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這個國家,周六日也得上班
在伊朗這個國家,工作日與休息日的安排與全球大多數地區迥異。在這里,周末並非傳統的周六和周日,而是周四和周五。這一獨特的設定,無疑給身處其中的人們帶來了不少挑戰和適應過程。
伊朗的時間觀念與伊斯蘭教的教義緊密相連。伊斯蘭教的誕生地阿拉伯半島氣候炎熱,人們習慣於日落之後活動,因此將日落視為新的一天的開始。然而,伊朗的氣候相對溫和,人們更傾向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盡管如此,伊斯蘭教連同阿拉伯人的時間觀念逐漸滲透並影響了伊朗。因此,在伊朗,一天的開始雖然按照現代文明的節奏定於午夜零點,但許多傳統節日依然保留著對時間的獨特認知。
以「Chaharshanbe Suri」(火紅星期三)為例,這是伊朗人最喜歡的節日之一,意味著在伊朗新年之前的一個星期三晚上,人們會圍繞篝火跳舞,口中念念有詞,希望火能帶走厄運,帶來好運。然而,這一儀式的時間計算卻不同於公歷,而是從前一天日落之後開始計算,這使得在新年前的周三晚上尋找跳火活動的人們只能找到灰燼。這反映出伊朗時間計量的獨特性和與公歷的差異。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時間差異體現在伊朗人的一個星期上。在伊朗,星期一被稱作「shanbe」(周六),而星期二則被稱為「do shanbe」(兩個周六),以此類推。這一時間體系以周六為基礎,與世界上多數國家的星期排序不同。
伊朗的月份體系同樣有著獨特的特點。雖然與公歷一樣分為十二個月,但第一個月的起點是春分日,與瑣羅亞斯德教的傳統相呼應。這一月份體系在商業活動中頻繁出現,比如在商品的生產日期上,伊朗產品大多標注波斯歷,需要換算成公歷以滿足國際需求。
伊朗的數字系統與阿拉伯數字也有所不同,使用的是真·阿拉伯數字,與通行的阿拉伯數字有著顯著差異。這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對數字進行記憶和識別時付出額外的努力。
匯率波動是伊朗經濟中的顯著特徵。由於政治和國際關系的影響,里亞爾的匯率經歷了大幅波動,這不僅對在伊朗生活和工作的外國人造成了困擾,也使得日常交易和財務規劃變得復雜。
最後,伊朗的紀年採用波斯歷,以公元622年為元年,今年是1401年。這一紀年方式反映了伊朗對波斯文化和伊斯蘭教融合的自豪感。
綜上所述,伊朗在時間計量、星期體系、月份體系、數字系統以及紀年方式等方面都展現出獨特的文化特色,這些差異不僅豐富了伊朗的本土文化,也為國際交流帶來了挑戰。對於適應並融入這一文化環境的人來說,了解並尊重這些差異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