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去伊朗旅遊有什麼當地習俗需要注意的
當地的風俗與法規:
- 女士(學前兒童除外)須在公共場合戴頭巾。穿著需長袖、寬松且不透明的上衣或風衣;官方場合則需穿著顏色較深的長風衣,不得顯露腿及腳腕部位。男士不得穿背心或短褲外出。
飲食:
- 禁酒,忌食豬肉、狗肉。在穆斯林齋月期間,即使是非穆斯林也不能在公開場合白天(日出前至日落後)吃東西、喝水或吸煙。
法律與道德規范:
- 伊朗不允許賭博、賣淫。婦女不得從事唱歌、跳舞等職業。偷竊他人財物者將依照伊斯蘭法受到處罰。持槍搶劫、強奸罪將被處以死刑。商品買賣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欺詐行為。
人際交往:
- 男士不可主動與伊朗女士握手,女士一般也不主動與伊朗男士握手;如女士主動握手,男士亦應禮貌回應。
- 伊朗人不喜歡與外國人有身體上的密切接觸,勿與伊朗人挎胳膊(如照相時)。不得用手觸摸小孩子的頭部。稱好時不能豎大拇指。說話時用食指指向別人是不禮貌的行為。伊朗人討厭大聲喧嘩。接受物品時應用右手,因左手被認為是不幹凈的。
交通與出行:
- 乘坐公交車輛須男女分開。女士乘坐公汽的後部,地鐵有女士專用車廂,男士不得入內,但女士可乘坐男士車廂。乘計程車可混坐。
物價與供應:
- 伊朗市場物品供應比較充足,物價普遍高於國內。當地貨幣與美元比價為:1美元≈9100里亞爾。在伊朗不能使用Visa、Master等信用卡及旅行支票。
氣候與環境保護:
- 伊朗東部和內地屬大陸性亞熱帶草原和沙漠氣候,寒暑變化較大。夏季乾燥炎熱,冬季寒冷多風;西部山區多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以上;東部沙漠地區100毫米左右;裏海一帶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中央高原平均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下。首都德黑蘭三面環山,冬季不太冷,很少刮風,最低氣溫零下4度,夏季最高42度。因機動車較多,車況較差,空氣污染很嚴重,在世界上屬於重度污染區。
旅遊建議:
- 主要旅遊城市有德黑蘭、伊斯法罕、設拉子、馬什哈德等。
- 德黑蘭有中餐館3個:中華、金龍和金獅。
- 因伊朗地理特點,一年四季各地溫差較大,所以對外國遊客來講淡旺季取決於旅遊地點的選擇。一般波斯灣沿岸地區,冬季為旺季、裏海沿岸夏秋為宜,東西兩部分夏滲蔽陪季好,中部東南南部西南部春秋兩季最佳,但是伊朗新年等大型節日是伊朗國內旅遊的旺季,應盡量避開,其他時間都不擁擠。
- 伊朗旅遊景點分散,用於路途的時間大大超過參觀時間;伊朗旅遊業軟硬體水平一般;伊朗旅遊公司僅提供英語導游,沒有中文導游;據目前伊朗的旅遊業發展不平衡的特點,旅遊時應盡量考慮伊朗幾個旅遊中心城市,避免到邊境省份或偏遠地區。
- 伊朗不允許在非旅遊區照相或攝像,否則將會帶來很大麻煩。
『貳』 探訪伊朗特色「鹽餐廳」,這家餐廳為什麼那麼咸
因為這家餐館所有的東西都是鹽做的。在伊朗南部城市設拉子,有一在這個家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鹽餐館。它的牆壁以及桌椅和吧台都是用白鹽製成的。許多遊客來到這里體驗在鹽餐館吃飯的美妙感覺。從外面看,餐廳是一個有圓拱門的大洞,前面是鹽牆,頂部是綠色草坪,門上有一個手掌大小的招牌,上面寫著「鹽餐廳」。
餐館里有很多人在吃飯,大多數遊客都是年輕人。他們有不同的膚色和不同的語言,但是他們臉上的興奮是一樣的。每個人都坐在一張白色的桌子旁,呼吸著新鮮空氣,聊著天,吃著當地的美食,這真是一種享受。有些人在等服務員的空閑時間,會拿出手機上網放鬆一下。角落裡的桌子前面是一個伊朗當地人。這孩子很淘氣。當他的父母不注意時,他偷偷舔了舔桌子。他太咸了,所以皺起眉頭,咧嘴一笑,逗得附近的遊客大笑。
『叄』 伊朗有哪些特產
講到伊朗特產,當屬是帥氣的波斯王子還有漂亮的波斯貓!除了這倆能呼吸的、說明波斯品種好看的,還有什麼呢?波斯地毯波斯地毯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據考證,其編織和生產的歷史至少已經有2500年。
波斯地毯的一大特色是其染料從天然植物和礦石中提取,染色經久不褪不變,還能防蟲蛀。其原料有真絲、棉、麻等。純真絲的地毯為頂級。圖案多為抽象的植物、伊斯蘭文字和幾何圖案,現在的波斯地毯也有以照片或油畫為設計圖案的。
從編制方法上分機械編制和人工編制。同樣尺寸的波斯地毯,真絲的手工製品比混紡的機械編制的貴很多,往往一小塊就得數千美元。一塊波斯地毯的價值還體現在每平方厘米打結的個數,打的結數越多就越貴。從使用上講,分為城市家庭用地毯和牧民地毯兩種。這種是牧民使用的波斯地毯,看上去粗糙一些。
(3)伊朗設拉子有什麼美食擴展閱讀: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英語: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1]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伊朗是文明古國。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波斯帝國。[1]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國,7世紀後異族先後入侵。18世紀前期,納迪爾沙推翻外族統治建立阿夫沙爾王朝。19世紀後期起,英國和俄羅斯勢力不斷侵入。1925年建立巴列維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國。實行政教合一制度。
伊朗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之一,也是不結盟運動(OIC)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伊朗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發達,還有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
2015年7月14日,經過多年艱苦談判,伊朗核問題最後階段談判終於達成歷史性的全面協議。伊朗承諾永不尋求獲取核武器,並稱贊伊核協議是「歷史性時刻」。
2017年9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最新旅遊禁令,伊朗在新版旅行禁令中。
『肆』 伊朗的特產有哪些 3g
伊朗特產很多,比較出名的是波斯地毯、綠松石、藏紅花。還有各種堅果,椰棗,魚子醬舉世聞名,開心果,蘋果,葡萄,阿拉伯水煙、駱駝骨制工藝品等。
另:(1)腰果(特別是前總統拉夫桑賈尼家族經營的品牌),
(2)椰棗,櫻桃,甜瓜
(3)藏紅花,
(4)純手工的波斯地毯,
(5)伊斯法罕的黃銅器工藝品(50年不會生銹),
(6)裏海的魚子醬(品質遠遠超過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和亞塞拜然巴庫產的),
(7)中世紀設拉子詩人哈菲茲和薩迪的不朽詩篇
(8)巴旦杏,
(9)巧克力(我去的時候吃的那種奶含量極足),
(10)面值上萬的里亞爾,
『伍』 伊朗之旅伊朗的美食分享
1. 要了解一個地方,美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2. 伊朗人的飲食習慣受到宗教的影響,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他們在飲食上很看重食物的吉祥寓意,這一點與中國傳統相似。例如,伊朗人吃石榴寓意多福多壽,和中國人在特定節日吃特定食物的意涵類似。
3. 伊朗人的日常飲食包括三餐,早餐通常豐盛,有魚類、蛋、麵包、奶油、酸乳酪、乾酪、果醬、果汁、蔬菜和水果。
4. 午餐通常在工作地點簡單解決,而晚餐最為豐盛。這與中國人民的飲食習慣基本相似,只是中國人的早餐更為中式。
5. 伊朗的航空飲食與常規航班無異,沒有特別的地方特色。
6. 在伊朗的 Shiraz 設拉子,作者品嘗了相對簡單的食物。設拉子是波斯帝國古都,以詩人、文學、葡萄酒(自1979年起,伊朗成為禁酒的伊斯蘭共和國)和花卉而聞名。
7. 在Shath Cheragh Holy Shrine 查清段拉庫聖廟(光明王之墓)旅遊當天,作者享用了較為豐盛的晚餐。
8. 在波斯波利斯(Persopolis)的午餐中,作者終於看到了帶綠葉子的湯。波斯波利斯對伊朗而言,就像長城對中國一樣,是必游之地。
9. 在YAZD 亞茲德,作者吃到的飲食更為豐盛。亞茲德是作者喜愛的伊朗城市,被譽為沙漠中的綠洲,是伊朗拜火教的最大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10. 作者還有幸受邀到當地人家中,品嘗了令人難忘的甜點。
11. 伊朗的飲食與中國有顯著差異,基本不含綠色蔬菜,伊朗人食用的是細長的米粒,總體飲食與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的飲食相似。
12. 對於中國遊客來說,完全不用擔心會不習慣伊朗的飲食。
13. 伊朗的飲食價格相對便宜,不必擔心高昂的物價,當地人民也非常友好。
14.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看法,歡迎分享討論,謝謝。
注意:原文中有幾處重復的內容,已進行刪除和合並以保持文章的連貫性和簡潔性。同時,對一些語病和不自然的句子進行了修改,確保語義清晰、條理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