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屆世界盃被稱作義大利之夏
1990永遠的義大利之夏!!!
歡快激盪的歌謠,引領我們重回那遙遠的激情飛揚的上個世紀90年義大利之夏,那激動人心的群星閃爍的英雄年代。
這十六年,世界滄桑巨變,物是人非。曾經的一代綠茵英雄馬拉多納,巴喬,克林斯曼,馬特烏斯,布雷默,加斯科因,卡尼吉亞。。。。何在?
十六年前的今天,在美麗的亞平寧,
球星雲集的東道主義大利
萊因克爾的英格蘭、三劍客的荷蘭
三架馬車的西德和實力強勁的巴西
38歲的米拉「大叔」
速度與技術融合的風之子,
傳球鬼斧神工的馬拉多納、門神戈耶切亞。。。
最後布雷默打進了一個有爭議的點球
當馬特烏斯舉起大力神杯的時候我知道義大利之夏不相信眼淚!
謹以此文獻給所有熱愛足球的人!希望我們還能想起16年前那個美好的義大利之夏,想起加扎的眼淚,馬拉多納的悲傷,想起偉大的荷蘭,偉大的三劍客,偉大的橙色風暴,想起非洲雄獅喀麥隆,想起米拉大叔,想起奔放的司庫克拉維,想起失意的達薩耶夫,想起頑強的德國戰車,想起風之子的長發,想起巴喬憂郁的眼神,想起.....
難忘義大利之夏,亞平寧之夏充滿了歌聲,歡笑,淚水,有多少英雄在這片大地留下了遺憾,灑下英雄淚!
16年過去了,可是那個美好的夏天依然浮現在我眼前,就像是在昨天!同樣我們把歌聲,歡笑和淚水留在了那個夏天。
時光流逝,往事隨風,你還記得嗎?
曾經......
『貳』 那一年的世界盃主題曲最經典為什麼!
如果說1986年的世界盃是馬拉多納一個人的舞台,那麼1990年的義大利世界盃將屬於全世界。「義大利之夏」將永遠留在中國球迷的心中。。。
『叄』 歷屆世界盃主題曲哪首的印象最為深刻
最經典的世界盃主題曲,1998年法國世界盃出現兩首主題曲。但被中國球迷所熟知的就是《生命之杯》,「go go goal ale ale ale」張嘴就來的!這里就不多陳述了!沒有記憶的世界盃主題曲,2002年日韓世界盃,世界盃第一次來到亞洲,第一次由兩個國家一起舉行。伴隨著巴西人的捧杯,人們似乎忘記了該世界盃上還有過主題曲。最抒情的世界盃主題曲,2006年德國世界盃主題曲《生命之巔》。就是特別抒情!
『肆』 評評歷屆世界盃主題曲,最為經典世界盃歌曲是哪幾首本人推薦歌曲為1990義大利世界盃(義大利之夏)
很多人都說90年義大利之夏最經典,98年生命之杯流傳最廣,不過在我看來,印象最深的還是06年由唐妮·布雷斯頓和美聲男伶合唱的《The time of our lives(生命之顛)》最好聽,歌詞很激勵人。
『伍』 90年義大利之夏有什麼值得回憶的
開幕式:開幕式上的漂亮模特時裝展示,儼然一場精彩的時裝發布會,也只有浪漫與激情兼而有之的義大利人才會想到這個創意;開幕式上激情演繹的主題歌《義大利之夏》,堪稱歷屆世界盃主題歌中最棒的。
義大利隊:「憂郁王子」羅伯特-巴喬,在這屆於本土舉行的世界盃上首次登場亮相,並讓世界驚艷,尤其是他在小組賽最後一場義大利對捷克斯洛伐克那場比賽中替補上場的進球,後來被評為世界盃歷史上的最佳進球之一;斯基拉奇,替補出場的每場比賽都有進球,堪稱「超級替補」;門將曾加,創造了世界盃史上的最長時間不失球紀錄——517分鍾,直到半決賽才被阿根廷的卡尼吉亞攻破球門。
阿根廷隊:江河日下的阿根廷隊在賽前根本不被看好,但是他們有馬拉多納,有門將戈耶切亞。可以說,阿根廷隊是憑著這兩個人的超水平發揮才挺進了決賽。讓我們回味的,是馬拉多納為「風之子」卡尼吉亞送出的絕妙助攻,將強大的巴西絕殺,還有決賽失利後老馬流下的傷心淚水;有戈耶切亞連續在1/4和半決賽的點球決勝中憑借一己之力把英格蘭和義大利的數名射手的點球拒之門外,還有決賽中他對德國隊薩莫爾的點球也無可奈何,畢竟,他不是「救世主」。
其他還有:著名的德國隊沃勒爾與荷蘭隊里傑卡爾德之間的「口水戰」,英格蘭隊加斯科因的曇花一現,等等。可以說,90年的義大利之夏,是一屆非常經典的世界盃。
『陸』 世界盃主題曲是什麼
自1986年以來,每屆世界盃球賽均有獨自的世界盃主題曲,每首主題曲均有獨特的背景,本文一一盤點歷屆世界盃主題曲的名稱、演唱者及創作背景。
墨西哥世界盃主題曲
《別樣英雄》
A Special Kind of Hero
1986年的世界盃是屬於馬拉多納的,這位阿根廷天皇巨星以「上帝之手」和連過五人的長途奔襲進球得分,聞名於世,並為本隊再次奪得世界盃桂冠。這首充滿傳統色彩的大氣歌曲後來一直被視為頌揚馬拉多納的贊歌,究其原因是它曾出現在那屆世界盃賽官方影片《英雄》的結尾,而畫面恰恰是馬拉多納在球場上英武拼殺的慢動作鏡頭。此歌演唱者是著名的舞台劇演員斯黛芬妮·勞倫斯。
義大利世界盃主題曲
《義大利之夏》
un'estate Italiana
演唱者:吉奧吉·莫羅德和吉娜·娜尼尼
「義大利之夏」或許是最成功的世界盃主題曲,至今仍被資深球迷和歌迷所津津樂道。這是首悠揚動聽,又振奮人心的歌曲,義大利人將亞平寧半島上的海風和足球王國對足球運動的理解糅合成迷人的音樂。這首歌有數個版本,原唱錄音版較舒緩傳統;現場演唱版則加入更多搖滾節奏;因為作曲的是義大利電子樂大師吉奧吉,也有過節奏強勁的混音版。超級球迷香港天王譚詠麟也曾將此歌改成粵語版本的「理想與和平」。兩位原唱者都是義大利最著名的流行樂大師,並且此歌也是兩人合作寫成的,英語版由吉奧吉演唱。
美國世界盃主題曲
《榮耀之地》
Gloryland
美國一直是足球運動的處女地,把世界盃主辦權交到他們手裡似乎是個錯誤的選擇,主題曲也變得黯淡。這首「榮耀之地」雖然有個響亮的名字,但是英雄主義色彩在這首歌中盪然無存。「榮耀之地」在音樂風格上更接近於民謠與流行搖滾樂的結合,很有些美國西部荒原的蒼茫感。1994年作者兼主唱達利爾創作了此歌,並邀請福音曲演唱組合「黑暗之聲」協助錄制。由於作品缺乏對足球運動的共鳴,很快淹沒在人們的記憶之中。1994年的世界盃合輯中收錄的其他大牌藝人的作品倒是要比主題曲精彩得多。
法國世界盃主題曲
從1998年起,世界盃賽的主題曲不再僅限於一首,而且開始灌錄世界盃官方專輯唱片。1998年的《Allez! Ola! Ole! 》中就收錄了15首代表參賽各國的足球歌曲。官方主題歌為「我踢球你介意嗎」和「生命之杯」。
《我踢球你介意嗎》
Allez! Ola! Ole!
「我踢球你介意嗎」是首輕快的歌曲,帶著濃烈的熱帶情調和歡快的吟唱風格。演唱者尤索·恩多和阿克塞拉·瑞德都不是法國人,歌曲沒有明顯的法國特點,可能也正應和了世界盃融合交流的主題,並符合法國人喜好出人意料的性格。但很多人認為並不好聽。
《生命之杯》
La Copa De La Vida
演唱者瑞瑞奇馬丁是世界級偶像歌手,並引領著拉丁音樂浪潮。該歌曲選自他1998年專輯《讓愛繼續》(Vuelve),並獲得全球30個國家單曲排行的冠軍曲。「生命之杯」 在世界盃之後也傳播甚廣,成為很多足球節目用來烘托氣氛的第一選用曲目。歌曲中的鼓樂節奏和號角奏鳴都頗為煽情。
日韓世界盃主題曲
《風暴》
boom
阿納斯塔西婭的歌聲和形象的差距令人難以置信,靚麗的偶像外型和深沉渾厚的「爵士樂」嗓音給人的視聽覺沖擊強烈。「風暴」曲調簡潔、節奏強勁,流行的曲風給人異域感覺,和「生命之杯」 相比它少了些火般熱情,多了份緊迫感強勁的沖擊。
《讓我們走到一起》
Let's get together now
演唱者
日本:化學超男子、Sowelu
韓國:褐眼男子、朴正鉉
「讓我們走到一起」是首格外清新悠揚的歌曲,它以日本流行歌曲獨有的輕松和流暢,在眾多世界盃歌曲中卓爾不群,它更像一首沉浸於幸福的愛情歌曲或是勵志歌曲。6人的超大組合主要因為兩國合辦的原因,在音樂演繹上除了俊男配靚女,實力派對唱將的緣故外,也未見有更多的亮點。
德國世界盃主題曲
《我們生命中的時光》
Time of Our Lives
這屆主題曲似乎不屬於激情狂歡的綠茵草地,曲子最初透徹清涼的鋼琴前奏飄逸而唯美,配上一代靈魂歌後低沉渾厚的嗓音以及「美聲男伶」浪漫溫情的演繹,讓作品在幽深寧靜的基調下更顯大氣、溫柔和悲壯。聽這支曲子,心靈深處觸摸的遠不是足球場上外顯的強悍,而是一代代球員和億萬球迷溫柔無限、痴迷無限、夢想無限的「足球情節」。這首世界盃主題曲是迄今為止感覺最抒情的一首,雖然沒有1998世界盃瑞奇馬丁演唱的那首主題歌勁爆,更沒有《義大利之夏》經典,但卻不失為一首好歌!
德國世界盃閉幕曲
《難以抗拒》
Hips Don't Lie
和開幕式一樣,德國世界盃組委會繼續保持簡潔的立場,決賽之前,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閉幕式音樂會,決定只持續11分鍾。熟悉世界盃之歌《Celebrate the day》的人,都會鍾情《Hips don't lie》這首拉美風格的快曲,主唱是當紅的哥倫比亞人、拉丁女歌手夏奇拉(Shakira),而在世界盃的一個11分鍾簡潔的閉幕式上,這個拉丁女王再次向世界舞動她的小蠻腰,演唱這首《難以抗拒》。
南非世界盃主題曲
《哇咔哇咔(非洲時刻)》
Waka Waka (This Time For Africa)
由著名拉丁歌手夏奇拉創作並參與製作的歌曲「Waka Waka (This Time For Africa)」[哇咔哇咔(非洲時刻)],被選為即將到來的2010年南非世界盃官方指定全球唯一主題曲。屆時,夏奇拉將與南非本土組合Freshlyground(鮮磨樂團)一同在世界盃閉幕式上表演這首歌曲。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夏奇拉第二次擔當世界盃主題曲的演唱。
《飄揚的旗幟》
Wavin』Flag
這首主題歌的演唱者為31歲的歌手克南,他出生在索馬里,由於國內局勢動盪,他13歲時隨家人移居加拿大。但克南仍然心系索馬里,他創作的很多歌曲都和索馬里局勢相關。《飄揚的旗幟》是他今年2月底發行的專輯《游吟詩人》中的一首歌,歌曲帶有濃郁的非洲氣息,表達了對這片充滿戰火、貧窮和落後的土地不離不棄的熱愛。
在今年9月國際足聯舉行的世界盃主題曲徵集中,克南將自己的歌曲寄給了國際足聯,最終被國際足聯所認可,成為了南非世界盃的主題歌。
『柒』 世界盃主題曲的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1990:「義大利之夏」 (UN'ESTATE ITALIANA)(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主題曲)
英語版本名稱為:To Be Number One
演唱者:吉奧吉-莫羅德(Giorgio Moroder)和吉娜-娜尼尼(Gianna Nannini)
「義大利之夏」或許是最成功的世界盃主題曲,至今仍被資深球迷和歌迷所津津樂道。這是首悠揚動聽,又振奮人心的歌曲,義大利人將亞平寧半島上的海風和足球王國對足球運動的理解糅合成迷人的音樂。這首歌有數個版本,原唱錄音版較舒緩傳統;現場演唱版則加入更多搖滾節奏;因為作曲的是義大利電子樂大師吉奧吉,也有過節奏強勁的混音版。超級球迷香港天王譚詠麟也曾將此歌改成粵語版本的「理想與和平」。兩位原唱者都是義大利最著名的流行樂大師,並且此歌也是兩人合作寫成的,英語版由吉奧吉演唱。 吉奧吉-莫羅德
義大利最著名的電子音樂先鋒,是20世紀70年代迪斯科音樂發展中的標志人物。這位1940年4月26日生於奧提西的義大利人,曾經贏得過3座奧斯卡獎和4次金球獎。他有著傳奇式的經歷,所涉及的領域幾乎都帶給他巨大的榮譽。他曾經是位吉他手,19歲組建了自己的樂隊Covers,出沒於歐洲的夜總會中。70年代起,他專心於音樂製作,1969年他推出自己製作的處女單曲「瞧一瞧」(Looky Looky),並與合作夥伴佩特-貝洛特(Pete Bellotte)組成了製作組合。他們的輝煌來自於發掘了曾經當和聲歌手的多娜-桑莫(Donna Summer),70年代後期,莫羅德開始接觸電影配樂。並在整個80年代傾心於此工作。他在電影方面最著名的作品是由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影片《壯志雄心》的主題曲「帶走我的呼吸」(Take my breath away)。該曲不僅雄踞英美各大排行榜之首,並摘得奧斯卡最佳歌曲獎。
吉娜-娜尼尼
吉娜1956年6月14日生於義大利迷人的圖斯卡尼省。她從小就顯現出音樂天賦,在她身上所蘊涵的自然、反叛和自信使她19歲就離家來到米蘭闖盪。1976年,她推出同名首張專輯。1979年她做出冒險決定,隻身闖盪美國探詢搖滾樂根源。雖然她經歷了種種失望,但還是深深地發掘出自己的搖滾根源。經過挫折與努力,吉娜成為世界級明星,頻繁在歐洲成功舉行巡迴演唱會,不斷與眾多著名音樂人有過合作。1989年她同艾多拉多-班那托合作寫詞了1990年世界盃賽的主題曲「義大利之夏」的歌詞,並與吉奧吉在米蘭的開幕式攜手歌唱。
『捌』 世界盃主題曲
世界盃主題曲指足球世界盃主題歌。
[編輯本段]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別樣的英雄》(A Special Kinds of Hero) 演唱者:斯黛芬妮·勞倫斯(Stephanie Lawrence) 1986年的世界盃是屬於馬拉多納的,這位阿根廷天皇巨星以「上帝之手」和連過五人的長途奔襲進球得分,聞名於世,並為本隊再次奪得世界盃桂冠。這首充滿傳統色彩的歌曲後來一直被視為頌揚馬拉多納的贊歌,究其原因是它曾出現在那屆世界盃賽官方影片《英雄》的結尾,而畫面恰恰是馬拉多納在球場上英武拼殺的慢動作鏡頭。 此歌演唱者是著名的舞台劇演員斯黛芬妮-勞倫斯,但該曲是否為當屆主題曲,還鮮有明證。 斯黛芬妮·勞倫斯出生於英國的音樂家庭,父母從事音樂和舞蹈。她因在倫敦一些最著名的音樂劇中出演而知名。16歲登上舞台後,不久去百老匯發展,也在電影和電視中客串角色。自1981年接任安德魯-韋伯的名劇《埃薇塔》(又名:貝隆夫人Evita)起,她陸續出演了《瑪莉蓮》(Marilyn!)、《星光快車》(Starlight Express)、《貓》(Cats)的主角。1993年因主演《熱血兄弟》(Blood Brother)而獲得托尼獎提名,她1989年曾出演電影版的《歌劇院魅影》。2000年11月4日在倫敦寓所過世,享年50歲。
[編輯本段]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義大利之夏》(UN'ESTATE ITALIANA)英語版本名稱為:To Be Number One 演唱者:吉奧吉.莫羅德(Giorgio Moroder)和吉娜.娜尼尼(Gianna Nannini) 義大利之夏 「義大利之夏」或許是最成功的世界盃主題曲,至今仍被資深球迷和歌迷所津津樂道。這是首悠揚動聽,又振奮人心的歌曲,義大利人將亞平寧半島上的海風和足球王國對足球運動的理解糅合成迷人的音樂。這首歌有數個版本,原唱錄音版較舒緩傳統;現場演唱版則加入更多搖滾節奏;因為作曲的是義大利電子樂大師吉奧吉,也有過節奏強勁的混音版。 超級球迷香港天王譚詠麟也曾將此歌改成粵語版本的「理想與和平」。兩位原唱者都是義大利最著名的流行樂大師,並且此歌也是兩人合作寫成的,英語版由吉奧吉演唱。
[編輯本段]1994年美國世界盃:
「榮耀之地」(Gloryland) 演唱者:達利爾.豪(Daryl Hall) 美國一直是足球運動的處女地,把世界盃主辦權交到他們手裡似乎是個錯誤的選擇,主題曲也變得黯淡。這首「榮耀之地」雖然有個響亮的名字,但是英雄主義色彩在這首歌中盪然無存。「榮耀之地」在音樂風格上更接近於民謠與流行搖滾樂的結合,很有些美國西部荒原的蒼茫感。1994年作者兼主唱達利爾創作了此歌,並邀請福音曲演唱組合「黑暗之聲」(Sounds of blackness)協助錄制。由於作品缺乏對足球運動的共鳴,很快淹沒在人們的記憶之中。1994年的世界盃合輯中收錄的其他大牌藝人的作品倒是要比主題曲精彩得多。 雖然「榮耀之地」沒有什麼反響,但當時的另一首《we are the champ》卻廣受歡迎,讓狂歡的球迷唱得不亦樂呼。
[編輯本段]1998法國世界盃:
從1998年起,世界盃賽的主題曲不再僅限於一首,而且開始灌錄世界盃官方專輯唱片。1998年的《Allez! Ola! Ole! 》中就收錄了15首代表參賽各國的足球歌曲。官方主題歌為「我踢球你介意嗎」和「生命之杯」。 《我踢球你介意嗎》(法語:La Cour des Grands,英語:Do you mind if I play)(1998年法國世界盃主題曲1) 演唱者:尤索·恩多(Youssou N'Dour )& 阿克塞拉·瑞德(Axelle Red) 「我踢球你介意嗎」是首輕快的歌曲,帶著濃烈的熱帶情調和歡快的吟唱風格。演唱者都不是法國人,歌曲沒有明顯的法國特點,可能也正應和了世界盃融合交流的主題,並符合法國人喜好出人意料的性格 《生命之杯》(La Copa De La Vida) 演唱者:瑞奇.馬汀(Ricky Martin) 瑞奇.馬汀 瑞奇.馬汀是世界級偶像歌手,並引領著拉丁音樂浪潮。該歌曲選自他1998年專輯《讓愛繼續》(Vuelve),並獲得全球30個國家單曲排行的冠軍,也是1998年法國世界盃的另一首主題曲。「生命之杯」 在世界盃之後也傳播甚廣,成為很多足球節目用來烘托氣氛的第一選用曲目。歌曲中的鼓樂節奏和號角奏鳴都頗為煽情。 瑞奇.馬汀 瑞奇.馬汀1971年12月24日生於波多黎各,6歲起開始接拍電視廣告,很快對表演產生濃厚興趣。12歲時,瑞奇-馬汀加入了少年偶像團體Menudo,這是一支拉丁樂歷史上最受歡迎的組合。17歲的馬汀在離開Menudo後,決定放下明星身份,重新走入學校完成他最後的高中學業。畢業後,他毅然來到美國紐約。以個人姿態進軍歌壇的瑞奇-馬汀,1991年推出了首張同名專輯,獲得巨大成功,並在全球許多國家掀起了一股拉丁樂狂潮。1994年,瑞奇-馬汀參演了電視連續劇《急診室的故事》,這部在美國ABC電視台收視率頗高的肥皂劇使瑞奇的知名度再次得到了空前提高。1996年,讓瑞奇-馬汀走紅全球的專輯《A Medio Vivir》發行,其中收錄的歌曲呈現多元化風貌,收錄有法國9周冠軍曲「Maria」。令瑞奇走向世界的歌曲「生命之杯」(La Copa De La Vida / The Cup Of Life)收錄在大碟《Vuelve》中,他以西班牙文唱出火熱的氣氛。
[編輯本段]2002年日韓世界盃:
《風暴》(boom) 演唱者:阿納斯塔西婭(Anastacia) 阿納斯塔西婭的歌聲和形象的差距令人難以置信,靚麗的偶像外型和深沉渾厚的「爵士樂」嗓音給人的視聽覺沖擊強烈。「風暴」曲調簡潔、節奏強勁,流行的曲風給人異域感覺和「生命之杯」 相比它少了些火般熱情,多了份緊迫感強勁的沖擊。 阿納斯塔西婭 阿納斯塔西婭原名Anastacia Newkirk,1973年9月17日出生於美國芝加哥,父親是酒店歌手,母親是紐約百老匯的演員。她14歲時父母離異,隨母親來到紐約,並進入藝術學校。阿納斯塔西婭1999年參加MTV的新秀選拔賽後加入樂壇。簽約Sony之後於2000年發行了個人首張專輯《並非它類》(Not That Kind)獲得巨大成功,銷量逾200萬。2002年發行第二張專輯《自然的怪誕》(Freak of Nature),當前的單曲「Paid My Dues」在全球熱播不斷。阿納斯塔西婭的演唱和舞蹈風格以隨性自由為特點,金發白膚的搶眼外形之下蘊藏的卻是一把「擁有純粹的黑人靈魂的聲線」。去年11月1日,國際足聯最終確定阿納斯塔西婭來演唱2002年韓日世界盃主題歌「風暴」。 2002年日韓世界盃:《讓我們走到一起》(Let's get together now) 演唱者:VOICES OF KOREA/JAPAN 日本:化學超男子(Chemistry)、Sowelu 韓國:褐眼男子(Brown Eyes) 、朴正鉉(Lena Park)) 「讓我們走到一起」是首格外清新悠揚的歌曲,它以日本流行歌曲獨有的輕松和流暢,在眾多世界盃歌曲中卓爾不群,它更象一首沉浸於幸福的愛情歌曲或是勵志歌曲。6人的超大組合主要因為兩國合辦的原因,在音樂演繹上除了俊男配靚女,實力派對唱將的緣故外,也未見有更多的亮點。此歌並未收錄進「新索音樂」在中國內地發行的官方專輯中。
[編輯本段]2006年德國世界盃:
shakira《Hips Don't Lie》(難以抗拒)夏奇拉Shakira 和開幕式一樣,德國世界盃組委會繼續保持簡潔的立場,決賽之前,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閉幕式音樂會,決定只持續11分鍾。熟悉世界盃之歌《Celebrate the day》的人,都會鍾情《Hips don't lie》這首拉美風格的快曲,主唱是當紅的哥倫比亞人、拉丁歌後夏奇拉,而在世界盃11分鍾的簡潔閉幕式上,這個拉丁女王再次向世界舞動她的小蠻腰。 《Celebrate the day》Herbert Gronemeyer(赫伯特 格朗內每爾)是德國首屈一指的暢銷流行歌手,他的歌壇生涯是從1970年開始的。那時的他雖然年紀輕輕卻已經是一個音樂指導和舞台演員了。他在1984年的專輯「Bochum」是他事業上的第一個突破,不僅多首歌曲在德國家喻戶曉,而且唱片在暢銷榜上也停留1年半之久,而且20年後的今天仍被奉為經典。 Il DIVO《我們生命中的時光》(Time of Our Lives)由Sony BMG唱片公司著名作曲家約爾根·埃洛弗松(Jorgen Elofsson)作曲,超級製作人史蒂夫·麥克(Steve Mac)製作的2006年德國世界盃主題曲「我們生命中的時光」(Time of Our Lives)將在6月9曰慕尼黑的世界盃開幕式上由紅遍全球Pop Opera跨界團體Il Divo「美聲紳士」組合與R&B天後Toni Braxton共同首演。 這首世界盃主題曲是迄今為止感覺最抒情的一首,雖然沒有98世界盃瑞奇馬丁演唱的那首主題歌勁爆,更沒有《義大利之夏》經典,但卻不失為一首好歌! 2006年世界盃決賽表演歌曲《Hip's Don't Lie(不會說謊)》
[編輯本段]2010年南非世界盃主題歌
Waka Waka 近日,FIFA(國際足聯)與索尼音樂娛樂公司共同宣布,由著名拉丁歌手夏奇拉(Shakira)創作並參與製作的歌曲「Waka Waka (This Time For Africa)」[中譯:哇咔哇咔(非洲時刻)],被選為即將到來的2010年南非世界盃官方主題曲。屆時,夏奇拉將與南非本土組合Freshlyground一同在世界盃閉幕式上表演這首歌曲。 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表示,「世界盃的球迷們,對於主題曲的關注度不亞於世界盃的吉祥物和標識,它同樣也是這項令人激動的體育賽事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曲運用了充滿非洲特色的節奏,來呈現這項重大的賽事。我非常期待能在世界盃的比賽中聽到它,並且在閉幕式上看到夏奇拉與Freshlyground的精彩表演。」 而歌曲的演唱者,拉丁天後夏奇拉則表示,「對於Waka Waka (This Time For Africa)這首歌能被選為2010南非世界盃主題曲,我感到非常榮幸。世界盃是一項世界同歡的賽事,它將不同國家,種族,以及不同地域的人們緊緊聯繫到一起,而這也正是我的歌曲所想要表達的意義。」同時她也表示,她非常高興能夠與南非本土最知名的音樂組合Freshlyground進行合作。 而Freshlyground中的成員Zolani Mahola則說,「對於能和夏奇拉合作這首歌曲,我們倍感興奮,這首歌表達了南非世界盃的精神和活力,我們認為這首歌曲,一定能夠激發那些在世界各地關注南非世界盃的人們的激情。」 這首世界盃官方主題曲的英語及西班牙語版本將在2010年4月28日對外公布,5月11號,歌迷即可開始通過數字下載的方式獲得這首歌曲。同時,此曲也將被收錄於5月底FIFA與索尼音樂娛樂共同發行的2010世界盃官方音樂專輯「Listen Up!」中。這張專輯所獲得的收益,將用於由FIFA所建立的公益項目中,該項目的收益將用於非洲的公益事業。此外,還有一部分收益會捐贈給由約旦王妃拉妮亞與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共同建立的「1 GOAL」基金。該基金的主要用途,是為世界各地的失學兒童建立重返學校的機會。近日,該基金任命夏奇拉為公益大使,以此來向世界呼籲給每個兒童接受教育的機會。 夏奇拉本人表示,能夠為這些公益項目做出貢獻,是自己多年來的心願。 除了將於世界盃閉幕式上表演這首歌曲之外,夏奇拉還將會在6月10日的世界盃官方音樂會上進行表演。而該曲的音樂錄影帶則會在五月中旬以3D形式公布。 《飄揚的旗幟(Wavin』Flag)》(可口可樂公司南非世界盃主題推廣歌) 此歌的演唱者為 31歲的歌手克南(K'naan)和西班牙歌手DAVID BISBAL。 《wavin'flag》是可口可樂公司與南非世界盃官方合作的一首宣傳曲,並不是南非世界盃官方主題曲。 2010年世界盃的大會官方主題曲是《Waka Waka (This Time For Africa)》,但論流行程度,就絕對及不上世界盃主要贊助商可口可樂的世界盃主題曲《Wavin' Flag》(飄揚的旗幟),該曲在世界盃期間,將會作為可口可樂的廣告歌日夜不斷轟炸,並會有法語、西語、漢語、阿拉伯語等多種混合版本。 該曲旋律激昂、振奮人心,在各國流行歌曲榜一炮而紅,深受歡迎,以至被廣泛誤傳為大會官方主題曲。歌詞叫大家拿起旗幟、支持自己的隊伍、慶祝盛事,似乎很配合世界盃的氣氛。 不過,這首歌背後其實有另一段故事。現在看到的可口可樂主題曲版本,是經過大幅修改的。真正的原曲,一點都不快樂,內容是十分強烈的控訴。 創作這首歌的歌手K'naan,出生在索馬里的一個藝術之家,由於國內局勢動盪,13歲隨家人移居加拿大,但他仍然心系索馬里,創作的很多歌曲都和索馬里局勢相關。《飄揚的旗幟》是他今年2月底發行的專輯《游吟詩人》中的一首歌,歌曲帶有濃郁的非洲氣息,表達了對這片充滿戰火、貧窮和落後的土地不離不棄的熱愛。 這首歌本來寫的是以一個戰地兒童的視角,表達在現實的掙扎、對自由的企盼、和對戰爭的控訴。全曲洋溢著濃郁的人文關懷。 克南的聲音和音樂風格有些像阿姆,但他們的作品內容有很大的不同。克南的音樂是談論索馬里的政治局勢,在他的歌曲中多是呼籲停止暴力和流血內容,這首歌也不例外.同時克南雄渾的歌聲中也充滿了對非洲大地這片神奇土地上生命力的彰顯。 克南童年在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渡過,親身經歷了當代最野蠻殘酷的戰爭。他的作品,很多是關於戰爭的傷痕和反思,以及對家鄉土地的懷念。他接受訪問時,曾這樣說過:「那些索馬里的孩子來到加拿大後,土裏土氣,被本地長大的同學取笑:嗨!你這個笨蛋!他們也許?#93;有想過,他們眼前這個笨蛋一樣的同學,可能親手殺死過十幾個人。」 《飄揚的旗幟》的傳播更能讓大家認識的和平的可貴.全世界的球迷在哼唱這首歌曲的同時也會感受到和平的可貴,珍愛生命、遠離戰爭,體育運動始終是和平友好的本質。
[編輯本段]最新消息
網易娛樂4月28日報道 近日,FIFA(國際足聯)與索尼音樂娛樂公司共同宣布,由著名拉丁歌手夏奇拉(Shakira)創作並參與製作的歌曲「Waka Waka (This Time For Africa)」[中譯:哇咔哇咔(非洲時刻)],被選為即將到來的2010年南非世界盃官方指定全球唯一主題曲。屆時,夏奇拉將與南非本土組合Freshlyground(鮮磨樂團)一同在世界盃閉幕式上表演這首歌曲。 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表示,「世界盃的球迷們,對於主題曲的關注度不亞於世界盃的吉祥物和標識,它同樣也是這項令人激動的體育賽事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曲運用了充滿非洲特色的節奏,來呈現這項重大的賽事。我非常期待能在世界盃的比賽中聽到它,以及在閉幕式上看到夏奇拉與Freshlyground的精彩表演。」
[編輯本段]2010年官方世界盃主題曲waka waka
FIFA(國際足聯)與索尼音樂娛樂公司共同宣布,由著名拉丁歌手夏奇拉(Shakira)創作並參與製作舞蹈動作的歌曲「Waka Waka (This Time For Africa)」[中譯:哇咔哇咔(非洲時刻)[1]],被選為2010年南非世界盃官方主題曲。 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表示,「世界盃的球迷們,對於主題曲的關注度不亞於世界盃的吉祥物和標識,它同樣也是這項令人激動的體育賽事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曲運用了充滿非洲特色的節奏,來呈現這項重大的賽事。我非常期待能在世界盃的比賽中聽到它,並且在閉幕式上看到夏奇拉與Freshlyground的精彩表演。」 夏奇拉說「對於Waka Waka (This Time For Africa)這首歌能被選為2010南非世界盃主題曲,我感到非常榮幸。世界盃是一項世界同歡的賽事,它將不同國家,種族,以及不同地域的人們緊緊聯繫到一起,而這也正是我的歌曲所想要表達的意義。」同時她也表示,她非常高興能夠與南非本土最知名的音樂組合Freshlyground進行合作。 屆時,夏奇拉將與南非本土組合Freshlyground一同在世界盃閉幕式上表演這首歌曲。 5月11日,歌迷即可開始通過數字下載的方式獲得這首歌曲。同時,此曲也將被收錄於5月底FIFA與索尼音樂娛樂共同發行的2010世界盃官方音樂專輯《Listen Up!》中。世界盃期間, 此曲[2]成為網路上炙手可熱的歌曲之一。這張專輯所獲得的收益,將用於由FIFA所建立的公益項目中,該項目的收益將用於非洲的公益事業。此外,還有一部分收益會捐贈給由約旦王妃拉妮亞與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共同建立的「1 GOAL」基金。該基金的主要用途,是為世界各地的失學兒童建立重返學校的機會。該基金任命夏奇拉為公益大使,以此來向世界呼籲給每個兒童接受教育的機會。 此首世界盃歌曲還特製了MV(歌曲視頻)。在這首歌的MV中,主角將會是梅西和他巴塞羅那的隊員拉斐爾·馬克思和丹尼·阿爾維斯員拉斐爾·馬克思和丹尼·阿爾維斯,MV中這三個球員的部分將於西班牙進行拍攝,而Shakira的部分也正在洛杉磯同步進行。南非偉大領袖曼德拉 歌曲舞蹈動作也經過精心的編輯,熱情奔放動作開放,體現出濃厚的非洲風格,突顯了非洲舞蹈的藝術感染力。在舞蹈中有幾段雙手合十歡快舞動肢體的動作,當唱到WakaWaka的旋律,配合非洲踩踏舞步和歌曲的明快節奏跳出,動作簡單但令人印象深刻。這些原始而自然的舞蹈動作貫穿整首歌曲,成為歌曲最標志性的動作。「舞蹈非常能感染我們,導演找了許多群眾參與排練,大家都盡情展示了他們剛剛學會舞蹈,無拘無束的動作很快樂,我們都沉浸當中,你覺得呢?世界盃給南非帶來團結與熱情,我愛世界盃。」夏奇拉如是說。美的歌曲和舞蹈傳遞給人們的是簡單而純粹的快樂,而快樂是可以分享和飛躍國界的。這體現了舉辦世界盃的意義:倡導和平,共享愉悅。世界盃是快樂的大聯歡。
歌詞內容:
哇咔哇咔(非洲時刻) Waka Waka (This Time For Africa) Shakira You're a good soldier 你是一個好士兵 Choosing your battles 在選擇你的戰場 Pick yourself up 自己站起來 And st yourself off 撣凈灰塵 And back in the saddle 重新上路 You're on the frontline 你正在前線 Everyone's watching 人人都在看 You know it's serious 你了解情況危急 We're getting closer 我們越來越團結 This isn』t over 現在還沒有結束 The pressure is on 壓力已經到來 You feel it 你感覺得到 But you've got it all 但是你已經獲得這一切 Believe it 相信吧 When you fall get up 當你跌倒爬起來 Oh oh... 哦 哦... And if you fall get up 如果你跌倒爬起來 其餘是斯瓦西里語 「Zaminamina Zaminamina zangalewa Ana wam a? a」的意思可以大意解析為:我醒來,我醒來,閃耀吧!閃耀吧!強大的軍隊! Za mina mina eh eh Waka waka eheh 來吧!來吧!去做吧!去做吧! Za mina mina zangalewa ana wan a a 這就是要做的事! Yango hé hé zaminana zangalewa 等待吧!來吧!
歌手夏奇拉
夏奇拉·伊莎貝爾·邁巴拉克·里波爾,Shakira Isabel Mebarak Ripoll;1977年2月2日-)出生於哥倫比亞的巴蘭基利亞,其母是西班牙和義大利後裔,其父具有美國出生的黎巴嫩天主教徒背景。夏奇拉是出生於哥倫比亞的流行歌手,以演唱和創作拉丁風格的歌曲著稱。她也是一位創作型的歌手,能夠自己寫作歌曲。她曾2次獲得格萊美獎,8次獲得拉丁格萊美獎。2010年6月,由夏奇拉創作並參與製作的歌曲《非洲時刻》,被選為2010年南非世界盃官方指定全球唯一主題曲。
『玖』 義大利之夏是最好聽的足球歌曲嗎
確實最好聽啊,我也非常喜歡
義大利歌詞:
forse non sara una canzone a cambiare le regole del gioco ma voglio viverla cosi quest' avventura senza frontiere e con il cuore in gola e it mondo in una giostra di colori e il vento accarezza le bandiere arriva un bivido e ti trascina via e sciogi in un abbraccio la follia notti magiche inseguendo un goal sotto il cieto di un'estate italiana e negli occhi tuoi voglia di vincere un'estate un avventura in piu quel sognio che comincia da bambino e che ti porta sempre piu lontano non e una favola - e diagli spogliatoi escono i ragazza e siamo noi notti magiche inseguendo un goal sotto il cielo di un'estate italiana e negli occhi tuoi voglia di vincere un' estate un avventura in piu notti magiche inseguendo un goal(inseguendo un goal) sotto il cielo di un'estate italiana(na na na na) e negli occhi tuoi voglia di vincere un' estate un avventura in piu un avventura un avventura in piu un avventura goal !
『拾』 義大利之夏的象徵意義
音樂永遠是足球比賽中一個經久不衰的主題,球迷們有獨特的歌曲來為自己的球隊加油助威,各俱樂部也有象徵著俱樂部的隊歌,而關於世界盃的歌曲更是被大家經久傳唱,有的甚至成為了人們記憶中永不褪去的經典。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主題曲《義大利之夏》這也許是最成功的世界盃主題曲,至今仍然被資深球迷和歌迷所津津樂道。義大利人將亞平寧半島上的海風和足球王國對足球運動的理解糅合成迷人的音樂,既悠揚動聽,又振奮人心。譜曲:喬吉奧·莫羅德爾,演唱者:吉奧吉·莫羅德、吉娜·娜尼尼。兩位原唱者都是義大利最著名的流行樂大師,吉奧吉·莫羅德生於1940年,義大利最著名的電子音樂先鋒,是20世紀70年代迪斯科音樂發展中的標志人物,曾經贏得過三次奧斯卡獎和四次金球獎。他有著傳奇式的經歷,所涉及的領域幾乎都帶給他巨大的榮譽。吉娜·娜尼尼1956年,她從小就顯現出音樂天賦,在她身上所蘊涵的自然、反叛和自信使她19歲就離家來到米蘭闖盪,雖然她經歷了種種失望,但還是深深地發掘出自己的搖滾根源。經過挫折與努力,吉娜成為世界級明星,頻繁在歐洲成功舉行巡迴演唱會,不斷與眾多著名音樂人有過合作。1989年她同艾多拉多·班那托合作寫出了1990年世界盃賽的主題曲《義大利之夏》的歌詞,並與吉奧吉在米蘭的開幕式攜手歌唱。
歌詞:這里並不是曼舞輕唱,相聚在一起斗勝爭強。熱烈歡迎你們來自四面八方,就在賽場上拼搏較量。羅馬城被裝扮得更輝煌,萬國旗在迎著風兒飄揚。到達羅馬時候一片激動心情,此刻化作了鬥志昂揚。義大利之夏藍天閃著光,增進友誼是所有人的期望。綠茵球場上又熱烈又緊張,歡聲雷動看誰戰勝對方。小時候常站在那看台旁,幻想有一天馳騁球場上。經過多少歲月經歷多少拼搏,如今終於實現夢想。看誰戰勝對方,誰戰勝對方。