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成千上萬的伊朗人在敘利亞戰斗
1、宗教相同
伊朗、珍珠黨、敘利亞政斧、葉門虎塞、伊拉克都是什葉派,所以他們信仰相同。
所以這些派別都在敘利亞有軍隊,只是伊朗軍隊最多而已。
2、爭奪中東霸權的需要
在中東,掌握政斧的什葉派只有伊朗、敘利亞、伊拉克,伊拉克自己國內也是打成一鍋粥,所以,敘利亞靠的上的只有伊朗。
而伊朗要地區霸權,也需要靠小兄弟,敘利亞就是其中實力較強的一個。其在內亂中堅持了8年,終於迎來曙光。
3、U型包圍
在中東,也就3個阿拉伯霸權,沙特、埃及、伊朗。
其中埃及動盪中,所以沙特和伊朗在爭奪霸權。而沙特北方被黎巴嫩珍珠黨、敘利亞、伊拉克圍住;東面有伊朗,南有葉門虎塞,所以事態對沙特造成三面夾擊之態勢。
如果打仗,就是圍毆啊,而沙特也是看到這點,才 打擊虎塞,不過沙特的戰鬥力,實在是......
2. 伊朗如何將10萬大軍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派到了敘利亞
有專家表示,伊朗石油的出口是美國無法阻攔的,伊朗並非一個孤島,即使無法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運輸石油,也可以通過其他的路線出口石油,而世界對石油的需求註定了美國無法用這種長臂法則直接干涉其他國家的戰略能源輸送。
3. 伊朗是怎樣把軍隊派往敘利亞的,美國和歐洲國家沒有攔截嗎
伊朗是通過秘密途徑把軍隊派往敘利亞的,美國和歐洲國家想攔截也攔截不了,因為伊朗的軍隊還是比較強的。
4. 敘利亞為什麼有伊朗軍
敘利亞政府和敘利亞反對派起了沖突,以西方國家為首的勢力乘勢攪局,暗中支持敘利亞反對派,敘利亞政府軍扛不住了,伊朗是支持現敘利亞政府的,同時也為伊朗自己在中東的戰略考略,決定幫助敘利亞政府,所以大批的伊朗革命衛隊以朝聖等各種理由,喬裝成平民進入敘利亞進行戰斗。
5. 伊朗軍事力量怎麼進入敘利亞的,難道走海路
前期主要是伊朗的革命衛隊,喬裝成平明,以朝聖等理由,以陸路的方式乘坐卡車進入敘利亞,後來伊朗的部隊在敘利亞最高峰達到十幾萬。
6. 伊朗軍隊怎麼進入敘利亞
一早就有:
2017年,伊朗方面在敘利亞共部署了超過七萬名軍事人員,其中伊朗軍隊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加起來共有一萬五千人,珍珠黨及其分支共有約一萬人,多個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在敘共有兩萬人,伊朗從本國的阿富汗什葉派難民中徵召的法蒂瑪旅在敘共有兩萬人,此外還有效忠於伊朗的五千至七千名巴基斯坦與巴勒斯坦民兵在敘作戰。
迄今為止,伊朗方面則陣亡超過6000人。
7. 伊朗和敘利亞並不接壤 可是伊朗十萬大軍是怎麼到達
敘利亞瀕臨地中海的海岸線比較短,在整個敘利亞內戰期間,該國主要的兩個出海港口、同時也是俄羅斯地中海分艦隊的主要海外基地——拉塔基亞以及塔爾圖斯均在政府方手中。濱海的拉塔基亞省是執政的阿薩德家族所屬的阿拉維派的傳統聚居地,敘利亞現任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父親老阿薩德即出生於此,而以遜尼派為主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對人口佔少數的阿拉維派普遍持敵視態度、甚至在佔領區內大加迫害,使得當地居民對巴沙爾政府向心力較強,反對派實際上沒有一次真正打到過拉塔基亞沿海地區切斷敘利亞政府的外援通道。此外,由拉塔基亞至敘利亞核心區的哈馬-霍姆斯-大馬士革的陸路通道也在多數時期保持暢通,使得敘利亞政府始終能夠得到海外盟國(俄羅斯、伊朗、中國等)的人員與物資援助。
(敘利亞反對派雖然沒有控制過一個出海口,但通過與土耳其、約旦、黎巴嫩、以色列的陸地邊境獲得歐美和海灣國家的援助。)
拉塔基亞(Latakia)和塔爾圖斯(Tartus)是敘利亞最重要的出海港口,也是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核心利益,整個內戰期間反對派曾不止一次試圖進攻巴沙爾的家鄉拉塔基亞省,或者切斷連接拉塔基亞和首都大馬士革的陸路通道,但最終都被挫敗。紅色為目前政府軍控制區。
敘利亞的鄰國黎巴嫩在歷史上與敘利亞有很深的淵源,敘利亞(特別是在老阿薩德執政時期)曾大力介入黎巴嫩內政甚至出兵加入黎巴嫩內戰,而黎巴嫩對於鄰國敘利亞則抱有復雜的敬畏心理(既對敘利亞歷史上插手內政有不滿情緒進而加以提防,但又怕得罪強鄰惹禍上身,同時也希望在面臨以色列等外部威脅時能得到敘利亞的支持與保護)。由於黎巴嫩本國也存在嚴重的族群和教派沖突,基督教派、什葉派穆斯林、遜尼派穆斯林等不同派系立場上或是親敘或是反敘,黎巴嫩政府為防止受到敘利亞內戰外溢的波及則盡可能維持中立、但與敘利亞政府保持有限度合作。因此敘利亞政府從黎巴嫩方面也可獲得外部援助,特別是在黎巴嫩部分地區實際控制了政權的同為什葉派的伊朗支持的真主黨更是出動大量部隊輪流進入敘利亞參戰,除了屢次充當攻堅克難的先鋒之外,還協助政府軍恢復了首都大馬士革通往黎巴嫩和濱海拉塔基亞的陸上交通線(參見2013年古賽爾戰役),並反過來切斷了反對派武裝在敘黎邊境的補給線(參見卡拉蒙山脈戰役、扎巴達尼攻堅戰等),為政府方立下汗馬功勞。
敘利亞的另一個陸上鄰國伊拉克與敘利亞的外交關系則較為復雜。戰後兩國曾經都是由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執政,但1979年薩達姆掌握伊拉克政權後兩國的復興黨隨之分裂,繼而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遜尼派出身的薩達姆大舉進攻什葉派主政的伊朗,導致此時與伊朗結盟的敘利亞(阿拉維派本是游離於什葉遜尼兩大主流派之外的一個小教派,老阿薩德為獲得外援積極改善和伊朗的關系,最後取得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認可」阿拉維派是什葉派的一個分支)同伊拉克徹底反目,之後的海灣戰爭中敘利亞乾脆支持多國部隊打擊薩達姆政權。然而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之後形勢卻發生了逆轉,原本薩達姆時期被大力打壓的占伊拉克人口多數的什葉派被美國人放了出來組建伊拉克新政府,這樣一來反而與本來敵對的敘利亞和伊朗成為了同一教派的兄弟,從而在敘利亞戰爭爆發後,伊拉克什葉派政府也沒有對敘利亞採取敵對態度,在「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崛起之後兩國面臨共同的威脅更是加強了合作。雖然伊拉克政府沒有直接出兵敘利亞或提供物資援助,但卻默許伊拉克的什葉派民兵組織到敘利亞參戰,而這些民兵組織很多都受到伊朗的背後支持和援助。
伊朗自己的武裝力量在敘利亞部署得並不多,直接參加戰斗的還要更少(多是作為軍事顧問活動),地面部隊主要是伊朗支持或招募的什葉派民兵和僱傭軍,除了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阿巴斯旅」「人民動員部隊」等,還有伊朗從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的什葉派(這些國家大多是遜尼派主政,什葉派地位低下,加上局勢動盪不安,大量遷居伊朗)中招募的雇傭兵如「法蒂瑪旅」。伊朗本身並沒有出動大部隊到敘利亞作戰。
8. 伊朗的這些武裝力量是如何進入敘利亞的呢
伊朗有兩只正規的武裝力量(這種體制在世界上獨一無二),一是國防軍,二是伊斯蘭隔命衛隊。二者平行設置,各自擁有獨立的指揮系統和陸海空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