洲人國民大會反對種族隔離斗爭。
1979年底,利比亞支持伊朗反對美國,示威者焚燒了美國駐利比亞代辦處,雙方撤回了駐對方的外交人員。
1993年,為擺脫孤立,卡扎菲轉性盛贊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為「新世界的救星」,隨後宣告放棄研製大規模殺傷武器,並同意賠償泛美空難死者家屬。
2004年9月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希正式終止對利比亞的貿易禁運。
⑹ 伊朗利比亞緬甸朝鮮最高領導人分別是誰
伊朗:哈梅內伊
利比亞:卡扎菲
緬甸:丹瑞
朝鮮:金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