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當時的義大利在陶藝方面有哪些發展
當時的義大利,陶器工藝已取代了中世紀貴金屬工藝的重要地位,各地陶器生產興彩繪鳥紋單耳陶罐旺發達。佛羅倫薩、錫耶納(Siena)、博洛尼亞(Bologna)和卡拉拉(Carrara)等地都是制陶業盛地,這些地區生產的陶器不僅滿足國內的需要,還遠銷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
Ⅱ 義大利的發展階段是怎樣的
義大利的現代設計大約開始於20世紀初。20世紀30年代被稱為「前設計階段」,這個時期義大利的現代工業開始發展形成,現代設計也隨之而興起,受到來自美國和德國的雙重影響,但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面貌,因此折中主義的痕跡非常清晰。30年代中期以後,經濟開始恢復,社會開始富強,理性主義逐漸失去政府與企業的寵愛與支持,設計很快轉到新古典復興風格。這一時期產生過一個為期不長但是很有特色的設計運動——「諾瓦茜托」(Novecento),它產生的背景與法西斯主義在義大利權力的不斷擴展相聯系,設計採用古典主義的動機並加以簡化和部分修正,成為一種為獨裁政府服務的具有一定功能特點但是更多具有強烈的政治象徵性的新風格。它的形式影響主要來自於法國、奧地利等國的裝飾化風格,也可以認為是這個時期在國際上流傳的「裝飾藝術」風格的義大利式的詮注。這一時期的義大利汽車設計已經出現了一條獨特的路線,即豪華而具有義大利性格的高檔汽車。但平尼法里納(SergioPininfarina)認為義大利應該走高低擋並行發展的道路,一個是美國式的大批量生產廉價小汽車,另一個則是小批量生產高檔汽車,保持高價位與保持傳統的半手工的馬車式的製作方法。奧利維蒂公司在這個時期比較重要的設計有M—1型打字機。1932年,工程師馬格涅利(AMagnelli)設計了MP—1型打字機。1936年,設計師尼佐利(MrarlloNizzoli)進入奧利維蒂負責工業產品設計,他帶來了產品外形設計的重大進步。1945年以後,他的設計思想隨著奧利維蒂公司進入國際市場而受到世界的注意,他設計的MC—45Summa型計算機奠定了公司產品外形的基礎。
Ⅲ 義大利經濟發展的特點
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義大利存在著資源貧乏、工業起步較晚的劣勢。但義大利注意適時調整經濟政策,重視研究和引進新技術,促進經濟發展。礦產資源僅有水力、地熱、天然氣、大理石、汞、硫磺等資源,還有少量鉛、鋁、鋅和鋁礬土等。工業主要以加工工業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賴外國進口,工業產品的1/3以上供出口。國家參與制企業比較發達,義大利的原油年加工能力為1億噸左右,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產量居歐洲第二;塑料工業、拖拉機製造業、電力工業等也位居世界前列。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國營財團掌握著經濟命脈,在全國工業產值中約佔1/3,經營范圍涉及鋼鐵、造船、機械、石油、化工、軍火等部門。中小企業在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近70%的國內生產總值由這些企業創造,因此被世人稱為「中小企業王國」。在製革、製鞋、紡織、傢俱、首飾、釀酒、機械、大理石開采及電子工業等部門均占優勢,具有專業化程度高、適應能力強、勞動力安排富於伸縮性和產品出口的比例大等優點。以家庭式微型企業為主的「地下經濟」十分繁榮,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農業可耕地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0%。義大利旅遊資源豐富,氣候濕潤,風景秀麗,文物古跡很多,有良好的海灘和山區,公路四通入達,旅館多為中小型。主要旅遊城市是羅馬、佛羅倫薩和威尼斯。
旅遊業發達,旅遊收入是彌補國家收支逆差的重要來源。旅遊業營業額達150萬億里拉(約合714億多美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凈收入約53萬億里拉(約合252億多美元)。對外貿易是義大利經濟的主要支柱,外貿連年順差,是繼日本、德國之後世界第三大貿易順差國。進口主要以石油、原料和食品等為主,出口以機械設備、化工產品、家用電器、紡織、服裝、皮鞋、金銀首飾等輕工產品為主。國外市場主要在歐洲,進出口主要對象為歐盟和美國。
Ⅳ 義大利簡介
義大利共和國,簡稱義大利,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02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
義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會員國,還是申根公約、八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義大利共擁有48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全球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義大利在藝術和時尚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導地位,米蘭是義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
(4)義大利都有什麼發展擴展閱讀:
義大利領土以自歐洲大陸延伸入地中海的靴子型的亞平寧半島為主,和兩個主要島嶼—薩丁島和西西里島組成(分別為地中海第一和第二大島嶼)。以此三部分義大利水域分為:東北方的亞得里亞海,東南方為伊奧尼亞海,西南方為第勒尼安海,西北方則是利古里亞海。
義大利的最高點是海拔4,810米的勃朗峰,超過4,000米的山峰還有羅莎峰(4,637米)和切爾維諾峰(4,476米)。義大利擁有14座火山,其中有3座仍有爆發的可能,分別是靠近那不勒斯,目前休眠中的維蘇威火山、位於卡塔尼亞附近,至今仍在活躍的埃特納火山(3,323米,它也是歐洲最高的火山)與第勒尼安海南部的斯特龍博利島。
Ⅳ 義大利最早產生資本主義和文藝復興,為啥沒走上強國之路
義大利位於地中海北岸的亞平寧半島,自古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在14世紀,義大利成為了歐洲資本主義萌芽之地和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也是歐洲近代科學的起源地之一。可但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以後,義大利卻淪為了法國、西班牙、奧地利的戰場。即使在義大利統一以後,義大利也未能成為歐洲強國。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引導歐洲進入近代的國家始終未能走向強盛?這十分使得探討。
從13世紀開始,歐洲各國就開始走向統一的民族國家。葡萄牙、西班牙、奧地利、英國、法國等紛紛建立了比較強大的中央集權。然而義大利卻遲遲沒有實現國家統一。843年,法蘭克王國分裂為東、西、中三部分,其中中法蘭克是義大利的前身。870年,中法蘭克的大量土地被東、西法蘭克瓜分,中法蘭克王國全面退守義大利半島北部地區。
墨索里尼
1922年,獨裁者墨索里尼上台,義大利走向了法西斯的道路。在二戰中,義大利和德國一起發動了二戰。1943年,義大利宣布投降。二戰的失敗,使得義大利的國際地位進一步下降。今天的義大利在西歐的經濟實力僅次於德國、英國、法國,然而義大利的政治地位卻遠遜於以上三國,成為歐洲二流國家。
Ⅵ 有關義大利經濟
2003年,在全球經濟增長2.7%,國際商品和服務貿易增長4.5%,美國、日本經濟直線上升,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等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大形勢下,歐元區的經濟,尤其是義大利的經濟發展始終在谷底徘徊,持續低迷。一年來,從持續不斷的能源危機到突然爆發的帕瑪拉特財務丑聞,從居高不下的歐元匯率到困難重重的社會福利制度改革,無一不對義大利的家庭消費信心、對企業的投資熱情和對消費者投資金融市場的決心產生負面影響,使本來就危機四伏的義大利經濟更加雪上加霜,使本來就不景氣的國內市場需求就更加乏力,進出口更加萎縮,使固定資產投資大幅下降,使政府一再調低原來確定的經濟增長目標2.3%,最終只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GDP)0.3%的增長率。
一、經濟發展持續減緩,國內生產總值繼續下跌
義大利的經濟發展從2001年下半年開始減緩。2002年,受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義大利的經濟已完全進入停滯期並一直持續到2003年。因此,2002年義大利的國內生產總值僅增長了0.4%。到2003年,在第一和第二季度連續下跌,出現技術性經濟衰退以後,第三季度才開始回升,達到0.4%,但到了第四季度,經濟又進入新一輪的停滯期,增長率僅為0%。實際上,根據義大利國家統計局最近出版的《2003年義大利年度經濟報告》公布的數字,2003年義大利的經濟在進一步惡化,加上當年實際工作日比2002年少兩天的因素,經濟發展最終僅實現了0.3%的增長,但值得安慰的是,比歐元區的另兩個大國法國(0.2%)和德國(-0.1%)的經濟增長率還略高一些,而美國、日本和英國的經濟分別都增長了3.1%、2.7%和2.2%。
二、國內需求更加乏力,固定資產投資大幅下降
據該經濟報告提供的數字顯示,義大利2003年的國內市場低迷,需求更加乏力,因此,義大利全年的國內需求僅增長了1.2%,比不景氣的2002年(1.3%)和2001年(1.4%)都進一步下降。
此外,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項指標,即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出口需求的增長也不盡人意。按1995年不變價格計算,盡管國內的最終消費需求增長了1.5%,其中家庭消費增長了1.3%,政府和公共行政機構的消費增長2.2%,但固定資產的投資在2002年增長1.2%以後,在2003年卻直線下降了2.1%,貨物與服務的出口甚至大幅下降了3.9%,進口下降了0.6%,雙雙都創下了十多年以來最糟的歷史記錄。由於投資需求和出口需求對義大利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基本為零,因此,義大利經濟的微幅增長看來主要靠國內的最終消費需求拉動。
三、消費價格指數上升,通貨膨脹率繼續上揚
在一路攀升的石油價格、持續的熱浪和乾旱等嚴重的自然災害以及堅挺的歐元匯率等負面因素干擾下,義大利2003年的通貨膨脹率還是突破了政府當年制定的預期目標1.9%,最終上升到2.7%。據該報告提供的數字,2003年義大利的消費價格指數為122.0(1995=100),比2002年上升3.2個百分點。通貨膨脹率為2.7%,比2002年的2.5%增長0.2個百分點。
義大利過去3年的通貨膨脹率一直高於歐元區的平均標准,2001年的通貨膨脹率為2.7%,2002年的為2.5%。
四、就業人數增加,失業率持續下降
2003年歐元區就業處於停滯,而義大利的就業形勢和失業率都有很大的改觀,成為義大利經濟發展的新亮點。義大利的就業人數不但比前一年增加,而且長期困擾義大利經濟發展的高失業率有了明顯的改觀。勞動力市場的回暖預示著義大利經濟將有可能在新的一年邁出更大的步伐。據該報告公布的數字,2003年,義大利的就業人數增長了1.0%,增加了225,000人,其中中老年人的就業增長最快。據統計,50-64歲的就業人數在1999年在就業總人數中所佔的比例為19.4%,到2002上升到20.2%,2003年的比例達到20.8%。特別是50-59歲的就業人數在去年一年就增加了15.3萬人,占當年勞動力人口增長總數的三分之二。盡管如此,2003年義大利的就業率仍遠未達到歐盟2002年的平均就業率64.2%,也就是說,義大利的就業人數在全國15~64歲勞動力人口中所佔的比例為56%。法國的平均就業率為60%,德國的為65%,英國的為70%,美國的為75%。
失業率在2003年已從2002年的9%降到了8.7%,降到歐元區平均失業率8.8%以下,為1992年以來的歷史新低。義大利在1998年的失業率曾達到近10年來的最高記錄,為11.8%。在經過一系列改革,在加強社會保障的同時重點解決青年和南方失業問題之後,義大利的失業率才開始逐年下降。
五、財政赤字增加、公共債務略有下降
義大利的財政長期入不敷出,高額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一直是意經濟急需解決的兩大難題。2003年,義大利的公共財政赤字達到了318.32億歐元,在其國內生產總值所佔的比例為2.4%,比2002年增加了0.1個百分點。雖仍控制在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的3%的上限以內,也控制在歐元區平均水平以下,但是,義大利去年的公共財政赤字狀況比2002年(284.03億歐元)惡化。
在公共債務方面,據義大利中央銀行提供的數字,義大利2003年的公共債務達到13,815.74億歐元,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從2002年的108.0%降到106.2%。雖然這一比例近幾年已連續下降,但義大利的公共債務仍然是歐盟最高的。2002年義大利的公共債務總額為13,606.84億歐元,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108.0%,在歐盟15個成員國中最高。
此外,義大利2003年的稅收壓力略有增長,從2002年的41.9%增長到42.8%。
六、工業生產連續三年下滑
由於國內外市場需求疲軟,經濟增長乏力、企業投資信心指數下挫,因此,義大利2003年的工業生產已連續第三年下滑。2003年,義大利工業生產的指數為97.0(2000年=100),同比下降了0.8%。全年四個季度的工業生產指數增長率分別為-0.9%、-2.6%、-0.1%、0.3%。而在實際工作日相同的情況下,義大利去年的工業生產指數比2002年下降0.4%。從義大利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這些數字分析,義大利2003年最後一個季度的工業生產有回升的趨勢。
2003年,義大利工業生產增長最快的行業有水、電、煤氣,達到4.8%,采礦業增長4%,石油精煉工業增長2.4%。降幅較大的是其它工業製造業,下降6%(其中傢具製造業下降4.1%),製革與皮鞋製造業下降5.5%,電力設備和精密機械設備製造業下降4.9%、運輸工具製造業下降3.8%、機械設備和服裝紡織品行業均下降3.6%。
此外,據義大利經濟研究及分析研究所(ISAE)進行的調查表明, 2003年義大利製造業的設備利用率不高,4個季度的情況分別是75.7%、76.7%、75.8%和76.8%。義大利2001年的工業生產下降0.8%,2002年下降1.4%。
在工業生產值方面,除建築業的產值增長以外,其他各個主要行業的生產產值都在下降。
義大利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是國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發展工業所需的能源和原料主要依賴進口,工業生產的最明顯特徵是加工出口。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製造、石油化工、食品加工和汽車製造以及紡織、服裝、製革、製鞋、傢具等。
七、外貿進出口下降,順差大幅減少
義大利2003年的進出口貿易額均比2002年下降,其中出口下降的幅度達到了近年來的歷史最低點。義大利2003年外貿進出口總額為5,152.79億歐元,其中出口為2,581.88億歐元,同比下降4.0%;進口為2,570.91億歐元,同比下降1.6%;貿易順差為10.97億歐元,比2002年順差減少67.42億歐元。義大利進出口貿易盈餘雖然從1993年以來已連續十一年實現順差,但2003年的順差額為十一年以來最少的一年。
八、國際收支逆差大幅增加,狀況嚴重惡化
據義大利國家外匯管理局年初公布的數字顯示,義大利2003年國際收支狀況進一步惡化,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逆差高達200.35億歐元,比2002年增加了近3倍。經常項目逆差在2003年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據分析是由於貨物貿易順差減少,收益項目逆差增加和經常轉移逆差增加所致。義大利國際收支資本和金融項目的收支狀況在2003年都是順差。其中國際收支資本項目順差為5.23億歐元,比2002年的順差額減少3.17億歐元,減幅為37.74%。國際收支金融項目順差為185.03億歐元,比2002年增加99.65億歐元,增長一倍多。此外,2003年義大利的凈誤差與遺漏項目為10.09億歐元,2002年同期是-20.42億歐元。
關於義大利的國際儲備資產,據義大利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字:截至2003年12月31日,根據當年12月底的價格和匯率計算,義大利的國際儲備資產達到了500.89億歐元,其中黃金儲備為260.42億歐元,特別提款權(SDR)1.23億歐元,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為32.89億歐元,外匯儲備為206.34億歐元。2004年7月10日(詳見2004年期 《國際市場導刊》-- 專題報告欄)
Ⅶ 去義大利留學的有什麼優勢,發展前景如何
義大利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不僅是藝術與文學的搖籃,還是世界發達經濟體之一。隨著留學熱潮的興起,義大利這個美麗的國度也受到了留學生們的青睞,因此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義大利留學。
下面就列舉義大利留學八大優勢:
1.公立大學免學費
義大利政府大力教育資金支持下,到目前為止,義大利仍保留原有傳統,沒有將教育視為可以營利性產業,大部分公立大學免收學費,只需每年繳納一定數額注冊費和稅費(具體按大、中、小型城市的消費水平而劃分)。
1》如:羅馬、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屬於義大利的一線城市,消費水平較高,每年注冊費和稅費在1500歐元左右;
2》都靈、博洛尼亞、佩魯賈、錫耶納屬於二線城市,每年注冊費和稅費在1000歐元左右;
3》南部城市如:萊切、巴里、那不勒斯屬於三線城市,消費水平較低,注冊費和稅費在800歐元左右)
2.學制短
義大利大部分公立大學本科三年制,研究生二年制;私立大學本科三年制,研究生一年或兩年制。
3.教育質量高,學歷世界公認
1》義大利的公立大學,均得到全世界的認可。尤其像米蘭威爾第音樂學院、都靈威爾第音樂學院、佛羅倫薩美院、米蘭國立美院、羅馬美院、米蘭理工大學和都靈理工大學等更是世界名校中的典範。
2》私立院校如馬蘭戈尼服裝設計學院、歐納菲珠寶設計學院、歐洲設計學院等則是時尚界的領航者。
4.容易注冊、簽證率高
2005年中意雙方簽訂雙邊協定,承認學歷互認,並支持兩國學生去對方國家留學,由此產生了「馬可波羅計劃」和09年的「圖蘭朵計劃」,並得到兩國政府的鼎立支持,從2005年到現在為止,中國學生每年去義大利留學的人數在急速增長,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從2005年到現在為止每年中國學生去義大利留學人數的變化。
5.高額獎學金,申請助學金成功率高
對於成績優秀的學生,學校給予每年一定數額的獎學金,作為對學生的學習及生活費的補助,鼓勵學生更加的發奮圖強。
助學金材料如下
①父母人均年收入證明每人低於10萬以下,最好是5萬到8萬之間;
②房產證明低於100平米,最好是在60到70平米
③親屬關系證明(戶口本做公證)。
學生將以上材料做好雙認證交到大學秘書處,填寫申請表,在學校審核通過後即可得當相應的減免,助學金申請成功率在80%左右。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減免和補助。
①從注冊費和稅費進行相應的減免: 羅馬、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每年正常的注冊費需要1500歐元左右,減免後只需要800歐元左右;都靈、博洛尼亞、錫耶納和佩魯甲在減免之前每年需要1000歐元左右,減免後只會收取600歐元左右;三線城市巴里、萊切、那不勒斯等城市減免前需要800歐元左右,減免後僅需要400歐元左右。這樣計算,學生每年在注冊費和稅費上就能節省至少一半以上的費用。
②從生活費方面進行補助:
學校每月定期會給成功申請助學金同學的飯卡里充入一定數額的餐費(如:一線城市羅馬、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的院校一般會補助280歐元至300歐元;二線城市都靈、博洛尼亞、、錫耶納、佩魯賈的院校一般會補助200歐元左右;巴里、萊切、那不勒斯等三線城市會補助150歐元左右。
6.整體消費指數比較低
在歐盟國家中,義大利的學費以及消費水平是最低的(包括注冊費和稅費、基本的衣、食、住、行費用等)!
①如一線城市:米蘭、羅馬、威尼斯、佛羅倫薩在申請助學金前,平均每年的花費在122000人民幣左右,申請助學金後,每年只需要83000元人民幣。
1》注冊費和稅費每年1000至1500歐元,摺合人民幣元10000元(若成功申請助學金,每年注冊費和稅費只需要4000多人民幣)
2》其中住宿費,兩人合租每人每月350歐元,摺合人民幣29400元,按30000元計算;
3》生活費每月500歐元,摺合人民幣每年42000元(若成功申請助學金,學校每月補助280歐元,晚上再自己做飯的情況下,每月只需要120歐元生活費,合計每年只需要不到9000人民幣。)
4》學慣用品及日常用品每年20000元人民幣
5》旅遊費用每年10000元人民幣
6》假期回國探親及往返機票費用0每年10000元人民幣
②二線城市如:都靈、博洛尼亞、佩魯賈、錫耶納在申請助學金前,平均每年的花費在106000人民幣左右,申請助學金後,每年只需要77200元人民幣。
1》注冊費和稅費每年1000歐元,摺合人民幣7000元(若成功申請助學金,每年注冊費和稅費只需要3000多人民幣)
2》其中住宿費,兩人合租每人每月300歐元,摺合人民幣每年25200元;
3》生活費每月400歐元,摺合人民幣每年33600元(若成功申請助學金,學校每月補助200歐元,晚上再自己做飯的情況下,每月只需要100歐元生活費,合計每年只需要不到90000人民幣。)
4》學慣用品及日常用品每年20000元人民幣
5》旅遊費用每年10000元人民幣
6》假期回國探親及往返機票費用每年10000元人民幣
③三線城市:巴里、萊切、那不勒斯等城市在申請助學金前,平均每年的花費在96600人民幣左右,申請助學金後,每年只需要77000元人民幣。
1》注冊費和稅費每年800歐元,摺合人民幣5600元(若成功申請助學金,每年注冊費和稅費只需要不到3000元人民幣)
2》住宿費,兩人合租每人每月250歐元,摺合人民幣每年21000元;
3》生活費每月350歐元,摺合人民幣每年不到30000元(若成功申請助學金,學校每月補助150歐元,晚上再自己做飯的情況下,每月只需要80歐元生活費,合計每年只需10000人民幣。)
4》學慣用品及日常用品每年20000元人民幣
5》旅遊費用每年10000元人民幣
6》假期回國探親及往返機票費用每年10000元人民幣
7.允許勤工儉學、滿足日常生活所需
義大利允許外國留學生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每周最多可以勤工儉學20個小時,每小時收入約15歐元左右,這樣便使得學生在課余之時,有機會鍛煉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和交際能力,還可以利用收入所得完全滿足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所需。
8.小語種人才就業發展機會多
隨著中國在國際地位上的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單一的英語已經不能成為職場競爭的籌碼,小語種在職場競爭中發揮的優勢漸漸明朗。義大利貿易和奢侈品牌也紛紛進軍中國市場,而在中國學習義大利語的人才極度缺乏,物以稀為貴,就業前景和薪資待遇非常不錯。如:在北京的MAX MARA(金仕美)集團,一名普通的義大利語實習生月薪都在12000元左右。國內高校及大型設計公司更是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注重引進海歸人才,解決我們留學歸來的後顧之憂。
更多相關義大利留學資料,可到珠海仁和海外留學咨詢。
Ⅷ 義大利經濟實力有多強在歐洲及全球處於什麼水平
義大利的整體實力仍然很強,而不是很弱,但義大利是西方七個工業化國家中第一個開始衰落的國家。在經濟上義大利並不弱。作為一個老牌的發達國家,義大利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在歐洲名列前茅。事實上,更不用說在歐洲,甚至在世界上,義大利排名也是在前列的。
義大利經濟體系非常健全,各產業發展良好,屬於多點開花,結構比較穩定。在農業領域,義大利是歐洲第二大農業國。蔬菜、水果、橄欖油等農產品出口量居世界前列。順便說一句,義大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國,幾乎佔世界產量的四分之一。
Ⅸ 義大利屬於G7國家,那麼,它是靠什麼發展經濟的
義大利在現代看著比較差,其實在歷史上,北義大利長期是西方世界的金融,貿易和工業中心地區。而南義大利,也曾有過自己的輝煌。
義大利在汽車、機械製造等領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得益於氣候和歷史,旅遊業及相關服務業也相當發達。
Ⅹ 義大利這個國家,它的經濟發展狀況怎麼樣
義大利旅遊資源豐富,氣候濕潤,風景秀麗,文物古跡很多,有良好的海灘和山區,公路四通入達,旅館多為中小型。主要旅遊城市是羅馬、佛羅倫薩和威尼斯。旅遊業發達,旅遊收入是彌補國家收支逆差的重要來源。旅遊業營業額達150萬億里拉(約合714億多美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凈收入約53萬億里拉(約合252億多美元)。對外貿易是義大利經濟的主要支柱,外貿連年順差,是繼日本、德國之後世界第三大貿易順差國。進口主要以石油、原料和食品等為主,出口以機械設備、化工產品、家用電器、紡織、服裝、皮鞋、金銀首飾等輕工產品為主。國外市場主要在歐洲,進出口主要對象為歐盟和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