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美軍制裁伊朗的理由是什麼

美軍制裁伊朗的理由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5-03-08 12:30:47

『壹』 為什麼說美軍攻打伊朗是一種「 外科手術式打擊」

外科手術式打擊(Surgical strike)

Surgical strike 譯成外科手術式打擊,指精確而迅速的襲擊,一般為空襲。

例如:U.S. forces launched a surgical military strike against a target near Baghdad Wednesday night.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404/1_20040413_78320.html

http://www.gd.chinanews.com.cn/2007/2007-02-20/8/44493.shtml
針對伊朗,美國最願意的當然是「外科手術」式的作戰方式;但伊朗的抵抗,卻有可能會使戰爭演變成「空中戰爭」,甚至是「全面戰爭」

★本刊特約/遠林

近期,美國攻打伊朗的風聲又起。

美國和歐洲國家一直公開表示,絕對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阻止核計劃,有軍事和非軍事兩種行動方式。針對伊朗的非軍事行動從來沒有停止過。主要是以國際制裁的手段,迫使伊朗完全放棄核計劃。

軍事行動大體有「外科手術」「空中戰爭」和「全面戰爭」三種選擇方式。其中「外科手術」屬於軍事沖突范疇,「空中戰爭」屬於有限戰爭,二者均屬於自我剋制的「有限」軍事行動,雖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但可以解決當前最迫切的政治問題;特徵是代價小,成果大。國際上普遍認為美國和以色列的首選應該是「外科手術」和「空中戰爭」。

長期以來,美國在對伊朗動武問題上顯得異常謹慎,不像解決伊拉克時那麼「瀟灑」。這證明預期攻擊有難度。最近美國當局更公開否認將對伊朗動武,但戰爭的危險隨時存在。

外科手術式精確打擊

伊朗內賈德總統的前任採取完全合作的政策,開放了核設施讓西方核查,所以伊朗核設施的主要部分,美國和以色列了解得一清二楚。納坦茲的核設施、伊斯法罕的鈾轉化設施和阿拉克的重水反應堆是三處重點目標,如果這3處核設施被摧毀,伊朗的核計劃將遭到致命打擊。

歷史上,以色列曾秘密突然地發動「外科手術」式小規模精確打擊,以幾顆普通炸彈炸毀了伊拉克的核反應堆,極大地延緩了伊拉克的核計劃,讓薩達姆最後來不及研製出核彈對付入侵美軍。現在,以色列已經多次公開威脅要炸毀伊朗的核設施。如果在美國的情報支持和電子干擾掩護下,以色列摧毀伊朗核設施,延緩其核計劃還是可能的。

不過以色列是一個微型軍事強國,遠程戰機數量畢竟有限,更無美軍那樣的戰斧巡航導彈和隱身戰機。剛剛向美國訂購的能穿透堅固掩體的制導炸彈似乎還沒有全部交貨,而伊朗核設施的規模和堅固程度都遠遠超過伊拉克,以色列要想一次常規攻擊便將其根除,難度很大。

最近俄羅斯向伊朗交付了一批道爾-M1防空導彈系統,這是一種低空高效的防空武器,可以攔截入侵者的巡航導彈或傑達姆制導炸彈。以色列的飛航式核導彈技術水平自然不及美國,道爾導彈應該也可以攔截。在道爾導彈部署到核設施周圍後,以色列想用一波攻擊便根除伊朗核設施,就越發困難了。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空軍,遠遠超出了伊朗防空系統能夠應付的能力。如果美國突然大規模轟炸伊朗核設施,只用能穿透堅固掩體的常規精確制導彈葯,就可以將其主要部分摧毀;伊朗即使有個別秘密核設施漏網,也難在十年內生產出可用的核武器。

如果美國和以色列的外科手術式精確打擊成功,他們就可以用相對很小的代價,達到強行粉碎伊朗核計劃的政治目標。

科索沃戰爭式空中戰爭

很快,在海灣附近將有美軍兩個航母大隊和其他戰艦,以及能夠發動巡航導彈攻擊的核潛艇;在伊朗西面伊拉克境內約有15萬美軍地面部隊;在伊朗東面阿富汗約有2萬美軍;在海灣國家和中亞地區的美海空軍基地也駐有相當數量的戰機。這樣強大的軍事力量足夠發動一場「外科手術」式戰爭,但發動一場「空中戰爭」,力量略顯單薄,更不足以發動一場伊拉克戰爭式全面戰爭。不過,目前美軍仍在繼續加強該地區的攻擊力量。

如果伊朗在遭到攻擊後實施報復性反擊——比如以色列或美國多波次大規模攻擊伊朗核設施,處於絕對劣勢的伊朗空軍敢於冒死攔截,那麼外科手術式精確打擊就會升級成科索沃戰爭那樣大規模的空中戰爭。

近年來,伊朗一直在竭盡所能地加強軍事防衛力量,特別是海空軍和遠程導彈,但和以色列和美國相比,裝備仍有巨大的差距。例如伊朗新展示的國產戰斗機,以國際標准看來是很落後的。伊朗從俄羅斯等國新購進的防空武器,如果正確使用,即使在美軍強大的電子干擾下,也完全能夠擊落美軍先進戰機,但命中率要比廠家提供的、無干擾情況下的數據低得多。

美國和以色列的情報表明,伊朗軍隊如果敢於像「人肉炸彈」那樣拚命一搏,即使伊朗最後損失全部武器,那麼以色列就要准備損失多達1/4的戰機和飛行員,美國就要准備損失1/40的戰機和飛行員。如此結局,可能嚴重動搖美國和以色列在中東的統治地位,這種情況下,以色列和美國將可能放棄戰爭企圖。

伊拉克式的全面戰爭

伊朗和伊拉克有漫長的邊界。如果美國發動大規模的空中戰爭,伊朗-伊拉克邊界恐怕難以平靜;另一方面,歷史上,戰爭期間伊朗曾攻擊和封鎖過霍爾木茨海峽重要的國際油船航路。如果受到猛烈攻擊的伊朗故技重演,美國就不得不把戰爭擴大到地面和海上,最終很可能擴大為伊拉克式的全面戰爭。

美軍先進戰機原先的設計思想主要是應對正規戰,用最先進的電子戰裝備嚴密保衛自己,同時遠距離發射導彈擊毀對方戰機或裝甲車輛,這樣戰機一般不會遭到反擊。所以美軍的F-16等戰機沒有裝甲,F-15E和A-10戰機,以及最先進的AH-64D武裝直升機只是局部有薄薄的裝甲。

然而面對恐怖式襲擊或者民眾的抵抗,戰場格局就發生了重大變化。最先進的電子戰「盔甲」根本無用,遠戰優勢也盪然無存。如果被攻擊目標有膽量與美戰機和武裝直升機迎面對射,此時命中率將達到最高值。最近,伊拉克武裝分子用落後武器幾天之內連續擊落4架美機就是一個證明。

越戰期間,美機的速度和機動性遠遠超出了二戰高炮的瞄準具刻度,根本不可能正常瞄準射擊美機。但地面高炮部隊與發動攻擊的美機迎面對射,獲得了極高的命中率,同時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實踐也已經一再證明,用50年前設計的步槍、機槍和反坦克火箭確實可以大量擊落美軍最先進的F-16等戰機和AH-64武裝直升機。只是不知道伊朗軍隊的勇氣是像伊拉克和阿富汗武裝,還是更像薩達姆的正規軍。

伊朗陸軍近期展示過許多新型坦克、火炮和反坦克導彈,然而和美軍1對1作戰,他們根本不是美國陸軍的對手。伊朗海軍還引進了許多新型導彈艇和微型潛艇,以及先進的導彈、魚雷,作戰能力有很大提高,在海灣這樣的近海作戰,也對伊朗有利。

一般認為,除非伊朗國內生變,否則向伊朗發動伊拉克戰爭式的全面戰爭,美國目前恐怕難下這個決心。

伊朗的抵抗能力

如今伊朗已經具備能夠打到以色列首都以及美軍中東軍事基地的「流星系列」和「扎爾扎爾」彈道導彈等遠程反擊手段,可能還有從伊拉克軍隊繳獲的化學武器。但在近幾年內伊朗尚無用核武器及遠程導彈威脅美國本土的能力。目前,美國和以色列以及在中東地區的盟國部署了「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可以攔截伊朗實施報復的彈道導彈和戰機,但總會有一部分導彈和戰機突破攔截。

如果以色列和美國用武力給伊朗「動手術」,以色列就有可能會招致可怕的報復。在目前,美國和以色列要給世界表演一次漂亮的「外科手術」有極大風險。美國和以色列如果把戰爭擴大成為科索沃戰爭式空中戰爭,那麼伊朗大規模報復以色列城市的可能性更將大幅度上升,而美國很難在第一波攻擊中消滅全部伊朗遠程導彈。

2006年11月20日,伊朗革命衛隊司令葉哈亞強調:「伊朗的戰略是防禦性的,但我們一旦遭受到侵略和軍事襲擊,我們的軍事行動就絕不僅限於伊朗邊界以內……伊朗有能力對任何侵略者進行還擊,即便是遠離伊朗邊境2000公里也要對敵人進行反擊。」《海灣報》稱:「葉哈亞所說的是,伊朗有能力對以色列進行打擊。」★

『貳』 美國和伊朗的關系為什麼這么惡劣

其實就是雙方的利益關系。美國和伊朗現在關系惡劣,完全是因為雙方對利益的條件沒有談攏。其實美國和伊朗的關系一直以來並沒有很差。只是因為最近伊朗因為石油的關系與美國產生了一定的摩擦。伊朗想要動搖美國與石油的關系。所以觸怒了美國侵犯了美國的利益之後,美國和伊朗的關系才變得這么惡劣的。

伊朗學生曾扣押美國人質更令美國尷尬的是,美軍曾派出秘密部隊進行解救。但由於沙漠中的惡劣氣候,多架美軍戰機墜毀,美軍只能載著陣亡士兵回國。此後美國不得不和伊朗進行秘密談判,有報道稱,當時美國政府為了救人,秘密答應了伊朗一些條件。這段沖突之後,美國和伊朗幾乎是水火不容。

除了美國自身和伊朗的沖突之外,以色列和伊朗也是極為敵對。事實上,阿拉伯國家曾經集體反對以色列,但後來為了實際利益,埃及、沙特等國轉而和以色列和好。而伊朗仍舊堅決反對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

『叄』 伊朗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和美國交惡

主要原因是伊斯蘭革命的勝利。

起因事件:

1、伊斯蘭革命:

1951年,穆罕默德·摩薩台成為伊朗民選首相,把被美國與英國佔有的石油資源,實現了國有化,歸伊朗人們所有。

英美豈能白白讓自己利益受損,於是,英國軍情六處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共同策動了一場『阿賈克斯行動』,成功在1953年推翻時任總統摩薩台,讓巴列維國王重新上台。

巴列維上台後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國藍圖來進行改革,同時打壓國內宗教勢力,還簽下了美國軍事人員在伊朗的治外法權。

那時的德黑蘭儼然成了西方文化大都市,婦女著裝西化,可口可樂大廣告牌隨處佇立。這引起民族、宗教人士的極度不滿。

伊朗開始爆發大規模的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政府出動軍警鎮壓,在德黑蘭,有數萬示威者被打死,

1979年,宗教領袖發動伊斯蘭革命,全國各地大規模示威和罷工,交通中斷,伊朗軍方宣布中立,巴列維被迫流亡,巴列維王朝覆亡。

2、美伊斷交

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舉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同年10月,流亡國王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的消息被傳回國內,憤怒的德黑蘭穆斯林群眾沖入了美國大使館,扣留了使館人員,自此美國與伊朗斷交。

這場人質危機始於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續到1981年的1月20日,長達444天。

電影《逃離德黑蘭》講述的就是這一伊朗人質危機事件。

(3)美軍制裁伊朗的理由是什麼擴展閱讀:

美國制裁對伊朗的制裁:

路透社稱,為遏制伊朗導彈與核計劃並削弱伊朗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特朗普5月宣布退出伊核協議,8月重啟對伊非能源領域制裁,現在又宣布新制裁,試圖用一系列「組合拳」令伊朗最終屈服。

美國財政部發布通告稱,從5日起對涉及伊朗金融、航運、航空、能源等領域超過700個個人、實體、飛機和船隻實施制裁,其中包括50家伊朗銀行及其境內外分支機構、伊朗國有航空公司及旗下67架飛機和伊朗原子能機構。

此次制裁重點瞄準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石油蘊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輸出國組織中僅次於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產油國。按特朗普所說,制裁是要「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以限制伊朗介入葉門、敘利亞等國,並迫使伊朗同意就核問題重新談判。

此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5日宣布,美國將暫時允許8個國家或地區在美對伊朗制裁後繼續購買伊朗石油。這些國家或地區包括:中國、印度、義大利、希臘、日本、韓國、土耳其和中國台灣地區。豁免期限只有180天,到期後不會延長。

另據報道,為展示高大形象,特朗普在宣布對伊朗新制裁時,模仿美劇《權力的游戲》「凜冬將至」橋段,在「推特」上發布一張海報圖。圖中他從層層迷霧中走來,配以「制裁將至,11月5日」字樣。

對此,《權力的游戲》製作方美國HBO電視網迅速聲明「不希望商標被用於政治用途」。接下來,美國網友輪番斗圖,以相同底圖繪制「訴訟書將至」「米勒將至」(註:米勒是負責調查特朗普團隊「通俄門」的特別檢察官),甚至「牢獄將至」。

『肆』 美國為什麼不敢打伊朗

美國和伊朗的核談判進入僵局,談了4個月之後雙方不僅沒有達成共識,兩國的矛盾反而越來越深,彼此更加不信任,對於此次談判美國和伊朗都持悲觀態度。為了迫使伊朗退讓,美國一步步對伊朗施壓,不僅從武力上對伊朗支持的民間武裝進行打擊,在經濟上也對伊朗實施制裁,威脅禁止伊朗出售石油。不過伊朗也毫不示弱,直接將火箭彈瞄準美軍,甚至直接攻擊美國在伊拉克的大使館。按理說,以美國以往的性格來看,應該早就對伊朗出手了,但是美國卻一直不敢動伊朗。
美國之所以不敢對伊朗動手,主要有2個原因,第一點是因為顧忌伊朗的軍事實力。過去伊朗雖然受到武器禁運條約的束縛,無法向其他國家購買先進的武器,但是伊朗並沒有放棄提升軍事實力,靠自己的力量研發出了威力強大的彈道導彈,並且在地下建造了一座規模龐大的「地下長城」,一旦開戰數百枚導彈破土而出,對美軍構成很大的威脅。總體來說,伊朗的軍事實力比中東絕大多數國家都強,令美國都不得不忌憚。美伊兩國積怨已久,一旦開戰,伊朗必定毫不手軟,即使最終會面臨「魚死網破」的結局,也會和美國戰斗到底。
第二個原因在於一旦與伊朗開戰,一定會有其他反美國家參戰,中東地區的敘利亞、伊拉克等國都可能會有所行動。當然最讓美國擔心的是俄羅斯會不會為伊朗提供幫助,一旦俄羅斯也加入戰爭,美國很難保證勝利。
事實上伊朗和美國的矛盾還沒有惡化曾經伊美兩國的地步,而打仗本身就需要燒錢,美國的經濟這些年可是出現了明顯的衰退現象,所以除非是必要的情況下,美國根本就不會考慮發動一場現代化戰爭。
再者伊朗和伊拉克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雖然兩國都是不同時期國際上排的上號的軍事強國,但伊拉克大都是通過國際進口,而伊朗有著相對完善的工業體系,這讓伊朗具備更強大的戰爭潛力,而美國最害怕的就是持久戰。
伊朗不僅可以自己生產裝備,它在很多領域還做出了顯著的成績,尤其是伊朗自主研發的彈道導彈,它的射程能夠覆蓋美國在中東部署的軍事基地,假如美國真要向伊朗動武,伊朗可以先發制人的對美國進行攻擊。
美國想要打伊朗需要遠洋作戰,但只要伊朗將導彈給列裝起來,美國的這些軍艦根本就沒有停靠的機會,同時伊朗還進口了先進的防空系統,並且有著自己組建的空軍力量,美國想要打開缺口可得耗費一大番功夫。

『伍』 2012年1月24日這天美國對伊朗開戰的原因是什麼不要以前的粘貼的,要真實細致的分析,分析好的多加分

沒開戰呢,美國只是威脅說不允許任何封鎖國際航道的行為並把3艘航空母艦開到了波斯灣海域火葯味很濃,其實還是對伊朗的不滿對伊朗進行威脅,之前相信大家都知道伊朗的核設施和技術的發展一直是在美國這大佬的阻止之下發展的,美國一直宣稱要對伊朗實施制裁,但到最後也沒個像樣的結果,伊朗總是平安無事,這應該讓美國很傷面子,美國其實是忍了好長時間了,這次只是發難了而已,談到原因我也不是專家,但我認為應該有這1條:眾所周知伊朗是一個強硬的反美國家,他不懼怕美國,敢於反對美國霸權主義,伊朗在中東的實力其實已經很厲害了,他還拉攏其他國家一起反美,而這影響了美國的稱霸世界的進程,在中東這個資源豐富的地域非常緊張,美國當然想拿他開刀了。至於在這個時機我感覺是因為伊朗在核還有導彈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突破和進展。但我認為美國只是想威脅嚇唬伊朗,不可能再和伊朗開戰。第一,美軍剛從伊拉克戰場上撤下,看背後的原因是美國的經濟不允許再繼續這場無休止的戰爭了。第二,美軍當初在伊拉克的打算可不是7年零5個月這么個漫長的時間,到最後奧巴馬大總統才從伊拉克撤軍,想想,伊朗的疆域可是比伊拉克大不少啊,再一個伊朗的武器裝備也要比伊拉克好。如果戰爭打起來絕對比伊拉克戰爭要費勁。第三,白宮想要對伊朗宣戰,那麼首先要通過外交手段擺平北京和莫斯科方面。想想,我們中國在伊朗擁有三座大型油氣田,每年從伊朗進口石油佔到總量的百分之十!所以北京方面肯定會反對這場戰爭阻止這場戰爭,再看莫斯科方面,如果看地圖的話會發現,中東對於俄羅斯的戰略意義還是很重要的,自古就是俄羅斯的「後院」,在冷戰時代,前蘇聯就曾經出兵佔領伊拉克,可見中東對於俄方的重要性,所以俄羅斯也是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後院起火的。根據這兩點,美國如果發動了戰爭,中俄出兵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給伊朗提供武器的話,那就非常可能了。美國對付有了武器支持的伊朗,勢必將更加艱難。所以綜合上述三點我認為美國發動「伊朗戰爭」的可能性不大。雖然不專業,但望採納。

『陸』 美國為什麼要退出伊核協議

首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時機把握地非常好,而且這個做法也很符合“美國優先”的美國傳統觀念(特朗普被稱為最有一個堅守美國傳統價值觀的總統)。在美軍逐步退出中東戰場的同時,為了加強美國在中東的控制權,不得不削弱俄羅斯在中東的權利,伊朗本就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削弱伊朗也成了美國的戰略之一,退出《伊核協議》也只不過是個制裁伊朗的理由罷了。

而且這個老大還不聽美國話,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這誰受得了。所以特朗普直接退出協議,並且制裁伊朗,使得以色列有機會與之抗衡。所以盡管美軍退出了中東,但是特朗普卻不希望中東地界上少了美國的話語權。

『柒』 請問兩伊戰爭的前因後果以及對地區世界格局的影響

1.美國當時執行親伊拉克,制裁伊朗.而蘇聯也公開支持伊拉克.目的;為得到伊拉克的石油和交通控制權,打擊革命後的伊朗.
2.伊朗和伊拉克都是亞洲西部的阿拉伯國家。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公里,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兩伊邊界全長1 280千米,其中最南端以阿拉伯河為界。阿拉伯河對兩伊來說都是重要的水道。兩伊的大油田、大油港和主要煉油廠都集中在這條河的兩岸。阿拉伯河還是伊拉克唯一的出海口。兩國在阿拉伯河的主權問題上長期存在爭議。1975年3月兩國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簽訂邊界協定,規定這段邊界以主航道中心線為界。當時在伊拉克掌握實際權力的是革命指揮委員會副主席薩達姆·海珊,在伊朗當權的是國王禮薩·巴列維。但到了1978年,伊朗國內政局發生了極大變化,什葉派宗教人士發動的伊斯蘭革命席捲全伊朗。1979年4月1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伊朗長達2 500年的君主制終結.)
3.宗教問題和政權問題.伊朗90%的居民系伊斯蘭教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系伊斯蘭教的什葉派。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伊斯蘭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伊斯蘭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伊斯蘭共和國」。
4.伊拉克對庫爾德人態度實行雙重標准,對內鎮壓庫爾德人的非法分裂行為.對伊朗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

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就全面爆發了。在戰爭開端,伊拉克占據優勢,但後來伊朗進入伊拉克領土,美國和蘇聯開始援助伊拉克,使戰爭陷入僵局.

從1980年9月到1988年8月近八年的戰爭使兩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伊朗死傷60多萬,伊拉剋死傷40多萬。無家可歸的難民超過300萬。兩國石油收入銳減和生產設施遭受的破壞損失超過5400多億美元。估計兩伊在這場戰爭中至少損失9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 000億美元。

戰後,美國在中東地位進一步鞏固,而伊朗實力嚴重削弱.蘇聯在該地區影響力下降.在戰爭後期,美國介入戰爭,派軍艦進入波斯灣.並空襲伊朗油輪和擊沉擊傷多艘伊朗軍艦.而伊拉克空軍飛機在1986年重創美軍佩里級護衛艦"斯塔克"號,是一個伊拉克企圖擺脫美國的信號.最終,伊拉克在戰爭結束不久進軍科威特,導致海灣戰爭.

部分資料來源語言天地網

與美軍制裁伊朗的理由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的傢具有哪些 瀏覽:278
中國播音學是屬於什麼樣的專業 瀏覽:616
5萬越南幣等於中國多少錢 瀏覽:899
印尼醫療和中國哪個好 瀏覽:658
印度白糖什麼時間種植 瀏覽:828
越南春卷里的豬肉如何做 瀏覽:129
去印尼怎麼打電話便宜 瀏覽:898
伊朗總理和總統哪個權力大 瀏覽:285
伊朗最高戰略是什麼 瀏覽:521
中國式離婚冷靜期多久 瀏覽:55
唱中國的歌曲有哪些歌曲 瀏覽:668
義大利英語音標怎麼寫 瀏覽:829
義大利vs西班牙在哪個場地 瀏覽:372
怎麼評價印尼這個國家 瀏覽:997
印尼市場適合賣什麼 瀏覽:920
印尼椰蒂盤了是什麼顏色 瀏覽:374
大連海中國房子怎麼樣 瀏覽:626
越南斗雞體型多少錢一隻 瀏覽:95
在義大利生活拍自媒體的有哪些人 瀏覽:855
印尼要用什麼轉換插頭 瀏覽: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