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男籃慘敗伊朗原因何在
昨晚,在亞錦賽男籃決賽中,面對伊朗隊,中國隊以52:70慘敗。在家門口被人家教訓了一番。真是羞愧難當。讓在比賽期間支持國籃的球迷不知說什麼好。分析失利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關鍵的不外乎是二點。一是戰術單調。中國隊全場僅得到52分,可見進攻多麼乏力,這背後體現的是中國隊進攻戰術體系的單調。男籃的進攻主導權是內線的王治郅和易建聯,上半場他們得到中國隊全部25分中的16分,這可是中國隊20次出手中的17次,內線得分雖然不少,但消耗同樣很大。正是郭仕強過於偏重「郅聯組合」一旦內線「熄火」其他隊員難以提供戰術體系內的火力。這樣以往中國隊犀利的進攻手段如朱芳雨的3分,王仕鵬的突破都很難看到。二是鬥志缺失。如果說戰術體系不完善是因為這次沒有了姚明這個中國隊的核心人物,那麼在昨天晚上中國隊的士氣,都不知到哪裡去了?昨晚的中國隊在場上不是患得患失,就是渾若夢游,鬥志缺失是昨天慘敗的根本原因。上半場,中國隊沒有一個罰球得分,這說明場上隊員大多害怕受傷,沒有沖擊籃下的勇氣,還有一個數據,首節中伊的籃板數比為3:12。拼搶籃板20%靠能力,80%靠意願,國籃的鬥志低迷由此可見一斑。這怎麼能贏下比賽?比賽中常見的是伊朗隊的小個子隊員在中國隊的「重兵」保護下的後場搶得籃板。事實上,整個亞錦賽中國隊平均每場比賽都要讓對方多搶3.6個前場籃板,這是很不正常的。看來,要想恢復往日的輝煌,內部整風是到時候了。當然,是比賽總會有輸贏,輸一次沒什麼,關鍵是要總結失利的教訓,為下一次的崛起作準備。馬上要進行斯杯的比賽了,希望國籃在失利的陰影中走出來,打出好成績,證明自己。
❷ 中國和伊朗的足球比賽
中國2:2平伊朗,上半場由邵佳一罰進一個任意球,然後毛劍卿半凌空抽射進一個,在上半場最後一分鍾被對手通過任意球扳了一個,下半場又被扳一個,最終2:2戰平伊朗.
❸ 從伊朗前鋒拉眼角慶祝被禁賽半年說起,談談這個爭議動作
亞冠西亞區比賽已經落下大幕,在最後的對決中,伊朗勁旅波斯波利斯經過一番鏖戰,在互射點球中贏下沙特俱樂部利雅得勝利,他們也將代表西亞競逐本賽季亞冠聯賽的冠軍獎杯。
但在西亞區決賽開打之前三個小時,波斯波利斯收到亞足聯的一份通知,陣中主力前鋒阿萊卡斯爾(Isa Alekasir)因為在西亞區半決賽的比賽中做出有種族歧視嫌疑的動作,被禁賽六個月,並罰款1萬美金。這對於球隊的鋒線實力打擊極大,他是波斯波利斯的亞冠頭號射手,在西亞區半決賽,正是他的梅開二度幫助球隊完勝塔什干棉農。
而給他帶來一紙禁賽罰單的爭議行為,也來自於這場比賽。下半場開局階段,阿萊卡斯爾為伊朗球隊首開紀錄,在慶祝時,他做了一個拉眼角動作。根據《亞足聯紀律與道德守則》第58條第1款內容,任何人若以種族、膚色、性別、身體是否殘疾、語言、年齡、外表、宗教、政治見解、財務狀況、出生背景等為由,對他人作出帶有歧視、侮辱性的手勢,或有言語不敬之舉,將受到亞足聯的紀律處罰。亞足聯正是基於這一條,給了伊朗前鋒重罰。
阿萊卡斯爾後來在接受采訪的時候為自己喊冤,表示他做出拉眼角動作並無意歧視,而是想要把這個進球獻給自己最愛的侄子:「他有一雙小眼睛。」但這個說辭沒有得到亞足聯認可,今後半年,這位伊朗射手將不得參加國內外任何的正式足球比賽。
阿萊卡斯爾被冤枉了嗎?首先讓我們看看拉眼角這一行為究竟有著什麼含義。在談論這個動作之前,需要區分不同文化背景。在英 美文 化語境下,拉眼角是毫無疑問的一個種族歧視動作,其含義用英文解釋,可以是pulling your eyes back或者slant-eyed,即用來譏諷一部分亞洲人在五官上扁平,且眼睛偏小的外貌特徵。
但在非英 美文 化語境下,類似的動作,並不一定意味著歧視。比如在西班牙語里,「杏眼」ojos de almendra是一個用來形容亞洲人小眼睛特徵的專有名詞,在義大利語中的occhio a mandorla,葡萄牙語里的olhos amendoados也有同樣含義。在這些國家,這個詞本身是個中性表達,不含什麼褒貶,在日常對話或者文化作品中使用這個詞,也不會被認為是在搞歧視。有一部分人對這種外貌特徵天生帶有好感,在使用這些詞彙時,可能還會帶著一部分贊美。墨西哥著名音樂家比森特·費爾南德斯有一首歌,名字就叫做《杏眼》。
拉眼角這個動作,幾年前曾經在中國足球圈曾引起過軒然大波,當時效力於河北華夏幸福的阿根廷外援拉維奇在拍攝球隊官方寫真時擺了拉眼角的pose,一度被認為是公然表達對中國人的歧視。這其實是一個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出現的認知偏差,在拉維奇熟悉的文化背景里,拉眼角是一個可以對亞洲人開的友好玩笑,表示「我現在也和你長得一樣」,以此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但可能對於大部分國人來說,這個動作是種族歧視性質的冒犯。
而對於英國人和美國人,這個動作的含義則更不必說,拉維奇事件鬧得最嚴重時,不少英國 體育 媒體都積極跟進,然而他們基本都是按照英語語境來解讀阿根廷人的動作,然後順理成章地得出其就是個卑鄙的種族主義者的結論,這類解讀當時也影響了不少中國球迷的判斷。
在拉維奇之前,類似的例子時有發生,很多集中在巴西和日本兩國之間,比如羅納爾多在韓日世界盃時,在機場對著接機的女孩拉眼角;卡卡在一檔日本綜藝里用拉眼角來調侃日本球星長谷部誠…作為文化上聯系緊密的兩個國家,卡卡甚至還在讀書時來過日本交換,住在當地人家中,這些巴西球星其實也沒什麼理由在公開場合歧視日本人。如果真的有問題,在日裔後代眾多的巴西 社會 ,他們早就會遭到集體抵制和抨擊。
但既然是跨文化交際上的問題,就不能只考慮其中一方,就算拉眼角這個動作在拉美沒有特別含義,但放在中國的文化環境下,目前會引起不少人的反感,那麼就得避免觸及雷區,所以拉維奇最後道了歉。2018年世界盃小組賽,韓國爆冷贏下德國,墨西哥因此出線,賽後墨西哥球迷為了感謝韓國隊幫忙,在社交網路上上傳一些集體拉眼角的照片,這本來是個示好,但讓韓國媒體和球迷特別不滿,最後墨西哥球迷也不得不重新做出解釋,來告訴韓國人,他們原先不知道拉眼角還可能意味著歧視。
說回阿萊卡斯爾,他在伊朗國內踢球時,拉眼角還是一個招牌的慶祝方式,也許他做出的解釋是真實可信的,這個動作真的只是為了獻給自己的親戚。但亞冠聯賽作為一個洲際足球賽事,亞足聯完全有理由對於比賽中的一些敏感主題進行干預。在混合文化環境里,拉眼角作為一個含義曖昧的動作,正屬於亞足聯的禁區,而且那場比賽的對手塔什干棉農來自中亞,當地同樣也有一部分人擁有小眼睛的特徵。阿萊卡斯爾的理由就算正當,但根本避免不了受罰。伊朗人的遭遇其實也給所有的球員都提了個醒,對於那些可能會引起巨大爭議的動作,在球場上還是別做為妙。
❹ 阿茲蒙與塔雷米兩名伊朗前鋒目前表現如何
提前亞洲足球的留洋軍團,首推的還是日韓球員,以現在的表現來看的話,孫興慜是當之無愧的一哥,但是,在攻擊線上,似乎除了孫興慜之外,亞洲軍團其他攻擊好手的表現都是比較一般的,比如利物浦的南野拓實與萊比錫的黃喜燦,都還沒有在本賽季的聯賽中進過球,而上賽季在歐聯杯表現出色的鐮田大地本賽季也只打進2球,近3場比賽0進球0助攻,而像是堂安律等也只是偶有好的發揮,並不能提供穩定的進球。
阿茲蒙拿球能力不錯,也能傳出比較不錯的傳球,理論上與塔雷米的搭檔很完美,未來在國家隊比賽中,兩人或許可以為伊朗隊帶來更大的突破。伊朗隊在亞洲算是頂級強隊,但是在世界大賽上,更多的還是靠防守與對手周旋,不知道有了這樣一對鋒線組合之後,他們能否在進攻端迎來更多的突破呢?
❺ 亞洲籃壇歷史上,最強的小前鋒球員是哪些人
想必大家在網上都看到過亞洲籃壇歷史十大後衛,或者亞洲籃壇歷史十大中鋒這樣的文章,不知道各位朋友知不知道亞洲籃壇的十大小前鋒是誰?作為籃球場上外線的主要得分點之一,小前鋒在球場上普遍的作用就是得分和防守,而很多小前鋒也可以司職得分後衛,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亞洲籃壇歷史十大頂級小前鋒。(排名不分先後)
1、巴赫拉米
很多球迷在討論起亞洲頂級小前鋒時,都會忽略一個名字,他就是以色列球員卡斯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以色列這個亞洲國家,征戰的洲際比賽,並不是亞錦賽,而是歐錦賽,在2011歐錦賽預選賽中,這名被稱為“以色列喬丹”,2009年的首輪秀,場均可以貢獻16.9分和5.3個籃板,而在NBA的賽場中,卡斯比也有三個賽季場均得分上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