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朗軍隊的總司令和革命衛隊總司令相比,誰更厲害
1. 伊朗武裝力量總司令的職位由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擔任,他在伊朗軍事體系中擁有最高指揮權。
2. 伊朗軍隊和革命衛隊從行政架構上看是平級單位,雙方職責相仿。然而,在實際權力分配上,革命衛隊通常被視為擁有更大的影響力。
3. 在伊朗民眾心中,革命衛隊享有極高的聲望,被視為信仰和革命的象徵。自霍梅尼時代起,革命衛隊便開始擴張,並經過精心的選拔和領導層的代表改造,逐步建立起強大的組織體系。
4. 在兩伊戰爭中,革命衛隊表現出色,贏得了霍梅尼的信任和贊譽。1985年,霍梅尼下令成立革命衛隊的陸海空三軍分支,使伊朗成為少數同時擁有兩支完整海陸空編制軍隊的國家。
5. 革命衛隊不僅負責國防,還承擔維護教師集團統治的角色。它擁有自己的企業集團和龐大的民兵組織作為支撐,這些是伊朗軍隊所不具備的。
6. 革命衛隊總司令的權力在多個層面上均超過伊朗軍隊總司令。例如,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蘇萊曼尼遇刺後,伊朗的強烈反應便凸顯了革命衛隊在伊朗國內的重要地位。
7. 無論是伊朗軍隊的總司令還是革命衛隊的總司令,他們在伊朗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是國家軍事架構中的關鍵人物。
② 伊朗的最高領導人,總統權利分配如何/
根據伊朗憲法,伊朗實行政教合一、神權高於一切的政治體制。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是一言九鼎的一把手,其權力在行政、立法、司法之上。而總統則是表面上的二號人物,他也必須按照最高領袖的意見行事。
最高領袖才是三軍統帥
伊朗伊斯蘭革命1979年獲勝後,以霍梅尼為首的什葉派宗教領袖,在伊朗建立起了一種獨特的「伊斯蘭共和制」。其中,必須解釋一下以下幾個關鍵詞:
◆最高領袖——伊朗國家最高領導人,也是政教合一的象徵。最高領袖是武裝部隊總司令,有宣戰和停戰的權力;可任免憲法監護委員會(憲監會)宗教成員、司法總監、音像組織主席、武裝部隊參謀長、革命衛隊司令以及武裝部隊和安全部隊的司令;協調國家三權機構領導人之間的關系;罷免總統等。
◆總統——是最高領袖之後的國家最高領導人,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統「負責實施憲法、協調三權關系並領導除直接由最高領袖負責的那部分事務之外的行政事務」。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四年,可連任兩屆。
◆專家會議——選舉最高領袖的最高權力機構。專家會議共有成員86人,只有什葉派教士才能成為成員。專家會議可在最高領袖不稱職或失去最高領袖的必要條件時廢黜領袖。值得注意的是,專家會議中有為數不少的阿亞圖拉。「阿亞圖拉」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的高級職銜,獲得阿亞圖拉稱號的教士對伊朗民眾的影響力比總統要大。
◆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實際上凌駕於行政和立法的權力之上。為了保證伊斯蘭議會決議不違背伊斯蘭教義和憲法原則,憲法規定成立了憲監會,議會通過的任何議案必須得到憲監會的批准後才能成為法律。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是為了裁決議會和憲法監護委員會的分歧而設立的。目前,該委員會凌駕於行政和立法機構的權力之上,前總統拉夫桑賈尼是其主席。
由此可見,伊朗的政治體系分為兩大系統:宗教領袖系統和政府系統。宗教領袖系統是監護系統,由宗教統治集團內部指派產生,擁有絕對的權力,凌駕於政府系統之上。據估計,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在各種機構的代表達到2000人之多。
宗教領袖很有權力
阿亞圖拉·哈梅內伊,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創始人、首任最高領袖霍梅尼的學生,也是參加過伊斯蘭革命的元老人物。他在1989年6月霍梅尼逝世後,被專家會議選舉為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出生在宗教世家,在政治上堅持神權至上,而且作為霍梅尼的繼承人傾向於保守派,但他也認為伊斯蘭政權應該適應時代的要求進行一些變革。
阿亞圖拉·拉夫桑賈尼,是伊朗政壇的重量級人物。他曾經當過議長和兩屆總統,目前是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主席。拉夫桑賈尼實際擁有的勢力比表面看來更加強大,因為他本人是一個很有號召力的宗教領袖,此外,拉氏家族是一個權勢很大的商業家族。他曾經說服霍梅尼結束了兩伊戰爭,並通過貿易開放打破了伊朗在國際上的孤立。
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被西方媒體稱為伊朗政壇的「新保守主義者」,堅決主張回歸伊斯蘭革命傳統與價值觀,反對與西方妥協。有西方觀察家指出,哈梅內伊對艾哈邁迪-內賈德的精神導師、被譽為原教旨主義「精神之父」的阿亞圖拉雅茲迪也存在戒心。不過目前,哈梅內伊仍堅決支持艾哈邁迪-內賈德。
伊朗的傳統主義勢力是以什葉派宗教領袖和巴扎(集市)商人的聯盟為基礎的,它們(兩者曾是霍梅尼推翻巴列維王朝的主力軍)是伊朗一支強大的宗教、政治和經濟力量。復雜的政治架構導致了伊朗決策機制的復雜性。由於機構和權力的重疊,往往會有不同的人物發揮著影響,導致伊朗的政策呈現反復的狀態。但在對待核問題上,伊朗領導人還是採取基本一致的立場。
③ 伊思蘭革命衛隊是什麼(軍隊嗎
宗教保安部隊
伊斯蘭革命衛隊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武裝力量中一個特殊兵種,它獨立於軍隊之外,與伊朗軍隊同屬正規軍事力量。但革命衛隊與軍隊產生的背景不同,"血緣"也不一樣 。
伊斯蘭革命勝利後,霍梅尼等伊朗領導人為了鞏固"勝利果實",意欲成立一支獨立於軍隊之外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因為霍梅尼清楚地看到,1953年在美國中情局支持下推翻通過選舉上台的摩薩台政府的是這支軍隊,而10年後向遊行隊伍開槍鎮壓的仍是這支軍隊。如果依靠這支由國王建立起來的"舊軍隊",同樣的悲劇也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於是1979年5月5日,伊斯蘭革命委員會決定,在反對巴列維政權的各種准軍事武裝基礎上成立一支治安隊伍--"伊斯蘭革命衛隊",它直接聽命於最高精神領袖。
④ 在伊朗,為何哈梅內伊的地位不可撼動
在伊朗革命後,形成了這種以教士階層為主體的統治階層的,而且會有很多權利大的人聚在一起,而哈梅內伊作為什葉派裡面的最高領袖,掌控著伊朗人民的思想,這也是作為一個宗教國家很難被撼動的原因。
其次,哈梅內伊的小兒子掌控著伊朗的軍隊,伊斯蘭革命衛隊作為伊朗軍隊裡面裝備最先進的軍體,對哈梅內伊鞏固政權是很重要的,大兒子則掌控著伊朗最大的一個團隊,可以說滲透在伊朗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⑤ 伊朗總統魯哈尼和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的區別
一個是接班人,一個是國家的奠基人,威望不一樣的,歷史時期也不一樣的。
⑥ 內賈德到底怎麼得罪哈梅內伊的,他到底做了什麼
內賈德之所以得罪哈梅內伊主要是他做了以下三件事。第1件事情,內賈德想打革命軍衛隊的主意。伊斯蘭革命衛隊是伊朗領袖能夠掌控伊朗的關鍵因素,它是能夠維持伊朗內部體制穩定的基礎,但是快要到任期的內賈德,卻如此公然的針對伊斯蘭革命衛隊,並且明目張膽對其下手。
這種行為也讓哈梅內伊感到非常的反感,所以當時哈梅內伊直接打臉內賈德,他打回了穆斯利希的辭職申請。這三件事情其實已經暴露出內賈德的野心,多次明目張膽的想挑戰哈梅內伊的領導地位,為了預防內賈德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哈梅內伊就不讓內賈德參選,取消了內賈德參選的資格,甚至還直接將他送入了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