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水果地瓜怎麼吃
這個是涼薯啊 涼薯屬豆科,是豆薯屬中能形成塊根的栽培品種,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性草質藤本植物。涼薯的塊根肥大,肉潔白脆嫩多汁,富含糖分和蛋白質,還含豐富的維生素C.可生食,也可熟食。
『貳』 地瓜怎樣吃更好吃
烤著吃,最香最甜。我小時候經常吃,吃了放的屁很臭,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哈哈
『叄』 地瓜怎麼吃才好吃
地瓜:可以烤著吃,烤地瓜,還是一道地道的地方名吃呢。可以炸地瓜塊或地瓜片。可以做拔絲地瓜(小時候最鍾愛的一道菜,香甜美味)。最簡單的,是煮著吃。水水的,也很甜美。尤其是顏色艷黃的那種,又甜又香。
還要依據個人口味,反正,我認為,好吃!
『肆』 地瓜都可以怎麼吃
地瓜可以怎麼吃?
地瓜我們北方人叫紅薯,是一種有利於人身體健康的食物。
另外,地瓜還可以做烤紅薯,現在一到冬季,就可以看見有個年長的推個小車,上面放個爐子,地瓜放在爐內進行烘烤,烤到一定的時間,香噴噴的地瓜出爐的,裡面有白色的,還有黃色的,吃起來真是又一番美味。
『伍』 地瓜怎麼吃好吃
1、地瓜餅
把地瓜洗干凈在鍋裡面蒸熟,蒸熟後將地瓜皮去掉再把熟地瓜用手抓成泥狀的。往抓好的地瓜泥裡面加入麵粉以後再適當的加上點白糖攪拌均勻後團成面團。把面團拍成餅狀放進塗上一層有的鍋裡面煎至兩面金黃色的時候就熟了。
2、地瓜丸子
把地瓜洗干凈後去掉皮蒸熟,然後搗成泥糊狀,加入適量的奶油攪拌均勻,在加上麵粉和白糖攪拌。油鍋加熱把已經攪拌好的地瓜泥弄成小球狀,放入油鍋里炸成金黃色即可。
3、拔絲地瓜
先把地瓜洗凈去皮然後切成塊然後放入油鍋裡面炸熟。再把油鍋燒熱,往油裡面加入白糖和適量的水然後不停的攪拌成金黃色的時候放入炸好的地瓜塊,然後關火快速翻炒均勻裝盤即可。
4、蜜糖地瓜
把地瓜洗干凈後去掉皮切成一個個1厘米的片狀,然後放進微波爐或者炭火上烤熟,烤熟後趁熱撒上一些果糖和芝麻,放涼之後切成小塊就可以開吃了。
5、地瓜粥
把地瓜洗干凈去皮之後切成小塊。再把秈米用水沖洗干凈。把地瓜塊和秈米加入水放進鍋里,然後用大火燒開,再用中火把粥熬熟就可以了。
『陸』 地瓜怎麼吃
是豆薯 豆薯,別名沙葛、涼薯、地瓜。(潮汕地區俗稱為「芒光」或「樂綁」),原產中國南部、墨西哥、中北美洲。我國四川、重慶地區和台灣省栽培較多。 豆薯屬豆科豆薯屬中能形成塊根的栽培種,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性草質藤本植物。豆薯的塊根肥大,肉潔白脆嫩多汁,富含糖分和蛋白質,還含豐富的維生素C.可生食,也可熟食,總之很好吃。種子及莖葉中含魚藤酮(C23H22O6),對人畜有劇毒,可製成敵敵畏等殺蟲劑。 豆薯又名涼薯、地瓜、沙葛、土瓜等。 (一)起源與分布 豆薯原產熱帶美洲。美洲栽培歷史很久,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由西班牙人傳入菲律賓,以後傳到世界各地。中國西南、華南和台灣省栽培較多。 近年來,豆薯在北方開始栽培,並有高產栽培技術的探討。但面積較小,屬稀特蔬菜行列。 (二)營養價值與用途 豆薯食用部分為肥大的塊根,富含糖類、蛋白質,據測定,每千克塊根中含水分810~880克、碳水化合物76~119克,及一些礦物質、維生素等。其肉質潔白、嫩脆、香甜多汁,可生食、熟食,並能加工製成沙葛粉,有清涼去熱功效。 豆薯塊根耐貯藏,可調節蔬菜供應。印度和東南亞各國也食其嫩莢。其種子和莖葉含有魚藤酮,對人畜有毒,可提取殺蟲劑。 (三)特徵特性 豆薯為豆科豆薯屬中能形成塊根的栽培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 根 為直根系,須根多。主根上端逐漸膨大成為扁圓形或紡錘形肉質塊根。一般情況下只形成一個塊根,但若主根受傷,則側根膨大,形成2個或更多的較小的塊根。塊根表皮為淺黃色,皮薄而堅韌,易剝離。 莖 蔓生,高2米以上,右旋纏繞,橫切面圓形,被黃褐色茸毛,每節發生側蔓。葉為三出復葉,互生,濃綠色,表面光滑。頂生小葉棱形,具托葉。 花 為總狀花序,自莖基部第5~6節起,節節可抽生花序。第一花序有20餘節,每節有花2~4枚,花為紫藍色或白色蝶形花。莢果,扁平條形,長10~13厘米,寬1.2~1.5厘米,嫩莢有刺毛不能食用。內含種子8~10粒,種子近方形,扁平,黃褐色間有槽紋,千粒重200~250克。 豆薯為喜溫喜光蔬菜。生長期要求較高的溫度條件。發芽期要求30℃的溫度,地上部及開花結莢期適宜的溫度為25~30℃。塊根生長發育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廣,可在較低溫度條件下膨大生長。但溫度低於15℃,則生長發育受抑制。 豆薯對土壤的要求較嚴格,適宜的土壤條件方能獲得高產優質。豆薯要求土層深厚、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不適於在黏重、通透條件較差的土壤上種植。豆薯的根系強大;吸收力很強,較耐乾旱和瘠薄。 豆薯生長期長,需5~7個月才能收獲。生育期分四個時期: 發芽期:播種至第一對真葉展開。 幼苗期:第一對真葉展開至發生6~7個復葉和數條側根。 發棵期:莖葉迅速生長,塊根開始形成。 結薯期:塊根迅速膨大,約60天左右。 (四)類型與品種 按塊根形狀分為扁圓、扁球、紡錘形(或圓錐形)等。按成熟期分為早熟、晚熟種。 早熟種:植株生長勢中等,葉片較小,塊根膨大較早,生長期較短。塊根扁圓或紡錘形,皮薄,纖維少,單根重0.4~1千克,鮮食或炒食。目前應用的品種有:貴州黃平地瓜、四川遂寧地瓜、成都牧馬山地瓜、台灣馬來種、廣東順德沙葛等。 晚熟種:植株生長勢強,生長期長,塊根成熟較遲。塊根扁紡錘形或圓錐形,皮較厚,纖維多,澱粉含量高,水分較少,單根重1~1.5千克,大者可達5千克以上。適於加工制粉。常用的品種有:廣東湛江大葛薯、廣州郊區遲沙葛、台灣圓錐形種等。 北方地區宜選用扁圓形種,此類品種葉片較小,生長勢中等,成熟早,品質好,單薯重250~500克,塊根表面有縱溝4~10條。 (五)栽培技術 1.栽培季節 由於豆薯生長期較長,所以北方地區應盡早播種。露地播種可在晚霜過後立即進行。山東等地在4月中下旬進行。播種稍晚,則由於生長期不足而大大影響產量。 2.整地 豆薯生長期長,需肥量大,生長期不宜多次追肥,以防止追肥不當造成薯皮變黑,影響品質。所以應重施基肥。冬前結合深翻每公頃施腐熟的基肥60000~75000千克,加草木灰1500~2250千克。耙細、整平,做成寬100~150的平畦。 3.播種 豆薯種子種皮堅實,播前用30℃溫水浸3~4小時,置於25~30℃的條件下催芽。待芽初出即進行播種。 播種時,按50行距開溝,溝深5~6厘米,溝內撒復合肥,每公頃150~225千克,將土肥混勻後,溝內澆水。待水滲下,在溝內每隔3~4厘米播1粒種子。播後覆土3~4厘米。有條件時覆蓋地膜。 4.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破膜出苗 播種後12~15天幼苗出土。第一對基生葉出現後進行間苗、補苗,使幼苗株距為15厘米,並將薄膜扎洞,引幼苗出膜,在苗基部將地膜蓋緊壓嚴。 (2)中耕、培壟 5月下旬當苗高7~8厘米時揭去地膜,進行澆水追肥。待土表稍干,即進行中耕鬆土保墒。結合中耕進行鋤草、培壟。將行間土分2次培到株間,使成小高壟,壟高15~18厘米。待支架後停止中耕培土。 (3)植株調整 苗高15厘米時,進行支架。支架多用竹竿,可支成"人"字架或籬架,架高2米左右。人工引蔓上架。生長期及時摘除側蔓及花蕾、花序,以節省養分,促進塊根膨大。當植株長至20節左右,主蔓爬到架頂時,摘心,控制頂端生長,促進塊根形成。 (4)澆水、追肥 揭開地膜後澆第一水,保持土壤見干見濕,每5~7天一水。地上部出現花序後,塊薯進入膨大期,應增加澆水,保持地面濕潤,每3~5天一水。雨季及時排除積水,防止澇害。 在基肥充足的情況下,揭膜後追尿素一次,每公頃225~300千克。出現花序後,每20天左右追一次復合肥,每公頃225~300千克,共追2~3次。追肥時應距植株稍遠些,防止影響塊莖質量。 (5)採收 在地上部不受凍的前提下,應適當延長生長期,以提高產量。山東地區多在酷霜來臨前的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採收。每公頃產量可達30000~45000千克。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種子有毒。人吃5—6粒可中毒死亡,常有兒童誤食中毒的報道。食後數分鍾至數小時後出現頭昏、惡心、口乾、嘔吐、腹瀉、腹痛、四肢發麻,嚴重者驚叫、口唇發紺、呼吸困難、肢端發涼、血壓急劇下降、眼球突出、瞳孔縮小、對光反射消失、驚厥以至昏迷死亡。種子還可毒魚和殺蟲。 (6)性味歸經和宜忌 【性味】性涼,味甘。 【歸經】歸胃經。 【功效】生津止渴,解酒毒,降血壓。 宜:炎熱夏季煩熱口渴,或傷署者宜食;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口肝作渴者宜食;血壓升高、頭昏腦漲、面紅目赤、大便乾燥者宜食;飲酒過量、煩躁口渴或慢性酒精中毒者宜食。 忌:胃寒病者勿食為妥;寒性痛經女子在月經期間切勿食用生冷豆薯;糖尿病人也不可多吃。
『柒』 地瓜 怎麼吃
地瓜怎麼吃 從地瓜簽升格為烤地瓜,再變身為排毒餐,地瓜從早期的鄉土菜餚連連咸魚翻身,成為台灣最「夯」食物。 但中醫師跟營養師提醒,無論是中醫古籍或現代營養學觀點,都找不到「排毒」這個詞,若單單猛吃地瓜,營養會不均衡。 地瓜餐排毒 過分誇大 「本草綱目拾遺」記載,地瓜有補中氣、和血、暖胃的功效。古人也是把地瓜當成主食吃,所謂補中氣,簡單的說就是指吃了地瓜後會有體力,還可幫助血液循環、讓脾胃變溫暖。 最近這幾年排毒餐風行,不少民眾吃地瓜排毒,甚至還有人靠吃地瓜來減肥。古籍里已有記載,地瓜可以通便秘、去宿瘀,從現代營養學觀點來看,地瓜含有纖維質,食用後可以讓排便更順暢,確實對身體健康有幫助,但不能據此就過度延伸、誇大說吃地瓜能排毒。 控制血糖值 酌量食用 地瓜屬性平和,任何體質都能食用,只要不吃過量就沒關系。比較需要留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一天少量吃100公克,對血糖調控有些許幫助,但可千萬別多吃,地瓜跟山葯一樣,都屬於薯類,含有澱粉跟維生素,在作用上也非常相似,可當作主食,吃多了不只會變胖,還不利血糖控制。 地瓜治感冒? 姜的功效 至於網路傳聞,紅糖地瓜姜湯可以治感冒,應該是因為姜有發汗作用,跟地瓜沒什麼關系。 要提醒民眾的是,風寒型感冒患者在感冒初期食用,可以去寒,換作是風熱型感冒患者,就不適用,喉嚨可能會更痛。 對於喜歡喝地瓜湯的民眾,姜是很好的調味劑,加上地瓜本身就有的甜味,不必額外加糖,可吃得更健康。如果喉部腫痛,則不宜放太多姜。 吃地瓜減重 恐難如願 地瓜含有的澱粉量,其實跟米飯不相上下,熱量也跟米飯差不多。 以一碗飯為例,熱量大約是280大卡,而每100公克重的地瓜,約有124大卡的熱量,吃下一條重約200公克的小地瓜,幾乎等於吃下一碗白飯。地瓜富含 纖維,吃起來相對有飽足感。像100公克地瓜,就有2.4公克的膳食纖維,皮尤其是菁華,很多纖維都藏在表皮里,最好把表皮刷洗干凈,連皮帶肉食用才不會 漏失纖維質。 與米飯烹煮 養分多元 有些民眾相信地瓜可以排毒,吃起地瓜排毒餐。從地瓜含不少纖維質的角度來看,確實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對身體有好處,但要維持身體健康,關鍵還是均衡飲食,適量食用。 除了纖維質,地瓜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鉀離子,可以跟米飯混合烹煮,用來取代部分米飯。腎臟病患最好考慮整體飲食情況,適量食用,不適合天天餐餐都地瓜。 最健康吃法 烘烤水煮 另外,因為地瓜的澱粉比率高,糖尿病患也要留意,適量食用。 吃地瓜要吃得健康,個人建議,最好用烤、水煮,或煮熟後食用,否則就是加入飯或粥里。色拉里放進地瓜,可做為主食,增加飽足感。至於有些民眾喜歡喝地瓜甜湯,要特別留意糖的添加量,只要添加10到15公克的糖,幾乎就快等同半條小地瓜的熱量,可別加太多。
『捌』 地瓜有哪些吃法
紅薯有哪些吃法
答:蒸紅薯,烤紅薯,紅薯粥,炸紅薯絲、紅薯塊兒 ,拔絲地瓜,煎紅薯餅等等。 不過,我覺得最好吃的就是烤紅薯。
2021-05-11回答者:a138987706963個回答
地瓜有幾種吃法?詳細說說
答:蒸、煮、烤、炸、 比如蒸地瓜、烤地瓜、拔絲地瓜、地瓜粥、地瓜餅等
地瓜有哪些吃法
答:地瓜有哪些吃法?地瓜吃法非常多,可以烤著吃,也可以煮著吃,也可以用地瓜插粥,你也可以找一個每次專家上自習昂,他也會告訴你地瓜有各種吃法,一問就知道了
地瓜有幾種吃法?
問:我的外號就叫地瓜,「我」有幾種吃法啊?
答:1.生吃 2.整個煮,或是蒸 3.切成塊煮地瓜湯 4.切成塊跟米一起煮成地瓜粥 5.削皮,整個煮,加糖,加西米 6.做地瓜糊:洗凈去皮,切片曬干,碾成粉或磨成粉,然後象煮玉米粥一樣煮就可以了 7.蒸了切成絲或成片曬干 8.烤著吃 9.去野外玩的時候可以做地瓜窯
紅薯有哪些吃法?
答:烤紅薯。一半外面都有的賣。 紅薯煮飯。 紅薯曬幹了,以後慢慢吃。 水煮紅薯。 油炸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