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伊朗為何支持烏克蘭,「背叛」俄羅斯主要責任在俄方,三點原因
國際局勢瞬息萬變,伊朗在烏克蘭問題上發表立場,指出克里米亞和頓巴斯不屬於俄羅斯。這一舉動在國際上引起軒然大波,因為伊朗與俄羅斯本是盟友,不僅在制裁和武器禁運背景下從俄羅斯進口了大批武器裝備,包括蘇35戰斗機,最近甚至剛進口了12架。那麼,伊朗為何會突然「背叛」俄羅斯,支持烏克蘭?
分析伊朗與俄羅斯之間的關系,會發現並非外界所見的那樣緊密,而是存在一種若即若離的狀態。俄羅斯對伊朗的態度是真誠的,但伊朗對俄羅斯則表現得既暖又冷。伊朗否認自己是俄羅斯的鐵桿盟友,國內也存在與俄羅斯保持距離的聲音。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尋找答案。
首先,伊朗的外交傳統影響了其與俄羅斯的關系。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建立以來,伊朗奉行相對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與美國決裂的同時也不與蘇聯走得過於密切。在冷戰時期,多數歐洲國家要麼與美國結盟,要麼與蘇聯結盟,而伊朗卻選擇了與南斯拉夫、法國等國一起,走上了既不完全與美國結盟,也不完全與蘇聯結盟的外交路線。
其次,俄羅斯在某些問題上對伊朗負有責任,可能得罪了伊朗。例如,俄羅斯與以色列關系的親近,而以色列是伊朗的死敵。盡管俄羅斯與以色列在敘利亞問題上保持一定合作,但這種行為在伊朗看來,可能被視為對伊朗的不友好,因為俄羅斯與以色列的緊密關系與伊朗的立場相悖。此外,俄羅斯限制親伊朗民兵的使用,打壓伊朗的鐵桿盟友,以及在敘利亞問題上召開三國外長會議時排除伊朗,這些行為都可能讓伊朗感到被忽視和不被尊重。
綜上所述,伊朗與俄羅斯之間的關系並非外界所見的那樣緊密,而是存在若即若離的狀態。伊朗的獨立外交傳統、俄羅斯在某些問題上的行為對伊朗的不友好,以及俄伊合作的限制,都可能導致了伊朗對俄羅斯的信任度降低。這並不意味著伊朗與俄羅斯無法合作,而是伊朗不願意成為俄羅斯的附庸或鐵桿盟友。俄羅斯的外交失誤在於未能正確處理與小國的關系,這與蘇聯時期的歷史背景有關。所有國家在外交交往中都應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實現平等的外交關系,而不是採取大國霸權主義的態度。歷史的經驗教訓提醒我們,尊重每一個國家的主權和平等地位是國際外交的基石。
『貳』 俄羅斯和伊朗的關系
俄羅斯和伊朗在歷史上是敵人。
現代關系也不怎麼樣。
首先,俄羅斯和伊朗在歷史上有很深的關系。這兩個國家戰斗、征服和佔領。伊朗並沒有完全放棄對俄羅斯的防範,但俄羅斯更多考慮的是伊朗的國家利益。從這個角度來看,兩國並沒有成為百分之百的朋友。當然,在國際比賽中,朋友這個詞太奢侈了。
俄羅斯不止一次入侵伊朗,導致了伊朗伊斯蘭革命的勝利。霍梅尼提出:不是西方,不是東方,而是伊斯蘭的外交政策。新政權不僅反美,還反對蘇聯在第三世界擴張!但在俄羅斯傳統的南下國策下,進入中東是夢想。本質上,兩國之間不存在相同的利益關系,但不排除兩國在適當的時候相互利用的可能性。俄羅斯進入伊朗,不僅加深了對中東的控制,也使伊朗核項目牢牢依賴俄羅斯。隨著全球對核擴散的關注,俄羅斯也不能倖免於海關。當然,他也希望他的鄰國沒有核武器。當然,俄羅斯支持伊朗,但也不是絕對的。我一直認為俄羅斯是一個爬牆的國家。他確實完全按照國家利益行事,不僅在現在的俄羅斯,在前蘇聯也是如此。完全沒有所謂的意識形態考慮。
『叄』 敘利亞戰爭中,伊朗和俄羅斯為同一陣營,俄為何拒絕伊買俄蘇-30SM戰斗機
敘利亞戰爭期間,伊朗和俄羅斯被視為同一陣營的盟友,但兩國之間並非總是友好。這種關系的復雜性在於,兩國在利益面前各有考量,有時甚至會因利益沖突而產生分歧。
伊朗在過去長期受到國際制裁,因此軍售成為其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而俄羅斯,盡管與伊朗關系密切,但也不能忽視與美國的關系,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兩國之間的合作。由於歷史和政治原因,俄伊關系時而緊張,時而緩和,最終形成了這種錯綜復雜的關系。
俄羅斯還面臨著維護中東地區軍事平衡的任務,因此需要與其他阿拉伯國家保持良好關系。打破這一平衡不僅會損害俄羅斯在中東的利益,還可能引發新的沖突,不利於地區穩定。
綜上所述,俄羅斯拒絕向伊朗出售蘇-30SM戰斗機的原因在於,維護與伊朗的友好關系並非沒有代價。俄羅斯需要在與伊朗的合作中平衡與美國的關系,同時還要顧及中東地區的軍事平衡,這使得俄羅斯在面對伊朗的軍事需求時顯得猶豫不決。
此外,俄羅斯與伊朗之間還存在其他因素影響其軍事合作。例如,俄羅斯可能認為伊朗的軍事能力已經足夠強大,無需進一步增強。同時,蘇-30SM戰斗機的高昂成本也可能成為俄羅斯決策的一個考量因素。
總的來說,俄羅斯與伊朗之間的關系並非簡單的一方決定另一方的行為。兩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多個層面上存在復雜的互動,這也使得俄羅斯在決定是否向伊朗出售蘇-30SM戰斗機時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
『肆』 俄羅斯與伊朗有何利益關系
1. 俄羅斯與伊朗的歷史關系復雜,歷經爭斗、征服和被佔領,這些歷史遺留問題使得伊朗對俄羅斯保持一定的戒心。
2. 在國際關系中,俄羅斯對伊朗的態度主要基於國家利益,而非完全的友誼。伊朗伊斯蘭革命後,霍梅尼提出反對西方和東方的口號,反映了伊朗對蘇聯擴張的抵制。
3. 盡管如此,俄羅斯一直有南下進入中東的傳統政策,這一戰略目標使得俄羅斯在某些情況下可能與伊朗產生共同利益。
4. 俄羅斯與伊朗的關系還體現在核問題上。俄羅斯在核能領域對伊朗提供支持,這既加強了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又確保了伊朗核計劃受到其控制。
5. 在全球關注核擴散的背景下,俄羅斯雖然支持伊朗,但這種支持並非無條件的。俄羅斯始終以國家利益為先,無論是現時的俄羅斯還是過去的蘇聯,都沒有過多考慮意識形態因素。
『伍』 為什麼說俄羅斯和伊朗是唇亡齒寒的關系
中東也是俄羅斯的後院啊
『陸』 為什麼俄羅斯突然變臉,默許伊朗不從敘利亞撤軍
7月4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伊朗在短時間內從敘利亞撤軍不現實,伊朗的部分軍隊可以繼續留在敘利亞。為什麼俄羅斯突然態度轉變,默許伊朗軍事在敘利亞的繼續存在?這是因為:
五、從7月4日俄羅斯外長關於伊朗撤兵問題的表示來看,不排除俄羅斯重新敲打特朗普,要求說話算話。俄羅斯重新撤回了,要求伊朗軍事力量撤出敘利亞的立場。而且以色列遵守諾言不夠,最近多次空襲打擊敘利亞政府軍,使得俄羅斯非常反感。
總之,俄羅斯針對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態度的突然轉變,完全是根據俄羅斯與美國利益交換的變化。當時要求伊朗撤軍是符合俄羅斯的利益要求,現在允許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繼續存在,也是符合俄羅斯的利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