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中國伊朗25年協議美國怎麼辦

中國伊朗25年協議美國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5-04-28 12:51:59

㈠ 美伊達成和解,美國承諾取消對伊所有制裁,去美元化會成空談嗎

在這個世界上,多的是始料未及和意想不到,變化、混亂和動盪似乎已成為國際上永恆的主題。前段時間,在美國軟硬兼施拜登不斷拋出橄欖枝的情況下,伊朗終究還是選擇了妥協,6月23日伊朗外交部表示,伊朗最終與美國達成了協議,這意味著特朗普對伊朗發起的所有制裁都會被拜登取消,包括針對伊朗石油出口的限制,此後德黑蘭將迎來復甦伊朗經濟的契機,伊朗單日石油出口量增加很快就會從20萬桶增至150萬桶甚至更多。伊朗和美國達成協議,拜登將全面取消對伊制裁,這是否意味著去美元化已經成為空談,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六月初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還強硬地表示,如果伊朗不改變現在的行為,即使伊朗選擇遵守核協議,美國也不會取消對其的制裁,美國變臉變得如此之快不由讓人感到唏噓,但暫且不談別的,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伊朗和美國關系的發展。

在上個世紀世界上有兩個強大的國家,一個是美國,一個是蘇聯。當初蘇聯實力還非常鼎盛的時候,美國為了遏制蘇聯在中東地區的勢力滲透,選擇了援助伊朗,而當時的伊朗經濟條件也是非常不錯的。從巴列維王朝開始,伊朗就依靠著巨額的石油收入開始購買大量的美製武器裝備,當時伊朗還想要研究核武器,美國還幫助伊朗建造了第一個原子能研究中心。但是好景不長,1979年巴列維朝倒台之後,西方國家對於伊朗的核計劃發展態度發生了劇烈的轉變,尤其是美國。伊朗的核計劃漸漸變成了核問題,美國好像忘記了當時的原子能研究中心還是他們幫助伊朗建立的,不斷的宣稱伊朗在研究的核計劃是有威脅的,於是美國開始不斷的對伊朗進行多方面的制裁,而這些制裁中就包括它的美元霸權主義。近年來,美國越來越頻繁地使用手中的美元霸權,經濟遭新冠沖擊了,就大肆印鈔放水,向全球轉嫁經濟危機,俄羅斯、伊朗等國不隨他的意,他就將美元武器化,對這些國家實施金融制裁。

其實,去美元化的第一梯隊是包括俄羅斯、伊朗在內的棄用美元國家,並不是說俄伊兩國現在就已經不用美元了,而是他們棄用美元的決心非常堅定,正走在徹底去美元化的路上。就伊朗說,其實伊朗私下裡也曾一直使用歐元等其他貨幣與各國進行交易,而今年三月在與我國簽署了一份為期25年的大協議之後,外媒便報道稱,伊朗會用人民幣或數字人民幣來與我國進行石油交易。我們知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的法定國際流通幣種只有五種,即美元,歐元,人民幣,英鎊,日元,而伊朗用人民幣替代美元用於國際支付那也無可厚非。對於伊朗來說,因為長期與中國進行石油貿易,獲取人民幣相對較為容易,更是由於人民幣匯率穩定,持有風險較小,已經被幾十個國家作為儲備貨幣,所以伊朗是十分信任使用人民幣的。總之,伊朗一直堅決反對美國的制裁,棄用美元的決心也非常堅定,但盡管伊朗去美元化,美國之前也一直堅持打壓伊朗。

這一次美國為什麼主動伸出橄欖枝,伊朗又為什麼妥協了呢?根據拜登上任後的一系列舉動,我們不難發現在美國的戰略規劃中,現階段中國就是唯一的競爭對手。為了打壓中國,美國不惜與俄羅斯伊朗這樣的宿敵國家握手言和,一改特朗普政府時期的作風,這很大可能是為了減慢伊朗去美元化進程。而阻止去美元化的根本原因是美國擔心中國一旦同伊朗進行互補,將會更大程度威脅起美元的霸權,會對他可控的世界格局產生很大的影響。再看現在的伊朗,正面臨著失業率急劇上升,通貨膨脹速度加快,民眾生活困苦,生活物資短缺的困境,而伊朗的經濟支柱恰好就是石油出口。美國解除制裁後,伊朗單日石油出口量很快就能從20萬桶增至150萬桶,等到2021年底甚至有望突破300萬桶大關。而之前魯哈尼曾表示,在白宮的全面制裁之下,伊朗經濟損失達到了500億美元。要知道2019年伊朗的財政收入預算實際上也不超過250億美元,換句話說如果歐盟、日韓、印度不能恢復進口伊朗石油,伊朗便很難擺脫目前的困境。

即便萊西認為伊朗可以通過改善管理推動伊朗企業家回國投資反腐,提高德黑蘭工作效率的方式是去擺脫困境,但那需要時間,而且充滿了變數,相比之下出口石油就簡單多了。所以說,美國這一次談判成功很大原因是他看到了伊朗的現狀以及石油出口在伊朗經濟中的重要,這一次伊朗和美國達成協議,美國取消對伊制裁是否意味著去美元化已經成為空談我們尚不知。就當下國際 社會 來看,以美元為主的世界金融體系無疑給其帶來了巨大財富,基於戰爭和能源體系建立的美元霸權也深入影響著每一個國家的民眾。

美元的霸權體系自建立伊始,就將全球各國當成了利益的提款機,割韭菜薅羊毛的行為致使全球經濟多次深陷動盪與不安,所以飽受美元霸權欺凌的國家要共建一個公平、和諧的貨幣體系就不應拿自己國家的切身利益為美國的資本主義做嫁衣。如今美國所面臨的美元價值下跌而各國都瘋狂去美元化的行為,正是在為自身的野蠻與貪婪買單。那這一次伊朗會如何對待其去美元化的選擇?我們拭目以待。

㈡ 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伊石油貿易人民幣結算

在近日簽訂的中伊25年戰略合作協議中,最引人矚目的一條是中伊兩國的石油和貿易將用人民幣和數字人民幣結算,這標志著中國官方第一次將數字人民幣國際化公之於眾。

可能有些人不太了解,不明白其中巨大的意義

這篇文章我們將會從多個角度分析這項舉措的實施對中國的影響和作用,以及美國又會如何應對?是否會一怒之下挑起戰爭?走近這場沒有硝煙的貨幣戰爭,深入了解中美背後的博弈。

數字人民幣用於中伊石油結算,這其實是一個巨大的 歷史 性事件。因為它意味著中國的人民幣正式打響了針對美元的第一槍。

為什麼這么說呢?我們先要了解一下美元霸權是怎麼回事

曾經有人說過,美國在世界上的霸權地位主要依靠美元、石油和航母,而其中石油是每個國家向前發展都需要的核心資源。許多人可能誤以為石油只是開車時候用的燃油,但現實是石油的作用遠遠不止於此。

我們平常穿衣服用的滌綸、腈綸、錦綸等,以及塑料袋、農作物用的化肥農葯全部都直接或間接由石油產生。可以說,石油是現在地球上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美國雖然不是石油出口大國,但它卻想方設法企圖「控制」石油。

熟悉 歷史 的朋友都知道,二戰之後,美元曾經通過和黃金掛鉤形成了著名的 「布雷頓森林體系」 。然而到了1971年 美國經濟實力下降,「布雷頓森林體系」難以維持,為了穩固美元作為通用貨幣的地位,必須再找一樣全世界國家都需要的東西讓美元再次依附。於是,美方就想到了石油。

幾經波折之後,找到了石油出口大國沙特,美國承諾對沙特提供軍火保護。作為交換沙特在出口石油的時候只能用美元交易。

這一波令人窒息的操作直接讓美元與石油掛鉤綁定了,因為沙特是中東石油出口量最大的國家,它一帶頭其他中東石油出口國比如伊拉克、伊朗、利比亞等紛紛跟風照做。就這樣,本來逐漸失勢的美元又涅槃重生。

每一個國家的發展建設都離不開石油,但因為美元與石油掛鉤又不得不跑到美國換美元,然後用換來的美元去購買石油。為了方便,許多國家手裡都會囤積一些美元以備不時之需。全世界都接受美元流通,無論是普通人日常購物還是企業之間貿易往來對於美元統統照收不誤。

對於美國來說,美元不過是一張紙鈔,印多少,發行多少,都是由美方自行決定。

在這里給大家再普及一下美國更加「不要臉」的操作。 許多國家囤積了過多的美元沒處用,正頭疼的時候,美國跳出來告訴他們: 可以拿美元買我的國債,美利堅用信譽擔保絕對有借有還。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怎麼可能欠錢不還?

於是,其他國家頭腦一熱地拿剩下的美元買了美國的國債。

國債是什麼?

打個淺顯的比方,可以理解為,美國打借條跟其他國家借錢,然後用借來的錢購買所需要的裝備或者物品。也就是說,美國全程沒有付出什麼只是打了個借條就買到了想要的東西,那等到要還錢的時候經濟周轉不過來怎麼辦呢?

美國就拆東牆補西牆,比如說,今天中國的欠款到期要還了,美方就跟俄羅斯借錢還上,至於俄羅斯的欠款到期了怎麼還?

沒事,不著急。等到期了再說。

因為美國的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所以買了國債的國家都不得不相信美國,但是等回頭看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欠錢的無底洞越來越大。

就這樣,美國一邊欠著巨額債務,一邊大筆支出用於經濟相關的發展,而辛辛苦苦老老實實謀求生路的其他國家們只拿到了一手欠條,還要時刻看美國的臉色生怕它一個不高興就翻臉不認賬了。

由於美國總是賣國債,所以也就理所應當地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老賴。這一切正如美國前國務卿 基辛格 所說的那樣: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世界經濟;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住了世界。

風水輪流轉,美元世界霸主的地位恐怕是不保了。因為現如今中國飛速發展,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都在國際上有了一定的影響力,這一點從最近發生的國際事件可以看出來,中國伊朗之間價值400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正式成立。

根據伊朗媒體報道,中國未來25年將在包括銀行、電信、港口等數十個領域投資4000億美元。而作為交換,中國將會獲得長期穩定的伊朗石油供應,並且石油價格含有大幅折扣。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石油交易改用人民幣流通。

其實早在2016年中國就提出了這個計劃,那為什麼拖到最近才最終簽訂呢?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中國達到了伊朗的「標准」。伊朗對外宣布將數字人民幣作為石油交易的貨幣可是需要不少勇氣的,最重要的一點是中國是否已經有了可以對抗美國的能力。

首先,軍事方面。如果中國沒有強大的軍事戰鬥力足以保護伊朗並且直接威懾到美國,那麼很可能伊朗就是下一個伊拉克。

2000年9月26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對美國人老在自己這里買石油賒賬極其不爽,直接對外宣布不用美元也可以在伊拉克買石油,這一下就把美國給惹不高興了。於是,美方極其不人道地隨便找了個借口發動了伊拉克戰爭,直接引發滅國之災。

再比如利比亞的卡扎菲,也是想讓石油擺脫美元的控制,結果收到消息的美國第一時間挑起利比亞戰爭,而卡扎菲本人則是直接被恐怖分子滅口了。鮮血淋漓的例子無數次警示伊朗挑戰美國底線的後果。

但是經過疫情,中國的強大有目共睹,對比國外無法控制的疫災我國在短短三個月內就通過各種手段把控住了疫情,到如今的幾乎零增長。尤其是在大環境下還能迅速復甦經濟,這可不是一般國家能做到的。

就在前幾天,中國「雙航母」出巡南海給了美國極大的震懾力。種種跡象都表明中國有能力並且願意維護伊朗的相關權益。

另一方面,中國的工業產能非常廣泛,尤其是高 科技 產能方面。也就是說,我們中國拿人民幣買伊朗的石油,伊朗拿著巨額的人民幣是可以花出去的,不會爛在手裡,最起碼可以買中國的東西。即使在別的國家排斥或者不收人民幣的情況下,可以用中國龐大的產品市場支撐人民幣的交易使用量。

最後是中國的軟實力也提上來了,早期一直是他國對我國進行文化入侵,世界上對於美國總是一昧地抬高它的國際形象。而中國也需要培養一些認同感,讓其他國家一想到中國浮現在腦海中的是一個強大、負責、穩定並且守信的形象,這一點通過對疫情的正確處理方式確實令許多國家對中國刮目相看。

以上強調的三點缺一不可。

比如反觀俄羅斯,軍事實力有了但是經濟發展不行,在國際上的形象也不討喜。

再看日本,雖然經濟發展和國際形象還不錯,但是軍事方面被美國拿捏得死死地。而我們中國具備了伊朗需要的所有「標准」,所以伊朗勇敢地站出來與中國共同謀求發展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可能有人會提出疑問,既然美國如此霸道面對中伊簽訂的相關條約,會主動挑起戰爭嗎?

這一點可以放心,基本上不會。

因為如今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美國不敢輕易挑起戰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它挑誰打呢?

打伊朗?那恐怕是得不償失,伊朗現在有中俄兩大「靠山」,如果輕易動武那必然不會有好結果。

打中國?那更加不可能,美國國內的疫情還在爆發期無法有效控制,再加上新總統拜登上台後引起了不少美國民眾的抗議,國內一團糟。這時候如果選擇攻打實力強勁的大國可能會腹背受敵,兩頭都落不著好。

美國作為利益至上、一肚子「壞水」的國家這點分寸還是有的,所以最多也就是在媒體上叫囂,在中國南海挑釁,這些「老把戲」上不了檯面也不會損傷中伊分毫。

回答完這個問題,接下來我們可以腦洞大開,想像一下如果世界上的石油出口全部用人民幣結算中國會有哪些好處?

首先,人民幣將與美元、歐元形成國際貨幣三足鼎立的狀態,甚至超越上述兩種貨幣。在國際商業貿易中,石油以人民幣結算會帶動其他商業項目以人民幣結算。因為對人民幣的需求增加,出口商也樂於接受人民幣不再出現排斥或者不收人民幣的情況。

其次是帶動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雖然也會給國內貨幣調控增加難度,但也不失為一次機會。然後,可能會引起人民幣金融資產吸引力增加,一般國家並不會以現金形式持有人民幣而是通過購買人民幣資產。例如:國內的債券、股票等,這有助於活躍我國的金融市場。

最後一點是,各國中央銀行將會把人民幣作為重要的儲備貨幣能更好地打開國門,各國之間進行友好的貿易往來。當然了,以上純屬猜測,但是相信在不久的以後有機會實現。

對於中國來說,需要緊緊抓住這難得的戰略窗口期建立起自己的石油戰略,爭取在國際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才能足以與美國的勢力抗衡。

機遇已經出現,未來的懸念並不大,飯還是要一口一口吃的,只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 社會 主義道路,祖國以後一定會越來越好。

㈢ 中伊戰略合作,石油交易不用美元,美國能否發動戰爭

美國有兩大神器,一個是美元,一個是美軍。 歷史 上美國為了捍衛美元霸權地位,不斷出兵打仗。所以二戰後美國對外戰爭都是掙錢的,因為美元成為國際上石油結算貨幣,讓美國每天都在掙錢。

2021年3月26日,中伊向全球放出重磅消息,中國與伊朗簽訂了25年戰略協議,這項協議包含內容很多,伊朗向中國提供石油,而且石油結算不用美元。這個消息放出後,美國政府並沒有做出什麼回應。但美國媒體開始回應了。


據外媒資料顯示,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美國媒體近日發言稱,中伊2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並在霍爾木茲海峽的重要島嶼上進行合作,這對美國是不利的。霍爾木茲海峽離美國那麼遠,怎麼就對美國不利了。

綜合了一下美媒的觀點大體以下幾種: 一是認為中伊石油貿易不用美元,開了不好的頭, 如果有其他國家跟著學,那美元地位就會受到沖擊。 二是中伊戰略合作,導致美元主導地位受到威脅,對美國傷害很大。三是美元失去霸主地位,美國將遭遇危機,再也不能通過美元收割全球的財富。四是美元崩盤,舊的秩序崩塌,可會出現動盪。

美國媒體還不忘警告中伊兩國,認為美元與石油脫鉤後,美元不僅丟了霸主地位,對全球來說很危險。


美元成為全球通用貨幣後,特別是在石油結算中,各產油國必須用美元,誰不用就打誰,這已經成為不爭秘密了。

當年伊拉克戰爭,本來薩達姆政權奄奄一息了,美國照樣出兵伊拉克,把薩達姆趕下台,就是因為薩達姆也曾想繞開美元,把石油賣出去,這就如動了美國的乳酪。因此,美國迅速出兵,把薩達姆打垮。

伊拉克戰爭後,利比亞的卡扎菲也預感到自身不安全,因此迅速向西方示好,不惜拿出油田讓西方國家開采,而且卡扎菲還與美國主動交好,當時外界認為卡扎菲可能安全了。但沒想到,中東地區迎來「阿拉伯之春」,利比亞爆發了內戰,實際上就是美國支持反對派武裝與卡扎菲打。


為什麼美國還要收拾卡扎菲呢?

依然是美元,因為卡扎菲後來想鼓動一些產油國家不用美元結算,最終讓美國盯上。

1999年,美國轟炸南聯盟,把米洛舍維奇趕下台,實際上也是為了美元。難道米洛舍維奇對美元構成威脅?

其實是歐元對美元構成威脅,我們看看美國轟炸南聯盟大使館的時間,正好是歐元發行時間。當時歐元被認為是第二種國際貨幣,甚至比美元都值錢。那麼歐元與南聯盟有什麼關系?


美國對歐盟發行歐元恨之入骨,但一時又找不到借口打壓,於是就把目光對准了米洛舍維奇執政的南聯盟,這個被認為是歐洲最後一個 社會 主義國家,很快在美國主導下被打垮。

北約轟炸南聯盟,科索沃獨立,當時歐元一落千丈,很快就失去與美元爭奪國際貨幣的權力。

由此可見, 歷史 上只要誰動美元地位,美國就會想方設法發動戰爭。那麼對中伊戰略協議,美國如何處置呢?

中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而且宣布不用美元結算石油,美國政府雖然沒有什麼動作,但美國媒體開始不淡定了。

其實美國對中伊合作一定很恨,而且也一定有其戰略。咱們先看美國,自從伊斯蘭革命後,40多年來,美國一直對伊朗進行打壓,伊朗很難受。

但美國雖然制裁打壓伊朗,有時甚至要大打出手,但美伊戰爭終究沒有爆發。為什麼美國不打呢?


伊朗可不是伊拉克,也不是利比亞,伊朗是地區大國,其實力不可小視。美國如果打伊朗,恐怕費勁,也不一定能贏。因此,美伊關系一直懸到了拜登上台。

現在中國與伊朗戰略協議簽定後,石油結算肯定要拋棄美元,美國會對中伊兩國動手嗎?

從戰略來看,美國即使有實力對付中伊兩國,也不可能同時發動對中伊的戰爭,美國都不可能戰勝。而美國這兩年沒少對中伊兩國下死手,特別是對中國抹黑造謠,甚至插手中國內政,干涉我國新疆、香港事務。

現在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石油需求量大,中東是中國最主要能源進口地,除了伊朗就是沙特。這兩年,美國霸道的對中國進行制裁,認為中國與伊朗有貿易。但從聯合國角度看,中國與伊朗簽訂什麼樣的協議都是合理合法的,美國沒理由干涉。

2021年,面對美國新一輪的打壓,中伊兩國簽訂協議,美國或許早就預料到。俗話說「腳上泡自己磨的」,如果美國打壓中伊兩國,或許美國還繼續掙著美元的紅利。

對於中伊兩國不用美元的事,美國一定會使陰招,但一定發動戰爭,但有可能以其他方式給中國與伊朗製造麻煩,因為美國慣於玩陰的。因此,中國與伊朗都應該提防。


對於中國與伊朗在石油交易中不用美元,有人認為美國衰弱了。其實並沒有規定必須用美元,石油用美元結算,本身就是美國割全世界的韭菜,而且也不是必須的。只是美國強大時,有些國家敢怒不敢言,有些小國提出不用了,就遭到美國打壓。

現在美國走到現在,雖然實力不如以前,但美國實力還依然強大。對小國還能發動一場戰爭。但對於中伊兩國,美國發起戰爭的代價太大。

美元作為美國極力維護的霸權象徵,現在中伊兩國繞過美,俄羅斯也會這樣做。美國要想不衰弱,目前來看就只能先看著,如果阻止這些國家根本不可能。中伊俄等國都不用美元,美國必然受損,如果全球各國都不用了,那美國才真的衰弱了。

美國的確衰弱了,但實力猶存,唱衰美國的同時,也要小心美國使陰招,比如「顏色革命」,或者對某國突然發動襲擊,美國在 歷史 上沒有做。

中伊戰略合作協定簽署後,美國媒體最先出來放風, 不排除美國政府隨後有所動作,因此小心為好。

㈣ 如果伊朗與中方達成25年戰略合作協議,美國會採取什麼措施

1. 伊朗與我國簽署戰略協議,預計美國將採取反對行動。
2. 美國可能會試圖阻撓該協議的實施,並對其進行負面宣傳。
3. 除此之外,美國可能會繼續對伊朗實施制裁。
4. 甚至不排除美國會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

㈤ 美國為什麼退出「伊朗核協議」

1. 2018年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並宣布將重新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
2. 這一決定是美國長期敵視伊朗政策的延續,標志著美國對伊朗政策由之前的外交途徑轉向更加強硬的路線。
3. 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的原因復雜多樣,包括遏制伊朗的崛起、追求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最大化、試圖通過製造地區緊張局勢來推高油價,以及以色列對美國政策的影響。
4. 美國的這一舉動被視為戰略上的短視,可能會在短期內帶來某些利益,但長期來看將損害美國的利益和信譽。
5. 美國可能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包括:制裁可能不會使伊朗屈服,反而可能加劇伊朗人民的反美情緒;伊朗可能會重啟核活動,使美國面臨是否採取軍事行動的困境;美國的這一決定也將對其國際信譽和霸權地位造成損害。
6. 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後,國際社會對此作出了反應。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盡管美國退出,但「伊朗和五個國家之間的協議」仍然存在,他將觀望其他國家的反應。
7. 特朗普政府在過去幾年中實施了一系列針對伊朗的政策,包括限制伊朗公民進入美國、對伊朗導彈試驗實施制裁,以及追求對伊朗的進一步制裁。
8. 這些政策引發了伊朗的強烈反應,包括伊朗決定放棄使用美元作為交易貨幣,以及開發新的支付系統,以規避美國的金融制裁。
9. 特朗普政府對伊朗的強硬立場得到了以色列的支持,但遭到了伊朗的強烈批評。
10. 美國的這一決定也可能對中東地區的穩定和全球石油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同時進一步復雜化了美國與伊朗的關系。

閱讀全文

與中國伊朗25年協議美國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有什麼特產可以帶 瀏覽:76
印度有什麼好吃的雞 瀏覽:866
美國怎麼挑撥伊朗 瀏覽:902
寶沃bx7在中國哪裡生產 瀏覽:520
義大利的化妝品牌子有哪些 瀏覽:849
100萬在越南買什麼樣的房子 瀏覽:713
英國花王價格多少 瀏覽:952
義大利威尼托有哪些酒庄 瀏覽:981
義大利的星星月亮怎麼說 瀏覽:567
印尼即時通訊軟體叫什麼 瀏覽:189
為什麼越南盾貶值 瀏覽:775
奧林匹克學院是中國哪個學校 瀏覽:199
中國哪裡能買到真正的二手紅酒 瀏覽:101
越南河內哪個國家最繁華 瀏覽:621
哪些人會去越南泰國寮國讀研究生 瀏覽:311
印尼為什麼進口那麼多大蒜 瀏覽:850
印度人多為什麼不實行計劃生育 瀏覽:303
越南的銀行為什麼那麼簡單 瀏覽:388
中國太監是哪個省 瀏覽:726
義大利在哪裡買咖啡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