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與美國建交沒有
1. 自從1979年斷絕外交關系以來,伊朗和美國之間一直未重建正式的外交關系。
2. 伊朗目前通過巴基斯坦駐美國大使館的一個部門來處理其在美的外交事務。
3. 伊朗在美國的利益由巴基斯坦大使館負責,盡管伊朗在美國設立了外交利益代表處,但這一代表處實際上是在巴基斯坦大使館的框架下運作。
4. 對於美國而言,瑞士駐德黑蘭大使館負責處理美國在伊朗的外交事務。
5. 美國計劃在其伊朗首都德黑蘭設立一個類似的代表處,以處理其在伊朗的外交利益。
㈡ 外派去伊朗安全嗎請知情人士告知,萬分感謝!
外派去伊朗安全嗎?請知情人士告知,萬分感謝!
中國人在伊朗享受禮遇,當地公司為中國雇員租房配車工資翻倍,從未發生過針對華商的暴力活動。核心設施多數是由中方承建,當地百姓對待中國人就像自家人一樣親切。留學生學費住宿費全免,副總統承諾對中國記者大開方便之門。伊朗核問題使得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這個中東石油大國身上,對伊朗國內的動盪或安全局勢,人們不禁添了幾分擔憂。那麼,目前伊朗國內的真實情況究竟如何?當地華人華僑目前的安全狀況到底怎麼樣?他們的生活、工作、學習是否因伊朗核問題而受到影響?
據中國駐伊朗大使館介紹,中國人在伊朗概況如下:總人數約有三四千人,留學生有150人左右,大部分來自國內一些老少邊窮地區,包括青海、新疆、雲南、甘肅,共涉及15個省市。個體經商者有數十人,一般都經營服裝、鞋帽等生意。其他人主要在中國公司、中資企業和伊朗的公司任職。中資公司有四五十家左右,業務范圍涵蓋通訊、電信、公路、鐵路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汽車、石油開采等重要領域。
在伊朗工作的中國僑胞及我駐伊朗使館官員表示,伊朗國內的局勢非常穩定,老百姓和平常一樣正常地工作、生活,並沒有出現西方媒體所報道的「人心惶惶、動盪不安」的局面。在伊朗,周四、周五是休息時間,其他時間是工作時間。伊朗民眾非常隨和,特別是對中國人,就像對待自家人一樣親切。由於兩國相似的歷史文化淵源和長期友好的傳統關系,伊朗人總是對中國人特別友好,中國人在伊朗辦事,總是能得到「一路開綠燈」的禮遇。
盡管核問題這段時間一直頗受關注,但伊朗老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因此發生任何變化,也沒有出現任何「緊張、不安全」的因素和局面。中資企業的經營與運作也沒有受到什麼影響。留學環境方面,國內學生赴伊朗留學,不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只要高中畢業,就可以到伊朗上學。中國留學生在伊朗學習,生活、安全等方面都優於國內。比如學生的住房由學校提供,還可以帶家屬一起生活,子女入托、上學的費用全免,同時愛人也可以接受同等的教育。大部分中國學生可以免費就讀。
伊朗的新聞報道環境並不像西方媒體所說那樣「緊張」,女性記者也不會遇到傳說中的種種不便,而是和男記者一樣,可以自由出入各種新聞場合。由於中伊之間長期以來保持著友好的傳統關系,伊朗政府對中國記者更是敞開大門,持歡迎態度。馬生貴說,伊朗副總統、旅遊局局長馬里克曾許下承諾:「凡是到伊朗進行采訪的中國媒體,伊朗方面一定給予全面支持。」
在伊朗的個體華商不多,一般都經營服裝、鞋帽等。伊朗市場上銷售的衣服、家用品等,有很多是中國製造。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很受當地人的歡迎。范先生強調,伊朗當地的同行並不像歐美國家的商家那樣不滿華商甚至抵制中國貨。伊朗當地從來就沒有發生過抵制中國貨、針對中國商人的暴力活動,相反,當地的商家非常願意與華商合作,不少人已成為中國產品的經銷商。
由於中伊之間長期友好的傳統關系,伊朗一直為前來投資、承建項目的中國公司和中資企業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在伊朗的中資企業多達四五十家,中國各行業的領軍企業,如中石化、華為、中國北方工業公司、中信等,都在伊朗投資並開展各種業務,范圍涵蓋通訊、電信、公路、鐵路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汽車、五金、石油開采等重要領域。伊朗的鐵路、公路、橋梁、地鐵等核心基礎設施的建設,多數都是由中國公司承建的。
伊朗與伊拉克交界的城市霍拉姆沙赫爾,准備建起第一座中國商貿城。中國商貿城的投資者邊柏功先生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在伊朗建中國商貿城,主要是看好伊朗得天獨厚的投資環境和經營前景,為華商提供一個集中經營的場所。在伊朗市場,高達70%以上的產品都是中國製造,這說明中國產品受到了伊朗人的高度認可;而是另一方面,在伊朗經商的中國個體經營者卻少得可憐。
伊朗全稱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總人口約7000萬。伊朗石油儲量為1000億桶,佔世界儲量的10%,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氣儲量26萬億立方米,約佔世界總儲量的16%,居世界第二位。中伊關系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張騫的副使甘英曾到過伊朗,並打通了中國經伊朗通往羅馬的交通線,即「絲綢之路」。自此以後,兩國間的往來連綿不斷。由於兩國文化的相似,伊朗人對中國人非常友好。中資公司在伊朗積極投身伊朗的基礎建設。如中興通訊自2000年進入伊朗市場後,目前成為伊朗電信市場最知名的設備供應商。在GSMWLL領域,ZTE是伊朗業界公認的第一品牌,市場佔有率超過65%。
㈢ 中國組織包機接滯留在伊朗的華人回國,為何要將他們接回來
1. 自2020年3月3日起,我國駐伊朗大使館著手安排包機,旨在幫助在伊朗的華僑和留學生返回中國。
2. 撤僑行動的原因有三:首先,無論是華僑還是留學生,都是中國同胞,國際上在緊急情況下撤僑是常規做法,何況中國是一個大國;其次,當時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嚴重,伊朗的華僑和留學生人數不多,中國有條件協助部分有困難的同胞回國;第三,即便現在無法大規模接回華僑和留學生,中國仍盡力幫助處於困境中的這部分人群。
3. 撤僑行動是基於國際慣例,中國曾多次組織包機執行撤僑任務。例如,2018年的電影《紅海行動》就以中國從葉門撤僑為背景。2018年夏季,日本遭受譚美台風襲擊時,中國也出動包機接回在阪本的國民。
4. 需要明確的是,撤僑並不等同於接回華人。華人指的是已加入外國國籍的中國人,嚴格來說,他們不再是中國公民。
5. 另外,伊朗於2020年2月2日宣布與我國斷絕航線,導致華僑和留學生無法通過正常途徑回國,因此只能通過包機接回。
6.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嚴重的情況下,中國有能力對伊朗進行單獨的撤僑行動。到2020年3月3日,伊朗和韓國是疫情嚴重的國家,而歐美國家還未高度重視疫情。韓國並未與中國斷航,因此在韓國的華僑和留學生可以自行回國。
7. 當時伊朗的華僑和留學生人數約為千人級別,中國有能力包機將他們接回國內。
8. 盡管有能力接回伊朗的華僑和留學生,但關於是否接回英國的小留學生問題,網友們意見不一。
9. 目前全球多個國家出現疫情,中國已無法將所有希望回國的留學生和華僑接回。在英國,留學生數量高達9.5萬人,華僑更超過30萬。
10. 中國正盡力接回留學生,保障他們的健康。雖然不可能接回所有1.5萬在英國的小留學生,但中國計劃接回部分處於困境中的小留學生。
11. 2020年4月2日,中國首架接留學生的包機已經起飛,將帶回188名滯留在英國的小留學生。
12. 中國大使館已向全球留學生群體分發超過50萬個包含口罩和消毒液的「健康包」。
13. 在確保國內疫情不反彈的前提下,中國派出包機接回部分留學生和華僑是合理的。但國家無法做到全部接回,因此留學生家長也不應道德綁架。
㈣ 伊朗大使館人質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
1. 1980年4月30日,六名武裝男子攻佔了位於英國倫敦的伊朗大使館,事件中挾持了包括大使、工作人員、遊客和一名警官在內的26人。
2. 這些武裝分子屬於伊朗阿拉伯斯坦解放民主革命陣線(DRFLA),他們提出要求釋放伊朗的阿拉伯囚犯,並保證他們安全撤離。
3. 英國政府沒有答應他們的要求,而是對大使館進行了武力包圍。在隨後的談判中,警方部分答應了武裝分子的要求。
4. 被圍困的武裝分子由於要求未得到進一步回應,情緒變得沮喪。在事件發生的第四天夜裡,他們殺死了一名人質,並將其屍體從使館拋出。
5. 英國政府隨後下令特種空勤團(SAS)進行突襲,以武力解救人質。SAS士兵從屋頂繩降而下,悄無聲息地從窗戶強行突入。在11分鍾的解救行動中,剩餘的武裝分子被制服,其中5人被擊斃。
6. 事件結束後,SAS遭受質詢,關於是否有必要打死兩名武裝分子的問題。但最終SAS被證明沒有任何不當行為。
7. 被抓獲的武裝分子在英國被起訴,並判處27年監禁。隨著1980年兩伊戰爭的爆發,人們的注意力轉移,但SAS的這次行動還是為當時的撒切爾夫人鞏固了政治聲譽。
8. SAS因為這次行動收到了大量的入隊申請,以及外國政府的交流合作請求。他們的成功也為其他國家的特種部隊提供了範例,例如德國的GSG9(第九邊防大隊)、美國陸軍的三角洲特種部隊等。
9.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也隨後組建了自己的SAS子部隊,這一行動使SAS名聲大震,其特種作戰模式被多國效仿。
㈤ 中駐伊朗大使館是什麼意思
就是中國在伊朗的外交工作人員工作和生活居住的房子,簡稱中駐伊朗大使館。
㈥ 伊朗現在允許中國人入境嗎
新華社德黑蘭7月30日電(記者 馬驍)中國駐伊朗大使館30日發布消息,確認伊朗對中國公民實行單方面免簽入境政策。
中國駐伊朗大使館援引伊朗官方消息說,自2019年7月16日起,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護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護照的人員赴伊朗旅遊觀光和商務訪問可免簽入境,每次入境後可停留21天。
持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護照人員前往中國,仍需要到中國駐伊朗大使館辦理簽證。
同時,中國外交部領事司和中國駐伊朗大使館發布信息,提醒赴伊中國公民注意以下事項:前往伊朗應尊重當地風俗習慣,女士(學前兒童除外)須戴頭巾,避免穿著暴露;男士不要穿背心或短褲外出;注意安全,保護好私人財物;遵守當地法律,不在敏感區域拍照,不要使用GPS、對講機等設備。
此外,由於伊朗是地震多發區,建議提前學習應急知識;伊朗夏季炎熱高溫,應注意防暑;在伊朗不能使用銀聯、維薩、萬事達等信用卡及旅行支票;不準攜帶含酒精飲料、豬肉及其製品以及各類違禁物品入境;建議赴伊朗的中國公民事先購買旅行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