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義大利對於中國的看法
從現實出發,義大利有非常多的中國人,可以說義大利人對中國人是不陌生的,但由於在海外中國人的局限性,比如說綜合素質不高,從事職業簡單,這都是因為移居海外的都是溫州,福建,青田,從事職業也非常單調,餐館,服裝工廠,服裝銷售業,咖啡吧,造成了義大利人對中國人的認識只局限於服裝和飲食上。
如果說比較喜歡中國什麼文化,那就是食文化,因為特殊的飲食習慣,對義大利人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B. 你知道外國人眼裡的中國人是怎麼樣的
中國人特徵1:不愛社交;中國人特徵2:愛扎堆;中國人特徵3:自尊心強 幽默感差;中國人特徵4:學習特別用功;中國人特徵5:中國人做飯技術好,中國菜做的很好吃。
C. 義大利人對中國人的態度如何
都很一般,中國人太吵太鬧,但對中國人手裡的錢很是青睞呢!
D. 中國人在外國人眼裡是什麼樣子的
中國人特徵1:不愛社交剛開學時,大家聊彼此的室友,Macarena說她有一個wierd中國室友,男生,從來不跟他們一起出來玩,每次叫他都不出來,總是一個人悶在寢室里,也不知道在幹嘛;冰箱里的東西都貼上自己名字,請別人不要動;一次她跟他遠遠的打招呼,他轉身就跑……大家都哈哈大笑,Juliette說:當然了,因為他是中國人嘛!我說:為什麼「因為他是中國人」?Juliette連忙解釋:Nancy,沒有冒犯你的意思,但是大多數中國人都很害羞,不愛玩,不是嗎?我不覺得語言和文化是阻礙我們「打成一片」的障礙,很多來自並不發達的國家,英語說得不如我們的同學都能融入的非常好,但很多即使在國外生活很多年的中國同學依然只跟自己國家的同學來往。當然,你可以說我們在海外人多啊,有硬體條件,如果是哈薩克來的想挑也沒得挑啊!我們都習慣遵從熟悉的程序,講熟悉的語言,吃熟悉的食物,交往有熟悉背景的人……但往往不由自主陷入熟悉的溫柔鄉,很難從中再邁出去體驗艱難,經歷不同,從而錯過外面的精彩。開學之初,學校組織的幾次party我都興致勃勃的參加了,後來覺得又吵又累就沒有再去。有一天在廚里見到Migual,我說很久沒見到你了!忙什麼那?誰知他一臉無辜的說:我不知道Nancy,是你忙吧?你很久都不跟我們hang out了。我這才意識到自己原來已經被他們聯合了!趕緊洗臉更衣加入他們下一個趴!進對酒吧就是選對圈子!我們中國人溝通感情的方式是一堆人圍坐一桌,借著好菜好酒聊天扯淡。但在西方文化里,亂哄哄的酒吧夜店是社交主流,不喝兩杯怎能敞開心扉呢!你老不出現又怎能在這個圈子裡混的臉熟呢?我一直有一個邏輯,就是不管你身在誰的地盤,一定要及時盡情享受這個地盤的文化,他們的美食,他們的娛樂。吃了30年中國菜,改吃1年英國炸薯條又怎樣?中國人特徵2:愛扎堆來英國之前,我聽過無數這樣的建議:中國學生為了提高語言水平要盡量不要跟中國人扎在一起,多跟其他國家同學往來。來了之後,特別能理解國人扎堆的原因。第一,情感上,離家數千里,面對一個嶄新的世界,熟悉的面孔和語言是最給力的安慰;第二,生活上,我們的生活習慣很大大大程度上與老外不同,他們喜歡的我們接受不了,我們願意做的事他們又不知所雲;第三,學習上,這就不僅僅是語言的差異了,我們需要面對的簡直是兩套天壤之別的系統,從小到大可能只有咱們國人沒有被鼓勵過「Critical Thinking」,不敢批判老師、專家、前人的理論,我們太習慣「接受」,但是這里所有的論文都要有你對大家著作的批判見解,seminar上討論的也盡是你的批判觀點,當然前提是能自圓其說;第四,文化上,我發現不管來自北美還是歐洲,南美還是非洲,其他人的文化都是相通的,除了我……比如聊起流行音樂,流行的藝術家,流行的街頭文化,甚至adventure,人家怎麼那麼多共鳴?說起潛水,我的經驗還是在巴厘島插著吸管被教練牽著游,我的墨西哥和德國室友紛紛亮出「潛水證」,互相比下潛的深度和海域,甚至還有人見過鯊魚。我有一個加拿大朋友在同時學習漢語和日語,雖然日語才學幾個月,比我的日語水平高出一大截(當然得承認,我學的日語6年沒用全都忘了)。他喜歡日本女孩子的程度不是一般強烈,我讓他對比中國、日本、韓國女生有什麼本質不同。他一針見血的說:日本女孩最懂禮貌,最會照顧自己的外表,最有女人味,相比中國韓國女孩也最;中國和韓國人都喜歡扎堆,如果交往一個中國女孩,還要跟她所有朋友有交集,「贏得」大家的好感,他覺得很麻煩。我總結,「扎堆現象」跟我們這一代人不夠,依賴心理強,再加上從小到大沒有兄弟姐妹總是需要找一個外人陪伴的原因有關,出去逛街、吃飯、東西甚至上廁所都必須找一個伴。但是其他國家的同學對於「我行我素」這件事看得很開,有伴就一起玩,沒有自己一樣無所謂。中國人特徵3:自尊心強 幽默感差以前,每當別人說起中國的不好,即使說的很客觀,很中立,我都立馬撲上去,辯個天翻地覆,你死我活。慢慢的,看的多了,經歷豐富了,就會感謝人家給你提出的問題和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唄!而且,公民社會本來就是開放給所有階級成員評論的,有理的贏,沒理的再去想想輸哪了。在反復不斷推理論證的過程中矛盾才能被發現和解決,社會才能進步。而且,越是大國越該有大國的胸懷,美國和英國的媒體幾乎每天都拿政客、名人開玩笑,左派分子一天到晚唱衰自己的國家快完蛋了,深陷困境,傷痕累累,但是人家照樣日不落,照樣拿著高工資還不用加班。希臘算是這次歐債危機最沒面子,地位最尷尬的國家了,班上好多希臘的同學,提起「歐債」都自己主動添油加醋說這有多丟臉,但說起長線又都充滿希望,覺得自己的國家一定會好起來。「卡恩性侵事件」和「貝盧斯科尼辭職」都是法國和義大利同學津津樂道的話題,我的法國室友告訴我,在法國很多女記者跟政客發生性關系來獲得跟政客的「親密關系」,贏得一手信息或者給自己「走進圈子」的機會,大家都覺得這很平常。貝盧斯科尼跟多少小姑娘上床是他老婆該管的事,只要他做好分內的事,保證國家經濟走向老百姓就不會對他指指點點。我很欣賞他們身上的大氣和「自我爆料」的幽默感,對自己國家的社會問題拿得起也放得下。當然,最最最核心的原因還是擁有足夠的自信,有自信玩笑才開得起。
E. 義大利人對中國人怎麼樣
不是很友好。在義大利法國中國人沒有不被被搶劫的。
F.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是什麼樣的呢
存在2個極端.一部分外國人認為中國人很富有,因為國人在國外消費大手大腳,而且全是現金交易.(可能和國人不喜歡用信用卡有關)另一部分外國人認為國人還在清朝......日本漫畫中常常出現的萬年辮子男就是有力證據.(而且很多阿3還以為中國人喜歡抽大煙). 還有一部分中國暴發戶,有錢卻沒有素質,大聲喧嘩,不遵守順序,隨地吐痰,亂圖亂畫.當然也有很文明的但是因為國外媒體對於那些不文明的中國人比較"關心"所以形象不是很好.不過我們中國人何必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使呢??難道面子這么重要嗎??還是學學老美 務實比什麼都好.
G. 西方人眼裡中國和中國人是什麼樣的
在西方人眼裡中國人是信奉龍(Dragon)的民族,在西方文化里dragon是邪惡的象徵所以信奉龍的中國人也是邪惡和殘暴的。這就是為什麼部分西方人對中國存在很強的敵意和偏見。
中國是個貧窮的國家(即使是香港和台灣的大部分人也都這樣認為),中國的國民沒有什麼國家榮譽感,長期被獨裁政府所奴役,腦筋頑固切喜歡走極端。這點主要歸功於滿清的200多年統治,偏偏是這最落後的200多年卻是西方人最熟知的中國歷史階段,即使是現在還有很多西方人戲稱中國人還是留著辮子的人~~~~~
中國人是聰敏的人,擁有很強的個人能力,但是卻缺乏團隊協調能力。(這點比較准確)在很多西方大學里,西方人不願意與中國留學生學一本專業,因為中國留學生的成績總是在同專業內名列前茅。
在政治立場上,大部分西方人對中國懷有敵意。因為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在西方人的眼中是繼蘇聯之後的又一個對西方世界充滿敵意的武力專制國家。
不過以上大部分都是誤解,大部分到過中國的西方人多多少少都會在對中國的認識上有所改觀。
H. 義大利對中國人友好嗎
義大利人的性格
義大利國土狹長,象一隻長靴。北面與奧地利、瑞士、法國、克羅埃西亞相接壤,南面跨海遙望非洲大陸。在歷史上,義大利北部曾被奧地利、瑞士、法國等多次佔領,而義大利南部則深受西班牙和阿拉伯文化的影響,歷史背景迥然不同。1861年義大利實現了全土統一。在此之前,各地分裂為大小不一的獨立都市國家。
短短的100多年無法改變各個地方的文化特色。不僅南北之間差異懸殊,各個地區都保持著自己獨特的習慣、傳統、歷史、飲食文化、語言、及風土人情。因此當地人的性格與氣質也是五花八門。
同處一國之內,地方風情如此千差萬別,這樣的國家是很罕見的。而義大利人又特別以自己家鄉為榮。有一句話說∶「每一條街上的教會鍾聲都值得珍愛。」這句話里透出了對自己家鄉的深情,也表現了與他鄉之間展開的強烈的競爭意識。這從每次足球場上發出的喝倒彩,以及鬧出人命的斗毆中也能看出來。
「沒有愛情,生活則不可想像」——開朗的南方人
正像上面說的那樣,初次與一個義大利人見面,了解他是哪裡人,了解他的生活背景是相當重要的。不僅對於我們外國人來說是這樣,義大利人之間也認為知道對方是哪裡人,是交往時至關重要的因素。
首先從外表上來看,一般來講,身材高大、皮膚略呈金色、棕色頭發、藍眼睛的人大多是義大利北方人。越往南去人們的個子就越發矮小,肌膚、頭發、眼睛的顏色卻越來越深。我們心目中的豪爽、典型的義大利人其實是義大利南方人。--論壇上哪位能考證一下 托蒂
他們性格開朗、快樂乃至於喋喋不休;他們總是把工作放在其次,最熱衷於喝酒、聚餐、歌舞與戀愛……質朴而熱忱地歡度著人生。對這些南方人來說,如果沒有愛情,生活簡直就不可想像。
這些男人能說會道,常常洋洋自得地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過反過來說,他們內心浪漫、一往情深。正因為如此,一旦他們移情別戀,結局令人難以預料,這一點可要多加註意。他們重視傳統風俗,如果你當了他的新娘,他們會在街心廣場邀上兩、三百人擺上兩天兩夜的婚宴。真是一個「教父」的國度。結婚竟然能成為盛大的節日。
南方義大利人表面上嘻嘻哈哈、不拘小節、令人容易墜入情網,可事實上他們也有深沉和細膩的一面。他們重視與家族之間的感情,即使雙方同是義大利人,也會因此感到困難重重。只談戀愛還沒有關系,如果想結良緣,沒有家族之間的充分交流與默契,結婚是難於上青天的。
與此相反,不少北方的義大利人追求上進、野心勃勃,工作勤奮而努力向上。他們不像南方人那樣盡情玩樂、沒有節制,待人也有分寸,比較城市化。北方的職業女性多數抱有男女平等的思想。
米蘭與上海一樣,象一個大熔爐,容納著為了工作而來自各地的義大利人。來自南方的移民到了第二代就變得「北方化」。在米蘭常常還能遇到一些父母親分別出生於南方和北方的「混血兒」。
同是義大利人,卻由於出生地區的不同而導致外表、氣質大相徑庭。這一點實在是既不可思議,又令人趣味盎然。
I. 中國人在外國人眼中的地位
一名德國朋友日前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說他看到一個名為「睡覺的中國人」的網站,裡面有很多中國人打瞌睡的照片。一聽他這么說,記者心裡就犯嘀咕,以為是專門揭批中國人惡習的「反華」網站。不過當記者上網看到這些照片時,卻發現不是這么回事。
這些照片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照片中的人從穿著和隨身物品來看,大多屬於城市中的草根階層。在10張被評為最佳的照片中,有一張是一個小販模樣的年輕人在三輪拖車上安然睡著了。還有兩人,看來沒找到其他地方,一個坐在石凳上睡,一個則在兩個石凳上架空睡。
再看看這名叫本恩德的攝影師的自我介紹,說得也很誠懇。本恩德來自德國北部小城萊恩格,2002年前後被派到北京工作,之後又去了上海。有一天,他在上海看見一個人躺在商業街外面的街沿上睡覺,睡得很香。這讓他很奇怪,因為這種現象在西方很少見。從此,他開始留意在公眾場所睡覺的中國人。他認為,現在全世界都在說「中國龍覺醒」、中國發展如何迅速,並且世界甚至開始對中國的崛起速度出現一些恐慌,他希望通過「中國人在睡覺」這一違背主流的發現讓世人看看中國人的平和,中國人比西方人更靈活,更有適應能力。
《環球時報》記者看到,雖然這個網站建立不足一年,但點擊率已經超過71.9萬次,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在上面留言,來自德國、英國等世界各地的媒體還引用了他的照片。照片也引起德國華人的議論。一名叫「玉兔」的網友在「德國熱線」論壇上寫道,透過這些照片看到的是生活的艱辛,誰都想有舒適的睡眠條件,可是照片上的許多人為了生活,不得不選擇這種睡覺方式。還有的華人網友說:「中國人太辛苦了!這些照片讓德國人看到了中國社會的真實一面。」
sleepingchinese,德國攝影師貝爾恩德·哈格曼(BerndHagemann)創辦的一個網站,從名字就能看出網站的主要內容:睡覺的中國人。網站收集的都是一些中國人的睡覺姿勢的照片,照片總共分為四類:New(最新的)、Hardsleepers(硬睡族)、Softsleepers(軟睡族)、Groupsleepers(群睡族)。而且還可以還列出了得分最高的十張照片、最新的十張照片、和瀏覽最多的十張照片。Bernd定期上傳最新的中國睡姿照片,和來自世界各地的看客們交流。
Bernd來自德國北部一個寧靜的小城萊姆葛(Lemgo),他一直嚮往外面的世界。2002年前後,他被派到北京工作,不久又去了上海。從此,在上海和北京的人潮人海中,他懷揣著小小的相機,記錄所有那些與他的故鄉完全不同的社會中發生的人和事。他在德國人的圈子裡沒有太大的名氣,但當他離開中國之後,他卻變成了一個世界性的話題。六年裡,他用相機記錄了在各種千奇百怪的情況下安然入睡的中國人的面孔。在報攤亭里睡,在公園假山上睡,在電腦前睡,在路邊撿塊石頭當座位睡,在外灘以陸家嘴為背景靠著石欄睡,在建築工地的磚頭上睡,在肉鋪上陪著豬肉睡,在菜市裡就著南瓜當枕頭睡......似乎在此之前還沒有人想到這樣來「看」中國人。 http://www.ce.cn/cysc/fdc/fc/200906/25/t20090625_19334263.shtml
J.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人是什麼樣的
從我在美國生活過一段的角度來看,外國人對待中國還是挺友好的,當個各國對待角度也不同
1:歐洲人,由於歐洲日益衰落,所以他們的民族觀比較強,所以相對比較排外一些,因為他們要通過傲慢來維護自己的民族,他們不願接受自己的衰落,但同時他們相對尊敬日本人,在坐公交時黃種人給老人讓位他會用日語說ありがと(謝謝),說明這與我們的個人素質有關而不是因為膚色。
2:東南亞,由於近一段時間南海問題,導致中國與多國的矛盾比較沖突,當他們知道你是中國人時會很排斥你,這是由於政治原因而非素質。
3:日本,由於中國與日本矛盾較多,而且日本也同樣是一個名族觀念很強的國家,他們都比較排斥外國人,不僅僅是因為你是中國人,說明這中間夾雜政治和你是外國人的因素。
4:美國,美國是世界的中心,在美國你可以看到各種膚色的人,他們對待中國人,沒有什麼歧視,而且畢竟美國這個國家並不是那麼好去,所以他並不煩你,但之所以有人討厭中國是因為無法忍受中國人的壞習慣,在美國不像在日本沒有那麼多規矩,人活著很隨意,但是你也不能亂丟垃圾隨地吐痰吧,我在美國住酒店時,一個花瓶上用中文寫著請不要把垃圾丟進花瓶中去,當時我看完很難受,而且他用的是簡體中文而非繁體,說明大陸人比較喜歡不講禮貌。
總體上說外國人還是對中國人蠻好的,出國時你要入鄉隨俗,不要把壞習慣帶出去,即使我剛說的政治因素也是少數的,在日本你要是既會說日語還會說英語,你在日本泡妞都很隨意。
以上我說的的都是幾個代表性國家,以上純屬個人觀點,非喜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