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義大利的狂歡節是哪天
義大利最著名的狂歡節是威尼斯狂歡節,是歐洲四大狂歡節之一,時間從2月初到3月初之間到來的四旬齋的前一天開始,延續大約兩周時間。
② 全球四大最High狂歡節都有哪些
人類為什麼需要節日?說通俗點,就是找個理由玩一把,並且還是瘋狂地玩一把。在狂歡節上,所有女孩都渴望成為桑巴舞表演的皇後;熱愛面具的人為了這3天歡樂,做了362天的准備;小鎮的農民們為了歡樂,把自己的房子打扮的「花枝招展」娛人娛己……他們熱情狂放,情緒高漲,目的很單純。就是要快樂,簡單而瘋狂的快樂。所以,就以節日的名義,來個全球大派對,讓我們把狂歡High到頂點!
巴西·里約熱內盧
巴西人的瘋狂事
巴西狂歡節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狂歡節」。每年在復活節的前47天舉行,也就是在二月的中旬或下旬,為期三天。里約熱內盧的狂歡節有四個「世界之最」:參加桑巴舞大賽演員人數最多,服裝最華麗,持續時間最長,場面最壯觀。
平等,讓狂歡節具有生命力
巴西狂歡節最早是從里約熱內盧開始的,始於19世紀中葉。起初規模不大,僅限於貴族的室內化妝舞會。參加者戴著從巴黎購買來的面具,盡情歡樂。1852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樂隊走上了街頭,將狂歡節從室內帶入了室外。
沒有膚色之分,沒有財富之別,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達到不分彼此的境界。這種「接地氣」的做法,使巴西狂歡節能夠不斷發展壯大,規模越來越龐大。這也是巴西狂歡節吸引遊人之處,許多遊人專程趕來參加,就是被這平等的雨露所感動。
為了讓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有一個固定的場所。1983年,巴西著名工程師奧斯卡·涅梅耶爾親自操刀設計,6萬名建設者齊心協力,僅用了117天,就建成了一座能容納數萬觀眾的桑巴舞賽場。巴西里約熱內盧狂歡節開幕當天,里約熱內盧市市長將親手將城門的金鑰匙交給被稱作「莫莫王」的「狂歡節國王」,由此拉開狂歡節的序幕。在長達一周的狂歡節中,里約熱內盧城將由「狂歡節國王」「統治」,全體市民將按照自己的方式盡情狂歡。「莫莫王」的責任就是帶領民眾盡情跳舞,盡情享樂,民眾越「嗨皮」,市長就越稱職。
快樂,讓煩惱無處藏身
在狂歡節的遊行隊伍里,人們從白天跳到黑夜,不知疲倦。白天烈日炎炎,人人臉上淌著汗水,但汗水沖不去臉上的笑容。快樂就像接力賽,你傳我,我傳他,人人都被快樂所俘虜,所有煩惱被拋到了九霄雲外,所有不滿被情緒宣洩殆盡,人們將自己的想像力發揮到極致,可以把自己打扮成任何你想成為的樣子,沒有人會笑話你的千奇百怪非主流。而「非主流」則是狂歡節的「主流」,有的參與者以走極端的奇裝異服來吸引大眾眼球,比如,在赤裸的身體上塗滿了巴西國旗的黃綠顏色等。
更為美妙的是,巴西狂歡節是「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你看看那站在彩車頂部的歌手,唱得是多麼忘情;桑巴舞小姐的舞姿,又是多麼得曼妙婀娜;還有那體重超過130多公斤的「莫莫王」,跳起來的樣子詼諧滑稽,讓人開心,「狂歡後」、「狂歡公主」則都是經過評選而出的桑巴能手。
女人,讓狂歡節活色生香
巴西女人性感嫵媚、開放野性。前挺後撅,細腰粗腿的身材極能調動男人腎上腺激素分泌。如果要見識巴西女人,除了里約熱內盧的海灘,還有一處就是狂歡節。如果說海灘上的女人是洗盡鉛華的天然美,那麼,狂歡節上的女人則是極盡脂粉的華麗。
在狂歡節遊行的桑巴舞彩車上,擁有魔鬼身材和天使面孔的桑巴舞模特、舞者,或赤裸上陣,或只穿比基尼。她們頭戴色彩斑斕的羽毛,面戴珠光寶氣的面具。男人們則是「護花使者」,穿著由無數箔片鑲成的衣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有的男人也趁此過一把當女人的癮。這就是出現在狂歡節中的「易裝癖」。在起舞的隊伍中時常可見化著濃妝,穿著暴露女性裝束的男人們,跳著熱辣的勁舞,顛倒眾生。
貼士:
時間:每年的2月中旬或下旬,舉行三天。
簽證:巴西簽證分上海和北京兩個領區,上海受理上海、浙江、江蘇居民的簽證申請,其他的都屬於北京領區。
交通:乘飛機抵達里約熱內盧後,即可前往裡約熱內盧桑巴大道,這里有整個狂歡節最重要的節目——桑巴舞表演。
注意事項:
大部分的街頭表演是不需要買票的,但狂歡節最後的花車大遊行的票則需要早早向旅行社購買,特別是便宜的票,非常搶手。
在狂歡節期間要時刻注意安全。
瑞士·巴塞爾
低調瑞士人的高調視覺盛宴
瑞士的狂歡節雖然無法與里約熱內盧相比,但一定會讓那些認為瑞士人保守的人們大跌眼鏡。2012年的2月,我就在巴塞爾受到了這樣的「驚嚇」,且興奮不已。狂歡節期間,參與者們誇張地妝扮,盡情地享受,可謂瘋狂至極。
搶位,從凌晨三點開始
巴塞爾的Fasnacht是從2月27日凌晨四點開始的。我為了感受一下這異國他鄉的節日氣氛,凌晨三點就出發了,天還是黑黑的,人們已經開始如潮水般湧向巴塞爾著名的馬克特廣場(Marktplatz)。小小的廣場其實就兩條大街,里三層外三層的人們站滿了街道兩旁,迎接著鍾聲的到來,有強壯的男人、有年邁的老人和婦女兒童。有的小孩早早地爬上了路邊的廣告牌,生怕別人佔領寶地。從萊茵河橋的那頭,三三兩兩迎面而來,他們穿著各色的節日服飾,蹦蹦跳跳或走走停停,不時有小夥伴還不小心撒的滿地糖果,大家挑戰著體力,更是挑戰著冬日的寒冷。
凌晨四點,教堂的鍾聲響起的一刻,市中心的所有街燈都瞬間熄滅,音樂聲即刻傳來,剎那間遊行就開始了。此時,人們頭戴誇張猙獰的面具,身著彩服木鞋,伴著此起彼伏的鼓點、短笛聲,有序穿行在巴塞爾中心的大街小巷,一盞盞燈籠猶如螢火蟲般在黑暗中飛行,場景十分壯觀美妙,由此拉開了Fasnacht的序幕。
這種日子,拼得就是創意
更盛大的遊行在2月27日和2月29日下午,它是由眾多企業、民間團體、學校等官方隊伍組成的遊行,每個方陣或演奏短笛、長笛,或敲打別具特色的巴塞爾鼓,將節日氣氛引向一個又一個高潮。樂隊方陣的組織十分有序,都是由引導先鋒和吹笛者,或指揮和鼓手組成。2月28日下午則是孩子們的狂歡遊行日,屆時你會看到超多可愛的小精靈,宛如童話世界。
我已經參加過數次瑞士狂歡節,2012年的巴塞爾狂歡節是參加人數最多、氣氛最熱烈火爆的一次。從下午一點交通戒嚴開始,巴塞爾的主要街道就已經被擠得水泄不通了,共有484個團體11400個會員參加了2012巴塞爾狂歡節的遊行表演,其規模盛大空前。
濃重的政治時事色彩是巴塞爾狂歡節的最大特色,或嘲諷或警示或恐懼,每個遊行方陣從主題創意到造型服飾都是費盡心機,無形之中能感覺到這也是一種較量,大家比的就是誰更有創意。
貼士:
時間:每年2月末或3月初
簽證:在北京瑞士駐華大使館,瑞士駐上海、廣州、香港總領事館接受辦理個人旅遊簽證。
購票注意事項:
瑞士通票:憑借瑞士通票游遍整個瑞士。瑞士通票分為幾種,分別可以在4天、8天、15天、22天或一個月內重復使用。該通票在著名的游覽線路以及瑞士37座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有效,持有者在山巔游覽和其他服務中還能享受到許多驚喜折扣。優惠方式: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遊客一起旅行,每個人都將享受15%的優惠折扣。
瑞士青年票:不滿26歲的青年在購買瑞士青年票時可以獲得原票價25%的優惠。青年票持有者可享受與瑞士通票持有者相同的優惠,不過,在購買時,瑞士青年票不再同時享受經濟型通票的折扣,而且這種票不是機動通票。
菲律賓·盧克班
可以吃到肚子里的房子
盧克班是一個小鎮,因此坐完大巴以後,到達Luceanna汽車站,還需要坐Jeepney去到盧克班,最後換乘三輪車到鎮中心。盧克班狂歡節是菲律賓第一大狂歡節,因此,從汽車站到鎮中心一路水泄不通,沿路有很多人都是攜老帶小一家子來參加狂歡節,人們甚至因為Jeepney太擠而坐上了車頂。
Pahiyas Festival打扮房子
Pahiyas Festival意為「打扮房子」的意思,是盧克班這個小鎮一年一度的重頭戲,在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舉行。每家每戶都會用農作物裝飾自己的屋子甚至是車,准備期長達一個月!在當地,他們稱這些房子為「可以吃的房子」。節後,他們將會評出一個裝飾大獎,在當地,這可是一項至高無上的光榮!
進入豐收節的范圍,街道上就開始掛滿了彩旗。菲律賓人熱情、率性的民族性格在這種狂歡節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我們剛進入鎮內沒多久,就看到有一隊人在路中間開始載歌載舞,還試圖將其他遊人也拽入他們的隊伍中。最後,我也成為了他們的一員,在狹窄的小路間圍起來,手搭著前一位的肩膀跟著節奏跳起了舞。
假如你沒有親眼看到這些裝飾過的樓房,你是無法認識到菲律賓人對於這個節日的狂熱和喜愛。置身於盧克班現場,我彷彿到了童話世界中,看到一幢幢的糖果屋。除了將顏色鮮艷的蔬果串在一起掛在外牆上,他們還會將稻草或者某些植物的須藤重新染色。我最喜歡的一間房子,正是一棟高兩層,外牆完全布滿染成彩色的稻草的門簾,漂亮極了。一些更有心思的主人,甚至會裝飾一個用蔬果搭成的神龕!
盛裝下的帥哥靚妹大遊行
真正的狂歡高潮在下午時分到來,四面八方的人都匯集到盧克班內,這個原本擁堵的小鎮就更加水泄不通。盛大的遊行也是狂歡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排在最前面的是一輛輛蔬果、竹子搭成的花轎,每個花轎裡面坐著公主、王子打扮得五六歲小朋友,估計是每個村莊派出來的花童。接下來的隊伍就更有看頭了,小城每年在本地選出十對俊男靚女,在豐收節上盛裝打扮,令人驚奇的是,他們的衣服用的都是自然的材質,菠蘿的纖維,孔雀的羽毛,都是傳統服裝的樣式,每對的風格各不相同。他們身上的「禮服」無論是手工、裁剪都非常精緻,色彩搭配艷麗又搶眼,如不細看,也不知道竟然是用這么環保的材料造成的。
他們行進的表演中,步伐款款,亦步亦停,很開心地和周圍的觀眾一一合影。炎炎夏日,美女旁的男子很紳士地為其打著一把小小的陽傘,遠遠望去,彷彿一幅王子公主的景象,令狂歡節更具童話色彩。
貼士:
時間:每年5月的第二個周日。
交通:盧克班距離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約120公里,可乘大巴或包車前往。
注意事項:
1.盧克班豐收節期間太陽照射,一定要做好防曬准備,買一頂當地的大草帽不失為明智的選擇。
2.豐收節名聲在外,如果選擇在當地住宿一定要提前預定,如果當日返回一定要做好瘋狂大堵車的心理准備。
3.豐收節期間市場上有很多好玩的小東西,要多准備一些零錢。
義大利·威尼斯狂歡節
面具詭異,內心奔放
膚色不同、語言各異的人們穿小巷,過小橋,從四面八方匯集到舉世聞名的威尼斯聖馬可廣場,一年一度的「水城」狂歡節正在這里達到高潮。只見人們戴著各式各樣詭異的面具,穿上義大利傳統華麗服飾,這里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化裝舞會。
人們戴著詭異的面具,威尼斯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化裝舞會
威尼斯狂歡節和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是世界上最隆重的狂歡節,每年2月舉行。
人們從四面八方匯集到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戴著各式各樣詭異的面具,穿上義大利傳統華麗服飾。不少人從頭到腳全副武裝,有的扮成17世紀的貴族,有的扮成電影中的角色,有的扮成卡通人物,有的扮成神話故事裡的魔鬼,有的扮成小丑……他們非常樂意與遊客合影,並任由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師「擺布」。
在外人看來他們很神秘,一般都不開口講話,你只能看到他們未被遮住的眼睛,連真實性別都難以分辨。在面具的後面我稱之為「三不分」:不分地位尊卑,小人物藉助面具代表的權威把自己裝扮成大人物,有身份的人也可打扮成小丑,權貴和窮人融合在一起,互相尊敬地打著招呼。人們這種娛己娛人的游戲要持續10多天後,便摘下面具,恢復本來面目,重新回歸自我。
威尼斯大街小巷有數不清的面具店,華麗得令人眼花繚亂
威尼斯大街小巷有數不清的面具店,有臉譜的,有隻戴在眼上的,更有簡單到直接畫在臉上,它們共同的特點是誇張、華麗、精緻、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
平時,威尼斯總是遊人如織,街道狹窄得似乎不能容納得下這么多人。但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還是源源不斷地來到這里。一到狂歡節期間遊人更會成倍地增長,尤其是狂歡節的周末。 但來到這里的人們都會禮貌而有序,我沒看到人擠人,更沒看到有人吵架。威尼斯本就是一個千變萬化、充滿魔力的城市,在這里過狂歡節就好像是親自去揭開她神秘的面紗,其獨特和美妙之處超乎想像。
據介紹,威尼斯狂歡節起源於歐洲古代的神農節,是當今世界上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狂歡節之一,是威尼斯象徵性的節日。狂歡節通常是基督教四旬齋前飲宴和狂歡的節日。一年一度的歡慶活動從2月初到3月初之間,大約兩周時間。
如果你錯過了狂歡節,就不要再錯過貢多拉節
威尼斯最具有代表性的節日有兩個。一個是威尼斯狂歡節,另一個是貢多拉節。如果不參加狂歡節的話,那麼最好參加貢多拉節。
貢多拉節是在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當天,威尼斯所有最具特色的慶典用船和形形色色的貢多拉,全都會行駛在大運河上,與會者都會穿著正式古裝,這是繼狂歡節後最受當地人喜愛的傳統節日。舉行傳統的貢多拉劃船比賽和盛大的「雷戈塔·斯托里卡」祭禮,這令人依稀感受到從前以「亞得里亞海女王」馳名的威尼斯的風采。
③ 義大利有什麼狂歡節
威尼斯假面狂歡節,橘子狂歡節,光雕狂歡節等等。
威尼斯狂歡節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的華麗服飾。這一傳統可追述到1700年前。權貴和窮人可以通過面具融合在一起。在面具的後面,社會差異暫時被消除。富人變成了窮人,而窮人成了富人。他們互相尊敬地打著招呼。 在面具後面,年齡差異被消除,老人變年輕了,年輕人一下子老成持重起來。年輕人和小人物藉助面具代表的權威把自己裝扮成大人物。而老人極力將自己裝扮得很年輕,甚至越無知越愚蠢越好,男人可以變成女人,女人也可以變成男人。
橘子狂歡節。義大利北部小鎮伊夫雷亞有更奇特的節目——「橘子大戰」。伊夫雷亞2007年為期3天的「橘子大戰」共消耗掉100萬只橘子。為了防止觀眾遭殃,狂歡節期間,街道周圍的店鋪屋頂都會罩上漁網,以免從天而降的「橘子雨」砸傷觀看者。根據義大利的傳統,人們相互扔橙子可以把一年的壞運氣和煩惱都扔掉。好在馬車上的人戴了專門防護的面具,否則後果難料。整個廣場變成了歡樂的海洋,同時無數「無辜」的橙子也粉身碎骨,葬身在橙子大戰中。
光雕狂歡節。用彩燈勾勒出的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的一大勝景——聖馬克大教堂,是一個高近30米,寬25米,佔地面積達550平方米的單板光雕作品。「教堂」圓形頂部宛如美麗的藍寶石,十餘根立柱支撐起教堂主體,遊人在立柱之間穿梭,進出有序。五光十色的燈光將這幅單板光雕作品所表現的景緻變活了:近處是靜靜流淌著的河水,河上架著小橋,橋上行人不斷,橋下流水潺潺,還有一對情侶在河上泛舟、充滿柔情蜜意。
④ 狂歡節是哪個國家的節日
狂歡節是歐美各國的傳統節日。它起源於古羅馬的農神節,發展於中世紀,盛行於當代。狂歡節的節期,各國不一,有的開始於元旦,有的開始於聖誕節或其他日子。但多數國家在二三月間氣候宜人之時舉行。義大利的海濱城市維亞雷焦是舉世聞名的狂歡勝地之一。拉丁美洲是世界公認的「狂歡節之鄉」
⑤ 世界著名狂歡節有哪些,及介紹
★巴西狂歡節
巴西狂歡節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狂歡節,有「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之稱。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舉行三天。在巴西的狂歡節上,每個人都不願表現自我,而是想成全別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擁有女性的特徵;而有的平時內向的女人則大跳狂熱的舞蹈。狂歡節中常常出現「易裝癖」。在巴西的狂歡節中,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會。相傳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始於19世紀中葉。最初,狂歡節的規模不大,僅限於貴族舉行的一些室內化妝舞會,1852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的樂隊走上了街頭。隨著節奏明快的樂曲,男女老少都跳起來了,整個城市歡騰起來了。這一行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狂歡節成了大眾的節日。
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最早並沒有固定的場所,全市各主要大街上都是桑巴舞表演的舞台。1983年,巴西著名工程師奧斯卡·涅梅耶爾親自設計,6萬名建設者齊心協力,僅用了117天,就建成了一座能容納數萬觀眾的桑巴舞賽場。從此,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就有了固定的場所。
★英國諾丁山狂歡節
諾丁山狂歡節是歐洲規模最大的街頭文化藝術節,每年在英國倫敦西區諾丁山地區舉行。20世紀60年代,聚居在諾丁山地區的西印度群島移民因思鄉情重而舉辦狂歡節,當時不過只有一小群人穿著民族服裝,敲著鋼鼓在街上走一圈而已。幾十年後,它發展成為規模盛大的多元文化節日和倫敦最炙手可熱的旅遊項目之一。諾丁山狂歡節的規模僅次於巴西里約熱內盧的狂歡節,一向以濃郁的加勒比海情調著稱。論服裝和面具,諾丁山狂歡節如同一場奇異華麗的化妝舞會;論音樂,鋼鼓樂隊、卡里普索歌曲、索加音樂則是諾丁山狂歡節的靈魂。鋼鼓的強烈節奏足以令心跳立即合著節拍提速;卡里普索歌曲每每根據最新時政和社會熱點即興改動歌詞,惟有詞曲幽默諷刺的本色不變。
★德國科隆狂歡節
科隆狂歡節是德國最為熱鬧的狂歡節,剪領帶是科隆狂歡節的特有風俗。在「女人狂歡夜」那天,德國姑娘們提著大剪刀在街上巡查,看著哪個男人不順眼就是喀嚓一聲。本地人熟知這一習俗,這一天都身著便裝,稀里糊塗吃虧的多為外國人。到了「玫瑰星期一」的上午,代表狂歡節最高潮的大遊行正式開始。路邊的警察也一改往日的威嚴,任憑女孩子們在臉上劃下五顏六色的唇印。在浩浩盪盪的遊行隊伍中,有著上千個表演團隊,花車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模型,布希、普金、薩達姆和拉登等往往被選為嘲諷對象。花車行進時,路邊成千上萬的觀眾高呼「給我糖」,大塊的巧克力、糖果和無數鮮花便從花車上如同雨點一般落下來。
有意思的是,科隆狂歡節遊行路線的總長度是7公里,而參加遊行的隊伍長度是6.5公里。也就是說,從遊行路線的起點到終點擺滿了參加遊行的人、車和馬。這樣的狂歡場面一直持續5個小時,平時一向嚴謹的德國人,在這天終於也瘋狂了。
★義大利威尼斯狂歡節
威尼斯狂歡節是當今世界上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狂歡節之一。歐洲的狂歡節據說都起源於古代的神農節。每年的冬去春來之際,人們自動聚集在一起,載歌載舞,歡慶新的一年的農事活動開始。到18世紀,狂歡活動盛極一時,歐洲各國的王公大臣、紳士淑女都趕到威尼斯,觀看精彩的室內音樂和戲劇演出,參與街頭和廣場上的民眾狂歡。威尼斯遂贏得"狂歡節之城"的稱號。威尼斯狂歡節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的華麗服飾。這一傳統可追述到1700年前。權貴和窮人可以通過面具融合在一起。在面具的後面,社會差異暫時被消除。富人變成了窮人,而窮人成了富人。他們互相尊敬地打著招呼。
★比利時班什狂歡節
節日的寓意與中國的春節頗為相同:辭舊迎新春,滑稽小丑「日樂」是狂歡節遊行的主角。他們腳蹬4寸厚的木跟鞋,身穿紅黃相間的緊身服,頭頂一米長的彩色鴕鳥羽毛,狂歡節這天,班什所有店鋪的飲料和啤酒全部免費供應。所有的人在這里沒有國籍膚色之分,只有狂歡、縱情和喜悅。拋橘子是狂歡節的高潮,小丑們人手一隻竹籃,把金黃色的橘子撒向歡呼雀躍的人群,橘子象徵著吉祥,接到橘子的人據說會好運連連。「祝你好運」的問候聲,夾雜著人們的笑聲和尖叫,把一向靜謐的班什老城鬧翻了天。
★法國尼斯狂歡節
這個起源於中世紀天主教徒在復活節齋戒前「吃喝玩樂」的活動項目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尼斯狂歡節迄今已經舉辦了120多屆,彩車花車遊行、各種化裝表演、音樂歌舞、燒「國王」、放焰火,熱熱鬧鬧從2月12日到27日持續三周。 尼斯人口也就30多萬,但尼斯狂歡節的參加者卻會超過100多萬。這其中固然有其他國家來湊熱鬧的人,但絕大多數還是法國人。
⑥ 義大利的傳統節日
國慶節(Festa Nazionale)
1946年6月2日,義大利全民公決,正式廢除君主制,建立了義大利共和國;除此之外,義大利還有許多各種全國性的節日,比如說聖母受孕節、解放日等等。
舉辦時間:每年6月2日
舉辦周期:每年舉辦一次
元旦(Capodanno)
隨著聖誕節的到來,新的一年也就要來臨了。聖誕節是家人團聚的傳統節日,而元旦則是一個親朋好友相聚同歡樂共迎新年的時刻;人們要在午夜前趕到城市的中心廣場上,帶著香檳酒和紙杯;當新年鍾聲敲響的時候,人們不約而同地舉杯、碰杯、互相斟酒;當音樂從廣場上的一輛輛彩車中躍動出來時,人們情不自禁的蹦起來跳起來,不分年齡、性別、國籍,人們互相祝福;有的地區還有從家中扔舊物、酒瓶的習俗,以辭舊迎新;近幾年,人們也樂於購買中國煙花爆竹;當城市上空禮花繽紛降下之時,廣場上、街頭、陽台上,人們也點燃了星星之火,伴著霹啪響脆的節奏,人們忘掉了曾有的悲傷不快,新年樂洋洋地來了。
八月節
八月節就是前文所講的夏假。說起它的歷史來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當年,為了讓人們盡情地歡樂,享受生活,皇帝奧古斯都(Augusto)定8月1日為節日。
從十七世紀末,八月節改為8月15日。
人們要在八月節前後度假,避過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工作而充分體味炎熱帶來的激情與熱烈。
舉辦時間:每年8月15日
舉辦周期:每年舉辦一次
狂歡節(Carnevale)
各個城市一般都會組織各種慶祝活動,有化妝遊行、各種文藝演出等等;人們也穿戴整齊,相擁著來到廣場、公園;有的扮成各種動物,有的裝成各種明星,有的身著古人的衣物;戴著面具的、塗著油彩的,匯聚成一個神奇的世界;人們手中拿著彩色的紙條或紙屑、瓶裝的液體泡沫、充氣的塑料棒,向認識和不認識的人身上撒去,噴去,敲去,撞擊出一片片歡樂。
義大利以狂歡節著稱的城市是位於海濱的維亞雷焦;此外,威尼斯、羅馬、米蘭、佛羅倫薩的狂歡節也各具特色。
舉辦時間:每年2月
舉辦周期:每年舉辦一次
復活節(Pasqua)
復活節的日子不是固定的,一般在4月初。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是復活節,傳說耶穌受難三天後復活了;彩蛋、兔子和小雞是這個節日的象徵,代表著新生命的誕生;於是,人們要購買這些形象的裝飾品並食用殼為巧克力,內包小禮物的復活節彩蛋。
聖誕節(Natale)
聖誕節是紀念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Gesu')的生日的節日,傳說在猶太國的拿撒勒城,有個叫約瑟(Giuseppe)的木匠,他與一位叫瑪麗亞(Maria)的姑娘定了婚;成婚前,瑪麗亞受上帝的旨意懷了孕,上帝讓約瑟娶瑪麗亞為妻並為孩子取名耶穌;從公元2世紀起,羅馬人就開始舉行紀念耶穌誕辰的活動;公元357年,教皇利貝里奧把慶祝日定於12月25日。
現在,聖誕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其作用類似我們的春節,是全家人的團圓日。每年從12月中旬始,各地便開始張燈節彩:彩燈橫跨大街兩側;廣場上搭建了不同材料不同色彩的大大小小的聖誕樹;商店穿上了聖誕盛裝;居民樓也被裝飾著聖誕樹、聖誕彩燈;聖誕老人穿著紅襖,白鬍子飄飄的出現在大街上、商店裡等處都無處不洋溢著濃郁的節日氣氛;人們開始采購布置居家的聖誕物品和聖誕禮物。聖誕前夜,全家人要共盡晚餐、交換禮物;去教堂做彌撒;兒童們也盼著收到聖誕老人的禮物。
每年聖誕,天主教教皇都要在梵蒂岡(Vaticano)舉行一系列盛大的宗教儀式以茲慶祝。
⑦ 義大利有哪些傳統節日
義大利的節日
義大利全年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日子屬節日。有的是宗教節日,有的是民間傳統節日,有的是國家紀念日。節日多這一事實是義大利人崇尚自由、浪漫天性的體現,也是義大利人注重傳統的見證,同時也保障了義大利人可以充分地享受生活,豐富生活。
義大利的節日
義大利全年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日子屬節日。有的是宗教節日,有的是民間傳統節日,有的是國家紀念日。節日多這一事實是義大利人崇尚自由、浪漫天性的體現,也是義大利人注重傳統的見證,同時也保障了義大利人可以充分地享受生活,豐富生活。
特別是在夏季,人們一般都有二個星期至一個月不等的夏假。這是大家出國旅遊、海濱度假、山上湖邊回歸大自然的好時候。城市一改往日的喧囂擁擠,變得靜悄悄的,再大的城市也有了小鎮的清幽。可說是,也給城市放了個假!當人們紛紛趕回城裡後,各個公園、廣場也熱鬧起來,人們去看露天展覽、露天電影,看雜耍..... 有組織的各種活動是人們消夏的好去處。
那麼,您知道義大利一年有多少天節假日嗎?122天。:)
全國性的節日、紀念日
聖誕節(Natale)
聖誕節是紀念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Gesu')的生日的節日。
傳說在猶太國的拿撒勒城,有個叫約瑟(Giuseppe)的木匠,他與一位叫瑪麗亞(Maria)的姑娘定了婚。成婚前,瑪麗亞受上帝的旨意懷了孕。上帝讓約瑟娶瑪麗亞為妻並為孩子取名耶穌。
每年聖誕,天主教教皇都要在梵蒂岡(Vaticano)舉行一系列盛大的宗教儀式以茲慶祝。
主顯節(Epifania)
每年1月6日,紀念耶穌顯靈的節日,也是義大利的兒童節。
相傳,東方三賢士見到一顆代表耶穌的明亮的星星,於是,在1月6日那天來到伯利恆拜見誕生不久的耶穌,這就是宗教上所說的耶穌顯靈和三賢朝聖。
復活節(Pasqua)
復活節的日子不是固定的,一般在4月初。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是復活節。
傳說耶穌受難三天後復活了。
彩蛋、兔子和小雞是這個節日的象徵,代表著新生命的誕生。於是,人們要購買這些形象的裝飾品並食用殼為巧克力,內包小禮物的復活節彩蛋。
狂歡節(Carnevale)
狂歡節一般在2月份。
各個城市一般都會組織各種慶祝活動,有化妝遊行、各種文藝演出等等。人們也穿戴整齊,相擁著來到廣場、公園。有的扮成各種動物,有的裝成各種明星,有的身著古人的衣物。戴著面具的、塗著油彩的,匯聚成一個神奇的世界。人們手中拿著彩色的紙條或紙屑、瓶裝的液體泡沫、充氣的塑料棒,向認識和不認識的人身上撒去,噴去,敲去,撞擊出一片片歡樂。
義大利以狂歡節著稱的城市是位於海濱的維亞雷焦。此外,威尼斯、羅馬、米蘭、佛羅倫薩的狂歡節也各具特色。
八月節(Ferragosto)
八月節就是前文所講的夏假。說起它的歷史來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當年,為了讓人們盡情地歡樂,享受生活,皇帝奧古斯都(Augusto)定8月1日為節日。
從十七世紀末,八月節改為8月15日。
人們要在八月節前後度假,避過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工作而充分體味炎熱帶來的激情與熱烈。
元旦(Capodanno)
隨著聖誕節的到來,新的一年也就要來臨了。聖誕節是家人團聚的傳統節日,而元旦則是一個親朋好友相聚同歡樂共迎新年的時刻。
人們要在午夜前趕到城市的中心廣場上,帶著香檳酒和紙杯。當新年鍾聲敲響的時候,人們不約而同地舉杯、碰杯、互相斟酒。當音樂從廣場上的一輛輛彩車中躍動出來時,人們情不自禁的蹦起來跳起來,不分年齡、性別、國籍,人們互相祝福。
有的地區還有從家中扔舊物、酒瓶的習俗,以辭舊迎新。
近幾年,人們也樂於購買中國煙花爆竹。當城市上空禮花繽紛降下之時,廣場上、街頭、陽台上,人們也點燃了星星之火,伴著霹啪響脆的節奏,人們忘掉了曾有的悲傷不快。新年樂洋洋地來了。
萬聖節(Ognissanti)
每年的11月2日。類似於我們的清明節。
是一個懷念故人的日子。人們要向逝者獻菊花。
國慶節(Festa Nazionale)
義大利的國慶節為每年的6月2日。
1946年6月2日,義大利全民公決,正式廢除君主制,建立了義大利共和國。
⑧ 歐洲的三大狂歡節是什麼
德國科隆狂歡節——口號是:科隆萬歲,這是狂歡節
科隆狂歡節被稱為「第五季節」,於每年11月11日11時11分正式在老市場上開幕,一直延續到次年2月底達到高潮。主角是小丑和狂人,他們怪誕的裝扮、無所顧忌的舉止令人叫絕。節日期間,所有的商業活動一律歇業,小到酒館大到街道,處處聚滿了身著各色奇裝異服的人們,每個人都沉浸在遊行的歡歌笑語之中。高潮則是四齋節前星期一狂歡遊行的愚人時刻,這時,人們高呼"科隆站起來"、"要糖"、"要花"。
比利時班什狂歡節——歐洲現存最為古老的街道狂歡節之一
比利時班什狂歡節,起源於16世紀,每年2月舉行。班什狂歡節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盛名蜚聲世界,每年都吸引世界各國的遊人前往參觀。狂歡節的寓意為辭舊迎新春,與中國的春節頗為相同。滑稽小丑「日樂」是狂歡節遊行的主角。他們腳蹬4寸厚的木跟鞋,身穿紅黃相間的緊身服,頭頂一米長的彩色鴕鳥羽毛,在鏗鏘明快的鼓樂中,踩出比利時民間熱烈歡快的舞步。出於傳統,狂歡節這天班什所有店鋪的飲料和啤酒全部免費供應。所有的人在這里沒有國籍膚色之分,只有狂歡、縱情和喜悅。拋橘子是狂歡節的高潮,小丑們人手一隻竹籃,把金黃色的橘子撒向歡呼雀躍的人群,橘子象徵著吉祥,接到橘子的人據說會好運連連。「祝你好運」的問候聲,夾雜著人們的笑聲和尖叫,把一向靜謐的班什老城鬧翻了天。
義大利威尼斯狂歡節——水城狂歡
??威尼斯狂歡節是當今世界上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狂歡節之一,據說起源於古代的神農節,在每年2月初到3月初之間的四旬齋前一天舉行,延續大約兩周時間。每年的冬去春來之際,人們自動聚集在一起,載歌載舞,歡慶新的一年的農事活動開始。威尼斯狂歡節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的華麗服飾。這一傳統可追述到1700年前。權貴和窮人可以通過面具融合在一起。在面具的後面,社會差異暫時被消除。富人變成了窮人,而窮人成了富人。他們互相尊敬地打著招呼。 一入威尼斯的水巷,一看滿眼色彩斑斕的面具,大概沒有誰不會被狂歡中的水城吸引。威尼斯大街小巷有數不清的面具店,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收集著時髦的斗篷,有的專賣高頂硬帽,還有的現場展示面具的製作工藝。「面具」可以簡單到直接畫在臉上,也可以經過復雜的程序,用紙漿、布料、瓷器、玻璃甚至塑料等等製成,它們共同的特點是誇張、華麗、戲劇化,看得你眼花繚亂、不知身在何處。
法國尼斯狂歡節——世界狂歡中最盛大的節日
尼斯狂歡節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世界狂歡中最盛大的節日,每年2月底至3月上旬舉行,大約延續兩周時間。狂歡節期間,法國尼斯城活力四射:狂歡節盛裝藝術表演,一流的彩車花仗,魅力十足的晚會,搖滾和重金屬音樂會,各種娛樂活動和焰火,所有這些每年都將吸引來自世界各地近120萬名遊客。尼斯狂歡節擁有的天然氛圍也使它成為很多藝術家追求創作靈感的地方,畢加索、馬奈、馬蒂斯、雷諾阿等很多大藝術家也曾經居住在這里,使這里到處都浮動著創作的靈感和激情,擁有特別的藝術味道。為了尊重傳統又跟上時代,每屆尼斯狂歡節都確定一個主題,馬戲、小丑、美食、歡笑、瘋狂、愛情、20世紀、新千年、歐洲等概念都為狂歡節提供過,並為藝術家們提供了發揮想像力的舞台。
⑨ 狂歡節的由來、特點、怎麼樣過、哪些國家過
一、狂歡節的由來:
這個節日起源於歐洲的中世紀。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木神節、酒神節都可以說是其前身。有些地區還把它稱之為謝肉節和懺悔節。該節日曾與復活節有密切關系。復活節前有一個為期40天的大齋期,即四旬齋。
齋期里,人們禁止娛樂,禁食肉食,反省、懺悔以紀念復活節前3天遭難的耶穌,生活肅穆沉悶,於是在齋期開始的前3天里,人們會專門舉行宴會、舞會、遊行,縱情歡樂,故有"狂歡節"之說。
二、狂歡節的特點:
盛行於歐美地區。 許多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狂歡節節日,化妝舞會、彩車遊行、假面具和宴會是狂歡節的幾大特色,它起源於非基督徒的節日慶典,如希臘酒神節、古羅馬農神節和牧神節以及凱爾特人的宗教儀式等。一般在2、3月份舉行。
三、以下列舉兩個國家是如何過狂歡節的:
1、巴西的狂歡節
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狂歡節要算巴西的狂歡節了。相傳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始於19世紀中葉。最初,狂歡節的規模不大,僅限於貴族舉行的一些室內化妝舞會,人們戴上從巴黎購買的面具,盡情地歡樂。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最早並沒有固定的場所,由於狂歡節時值盛夏,天氣炎熱,遊行活動都在夜晚進行。
1852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的樂隊走上了街頭。隨著節奏明快的樂曲,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也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來了,整個城市歡騰起來了。從20世紀70年代起,各桑巴舞學校建議在市內修建一座桑巴舞賽場,用於狂歡節活動。
所以化妝遊行和跳桑巴舞就成為了巴西狂歡節的主體節目。每年巴西狂歡節都會吸引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熱情似火的桑巴女一起起舞。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也乘坐他的專機參加了今年的巴西狂歡節。
2、威尼斯狂歡節
威尼斯狂歡節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的華麗服飾。權貴和窮人可以通過面具融合在一起。在面具的後面,社會差異暫時被消除。富人變成了窮人,而窮人成了富人,他們互相尊敬地打著招呼。在這短短的節日里,這個被稱為威尼斯的小共和國毫不費力地完成了消除貧富差別的社會大融合。
在面具後面,年齡差異被消除,老人變年輕了,年輕人一下子老成持重起來。年輕人和小人物藉助面具代表的權威把自己裝扮成大人物。而老人極力將自己裝扮得很年輕,甚至越無知越愚蠢越好,男人可以變成女人,女人也可以變成男人。
四、過狂歡節的國家:
1、巴西狂歡節
2、里約熱內盧狂歡節
3、薩爾瓦多狂歡節
4、亞馬孫叢林里的狂歡節
5、古巴聖地亞哥狂歡節
6、古巴哈瓦那狂歡節
7、義大利威尼斯狂歡節
8、英國諾丁山狂歡節
9、德國科隆狂歡節
10、德國錫格馬林根狂歡節
11、德國杜賽爾多夫狂歡節
12、比利時班什狂歡節
13、法國尼斯狂歡節
14、西班牙大加那利島狂歡節
15、義大利尼扎狂歡節
16、加拿大渥太華冬季狂歡節
17、玻利維亞奧魯羅狂歡節
18、多米尼加狂歡節
19、特立尼達狂歡節
20、烏拉圭狂歡節
21、以色列的狂歡節
22、希臘加拉希迪狂歡節
(9)義大利狂歡節哪裡出名擴展閱讀:
世界上大多狂歡節活動都大同小異,但也有不少奇特的狂歡節。西班牙東部小城布尼奧爾的人們就是通過「西紅柿大戰」的形式來過狂歡節的。
那天當地民眾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用上百噸的西紅柿作武器展開激戰,使整個市中心變成了「西紅柿的海洋」。人們在紅色的海洋中體驗到的是淋漓盡致的歡樂。
一位西方作家說,我們平時都被置於受人控制和安排的尷尬處境中,而狂歡節將我們解救了出來。在狂歡節上我們可以把快感發泄到極限,使人的肉體突破時空的限制,體現生命和物質世界的終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