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誠心尋:二戰義大利入侵希臘及非洲各國詳史
1939年4月7日,歐洲戰爭全面爆發之前,歐洲的另一個法西斯國家義大利就開始了對阿爾巴尼亞侵略,隨後又在1940年10月28日進攻希臘,可是義大利不但未能佔領希臘,希臘人反而在1940年11月14日進入了阿爾巴尼亞。但這時德國開始介入戰事。1941年4月6日德軍開始與希臘人作戰,同時還攻擊了南斯拉夫。英國人雖然支援希臘,最後還是無法取勝,納粹德國的軍隊在4月27日進入雅典。之後德國又開始發動對克里特島的攻擊,6月1日克里特戰役結束,德國傘兵成功從英國人手中奪取了該島。但是這次行動對德國來說也不太順利,之後德國再也沒有使用傘兵攻擊。
英國和希臘的最後幾支武裝力量在6月1日撤退到埃及。在巴爾乾落入納粹手中之後,希特勒終於可以無顧慮地發動對蘇聯的襲擊了。
北非戰役開始於1940年,當時小股英國軍隊擊潰了來自利比亞的義大利軍隊的襲擊。隨著由埃爾溫·隆美爾(Erwin Rommel)率領的德國部隊的到來,戰事在1941年的阿拉曼(El Alamein)達到高潮。1942年7月1日至7月27日,第一次阿拉曼戰役爆發。德國人成功佔領了阿拉曼,這是在亞歷山大港和蘇伊士運河之前最後一個戰略地點。然而,就像在蘇聯一樣,德國人的後勤供應跟不上,讓英軍有機會阻擋他們進攻。
10月23日到11月3日是第二次阿拉曼戰役,這次是英國人採取了主動。因為德意聯軍佔領了阿拉曼就可能直接侵佔整個埃及,繼而威脅蘇伊士運河和中東,切斷英國與印度等海外殖民地的聯系。英軍必須設法阻止德意軍隊的進攻。10月23日夜,英軍1000多門大炮齊發,向德意軍隊發動強攻。一個多星期後,十萬多德意軍隊損失過半,防線崩潰,被迫西逃。隆美爾一路撤退到了突尼西亞。
1942年11月8日,英美軍隊在「火炬行動」中登陸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當地維希法國的部隊幾乎沒有任何抵抗。最終德意部隊遭到來自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部隊的夾擊。從東西兩個方向同時進攻的盟軍部隊在1943年5月13日將德意部隊完全趕出非洲。在北非戰場上,25萬軸心國士兵被俘虜。
『貳』 二戰時義大利主要侵略哪個國家
二戰時義大利軍隊最先入侵的是非洲的衣索比亞,隨後入侵了希臘,但是被擊敗。
希特勒原本希望意軍能夠在和法國交界的地區進攻法國,但是墨索里尼並沒有這么做,只是派兵駐守在法國和義大利邊界虛張聲勢。
二戰全面爆發後義大利軍隊參與了在北非的從摩洛哥到突尼西亞和埃及的戰役,隨著軸心國軍隊全面從非洲撤退,義大利軍隊的作戰范圍就僅限於本土了。
(2)義大利入侵希臘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二戰時期義大利對外侵略過程
1923年,義大利士兵佔領了希臘科孚島的一部分,最終接管希臘。在1936年在西班牙的法西斯政權做出了最重要的戰前軍事干預。
義大利支持佛朗哥領導的運動。義大利派出飛機,武器,總兵力超過 60000人援助西班牙民族主義者。1939年4月7日義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速戰速決後佔領阿爾巴尼亞。
當德國於1933年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納粹黨)取得權力,墨索里尼說:「這次勝利,希特勒就是我們的勝利」。雖然納粹不贊成墨索里尼和法西斯義大利,但希特勒早就崇拜墨索里尼的口才和能力。
繼佔領衣索比亞,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企圖改善各自國家的關系,但在私人,個人和政治緊張局勢仍然存在。這兩個意識形態有顯著的相似之處,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1934年6月第一次見面,商討奧地利的獨立危機問題。私下,墨索里尼說希特勒只是「一個愚蠢的小猴子」。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開始入侵波蘭,墨索里尼於9月24日公開宣布,義大利有權選擇進入戰爭或保持中立,這將導致國家失去其國家的尊嚴。墨索里尼告訴他的女婿,他嫉妒希特勒的成就,並希望希特勒的實力將會減慢盟軍反攻。
在制定戰爭計劃,墨索里尼和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決定吞並大部分非洲和中東,以納入其殖民地,但軍隊司令曾警告說,義大利缺少坦克,裝甲車和飛機提供以進行長期戰爭,並警告墨索里尼 「這是自殺」。
墨索里尼採取了建議,在一定程度上,等待著德國入侵法國,然後才決定參與戰爭。由於德國以閃電戰打敗法國,義大利對法國宣戰。
1940年,英國皇家海軍突然向義大利發動空襲,結果削弱了義大利的主要戰艦。但對義大利沒有造成嚴重損害。
1941年12月,義大利潛水員放置了炸彈成功擊沉兩列英國戰艦。 1942年,義大利海軍嚴重打擊英國護航編隊的行動,令英國海軍多列船隻沉沒。隨著時間的過去,盟軍海軍開始反攻,並把義大利的優勢奪去。
到了1943年,已經失去義大利政府及民眾支持的墨索里尼,對於世界來說,墨索里尼被看作他的國家沒有能力和缺乏訓練的軍隊在戰斗中失敗。尷尬的墨索里尼被國王奪去權力。法西斯成員投票以廢除墨索里尼作為黨的領袖。
幾天後,即1943年7月26日,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正式取消墨索里尼總理職位,墨索里尼被立即逮捕。義大利簽署了停戰協議,然後與同盟國共同對抗納粹德國的戰爭。
希特勒在得知墨索里尼被罷免後,立即派遣隆美爾率領德軍進入義大利北部,與已經在義大利的阿爾貝特·凱塞林部隊對義大利軍隊強行繳械。9月3日,義大利王國向盟軍秘密投降,當日,英國將領蒙哥馬利率軍渡過墨西拿海峽,在義大利本土登陸。
9月8日,義大利和盟軍停戰。9月10日,隆美爾攻佔義大利首都羅馬,控制了南至那不勒斯的義大利全境。9月13日,希特勒派遣奧托·斯科爾茲內率領傘兵突擊隊奇襲墨索里尼的關押地,用滑翔機將其救出。
9月23日,墨索里尼在義大利北部小城薩羅宣布成立義大利社會共和國,自任領袖兼外長,同南部的義大利王國政府分庭抗禮。義大利社會共和國成立後不久,就被迫同德國簽訂協議,割讓南蒂羅爾和的里雅斯特,並同意德國可以在適當的時候佔領威尼斯。
1944年1月11日,墨索里尼在維羅納槍決了齊亞諾以及其他曾投票反對他的法西斯黨領導,這使得他進一步喪失支持,在此之後,他幾乎完全依靠德軍。
6月4日,盟軍佔領羅馬,此後,由於准備登陸諾曼底,盟軍在義大利暫時停止了大規模的進攻,使得墨索里尼的政府得以苟延殘喘。瘋狂的統治引發了大規模的反抗,游擊隊紛紛建立。
『叄』 希意戰爭的介紹
希臘-義大利戰爭(希臘語:ΕλληνοϊταλικόςΠόλεμος,義大利語:Guerra di Grecia)是義大利王國及希臘王國之間在1940年10月28日至1941年4月23日間爆發的軍事沖突,它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巴爾干戰役的開始,從1941年4月6日納粹德國干預起,這場沖突被稱為希臘戰役。1940年10月28日,當希臘獨裁者揚尼斯·梅塔克薩斯拒絕了義大利要求佔領希臘領土的最後通牒後,義大利軍隊入侵希臘,希臘陸軍反攻及迫使義大利撤退,到12月中時,希臘人佔領了阿爾巴尼亞四分一的領土,困著了530,000義大利軍隊,到1941年3月,義大利的反攻失敗,只在希馬臘附近獲得少許進展,4月6日,當德國進攻希臘的行動開始時,義大利軍恢復了進攻,從4月12日起,希臘軍隊開始從阿爾巴尼亞撤退以避免被快速進攻中的德意志國防軍切斷,但是在4月20日,在伊庇魯斯的希臘軍隊向德軍投降,在4月23日,包括義大利人在內的停戰協定被訂定,希臘-義大利戰爭正式結束。
『肆』 義大利侵略希臘最終結果怎麼樣
義大利侵略希臘的失敗,危及希特勒征服巴爾乾的總計劃,希特勒遂於12月制訂了1941年春法西斯德軍入侵希臘的「馬里塔」行動。墨索里尼為挽回面子,決定搶在德國之前再次入侵希臘,命令「阿爾巴尼亞」集團軍群實施反攻,但1月和3月的2次攻勢均以失敗告終。
『伍』 入侵希臘的情形是怎樣的
1940年10月15日早晨,墨索里尼在威尼斯宮秘密召開了一次義大利軍事首腦會議。他在會上口若懸河,指著一張大型軍用地圖,大講希臘地位的重要和它對法西斯義大利的使用價值。
墨索里尼對這一戰役的目的、意圖作了闡明之後,又對開戰的日期和要求做了進一步的部署。「決定於本月26日行動,」他斬釘截鐵地說,「我的意見是一個鍾頭也不能拖延。早在我們參戰之前,早在沖突開始之前,我經過了幾個月的深思熟慮,現在已經把這一行動考慮成熟了。」
10月22日,墨索里尼重新決定在10月28日對希臘進行突襲,他在同一天寫信給希特勒,卻故意把這封信的日期寫在10月19日,暗示他打算採取的行動,但是對這個行動的確切性質和日期則含糊其辭。齊亞諾在那一天的日記中寫道:墨索里尼擔心「元首」可能命令他住手。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在法國會談回來各乘專車回國的時候,風聞墨索里尼出擊希臘的計劃,納粹外長奉「元首」的命令,在進入德國以後的第一個車站就停下來,打電話給在羅馬的齊亞諾,主張立即召開軸心國領導人會議。墨索里尼建議10月28日在佛羅倫薩開會,當他的德國客人在那一天上午從火車上走下來的時候,墨索里尼興高采烈地歡迎他:「元首,我們在進軍!勝利的義大利軍隊已經在今天黎明越過希臘—阿爾巴尼亞邊界了!」
10月28日拂曉前,義大利駐雅典公使把最後通牒送交希臘首相梅塔克薩斯將軍。墨索里尼要求對義大利軍隊開放希臘全境。同時,義大利駐扎在阿爾巴尼亞的軍隊也從數處進犯希臘。希臘軍隊在邊境上絕不是沒有準備的,所以希臘政府便拒絕了義大利的最後通牒。從此,一場殘酷的侵略戰爭就在希臘的國土爆發了。在納布巴克多斯港,希臘的驅逐艦和潛水艇不時地遭到義大利空軍的轟炸;在地中海,希臘的各種船隻亦屢遭義大利潛水艇的暗算;在第諾斯港口停泊中的一艘希臘巡洋艦,也突然地遭到義大利魚雷的攻擊。所幸,大部分的人員都到了岸上的教堂參加聖母升天的大祭典,否則不知要有多少人員喪生!
其實,在入侵之前,墨索里尼曾接到嚴正的警告說,義大利軍隊對希臘的進攻,必將遭到堅決的抵抗。但是,墨索里尼無視這一點,認為希臘的抵抗不至於太激烈,而且也不至於拖得太久。當時,駐屯於阿爾巴尼亞的義大利軍司令官維斯孔蒂·普拉斯卡將軍、副總督法蘭吉斯格·雅科莫尼將軍以及外交部長齊亞諾,都曾積極地攛掇墨索里尼早日進軍希臘,以便給希特勒一個下馬威。當時在羅馬曾有這樣的流言,說齊亞諾及雅科莫尼所以極力主張進攻希臘,與其說是為了阻止德國在巴爾乾的勢力,不如說是為了擴張法西斯義大利在巴爾乾的勢力。
那時,義大利的陸、海、空三軍的參謀長們卻持另一種態度。他們都恐懼地對墨索里尼勸告說,現在的季節已經交秋,實施山嶽作戰有諸多困難。然而,墨索里尼仍舊我行我素。即使對於能夠信賴的諜報部,由於他們不斷以數目字顯示預想的希臘軍的抵抗,並主張義大利軍隊步步警戒、緩慢前進,也使墨索里尼覺得他們過度的悲觀,因此屢次給予非難。
陸軍總參謀長巴多格里奧元帥曾多次叮嚀齊亞諾,務必使墨索里尼打消入侵希臘的念頭,他如此說:「單靠現在駐扎在阿爾巴尼亞的軍隊是不夠的,同時布列貝薩又屬於淺灘,海軍是無法登陸的。萬一我們的進攻不能一時獲勝,那麼戰爭勢將延長下去,義大利已感到匱乏的資源將盪然無存。如果我的忠告仍是過耳東風、義大利仍不放棄攻擊希臘的話,我只有辭職一途。」
原先,格拉齊亞尼元帥在埃及的膽小畏縮,已使墨索里尼寢食不安了。現在巴多格里奧又以辭職要挾他,使他「七竅生煙」,怒不可遏了。墨索里尼聲色俱厲地說:「我將親赴希臘,瞧瞧懼怕希臘人的我軍丟人的嘴臉!」當時如果巴多格里奧提出了辭職,在盛怒之下,墨索里尼一定會毫不考慮地予以批準的。事實上,巴多格里奧不僅不提出辭職,而且根本不再對墨索里尼進言,以使他對侵略希臘一事三思而後行。
對此,墨索里尼如同往日所做的一樣,無視所有的反對意見,受著一群嘍啰的支持,貿然地發動了這場罪惡的、丟臉的戰爭。
1940年10月29日,也就是墨索里尼向希臘發動全面進攻的第2天,丘吉爾給在蘇丹喀土穆的英國陸軍大臣艾登發了一個急電,電報說:「看來,最重要的是在蘇達灣佔有最好的飛機場和供應海軍燃料的基地。成功地保衛克里特島,對保衛埃及有莫大的幫助。克里特島如喪失於義大利,將大大增加地中海的一切困難。這樣大的戰利品值得冒險,而且其價值幾乎相當於在利比亞進行一次成功的攻勢作戰。同韋維爾和史末資將軍全面研究這一問題後,務請毫不猶豫地提出大規模行動的建議,即使影響其他戰區也在所不惜。」就這樣,應希臘政府的請求,克里特島最良好的港口蘇達灣,於兩天之後被英軍佔領了。
11月2日,丘吉爾電告英國空軍參謀長,令他速派4個轟炸機中隊取道馬爾他島飛往克里特島或希臘。人員和地勤物資則由巡洋艦運送。務必盡早使這些空軍中隊從希臘領土的基地出動,襲擊墨索里尼在塔蘭托的艦隊,並且普遍地騷擾義大利南部。
第2天,即11月3日,丘吉爾又電告文登和中東司令部,向他們進一步闡明援助希臘的重要意義。他說:「如果我們坐視希臘崩潰,不助一臂之力,這將對土耳其和戰爭的未來產生致命的影響……德國軍隊還沒有出現在那裡。必須使建立於克里特島的燃料基地和飛機場逐步發展為永久性的作戰要塞。「如果我們在埃及按兵不動,兵力還日益增添,而對希臘的局勢以及取決於它的一切棄而不顧,那是不會有人感激我們的。喪失雅典,其危害性遠遠超過喪失肯亞和喀土穆,我們並不需要付出這樣的代價」。
但是,墨索里尼的艦隊對英軍佔領克里特島並沒有什麼特別反應。而英國海軍上將坎寧安,早就急欲利用他目前已經大為加強的艦隊飛機,襲擊停泊於塔蘭托的主要基地的義大利艦隊。這次襲擊是在11月11日發動的,事前進行了一系列妥善配合的軍事行動:部隊到達了馬爾他;另一批增援的艦只,其中包括「巴勒姆」號戰艦、兩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開到亞歷山大港;最後,作為高潮,發動襲擊。塔蘭托位於義大利的靴形半島的後跟,與馬爾他相距320英里。它的寬闊的港口層層設防,足以抵禦所有現代化武器的攻擊。英國有幾架快速偵察機到了馬爾他,因此能辨識他們所要襲擊的目標。英國的計劃是從「光輝」號出動兩批飛機,第一批12架,第二批9架,其中有11架攜帶魚雷,其餘的或攜帶炸彈,或攜帶照明彈。夜幕降臨不久,「光輝」號就從距塔蘭托170英里左右的海域派出了飛機。在義大利艦隊一片火光和毀滅聲中,戰斗激烈地進行了1個小時。盡管高射炮火熾烈,但英國飛機只有兩架被擊落,其餘的都安全返回「光輝」號。
就打了這么一仗,便使地中海海軍力量的對比頓時改觀。空中拍攝的照片證明,義大利有3艘戰艦、1艘巡洋艦被擊中,而且造船廠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從此,墨索里尼的戰艦至少有一半在6個月內不能恢復戰鬥力。恰好在這一天,義大利空軍奉「領袖」之命,竟參加了對大不列顛的空襲,結果在途中有13架義大利戰斗機被擊落,從而為英國空軍襲擊塔蘭托一事增添了一點含有諷刺意味的色彩。
意軍之取道阿爾巴尼亞入侵希臘,使墨索里尼又遭受一次重大的挫折。首次進攻的部隊被擊退,損失重大,而且希臘立即發動了反攻。在北部馬其頓戰區,希臘軍隊攻入阿爾巴尼亞,於11月22日進占科爾察。在平都斯山脈北部的中心戰區,義大利的一個山地師全軍覆沒。在沿海地區,意軍剛一開始時長驅直入,但又匆忙從卡拉馬斯河撤退,在帕戈斯將軍統率下,希臘軍隊在山地戰中顯示了高超的戰術,他們出奇制勝,從兩翼包抄敵人。到年末,他們英勇善戰的結果,迫使意軍沿整個戰線從阿爾巴尼亞邊境後撤了30英里。
戰爭剛開始時,希臘的總兵力僅有15個師團而其中的12個師團,是在意軍入侵之後才接到動員命令。11月1日,在希臘共產黨和人民的強烈要求下,希臘政府遂下令反擊。經過一周激戰,義大利法西斯侵略軍被趕回阿爾巴尼亞領土。在埃皮魯斯地區,主動權也轉入希軍手中。希臘軍民愛國主義熱情高漲,奮起為民族解放而戰,鬥志昂揚,把義大利侵略軍打得狼狽不堪。11月7日,意軍最高統帥部下令停止進攻。但墨索里尼一心夢想征服希臘。於是又調兵遣將,在集結大量的侵略部隊之後,又於1941年1月和3月發動兩次大規模攻勢,但都被英勇的希臘軍隊所擊退。這時,阿爾巴尼亞人民反抗義大利法西斯的游擊戰正蓬勃發展,不斷給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襲擾意軍後方。法西斯軍隊受到希臘和阿爾巴尼亞軍民的前後夾攻,被打得十分狼狽。
希臘軍隊雖然在數量和裝備上劣於敵人,但他們在愛國主義精神的鼓舞下,英勇頑強,連續出擊,不僅佔領了阿爾巴尼亞境內5公里的畢索德里,同時還包圍了墨索里尼的精銳的阿爾卑斯「朱利亞」師團,造成了義大利軍2萬名的死傷,以及被俘5000名的巨大損失。被希臘軍的勇猛嚇壞了的墨索里尼,惱羞成怒,對著怯懦無能的維斯孔蒂和雅科莫尼兩個敗將,辱罵不已。最後,維斯孔蒂被免掉了總司令官的職務,由威巴德·索社接任。但後者也和他的前任一樣,只有被動挨打,無力扭轉戰局。
面對著連連敗陣,墨索里尼怨天尤人,哀嘆不已。正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揚威不成,反招懊喪氣。
『陸』 阿道夫·希特勒入侵希臘在什麼時候
不止德國一個國家,有好幾個國家呢
希臘戰役一向被認為是希意戰爭的延續,這場戰爭是義大利軍隊從1940年10月28日攻打希臘開始,在數個星期內義大利人被驅逐出希臘及希臘軍隊攻佔了阿爾巴尼亞南部大片領土,1941年3月,義大利的主要反攻失敗,德國向其盟友出手援助,瑪莉塔作戰在1941年4月6日開始,大批德國軍隊經保加利亞入侵希臘以保障其南翼,希臘及英國聯軍頑強抵抗,但最終因人數及裝備上的劣勢而最後潰敗,雅典在4月27日陷落,英聯邦撤出了軍隊大約50,000人, 希臘的戰事在伯羅奔尼撒的卡拉馬塔陷落後以德國完全勝利而結束;整個戰事持續24天。
『柒』 希意戰爭的戰爭過程
義大利人的攻擊在10月28日上午展開,迫使希臘邊境守軍後退,第25軍的矛頭包括費拉娜及聖塔羅師向埃萊阿推進,而在其右邊的科利拉爾集團沿海岸線前進,義大利人因崎嶇的地形而受阻,其輕型的L3/35輕型坦克及中型的M13/40坦克無法通過山區地形或滿布泥濘的道路。
10月31日,義大利最高統帥部宣布:「我們的部隊繼續前進到伊庇魯斯並在幾處到達卡拉瑪河。不利的氣候條件和敵人因退縮所採取的行動不會減慢我們部隊的進展。」 但在現實中,義大利的進攻因沒有統一領導及個人互相競爭而缺乏信念及驚喜(甚至沒有空襲行動),因而疲於奔命,海上惡劣的條件令在科孚島的登陸變成不可能,11月1日,義大利人佔領了科尼察及到達了希臘的主要防線,同一天,義大利最高司令部將阿爾巴尼亞戰線超過非洲戰線列為第一優先,然而,盡管一再進攻,義大利軍未能突破希臘的防線,直到11月9日,進攻被暫停。更大規模的進攻由擁有11,000人的強大的第3茱莉亞阿爾卑斯師進行,進攻將越過班都斯山指向邁措翁,企圖在伊皮魯斯與馬其頓之間分割希臘守軍,茱莉亞阿爾卑斯師取得最初成功,在TSDM軍級集團中央取得突破,希臘最高統帥部命令立即向該區增援,統歸希臘第2軍團指揮,希臘的首次反攻在10月31日展開及只取得小許成功,義大利在11月3日攻佔了在邁措翁以北30公哩的沃武薩,但他們清楚地意識到該師已缺乏兵力及補給面對源源不絕而來的希臘增援部隊。
希臘的反攻奪回了一些村莊,包括在11月4日收復沃武薩,實際上包圍了茱莉亞阿爾卑斯師,佩斯卡命令新到達的第47巴里步兵師(原本准備入侵科孚島)前往增援,但因到達太遲而改變不了結果,數天後阿爾卑斯師在希臘騎兵不斷攻擊及惡劣天氣條件下頑強拼搏,但在11月8日,阿爾卑斯師師長馬里奧·特羅西少將命令部隊經斯莫利卡斯山向科尼察撤退,撤退直到11月13日結束,在前線的義大利軍被肅清,希臘取得班都斯戰役的全面勝利。
在西馬其頓,由於義大利沒有採取積極行動及將主力集中在伊庇魯斯戰區,10月31日,希臘最高統帥部命令將第3軍(由第10、第11步兵師及騎兵旅組成,由喬治·措拉格魯少將指揮)進入該地區及聯同TSDM集團攻入阿爾巴尼亞,由於後勤方面的原因,這一進攻之後被推遲到11月14日發起。
義大利最高統帥部本來預計這只是一次軍事野餐,面對希臘突如其來的抵抗,感到非常意外,幾個師被匆匆送往阿爾巴尼亞,以及襲擊希臘附近島嶼的附屬計劃被確定取消,由於被進攻受阻而激怒,墨索里尼決定改組在阿爾巴尼亞的指揮架構,在11月9日以他的戰爭前副部長烏巴多·索杜將軍取代佩斯卡,索杜到達後,立即下令他的部隊轉入防守,因他已經清楚地看到,義大利的入侵失敗了。 由於保加利亞沒有加入戰爭,令希臘最高統帥部能將其主力從希臘-保加利亞邊境轉往阿爾巴尼亞前線,在11月初,希臘的增援開始到達前線,由於擁有人數上的優勢,令希臘軍隊最高司令亞歷山大·帕帕戈斯將軍在11月中可以發動反攻,11個步兵師、2個步兵旅及1個騎兵師對5個義大利步兵師及1個裝甲師發起進攻。TSDM集團及希臘第3軍不斷從希臘北部獲得增援,它們在11月14日向科爾察展開進攻,經過在邊界上防禦工事上的戰斗後,希臘軍隊在11月17日取得突破及在11月22日進入科爾察,但是由於希臘最高統帥部缺乏決心,義大利軍因而有機會脫離接觸及重組,避免了全面崩潰。
從西馬其頓之進攻是配合整個戰線的全面進攻一同進行,希臘第1及第2軍在伊庇魯斯進攻,經過激戰後在12月初佔領薩蘭達、保格拉德茨及吉諾卡斯特和在平安夜攻佔希馬拉,實際上攻佔了被希臘稱為北伊庇魯斯的整個阿爾巴尼亞南部,希臘最後的成功是由第2軍在1月10日攻佔在戰略上非常重要及擁有堅強防禦工事的克里蘇拉山口,但希臘軍隊向培拉特的突破未能成功,而向發羅拉的進攻亦以失敗告終,在保衛發羅拉的戰斗中,義大利的第7迪托斯卡納步兵師、第3茱莉亞阿爾卑斯師、第24皮內羅洛步兵師及第5普斯提尼亞步兵師遭到重大損失,但到了1月底,由於義大利人數上的優勢及希臘本身不良的後勤狀況,希臘的進攻被迫停止。同時,索杜將軍在12月被烏戈·卡瓦萊羅取代,3月4日,英國首批援助的軍隊及補給到達希臘,由亨利·梅特蘭·威爾遜將軍指揮,部隊共有4個師(共57,000名士兵),其中2個裝甲師。 僵局仍在繼續,雙方在陸上沒有足夠力量發動大規模攻擊,盡管在敵人的土地上戰斗,但希臘人被處於岌岌可危的地位,因為他們實際上已經從北部邊境抽調了大批的武器和兵員到阿爾巴尼亞戰線,因而沒有力量抵擋德國可能從保加利亞發動的攻擊。
另一方面,義大利人希望於德國干預前在阿爾巴尼亞前線取得成功,因而聚集力量發動代號為春天的新攻勢,他們動員了17個師來面對希臘的13個師,由墨索里尼親自督師,指向克里蘇拉山口,進攻從3月9日至3月20日,但未能擊退希臘軍隊,及只攻佔少許地區如希馬拉、該地區的馬里哈札及近培拉特的山區,從這時候至4月6日德國進攻期間,僵局仍在繼續及雙方只進行有限度的行動。
由於預期德國的進攻,英國政府和一些希臘人要求撤回在伊庇魯斯的軍隊,以留下足夠的兵力及裝備對付德國人,然而,民族情感不容許放棄來之不易的勝利,壓倒一切的軍事邏輯,在面對即將戰敗的義大利人退縮被認為是可恥的,因此,當德軍進攻開始時,大部分的希臘軍隊(共15個師),仍留在阿爾巴尼亞,威爾遜將軍嘲笑這種不情願的拜物主義只是對義大利人有利,及希臘軍隊的21個師中只有6個師可用來面對德國的進攻。
從4月6日起,義大利恢復了在阿爾巴尼亞的攻勢以配合德國的瑪莉塔作戰,最初的進攻只有少許進展,但在4月12日,由於德軍進攻的快速進展,希臘最高統帥部命令從阿爾巴尼亞撤退,義大利第9軍團在4月14日攻佔科尼察,3天後攻佔愛爾塞克,4月19日,義大利人佔領了希臘普雷斯帕湖沿岸,4月22日義大利第4摩托化狙擊兵旅在跨越國境進入希臘國土後佔領了邊境村莊帕列堤的大橋。在此期間,當4月18日武裝親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勒摩托化旅攻佔邁措翁山口後,在伊庇魯斯的希臘軍隊被切斷,第二天,愛奧尼亞落入德國人手中及希臘軍隊完全被孤立起來,意識到絕望的措拉格魯將軍,在與其他幾個將領同意但沒有帕帕戈斯將軍授權下,在4月20日向約瑟夫·迪特里希提出投降條件,以避免軍隊不名譽地向義大利人投降投降的條件是有尊嚴,包括希臘士兵在解除武裝後可自由返回家園,而不會被當作戰俘,而軍官則容許保留自己的武器,但墨索里尼因這一單方面投降而被激怒,由這一單方面投降,並經過多次向希特勒的抗議後,包括義大利的代表在場的投降儀在4月23日進行。4月24日,義大利軍與德軍聯合進攻在雅典附近的阿提卡地區,而戰敗的英國軍隊開始他們的撤離和保加利亞在克桑西附近入侵希臘北部,5月3日,在最後攻佔克里特島後,一個德國及義大利聯合遊行在雅典進行以慶祝軸心國的勝利,這是在希臘(及南斯拉夫)的勝利後墨索里尼的首次演講,宣傳他的義大利的地中海。 在爆發敵對行動時,希臘皇家海軍包括舊式巡洋艦格奧格斯·阿韋羅夫號、10艘驅逐艦(4艘舊式野獸級、4艘相對現代化的法蘭卡級及2艘最新的格雷伊獵犬級)、幾個魚雷艇和6艘舊式潛艇,面對可怕的義大利海軍,它的角色只是限於在愛琴海進行巡邏及使用護衛艦進行護航,對於完成軍隊的調動及國家的補給,這是非常重要,但從多德卡尼斯群島開始的護航路線卻經常受到義大利的飛機及潛艇威脅。
盡管如此,希臘船隻也進行了有限的進攻性行動,在奧特蘭托海峽打擊義大利之海上運輸,其驅逐艦隊進行了3場大膽但毫無結果的夜間突襲(1940年11月14日至11月15日、12月15日至12月16日及1941年1月4日至1月5日),主要成就是來自潛艇,擊沉了一些義大利的運輸艦,在義大利方面,雖然義大利海軍因英國皇家海軍空襲塔蘭托而遭到重大損失,義大利的巡洋艦及驅逐艦依然負責在義大利與阿爾巴尼亞之間的航線護航,還有,在11月28日,一隊義大利艦隊炮轟科孚島,而在12月18日和3月4日,義大利艦隊炮擊在阿爾巴尼亞的希臘海岸陣地。
從1941年1月, 希臘海軍之主要任務是與英國皇家海軍,為往來亞歷山卓的運輸船隊護航,由於增援希臘的英國遠征軍運輸已於3月初開始,義大利艦隊決定出動攻擊對付運輸船隊,在ULTRA截聽提供情報幫助下,英國艦隊於3月28日的馬塔潘角海戰中決定性地打敗義大利人。
當德國於4月6日開始進攻後,形勢迅速改變,德國空軍掌握了制空權及令希臘和英國海軍付出重大傷亡,在大陸被佔領及之後德國空軍攻佔克里特島標志著盟軍在希臘水域行動的終結直至1943年的多德卡尼斯群島戰役。
『捌』 希臘戰役的戰役背景
1940年納粹德國依靠閃電戰席捲西歐,它的軸心國夥伴義大利也想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戰爭奇跡」。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打算以剛剛侵佔的阿爾巴尼亞為跳板,出動大軍征服巴爾干小國希臘,他估計只需數周時間就能達到目的,並在雅典舉行「勝利閱兵」。希臘人沒有給墨索里尼「一點面子」,他們用頑強的抵抗狠狠教訓了侵略者。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希臘首相揚尼斯·梅塔克薩斯表示要保持中立,但是,希臘受到來自義大利方面越來越大的壓力,1940年8月15日達到最高峰,當日義大利潛艇德菲爾諾號的魚雷擊中希臘巡洋艦埃利號, 墨索里尼因為納粹領袖希特勒沒有詢問他的戰爭政策而感到惱怒,並希望建立其獨立性,及希望通過對希臘(一個他認為很容易戰勝的國家)的戰爭勝利配合德國在軍事上的成功。1940年10月15日,墨索里尼及其顧問決定入侵希臘,10月28日早上,義大利大使加沙斯·埃魯紐馬爾向梅塔克薩斯提交只有3個小時的最後通牒,要求容許義大利軍隊進入希臘國土內以佔領一些戰略要地,梅塔克薩斯拒絕接受最後通牒(為了紀念拒絕接受最後通牒,這一天被作為希臘的全國性節日Ohi Day),但在他拒絕前,義大利軍隊已經通過接壤阿爾巴尼亞的邊境入侵希臘,主攻方向指向約阿尼納市附近的班都斯山脈,初期有一些進展,意軍越過卡拉斯提爾河,但很快被擊退及逐回阿爾巴尼亞。在3個星期內,希臘境內的入侵者被清除,希軍乘勝追擊,意軍雖然易帥及大舉增援,但阿爾巴尼亞南部山區仍然落入希軍手中。
在經過數個星期的嚴寒冬天後,義大利軍於1941年3月9日在整個前線發起大規模反攻,雖然意軍在人數及裝備上佔有優勢,但仍然失敗,經過一個星期的戰斗及付出傷亡12,000人的代價,墨索里尼決定停止攻勢及在12天後離開阿爾巴尼亞。現代分析家相信義大利的失敗由於墨索里尼及軍事將領在作戰中分配軍事資源不足(只是55,000名士兵)、對秋季天氣判斷錯誤、進攻缺乏突然性及沒有保加利亞人的支持,甚至在基本裝備上也有問題如沒有分發冬季軍服,而墨索里尼拒絕接受軍事工業顧問的意見,他們警告義大利沒有足夠力量應付全年戰爭直至1949年。
在6個月對義大利的戰爭中,希臘軍隊消除了敵人的主要力量。希臘沒有自己的軍工工業,軍隊的裝備及彈葯供應依賴從在北非英軍從戰敗的義大利軍手中俘獲的。為了應用在阿爾巴尼亞的戰事,希臘軍方決定從色雷斯和東馬其頓撤退,德國的進攻令希臘軍隊要重新駐守此區,令他們不能在兩方面同時堅強防守,希臘軍方統帥部決定鞏固在阿爾巴尼亞的勝利,無論德國從保加利亞的進攻對局勢有什麼影響。
希特勒在1940年11月4日決定介入,這天是英國軍隊進駐克里特島及米科諾斯島4天後。他命令將領們籌備一個經羅馬尼亞及保加利亞入侵希臘北部的攻勢計劃,他的計劃是其徹底瓦解英國在地中海的勢力之一部份。11月12日,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發出第18號命令,在第2年1月進攻直布羅陀及希臘。但是,1940年12月,當西班牙獨裁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拒絕參加進攻直布羅陀的行動後,德國重新考慮其在地中海的計劃。結果,德國在歐洲南部的軍事行動被限於進攻希臘,1940年12月13日,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發出第20號命令,行動代號為「馬莉塔」,計劃在1941年3月攻佔愛琴海北部海岸,如有需要,亦計劃攻佔整個希臘本土。當3月27日南斯拉夫政府突然發生政變後,希特勒召集其參謀召開緊急會議,命令緊急草擬進攻南斯拉夫的軍事行動,同時對進攻希臘的行動作出修改,4月6日,希臘及南斯拉夫同時遭受進攻。
英國是在1939年宣布援助希臘的,它表明堅決保持希臘或羅馬尼亞的獨立,「我們會動用一切力量保障希臘或羅馬尼亞政府。」首批增援部隊是英國皇家空軍數個中隊,它們在1940年11月到達。在希臘政府的准許下,英國軍隊在10月31日在克里特島登陸以守衛蘇達灣,令希臘政府能將第5克里特師調往本土。當1941年1月13日英國及希臘的政治及軍方領袖在雅典開會時,希臘陸軍總司令亞歷山大·帕帕戈斯將軍要求英國提供9個裝備充足的師及足夠的空中支援,不過,由於在非洲北部戰事非常激烈,所以只能夠立即提供少於一個師的兵力,這個提議被希臘方面拒絕,他們覺得這會促使德國進攻而希臘卻得不到足夠的援助,他們要求英國如果德國軍隊從羅馬尼亞渡過多瑙河進入保加利亞立即提供援助。
丘吉爾堅持其想法以建立包括南斯拉夫、希臘及土耳其的巴爾干戰線及命令安東尼·艾登及約翰·迪爾與希臘政府談判。2月22日,迪爾與希臘的領導人包括希臘國王喬治二世、首相亞歷山德羅斯·科里齊斯(揚尼斯·梅塔克薩斯的繼承者,梅塔克薩斯於1941年1月29日逝世)及帕帕戈斯在雅典會談,會上決定英聯邦軍隊增援希臘。德國軍隊在1941年3月1日進入羅馬尼亞,德意志國防軍開始開入保加利亞,同時保加利亞動員及開到接壤希臘邊境,在3月2日的榮光行動中,軍隊及裝備到達希臘,26艘軍艦到達比雷埃夫斯。4月3日,在英國、南斯拉夫及希臘的軍事代表團會議中,南斯拉夫答應當德軍在進攻中進入其國土時封鎖斯特魯馬河,在會中,帕帕戈斯著重於聯合希臘及南斯拉夫對抗義大利,雖然德國進攻它們,直到4月24日,超過62,000名英聯邦軍隊(包括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勒斯坦及塞普勒斯)被派到希臘,組成澳大利亞第6師、紐西蘭第2師及英軍第1裝甲旅,它們組成了'W軍團',由亨利·梅特蘭·威爾遜指揮。 希臘的山區地形有利於防守戰略,洛多皮山脈、伊庇魯斯山、班都斯山脈及奧林匹斯山能延止入侵者的進攻,不過,德國空軍有足夠力量令守軍難以在山區內的隘道通過,雖然從阿爾巴尼亞入侵的敵人能被班都斯山難以通行的地形阻止,但希臘東北部的地形卻難於阻止來自北面國境的入侵。
在3月份雅典會議後,英軍司令部相信他們將聯同希臘軍隊防守哈里亞克蒙防線——一條在東北部沿佛蒙特山及哈里亞克蒙河下游的防線,帕帕戈斯等待南斯拉夫攻府的澄清,之後建議堅守梅塔克薩斯防線——它是保衛希臘人民的國防象徵—及決定不從阿爾巴尼亞撤回任何一個師團,他堅持如果這樣做是將勝利讓與義大利人,令在戰略上的重要港口塞薩洛尼基實際上難於防守及運送英軍到該將非常危險,他建議在防守塞薩洛尼基時充分利用地形上的優勢及建立防禦工事。
迪爾將軍描述帕帕戈斯的態度是不和順及失敗主義者及批評他的計劃脫離現實,因為希臘軍隊及火炮僅足夠作象徵性防守,英國人估計希臘的主要敵人是保加利亞—梅塔克薩斯防線是被專門為與保加利亞的戰爭而設計的—在與其傳統上的盟友南斯拉夫接壤的邊境完全不設防的,雖然他們關心是邊界防線的脆弱及他們知道如果德軍從奈斯托斯河至瓦爾達爾河之間進攻的話防線必定崩潰,英軍仍然容許希臘指揮,1941年3月4日,迪爾接受防守梅塔克薩斯防線的計劃及英國內閣也於3月7日確認有關協議,總指揮仍然交給帕帕戈斯,而希臘及英國的指揮官們放棄在東北部建立阻擊區的計劃,不過,英國仍然沒有動員它的軍隊,因為威爾遜將軍擔心部隊實力太弱而不能防守邊境防線,相反,他把部隊配置在瓦爾達爾河以西40英哩,目的是可以保持與在阿爾巴尼亞的希臘第1軍團的接觸及拖延德軍進占希臘中部,這比其它選擇需要較少部隊,但需要較多時間准備,不過,這會放棄整個希臘北部及令希臘人在政治和心理上不能接受,加上防線左翼會被從南斯拉夫通過蒙那斯迪爾隘口的德軍攻擊,不過,他們想不到南斯拉夫軍隊的快速潰敗及德軍進占沃米歐山。
德軍的策略是基於閃電戰戰略,這已在入侵西歐時被證明成功及在入侵南斯拉夫時確認其作用,德軍指揮官計劃集中使用陸軍及坦克加上空軍支援進攻和快速攻佔希臘,當攻佔塞薩洛尼基後,雅典及比雷埃夫斯是之後的主要目標,當比雷埃夫斯及科林斯地峽在德國人手中後,英國及希臘軍隊只有不幸的疏散及撤退。 南斯拉夫第5軍團被賦與防守東南部邊界的克里瓦帕蘭卡及希臘邊境,當德軍進攻時,南斯拉夫軍隊仍未充分摩托化及缺乏足夠的現代化裝備及武器,德軍進入保加利亞後,希臘軍隊放棄了西色雷斯,這時,防衛保加利亞邊境的希臘軍隊共有大約70,000人,隸屬於希臘第2軍團,剩餘的希臘軍隊——希臘第1軍團,包括14個師——正在阿爾巴尼亞作戰。
1941年3月28日,在馬其頓中部的希臘軍隊:第12及第20步兵師被轉交給亨利·梅特蘭·威爾遜將軍指揮,他在阿迪達斯西北部建立了自己的司令部,紐西蘭師負責防守奧林匹斯山而澳大利亞師封鎖哈利阿科門山谷到沃米歐山,皇家空軍將從希臘中南部機場起飛作戰;不過,只有少數飛機可供作戰,英軍已接近全摩托化,但其裝備較合適在沙漠中作戰而不是在希臘山區內的道路,他們缺少坦克及高射炮,而渡過地中海的交通路線十分不穩定,因為護衛艦只必須接近在愛琴海的敵人控制的島嶼,這方面的問題限制了希臘港口的運輸能力。
德國第12軍團由陸軍元帥威廉·李斯特指揮,他負責執行馬莉塔作戰,其軍團下轄6個軍事單位: 第1裝甲集團,由保羅·路德維希·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上將指揮; 第40裝甲軍,由格奧爾格·斯圖姆中將指揮; 第18山地軍,由弗朗茨·伯梅中將指揮; 第30步兵軍,由奧托·哈特曼中將指揮; 第50步兵軍,由格奧爾格·林德曼中將指揮;及 第16裝甲師,駐守土耳其-保加利亞邊境以支持保加利亞防範土耳其的進攻 德軍的進攻計劃是根據他們在法國戰役中得到的經驗而制定的,其策略是使用在阿爾巴尼亞的戰事分散希臘軍隊的注意力,削弱希臘在防守南斯拉夫及保加利亞邊境的兵力,使用裝甲部隊通過防守薄弱的區域輕易到達敵方國土,再使用步兵配合作戰,由於南斯拉夫南部的脆弱防衛系統已被德軍裝甲部隊攻破,梅塔克薩斯防線可能會被由南斯拉夫南下的機械化部隊從側翼包圍,因此攻佔比托拉及奈斯托斯河谷對側翼包圍行動非常重要。
南斯拉夫軍事政變導致進攻計劃突然出現變數也為德國第12軍團帶來一系列問題,根據3月28日的第25號指令,第12軍團需重組,其摩托化部隊需要經尼什市進攻貝爾格萊德,由於距離進攻發起日(D日)只有9天,時間十分寶貴,每支到達之部隊均需要摩托化,4月5日晚上,各支進攻南斯拉夫或希臘的部隊均已集結完畢。
『玖』 二戰中義大利派多少兵力入侵希臘
當時准備了15.7萬人,其中准備入侵希臘的主要兵力共8個師約8.7萬人,163輛坦克、686門火炮和380架飛機,然後被希臘打跑了。
縱觀義大利的二戰史就是個搞笑史。
『拾』 二戰義大利攻擊哪些國家
按照時間順序:
1935年10月2日,墨索里尼發表演說,叫囂「堅決懲罰衣索比亞」。這實際上是義大利向衣索比亞的宣戰。10月3日清晨,義大利不宣而戰。義大利軍隊30萬人從厄利垂亞和意屬索馬里出發,兵分3路向衣索比亞發動大規模進攻,企圖一舉占據整個衣索比亞。 總共65萬義大利軍隊在飛機、坦克、毒氣和法西斯德國的武裝幫助下用了一年時間才佔領衣索比亞。1941年,裝備極差的衣索比亞游擊隊趕走數十萬義大利軍隊,衣索比亞重新獨立。這是二戰中德意日法西斯第一次被徹底趕出一個國家。
(飛機大炮打不過衣索比亞大刀長矛也就只有義大利了)
1939年4月7日,4萬名意大刮入侵部隊突然佔領阿爾巴尼亞的重要港口、機場,阿爾巴尼亞國王帶著剛出生的王子逃往希臘。
1940年6月10日,義大利正式向英法宣戰,6月21日超過24個義大利師分3路越過義大利接壤法國的邊界,他們向2個方向進攻,經阿爾卑斯山及沿地中海方向向尼斯進攻,義大利部隊對駐守在法國南部山區的法國軍隊有著六比一的絕對優勢,之後,義大利軍因在阿爾卑斯山上的寒冷天氣和阿爾卑斯防線及地中海區馬奇諾防線南部遇到頑強抵抗,他們只前進了5公哩及於里維埃拉停止前進。 超過24個義大利師付出大量死傷,大約5,000人,而對面的法國4個師只有40人死,84人傷,150人失蹤。
1940年08月05日義大利入侵英屬索馬里。東非十萬大軍被不足萬余英國人全殲。
1940年09月13日義大利入侵埃及。 北非以5敵1,卻全線崩潰。5000人的義大利軍隊遇到一個連的英軍設下的路障後就地繳械了。英軍長官通過電台詢問坦克手抓了多少個俘虜,得到的回答是1英畝軍官,9英畝士兵。
1940年10月28日義大利入侵希臘。義大利士兵卻一致地說我們沒法進攻, 因為希臘境內有芬蘭部隊(芬蘭軍人在蘇芬的冬季戰爭中把蘇聯人打的非常慘)。墨索里尼於是要求芬蘭從希臘撤軍,芬蘭調查後發現只有三名芬蘭士兵和三名軍官在希臘當志願兵, 於是回復墨索里尼說, 所謂的部隊只有六個志願者. 墨索里尼十分生氣, 發電報給芬蘭: 我指的正是這些人!
法國人還在意法邊境豎了路牌:希臘人,止步,這里已經是法國領土。
1941年4月11日義大利進攻南斯拉夫。
一名被南斯拉夫游擊隊俘虜的德軍軍官十分驚訝地問:「你們哪來的反坦克炮啊?」當游擊隊員告訴他是從他們的盟軍--義大利人手裡繳獲的後,他感慨不已:「唉!這些可愛的義大利人。」
1941年6月22日,跟隨德軍進攻蘇聯。
在1942年12月 蘇聯 義大利在頓河河畔遭到蘇軍攻擊,立刻放棄了所有裝備撤退。而在11月時遭受同樣攻擊且裝備落後的羅馬尼亞軍隊則堅持戰鬥了數天。
並且,10月時羅馬尼亞軍曾提出過趁蘇軍攻勢停頓時主動出擊的提案,但因為補給上的問題最終沒有實行。而義大利軍從來沒有提出過如此具有建設性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