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巴黎和會上義大利獲得了什麼

巴黎和會上義大利獲得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12 07:35:14

㈠ 巴黎和會上各大國的意圖分別是什麼反映出巴黎和會的實質是什麼

英國想要維持世界霸權地位.法國要奪回歐洲霸權.美國總統威兒遜帶著他的"十四點和平計劃"想要奪取世界霸權.義大利想要土地.日本關注亞太事務,關注它在中國的利益,不插手歐洲事務,被稱為"沉默小夥伴".結果英國法國日本達成目的,義大利沒有達到目的,在和會結束前離開,美國失敗.巴黎和會策劃反蘇.巴黎和會的性質是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確立國際秩序,劃分勢力范圍,並且體現反對社會主義國家的一次會議.

㈡ 義大利參加巴黎和會的目的是什麼

義大利的打算是獨霸亞得里亞海,把過去屬於奧匈帝國的一部分領土和戰時英法意俄瓜分土耳其密約中所允諾給義大利的領土,並入自己的版圖,還要進占巴爾干,首先是阜姆港。它在和會上雖然也躋身於強國之列,畢竟實力不夠,力難從心,義大利派遣了以總是奧蘭多為首的代表團參加巴黎和會。

㈢ 義大利在一戰中得到了什麼什麼好處。

樓主好,與您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看一下義大利在一戰中的立場
一戰中,義大利是歐洲大國中最弱的一個,它必須與交戰各方討價還價,和其它帝國主義國家一樣,義大利也積極對外殖民擴張,但由於本身力量的薄弱,其擴張企圖只能利用大國爭霸來實現,這就註定了義大利外交政策的動搖不定,誰對它爭霸擴張有利,它就靠向誰。以便在捲入沖突時獲得可能的、最好的待遇。說白了它就是一個投機主義者。
實際中,它也確實在倒向同盟國還是倒向協約國的選擇中搖擺不定。一戰前義大利是三國同盟的一員,但它跟英、法、俄有更多的共同利益,比如,義大利漫長的海岸線經不起英國強大海軍的攻擊,跟英國開戰對它沒有好處,比如法國給義大利優惠條件的貸款,緩解了它的財政困難,俄國則與默許義大利在北非的擴張,換來了義大利對俄國在黑海海峽擴張的理解。
第三,一戰爆發後,同盟國和協約國都拉攏義大利,都不想讓義大利倒向對方,協約國滿足了義大利的全部要求,特別是答應給義大利的土地比德國許諾給義大利的土地多一倍,加上英國還借給義大利一大筆債款,義大利也看到英法擋住德國最初的進攻後,認定德國與奧匈無法贏得戰爭,而義大利同奧匈又有邊界糾紛,於是,1915年5月,義大利向奧匈帝國宣戰,正式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
戰後,義大利作為戰勝國參加了巴黎和會,卻沒有想到,作為弱國,它的利益被最小化了,當初協約國許諾給它的土地,竟然成了一紙空文。他當時的地位遠不如土耳其,羅馬尼亞,塞爾維亞等國。而從巴黎和會的分贓結果來看義大利得到的也是符合他當時的國力地位的結果。塞爾維亞消滅了幾十萬奧匈軍隊才變成南斯拉夫。義大利?分你個南蒂羅爾就夠給面子了!
可是義大利自己不這么看,它認為協約國欺騙了它,正所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但它沒有辦法,誰讓它實力弱小了,雖有不滿,但也只能打落門牙和血吞。而也正是由於對英法違反承諾心懷怨恨,這才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義大利倒向了德國一方.
以上,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㈣ 義大利通過《凡爾賽和約》和《倫敦條約》分得了多少土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義大利雖然也以四大戰勝國之一,出席巴黎和會,但在《凡爾賽和約》中,《倫敦條約》對義大利所作的許諾並未兌現。義大利僅僅分得1.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㈤ 巴黎和會上各國的目的分別是什麼

美國: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和平計劃」,企圖獲取戰後世界領導權。英國:實行「勢力均衡」政策,維護龐大的殖民帝國法國:最大限度削弱德國,重建歐洲大陸霸權,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義大利:擴大領土日本:企圖使它戰時從德國手裡獲取的權益合法化。

㈥ 簡述巴黎和會

1946年巴黎和會,1943年9月3日義大利戰敗,簽署了由英、美起草的具有純軍事性質的停戰協定。1944年秋至翌年初,羅、芬、保、匈等希特勒附庸國崩潰,相繼簽署由蘇聯起草的停戰協定,其中除軍事條款外,尚有政治、經濟、邊界和賠款條款。

㈦ 巴黎和會義大利獲得什麼好處了都

義大利原來有領土要求,但是巴黎和會沒有滿足義大利的慾望,所以奧蘭多中途退出了和會。
奧蘭多,維托里·埃馬努埃萊 (1860——1952) 義大利首相。生於巴勒莫,在該地任法律教授,1916年進入政府任司法部長。1917年10月,在卡波雷托戰役失敗而導致危機時任首相。他的政府提高了義大利的士氣,1年後,在維托里奧威尼托的最後勝利中結束。奧蘭多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是「四巨頭」之一,但不久就和伍德羅·威爾遜發生意見分歧,威爾遜拒絕奧蘭多的領土要求,認為這不合「民族自決」的原則,這樣使義大利失去了期望得到的賠償,加上沒有平息社會動亂的任何補救辦法,使奧蘭多在政治上黯然失色。由於他易激動的西西里人性格,無論在巴黎還是在羅馬都受到嘲弄。他在1919年6月20日辭職。

㈧ 巴黎和會的結果

簽定了不平等的《凡爾賽和約》。
一、總覽
《凡爾賽條約》(法文:Traité de Versailles)共分15部分,440條。根據條約規定,德國損失了13.5%的領土,12.0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德屬新幾內亞),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佔領,東岸50千米內為不設防區。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只準保留陸軍10萬人。禁止德國擁有空軍、坦克和潛艇,海軍力量受到嚴格限制。
二、疆界的決定
· 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戰時,就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法國,恢復法國在普法戰爭前的疆界。
北石勒蘇益格經過公投,回歸丹麥。
承認波蘭獨立,並給予波蘭海岸線。把原屬波蘭的領土歸還,包括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東上西里西亞予捷克斯洛伐克。
但澤由國際聯盟管理,稱為但澤自由市。
割讓尤本及薩爾梅迪給比利時;克萊佩達地區給立陶宛(1923年)。
薩爾煤礦區由法國代管15年,然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
· 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永遠不得與它合並。
義大利取得伊斯達尼亞和提洛爾
承認盧森堡的獨立。
歸還在山東的權益給中國;但後來因為二十一條的關系,則轉交到日本。這觸發了五四運動,拒簽《凡爾賽和約》。中國於1919年宣布與德國的戰事結束,並於1921年與德國另簽和約。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分配。
此外,還與其他戰敗國簽定了其他不平等條約。

㈨ 巴黎和會上解決了哪些問題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協約國)和戰敗國(同盟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的和平會議。共27國參加,蘇俄未被邀請。會議標榜通過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實際上是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義大利帝國主義戰勝國分配戰爭贓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劃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的會議。
一戰中,各戰勝國損失很大,所以戰勝後要對戰敗國進行懲罰,從而自己撈到利益。所以對德國(主要的),保加利亞、奧匈、奧斯曼帝國進行處置,瓜分他們的殖民地,領土等。同時,會議密謀遏制 蘇聯 ,決定對蘇俄實行經濟封鎖。籌組國際聯盟來反對列寧創建的共產國際 。會後形成的凡爾賽體系暫時維系了世界的和平,使得各國有個穩定的發展時間。

㈩ 關於「巴黎和會」

英國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目標:讓歐洲大陸強國互相牽制,或反對過分削弱德國。

英國在一戰之前是世界號稱日不落帝國,是世界最大的殖民國家(正因此英語才那麼普及啊),並且是世界的霸主,但是一戰嚴重削弱了英國的實力,一戰之後,它的歐洲霸權和世界霸權受到法國和美國的覬覦,這使得英國同美法有了很大矛盾.
當時,法國和美國聯合反對英國,而在處置戰敗國問題上英國有自己的主張.
那時英國在歐洲大陸推行實力均衡政策,是在極力維護其在歐洲及整個世界的霸權.

《凡爾賽和約》是否實現了英國的主要目標?
請舉和約中得分一條內容說明。
以凡爾賽和約為基礎的凡爾賽體系,對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產生了什麼重要影響?

基本實現了.
如讓德國擁有一定數量的軍隊;基本保證了德國領土的完整;沒有規定德國的賠款總額;只讓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等.
影響:緩和了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的關系,為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國際環境.

《凡爾賽條約》或《凡爾賽和約》,全稱《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 (協約國)對戰敗國 (同盟國)的和約。協約國和同盟國於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經過巴黎和會長達6個月的談判後,於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爾賽宮簽署條約,標志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得到國際聯盟的承認後,於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 《凡爾賽條約》的主要目的是懲罰和削弱德國。中國在五四運動後,沒有簽署凡爾賽條約,但與德國另簽訂和約。美國則因其國會表決多數反對,所以也不簽凡爾賽條約。

閱讀全文

與巴黎和會上義大利獲得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數字化怎麼講中國歷史 瀏覽:698
中國疫情冠狀肺炎多少例 瀏覽:394
為什麼義大利是鼠疫傳播途徑有哪些 瀏覽:872
印尼首都到巴厘島多少公里 瀏覽:685
委內瑞拉為什麼要援助義大利 瀏覽:539
伊朗為什麼向美國投導彈 瀏覽:384
印度小金剛菩提子如何盤玩 瀏覽:996
印尼緊急避孕葯怎麼吃 瀏覽:842
百度8月1日印尼新增多少例 瀏覽:187
中國電信20m寬頻多少錢 瀏覽:549
中國部隊有多少萬軍人 瀏覽:469
越南四駕馬車權力分別是什麼 瀏覽:401
南寧到越南怎麼搜索火車票 瀏覽:189
與英國算賬怎麼算 瀏覽:42
印度的中文叫什麼 瀏覽:724
美國名字和英國名字怎麼區分 瀏覽:24
義大利語和俄語哪個好 瀏覽:444
伊朗女人抽什麼香煙 瀏覽:367
印度希愛力和希愛力選哪個 瀏覽:645
韓國泡菜有多少是中國泡菜 瀏覽: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