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伊朗在二戰以前是哪個西方國家的殖民地
伊朗一直是獨立國家。
伊朗古代稱為波斯,歷史上只被阿拉伯帝國完全佔領過。其他時期都是獨立的。
在近代,伊朗被歐洲國軍阿劃分勢力范圍。南方是英國的勢力范圍。北方是俄羅斯的勢力范圍。
❷ 伊朗在哪個洲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波斯語:جمهوریاسلامیایران,英語:Islamic Republic of Iran,Iran),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5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7,伊朗是文明古國,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波斯帝國,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國,7世紀後遭不同異族先後入侵,18世紀前期,納迪爾沙推翻外族統治建立阿夫沙爾王朝,19世紀後期起,英國和俄羅斯勢力不斷侵入,1925年建立巴列維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國,實行政教合一制度,官方語言為波斯語。
區域位置
伊朗位於亞洲西南部,北鄰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庫曼,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東面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相連,另與哈薩克和俄羅斯隔海相望。南面瀕臨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和阿曼灣。
地形地貌
伊朗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國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
西南部為厄爾布爾士山與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兼德高地,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餘米。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擊平原。西南部扎格羅斯山麓至波斯灣頭的平原稱胡齊斯坦。
氣候特徵
伊朗氣候四季分明。北部春夏秋季較為涼爽,冬季較為寒冷,南部夏季炎熱、冬季溫暖。伊朗大部分地區的冬季溫暖和濕潤,降水也往往形成於此,這和北下的冷空氣有關系。這就是伊朗1-4月(即冬季)降水較多的原因。而夏天的時候,伊朗由於處於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氣溫很高,且降水不多。德黑蘭最高的氣溫是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是22℃和37℃,最低氣溫是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溫度是3℃和7℃。
伊朗主要有三種氣候類型:
沙漠性氣候和半沙漠性氣候。伊朗國內大部分地區和南部沿海地區屬這種氣候,其特點是乾熱季節長,可持續7個月,年平均降雨量30-250毫米。山區氣候。山區氣候分為寒冷山區氣候和一般山區氣候二種,寒冷山區氣候地區有40000平方公里,都在有高山的地區,包括阿爾俾斯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薩哈德高峰和薩巴朗高峰,該地區年平均降雨量500多毫米。一般山區氣候地區30萬平方公里,年平均降雨量250-600毫米。裏海氣候。裏海地區是一狹長地帶,地處裏海與大高加索山脈之間,年平均降雨量600-2000毫米。
❸ 伊朗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1、伊朗的國土面積與中國的新疆省相近,伊朗約為1648195平方公里,而新疆省則約為166萬平方公里。
2、伊朗位於西亞,是一個中東國家。它的東部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與土庫曼相鄰,西北部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部與土耳其和伊拉克相接,北部緊鄰裏海,南部則靠近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的國土面積位列世界第十七。
3、伊朗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公元前550年,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波斯帝國。
4、公元前247年,安息帝國建立,隨後在7世紀遭遇了多個異族的入侵。18世紀前期,納迪爾沙推翻了外族統治,建立了阿夫沙爾王朝。19世紀後期,英國和俄羅斯的勢力開始侵入伊朗。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1979年,伊朗共和國成立,實行政教合一的制度。
5、伊朗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之一,也是不結盟運動(NAM)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成員。伊朗是亞洲主要的經濟體之一,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
6、伊朗的經濟主要依賴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作為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中東地區的伊朗,其石油出口是經濟的支柱。伊朗的石油生產能力和出口量分別位居世界第四和第二,是OPEC組織的成員。此外,伊朗在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等領域也十分發達,並且擁有電子工業、核工業和計算機軟硬體產業。
❹ 伊朗在二戰以前是哪個西方國家的殖民地
1. 伊朗在歷史上並未成為任何西方國家的殖民地。它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古代時期被稱為波斯。
2. 在中世紀,伊朗(波斯)曾遭受阿拉伯帝國的征服,但這並不等同於成為殖民地,因為波斯文化、政治和宗教並未因此消失或被同化。
3. 近代以來,伊朗確實遭受了歐洲列強的干涉,尤其是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此期間,英國和俄羅斯(後來的蘇聯)在伊朗境內劃分了各自的勢力范圍。
4. 英國的勢力范圍主要位於伊朗的南部,而俄羅斯的勢力范圍則主要在北部。這種劃分導致了伊朗內部的政治和經濟不平衡,但伊朗並未成為任何國家的殖民地。
5. 盡管如此,伊朗的主權並未被完全剝奪,它在國際關系中仍然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獨立性。直到二戰之前,伊朗從未成為任何西方國家的殖民地。
❺ 伊朗是歐洲還是亞洲
伊朗屬於亞洲。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西亞。
伊朗位於亞洲西南部,北鄰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庫曼,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東面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相連,另與哈薩克和俄羅斯隔海相望。南面瀕臨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和阿曼灣。
伊朗位於西亞。西亞就是亞洲西部,自伊朗至土耳其,是聯系亞、歐、非三大洲和溝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樞紐。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門戶是土耳其海峽,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的唯一出口,航運十分繁忙。蘇伊士運河和紅海是亞非兩洲的分界線,溝通了印度洋和地中海。
大部分地區氣候乾旱,水資源缺乏,地形以高原為主。這里的波斯灣及裏海沿岸是著名的石油產區,西亞也是局勢最動盪的地區之一。
❻ 以色列和伊朗的關系
以色列和伊朗的關系非常復雜,可以說是中東地區的兩大勢力之間的博弈。
這兩個國家在歷史、宗教、地緣政治等方面都有著深厚的背景和復雜的糾葛。以色列是猶太民族的國家,而伊朗則是以什葉派為主的伊斯蘭國家,兩者在宗教和文化上就有很大的差異。
再說到地緣政治,以色列和伊朗都是中東地區的重要國家,他們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到整個地區的穩定。然而,他們在地區影響力、資源控制等方面一直存在激烈的競爭,這使得兩國的關系持續緊張。特別是伊朗的核計劃,更是讓以色列感到極大的威脅,兩國在這方面的沖突也是不斷升級。
總的來說,以色列和伊朗的關系可以說是勢如水火,雖然也有短暫的和平時期,但更多的還是沖突和對抗。未來兩國關系如何發展,還需要看他們在地區和國際政治中的博弈結果。
❼ 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分別屬於什葉派和遜尼派中的哪一派
中東包括22個阿拉伯國家和5個非阿拉伯國家。
什葉派占人口多數的國家,包括伊朗、伊拉克和巴林。
遜尼派占人口多數的國家,包括埃及、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聯酋、科威特、葉門、敘利亞、約旦、巴勒斯坦、利比亞、蘇丹、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茅利塔尼亞、索馬里、吉布地、葛摩、土耳其和阿富汗。
遜尼派社會基礎最初僅限於阿拉伯半島各部族的穆斯林,後來隨著阿拉伯哈里發帝國不斷的對外擴張,亦包括依附於阿拉伯貴族的其它語族的穆斯林社團。
如兩河流域的伊拉克人,西亞的波斯人,中亞的突厥人,南亞的印度人,北非的柏柏爾人以及中國的西部等,形成一個同一信仰的多民族的群體。
歷史上該派在政治和思想上長期居主導地位,曾建有伍麥葉王朝(661~750)、阿巴斯王朝(750~1258)、奧斯曼帝國(1298~1922)等幅員廣闊的伊斯蘭國家及世界各地的地方伊斯蘭政權。
什葉派的發展則得益於蒙古人的入侵。1258年蒙古軍隊攻佔巴格達,處死回教阿巴斯王朝最後一任哈里發,遜尼派主流幾遭滅頂打擊,長期受壓制的什葉派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庫爾德族薩法維家族在伊朗建立薩法維王朝。伊朗因為有和阿拉伯文化不同的獨立傳統,堅持和回教主流勢力分庭抗禮。
薩法維王朝宣布以十二伊瑪目宗為伊朗國教,確立了什葉派主導伊朗的事實。什葉派在伊朗文化圈和舊有領土內不斷擴展,逐漸造成今天什葉派在波斯灣的地位。
(7)伊朗屬於哪個國家的勢力擴展閱讀:
遜尼派全稱為「遜奈與大眾派」,阿拉伯語原意為「遵循傳統者」。他們除尊崇《古蘭經》外,還特別強調以聖訓為立法、立論的依據。
遜尼派雖然將其他不同信仰視為異端,卻同時提倡求大同存小異,融合不同見解,努力調合真主的無限權威和人的責任這兩個觀念。
遜尼派主張自己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可以在古蘭經沒有指明的地方根據自己的理解認知世界,主張革新,也比較溫和。遜尼派堅持哈里發必須經過協商選舉產生,這也是與什葉派顯著不同的地方。
什葉派認為阿里與其後代為「伊瑪目」,認為他們是「超人」、「受安拉保護,永不犯錯誤」的聖人,甚至高於穆罕默德。
且認為末代伊瑪目已隱遁,將以救世主(馬赫迪)身份再現。他們認為公議不一定正確,而伊瑪目的判斷才是最可靠的立法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