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教科書是什麼樣子

伊朗教科書是什麼樣子

發布時間:2025-04-29 17:01:07

1. 伊朗的官方語言是什麼通用語言是什麼教科書上的文字呢

伊朗現官方用語是波斯語

伊朗,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伊斯蘭革命後,阿拉伯語的使用率也在上升。你會阿波兩種語言中的一種,你就最少能聽懂另種語言的很多詞彙

2. 西亞阿拉伯人比如伊朗,印度人,蒙古人,猶太人是屬於什麼人種

阿拉伯人就是阿拉伯人,在廣義人種學中把他們算做白種人.

蒙古人當然是黃種人.

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差不多,但他們和歐洲人的通婚比較多,所以更像歐洲白人.

關於印度人:教科書是這樣講的——
白色人種,但皮膚黝黑。 其實我也曾經和老師討論過這個問題,我一直不敢相信印度人是白色人種,不過如果只從正規考試答案上來看的話,是白色人種,高考的標准答案

印度北部的居民是中亞雅利安人的後裔,從人種學上說屬於白種人,南部的原始居民的後裔屬於黑色人種

從身體外表特徵看,印度人膚色表現黝黑。從這一表象看,很多人認為印度人是黑種人。然而劃分人種的外表特徵除膚色、頭發形狀、面部等特徵外,還有其他許多主要依據,如骨骼。骨骼不同,人種不同。以頭顱骨為例,頭顱骨周邊近橢圓形的是白種人;頭顱骨周邊呈三角形的是黃種人;頭顱骨周邊近似方形的為黑種人。而印度人的頭顱骨周邊近似橢圓形。從這一主要區分依據看,印度人膚色雖然表現黝黑,但不是黑種人,而是白種人。
其次,從印度人原居地看,印度人原是居住在黑海和裏海附近的雅利安人,大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遷往今日的印度半島。印度半島大部分在北緯10°-30°之間,地處熱帶,熱帶強烈的太陽輻射,使今天的印度人皮膚變得黝黑。可見印度白種人的皮膚黝黑,是通過人類遷移後,在新的環境影響下表現出來的。
參考資料:《地理教育》1997年第1期

希臘人是白人啊, 沒有一點爭議的/

3. 波斯帝國是什麼文化探秘古波斯帝國文明

說起伊朗,相信大家都不會很陌生了,不過政局的更迭使這個國際一直都處仔風口浪尖的位置,以至於讓世界上很多人都將這里想像成為了一個神秘的國度。但沒有人否認這片土地上誕生的波斯文明影響了世界幾個世紀,曾經改寫了世界的歷史。幾千年過去了,她依然展現著自己獨有的魅力,向世人不斷地詮釋她的存在。

伊朗是迷人的,茫茫荒漠中尋找世界最古老宗教「拜火教」的源頭,大巴扎里依舊能尋找到千年以前絲綢之路上駝峰隊留下的身影,波斯古城退去了兵戈相交的銳氣,留下夕陽里那殘垣斷壁上數不清的華美雕像。

或許宗教的威嚴讓國境線以外的人望而卻步,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人們對這個國度有著太多的誤解。伊朗是充滿矛盾的,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在於你究竟能否包容與接受。
伊朗初探
作為一個尚未全面開放的國度,旅行中或多或少會遇到很多棘手的問題,語言莫過於最大的一個挑戰。伊朗的官方語言為波斯語,而英語在這個國家並不普遍。街道上很少有英文標識,地鐵上沒有英文報站,甚至在書店裡也很難找到一張英語旅遊地圖。出發前擁有一本旅行書是必要的,波斯語有兩種拼寫方式,一種類似於阿拉伯語,對我們來說很有挑戰;另外一種是用拉丁字母拼寫,雖然讀起來並不容易,但是對著旅行書也總不至於迷失方向。

出行前務必要學會認讀波斯版本的數字,在伊朗全國,幾乎很難看到我們常用的阿拉伯數字,火車汽車時刻表上的出發時間、公共汽車的號碼、電話號碼等一律都使用波斯文。因此根據我的個人經驗,做一點點准備,九個字母從1-9,記住了會使旅行便利很多,不然每天大腦都會持續地跟數字打架。

雖然世界政局上美國和伊朗看似是一對冤家,但美元在伊朗還是比較普遍的,伊朗幣的面值很大,因此購物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會接受美元結賬。關於匯率,黑市和國家銀行的匯率往往會有很大差距,而同是官方兌換機構在機場和市區的兌換點往往也會相差甚遠。建議不妨在機場先換一小部分,等到了市區安頓下來再兌換其餘的。因為制裁的原因,在伊朗境內國際信用卡是無法使用的,言外之意,您需要准備足夠的現金,不然會有很大的麻煩。

在伊朗的城市間穿梭,飛機、巴士和計程車都還算便捷,只是對硬體設施不要存有過高的期望值。伊朗的飛機和火車相比而言過於老舊,中國早已停用的前蘇聯客機依然穿梭在伊朗的城市之間。乘坐火車時感覺回到了綠皮車的年代,緩慢卻帶有懷舊的意味。巴士在伊朗是最佳的交通工具,城市到城市之間不會特別長時間,且相比較飛機和火車,長途巴士也更新更舒適,特別是往返旅遊城市之間的巴士,多少還是很便捷。

綜上所述,如果時間充裕,巴士旅行無疑算是首選,其次是火車。至於市內交通,大多數城市都比較小,景點相對集中,步行即可到達。德黑蘭雖然城市規模很大,但是地鐵的存在還是解決了很大的交通問題。此外,計程車拼車現象還是普遍的。只要能順利抵達目的地,體驗一下城市內飛車的感覺也許是伊朗的一大特色。

宗教禁忌事實上是旅行途中最重要的部分,作為外國旅行者,務必要遵守這個國家的規矩,但也別因此給自己造成過大的心理負擔。對我來說,也許這正是伊朗的另外一種魅力,一種你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無法找到的特殊體驗。對於外國旅行者,伊朗人多少還是包容的,但是千萬別輕易挑戰禁忌。酒精飲料在這個國度是絕對禁止的,女性的著裝有著嚴格的規定,頭巾、過膝長袖衫、長褲是旅途中的必備。

男士相對自由度大些,但在公共場合必須穿長褲。入鄉隨俗其實是最好的選擇,至於其它的禁忌,比如男女不能乘坐一個車廂,陌生男女不能在公共場合說話等,事實上在伊朗已經不復存在,因此大可不必過度緊張。此外旅行中的拍照或多或少是一個挑戰,盡量不要在政府或軍事建築周圍拍照,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如果因此遇到了問題,出示你的護照並主動將照片刪除即可,總的來說伊朗人對中國遊客還是非常友好的。
探尋波斯足跡
伊朗旅遊資源豐富,選擇一條自己中意的旅行線路是最為重要的。對於第一次去伊朗的旅行者來說,我建議還是體驗一下波斯文明的宏偉,來一次歷史與現代的時空穿梭。從雪山下的德黑蘭一路向南探訪波斯古城設拉子,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領略伊斯法罕的優雅神韻,前往戈壁深處雅茲德尋找拜火教的源頭,這是波斯文化之旅,濃厚的文化伴著輕松的心情。
德黑蘭Teheran
德黑蘭是一座不能忽視的城市,不僅僅是因為這里是伊朗政治文化的中心,這里曾經乃至現在也都是世界的焦點。近一百年來多少重大事情在這里發生,並改寫了伊朗乃至世界的歷史。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德黑蘭這座城市還是從歷史教科書中了解到的,二戰期間著名的德黑蘭會議改變了世界,其影響延續至今。

相比較其他的千年古城,德黑蘭顯得比較年輕,人口的大量聚集使得這座城市成為西亞最大的城市,德黑蘭的生活很現代化,年輕人帶著耳機聽著美國流行音樂,姑娘的頭巾已經不再緊緊地遮蓋住美麗的面容和秀麗的長發,偶爾遇見穿著傳統伊斯蘭長袍帶著面紗的女人反而成為街道上少有的風景。

其實德黑蘭人的生活與我們的並沒有什麼區別,地鐵將人們運送到城市的各個角落。德黑蘭最著名的旅遊景點莫過於山腳下的巴列維皇宮群,花半天時間沿著溪流在森林裡漫步,彷彿回到了那個曾經奢華的皇室時代。德黑蘭機場附近為了紀念波斯帝國建國2500周年而鍵的白色紀念塔——自由之塔,在繁華的城市中少了些許歷史的厚重卻多了幾分優雅。

近兩年落成的默德塔算是德黑蘭新的象徵,也是世界第六高塔,據說因為多種原因這座高塔前後用了幾十年來建造,但至少德黑蘭多了一個欣賞城市夜景的好去處。必須提醒各位,在這樣政治宗教和文化都很敏感的國度旅行,重要的是體驗和經歷,選擇放棄「景點必拍照留念」的習慣,其實很多麻煩都是可以避免的。
設拉子Shiraz
因為政治的原因,德黑蘭聽起來似乎有一點點沉重,設拉子的私家花園也許能讓你立刻放輕鬆起來,和我一起體驗伊斯蘭園林的浪漫情懷。設拉子有數十座具有百年歷史的私人花園對外開放,由於受到伊斯蘭文化的影響,精緻的伊斯蘭建築配上優美的花園,設拉子可謂是伊朗不折不扣的花園城市。對於外國人來說,設拉子的花園也許並沒有那麼有名,但對於愛好紅酒的人來說,應該沒有人能忽略設拉子Shiraz這個葡萄的品種。據說這款葡萄就是由這個城市而命名的,或多或少,葡萄酒文化為這個城市增加了一絲浪漫。

當然,提到設拉子,就必須要提到距離城市兩小時車程的波斯古城遺址波斯波利斯,希臘語中城市的名字就是波斯之都的意思。平地拔起的一座石頭堆積的城市,完整地排水系統,讓我為古人的智慧所驚訝。而從建築的造型上又可看到古羅馬古希臘建築的影子,殘垣斷壁上殘留的精美的敘事壁畫,彷彿又融入了古埃及的文化。我不得不驚嘆幾千年前,這里早已成為各國文化的交匯中心,彷彿也是世界的中心。身處其中,周遭的一切彷彿帶你回到了千年以前那個波斯文明鼎盛的時期。
雅茲德Yazid
雅茲德是伊朗中部戈壁上的一片綠洲小鎮,乾燥炎熱,但卻安靜。黃泥磚砌築的遍布全城,也許這里並不像其他城市那樣能夠看到輝煌的波斯遺跡,但這里卻是波斯人心中的聖地,至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拜火教便起源於此。驅車穿過茫茫戈壁,寸草不生的山崖上湧出一股清泉,幾株樹木成為這荒灘上唯一的生機。很難想像一種宗教便是起源於此,但絡繹不絕的拜火教信徒從四面八方來這里參拜。幾個從德黑蘭來此地參拜的人與我們半路相遇,從他們嘴裡得知,真正的波斯後裔都會堅持信奉拜火教。
伊斯法罕Isfahan
整體上來說,伊朗普遍信奉的是伊斯蘭教,但事實上伊朗也是一個有著多種信仰的國家,宗教並非絕對的單一,這也是伊斯法罕奇特的地方。幾千年前伊斯法罕便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驛站,南來北往的商人們將這座城市發展起來,自然宗教也便在這塊土地上紮根。在伊斯法罕,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有著自己的生活社區,在這里人們每周照舊去教堂做禮拜,照舊用自己院子里的葡萄釀造葡萄酒,照舊慶祝聖誕節。聽起來似乎與整個城市的大環境格格不入,但這也是這座城市最有魅力的一面,至少我們可以用包容來形容。

市中心的大巴扎就好像一座迷宮,走著走著有人便會告訴你,你眼前破舊的老房子百年前曾是商隊的客站,或是千年前商隊的馬場。這一切在伊斯法罕人眼裡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百年千年只不過是一個數字,但今天的生活彷彿與昨天並沒有多少區別。扎音代河早已乾涸,但河床上依舊矗立的三十三孔橋與橋下鳴唱的傳統藝人,還在孜孜不倦地講述著這座城市的歷史。

這四座城市僅僅是伊朗波斯文明的一扇窗口,並不代表全部。伊朗這個國度本身其實就是一本歷史書,不用細細研究,但需要到訪者去靜心品味。

4. 中亞和西亞是怎麼劃分的

中亞是相對模糊的概念,政區意義上,是蘇聯解體之後才有的,和西亞的分界有時劃在伊朗,有時劃在伊拉克。

5. 西亞阿拉伯人比如伊朗,印度人,蒙古人,猶太人是屬於什麼人種

1. 阿拉伯人,包括伊朗人在內,通常被歸類為白種人,這是基於廣義人種學的分類。
2. 蒙古人屬於黃種人,這一分類是根據人類學和體質人類學的研究結果。
3. 猶太人的歸屬有時會有所爭議,但他們通常被歸入白種人范疇。由於歷史上的遷徙和與不同人種的通婚,猶太人的外貌特徵呈現多樣性。
4. 印度人的種族歸屬在教科書上通常被認為是白種人,盡管他們的皮膚顏色可能較深。印度北部居民主要是中亞雅利安人的後裔,而南部居民則有黑色人種的特徵。劃分人種不僅基於膚色,還包括頭發形狀、面部特徵等多方面的體質特徵。
5. 骨骼特徵是區分人種的重要依據之一。例如,頭顱骨形狀的不同可以用來區分不同人種。印度人的頭顱骨形狀近似橢圓形,這表明他們屬於白種人。
6. 印度人的膚色雖然黝黑,但這主要是由其長期生活在熱帶地區,受到強烈陽光照射的結果。他們的祖先原本是居住在黑海和裏海附近的雅利安人,約在4000多年前遷移至印度次大陸。
7. 至於希臘人,他們被普遍認為是白種人,這一點在學術界沒有爭議。

閱讀全文

與伊朗教科書是什麼樣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談信仰什麼教 瀏覽:775
印尼語喜歡你怎麼寫 瀏覽:977
普通人在英國想租便宜的房怎麼辦 瀏覽:970
怎麼形容英國倫敦 瀏覽:354
印尼什麼地方的疫情最嚴重 瀏覽:171
怎麼用印尼白木桿做箭 瀏覽:687
英國損失多少萬億 瀏覽:161
印度護照怎麼去越南 瀏覽:687
英國的脫歐費怎麼來的 瀏覽:513
英國什麼樣的牙齒好 瀏覽:350
中國的龍都打不過哪些龍 瀏覽:428
佛教中的印度是哪裡 瀏覽:21
中國駕照怎麼考國際駕照 瀏覽:316
在中國做什麼好 瀏覽:574
設計工程師在英國年薪多少 瀏覽:56
伊朗外長訪問布魯塞爾目的是什麼 瀏覽:953
印尼電商平台收款不到貨怎麼辦 瀏覽:106
伊朗摩洛哥怎麼了 瀏覽:457
如何區分越南鷯哥和海南鷯哥 瀏覽:934
越南吉逗麵包怎麼樣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