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黑蘭宣布自衛結束是什麼意思
元月3日伊朗將軍蘇萊曼尼,被美國用無人機進行了斬首行動。據知,蘇萊曼尼不僅是伊朗宗教領袖哈梅內伊一手培養起來的嫡系將領,是伊朗的三號人物,蘇萊曼尼更是伊朗的民族英雄、國家英雄、人民英雄,所以,伊朗必然也必須為蘇萊曼尼報仇雪恨。
那麼在昨日伊朗對駐伊拉克美軍襲擊,也就是進行了第一波的復仇行動後,伊朗人是解氣的,也是解恨的。於是有伊朗外長說其「自衛行動已結束,我們並不想發生戰爭」的話,這樣,伊朗這一波的導彈襲擊,就成為了為其蘇萊曼尼將軍報仇的「自衛反擊」行動,這樣以來,就把球踢給了美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大家沒事,是因為之前,對「斬首」蘇萊曼尼之後造成的後果考慮並不充分。特朗普認為以美國、美軍之強大,伊朗的報復性行動來的這么勇敢、來的這么快,這是有點出乎特朗普的預料的。那麼,特朗普是否就此認慫了呢?我認為不會。我們且當吃瓜觀眾,看特朗普下步怎麼回擊伊朗的這一波「自衛還擊」。這些美伊互相攻擊的行動,必然需要來來回回進行幾個回合的攻防,方可消停。因為,沒有哪個國家、哪個人,能夠化解美伊矛盾,當然也不大可能完全制止美伊互相之間的攻擊行為。
⑵ 為什麼說美軍攻打伊朗是一種「 外科手術式打擊」
1. 近期,關於美國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傳聞再次興起。
2. 美國和歐洲國家一直公開宣稱,他們絕對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為了阻止伊朗的核計劃,存在軍事和非軍事兩種可能的行動方式。
3. 針對伊朗的軍事行動主要有三種選擇:外科手術式打擊、空中戰爭和全面戰爭。其中,外科手術式打擊和空中戰爭都屬於有限戰爭,並且都是自我剋制的「有限」軍事行動。
4. 盡管美國當局最近公開否認將對伊朗動武,但戰爭的威脅仍然存在。
5. 如果伊朗的核設施被摧毀,那麼伊朗的核計劃將會受到致命打擊。
6. 以色列曾秘密且突然地發動過外科手術式的小規模精確打擊,成功地延緩了伊拉克的核計劃。
7. 如果美國和以色列成功地進行外科手術式精確打擊,他們可以用相對較小的代價,達到強行粉碎伊朗核計劃的政治目標。
8. 目前,美軍在海灣地區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包括兩個航母大隊、其他戰艦、核潛艇、地面部隊以及空軍基地。
9. 如果伊朗在遭受攻擊後進行報復,那麼外科手術式精確打擊可能會升級為大規模的空中戰爭。
10. 如果美國對伊朗發動全面戰爭,那麼戰爭的規模可能會擴大到地面和海上,最終可能演變成類似於伊拉克戰爭的全面戰爭。
11. 伊朗已經具備了能夠反擊的能力,包括遠程導彈等手段。然而,在近幾年內,伊朗還沒有能力威脅美國本土。
12. 如果以色列和美國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那麼伊朗可能會對以色列進行報復。而美國很難在第一波攻擊中消滅全部伊朗遠程導彈。
13. 伊朗革命衛隊司令葉哈亞表示,如果伊朗遭受侵略和軍事襲擊,他們的軍事行動將不僅限於伊朗邊界以內,並且伊朗有能力對任何侵略者進行還擊。
⑶ 美國再次發起斬首行動,目標當場死亡,為何群眾大喊無法接受
因為這是非常容易造成恐慌的一種戰術,沒有人會希望有這么一個國家可以肆無忌憚的使用這種戰術,人會害怕某一天導彈會突然降臨到自己頭上,一個肆無忌憚的國家當然不會被接受。
一、斬首行動的事件詳情斬首行動一直是美國人最喜歡用的一個戰術,比如海豹突擊隊曾經千里奔襲擊斃本拉登,在今年的時候還用導彈擊斃了伊朗的一個將軍。而在2020年9月美國再一次出售,在敘利亞的街頭用忍者導彈擊斃了一個名叫賽伊夫的敘利亞人。
這次的襲擊非常迅速,並且打擊的目標還非常明確,只是擊中了某一側的車門,直接將人擊殺,就連整個車輛都沒有爆炸。美國的導彈技術確實已經非常先進。除此以外,美國人的行動也非常的迅速,美國得到了非常准確的情報,正好在車輛行駛的投放導彈導致目標死亡。這么大張旗鼓的斬首行動,這已經是今年的第2起。美國好像比以往更加囂張,更加不受約束,一個不受約束的國家是最恐怖的。希望這次襲擊不會造成武裝沖突的惡化。
⑷ 為什麼美國不惜用導彈將蘇萊曼尼炸死
不論蘇萊曼尼生前到底做了什麼,但美國公然殺死一個國家高官,可見美國是多麼的霸道。美國一直以來充當世界警察,恬不知恥要扮演世界和平的天使,實際上它才是最大的魔鬼,當今世界的這些戰亂,基本都與美國有著莫大的關系,它真的就是一個攪屎棍,唯恐天下不亂!
⑸ 奇聞!旅長的軍銜居然高於國防部長,伊朗的最高軍銜為何只有少將
這幾天,整個伊朗都沉浸在無比悲痛的氣氛之中,原因是在今年1月3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轄的聖城旅旅長蘇萊曼尼在乘坐一輛轎車時被美國的精確制導炸彈炸死。
所以這個人被美國炸死了,伊朗人該有多憤怒你知道了吧。
⑹ 伊朗門的再掀波瀾
1986年11月25日,華盛頓的晚秋使人覺得陣陣寒意,而此時的白宮東室內空氣悶熱、氣氛緊張。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們早已在此恭候多時,似乎預感到今天的氣氛非同尋常。
不久,表情凝重的里根急步走上講台。他看了一眼鴉雀無聲的會場,然後慢條斯理地說,由於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波因德克斯特和他的副手諾思中校參與一起他一無所知和不能容忍的活動,他宣布接受波因德克斯特的辭職,並將諾思革職。他聲稱,這項活動未經他授權,直到11月24日他才獲悉此事。他說,「出了這樣的事,我很痛心。」 聽眾頓時屏住了氣息。
司法部長米斯也走上了講台,他宣布說,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周密調查後證實,美國向伊朗出售武器所得的款項,有1000至3000萬美元被國家安全委員會轉入尼加拉瓜反政府軍在瑞士銀行的賬戶,知情者是國家安全委員會副助理諾思中校,波因德克斯特也略知一二,但沒有設法制止。里根總統和中央情報局對此毫不知情。以色列參與了此事。 米斯的話一講完,會場上頓時一陣轟動,興奮的記者們一窩蜂地湧向電話,電傳機,爭先恐後地向世界報道這條爆炸性的新聞。
案情復雜化了,伊朗軍售案忽然演變成了「伊朗——尼加拉瓜反政府軍丑聞」,成為美國」自水門事件以來的最大轟動」。繞過國會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違反了武器控製法和國家安全法;以武器交換人質,與美國政府的政策相矛盾;而擅自挪用款項支援尼加拉瓜反政府軍,又直接違反了 1934年的博倫修正案。幾個問題相互交織,里根政府一錯再錯,使得案情更加撲朔迷離。
這時美國輿論界格外熱鬧,傳聞不斷,里根和他的政府面臨更嚴重的危機。美國ABC廣播網和《紐約時報》12月2日聯合進行了民意調查,結果是50%以上的人認為里根知道轉移款項一事,三分之二的人認為里根在掩蓋事實,里根的支持率從1個月前的67%陡降至46%,下跌了21個百分點。新聞界則不斷提出對政府的信任危機,並表示要窮追不舍,提出一系列的疑點和問題逼迫政府回答。
里根知道了什麼?他是什麼時候知道的?這是問題的關鍵。伊朗官員於11月28日發表講話,威脅要公開麥克法蘭1986年秘訪德黑蘭期間與「白宮某人」通話的錄相帶,以示里根「欺騙美國民眾。」《紐約時報》12月8日進一步透露,麥克法蘭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作證時說早在1985年8月里根就批准通過以色列向伊朗運送軍火,這與官方宣布的里根只是事後才知道的說法不符。12月7日和10日,眾議院議長奧尼爾和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委員會主席索拉茲分別表示,他們堅信里根總統知道軍售款項轉移一事。
內閣成員中有多少知情者?11月27日,白宮內部有人向新聞界透露,白宮辦公廳主任里甘早在1985年就得知美伊接觸,他對軍售款項轉移一事也了如指掌。里甘系裡根多年摯友,他陷進泥潭,里根豈能清白如故?11月28日,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犯罪小組委員會給司法部寫信,把副總統布希,白宮總管里甘,司法部長米斯,中央情報局局長凱西及國防部長溫伯格等人,統統列入懷疑對象。
軍售款項到底轉向何方?按照司法部長米斯11月25日的說法,給尼加拉瓜反政府軍的錢是由以色列轉交的。但第二天以色列表示,所謂轉交行動與以色列「毫不相干」。尼加拉瓜反政府軍也斷然表示他們分文未收。《紐約時報》於12月2日披露,這筆錢還部分地轉給了安哥拉反政府軍和阿富汗游擊隊,而不象官方所說的僅限於尼反政府軍。12月14日,麻省的《洛維爾太陽報》又拋出一條爆炸性新聞,稱軍售款項中有多達500萬美元用來資助11月國會中期選舉中贊成援助尼反政府軍的保守派候選人。
諾思的能量真有那麼大嗎?在整個「伊朗門」事件中,奧利佛·諾思是個格外引人注目的人物。他1943年生於德克薩斯州的聖安東尼奧。1968年從安納波利斯海軍軍校畢業後,加入海軍陸戰隊,赴越南作戰。以其工作勤奮,認真負責,忠心耿耿而深受上級賞識。海軍陸戰隊司令曾稱諾思為「熱情先生」。里根也稱贊說:「他有良好的行為紀錄,他是國家英雄」。在越戰中,諾思獲得一枚銀星勛章和兩枚紫心勛章,朋友們稱他為「蘭博」。的確,諾思那鮮為人知的經歷同「蘭博」一樣充滿傳奇色彩。據說,有一次他被10名越軍包圍,當時他身上只帶著一把塑料叉子,情況十分危機,但最後諾思還是脫離險境,圓滿地完成了任務。1981年,諾思由海軍部長推薦,進入白宮工作。此後,他一直負有許多秘密使命,往往早晨在華盛頓,晚上則出現在歐洲某地追緝恐怖分子的現場!1985年10月,他參與策劃成功地攔截載有劫特義大利郵船「阿基萊・勞羅」號的恐怖分子的埃及飛機。
在伊朗門事件中,諾思一直是個關鍵性人物。他親自參加了同伊朗的交易,尋找出售武器的中間商,安排把出售武器所得款項存入瑞士銀行,並 9次親自指揮在尼加拉瓜境內空投補給。在美伊武器交易敗露後,諾思銷毀了大量有關文件。在被迫辭職後,他仍指使其女秘書霍爾到辦公室取出匆忙中未來得及處理的文件,忠心耿耿的霍爾把文件藏在靴子里和衣服里,躲過白宮警衛的檢查,帶出來予以銷毀,盡管諾思成績「顯赫」,但他只不過是個中校,那有這么大的膽量獨自製定並實施如此一項復雜的計劃?他銷毀文件的舉動是否有人指使?值得注意的是,諾思本人私下總對朋友發牢騷,說他所乾的一切都是「奉命行事」那麼,是誰下的命令?
隨著案情的深入,公眾的疑團越來越大。
⑺ 美國為何先發制人斬首伊朗將軍呢
美國換屆選舉在即,特朗普政府毫無建樹,國內各種矛盾並發,由其是民眾抗議不斷,還出現了許多美麗的暴力風景線!特朗普難哪,為了轉移矛盾,作出了愚蠢的冒險決定斬首伊朗將軍。特朗普料定伊朗不敢全面同美國開戰,最多也對美國和盟友一些目標、人物採用襲擊暗殺的方式報復一下。美國的情報 科技 能力能夠大部分排出伊朗的極復襲擊,有極少數襲擊成功美國也可以承受,還可以利用伊朗的報復提特朗普捍衛美國利益的形象。所以特朗普覺得風險可控,賭它一把發動了先發制人的斬首行動。
美國人很魯莽,沒有了當初華盛頓時期夾著尾巴做人的謹慎。這就是我所說的「文明成熟了就該腐爛了」這個原理的表現。你看看美國主持人,發言人肆無忌憚的猖狂樣,放盪勁就知道了。殺害主權國家領導人,美國開了先例,非常惡劣。
常言說,一把葛針捋不到頭。美國人包打不了天下,會遭報應的。
美國的空襲事件,說明它是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霸權野心,從客觀上去看問題,美國現在完全是由流氓在統治著的一個國家了,用毛澤東思想看問題說美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說得一點不錯,紙老虎就是紙老虎!伊朗擊落美國的無人機大兵壓境敢打了嗎?不敢!它美國空襲的地點為什麼是在伊拉克,它怎麼不直接對伊朗空襲?因為還是不敢!因為它美國這個流氓國家它就會使陰招,它會用它流氓的邏輯說是對伊拉克恐布襲擊,之前的美國打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它是拿著別人的錢在打仗,而如今的美國沒有錢了而變為流氓了……!
主要是伊朗將軍去哪裡不行,非要去伊拉克。自己找死也怪不得別人,本身美國和伊朗就處於走火階段,一去阿富汗,馬上精準被定位,一擊必殺。對於這種級別的官員,肯定先下手為強。要是我知道這么明顯的靶子。我肯定也這么干,少一個高級別將領,擴大優勢太明顯了。所以不作死就不會死。沒事跑美國控制的阿富汗去。。
因為伊朗先發制人燒毀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攻擊大使館視同攻擊本國領土,這是國際准則。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放任不管,除非這個國家弱到無法保衛國土。如果美國被攻擊了大使館而不反擊,以後還怎麼在地球上混?
美國前幾天就想動手,但是它想弄個大的,就沒動。所以人們就誤以為美國完了,衰敗了,是紙老虎,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在掐表,讀秒,美國還差幾秒倒下。哪知道,美國是眞老虎
⑻ 美國為什麼除掉伊朗將軍
1、美副總統曾在日前表示,伊朗少將其實是恐怖分子,蘇萊曼尼就是911事件的參與者,在當時,蘇萊曼尼幫助12名恐怖分子中的10人進入阿富汗,他是殺死數千美國民眾的惡人。
美副總統強調,蘇萊曼尼還曾試圖暗殺沙特駐美大使、為伊拉克極端分子提供武器、暗中向塔利班提供後勤物資、多次襲擊美國盟友,他的死亡將讓世界變得更加安全。
對於美副總統的言辭,很多人都不置可否。不可否認,其中有些描述確實是真實的,但"蘇萊曼尼曾參與謀劃911事件"這件事,目前仍沒有確切報道。歐洲不少專家認為,發起911事件的只有19人,但其中並沒有伊朗勢力,因此美副總統可能在故意撒謊,其目的就是為了製造更多"斬首"蘇萊曼尼的借口。
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對蘇萊曼尼的仇恨值確實很滿,即使現在暫時忍讓,等到美國伊朗大打出手的那一天,白宮也同樣會對蘇萊曼尼進行定點清除。
2、海灣戰爭讓世界看到了美國信息化作戰、各兵種聯合作戰的實力,隨後沙特、阿聯酋便越來越不敢招惹白宮這個惡霸。此次"斬首"蘇萊曼尼,白宮一面讓對手和中東盟友體會到了美國一擊必中、萬里之外指揮軍事行動的"新型戰爭模式",這將讓伊朗軍方越發如履薄冰。
另一方面,借著這次秀肌肉的機會,白宮也可探知俄羅斯、英法德等各大勢力對中東局勢的判斷——到底是支持美國、力挺伊朗還是"坐山觀虎鬥"。
果不其然,就在蘇萊曼尼被炸身亡後,俄羅斯立刻就對美國的行為進行了怒斥,德法則呼籲美國伊朗"坐下來談",試圖趁火打劫的英國則直接出兵中東,白宮傳統盟友日本也選擇了作壁上觀。
經此一役,白宮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誰是盟友誰是對手,誰是可以拉攏的勢力,誰是必須防範的中立者"。在這個基礎上,美國可以快速調整圍堵伊朗的對外戰略。
3、 發動對外戰爭,幾乎成為了每位美總統的"必修功課"——這是在向美國軍火商遞交投名狀,小布希奧巴馬如此,老特自然也不例外。美國大選即將到來,曾多次揚言要減少美國海外軍事力量、拒絕對外戰爭的美總統為了拉攏軍火商,自然得做點什麼。
思來想去,"斬首"蘇萊曼尼似乎是最好方案——美國既不用付出傷亡,同時還可收獲頗豐,一舉多得,確實是招秒棋。
4、繼續挑戰伊朗底線。就目前來看,雖然白宮在對峙中占據著絕對優勢,但美國民眾的厭戰情緒、復雜的國際局勢,卻讓白宮感到進退兩難。在這種情況下,"斬首"伊朗軍方舉足輕重的人物,是激怒伊朗、迫使伊朗軍方主動對美國下手。
外界大多認為,在重創伊朗後,美國一定會暫時保持克制,以給伊朗借坡下驢、德法俄調停斡旋的機會,但對喜歡"極限施壓對手、從不按套路出牌"的白宮而言,"斬首"蘇萊曼尼只是開始,依賴強大的軍事、經濟實力,美國必然會繼續咄咄逼人,直到伊朗徹底妥協為止。
5、在白宮看來,伊朗若想和美國正面硬剛,幾乎就等同於雞蛋碰石頭,最終結果只能是石頭略有損壞,但雞蛋的代價卻是完全破碎。因此,伊朗必須要做好合縱連橫的准備。
⑼ 如何看待美國媒體揭露蓬佩奧「史上最差國務卿」的三宗罪呢
美國媒體對蓬佩奧的批評一針見血,入木三分,是對蓬佩奧最客觀最公正的評價!8月31日當天,《華盛頓郵報》發表的文章中,公開批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再次把蓬佩奧定性“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國務卿”。
特朗普退錯了群,把美國外交推向死胡同,導致美國被世界各國孤立,卻讓蓬佩奧來背鍋,明顯是棄車保帥。所以,美國媒體一再渲染蓬佩奧是“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國務卿”,列出蓬佩奧的三宗罪,說他濫用納稅人的資金,讓美國國務院公務人員為妻子蘇珊處理私事,包括遛狗、去乾洗店取衣物、預訂就餐席位等,打壓異己,讓美國國務院高級職位一直處於空缺狀態,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特朗普連任美國總統之後,蓬佩奧會被特朗普踢出局,成為“局外人”。
特朗普連任之後,蓬佩奧離開白宮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收到特朗普的暗示之後,蓬佩奧主動遞交辭呈,和特朗普好聚好散。一種是蓬佩奧不主動辭職,被特朗普直接解僱,和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助理博爾頓一樣,和特朗普不歡而散。
⑽ 美國為什麼非要將薩達姆送上絞刑台呢
在當今世界,雖然和平和發展才是時代主題,戰爭被世人所厭棄,但是美國作為超級大國一而再二的挑起戰爭,近些年最為著名的就是伊拉克戰爭,不僅徹底地打敗了薩達姆,還將薩達姆送上了絞刑台。那麼,為何美國一定要整死薩達姆,難道只是因為薩達姆不聽話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二。
薩達姆在逃亡了幾個月後,被美軍抓捕。此時的薩達姆就是光桿司令一個,但是美軍擔心他在伊拉克反美勢力中強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為了避免更多的傷亡,必須要整死薩達姆。於是,美國為了標榜自己的正義與民主,就搞了一場所謂“公平”的審判,最終如願地將薩達姆送上了絞刑架。
總之,美國之所以要整死薩達姆,一是為了消除薩達姆這個不安定因素;二是殺雞儆猴;三是為了在自己在中東的利益。只要誰不聽話,就整死,這不下一個就是利比亞的卡扎菲。世界依然是那個世界,弱肉強食依然是世界的生存法則,落後就要挨打。薩達姆沒有什麼大錯,錯就在於他太弱雞了。各位,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