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為什麼從伊朗回國要經過莫斯科

為什麼從伊朗回國要經過莫斯科

發布時間:2025-04-13 18:30:36

❶ 八十年代初蘇聯為什麼要入侵阿富汗

來自「天然盟友」的災難

「如果劍已出鞘,你就投入戰斗吧,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凱旋迴家 !」這是一首 古老的阿富汗民謠,在剛剛過去的一段歷史中,這首民謠像是戰斗的號角,激勵著無 數阿富汗人民投入反抗蘇聯入侵者的斗爭中去,譜寫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1979年12月27日晚上,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市中心的高級國際旅館里,正在舉行 著一次盛大的招待宴會,賓主頻頻舉杯,為他們的「友誼和合作」一醉方休,好一派 「友誼合作」的動人場景。酒過數巡,突然,一聲巨響震耳欲聾,整個大樓都在搖晃。 到底是怎麼回事 ?出席宴會的阿明政府軍政要員無不驚慌失措,倒是出席宴會的客人 們一個個顯得鎮定自若,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或者說他們知道要發生什麼事,他 們是蘇聯農業代表團的成員們。 原來,喀布爾市中心廣場附近的中央電訊大樓被炸,與此同時,市內幾處油庫也 火光沖天。阿富汗的軍政要員預感大事不好,急忙拿起電話機詢問情況,無奈,通訊 聯絡早已被切斷,人們唯一可以聽到的是大炮的轟鳴、機槍的吼叫和坦克碾過街道發 出的隆隆巨響。電台中斷了播音,可是片刻之後又恢復播送阿富汗的民族音樂,而電 視中斷以後沒有再播映。喀布爾市內到處漆黑一片,政府首腦機關、交通要道周圍, 到處是一群群身穿臃腫棕色外衣、頭戴皮帽的人,他們手持自動步槍四處掃射。坦克 和裝甲車一輛接著一輛開進來,一路肆無忌憚地吐出長長的火舌。人們借著火光,終 於看清了坦克上的標記,原來製造這場災難的不是別人,正是阿富汗的「天然盟友」 蘇聯。 細心的國際時政分析家可能還記得,早在幾個月之前,美國《新聞周刊》駐莫斯 科的記者科爾曼曾有報道,他在蘇聯土庫曼共和國看到了令人不解的一幕,已是盛夏 的阿什哈馬德大街上,有兩種裝束完全不同的士兵,一種身著單衣,另一種頭戴皮帽、 身穿大衣。顯然,後者是剛從寒冷的北方調來的。那時,估計沒有多少人會料到,這 是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前奏。但是科爾曼以其記者所特有的敏銳的政治眼光意識到,這 是蘇聯軍隊在其南部集結的一個明顯跡象。也許,除了定位於蘇聯領空之上的美國軍 用偵察衛星之外,科爾曼是第一個察覺到蘇聯軍隊在南部的這次重要的軍事集結的外 國人,他就此作出的有關推測也相當有道理。

莫斯科向南望

科爾曼將1979年 4月初在土庫曼看到的那一幕以「莫斯科向南望」為題在美國《 新聞周刊》發了一篇報道。人們不禁要問,阿富汗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內陸國家,人口 僅1500萬,身為超級大國的蘇聯為什麼要和這樣一個國家過不去,竟要鬧到大軍壓境 的地步 ?如果人們分析一下前因後果,就不難找到答案了。據說俄國最著名的沙皇彼 得大帝曾經有一份一直保存在保險櫃中的遺囑,直到他死後50年,即1775年才公布於 世。彼得大帝在這份遺囑中說,不論誰繼承他的王位,都應該向南推進到君士坦丁堡 和印度。因為在他看來,「不管誰在那裡統治,誰就將統治世界。」他揚言:「當俄 國可以自由進入印度洋的時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軍事和政治統治。」彼得 為他的後代設想了俄國南下的 3條路線:一條是從黑海經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到 地中海;第二條是從南高加索經伊朗到波斯灣;第三條是從中亞經阿富汗到阿拉伯海。 人們翻開地圖就會發現,在這三條路線中,經阿富汗這條通道為最近。 彼得大帝的後繼者們可以說是不負先皇使命,拚命向印度洋方向擴張。在19世紀 下半葉和20世紀初,老沙皇們曾與老牌殖民帝國英國為爭奪阿富汗險些大戰一場。本 世紀初,由於新生的德國像一隻餓狼對英俄都虎視眈眈,英俄才在1907年達成了著名 的《英俄協約》,形成協約國與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的抗衡。然而,沙皇妄圖奪取阿富 汗的野心並未泯滅。1907年 3月,沙皇政府的參謀長毫不掩飾地說,對於沙俄來說, 在中亞具有最大戰略意義的不是阿富汗,而是伊朗和巴基斯坦。沙俄的意圖昭然若揭, 他們要以阿富汗為跳板,然後直指伊朗和巴基斯坦,進而南下印度洋。 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基本上一直和阿富汗保持著友好的關系。隨著蘇聯逐步成 為超級大國,在世界各地都和美國展開爭奪,阿富汗也成了蘇聯與美國爭霸的一個棋 子。50年代,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圍繞著普什圖尼斯坦問題發生了嚴重的爭執,兩國火 並一觸即發。蘇聯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表示堅決支持阿富汗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趁 機打擊親美的巴基斯坦,一下子把阿富汗拉入了蘇聯的懷抱。勃列日涅夫上台後,更 加強了對阿富汗的滲透和控制,向阿富汗提供大量的武器裝備,使阿富汗的軍隊基本 上蘇式化。蘇聯還加強對阿富汗政權的干預和控制,要求阿富汗政權聽任蘇聯的擺布, 當阿富汗領導人稍微表現出某些獨立傾向或向美國暗送秋波時,克里姆林宮會立即支 持更加忠實的走狗發動政變,確保阿富汗政權掌握在親蘇派手中。但是,阿富汗的局 勢並不總是順遂克里姆林宮的意願。到70年代末,蘇阿關系鬧到了要刀兵相見的地步。 那麼,阿富汗對於蘇聯究竟有多麼重要的戰略地位呢 ?如果蘇聯處於守勢,阿富 汗是蘇聯南部的一道屏障,是一個緩沖區;如果蘇聯處於攻勢,阿富汗則是南下的一 個前進基地。在70年代,美蘇爭霸出現了蘇攻美守的棋局。蘇聯繼承老沙皇南下戰略 的衣缽,企圖以阿富汗為南下的基地,進而打通陸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脅中東產油 區和迂迴包圍歐洲,並與其太平洋戰略互相呼應,最終實現其世界稱霸的目的。可見, 蘇聯悍然入侵阿富汗決不是偶然和局部的行動,而是它全球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

❷ 伊朗是俄羅斯最後的勢力范圍嗎

蘇聯時期,中東地區作為美蘇兩國明爭暗鬥的戰場之一,蘇聯在這里有很大的影響力,也和很多中東國家都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後來隨著蘇聯式微,直到解體,蘇聯漸漸失去了對這一地區的影響力。所以說目前從本質上來看俄羅斯和伊朗實際上沒有什麼相同的利益關系,但是不排除在適當的時機,兩國相互利用的可能性,俄羅斯走進伊朗,不僅加深了對中東的控制,更加使得伊朗的核工程牢牢的依靠俄國。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從伊朗回國要經過莫斯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燒臘怎麼買 瀏覽:44
賭王英國劍橋大學捐多少錢 瀏覽:975
馬來西亞中國人有多少 瀏覽:16
進口伊朗豬肉是什麼價格 瀏覽:388
義大利哪裡有潮牌 瀏覽:598
印尼原裝查倫鋼琴怎麼樣 瀏覽:119
中印邊境印度增兵多少 瀏覽:138
伊朗人在中國打工多少錢 瀏覽:148
中國人缺少什麼周國平 瀏覽:697
印尼華人是什麼戶口 瀏覽:777
中國仲裁原則是什麼 瀏覽:904
義大利八月放什麼假 瀏覽:888
越南大豆纖維枕頭多少錢一斤 瀏覽:486
義大利在中國都有哪些車企 瀏覽:631
義大利硬幣什麼樣子 瀏覽:879
中國五座大山有哪些 瀏覽:725
印度去年gdp漲了多少 瀏覽:149
六億越南盾多少錢 瀏覽:270
英國bt寬頻怎麼申請 瀏覽:933
越南染發費用多少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