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阿拉伯人、印度人、伊朗人,他們算不算「亞裔」
1. 阿拉伯人、印度人、伊朗人通常被歸類為白種人,他們的外表與歐洲人相似,不易區分。
2. 在美國,白種人常被視為主體民族,而其他種族則被視為少數族裔。因此,白種人不會被稱為某一特定裔群。
3. 例如,美國社會通常將黑人稱為非裔美國人,將黃種人稱為亞裔美國人,但不會將英國人稱為英裔美國人,德國人稱為德裔美國人,或法國人稱為法裔美國人。
4. 亞洲的西亞和南亞主要是白種人的居住區,盡管他們的膚色較深,但從人種學上講,他們屬於白種人。
5. 真正的亞裔通常指的是亞洲的黃種人,主要集中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
⑵ 阿拉伯人、印度人、伊朗人,他們算不算「亞裔」
不算,阿拉伯人、印度人、伊朗人都屬於白種人的范疇,僅從長相上很難區分他們與歐洲的人區別。
在美國有白人優越說,只有其他的種族才被稱為少數族裔,白人是不會說什麼裔什麼裔。比如他們說黑人是非裔、說黃種人是亞裔,但是不會說英國人是英裔,德國人是德裔、法國人是法裔……
亞洲的西亞南亞也是以白種人為主的,雖然他們長得很黑,但是他們從人種上說是白種人。
真正的亞裔,是指亞洲的黃種人而言的。東亞和東南亞的是黃種人聚集地區。
⑶ 伊朗裔美國人算哪國人
美國人,只是伊朗人的後代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只是伊朗人的後代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只是伊朗人的後代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只是伊朗人的後代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只是伊朗人的後代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只是伊朗人的後代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只是伊朗人的後代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只是者態備伊朗人的後代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只是伊朗人的後代首毀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只是伊朗人的後代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只是伊朗人的後代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只是伊朗人的後代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只是伊朗人的後代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只是伊朗人的後代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只是伊朗人的後代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只是伊朗人閉悶的後代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只是伊朗人的後代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美國人,只是伊朗人的後代而已,都已經是美國人了。
⑷ 俄羅斯多少人口2022總人數,美國多少人口
亞洲地域遼闊,為了便於認識,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南亞、東南亞、中亞、西亞和北亞6個地區。這些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各具特色。
東亞指亞洲的東部。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朝鮮和蒙古國。面積約1170萬平方千米。人口17億多。地勢西高東低,分四個階梯。
西亞指亞洲西部。包括土耳其、以色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巴林、喬治亞、阿富汗、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東南亞指亞洲東南部地區。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寮國、菲律賓、柬埔寨、緬甸、汶萊和東帝汶。
中亞指中亞細亞地區。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哈薩克。
南亞指亞洲南部地區。包括印度、馬爾地夫、不丹、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
北亞指俄羅斯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 2022年俄羅斯總人口為144713314萬人,美國總人口為338389857萬人。根據聯合國《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報告,截止2022年7月11日,全球238個國家人口總數為7,898,236,143人,其中中國總人口為1425887337萬人。
美國人口數量約333億(截至2021年2月),美國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國,遠遠落後與中國和印度,在美國人口最多的州是加利福尼亞州(3950萬)和德克薩斯州(2700萬),其人口最多的城市是紐約市(850萬)。
在四萬多年前,印第安人的祖先經由亞洲到達北美洲,再到中美洲和南美洲;當哥倫布到達他認為的新大陸時,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約有3000萬。而居住在美國、加拿大地區的印第安人約有150萬人。這些土著人種的構成,無論從遺傳、語言、社會等方面來看,都有很大的差異;據估計,15世紀時在格蘭德河以北至少存在著400種互不關聯、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態,有著多種多樣的人體類型和語系。
大約一萬年前,又有另一批亞洲人,移居到北美北部,即後來的愛斯基摩人。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種人大概是維京人,有人認為他們在1000年前曾到過北美東海岸。
美國總人口是多少?約330億 (截至2019年1月)。美國是個多人種混合的國家,非拉美裔白人清旅佔621%;拉丁裔佔174%,非洲裔美國人佔132%。546%信仰新教,239%信仰天主教,17%信仰猶太教,16%信仰東正教,07%信仰佛教,06%信仰伊斯蘭教,12%其他宗教,161%無宗教信仰(少部分人群屬於多宗教信仰被重復統計)。
根據2011年的美國總和生育率,每個女性約擁有189個兒童。與法國(202)、英國(197)等其他西方國家相比,美國生育率相對較低。不過美國的人口增長率在工業化國家中名列前茅,這是因為移民人口的數量增長更為重要。
美國人口調查局數據顯示,截止2012年7月美國十二個月的人口增長率為075%,不過仍然低於世界年均增長率(109%)。
在歐裔美國人(White American)中,使用英語的英格蘭裔(92%)、愛爾蘭裔(119%)、蘇格蘭裔(19%)、威爾士裔(07%)和蘇格蘭和愛爾蘭混血裔(17%)加在一起佔全國人口的(254%),遠遠超過了第一大白人族群德國裔(165%)。再加上先入為主的概念,早期移民多為英格蘭人,導致來自歐洲其他各國的白人移民也紛紛拋棄了原本自己民族的語言,轉而使用英語,所以美國第一大通用語為英語。
最大的少數族群是拉丁裔,約有5750萬人,答禪凳佔174%,增長率2%,主要以墨西哥裔美國人為主,佔1122%。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利堅民族
截至2019年1月美國人口數量:約330億 。約333億(截至2021年2月)。非拉美裔白人約佔621%;拉美裔約佔169%,非洲裔約佔134%,亞裔約佔59%,混血約佔27%,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約佔13%,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島民約佔02%(少部分人在其他族群內被重復統計)。
簡介:美利堅合眾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美國總面積是9373萬平方公里,人口333億,通用英語,是一個移民國家。美國原為印第安人的聚居地,15世紀末,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相繼移民至此。18世紀前,英國在美國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個英屬北美殖民地。1775年,爆發了美國人民反抗大英帝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1776年7月4日,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由喬治·華盛頓任大陸軍總司令,發表《獨立宣言》,宣布美利堅合眾國正式成立。1783年獨立戰爭結束,英國承認13個殖民地獨立。1787年通過美國憲法,成立聯邦制國家。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美國
⑸ 伊朗裔美國人是什麼
他是指父母為伊朗國籍,在美國出生或出生後移民到美國的人。
美國是伊朗本國以外居住著最多伊朗人的國家。伊朗裔美國人的自我定位有不同程度的分化,身份認同多種多樣:包括伊朗裔美國人、波斯人、波斯裔美國人、伊朗人、美國人。
⑹ 怎麼還有100萬伊朗人住在美國
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1、伊朗裔在美國可能有100萬,還差不多。
2、伊朗人在美國,根本不可能有這么多。
把伊朗裔、伊朗人搞錯概念了。
⑺ 伊朗人去美國容易嗎
不容易!自伊朗建立了以什葉派教義為立法依據的伊斯蘭共和國之後,伊朗迅速走向了「反美,反西方」的道路,美國和伊朗的關系越來越差,1979年發生的伊朗人質危機事件更是讓美國與伊朗直接斷交。美國一直試圖通過各種手段來推翻現在的伊朗政府,幾乎使用了除直接開戰外的所有手段。伊朗方面也不懼美國的壓力,見招拆招。雙方之間大有一副要拼個你死我活的架勢。
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後,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被佔領,66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為人質。
然而,在美國卻居住著大量的伊朗人。他們或是第一代移民,或是祖輩幾代世居美國。時至今日,已經有至少150萬伊朗人定居在美國,並且這一數字只代表了在伊朗出生,在某一時間段移民到美國的伊朗人,若是再加上在美國出生的伊朗人和擁有伊朗血統的美國人,還會更多。美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伊朗人第二多的國家。
美國對於伊朗人來說究竟有何魅力呢?為什麼伊朗人會大批移民到「敵對」的美國呢?
地緣谷FM-471
音頻:
00:0008:35
伊朗人大批移民到美國的時間可以追溯到20世紀。當時的伊朗處於巴列維王朝的統治時期,與美國的關系非旦不差,甚至還成為了堅實的盟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頭號強國,開始大范圍清除老牌殖民帝國的勢力。在美國的干涉下,英國與蘇聯的勢力完全退出了伊朗,美國單方面控制了巴列維王朝統治下的伊朗,伊朗也成為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
巴列維與時任美國總統卡特。
基於當時伊朗和美國的友好關系,且當時的伊朗通過石油貿易也成為了一個比較富裕的國家,伊朗人想去美國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當時英語已經成了全球通用語言,美國又是一個教育大國,因此很多有條件的家庭便會選擇讓自己的子女去美國留學,接受美國的高等教育。截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所有出國留學的伊朗學生中有將近一半是去美國留學的。在1975年到1978年間,在美國大學就讀的伊朗留學生更是比來自其它任何國家的留學生都要多。
1968年站在德黑蘭大學原子爐前的一群女性博士。
由於美國的移民政策相對開放,且美國的生活條件遠非伊朗能比。因此很多伊朗留學生畢業之後在美國找到了更好的機會,便選擇留在了美國,在美國成家立業。這一時期的伊朗移民通常只是某個人單獨移民,而不是整個家庭。截至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之前,在美國定居的伊朗人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由於這些人以學生為主,大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教高的文化素養,很快便滲透到了美國的各個領域,無論在是科學研究還是藝術文化等領域,都能看到伊朗人的身影。
1979年,伊斯蘭革命爆發之後,很多學業還未完成且不願意回到伊朗的學生則申請以難民的身份繼續留在美國。除了學生之外,大量伊朗富豪和知識分子也同樣移民到了美國,這也是伊朗裔美國人最初的來源。
1979年,伊朗爆發了伊斯蘭革命,親美的巴列維王朝被推翻,末代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流亡美國,伊朗成立了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成為了伊朗最高精神領袖。新的政權建立後立馬開始大量清洗舊政權的勢力。巴列維王朝的上層貴族、政府官員、王室宗親等擔心新的政權會對自己不利,於是在伊斯蘭革命結束之後選擇跟隨巴列維國王的腳步,舉家移民美國。
結束流亡的霍梅尼回到伊朗。
教士階層掌權後,伊朗成為了政教合一的國家,全國上下嚴格實施伊斯蘭教法。關閉了所有西式的酒吧、夜店,要求女人出門必須戴頭巾,必須穿長袍,女人重新成為了男人的「附屬品」。伊朗瞬間從一個世俗開放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全面宗教化的國家。很多人由於適應不了如此巨大的落差,便選擇移民到西方國家,繼續過他們的西式生活,尤其是家裡有女兒的家庭更是成了移民國外的主力軍,美國也成了他們的選擇之一。
伊斯蘭革命前後伊朗女性的對比。
除此之外,霍梅尼上台後大力推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嚴厲打壓持不同意見(尤其是反對政教合一)的人,迫害左派、穆斯林兄弟會等一切反對派組織。在霍梅尼的高壓政策下,產生了一大批政治難民,由於胳膊寧不過大腿,他們也只能選擇遠走他鄉,逃離霍梅尼政府的統治,在這些人當中也有大量的人移民到了美國。除了國內的政治因素,1980年爆發的兩伊戰爭也成了伊朗人大批移民美國的「助推器」,這些人大都以中產階級為主,為了躲避戰爭,也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選擇背井離鄉。
美國對這些人的到來也持歡迎的態度,為他們敞開了大門。一方面,美國和如今的伊朗政權關系很不好,這些人也是極力反對現今伊朗政權的人。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些「反對派"到了美國絕對可以為美國所用,美國可以通過這些人與留在伊朗國內的反對派里應外合,一起「攻擊」現在的伊朗政府。
他們舉起巴列維時期的伊朗國旗,反對現在的伊朗當局。圖源.Pexels
除此之外,這些移民到美國的人在伊朗的地位並不低,很多人曾經都是舊政權的官員,做生意的大老闆之類的有錢人,早就已經積累了巨額財富。這些人移民到美國後,毫無疑問也會將自己的一切資產轉移到美國,美國可以因此獲得一大筆收入。同樣,移民到美國的伊朗人大都是受過教育的高級知識分子,他們移民到了美國,就等於為美國輸送了大批人才,可以為美國的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出於種種原因,美國政府對這一時期的伊朗移民幾乎沒有阻攔,甚至給予這些人優厚的補貼,這也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伊朗移民。
根據1980年美國的一項人口普查顯示,在這一階段至少有123萬伊朗人加入了美國國籍。在1980年至1990年間,在美國出生的伊朗人的人數更是增加了約74%。伊朗社會的重大變革和美國給予伊朗移民的優厚待遇成了許多伊朗人舉家移民美國的主要原因。
霍梅尼去世後,他的繼任者哈梅內伊並沒有做出任何改變,導致伊朗的宗教化程度越來越高。並且由於和美國長時間交惡,導致伊朗遭受以美國為守的西方國家的嚴厲的制裁與封鎖,伊朗的經濟狀況每況愈下,生活水平更是大不如前。大量絕望的伊朗人選擇了離開伊朗,去別的國家尋找更好的出路。很多在美國擁有親屬的伊朗人就會想辦法通過在美國的親屬讓自己也移民美國。
根據2011年的美國社區調查顯示,在當時的美國已有至少470341名美國公民具有伊朗血統,並且這一數據只囊括了伊朗的主流民族--波斯人。除了波斯人,同樣有大量伊朗的少數民族移民美國,比如伊朗亞美尼亞人、伊朗猶太人、伊朗庫爾德人等。伊朗移民主要聚集在洛杉磯、聖地亞哥、舊金山等隸屬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城市,形成了很多伊朗人的社區。
⑻ 美國人的宗教如何而來
美國的宗教
http://www.gog.com.cn
今年11月下旬,我隨國家民委社會保障考察團赴美國進行培訓、考察,順便對美國宗教作了一些了解,特介紹如下。
美國位於北美洲中部,面積937萬平方公里,人口2.8億,城市人口佔76%。白人佔80%左右,為歐洲移民的後裔;黑人3000多萬;其餘為亞洲和太平洋島嶼移民後裔、印地安人、因紐特人等,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猶太教、東正教、佛教、伊斯蘭教、道教等宗教亦有一定信眾,信仰宗教的公民在總人口中約佔91%。
基督教(新教)
基督教(新教)在美國已有300多年歷史。1776年美國獨立前,基督教(新教)的主要派別均已傳入美國,其後迅速發展成為最有影響的宗教。在美國宗教中,基督教(新教)教徒最多,約有1.56億人,佔美國總人口的57%。主要有浸禮宗、衛斯理宗、信義宗、加爾文宗、聖公會、聖潔教會等,此外還有數十個較小的教派組織和跨教派的國際性的組織。各宗派創辦有400多所大專院校。基督教已深入社會各領域。
浸禮宗是美國基督教(新教)中最大的教派,其內部又分150個派系。17世紀初,第一批浸禮宗信徒從英國來到美國。1639年創美國第一個浸禮派教會。1707年,費城地區的5個浸禮教會聯合成立了費城浸禮宗聯合會。此後又有多個組織成立。南方浸禮聯會為浸禮宗最大的教會之一,在50個州教都有組織,地方教會3.8萬余個,教徒人數1500多萬人。
衛斯理宗最初由愛爾蘭移民傳入。1784年成立衛斯理宗教會。此後50年,衛斯理宗在新墾區迅速發展。南北戰爭時,教會因廢奴問題分裂為美以美會和監理公會。1939年兩派及較小的美普會聯合成立衛理公會。1968年衛理公會又與福音聯合弟兄會合並組成聯合衛理公會。衛斯理宗信徒大多數都屬於聯合衛理公會(內有5個附屬聯合會及81個年會,45個教區)。
信義宗1623年始由德國傳到紐約,1649年組成教會。有信徒850多萬人。信徒集中在達科他、明尼蘇達、威斯康星、衣阿華和內布拉斯加州。主要教派組織有美國信義宗福音會,信義宗—密蘇里大會,威斯康星州福音信義會聯會。信義宗教派間組織有美利堅合眾國信義協進會和信義會聯合會。
加爾文宗加爾文宗又稱長老宗、改革宗或歸正宗,該宗是美國新教的主要教派之一。美國長老會和歸正會都屬於加爾文宗體系。1611年在費吉尼亞組織了第一個會眾,繼而建立了長老會。1837年,受廢奴問題影響分裂為兩大陣營。1958年,聯合成立美利堅合眾國聯合長老會。1983年美利堅合眾國聯合長老會又與合眾國長老會聯合,成立了合眾國長老會教會。加爾文宗的組織還有正統長老會教會、美國長老會、美國歸正會、北美洲基督教歸正會等。
美國聖公會是基督教安立甘宗在美國的自主教會。17世紀初,美國最早的移民中就有該宗信徒。後在費吉尼亞、馬里蘭建立了教會組織。1776年美國獨立後,美國聖公宗信徒脫離英國教會,建立美國聖公會。1789年全國代表大會後實現完全獨立。1919年成立全國委員會。1974年,組成了9個大主教區、92個主教區,信徒300餘萬人。
聖潔會是美國基督教一部分教派總稱,至少有20個教派組織屬於這一類,信徒人數為100多萬。其中,五旬聖潔會成立於1911年;北美洲自由循道會成立於1860年;救世軍1880年正式開展工作,其組織已遍布美國。
天主教
天主教於1526年傳入印第安人居住區。1565年成立第一個團體。1789年成立第一個主教區。到19世紀中葉,有教徒300餘萬人,1914年增至1700萬人。目前為5800萬人。教會組織比較統一。全國有34個大主教區,164個教區,18.5萬所教堂,神父和修道士20萬名,教徒760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28%。並有大專院校250餘所。
由於教徒多集中在一些大城市,更具有政治、經濟與文化上的潛在優勢。美國天主教會發展趨勢和西歐諸國有許多類似之處,趨向自由化、多元化和世俗化,其和教廷的矛盾也與西歐類似。20世紀下半葉以來,美國的天主教會逐漸介入社會,關心現實的政治與社會問題。天主教徒在總統選舉上也有舉足輕重的分量。美國天主教會的學校有一整套教育網,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其中,教會大學有500餘所(內含神學院300餘所),中學1600多所,小學8500多所,學生總數多達400萬人。
猶太教
猶太教是美國第三大宗教,有教堂5000餘座,大專院校20所。猶太教信奉者多為猶太人。猶太人於1654年開始定居美國。到1776年美國宣布獨立時,約有2500名猶太人定居在紐約等沿東海岸城市。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猶太移民再次從歐洲湧入美國,到1880年,已達到25萬人。從19世紀80年代起的40年裡,又有300萬猶太人湧入美國,到20世紀20年代已達350萬。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發動反猶運動,又有20多萬猶太難民進入美國。二戰後,美國猶太人的數量繼續穩步增長,到20世紀90年代,美國猶太人總數已超過了600萬,約佔全世界猶太人口總數的50%。猶太教內有正統派、保守派和改革派三個派別。組織有美國希伯來會眾協進會,聖約之子會和美國猶太教協會等。
東正教
美國的東正教徒有300萬教徒,主要分布在東部、中西部和加利福尼亞。
東正教在美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67年,這一年希臘正教會成立。1794年,10名俄羅斯正教會修士到阿拉斯加傳教。1867年,美國買下阿拉斯加,教徒遂向阿拉斯加以外的地方遷移。1872年,東正教會把教區從阿拉斯加遷到舊金山。1905年又遷到紐約。1922年希臘正教會設立總主教區(總部在紐約)。教會有4所神學院。
除俄羅斯正教會之外,美國還有希臘正教會、塞爾維亞正教會、阿爾巴尼亞正教會、保加利亞正教會和烏克蘭正教會。
佛 教
美國約有300多萬佛教徒,多數是日本移民和他們的後裔。但在美國受佛教影響的人數遠大於佛教徒數。其中日蓮正宗教徒有25萬人,其餘為大乘北傳、藏傳、南傳上座部佛教徒。有500多個佛教組織(其中全國性組織有40餘個)、近百座寺廟和數以千計的佛教寺院和習禪中心,
佛教傳入美國已有百餘年的歷史。19世紀下半葉,日本向太平洋地區擴張,佛教隨著日本移民進入夏威夷群島。後又傳入舊金山等地。同時中國佛教亦開始傳入。當時的信徒主要是日本人、華人和亞洲僑民。1875年神智學會在紐約成立,出版書刊,舉辦演講會,宣傳佛教。1893年在芝加哥舉行的「世界宗教大會」後,摩訶菩提美國分會成立。1899年日本凈土宗在美國成立中心寺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美國的唐人街出現儒、釋、道合一的寺廟,供中國移民焚香禮拜。到20世紀30年代末日本的凈土真宗、凈土宗、日蓮宗、真言宗等都已在美國建立了寺院。美國的許多大城市均有僧人和信徒,連白人也有參加習禪者。二戰中,日本佛教在美國的傳教活動被勒令停止。1945年後,日本佛教在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地區得到發展,韓國及東南亞國家佛教也開始影響美國。20世紀60年代藏傳佛教在美國建立寺院及慈善、學術等機構。為適應美國的社會習慣,佛教寺院建築風格、祈禱形式、活動內容等逐漸美國化。有些寺院的會議大廳比寺院本身還大,青年人可以在裡面打籃球、開宴會、看電影。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於19世紀下半葉傳入美國。目前有穆斯林約有700萬人(也有人認為是200萬或1000萬),約佔全國總人口的 3.5%。清真寺約有1000餘座。美國穆斯林分別來自80個國家。阿拉伯裔穆斯林、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移民和非洲裔穆斯林(即美國黑人穆斯林)各佔三之一。白人穆斯林相對較少,約7.5萬人。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60年代中東穆斯林移民4次大規模進人美國。1979年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後,大約有100萬伊朗人移居美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敘利亞、埃及、巴基斯坦、阿爾巴尼亞和其他數十個穆斯林國家的大批穆斯林移居美國,美國穆斯林總人口迅速地增加,每年都要新建一批清真寺。
美國穆斯林主要聚居在紐約市及加利福尼亞、密執安、新澤西、得克薩斯和伊利諾斯等12個州,但在美國各地都可以看見穆斯林。
美國有4個較大的穆斯林政治組織:美國穆斯林協會、美國———伊斯蘭教關系協會、穆斯林公共事務委員會、美國穆斯林同盟。此外,還有由4個組織代表組成的美國穆斯林政治協調會。
道教
道教創立於中國。自唐代起逐步傳入朝鮮、日本、越南和東南亞一帶,後又傳入歐洲、北美、澳大利亞等國家。除華裔教徒外,本土居民也有信奉道教者。
在美國紐約、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夏威夷、休斯頓均有道觀。紐約有天皇宮、應道宮,亞利桑那州有中孚道院,加利福尼亞州三藩市有紫銀閣,夏威夷有太玄道觀。休斯頓有一座規模較大的關帝廟,為中國古典式建築,飛檐翹角,古香古色。香港青松觀主持侯寶垣在美國建立了「道教美洲青松觀」和「道教美洲總會」,擴大了中國道教在海外的影響。
美國的道教研究的興起,是推進道教在美國傳播的一個因素。美國的道教研究始於19世紀,最早是由基督教傳教士以社會調查報告的形式向美國公眾介紹。其後又有一些美國學者研究中國道教的專著(如《中國煉丹術考》),道教經典譯著(如《抱朴子內篇》)等在美國出版。不少華裔學者亦以專著、論文及譯著等方式,向美國民眾宣揚道家思想和道教知識。
除以上這些主要宗教外,世界上所有的重要宗教幾乎在美國都有信徒。
作者:納光舜 來源:貴州民族報
⑼ 亞裔 什麼意思
亞裔是指具有亞洲血統的公民,在美國主要包括了華裔美國人、菲律賓裔美國人、韓裔美國人、印度裔美國人等。移民時間多為20世紀四五十年代。截至2017年1月亞裔佔美國人口5.4%
華僑是有中國國籍,但居住在外國或在國外長期生活的人
華裔是有中國血統,但是國籍不是中國的人
華人是國籍是外國的,但骨子裡是中國人
華人在另一種角度也是所有中國人的統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中明確規定:「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
國務院僑辦等部門的有關身份解釋中說明:外籍華人:指原是華僑或華人後裔,後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國國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