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被伊朗擊落的,美國全球鷹有哪些研究價值呢
1. 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伊朗防空導彈系統成功將一架價值2億美元的美國RQ-4「全球鷹」高空無人機擊落。
2. 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海珊·薩拉米在電視講話中表達了強硬立場,強調國家邊界的不可侵犯性,並對侵犯者發出警告。
3. 這一事件發生不久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出嚴厲警告,表示伊朗若輕啟戰端,將面臨嚴重後果。
4. 特朗普的警告與伊朗的舉動迅速引發媒體關注,有關美國可能採取軍事行動的報道充斥報端,但最終並未成行。
5. 在最後關頭,特朗普總統改變了方針,取消了原定的軍事行動計劃,這一戲劇性轉折讓外界感到意外。
6. 特朗普的決定可能是在權衡了戰爭的經濟成本和潛在利益後作出的。盡管伊朗擊落了價值昂貴的無人機,但大規模戰爭的代價可能高達2萬億美元,這使得總統傾向於更為謹慎的策略。
7. 特朗普總統的這一變化表明,在處理國際沖突時,他考慮了各種因素,並作出了基於綜合利益的決策。盡管如此,這一決定仍被視為對他之前強硬立場的挑戰。
⑵ 9K37SA-11布克山毛櫸導彈系統
9K37SA-11布克山毛櫸導彈系統
美國海軍裝備的RQ-4「全球鷹」高空長航時無人機
伊朗擊落1架美國「全球鷹」高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的事件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而事件的另一個主角——擊落「全球鷹」的伊朗導彈則顯得更加神秘。
攔截導彈
由於伊方沒有在第一時間公布攔截導彈的型號,因此外界首先猜測的是大名鼎鼎的俄羅斯S-300PMU2型導彈。因為該型導彈性能優越,而且部分環節有俄羅斯顧問指導,加之該型導彈在2018年曾多次放過以色列的F-35A,並導致伊朗空軍司令被撤,因此伊朗很可能為證明該型導彈性能而率先使用。
其次,外界猜測可能是伊朗曾公布的仿製S-300的「信仰」373型中高空導彈,這也是西方較為忌憚的武器之一。但似乎是為了證明伊朗自身國防實力,或者有意澄清俄制武器和人員捲入擊落「全球鷹」的糾紛,伊朗很快公布了攔截的導彈型號和視頻。
從伊方公布的情況看,此次攔截用的是伊朗自行研製(仿製)的「雷聲」(Taer)防空系統及「霍爾達德」3(Khordad-3,意指伊朗歷的3月)型導彈。該系統是伊朗於2012年9月部署的國產中程公路機動型防空系統,與「信仰」 373遠程防空系統形成梯次搭配。
基本性能
「雷聲」導彈系統實際是蘇聯1979年研發成功的9K37(SA-11)「布克」(山毛櫸)導彈系統。「布克」的前身是蘇聯的SA-6系統,最大攔截距離為35千米,採用無線電指令+末段雷達半主動制導方式,導彈採用正常式「X」氣動布局、邊條式彈翼、破片式殺爆彈頭、4聯裝傾斜發射,發射車採用履帶式底盤。
但從此前伊朗閱兵的圖片看,「雷聲」系統的發射車上集成了相控陣雷達系統,因此更接近俄裝備的更先進的「布克」2。「布克」2曾是俄烏邊境沖突中擊落馬航17的重大嫌疑對象,西方也對其調查多年。
伊朗媒體曾透露,「雷聲」系統配備了1部相控陣雷達,發射車沒有採用俄式履帶底盤,而是改用更適合伊朗地形、機動速度更快的輪式發射車,也許載重因此而下降,故而將原先俄式的4聯裝設計改為2或3聯裝。「雷聲」系統可以跟蹤和打擊50千米范圍內的目標,最大射高20~25千米,與俄羅斯現役「布克」2性能接近。伊朗可能還在發展海軍型「雷聲」系統用於艦載使用。
俄羅斯「布克」2防空導彈系統採用履帶式底盤和4聯裝發射架;伊朗「雷聲」防空導彈系統的早期發展型。
攔截情況
從伊方公布的美軍飛機航線看,「全球鷹」在霍爾木茲海峽較長時間沿伊朗邊境飛行,並很可能在深入伊海岸線後被擊落。雖然美方單方面宣稱距離伊海岸線18海里,處於國際海域,但伊方幾乎第一時間打撈了飛機殘骸,並公布了在伊海域境內的打撈點位置。
首先,「全球鷹」活動規律較為固定單一,早已被伊方掌握。從事後伊方公布的「全球鷹」活動路線來看,伊方此次行動並不是「偶然」攔截,而是早有策劃的。「全球鷹」的飛機長度僅為13.5米,但是翼展卻達到了35.4米,是唯一一款翼展比波音737飛機還要大的無人偵察機。
為了能夠有效替代U-2高空偵察機,「全球鷹」的飛行高度在1.8萬~2萬米之間。而為了較長時間的經濟巡航,該型機飛行速度也較慢,最高速度只有650千米/小時(約0.5馬赫)。
美軍亟需具備對伊朗海上高速攻擊船隻關注的能力,這也是美國在阿曼海油輪遭襲事件後急需取證的內容,因此「全球鷹」很可能長時間頻繁在該地區巡弋,導致其活動規律被伊方掌握。雖然其在起飛後即違反國際慣例關閉了自動導航系統,避免暴露行蹤,但由於其長期不變的航線和與P-8A反潛巡邏機的固定戰術運用方式,使其失去了行動的隱蔽。
其次,伊方對「全球鷹」這樣的目標具備多種攔截手段。從伊方實力來看,「全球鷹」被攔截只是時間問題。伊朗擁有多型防空導彈具備攔截「全球鷹」的能力。其不僅有仿製俄羅斯S-300的「信仰」373防空導彈,還有仿製美國「標准」1/2的「薩意德」3(Sayyad-3)防空導彈,這兩款導彈的射程在50~100千米,射高2萬米左右。
而且伊朗還於2015年獲得了4套S-300PMU2,其48N6E2防空導彈,最大射程200千米,最大射高大於2.4萬米。此外,伊朗還擁有大量的「薩姆」2改進型及S-200等遠程高空攔截導彈。這些導彈即使是老式的,作戰高度也普遍在2.4萬米左右,最大飛行速度在3.5~6馬赫,要擊落「全球鷹」這樣的目標並不難,可以在海岸線形成綿密的多層梯次攔截。
伊朗「雷聲」導彈系統採用了3聯裝發射架實際上,伊朗在以往軍事演習中曾多次使用「雷聲」導彈系統的「霍爾達德」3和「埋伏」系統的「薩拉姆切赫」防空導彈,進行過無人機的攔截演;練。
2014年5月,伊朗「埋伏」導彈系統進行了首次作戰試驗。試驗中,發射的「薩拉姆切赫」導彈,成功攔截了「克拉爾」無人機。同年12月,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開展的代號為「先知穆罕默德」的軍事演習中,在未通報要攔截目標的情況下用「埋伏」導彈系統,擊中3架雷達截面較小的無人機。
應該說,伊朗無論是在對目標的掌握上,還是在導彈技術上,以及部署實力和部隊訓練上都具備攔截「全球鷹」這樣的高空、小信號的低速大型目標的能力,此次擊落「全球鷹」並非偶然。
⑶ 特朗普說,一分鍾內能打擊15個伊朗軍事目標,伊朗哪些目標可能被打擊
伊朗的防禦系統可能會被美國打擊。伊朗的軍事實力越來越強,但是仍舊抵不過美國,美國作為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國家軍事武器更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所以特朗普說的一分鍾能打擊15個軍事目標並不是開玩笑,這很有可能實現。
美中央司令部根據作戰命令擬對三處伊朗防空陣地進行攻擊。然而特朗普在最後時刻取消了打擊計劃,他給出的理由是因為當得知這次攻擊可能會造成150名伊朗軍人死亡,他認為這並不對等。美國空襲勢必要做到萬無一失,所以必須對伊朗的防空系統進行打擊。
伊朗和美國的關系再度緊張是因為伊朗擊落了美國的無人機,這使得兩國的關系再度緊張,而美國即將出兵報復伊朗的時候,特朗普制止了美國的軍事行動,在此看來特朗普是想和伊朗進行談判。
⑷ 伊朗擊落美國無人機並展覽,是什麼原因讓伊朗這么做
伊朗擊落美國無人機並展覽,用伊朗官方媒體的說法是,被擊落的美軍RQ-4「全球鷹」無人機當天從波斯灣南部的基地起飛,機上電子偵察設備處於開機狀態,向伊朗方向飛行執行「侵略性」偵察任務。
報道稱,沙烏地阿拉伯石油設施遇襲後,美國國防部20日宣布向海灣地區增兵,部署包括導彈防禦系統在內的防空力量。在這一背景下,薩拉米發表了上述立場。
美國政府20日還宣布對伊朗中央銀行等3家伊朗實體實施制裁,稱這是對沙特石油設施遭襲事件的回應。美國財政部表示,受制裁對象長期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等軍事組織提供財政支持。
伊朗外交部21日就美國對伊朗實施的最新經濟制裁回應稱,美國應該承認其制裁政策失敗,這些制裁措施沒有任何新意,只是「舊戲重演」。
伊朗外長扎里夫說,「這表明了美國的絕望」。他表示,美國旨在阻止伊朗的國際貿易,並限制伊朗獲得食品和葯品,這種做法是危險的。「美國不能一邊進行『經濟恐怖主義』,一邊又要求伊朗坐在談判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