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羅馬大斗獸場有哪些用途
在義大利的首都羅馬,有一個舉世聞名的古代建築,它就是雄偉的古羅馬大斗獸場。古羅馬大斗獸場是古羅馬人用於觀看比賽、表演的場所,可以說是世界最早、最壯觀的體育場。
從外表看,古羅馬大斗獸場有48米高,共分四層。下面三層是連續不斷的半圓形拱洞,拱洞中間是壁柱,並刻許多大大小小的雕像。走進去,可以看出古羅馬大斗獸場呈橢圓形,最長的地方為188米。它共有60排座位,並且座位層層升高。巨大的大斗獸場可以容納五萬名觀眾。
在大斗獸場中間是一塊橢圓形表演場地,它長86米,寬54米。每當空閑、休假時,富有的古羅馬人就湧向大斗獸場,觀看在這里舉行的各種比賽和表演。
古羅馬的統治階級既荒淫又殘暴,為了尋求刺激,他們發明了一種名叫角斗的娛樂活動。首先,他們將一批獅子、老虎之類的野獸驅入大斗獸場的表演場地中,並挑逗這些野獸們互相撕咬、吞吃。隨即,他們又將兩隊經過專門培訓的奴隸驅趕上場。這些奴隸被稱為角鬥士,他們手拿刀劍、長矛,統治者命令他們互相拼殺。沒有任何自由的奴隸們只好揮起武器,自相殘殺,一時間慘叫不斷、血流成河。千百年過去後,這里已成為世人觀光游覽的古跡。
㈡ 斗獸場的詳細介紹
義大利的羅馬作為世界著名的古城,最吸引遊客的是象徵古羅馬帝國的斗獸場,雖然羅馬斗獸場只剩下了一些殘垣斷壁,但它卻是古羅馬歷史的象徵。起初古羅馬只是義大利的一個城邦,後來羅馬開始向外擴張,到了公元前二世紀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一個非常強大的奴隸制帝國。羅馬人最喜愛的娛樂就是對血淋淋的角斗場面作壁上觀。大批的角鬥士被驅趕上角斗場,相互殘殺,或與野獸肉搏,嗜血的貴族奴隸主則在角鬥士的流血犧牲中獲得一種野蠻的快感。
㈢ 羅馬斗獸場的介紹
羅馬斗獸場是在72年,羅馬皇帝韋帕薌為慶祝征服耶路撒冷的勝利建造的。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斗場,建於公元72至80年間由4萬名戰俘用8年時間建造起來的,現僅存遺跡。 斗獸場專為野蠻的奴隸主和游氓們看角斗而造。
斗獸場平面式長圓形的,相當於兩個古羅馬劇場的觀眾席相對合一。斗獸場長軸188m,短軸156m,中央的「表演區」長軸86m,短軸54m。
觀眾席大約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分為五區。前面一區是榮譽席,最後兩區是下層群眾的席位,中間是騎士等地位比較高的公民坐的。
榮譽席比「表演區」高5m多,下層觀眾席位和騎士席位之間也有6m多的高差,社會上層的安全措施很嚴密。最上一層觀眾席背靠著外立面的牆。觀眾席總的升起坡度接近62℅,觀覽條件很好。
㈣ 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它現在位於哪個國家
羅馬斗獸場當然是在義大利首都羅馬了!
羅馬被稱為「永恆之城」,是整個義大利政治、文化、經濟、交通中心。更重要的是,羅馬作為希臘文化的繼承者,與希臘一起塑造了歐洲文明。古羅馬有著獨特的政治體制,很長一段時間,其軍事實力在地中海范圍內無可匹敵。羅馬公民追求現世享樂,使得藝術得以快速發展,成了千年後歐洲文藝復興藝術家們的靈感來源。
義大利古羅馬競技場羅馬斗獸場(Colosseum)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
羅馬斗獸場(義大利語:Colosseo),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Flavium),建於公元72-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
㈤ 羅馬斗獸場簡介
羅馬斗獸場(義大利語:Colosseo、英語:Colosseum),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譯為羅馬角斗場、科洛西姆競技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
建於72-80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
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長軸長約為188米,短軸長約為156米,圓周長約527米,圍牆高約57米,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
現代古羅馬斗獸場可以說是羅馬乃至整個義大利的象徵。斗獸場終年遊人如織,來自全世界的遊客紛沓而至。
門票價格是12歐元(9歐+3歐元不固定場內展覽費),如果是歐盟國家居民(需擁有歐盟國家頒發的護照)且年齡在18至26歲之間,可以享受4.5歐元+3歐元的優惠票節。有地鐵和公交車可以直達斗獸場,地鐵價格為每次1歐元公交車價格也是1歐元。地鐵票和公交票是相同的,(每張車票可以在限制時間內無限次使用,但是只能進入地鐵一次,每天的使用時間截至午夜12點),在售票機和街邊商店都可以買票。
雖然羅馬是一個充滿藝術的都市,但是由於大量非法移民以及國內犯罪控制不足,偷竊十分猖狂!請廣大國人一定保護好自己的隨身物品!
㈥ 外媒關注義大利羅馬斗獸場開放,這座斗獸場對羅馬有什麼意義
提到義大利,不能少了羅馬,古羅馬帝國歷史和文藝復興歷史在我腦海里翻滾,來到羅馬最重要就是去看一看羅馬斗獸場千瘡百孔,被古代羅馬人智慧所震撼,因為他集合了給排水,上下聯動怎麼運輸猛獸等開光裝置,是古羅馬人智慧結晶。
古羅馬角斗場以另一種悲壯震撼著人們.即使在想像中,都會為它的氣勢激動.當憑一己肉軀孤零零站在那裡,感到的是說不盡的血腥和弱小,沒有絲毫挺胸昂首、仗劍四顧的強悍之感.四周錯落圍繞的看台,如鐵桶般擋住大部分陽光,要昂頭才可以看全,而人便被困在這里,為一線生機浴血昋戰.腳下,是縱橫交錯數不清的溝塹或通道,高高低低,緊閉的鐵門後面,是低吼嗜血的野獸,或者是絕望而拚死一搏的奴隸。 每當傍晚,在西斜的落日和橘紅的燈光的襯托下.依然可以看到它昔日的宏偉與壯觀.夕陽在斗獸場的平台上塗上一層猩紅色的血光,不禁讓人想起曾經從日出直到日落的人獸格鬥,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㈦ 義大利羅馬斗獸場重新開放,這一歷史遺跡有著怎樣的歷史
羅馬斗獸場
羅馬斗獸場由弗拉維王朝的三個皇帝建造,它的建造是這個新王朝的家族為提高自身在公眾中的地位而發起的一系列運動的一部分。韋帕薌(公元69-79年)是這個王朝的締造者,他的出身並不高貴;在尼祿自殺後的一年中,羅馬又經歷了三個短命皇帝(伽爾巴、奧托、維泰里烏斯)的失敗的統治,韋帕薌隨後坐上了皇位。那時尼祿並未被遺忘;他所吞噬的廣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已經激起民憤。因此,當韋斯帕西恩決定填平那屬於尼祿的豪華金色宮殿的人工湖.將其變成公共娛樂場所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正是因為如此,斗獸場的歷史文化內涵重大,是世界文化遺產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