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美國要在伊拉克、敘利亞、伊朗不斷挑起戰爭
至於敘利亞戰爭的爆發,依然是繞不開石油這個大問題的,敘利亞靠近地中海,其港口多鋪設有往歐洲輸送油氣資源的管道,以及運往其他國家的油輪也多在敘利亞港口停靠。而中東其他國家的輸油管道也大都要經過敘利亞才能往他國輸送,比如伊拉克。 不過我們提起向外出售石油以及天然氣資源的時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能源輸出大國,那就是俄羅斯。從蘇聯時代開始,俄羅斯就主要是以石油等天然資源換取外匯。 盡管經歷了蘇聯解體這樣的混亂時代,國內許多油氣田落入了金融寡頭手中,但經過普京多年來的勵精圖治,這已然成為了俄羅斯換取外匯的主要來源。
這也正是俄羅斯的弱點,一旦國際油價出現了波動,那麼俄羅斯的經濟必然會出現巨大的損失,以西方諸國也多次控制原油價格跌漲,通過這種方式打壓俄羅斯,意圖要通過這種手段制裁俄經濟運轉。此次敘利亞內戰的爆發,美國正是打著全面控制中東地區的油氣輸送的主意,並想藉此將中東的石油藉此輸送全世界,以此將俄羅斯徹底從國際能源市場給排擠出去,以此來讓俄羅斯再也翻不起身,而戰爭是打擊敘利亞最好的手段。
『貳』 美國為什麼要派兵駐守伊拉克巴格達
海灣戰爭,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盟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為恢復科威特領土完整而對伊拉克進行的局部戰爭。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並宣布吞並科威特。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取得聯合國授權後,於1991年1月16日開始對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拉克軍隊發動軍事進攻,主要戰斗包括歷時42天的空襲、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邊境地帶展開的歷時100小時的陸戰。多國部隊以較小的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重創伊拉克軍隊。伊拉克最終接受聯合國660號決議,並從科威特撤軍。概況海灣,即波斯灣簡稱,位於西亞中部。海灣周邊國家是世界石油主產區,戰略地位突出。1990年8月,這一地區爆發了戰後世界最大的一場局部戰爭——海灣戰爭。這場戰爭對冷戰後國際新秩序的建立產生了深刻影響,同時,它所展示的現代高技術條件下作戰的新情況和新特點,對軍事戰略、戰役戰術和軍隊建設等問題帶來了眾多啟示。
1990年8月1日,伊拉克與科威特圍繞石油問題宣告破裂。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並很快佔領全境。
1990年8月7日,美國軍隊開赴沙烏地阿拉伯。
1991年1月17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轟炸巴格達,海灣戰爭爆發。同年2月28日結束。
海灣戰爭是指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間,以美國為首的由34個國家組成的多國部隊和伊拉克之間發生的一場局部戰爭。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並宣布吞並科威特。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取得聯合國授權後,於1991年1月16日開始對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拉克軍隊發動軍事進攻,主要戰斗包括歷時42天的空襲、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邊境地帶展開的歷時100小時的陸戰。多國部隊以較小的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重創伊拉克軍隊。伊拉克最終接受聯合國660號決議,並從科威特撤軍。
本次戰爭是美軍自越南戰爭後主導參加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在戰爭中,美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通過海灣戰爭,美國進一步加強了與波斯灣地區國家的軍事、政治合作,強化了美軍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同時為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打下了伏筆。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科威特是隸屬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伊拉克的一個自治省份。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佔領科威特並促使其獨立,但是伊拉克始終沒有承認科威特的獨立。
海灣戰爭
1980年代的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欠下了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債,其中欠科威特的債務為140億美元。伊拉克希望石油輸出國組織減少石油產量,提高石油價格,這樣它可以償還這筆債務。相反地科威特提高了其產量,造成油價下降,希望以此來迫使伊拉克解決它們之間的邊境爭執。此外伊拉克指責科威特借兩伊戰爭的機會在伊拉克境內建立軍事基地。伊拉克聲明,它作為其它阿拉伯國家與伊朗之間的緩沖地在兩伊戰爭中為所有阿拉伯國家做了一個貢獻,因此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應該免除伊拉克的戰爭貸款。
兩伊戰爭幾乎破壞了伊拉克在波斯灣的所有港口設施,摧毀了它的外輸能力。許多伊拉克人認為,兩伊戰爭再次爆發是必然的,因此以伊拉克的安全起見伊拉克需要佔據更多的地區,尤其是在離戰場較遠的比較安全的地區占據海港。因此科威特就成了一個目標。
在思想觀念上入侵科威特被宣傳為阿拉伯民族主義以證明其合法性。科威特被描寫為伊拉克自古以來的一部分,被英帝國主義者分割。占據科威特則是建立大阿拉伯聯盟的一步。此外在宣傳中還有其它一些理由。薩達姆·海珊除使用阿拉伯民族主義外還稱佔領科威特是重建巴比倫帝國的一步。中東的其它一些事件也與入侵科威特有關。巴勒斯坦大起義正在高潮時期,而幾乎所有的阿拉伯國家如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都對西方國家有依靠性。通過這些努力,薩達姆將自己展示為一個願意站起來反抗以色列和美國的政治家。起因任何一場戰爭的爆發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導致海灣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是: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0年8月2日凌晨1時(科威特時間),在空軍、海軍、兩棲作戰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三個師越過科威特邊境,向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由1個
海灣戰爭
機械化步兵師和1個裝甲師編成的主攻部隊,沿薩夫萬——阿卜代利——科威特市之軸線實施進攻,在3
『叄』 現在美國為什麼能駐軍在伊拉克因為他打贏了么
美軍在伊拉克的戰斗部隊已經完全撤回來了,最後一批撤退的一個斯特瑞克旅,美軍在伊拉克只有很少的教官和聯絡官,美軍在伊拉克沒有駐軍。
至於為什麼要撤,有下面幾個原因吧。首先,確實打累了,前線士兵厭戰情緒很嚴重。在伊拉克,每天至少要有16個小時去執行任務,生死未卜。小兵們還要受士官長的欺負,成了他們的私人勞工。有女朋友的幾乎都分手了,結婚的很多都離了(誰願意和軍人在一起呢?說不定你明天就掛了)。再不撤,真的就沒有任何戰鬥力了。
第二,應該是政治上的考慮。我只是個小人物,不知道上級怎麼想的。但是伊拉克新政權還是比較穩定的,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區都比較穩定,那裡的人相對比較開放,對美軍態度也比較好。新政權控制了大部分地區,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而且有以色列伊朗這些國家在周圍,伊拉克的外交政策應該是比較溫和的。
第三,應該是軍事上。伊拉克國民軍真的不是蓋的,感覺素質明顯比其他周圍幾個國家高出一頭。比如說聯合執行任務的時候,有的時候遭到了伏擊。美軍馬上跳進斯特瑞克,但是國民軍卻從容不迫,尋找有利地形反擊,真的令人吃了一驚。有這種軍隊,新政府應該還是比較有保障的。
美國在伊拉克並不會受到太大的攻擊。我覺得最主要的攻擊是來自陸軍內部。上級欺負下級太嚴重了,士官們什麼都不做,小兵們巡邏完了,還要伺候他們。美軍士兵和基層軍官之間的矛盾是很大的,我覺得這種內耗嚴重拖垮了美軍。至於武裝分子,並沒有構成太大的威脅,美軍的火力和裝備很強。但是各種襲擊事件對部隊的士氣影響很大。
『肆』 浼婃媺鍏嬫槑鏄庢槸鍙楃編鍥芥帶鍒訛紝閭d紛鏈楃┒絝熸槸濡備綍鍦ㄤ紛鎷夊厠鍋氬ぇ鍋氬己鐨勶紵
1. 鑷嫻鋒咕鎴樹簤浠ユ潵錛屼紛鎷夊厠閬鍙楃編鍥界殑鍗犻嗭紝緹庡浗瀵瑰叾鎺у埗涓ユ牸錛屾棩甯稿貳閫誨拰鎵撳嚮鍙嶇編姝﹁呬笌鎮愭栧垎瀛愩
2. 灝界″傛わ紝浼婃湕鍦ㄤ紛鎷夊厠鐨勫獎鍝嶅姏鍗撮愭笎澧炲己銆傝繖縐嶇幇璞$殑鍑虹幇錛屽師鍥犲湪浜庡嚑涓鏂歸潰銆
3. 棣栧厛錛屼紛鏈楀拰浼婃媺鍏嬮潰瀵瑰叡鍚岀殑瀵規墜鈥斺旂編鍥姐備紛鏈楀洜鏍告﹀櫒闂棰樺彈鍒扮編鍥藉埗瑁侊紝鑰屼紛鎷夊厠鑷嫻鋒咕鎴樹簤鍚庨暱鏈熷勪簬鍐呴儴鍐茬獊錛屼袱鍥戒笌緹庡浗鐨勫叧緋誨潎緔у紶銆
4. 鍏舵★紝涓ゅ浗鍧囦負闃挎媺浼鍥藉訛紝涓斾俊濂変紛鏂鍏版暀錛岃繖涓轟紛鏈楀湪浼婃媺鍏嬫墿澶у獎鍝嶅姏鎻愪緵浜嗗畻鏁欏拰鏂囧寲鍩虹銆
5. 涓や紛鎴樹簤鐨勬牴婧愬湪浜庝袱鍥藉逛腑涓滃湴鍖洪嗗兼潈鐨勪簤澶猴紝鑰屼紛鎷夊厠琚緹庡浗鍗犻嗗悗錛岃繖縐嶄簤澶鴻嚜鐒舵秷瑙o紝涓轟紛鏈楀湪浼婃媺鍏嬬殑鍙戝睍娑堥櫎浜嗛殰紕嶃
6. 鏈鍚庯紝浼婃媺鍏嬩笌浼婃湕鍦扮悊浣嶇疆鎺ヨ繎錛屼紛鎷夊厠鎴樹簤鍚庣殑娣蜂貢涓轟紛鏈楁彁渚涗簡鏈轟細錛屼嬌鍏惰兘澶熶粠鏇劇粡鐨勫規墜閭i噷鑾峰緱鍒╃泭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